与朱元思书名句理解性默写
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出身贫寒,善诗文。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称为“吴均体”。
一些写景小诗也颇著名,如《山中杂诗》,诗中有画,自成一格,颇具刚健清新的特色。
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二、三行对译【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注释】净,消散。
共色,共同的颜色。
从,跟,随。
东西,向东或向西。
【译文】风完全停了,烟雾完全消散了。
天空和群山都是共同的颜色。
(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原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注释】缥碧,青白色。
湍,急流的水。
甚,胜过。
奔,奔驰的骏马。
【译文】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一望到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没有阻碍。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像奔驰的骏马。
【原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注释】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轩邈,比高远。
指,向上。
【译文】夹江两岸的高山,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
凭借山势争着向上,互相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或远处伸展。
争着高耸笔直的向上,形成成千上百的山峰。
【原文】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注释】激,冲击。
泠泠,形容水声清越。
韵,和谐的声音。
穷,停止。
绝,停止。
【译文】泉水冲击石头,发出清越的水声;美丽的鸟儿互相鸣叫,形成和谐动听的声音。
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猿持续不断地叫着。
【原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释】戾,至,到达。
息,平息。
经纶,治理、筹划。
世务,国家大事。
反,同“返”,返回。
蔽,遮蔽。
犹,还。
昏,昏暗。
疏条,稀疏的枝条。
交映,交相掩映。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一、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解题:“与”:给予。
“书”:信。
二、理解性默写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3、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6、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无绝。
7、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三、问答1.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答: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2.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答: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答:“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4.本文的总领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两句赞叹了富春江的美景,它在结构上总领下文,内容上表达了对富春江山水的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本文的主旨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缥碧、湍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
6、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
视觉方面:“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听觉方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7.赏析句子(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通过视觉、动静结合,正面侧面结合的方法,表现水的清澈、湍急、凶猛的特点。
(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通过仰视和拟人化手法,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不仅写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赋予生命活力,使它们显得生龙活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生命节奏。
部编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第3期《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

理解性默写 第3期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与朱元思书》(吴均)
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
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 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
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
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点明主旨,抒发作者 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
怀的语句:但少闲人如 吾两人耳。
5.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 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
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 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
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 忘反。
6.文中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 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
是: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文中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
所见,历历如画,作者以简练传神的笔 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 异水:水色、水深、水清、水急,都突 出了“异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
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4.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
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是: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记承天寺夜游》中表 露作者复杂而又旷达心境
的句子是: 何夜无月 ? 何处无竹柏 ? 但少闲人如
吾两人者耳 。
1.文中从侧面表现江 水清澈的句子是:游
鱼细石,直视无碍。
2.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的(比喻、夸张)句子是: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注释、翻译、默写、简答

《与朱元思书》习题及答案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2、【共色】同样的颜色。
3、【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跟、随。
4、【任意东西】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东西】,向东或向西。
5、【许】表示约数。
6、【缥碧】青白色。
7、【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超过。
8、【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9、【负势竟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10、【互相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轩】,高。
【邈】,远。
这里均作动词用。
1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12、【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13、【激】冲击、撞击。
14、【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15、【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嘤】,鸟鸣声。
16、【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17、【鸢飞戾天】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
【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
【戾】,至、到达。
18、【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19、【经纶世务】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筹划、治理。
20、【反】同“返”,返回。
21、【横柯】横斜的树枝。
【柯】,树木的枝干。
22、【交映】互相掩映。
二、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一、重点字词1、俱:全,都2、共色:一样的颜色3、从:顺,随4、缥碧:青白色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6、奔:飞奔的马7、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8、负:凭借9、轩邈:往高处和远处伸展10、相鸣:互相和鸣11、戾:至12、经纶:筹划13、柯:树木的枝干二、通假字转:通“啭”,鸟叫声“反”通“返”三、重点句子翻译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奇山异水,在天下独一无二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飞奔的马。
4、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水底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5、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
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由此形成无数山峰。
7、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树上的)蝉长久不断地叫着,(山中的)猿也不停地啼着。
8、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9、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四、课文思路作者描绘富春江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山水之美,概括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第二段写“异水”,抓住清和急的特点;第三段又写“奇山”,多层次展开描绘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淡泊名利鄙弃功名的思想感情。
五、问题1、用一话概括本文内容。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2、理解性默写(1)概括富春江特点的句子(总领全文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表明富春江天朗气清的壮丽景色的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初二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初二语文下册古文理解性默写一、《与朱元思书》文中总说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
写出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既表现了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写出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二、《五柳先生传》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与其相呼应的是“赞语”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
归纳出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与“不戚戚于贫贱”相呼应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三、《马说》(韩愈)一文中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或怀才不遇的人时常感叹的句子)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能体现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材,鸣之不能通其义。
食马者的愚蠢无知的表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四、《岳阳楼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及滕子京政绩的背景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体描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亦矣;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亦矣;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碧;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021年中考语文重点古文复习《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上节课复习与回顾《关雎》《蒹葭》《饮酒》默写课程导入1、夜晚,太阳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天空。
美丽的月亮给大地撒下一片银辉,温柔的月光如同水一般平静,散落在人们的脸上。
美丽的天空好似一张蓝色的地毯上,镶嵌着无数亮晶晶的“小钻石”美丽无比。
小星星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可爱极了,宁静的夜晚一顶声音都没有,人们很快在甜美的梦乡里了。
2、夏天,烈日吐火,但在故乡的山上满是树木,在树阴的遮蔽下,非常凉爽;还有知鸟在放声歌唱。
种在山上的西瓜熟了,故乡的西瓜又圆又大,和那空中的圆月,一样圆;切开一看是红通通的果肉,清甜可口;黑色的瓜籽,如那黑黝黝的眼睛。
3、秋天的果园更是硕果累累,一派好景象。
红艳艳的苹果像一盏盏红灯笼挂在枝头。
那黄澄澄的桔子,像一个个金色的皮球。
果园里的小枣像一颗颗红玛瑙镶嵌在树枝上。
还有那一串串晶莹圆润的葡萄个个果肉饱满的山楂和荔枝,像弯月一样的香蕉还有那长得像葫芦的梨…4、冬天,田野里换上了一身雪白的衣服,雪花从一望无际的天空中轻轻地飘落下来,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一朵朵一片片,白得似银,洁得如玉,像天上的仙女洒下的玉叶银花。
在东西侧,一棵高大的松树,被大自然的美容师--冬天变成了圣诞树,多么美丽啊!《与朱元思与朱元思书 1【作者】吴均【朝代】南北朝风烟俱净2,天山共色3。
从流飘荡4,任意东西5。
自6富阳至7桐庐,一百许8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9。
水皆10缥碧11,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12,直视无碍13。
急湍14甚箭15,猛浪若16奔17。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18。
负势竞上19,互相轩邈20;争高直指21,千百成峰22。
泉水激23石,泠泠作响24;好25鸟相鸣26,嘤嘤成韵27。
蝉则千转不穷28,猿则百叫无绝29。
鸢飞戾天30者,望峰息心31;经纶世务32者,窥谷忘反33。
横柯上蔽34,在昼犹昏35;疏条交映36,有时见37日38。
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复习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复习: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艺文类聚》。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都鄣人。
二、理解性默写1. 本文的主旨句作者的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 高度概括山水特点的句子全文之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4. 作者的行进路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5.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6.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7.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8.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9. 作者走在森林中的感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0. 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1. 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2. 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句子: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3. 《三峡》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是写水流湍急,本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三、简答题1. 概括各段段意。
① 总写富阳至桐庐间山水的奇异之美;② 写水之异;③ 写山之奇,并借此抒发自己的心志。
2. 概括本文的中心。
本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富春江的秋景,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
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3.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和留恋,也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鄙弃。
4. 本文的写作顺序:空间顺序。
5. 本文的写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
6. 从听觉角度写景的骈句是什么?表达效果如何?句子: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效果:描写了各种声调不同的音韵,和谐齐发,引人入胜,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的喜爱,写出了富春江山水的奇异。
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与朱元思书》(二)

中考文言文精美阅读之《与朱元思书》(二 )九、特别句式十、朗诵节奏十一、理解性默写1、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色是如何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写登舟纵目整体感觉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写江上放舟自由神态的:从流漂荡,随意东西。
4、归纳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写富春江水清亮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6、写江流气吞山河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7、写听觉感觉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停。
8、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峰,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相互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9、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此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十二、要点语句翻译1.从流飘扬,随意东西。
*(坐船)跟着江流飘扬,听凭它飘向哪个方向。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凶狠的浪仿佛飞驰的马。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在长远不断地叫,从不断止;猿猴也在不断地哀鸣。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像老鹰那样飞到天上为名利全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岳,追赶富贵荣华的心就沉静下来 ;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就会恋恋不舍。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盖着,即使在白日,也还像傍晚时那样灰暗。
稀少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能够见到阳光。
6、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尘和雾气所有消失一片明亮,晴空和青山共同体现相同青色。
7、夹岸高峰,皆生寒树。
*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沉森)的树木。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1、写出从视觉方面描绘光景和从听觉方面描绘光景的对偶句各一组。
*视觉方面: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听觉方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停。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与朱元思书复习材料(一)

《与朱元思书》复习材料(一)一、作者简介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叔庠。
南朝时梁著名文学家,其诗文清拔有古气,被称为吴均体。
本文题目中的“书”是信函,是古代一种文体。
二、理解性默写1、描写富春江富春山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沿岸全貌)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4、作者的行进路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5、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6、总写自富阳到桐庐山水之美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7、文章中直接表达对富春江及沿岸景色的无限赞美之情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8、第一段中可作为全文纲领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9、高度概括山水特点的句子(全文之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0、总写所感,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1、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2、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3、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有句写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与朱元思书》中与其写作手法相似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4、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5、《三峡》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是写水流湍急,本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6、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7、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句子: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8、从听觉方面描写山中泉喧鸟鸣情景的句子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19、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中考知识点梳理八下语文之《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五、理解性默写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4、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6、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7、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8、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9、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六、问答1.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答: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3.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答: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5.“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答:“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6.本文的总领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两句赞叹了富春江的美景,它在结构上总领下文,内容上表达了对富春江山水的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本文的主旨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缥碧、湍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
8、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
视觉方面:“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听觉方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9.赏析句子(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通过视觉、动静结合,正面侧面结合的方法,表现水的清澈、湍急、凶猛的特点。
(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初三语文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填空

1.《与朱元思书》中,描绘听觉的句子是: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鸣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与朱元思书》中,写出作者对富春江水之美的总体印象的语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与朱元思书》中,描写富春江水动态美的语句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中,描写富春江水静态美的语句是:水皆缥缈,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与朱元思书》中,描写富春江的山奇特的语句是: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藐;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与朱元思书》中,描写富春江的山中景色的语句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鸣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与朱元思书》中,体现作者对富春江山水赞叹的语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之四时”景色的语句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醉翁亭记》中,常用来表示意不在此,而在别的地方的语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语句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醉翁亭记》中,描写滁人出游的语句是: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醉翁亭记》中,描写太守宴的语句是: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醉翁亭记》中,描写众宾欢乐的语句是: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醉翁亭记》中,描写太守醉的语句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孟子二章》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语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二章》中,点明“战必胜”的根本原因的语句是:得道多助(得道)。
《孟子二章》中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二章》中,用排比句列举了历史上六位多磨难的著名人物依次是: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与朱元思书》选择、默写、翻译、阅读

《与朱元思书》习题题型:【选择题】【理解性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C )A.鸢飞戾.天者:叫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B.互相轩邈..:向东向西..:比长远任意东西C.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面D.猿则百叫无绝.:绝妙蝉则千转不穷.:穷尽【解析】A戾.是至,到。
B轩邈是...向高处、远处伸展。
D猿则百叫无绝.是停止。
2、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 )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解析】B黄昏。
3、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解析】例句是“……的人”。
A……的人。
B……的东西,……的事。
C与也连用,表判断。
D语气助词,表停顿。
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风吹草低见.牛羊【解析】A存在;准备。
B代指鱼;代指鱼。
C发出;振作。
D看见;“见”同“现”。
5、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B、猛浪若奔./永之人争奔.走焉C、望峰息.心/北山愚公长息.曰D、急湍甚.箭/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解析】A凭借;背着。
B动作名,飞奔的马;奔跑。
C停止,平息;叹息。
D超过;超过。
6、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B )A.自.富阳至桐庐自.非亭午夜分B.从.流飘荡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C.猿则百叫无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有时见日.日.光下澈【解析】A从;如果。
—《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艺文类聚》。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都鄣人。
二、理解性默写本文的主旨句(作者的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高度概括山水特点的句子(全文之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作者的行进路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作者走在森林中的感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句子: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三峡》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是写水流湍急,本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三、简答题概括各段段意。
①总写富阳至桐庐间山水的奇异之美;②写水之异;③写山之奇,并借此抒发自己的心志。
概括本文的中心。
本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富春江的秋景,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
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和留恋,也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鄙弃。
本文的写作顺序:空间顺序。
本文的写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
从听觉角度写景的骈句是什么?表达效果如何?句子: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效果:描写了各种声调不同的音韵,和谐齐发,引人入胜,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的喜爱,写出了富春江山水的奇异。
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样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面对奇山异水,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一番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人教版八年级(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人教版八年级(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人教版八年级(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21.《与朱元思书》1.文中总说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
2.写出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既表现了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也是文章的主旨句)4.写出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2.《五柳先生传》5.课文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与其相呼应的是“赞语”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
6.归纳出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7.与“不戚戚于贫贱”相呼应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3.《马说》8.千里马的处境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受到哪些不公正待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9.食马者的愚蠢无知的表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5.《诗词曲五首》10.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1.杜牧的《赤壁》:作者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2.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与朱元思书复习资料

《与朱元思书》复习资料一、理解性默写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总写所感,统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表明富春山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全貌)的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什么?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4、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什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5、、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6、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7、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8、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9、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0、首段中点明游览路线的句子: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二、课文内容理解1、总领全文山水特征的是哪一句?全文结构有什么特点?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总分式结构2、本文在行文上使用了动静对比的手法,试加以分析。
答:“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写水的静态美,突出了水的清而深;“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是写水的动态美,突出了水的流势湍急。
这两句运用动静对比的手法,生动的表现了富春江水之“异”,千姿百态。
3、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答:视觉方面:“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听觉方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4、从正面写水清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从侧面写水清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本文作者在描写山光水色的时候,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从两方面加以分析.答:以“游鱼细石”烘托水之清;以人的感受烘托山之“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名句理解性默写
《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都鄣人。
马上就要学习这篇新课了,下面是查字典语文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与朱元思书》名句理解性默写,一起来看看。
与朱元思书名句理解性默写
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
1. 本文的主旨句(作者的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 高度概括山水特点的句子(全文之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4. 作者的行进路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5.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6.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7.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8.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9. 作者走在森林中的感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0. 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1. 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2. 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句子: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3. 《三峡》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是写水流湍急,本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