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最新小儿腹股沟斜疝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腹股沟斜疝临床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腹股沟斜疝临床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
狐疝(腹股沟斜疝)诊疗方案
狐疝(腹股沟斜疝)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小肠坠入阴囊,时上时下,平卧或用手推时肿物可缩入腹腔,站立时又坠入於阴囊,如狐之出入无常。
2.西医诊断标准(1)症状:腹股沟管外环处出现可复性肿块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
最初在长期站立、行走或咳嗽时肿块沿腹股沟管斜行突向外环口。
以后,肿块逐渐增大并延伸进入阴囊。
肿块上端狭小,下端宽大,形状似梨,并似有一柄笠形伸入腹股沟管。
肿块突出时有下坠或轻度酸胀感。
2)查体:取平卧位,患侧髋部屈曲、内收,松弛腹股沟部。
顺腹股沟管向外上方向轻按肿块即可回纳。
如再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处按压内环,并令病人站立咳嗽,可阻止肿块突出,移去按压手指,肿块即复出。
如为不完全性斜疝,疝内容物未突出外环,可用手指伸入外环口,令病人咳嗽即有冲击感。
(二)证候诊断1.气虚下陷证:肿块因站立、劳动或咳嗽而出现,劳累时肿块增大,胀坠不适,休息或平卧后可以缩小或回纳。
可伴有食少纳差,面色自光白,神疲乏力,动则气短,脉微或涩。
2.寒湿内盛证:结块在阴囊,肿硬而冷,少腹胀痛,痛引睾丸,喜暖畏寒,寒则加重。
舌苔白腻,脉弦紧。
3.肝郁气滞证:肿块突出,少腹及阴囊胀坠偏痛,结滞不舒,缓急无时。
伴有情绪不安,忿怒或哭号,或情绪抑郁,胸闷胁胀。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二、治疗方案(一)一般治疗1.婴儿在长大过程中,腹肌逐渐强壮,部分有自愈可能。
2.对于年老体弱或伴其它严重疾病不宜手术者,可配用疝带。
3.嵌顿性疝手法复位法。
(二)、中医辩证论治1.气虚下陷证治法:补气升提。
方药:补中益气汤黄芪、焦白术、党参、当归升麻、柴胡、大枣、炙甘草2.寒湿内盛证治法:散寒化湿,行气散结。
方药:天台乌药散乌药、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姜、槟榔、川楝子。
3.肝郁气滞证治法:疏肝理气,散结止痛。
方药:橘核丸橘核、海藻、昆布、海带、川楝子桃仁、厚朴、木通、枳实、延胡索桂心、木香(三)手术治疗:术前如有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便秘、腹水、妊娠等腹内压增加情况,应先予处理,否则,手术治疗易复发。
腹股沟疝诊疗规范
腹股沟疝诊疗规范(一)诊断依据。
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
(二)治疗方案的选择。
1.非手术治疗:1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2.手术治疗: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行择期手术治疗(1)疝囊高位结扎。
(2)疝修补术。
(3)疝成形术。
(三)标准住院日为5-7天。
(四)术前准备1-2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及正位胸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立位阴囊和腹股沟B超及CT检查。
(五)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手术前0.5小时。
(六)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
1.麻醉方式:局部浸润麻醉联合监测麻醉(MAC),或硬膜外麻醉。
2.手术内固定物:人工合成疝修补网片。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通常无需输血。
(七)术后住院恢复2-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而定。
2.术后用药(八)出院标准。
1.切口对合好,无红肿、渗液、裂开及大面积皮下淤血情况。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手术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腹股沟嵌顿疝和绞窄疝因病情严重且变化快,可能有疝内容物坏死,须急诊手术治疗。
2.合并有影响腹股沟疝手术治疗实施的疾病,或发生其他严重疾病,退出本路径。
3.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费用增加。
小儿外科-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修补术
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修补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第一诊断为小儿腹股沟疝(ICD-10:K40);2、拟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手术码:53.0-53.9 54.21)。
二、诊断依据:根据《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 2008年7月出版)1、病史:腹股沟或阴囊可复性肿物;2、体格检查:阴囊或腹股沟一肿物突出,可回纳;3、B超检查结果:考虑腹股沟疝。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 2008年7月出版)1、阴囊或腹股沟一肿物,可回纳;2、有反复嵌顿病史;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4、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 4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小儿腹股沟疝(ICD-10:K40)疾病编码;2、阴囊或腹股沟一肿物,可回纳;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 1 天,入院后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细胞分析+凝血4项、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住院生化、免疫4项、血型鉴定;2、胸部正侧位片;3、必要时B超检查七、抗菌素选择用药:1、原则上头孢一代,首选头孢唑啉半衰期1.5~2h,其次头孢选半衰期0.8~1h;2、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使用一个剂量,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使用头孢唑啉的手术时间超过6小时才追加),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3、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使用人工植入物,可再用1次或数次到24h,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要有分析记录;4、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针对G+球菌可用克林霉素,针对G-杆菌可用氨曲南。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第1-2 天麻醉方式:全麻。
九、术后住院恢复 2 天十、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伤口无红肿渗液,阴囊无红肿;2、无其他并发症。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并发症:此种疾病术后常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导致延长治疗时间及增加医疗费用;2、节假日:由于患者住院后赶上节假日,而使手术拖延,从而也使住院时间和费用增加。
小儿外科诊疗规范
---------------------------------------------------------------最新资料推荐------------------------------------------------------小儿外科诊疗规范腹股沟斜疝诊疗规范一、定义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常见先天性发育异常,部分患儿在出生后一岁内可自愈。
由于腹股沟斜疝可发生嵌顿、绞窄,故超过一岁的患儿应积极治疗。
对反复出现嵌顿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二、诊断(一)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一侧或两侧腹股沟部或阴囊有光滑、整齐、稍有弹性的可复性肿物,肿物出现与腹压增加有关。
患儿哭闹、咳嗽、大便时,站立可出现肿物,平卧或手按压肿物,肿物可缩小或消失。
肿物透光试验阴性,新生儿由于肠管壁薄,同样可出现透光试验阳性。
(二)辅助检查 B B 超检查:可帮助诊断,对了解肿物是否肠管、大网膜、女孩子的卵巢等有帮助。
但如果检查时,无肿物出现,B 超检查可能无法诊断。
三、鉴别诊断鞘膜积液:同样可在腹股沟部或阴囊出现肿物,但按压肿物,较难消失。
透光试验阳性。
B 超可作出鉴别。
1/ 3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时患儿出现腹股沟区肿物,家长无法清楚知道肿物出现的时间等情况,会较难鉴别。
但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多数是有炎症,且发生的部位不同。
B 超检查可鉴别。
四、治疗(一)治疗原则一岁后就需进行手术治疗。
对反复发作者,尽管年龄未到一岁,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对出现嵌顿者,无法手法复位,应急诊积极手术,切不可拖延。
(二)治疗方案在全麻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年龄较大者、巨大疝需加行修补术。
手术中对滑动疝,游离疝囊时需注意,由于盲肠、膀胱、输卵管有可能是疝囊的一部分,手术中需注意勿损伤这些器官。
嵌顿疝手术时需注意,疝内容物的情况,注意有无坏死的肠管。
腹股沟斜疝可行腹腔镜手术。
手术过程中勿损伤输精管和精索血管。
手术完毕时,须检查手术侧的睾丸有无被提上腹股沟管,需确证睾丸在阴囊内。
腹股沟疝诊疗指南
腹股沟疝诊疗指南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腹壁疾病,主要特征是腹部脂肪和肠管脱垂通过腹股沟管进入阴囊或阴唇。
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男性,但也可能在女性中出现。
腹股沟疝可能引起不适和疼痛,并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
因此,对于腹股沟疝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制定了以下指南,以便医生和患者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一、诊断腹股沟疝的方法1. 病史询问: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疝的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和触发因素等。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在患者的腹股沟区域进行仔细的触诊,以寻找肿块和腹股沟区域的膨胀。
3. 影像学检查: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以帮助确定疝的类型和确定脱垂的组织。
二、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1. 保守治疗:对于小型、无症状或轻度不适的腹股沟疝,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这包括限制重物的搬运、避免用力和腹压的活动,并穿戴特制的疝托带。
2. 手术治疗:对于大型、引起疼痛或不适的腹股沟疝,手术是常规的治疗方法。
手术可通过传统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进行。
a) 传统开放手术:传统开放手术需要进行较大的麻醉和切口,手术风险较高,但适用于大多数患者。
b) 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利用小切口和摄像头进行操作,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c) 等级依据:对于患者的手术选择,应根据腹股沟疝的大小、症状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和决策。
三、术后管理和复发预防1. 术后的护理:术后需要进行规范的护理,包括休息、伤口的清洁和换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负荷搬运等。
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术后管理计划。
2. 复发预防:术后复发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为了预防复发,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包括控制体重、避免用力和腹压、加强腹肌和腹腔闭合等。
四、并发症的处理1. 肠梗阻:肠梗阻是腹股沟疝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胃肠道梗阻的症状。
对于患有肠梗阻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以解除肠梗阻。
2. 疝嵌顿:疝嵌顿是腹股沟疝的另一种严重并发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的腹痛和腹股沟肿胀。
小儿腹股沟疝健康指导
小儿腹股沟疝健康指导
一、〖疾病知识指导〗
小儿腹股沟疝均是斜疝,手术年龄多在2岁以内。
病儿在哭闹或腹内压增高时,腹股沟区出现包块,给予喂奶后安静后,肿块消失。
包块时间出现较长,且不能回纳时出现剧烈哭吵、腹胀、呕吐、进食少、精神萎靡等嵌顿性疝的症状。
二、〖辅助检查及治疗知识指导〗
1、辅助检查:B超、胸片、心电图、CT检查及血、生化等检查。
2、治疗:手术治疗。
三、〖护理指导〗
1、保持大便通畅,尽量避免患儿哭吵、烦躁、必要时遵医嘱予镇静剂,预防疝嵌顿,如出现嵌顿疝症状和体征应立即报告,配合处理。
2、检查体温,预防呼吸道感染,指导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及注意事项。
3、麻醉苏醒期护理:
(1)体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肩下垫一软枕,保持呼吸道通畅。
(2)备吸痰器于床旁,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氧,必要时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至平稳。
4、伤口护理
(1)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观察患儿面色及四肢循环情况。
(2)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防止大小便污染伤口,红光照射伤口每日2次,观察阴囊水肿情况。
(3)检查体温,注意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
四、〖出院指导〗
1、饮食生活规律,进食营养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预防感冒,尽量避免患儿哭闹、烦躁。
3、活动拆线后鼓励病儿适当活动,1月内避免剧烈活动。
4、若出现疝复发,及时就诊。
2016年最新小儿腹股沟斜疝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小儿腹股沟斜疝(2016年版)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斜疝(ICD-10:K40.2,K40.9),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ICD-9-CM-3:53.0-53.1)。
除外嵌顿疝及复发腹股沟斜疝。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1.病史:腹股沟可复肿块。
2.体征:一侧或双侧腹股沟肿块,可还纳,透光试验(-)。
3.辅助检查:腹股沟、阴囊B超。
0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三)标准住院日。
1-4日(四)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感筛腹股沟及阴囊B超、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心脏彩超泌尿系B超肝胆胰脾B超(五)治疗方案的选择。
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六)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目前无需应用抗生素(七)手术日。
手术日一般在入院1-3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八)术后恢复。
术后住院恢复≤3天。
基本对症治疗方案。
如出现术后感染,可结合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九)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切口无出血。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相关并发症,需要处理干预。
2.患儿入院后,在术前发生不适宜手术的情况,如发热,腹泻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等。
二、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腹股沟斜疝(ICD-10:K40.2,K40.9)行疝囊高位结扎术((ICD-9-CM-3:53.0-53.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4天备注:1.院内感染(是/否)院感名称:2.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原因:抗生素名称:使用时间:天3.延长住院时间原因:4.退径(是/否)退径原因:5.其他特殊事项及原因:。
婴幼儿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案
婴幼儿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案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疾病,指的是腹内器官(如肠道)通过腹壁腹股沟部位的腹股沟管进入阴囊或大阴唇。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腹股沟区域的肌肉或腹壁组织发育不完全造成的。
本文将讨论婴幼儿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案。
一、观察治疗对于婴幼儿发现腹股沟疝的情况,如果疝囊没有陷入阴囊或大阴唇,没有引起疼痛或不适,可以选择观察治疗。
这意味着定期检查疝囊是否有变化,如增大或引起症状。
观察治疗通常适用于疝囊小且没有引起并发症的情况。
二、非手术治疗对于某些婴幼儿,手术可能不是立即的治疗选择。
非手术治疗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 腹股沟带(truss):腹股沟带是一种可调节的支撑器,用于将腹股沟区域支撑起来。
它可以暂时减轻症状,并帮助解决疝囊的位置问题。
然而,腹股沟带只适合暂时使用,不能长期作为治疗方案。
2. 体位调整:在喂养或更换尿布时,保持婴幼儿身体的正确体位可以减轻腹股沟疝的症状。
将婴儿保持在站立或平躺的姿势,有助于避免肠道过度压迫腹股沟区域。
三、手术治疗对于大多数婴幼儿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治疗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手术治疗通常在婴儿的年龄较小时进行,以防止疝囊继续增大并引发并发症。
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将腹内器官重新放回腹腔,并加强腹壁肌肉和组织以防止再发。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传统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1. 传统开放手术:传统开放手术是通过在腹股沟区域切开小的切口,将疝囊放回腹腔并修复腹壁缺陷。
这种手术方法效果好,但留下的疤痕较明显。
2. 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是通过在腹部做数个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和微小手术器械进行操作。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因需要先学习相关技术,目前在一些地区还不太常见。
无论是开放手术还是腹腔镜手术,手术后一般都需要注意术后的护理和恢复,包括伤口清洁、避免剧烈活动和负重等。
手术后疝囊再次突出的风险较低,但仍需定期进行复查。
总结起来,婴幼儿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观察治疗、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临床路径】小儿腹股沟斜疝
014小儿腹股沟斜疝(单侧单纯性)诊疗常规【概述】腹股沟疝在小儿中均为斜疝,几乎没有直疝。
是由于先天性腹膜鞘突未闭所致腹腔内脏器进入而发生疝,一般出生后不久即可出现,手术年龄多在2岁以内。
【诊断标准】1、单侧腹股沟区、阴囊可复性肿块,活动后增大,平卧、安静后可消失。
2、肿物呈囊性感,无疼痛不适,手法复位可还纳腹腔。
3、透光实验阴性。
【纳入标准】1、年龄<14岁。
2、查体于单侧腹股沟区、阴囊触及囊性肿块,手法复位可还纳腹腔。
3、无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合并症、急、慢性感染。
【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治疗常规】1、手术(1)手术指征:查体腹股沟、阴囊有可复性肿块,内环口较大,无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合并症、急、慢性感染。
(2)麻醉方式:全麻或硬膜外麻醉。
(3)术后换药拆线:术后三天换药,七天拆线。
2、药物(1)术中:适量补液。
(2)麻醉药物。
3、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四项、乙肝五项、艾滋病抗体、丙肝抗体、胸片、心电图。
【出院标准】1、切口Ⅰ/甲等愈合。
2、体温正常。
3、血象正常。
【质量标准】1、平均住院日:7天。
2、疗效标准:治愈率:100%,病死率:0,复发率<3%3、切口感染率<1%武陟县人民医院小儿腹股沟斜疝(单侧单纯性)临床路径编码:014 疾病名称:小儿腹股沟斜疝(单侧)014适用对象:腹股沟斜疝(单纯性)拟行:小儿单纯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预期住院天数:7天/实际住院天数:天预期术前住院天数:1天/实际术前住院天数:天。
腹股沟疝(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路径
腹股沟疝(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路径一、腹股沟疝(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ICD-10:K40)行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ICD-9-CM-3:53.00004/53.01001/53.020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1.非手术治疗:1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2.手术治疗:(1)疝囊高位结扎。
(2)疝修补术。
(3)疝成形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40腹股沟疝疾病代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指工作日)。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及正位胸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立位阴囊和腹股沟彩超及CT检查。
(七)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
1.麻醉方式:局部浸润麻醉联合监测麻醉(MAC),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手术内植入物:人工合成疝修补网片。
6岁儿童腹股沟斜疝手术流程
6岁儿童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术前准备:医生会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疝气的情况以及患儿的身体状况。
同时,还会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以确保患儿适合手术。
2. 麻醉:手术前会对患儿进行麻醉。
一般情况下,对于6岁的儿童,手术会选择全身麻醉,以确保患儿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3. 手术操作:手术开始后,医生会通过在腹股沟处进行一个小切口,将腹股沟斜疝复位并修补。
修补的方法可以是缝合或使用生物修复材料。
修复后,医生会关闭切口。
4. 恢复和观察:手术结束后,患儿会被送到恢复室进行观察,直到麻醉效果完全消退。
医生会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并确保患儿没有任何并发症。
5. 出院和康复:通常情况下,患儿在手术后一两天内可以出院。
医生会给予患儿一些术后护理指导,如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避免剧烈运动等。
患儿需要在术后适当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流程可能会因医院和医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手术前,家长应该与医生详细沟通,了解具体的手术流程和注意事项。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文/ 曾维根(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
病之一。
在胚胎的早期,腹膜在腹股沟管
的内环处往外突起,形成腹膜鞘状突。
随
着婴儿的生长发育,鞘状突包裹睾丸,并
且随着睾丸的下降,最终到达阴囊。
出生
之后,鞘状突会逐渐萎缩和闭塞。
如果在
这个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比如睾丸下降缓
慢或者没有下降,鞘状突可能保持开放状态,如果有腹腔组织或者脏器进入,就形
的疝内容物,右手缓慢加压,将肿物回纳进入腹腔。
动作一定要轻柔,当患儿出现哭闹的时候,应该暂停操作,待患儿安静后再行加压复位。
复位之后,应该留院观
如果手法复位失败,或者嵌顿的时间较长,怀疑肠管坏死,均需要急诊手术治疗。
宜采用斜切口,便于显露探查以及手术操作。
需要根据肠管的颜色,张力,蠕动,血管搏动的因素,综合判断肠管的活性,确定肠管的活性,才可以还纳。
如果肠管已经坏死,需要切除坏死的肠段,吻合肠管。
疝内容物还纳之后,按照常规的方法处理疝囊,如果疝囊水肿明显,组织。
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表单(县级医疗机构医院适用)
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表单一、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ICD-10:K40.900)、腹股沟斜疝(ICD-10:K40.901)双侧腹股沟斜疝(ICD-10:K40.201)、双侧滑动性腹股沟斜疝(ICD-10:K40.203)、双侧腹股沟疝(ICD-10:K40.200)行择期手术治疗(ICD-9-CM-3:53.0-53.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1.非手术治疗:1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2.手术治疗:(1)疝囊高位结扎。
(2)疝修补术。
(3)疝成形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腹股沟疝(ICD-10:K40.900)、腹股沟斜疝(ICD-10:K40.901)双侧腹股沟斜疝(ICD-10:K40.201)、双侧滑动性腹股沟斜疝(ICD-10:K40.203)、双侧腹股沟疝(ICD-10:K40.200)疾病代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指工作日)。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及正位胸片。
什么是新生儿腹股沟斜疝如何治疗
什么是新生儿腹股沟斜疝如何治疗新生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腹股沟区域的疾病,它在医学上被称为新生儿腹股沟斜疝。
新生儿腹股沟斜疝是指因腹腔内脏器官(一般为肠和卵巢)逐渐通过腹股沟内环组织的壁缺损向腹股沟穿出引起的一种腹股沟外疝。
腹股沟斜疝在新生儿中比较常见,主要是由于胚胎期间腹股沟区域发育不良所致。
正常情况下,腹股沟区域是由腹壁肌肉和筋膜组成的,能够有效地阻止腹腔内脏器官通过此处穿出。
然而,在一些婴儿身上,腹股沟区域的组织开口过大或弱化,导致脏器逐渐穿出形成疝囊。
新生儿腹股沟斜疝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域的肿块。
这个肿块一开始可能会比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会逐渐增大,并在婴儿哭闹或用力时加重。
在观察病情时需要注意,如果肿块不能自行缩回腹腔,或者一旦缩回后很快再次突出,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新生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目前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定期观察和按摩腹股沟区域来促进疝囊的缩回。
这种方法适用于肿块较小、可缩回、没有并发症的患儿。
在进行保守治疗时,家长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定期带婴儿到医院进行复查,以确保疝囊没有进一步扩大或出现并发症。
然而,保守治疗并不是适用于每个新生儿腹股沟斜疝患者的方法。
对于那些肿块不能自行缩回或有并发症的患儿,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手术治疗可以修补腹股沟区域的缺陷,并固定脏器,防止其再次穿出。
手术可以通过传统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进行。
在这种手术中,医生将修补腹股沟的腹膜外覆盖层,重新建立通向腹腔的通道,然后固定脏器,防止其再次穿出。
手术治疗对于那些需要手术的患儿来说是安全有效的,手术后的复发率相对较低。
然而,对于一些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或畸形的患儿来说,手术治疗可能会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医生综合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手术。
除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之外,家长还可以注意一些日常护理和预防措施,以减少腹股沟斜疝的发生。
首先,家长要避免让婴儿过度用力或者受到外力碰撞,以免加重腹股沟区域的压力。
小儿外科腹股沟疝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小儿外科腹股沟疝手术技术操作规范小儿腹股沟疝为常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一般在生后或数月后出现,分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前者更常见。
腹股沟斜疝【适应证】1.手术治行是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的基本方法。
小儿腹股沟斜疝为鞘状突闭合不全所致,在6个月内鞘状突仍有延迟闭合的机会,故腹股沟斜疝患儿一般宜于6个月后手术。
反复嵌顿者,不受时间限制,应积极手术治疗。
2.非手术治疗患有严重疾病,不宜行手术治疗的患儿可采用疝带治疗。
但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调整疝带的位置,防止疝内容物在疝带下脱出而发生嵌顿。
注射疗法因并发症多而严重故不宜采用。
【禁忌证】1.患慢性咳嗽、腹腔肿瘤、腹水及便秘等引起腹压增高的患儿,在外科治疗腹股沟疝之前应先行治疗原发病。
3.有严重先天性畸形而不能耐受手术的患儿可考虑疝带治疗。
【操作方法及程序】1.经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1)麻醉可采用全身麻醉、基础麻醉加硬膜外麻醉或基础麻醉加局麻。
切口多采用平行腹横纹的腹股洵横切口。
(2)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分开提睾肌,在精索内上方分离疝囊,切开疝囊坯纳疝内容物,将精索与疝囊分离至腹膜外脂肪部位。
小的疝囊可直接以丝线结扎后缝合;大疝囊横断并向内环游离后以丝线做内荷包缝合、腹内环扩大时可用丝线修补腹横筋膜裂孔2或3针,以减少复发机会。
(3)注意滑动性疝时勿损伤构成疝囊的脏器。
(4)将远端疝囊断端充分止血,将睾丸向下牵引复位,然后逐层缝合,不必做加强腹股沟管前后壁的修补术。
(5卜婴幼儿腹股沟管较短,故可在皮下环外分离精索,找到疝囊向上剥离并行高位结扎而不切开皮下环,也同样可以达到高位结扎的目的。
2.经腹疝囊高位结扎术⑴麻醉同前,切口可采用下腹部腹横纹横切口,显露并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分离腹内斜肌及腹横肌,横行切开腹膜,在切口下方找到呈漏斗形的疝囊内口。
(2)将内环口后壁腹膜与腹膜切口上缘间断缝合,关闭腹腔,遂将内环置于腹膜外,达到高位结扎的目的。
3.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因创伤小,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且不易影响精索睾丸的发育,且可同时行双侧疝囊高位结扎或单侧疝囊高位结扎对侧探查术,已在国内小儿外科界逐步推广。
儿童腹股沟疝的早期识别与处理方法
优化治疗方案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以尝试探索更 加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机器人辅助手术等 ,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的生活质量。
开展多中心合作研究
通过多中心合作研究,可以汇集更多的临床数据 和经验,进一步推动儿童腹股沟疝诊疗水平的提 高。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分类
根据疝囊突出的部位和性质,腹 股沟疝可分为直疝、斜疝、股疝 等类型。其中,斜疝在儿童中最 为常见。
PART 02
儿童腹股沟疝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和年龄分布
发病率
儿童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具体发病率因地区和年龄 而异,但一般来说,儿童腹股沟疝的发病率在1%-5%之间。
年龄分布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PART 03
儿童腹股沟疝的早期识别
症状与体征
腹股沟区肿块
儿童腹股沟疝最典型的症状是腹股沟 区出现可复性肿块,通常在站立、行 走或咳嗽时出现,平卧或用手推挤后 可消失。
疼痛
消化系统症状
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食 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
部分儿童腹股沟疝患者可能会出现腹 股沟区疼痛或坠胀感,尤其在肿块突 出时更为明显。
鉴别诊断
01
02
03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也可表 现为腹股沟区肿块,但通 常质地较硬,无回纳现象 ,且多伴有炎症表现。
睾丸鞘膜积液
睾丸鞘膜积液表现为阴囊 内肿块,透光试验阳性, 但无回纳现象。
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表现为阴囊 内蚯蚓状团块,平卧后可 消失或缩小,但无回纳现 象。
儿童腹股沟斜疝的早期识别与处理
非手术治疗
观察等待
对于年龄较小、症状较轻的患儿,可 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因为部分患儿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痊愈。
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
对于合并疼痛的患儿,可适当使用止 痛药物以缓解症状。
如使用疝带或疝托等保守治疗方法, 以缓解症状并防止疝块进一步增大。
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
对于年龄较大、症状较重或经非 手术治疗无效的患儿,应及时进 行手术治疗,以防止疝块嵌顿和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动等。
饮食调整
术后患儿需注意饮食调整,以清淡 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 性食物。
随访观察
患儿在手术后需定期随访观察,评 估手术效果及病情恢复情况。如发 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
PART 04
儿童腹股沟斜疝的并发症 及预防
并发症类型及表现
肠梗阻
腹股沟斜疝可能导致肠管受压,引发肠梗阻,表现为腹痛、呕吐 、腹胀和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
绞窄性疝的发生。
手术方式
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病情,可选择 传统的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的优点,逐渐成为主流手术方式
。
术前准备
患儿在手术前需进行全面的身体 检查,评估手术风险,并制定详
细的手术计划。
术后处理与随访
术后护理
患儿在手术后需进行严密的观察 和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
效果评估
术后随访3个月,患儿右侧腹股沟区肿块未再出现 ,无复发迹象,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经验教显,家长和医生应提高警惕, 及时发现并处理。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小儿腹股沟斜疝诊疗指南
小儿腹股沟疝诊疗指南一、小儿腹股沟斜疝【病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睾丸受激素作用及引带的牵引由腹膜后间隙下降至阴囊的同时,腹膜在内环处向外突出形成腹膜鞘状突并穿过腹股沟管下降至阴囊内。
在女性,相当于男性胎儿睾丸下降的时期,也有一腹膜鞘状突穿过腹股沟管降人大阴唇内,称为Nuck管,在正常情况下出生时约90%的腹膜鞘状突尚未闭合,至生后第二年约半数仍然呈开放状态。
鞘状突的开放和腹腔压力的增高,如便秘、咳嗽、腹水、腹部肿瘤和长期哭闹等腹腔内脏器进入鞘状突便形成腹股沟疝。
男孩右侧睾丸较左侧下降晚。
右侧鞘状突闭合相对较晚是右侧腹股沟疝发病率高的原因。
鞘状突部分未闭合时使鞘状突形成一狭窄的管腔,腹腔内脏器难以进入,但腹腔中的液体可以进入其中,从而形成多种类型的鞘膜积液。
【病理】根据鞘状突闭塞的不同形态小儿腹股沟斜疝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腹膜鞘状突完全未闭,疝囊的主要部分为睾丸固有鞘膜囊和精索鞘膜,睾丸在疝囊内,称为睾丸疝,此种类型多见于睾丸下降不全的病例;另一种类型是鞘状突位于精索部分未闭合,疝囊止于精索固有鞘膜之间,疝囊内看不到睾,称精索疝。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疝,约占95%以上。
疝内容物随不同年龄有所不同,婴幼儿时疝内容物多为小肠、盲肠,有时阑尾也可进入疝囊;年长儿大网膜可进入疝囊内。
女性疝内容物除上述以外,有时还有卵巢输卵管。
极少数患儿疝囊较大,盲肠、膀胱或卵巢构成疝囊的一部分,称为滑动性疝。
疝入的脏器有时容易发生嵌顿,但因小儿腹壁发育较差疝囊颈组织薄弱,腹横筋膜多有弹性,腹股沟管比较短,因此较少发生坏死,且多数可通过手法复位获得成功。
【临床表现】典型症状是一侧腹股沟出现一个圆形有弹性的可复性肿块,大多数出现在婴儿期,小儿哭闹、大便、站立、腹部用力时肿物出现或增大,腹压减低时包块变软或还纳。
还纳过程中常可听到气过水声,俗称“疝气”源于此体征。
将肿块还纳后可扪及该侧皮下环扩大、精索增粗,患儿咳嗽或腹部用力时用手指触摸皮下环内有冲击感,手指离开皮下环时肿物又复出现。
小儿疝的诊断与治疗
根据疝发生的部位,小儿疝可分 为腹股沟疝、脐疝和先天性膈疝 等。其中,腹股沟疝又可分为斜 疝和直疝。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小儿疝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如腹膜鞘状 突未闭合或闭合不全、脐环未闭等;后天性因素如腹内压增高、腹壁强度降低 等。
危险因素
早产、低出生体重、营养不良、剧烈哭闹、长期便秘、咳嗽等增加腹内压的因 素均可增加小儿疝的发病风险。
04
围手术期管理与护理要点
术前准备事项及心理干预措施
01
02
03
04
术前评估
全面评估患儿身体状况,了解 疝的类型、位置、大小等信息
,确定手术方式和范围。
术前检查
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 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确保手术安全。
心理干预
针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心理疏导 ,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增强
手术信心。
小儿疝的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XX
2024-02-05
目录
• 小儿疝概述 •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 治疗原则与方法选择 • 围手术期管理与护理要点 • 预后评估及生活质量改善建议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01
小儿疝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小儿疝是指发生在小儿腹股沟区 或脐部的疝,是由于先天性或后 天性因素导致腹膜鞘状突未闭合 或闭合不全而形成的。
术后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强调了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并发症的识 别和预防措施。
新型技术在小儿疝诊治中应用前景探讨
机器人手术
探讨了机器人手术在小儿 疝手术中的优势,如精确 度高、创伤小等。
生物材料修补
介绍了生物材料在小儿疝 修补中的应用,包括其生 物相容性、力学性能等方 面的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腹股沟斜疝(2016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斜疝(ICD-10:K40.2,K40.9),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ICD-9-CM-3:53.0-53.1)。
除外嵌顿疝及复发腹股沟斜疝。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1.病史:腹股沟可复肿块。
2.体征:一侧或双侧腹股沟肿块,可还纳,透光试验(-)。
3.辅助检查:腹股沟、阴囊B超。
0
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三)标准住院日。
1-4日
(四)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感筛腹股沟及阴囊B超、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心脏彩超
泌尿系B超
肝胆胰脾B超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
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六)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目前无需应用抗生素
(七)手术日。
手术日一般在入院1-3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八)术后恢复。
术后住院恢复≤3天。
基本对症治疗方案。
如出现术后感染,可结合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九)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切口无出血。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相关并发症,需要处理干预。
2.患儿入院后,在术前发生不适宜手术的情况,如发热,腹泻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等。
二、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腹股沟斜疝(ICD-10:K40.2,K40.9)
行疝囊高位结扎术((ICD-9-CM-3:53.0-53.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4天
备注:
1.院内感染(是/否)院感名称:
2.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原因:抗生素名称:使用时间:天
3.延长住院时间原因:
4.退径(是/否)退径原因:
5.其他特殊事项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