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常见病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扁豆
一、扁豆白星病
扁豆白星病为扁豆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夏、秋露地栽培发病较重,通常株发病率高达60%~80%,严重时常造成叶片提早坏死干枯,明显影响扁豆生产。危害症状此病主要侵染叶片。叶片染病,初现紫红色小斑点,后发展成淡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后期病斑灰白色,周围常具暗紫色边缘,病斑表面产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时叶片上病斑密布,相互连接成不规则形大斑,终致叶片坏死干枯。
后期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边缘暗褐色,外围具黄色晕圈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菜豆叶点霉Phyllosticta phaseolina Sacc.侵染引起。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随病残体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至寄主作物形成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致使病害扩展蔓延。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田间发病最适气温24~30℃,相对湿度85%以上,多雨、多露的天气该病容易发生流行。
防治要点
①精选无病种子,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②茬口轮作:重病地块实行与非豆科作物2年以上轮作。③加强管理:生长期适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④药剂防治:必要时在发病初期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威尔达甲托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二、扁豆褐斑病
扁豆褐斑病是扁豆上的常见病害之一。
危害症状
扁豆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病斑大小不等,直径3~10毫米,有少数较大,深紫褐色,后中部变为灰褐色,并穿孔破裂,湿度大时,病斑上生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斑大小不等,中央灰褐色、易穿孔破裂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菜豆假尾孢Pseudocerospora cruenta (Sacc.)Delghton侵染引起。病菌以子座组织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环境条件合适,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一般高温多雨天气、重茬田块发病重。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发病重的田块,实行与非豆科作物轮作,合理施肥,增施钾肥,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把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及时深翻减少病菌来源。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隔7~10天1次,连续2~3次。药剂可选用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三、扁豆角斑病
危害症状
扁豆角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一般发生在开花期后。叶片染病,产生多角型病斑,大小约5~8毫米,灰色,后变灰褐色,湿度大时可见叶背簇生灰紫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叶片染病,产生多角形、灰褐色的病斑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灰拟棒束孢Isariopsis griseola Sacc.和褐柱丝霉Phaeoisariopsis griseola (Sacc.)Ferraris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块或分生孢子在种子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在叶片引起初次侵染,而后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为害。,秋季为害豆荚,侵染种子后,潜伏在种子上越冬。往往秋季发病较重。
湿度大时,叶背簇生灰紫色霉层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实行合理轮作。发病重的田块,收获后及时深翻。②种子处理:播前可用45℃温水浸种10分钟。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2次。药剂可选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等。
扁豆角斑病田间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