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文献检索 课程大纲
文献检索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文献检索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文献检索技能,帮助他们有效地获取、分析和利用各种类型的文献信息。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学术研究和工作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用的文献检索工具和数据库;
3. 学会制定合理的检索策略,提高检索效率;
4. 培养信息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5. 提升学术写作和研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2. 常用检索工具和数据库介绍;
3. 检索策略的制定与优化;
4. 信息分析与评价方法;
5. 学术论文写作与引用规范。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等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程教学大纲】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文献检索是一门涉及信息学、文献学、图书馆学、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的重要的交叉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化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学生了解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特点,掌握获取和利用各自专业及专业相关文献信息资源的基本方法,学生将掌握检索科学文献信息的能力,以此服务于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同时学生还能够提高其自学能力,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献概论;文献检索基础;论文与特种文献检索;外文文献检索;文献计算机检索;文献积累与利用。
一、教学内容第一章文献概论1、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2、文献的类型3、文献的存贮机构教学重点:文献的类型与中医药文献的存贮机构第二章文献检索基础1、检索工具与参考工具书2、检索语言3、检索途径与检索方法4、检索策略与检索程序教学重点:1、检索途径与检索方法2、检索策略与检索程序第三章论文与特种文献检索1、论文检索2、期刊检索3、标准文献检索4、专利文献检索教学重点:论文检索与期刊检索第四章外文文献检索1、美国《医学索引》2、荷兰《医学文摘》3、美国《生物学文摘》4、美国《化学文摘》教学重点:美国《生物学文摘》及《化学文摘》第五章文献计算机检索1、文献计算机检索基础2、光盘文献资源检索3、网络文献资源检索教学重点:常用的计算机文献资源检索方法第六章文献积累与利用1、文献的积累与引用2、文献综述的撰写3、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重点:文献综述的撰写二、教学要求第一章中医药文献概论教学要求:了解中医药文献的类型与存贮机构第三章中医药文献检索基础教学要求:了解文献检索的语言,掌握方法、途径、程序和检索策略第三章中医药论文与特种文献检索教学要求:掌握中医药论文、期刊、标准文献及专利文献的检索第四章中医药外文文献检索教学要求:了解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掌握美国《生物学文摘》及《化学文摘》。
第五章中医药文献计算机检索教学要求:熟悉与掌握常用的计算机文献资源检索方法第六章中医药文献积累与利用教学要求:学会文献综述的撰写三、章节学时分配执笔:审核:批准:。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Medical Literature Retrieval)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4233087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分:2总学时:32先修课程:学科基础课后续课程:循证医学、其他专业课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学习如何检索与获取利用医学文献信息资源的学问和技艺的科学方法课程,通过教学,简明扼要地介绍医学文献信息检索及其对医学科研的影响、信息资源与信息媒体的基础知识,详细介绍医学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并根据医学信息资源类型特点,系统介绍中外文期刊医学信息资源、特种医学信息资源、学术分析评价信息资源、网络免费医学学术信息资源等的检索方法与检索规则,特别强调这些资源中能够实现免费检索的使用特点与检索技巧。
此外,专门介绍医学信息资源组织管理与利用方面的相关知识,如医学信息资源采集、个人医学信息资源管理、医学信息资源筛选、再生医学信息形成与处理等。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多媒体课件讲课或实时网络演示,在注意对基本概念介绍的同时,重在对各类医学信息资源检索系统操作方法、操作步骤的介绍,并结合对应的专题实习以及自选课题综合实习的教学方式,达到传授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检索操作技能的目的。
选用教材:周毅华.医学信息资源检索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必读书目:1、湛佑祥,陈锐,陈界,等.医学信息检索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2、何蛟,王博,张林.医学科研与信息检索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选读书目:1、罗爱静,于双成.医学文献信息检索[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陈平,张轶群.实用生物医学信息检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3、顾萍,谢志耘.医学文献检索[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4、李晓玲,符礼平.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M].第5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5、李红梅.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6、彭奇志,林中.信息资源检索策略与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7、陈荣, 霍丽萍.信息检索与案例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8、谢新洲,周静.新编科技查新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二、课程总目标: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医学生新型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开拓视野、站在更高的科学角度观察与思考医学科学及其研究,逐步提高医学学术研究思维逻辑能力,为将来从事临床医疗实践和开展医学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徐元中)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文献信息源中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一门科学方法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各自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的基本知识,学会常用检索工具书与参考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计算机系统检索有关的中外文数据库及网络信息。
懂得如何获得与利用文献信息,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先修课要求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会一般文字处理和上网,在大学图书馆利用入门教育的基础上开设本课程。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信息检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若干种基本的综合性和专业型中外文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掌握计算机检索的基本知识,掌握几种重要的国内外数据库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掌握获取原始文献、初步整理文献资料的方法,并初步具有撰写综述性文章的能力。
要求学生理解主题语言及分类语言的特点,并能应用适当的检索语言,根据给定的检索课题分析出相关的主题概念,拟定出相关检索标识,能够独立地根据检索课题选用适当的检索工具或数据库检索系统,并综合多种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及参考工具书完成检索课题。
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与专业相关中外文手工检索工具的编排特点及使用方法,了解与专业相关中外文数据库的结构及使用方法,能够编写简单的计算机检索提问式,并配合专职检索人员完成较复杂课题的检索。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方法课,学生不仅要学习信息检索的相关理论,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实践环节来熟练掌握手工检索工具、数据库系统及网络资源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检索能力。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学生经过一系列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的实践环节,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结合自己的毕业论文课题,利用学习本课的机会查找到一些切题的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完成开题报告中综述部分的内容。
五、教学要求的层次课程的教学要求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
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文献检索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文献检索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学术资源的分布和特点,熟悉信息检索的技巧和策略,提高独立获取和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步骤,了解文献检索的意义和价值。
2、掌握信息检索的常用工具和方法,包括搜索引擎、学术数据库、图书馆资源等。
3、熟悉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包括信息评价、信息管理、信息安全等。
4、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
5、熟悉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了解学术评价的标准和流程。
三、课程内容1、文献检索基础知识:介绍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步骤,以及文献检索的意义和价值。
2、信息检索工具和方法:介绍信息检索的常用工具和方法,包括搜索引擎、学术数据库、图书馆资源等。
3、信息素养技能:介绍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包括信息评价、信息管理、信息安全等。
4、学术研究流程和方法:介绍学术研究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
5、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介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概念和要求,以及学术评价的标准和流程。
四、课程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听讲、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文献综述、研究报告等,以检验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课程资源1、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包括《文献检索原理与应用》、《信息素养教程》等。
2、教学PPT:制作简洁明了的教学PPT,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应用能力。
4、在线资源:利用在线资源平台,如MOOC、SPOC等,提供课程视频、拓展阅读等学习资源。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文献检索课程是一门介绍如何查找、阅读和管理文献的课程。
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文献检索》教学大纲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课程的性质是公共必修考试课,是高等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之一。
作用属于工具课,任务是传授信息检索与分析的理论和技能,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培养学生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创新点,以及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通过文献统计分析修正研究方向的能力。
三、课程基本要求理论和知识方面:学生不仅应当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要通过实习掌握获取各类信息资源的技能、信息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能力和技能方面:能熟练检索常用数据库,为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进行检索,了解信息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文献统计分析修正研究方向。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理论课以“章”为单位,分为4个专题讲座形式,4次课8学时。
讲授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第1讲(2学时)第1章绪论1.1 基本概念1.2 信息的类型1。
2.1按物质载体和记录形式划分1.2。
2按出版形式和内容划分1.3 信息检索与分析利用的哲学与法律问题1。
3.1哲学问题1.3。
2法律问题1。
4 信息检索和分析利用的意义教学目的:本章主要介绍“信息检索与分析利用”课程的主要概念、信息的主要类型、课程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二节信息的类型教学方法:课堂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教学并重;倡导“问题导向式”学习法。
讲授要点:1.2。
2按出版形式和内容划分(重点掌握)第2讲(4学时)第2章信息检索基础2。
1 检索的概念及类型2.1。
1信息检索的概念2。
1。
2信息检索类型及特点2。
2 检索工具概述2。
2。
1 检索工具的定义及类型2.2。
2 检索工具的鉴别与评价2。
2。
3 常见检索工具及其选择原则2.2。
3。
1常见检索工具概况2.2.3。
2 检索工具的选择2.3 检索方法及检索途径2。
3.1检索方法2.3。
2 检索途径2。
3.2.1主题途径2。
3。
2.2分类途径2。
3。
2。
3责任者/著者途径2。
3.2.4号码途径2。
4 计算机检索概述2。
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文献检索》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的考查课程,向学生讲授数据库联机检索、计算机搜索引擎、网络电子资源的利用、各类文摘索引、以及传统的常用工具书,培养学生对信息检索的理论认识与综合操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通识教学目标1、通过文献检索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今信息发展与知识更新的概况,懂得如何靠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独立的研究与论文的写作。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知识更新能力。
3、通过操作实习让学生掌握信息检索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观念。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理论教学内容(一)绪论教学内容:课程的目的与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1、了解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
2、了解信息素养、信息意识的涵义与重要性。
(二)文献检索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信息、知识、文献、情报的含义。
2、文献的类型。
3、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通专结合点:1、培养系统性了解信息的相关理论知识,宏观了解本课程的主要要求。
2、培养学生信息检索的理论基础。
(三)手工检索教学内容:1、手工检索工具书与手工参考工具书,包括百科全书、法规法典、年鉴以及专业词典等常用工具书。
2、手工检索工具的利用环境。
教学要求:1、了解手工检索的基础知识,了解手工检索工具书与参考工具书的区别。
2、让学生掌握利用较常用的几种工具书,能熟练查找专业名词术语、年度资料、古今法规、机构信息、人物数据信息等。
通专结合点:1、培养学生查找在外贸工作中常见的法规、专业术语的技巧。
2、培养学生查找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有关资料的能力。
教学要求:1、理解什么叫搜索引擎及其类型,简单了解其工作原理。
2、掌握布尔逻辑运算、截词检索等几种最基本的检索语法。
3、了解各大搜索引擎的特点、规模、适用范围。
4、掌握各大搜索引擎的语法规则、特殊文件的搜索以及其他高级用法。
5、掌握国内大型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6、掌握国内几个重要电子图书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7、了解网络常用参考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文献检索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文献检索技能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各种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从而能够有效地获取、筛选、评价和利用各种信息。
二、课程目标1、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信息素养、信息检索原理、信息检索技术等。
2、掌握各种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图书馆、数据库、网络资源等。
3、能够独立进行文献检索,获取、筛选、评价和利用各种信息。
4、培养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三、课程内容1、信息素养概论:信息素养的概念、意义和重要性,信息素养的培养方法。
2、文献检索基础:信息检索原理、信息检索技术、信息检索策略等。
3、图书馆资源利用:图书馆目录检索、纸质和电子图书阅览、文献传递服务等。
4、数据库资源利用:学术数据库简介、检索技巧、结果处理等。
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学术搜索引擎、学科门户网站等。
6、信息筛选与评价:信息筛选的方法、标准,信息评价的方法、标准等。
7、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学术规范的基本要求、论文写作的基本步骤、论文写作技巧等。
四、课程安排1、第一周:信息素养概论,图书馆资源利用。
2、第二周:文献检索基础,数据库资源利用。
3、第三周:网络资源利用,信息筛选与评价。
4、第四周: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综合实践操作。
五、教学方法1、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实例操作,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课堂讲解:对课程内容和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文献检索的相关问题。
4、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平台,提供课程资料、作业和在线答疑等服务。
六、评估方式1、平时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2、期中考试:进行一次中期考试,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进行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A10100课程名称:文献检索英文名称:Information Retrieval课程类型: □通识必修课□通识核心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总学时:24 讲课学时:24 实验学时:0学分:1.5适用对象:材料学本科生先修课程:无课程负责人:杜伟王世慧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术,在对信息检索基本知识、信息检索工具基本知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国内外重要电子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
其主旨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检索技能,为终身学习做准备。
三、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检索的意义及信息资源的类型和文献信息的类型(包括各种资源的参考文献中的著录格式)。
了解信息检索基础知识(检索语言、信息检索的功能和技术、信息检索的途径和方法)。
掌握专利基础知识及专利信息的检索,掌握国内常用的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方法,掌握国内外著名搜索引擎的检索方法。
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概论[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信息检索的意义及信息资源的类型和文献信息的类型(包括各种资源的参考文献中的著录格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各种文献资源在参考文献中的著录方法。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第一节 信息检索的意义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类型第三节 文献信息的类型一、按加工层次划分(1)一次文献(2)二次文献(3)三次文献二、 按载体形式划分(1)印刷文献1)图书:图书的检索及在参考文献中的著录2)连续出版物①期刊:期刊的检索及在参考文献中的著录②报纸:报纸的检索及在参考文献中的著录……3)科技报告4)专利文献:专利的检索及在参考文献中的著录5)会议文献:会议文献的检索及在参考文献中的著录6)政府出版物7)标准文献:标准的检索及在参考文献中的著录8)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检索及在参考文献中的著录…..(2)缩微文献(3)音像文献(4)机读文献第二章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检索语言、信息检索的技术和功能、信息检索的方法和途径。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之一。
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以适应当代复杂的信息环境。
本课程通过对国内外的数据库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方法、检索技巧的讲授,使学生掌握文献及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检索原理、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学会使用文献信息资源从事科研课题和学术研究,同时学会筛选和综合分析信息,撰写研究论文。
该课程是一门方法课,注重实践,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具体目标1.能根据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分析文献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具备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了解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表1 本课程对专业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三)课程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理论知识的讲授环节,使学生了解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和基础应用,掌握中文、外文资源的检索方法,网络检索和文献的综合性检索方法。
在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通过上机实践,让学生掌握知网资源的检索方法、专利文献的检索以及外文资源的检索。
总之,本课程的教学通过理论讲授和上机实践等环节充分贯彻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理念和要求。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单元基础篇(2学时)1.教学内容(1)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和基础应用(2)文献信息概论和文献信息检索及计算机信息检索2.基本要求了解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了解信息与信息源,检索语言,掌握计算机信息检索的概念。
3.支撑的课程目标本单元各知识点的讲授和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能根据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分析文献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和“课程目标2:具备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了解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
第2单元中文资源的基础应用(4学时)1.教学内容(1)我馆中文电子资源的基础应用(2)中国知网的利用(3)中国知网的实际操作应用2.基本要求了解我馆中文电子资源的组织结构,掌握中国知网的使用和操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信息检索与创新
学时数:32学时
学分数: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信息检索》课程是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开设的高等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也是高等院校唯一的一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获取文献信息能力的课程。
作为一门公共课程,直接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尤其是为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检索技术,掌握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检索技巧,具备信息分析、检索,信息获取、使用的能力,使之能在学习期间和未来的职业活动中独立地获取和运用文献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以网络信息资源及其相关检索系统的特点及使用方法为研究对象的方法课程,其目的旨在增加学生信息意识,提高获取文献信息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检索能力,为其将来的从事的职业以及实现知识更新,为继续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信息资源类型及相关基础知识;
2、懂得信息检索概念、原理及检索技术;
3、掌握网络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及操作符的含义;
4、掌握检索语言、检索途径、检索字段等基本知识;
5、熟悉信息检索的方法、途径和步骤;
6、了解信息检索与创新的关系,掌握创新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
1、掌握网络搜索引擎的检索技巧,学会使用搜索引擎快速、全面、准确的查询网络信息资源;
2、掌握常用中文网络数据库的各种检索方法,能按照检索要求独立地完成数字图书、数字期刊论文、标准、专利、报告等多种类型的信息资源的查询任务。
3、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提高学生的检索技巧和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利用能力。
4.初步具备申报创新专利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树立学生爱岗敬业的思想,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2、培养遵纪守法的道德观念,自学遵守机房管理条例和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养成良好的品格。
3、培养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忠于职守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1、理解信息、知识、文献的概念;
2、明确信息资源及其类型;
3、了解网络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
本章重点:按出版形式和内容划分信息资源的11种类型。
本章难点:信息、知识、文献的关系。
第二章信息检索基础
1、理解信息检索的含义、类型;
2、理解信息检索语言的概念、划清检索语言的种类;
3、掌握信息检索方法、途径、步骤;
4、理解根据信息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不同标识划分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检索途径;
5、懂得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的应用;
6、清楚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本章重点:检索语言——理解概念,划清类型、信息检索的原理、途径和步骤。
本章难点:网络信息检索技术。
第三章计算机信息检索
1、了解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概念、类型、特点以及数据库的类型、结构等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原理、方法、途径和步骤;
3、掌握计算机检索技术的使用。
本章重点:信息检索式的构建。
本章难点:布尔逻辑检索、位置检索、截词检索和限制检索。
第四章中文数据库
1、掌握OPAC、CALIS、CNKI、维普、万方、读秀系统的简单检索、高级检索方法;具备准确检索书目的能力;
2、了解中国资讯行的概况、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3、掌握中文常用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技巧;
4、掌握浏览器下载安装与使用方法。
5、能根据检索要求正确选择检索方式,学会筛选检索结果即:二次检索(在结果中搜索、在结果中添加、在结果中去除);提高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
本章重点:CNKI、万方、维普、读秀数据库的快速检索、专业检索、高级检索、分类检索、期刊导航等五种检索方法。
本章难点:高级检索中的直接输入检索式,专业检索式的构造,检索操作步骤及其叙述的逻辑性培养,检索结果页所蕴涵信息的利用。
第五章外文数据库
1、了解国外数据库概况,能判断数据库的科技及经济价值;
2、掌握美国EBSCO数据库以及德国Spiringer Link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3、了解美国EI、SCI、SSCI、ISTP概况与使用方法;
4、掌握DIALOG、STN系统的利用途径与方法。
本章重点:DIALOG、STN数据库的利用。
本章难点:英文检索指令及检索式的编写。
第六章专利及标准文献检索
1、理解专利及标准文献信息的基本知识;
2、了解国际专利分类表的结构体系;
3、了解国内外主要专利查询网站及其数据库的查询方法;
4、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的查询方法及技巧,能快速、准确的查询、获取所需的专利信息;
5、了解中国标准的类型与编号规则;
6、了解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和国际标准分类法;
7、了解国内常用的标准网站及其数据库的查询方法;
8、掌握中国标准服务网检索方法;具备快速、准确的查询、获取所需的标准信息的能力。
本章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的查询方法,检索系统输入方法的实时提示作用;国家标准服务网中国标准检索方法。
本章难点:中国专利文献的结构与编号;标准检索字段的含义、输入格式和正确选择各类标准数据库。
第七章网络信息检索
1、了解搜索引擎定义、类型及构成;
2、理解搜索引擎工作原理及主要任务;
3、掌握常用中文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4、学会常用搜索引擎的检索方法,提高使用不同搜索引擎检索特定信息的能力。
本章重点:Google、百度、天网、迅雷使用方法及技巧。
本章难点:搜索引擎的检索规则。
第八章信息检索与创新
1、了解信息检索与创新的关系;
2、理解创新思维的概念和类型;
3、掌握创新的技法、工具及步骤;
4、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程序与规范。
本章重点:创新必备的信息检索工具及创新的步骤。
本章难点:创新技法的应用及论文写作规范。
附讲:综合信息检索与创新实训
1、了解国内外各种数据资源类型与特色;
2、熟练掌握数据资源各种检索方法,基本搜索、高级检索、在结果中搜索;会根据检索要求选择不同的检索方法;
3、学会信息全文检索、不同类型信息搜索及其结果利用;具备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各种类型信息原文的能力;
4、通过训练能够编撰文献综述,能够提出创意并付诸实施。
本讲重点: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类型检索方法、高效、快速、准确统查询到所需信息资源,检索结果的调整。
本讲难点:提出创意并编制实施方案。
教学形式及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
课堂讲授实训实训方式第一章绪论2学时
第二章信息检索基础2学时
第三章计算机信息检索2学时
第四章中文数据库2学时2学时联机上网实习
第五章外文数据库2学时2学时联机上网实习
第六章专利及标准文献检索2学时2学时联机上网实习
第七章网络信息检索2学时2学时联机上网实习
第八章信息检索与创新2学时2学时联机上网实习信息检索创新案例与实训2学时2学时联机上网实训复习2学时
小计20学时12学时
合计32学时
1.课堂教学。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信息资源和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掌握信息检索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掌握搜索引擎和网络数据库的检索方式和技巧。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
2.上机实习。
上机实习内容有: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查找各类信息;书刊目录查询系统检索方法;数字化图书检索;CNKI、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实训;读秀学术搜索检索方法练习;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文献检索;利用中国标准服务网进行标准检索;国外数据库检索练习;大型综合性课题检索与创新训练。
以上实训内容均需在机房上网进行。
3.作业建议。
本课程重点在于学会检索技术与方法,每种检索工具的应用以作业的形式完成检索任务。
作业使用电子文档,以文字与截图相结合叙述检索过程,回答检索结果及其利用。
检索步骤参照教材叙述,截图主要是构造检索式界面、检索结果界面、筛选获取检索结果(原文)界面。
根据不同课题要求撰写一篇文献综述或者提出一份创意实施方案。
作业以WORD文档保存,文档以教学班号、姓名、学号命名。
发送邮件时主题与文档名相同,作业以附件方式发送。
六、教学媒体
本课程要大力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建设,建立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媒体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
教材。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许福运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检索》。
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实行全程多媒体授课,并结合机房上网完成检索任务。
网络教学。
实现教学大纲、教材、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检索任务全部上网,逐步建立与完善网络教学体系平台,实现教学互动以及网络化知识测试和作业批改。
七、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信息检索技术》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辅相承:本课程的学习以《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信息管理》等课程为先导,《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又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
八、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考试形式:开卷考试。
评分标准:满分100分,及格60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评分等级为五级制:0-59分不及格;60-69分及格;70-79分中;80-89分良;90-100分优。
教学大纲说明本大纲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信息检索》课程。
山东建筑大学信息检索教研室
2010 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