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比较优势理论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2-比较优势理论
历史背景:作者背景
□ 大卫· 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04.18—1823.09.11) 1817:《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把 个人利益看作是经济活动的出发 点和准则。资本家发展生产时追 求的是个人利益,是利润。
第一章 论价值 第二章 论地租 第三章 论矿山地租 第四章 论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第五章 论工资
复习与提问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绝对优势理论的缺陷是什么? 什么是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
教学重点: 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影响 教学难点: 比较优势理论的论证过程
国际贸易理论的知识结构
历史背景:理论背景,实践背景,作者背景 背景知识 理论假设:前提条件 核心知识 主要观点:概念及推导过程 理论评价:贡献及缺陷 拓展知识 理论应用:实证分析
主要观点★
比较优势的衡量标准
1、 相对劳动生产率,是指生产两种商品的绝 对劳动生产率之比。相对劳动生产率高,具 有比较优势,反之具有比较劣势。 2、相对生产成本,是指生产两种商品的绝对生 产成本之比。相对生产成本高,具有比较劣 势,反之具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的衡量标准
3、机会成本,可用两种方法表示。 一是产出表示法 ,即生产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 替代率。 二是投入表示法 ,即消费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 率。机会成本高,具有比较劣势,反之,具 有比较优势。
观点的论证:
数字表格说明 几何曲线证明
假设:
历史背景 理论假设 主要观点● 理论评价 理论应用
四、观点的论证:假设
分工前
英国生产布,美国生产小麦有绝对优势
第2章:比较优势理论
第2章比较优势法则2.1 引言本章要简要回答的问题是:⑴什么是贸易基础,以及什么是贸易收益?可以推测,一个国家如同一个人一样,只有当其能从贸易中获利时才会自愿从事贸易。
⑵什么是贸易模式?也就是说,对每个国家而言,哪些商品在国际贸易中被用来交易,各国都出口和进口哪些商品?2.2 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经济学作为一门系统化的科学可以说是始于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
而在一些国家如英国、西班牙、法国、葡萄牙及荷兰,国际贸易方面的著作要早于这个时间。
也就是17-18世纪,出现了后来被称为“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经济哲学。
简而言之,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应该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出超的结果是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
而一个国家拥有越多的金银,就会越富有、越强大。
因此,政府应该竭尽所能鼓励出口,不主张并限制商品的进口。
然而,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国同时出超,而且一个时点上金银总量是固定的,一个国家的获利是基于其它国家的损失。
因此,重商主义者鼓吹的是经济民族主义,认为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冲突的(案例2.1)。
值得注意的是,重商主义者用国家所拥有的稀有金属来衡量国家的财富(称为“重金主义(bullionism)”)。
相对而言,如今我们是以可用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人力资本、人造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多少来衡量国家财富的。
这些有用的资源越多,生产和提供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就越多,一国的生活水平也就越高。
重商主义者主张政府严格控制经济活动,鼓吹经济民族主义,因为他们认为一国只有在它国损失的前提下才能获利,即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零和博弈)(zero-sum game)。
(零和游戏:如玩扑克牌时,一人所赢得的数目恰好等于其他人所输掉的数目。
)重商主义者认为经济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制造业、农业和外国殖民地。
他们把商人看成是对经济体系顺利运行起关键作用的一个集团,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基本生产要素。
2-比较优势理论
例: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
假设小李和小张每周只有1个小时的时间用来论文打 印和熨整衣服。
1、小李打字快而小张熨整衣服快
小李打印论文30分钟一篇,熨整衣服你需要10分钟一 件;小张打印论文1小时一篇,熨整衣服只需要5分钟一件。 假如他们都采用论文打印、熨整衣服、论文打印、熨整衣 服这样的顺序来安排时间。 他们在1个小时内的总产出如下表所示:
分工前:
小李 小张 合计
论文
1篇 1篇 2篇
衣服 3件
3件
分工后: 小李 小张 合计
论文
2篇
衣服
5件 2篇 5件
在第二种情况中,小李打印论文和熨整衣服均具有绝对优 势,但在打印论文上具有比较优势,因为小李打印论文的机 会成本比小张低,所以小李打印论文,而小明熨整衣服,总 产出最大。
例:假设两个国家是美国和英国,两种商品是小 麦(单位:bushel)和布(单位:yard),一种要素 指劳动(单位:man-hour)。 下表表示一单位劳动能够生产的小麦和布。 U.S. 6 4 U.K. 1 5
比较优势的概念
如果每个国家都生产机会成本相对低的产品上, 贸易会对双方国家都有利。
பைடு நூலகம்
在南美玫瑰具有相对低的机会成本。 在美国电脑具有相对低的机会成本。
通过比较两个国家在玫瑰和电脑上的生产可以看 到贸易使双方都受益。
比较优势的概念
表 2-1: 生产上的假定变化。
比较优势的概念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 于在其他国家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 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表 2-1的例子说明了比较优势的原则:
分工前:
小李 小张 合计
第2章比较优势原理-文档资料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主要观点
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作 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 国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因为国 内贸易是由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一 些人之所得就是另一些人之所失。 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一国可以通 过出口本国产品从国外获取货币从而使国家变富 ,但同时也会由于进口外国产品造成货币输出从 而使国家丧失财富。 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要在对外贸易 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重商主义的局限性
Trade is a “Zero-sum Game” : one country gain is a loss of another country是零和游戏
Since all nations could not simultaneously have an export surplus and the amount of gold and silver was fixed at any particular point in time, the mercantilists thus preached economic nationalism, believing that national interests were basically in conflict.经济的民族主义(以邻 为壑)
2.1 Introduction
The basic questions of trade theory:
---Basis for trade贸易基础 ---Gains from trade贸易利益 ---Pattern of trade贸易模式
An historical approach: From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o twentieth century
比较优势理论
⽐较优势理论第2章⽐较优势理论【本章关键术语】1.重商主义2.绝对优势理论3.⽐较优势理论4.相互需求理论2.1 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初表述早在17、18世纪,欧洲国家就推崇⼀种被称为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经济哲学,重商主义者主张通过扩⼤出⼝减少进⼝从⽽扩⼤贸易顺差的⽅法实现国家的富强,因为贸易顺差可以使外国的黄⾦⽩银等贵重⾦属流⼊国内。
他们认为,⼀个国家拥有的⾦银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
为达到这⼀⽬的,他们主张政府应当竭尽所能地扩⼤出⼝,减少甚⾄限制进⼝。
然⽽,⼀国的贸易顺差意味着其它国家的贸易逆差,⼀国的⾦银流⼊就是其它国家的⾦银流出,在任⼀时点上⾦银总量⼀定的情况下,顺差国的贸易利得就是逆差国的损失(他们认为贸易是⼀种零和游戏),因此,重商主义者所⿎吹的经济民族主义,必然导致贸易伙伴之间在国家利益上存在根本冲突。
重商主义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时期,16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时期。
早期重商主义者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他们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甚⾄通过⾏政⼿段来控制商品进⼝,禁⽌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
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平衡论。
晚期的重商主义重视的是长期和总体上的贸易顺差,他们认为,⼀定时期的贸易逆差可以被允许,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是顺差即可。
这种思想被称为贸易平衡论。
重商主义的局限性在于他们认为国际贸易是⼀种“零和游戏”,你得必然是我失,奖出限⼊是其必然结果,各个国家运⽤重商主义理论管理国际贸易的结果将导致国际贸易的萎缩。
2.2. ⽐较优势引论第⼀个论证国际贸易是“正和游戏”⽽⾮“零和游戏”的是亚当·斯密。
他从分析⼀个简单的事实⼊⼿,得出了⾃愿开展贸易的两个国家都可以从中获益的重要结论。
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重商主义的经济哲学进⾏了深刻批判。
他指出,衡量⼀国财富的标志不是其所拥有的贵重⾦属的多少,⽽是这些贵重⾦属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
2.国际经济学 第二章 比较优势原理
8
2.3 基于绝对优势的贸易:亚当·斯密
•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 – 1790) • 《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 •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1776 简称“国富论”
2.3A 绝对优势说
对外经贸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樊瑛 《国际经济学》 12
2
2.3A 绝对优势说
• 结论:
• 参加贸易的原因:两国同种商品价格之间存在差 别。 • 参加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两国应专业化生产 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 • 参加贸易的利益:与分工前相比,世界总产量增 加,两国的消费均有增加。
对外经贸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樊瑛 《国际经济学》 23
比较优势原理
• 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是绝对劣 势,相互有利的贸易基础仍然存在。 • 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应专门生产 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劣势较小的就是 比较优势,两劣取其轻) • 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处于优势的国家,应专门生产 并出口具有 较大优势的商品。(优势较大的就是 比较优势,两优取其重) • 通过交换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 更多的商品,对外贸易给双方带来利益。
Table 2-2 绝对优势(国际贸易后按照1:1比例交 换 6w=6c)
美国 产品 小麦(蒲式耳/劳动 小时) 布(码/劳动小时) 6 6
(相当于1.5小时,获利 0.5小时,或获利2c)
英国 6
(相当于6劳动小时,获 利5小时,或获利24 c)
4
对外经贸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樊瑛 《国际经济学》
对外经贸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樊瑛 《国际经济学》 21
2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
课后练习
P26 第1、4题做在书上 第5题做在练习本上 下节课提问或上交
广西民 经管学院 谢学兴
比较优势论
分 工 前 英国 葡萄牙 毛呢(10尺) 100小时 90小时 20尺 分 工 后 英国 葡萄牙 22尺 毛呢(10尺) 220小时 170小时 2.125桶 葡萄酒(1桶) 120小时 80小时 2桶 葡萄酒(1桶)
2.3 比较优势论的理论前提 及局限性分析
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
2.1 比较优势引论—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引论— 2.2 比较优势理论 2.3 比较优势论的理论前提 及局限性分析 2.4 比较优势论的理论拓展
2.1 比较优势引论—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引论—
一、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之一。1776年发表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 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首先 对如何进行贸易才能有效地积累财富和发 展经济提出了系统完整的命题。亚当斯密 的基本思想是主张自由放任,自由贸易。
广西民族学院 经管学院 谢学兴
二、比较优势(成本)论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 商品上都是相等的。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 应集中力量生产利益较大的商品,处于绝 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利益较小的商品, 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 省了劳动,都得到了好处。 ——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广西民族学院 经管学院 谢学兴
2.4 比较优势论的理论拓展
1.穆勒的相互需求规律:即国际间商品交 换比率的理论,以解释两国间利益是如何 分配的。相互需求的强度——国际交换比 率——商品的国际价值。 2.陶西格提出绝对差异、相等差异和比较 差异,并将比较成本从单纯的以劳动价值 论(劳动时间)为基础的劳动成本发展成 为涵盖多种生产要素的成本概念——即包 括各种要素的所有生产费用(货币)。
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
2006年版
CHAPTER 2
Chapter 2
Comparative Advantage Model
2006年版
Chapter 2
Limitation of the Smith’s Model
10*30=300 0*25=0
0*30=0 10*25=250
510 520 500
Chapter 2
Best Cooperation in Family
1. So, the best division of labor in one family is that women doing housework and men going out for work.
2. 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局部均衡法
1) PEA means only analyzing single market in one time 2) We usually use the Demand Curve and the Supply Curve
as the basic tools in the 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
Labor
Goods Cloth
Wheat
Productivity
Cloth Wheat
Home 100 100 50 1 0.5
Foreign 100 18500 100 1.5 1
In this case, Foreign has the absolute advantage in both goods (it is very common for a developed country to have absolute advantages in most sectors). According to the Smith theory, there will be no trade.(Really?)
【学习课件】第2章比较优势理论
ppt课件
14
贸易差额论的富国两大手段
• 限制输入
1、凡能由本国生产的供国内消费的外国商品,无论从什 么国家输入一律加以限制;
2、在对某些国家的贸易中,如果贸易差额被认为不利于 本国,那就几乎是无论何种货物,只要是从那些国家 输入的,都一律加以限制。
• 奖励输出
1、出口退税
2、出口奖励金
3、同主权国家签订有利的通商条约
ppt课件
12
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平衡理论
• 贸易差额论:变管理金银进出口的政策为管制货物的 进出口,力图通过奖出限入,保证贸易出超,以达到 金银流入的目的。
• (1)意大利的安东尼奥·塞拉的获取贵金属手段说和汇 率说 – 主张贸易平衡论,坚决反对政府限制货币出口政策。
ppt课件
13
托马斯·曼
1664年出版《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观点: 主张贸易顺差; 强调减少国内货币存量,将多余的货币用于国际贸易; 强调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给予商人“国家财产的管理者”的地位
What is the basis for trade(贸易基础)? What are the gains from trade(贸易所得)? What is the pattern of trade(贸易模式)?
ppt课件
3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 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 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通过本章的学 习,你可以了解:
ppt课件
6
2.2.2 the Mercantilists’ Views on Trade
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 财富的标准。
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新
第一节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技术水 平的绝对差别;贸易是建立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之上 的;参加贸易的国家都可优势理论
采用2×2×1模型,即两个国家A和B,每个国家均能生产 两种产品X和Y,都使用一种要素(劳动)。 一、理论分析的假定条件 (1 ) 生产过程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 (2)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 (3)这两个国家都能生产两种产品————小麦和布; (4)劳动力在一国范围内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5)劳动力在部门间转移时机会成本不变; (6)生产要素在两国之间不能流动; (7)两国经济资源都充分利用; (8)贸易平衡; (9)没有运输成本和其它交易成本。
第一节 绝对优势理论
1776年,亚当· 斯密发表了其代表 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又称《国富论》),书中对重商主 义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 了绝对优势理论。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
(1723—1790)
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英国资 产阶级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经 济力量得以壮大,不再需要实行保护 贸易政策,重商主义严重阻碍着资本 主义的自由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 资产阶级要求实现自由竟争和自由贸 易。斯密的学说正是当时英国资产阶 级经济利益和政治主张的反映。
国际分工以及由此带来的各国技术优势的发挥,是国际贸易 利益的根本来源。
第一节 绝对优势理论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花费的代价比在家里 生产时花费的小,人们就永远不会在家里生产,这 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自己 制作鞋子,而向鞋匠购买。鞋匠不想制作他自己的 衣服,而雇裁缝裁制…….他们都感到,为了他们自 身的利益,应当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到比邻 人处于某种有利地位的方面,而以劳动生产物的一 部分购买他们所需的任何其他物品。如果每一个私 人家庭的行为是理性的,那么整个国家的行为就很 难是荒唐的。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 的商品供应我们,那么我们最好就用自己有优势的 商品同他们交换。”
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的提出背景
十八世纪中期,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已成为 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且有一些早期的机 器发明。农业和国内外贸易也迅速发展起 来,国内外迅速膨胀起来的市场需求要求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也为政府采取自由贸 易政策奠定了物质基础。 这时,如何进行贸易才能有效地积累财富 和发展经济就成为有远见的人们想要解决 的首要问题。
2.2.1 理论内容
比 较 优 势 论 (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 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的。处于绝对 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利益较大的商 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利益 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 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好处。
绝对优势理论的不足之处
亚当· 斯密绝对优势理论所提出的交换模式 只适用于贸易双方至少各拥有一种居绝对 优势的商品对外国进行销售的情形。 如果一国在所有商品的生产成本方面相对 于另一国的同种商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地位, 这时还会不会存在分工和贸易?如果进行 自由贸易,贸易各方还能否获益?各国还 能否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因而,根据传统自由贸易理论,实施完 全自由贸易政策至少需具备以下因素: 1.各国经济体制以及政治制度完全相 同;2.各国的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 3.各国的贸易政策完全相同,不存在 政策性贸易障碍;4.各国的宏观经济 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完全相同; 5.国际协调机制完全有效。
然而,当今世界并非大同社会,以上前提条 件是不具备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 国家,都是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要素禀赋、 经济发展水平、国内市场容量、经济体制及 国际环境)来选择贸易政策,即使同为发达 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其贸易政策取向也不尽 相同。比如,日本战后以“贸易立国”为基 本国策,具体来讲,就是利用关税、外汇管 制等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为提高其国际竞 争力创造有利的成长环境。
第2章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一个别针工厂的例子
亚当·斯密在工业革命的高潮中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些国家富有天下,一些国家却一贫如洗?他用强调劳动分工与自由市场的作用来回答这个问题。他在《国富论》中举了一个别针工厂的例子,用18世纪70年代的手工工具,1个工人1天能造20个别针。而如果通过劳动分工,把整个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工人专门从事的工序,第一个人负责拉铁丝,第二个人负责弄直,第三个人负责切断,第四个人负责削尖,第五个人负责磨光,然后有三个人做针帽,再有一个人负责固定,最后再将别针擦亮并包装。这样,即使同样的手工工具,10个工人一天可以惊人地完成48000个别针!思考:如果没有很大的市场,这种劳动分工能否得到支撑?
4. 产品的比较优势的衡量
(1) 相对劳动生产率:
(2) 相对成本:
(3)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1936哈伯勒):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选择一单位某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
表2.5 中美两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1)
大米/小麦
小麦/大米
中国
2.0
0.5
观点:金银贵金属或货币是财富的惟一象征;贸易顺差可以带来金银的流入,国家富强的方法是使出口大于进口;国家积极干预经济。演变:早期重商主义——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重工主义——贸易差额论政策:出口退税;出口补贴;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进 口替代贸易性质:零和博弈(zero-sum game):贸易使一方得益另一方受损。WHY?
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比较优势理论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说明国际贸易的产生不仅在于绝对成本的差异,而且在于比较成本的差异,从而阐明了发展程度不不同的国家都可以从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获益。
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已知英国在布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因此,如果能证明
(Pc/ALc)(1/Pw)>1/ALw,即可证明英国分工生产布并 通过贸易换取酒是划算的。
根据已知条件,英国生产布有比较优势,这表明英
国生产布的劳动生产率更高,所以,在英国,一单位劳 动如果用于生产布应能够取得更多收入。因此有:
Pc/ALc >Pw/ALw
22
小结:
◆比较优势产品系指机会成本较小的产品,不管优势较 大还是劣势较小,都是一国的比较优势,原因在于优 势较大及劣势较小均对应着较小的机会成本。从这个 意义来讲,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实质是相同 的,绝对优势论是比较优势论的特例; ◆如果机会成本不变,且贸易收益大于机会成本,则按 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是有利的,并且国际分工最终 实现完全的专业化; ◆若贸易比价对一国极为不利,则该国将退出国际贸易, 所以,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只在互利 贸易区间内有效。
4
英国和葡萄牙两国分别生产酒和布的情况
表2-1 国家 英国 葡萄牙 英国 葡萄牙 酒(单位) 1 1 2.375 劳动力 (人/年) 120 80 190 布(单位) 1 1 2.7 劳动力 (人/年) 70 110 190
分 工 前 分 工 后
分工后,全世界酒和布的产量都增加了。
5
分工后,酒与布进行交换的结果(按1:1比例交换)
英国专门生产布,并在国际市场上以布易酒,能够获得额 外的好处,即贸易利得。 贸易利得=贸易收益-机会成本 据上式可以计算英国单位劳动产出用于出口的贸易利得: 1/70-1/120=1/168(单位的酒) 计算表明,英国只要增加出口布,总能得到好处。所以英 国将扩大布的生产,同时减少酒的生产,在这一过程中, 劳动不断从酒的生产部门向布的生产部门转移,直到实现 完全的专业化生产布。 请大家自己计算葡萄牙为什么分工生产酒。
国际经济学第2章:比较优势
二、基本观点
1、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 都是为了攫取金银,一个国家富裕的程度和实力的 大小的唯一标志是金银等贵金属的多少。两种方式
2、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 安徒安·德·孟克列钦说:货币是军事的神经,黄金
比铁更有威力,所以大国都在寻找获得黄金的办法, 并且证明获得黄金最重要的方法是商业。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 比较优势与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认 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只取决于投入商 品生产中的劳动量。这意味着:劳动是 惟一的生产要素,或是在所有商品的生 产中劳动均占一固定比例;以及劳动是 同质的。这两条假设是不现实的。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 机会成本理论:1936年哈伯勒(Haberler) 成功 地应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
按照北京大学晏智杰教授的说法,劳动价值论只 能适用于原始的简单物物交换经济,不适用于复杂
四、绝对利益说的评价
• 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与发展 • 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现在世界贸易中的一小
部分交易,例如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的一些贸易。大多数世界贸易,尤其是发达国 家间的贸易,无法用绝对优势解释。 •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贸易基础 和贸易所得。事实上,绝对优势可以看作是一 般化的比较优势理论的特殊情况。
二、绝对利益说的数学说明
• 采用2×2×1模型,即两个国家A和B,每个国家均 能生产两种产品X和Y,都使用一种要素(劳动)。
• 假设条件
• (1) 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 (2) 生产过程中唯一形成成本的就是劳动; (3) 生产要素在两个国家之间不流动,但在一
个国家范围内可以自由流动; (4) 两个国家的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 (5) 当资源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zero-sum game)”,一方 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 而进口则减少财富。
9
五、大卫.休谟:价格-货币-流转机制 (the Price-Specie-Flow Mechanism)
意大利(顺差) 出口>进口 货币净流入 货币供给增加 价格和工资上涨 进口增加和进口减少 出口=进口 西班牙(逆差) 出口<进口 货币净流出 货币供给减少 价格和工资下跌 进口减少和出口增加 出口=进口
6
三、重商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15世纪—16世纪中叶: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
16世纪下半期—18世纪: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
7
四、对于重商主义的评价
1、意义:
•
•
指导欧洲各国制定外贸政策
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做出了贡献
8
四、对于重商主义的评价 2、重商主义的主要错误
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 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
24
比较优势理论的贡献
“比较优势”学说不仅在理论上更广泛地 论证了贸易的基础,在实践上也部分解释 了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贸易的原因。
25
2.4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opportunity costs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26
2.4.1比较优势与劳动价值论
• 根据劳动价值论(labor theory of value),商品的价 值或价格只能取决于投入商品生产中的劳动量 。
30
小麦
小麦
0
30
60
90
120
150
180
棉布 美国 棉布 英国
120 100 80 60 40 20 120 100 80 60 40 2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小麦
0
20 40
60
小麦
美 国 放 弃 30 单 位 小 麦 , 可 以 多 生 产 20 单 位 的 棉 布 30W=20C ,即 1W=2/3C 美国生产小麦的机会成本是 2/3C,为直线的斜率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点的斜率为X商品的机会成本,也为该 商品的边际转换率。
15
五、绝对优势理论的模型分析
•Table 2-1 Absolute Advantage U.S Wheat (bushels/man-hour) Cloth (yards/man-hour) 6 4 U.K 1 5
16
2.3 Trade 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David Ricardo 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大卫.李嘉图)
3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 18 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 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 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通过本章的
学习,你可以了解: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斯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贸易模型;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这意味 劳动是同质的 劳动不是投入生产的唯一要素
• 评价
要素之间是可以互相替换的 劳动是不同质的
• 无论如何,比较优势理论不必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 础之上,而可以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
27
2.4.2 利用机会成本解释比较优势理论
1936年哈伯勒(Haberler)用机会成本理论(opportunity cost theory)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有时也被称作比较成本原理。
10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直至
2.2 Trade Based on Absolute Advantage: Adam Smith 基于绝对优势的贸易(亚当.斯密)
关于斯密 绝对优势和绝对劣势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绝对优势理论与重商主义的区别 绝对优势理论的模型分析 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 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的
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
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
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
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
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
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
28
2.4.3 机会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1、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一定的生产资源用于增加生产一单位的某种产品(例
如布)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小麦)的数量,它 表示放弃一种 生产就会而采取另种生产机会的代价。
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 ) 表明一个国家使用其所有资源和最佳技术时,能生产的两 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29
美国 小麦
180 150 120 90 60 30 0
英国 棉布
0 20 40 60 80 100 120
小麦
60 50 40 30 20 10 0
棉布
0 20 40 60 80 100 120
机会成本不变,生产 可能性曲线为一条直 线.
棉布 美国
棉布 英国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120 100 80 60 40 20
3W≤6C≤9W
21
• 贸易利益的分配:
• 12单位布与4单位布的差(即8单位布)代表交换6单位
小麦时两国可分配的总利益。例如当交换比率为6W=6C时,
美国获利2单位布,英国获利6单位布,共8单位布。交换比 率越接近6W=4C时,美国的贸易所得越小,英国的贸易所得
越大。换句话说,交换比率越6W=12C时,相对于英国的贸
关于大卫.李嘉图 比较优势的概念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比较优势理论的模型分析
贸易所得分析
比较优势理论的例外 比较优势理论的贡献
17
• 所谓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指,
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
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
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
从中获益。
13
四、绝对优势理论与重商主义的区别 • 重商主义者相信一国仅在他国受损的情况下 才可获利,倡导国家严格控制所有经济活动 和贸易。 • 亚当·斯密认为所有国家都可以通过自由贸 易获利,倡导自由放任(laissez-faire, 就是政府尽可能少干预经济活动)。 自由贸易会是世界资源利用效率最高,使世界福 利最大化。
1单位小麦≥2/3单位布匹 • 或者 1单位布匹≤1.5单位小麦
英国所能接受的小麦(布匹)的国际价格底线:
1单位小麦≤2单位布匹
• 小麦的国际价格范围:
或者
1单位布匹≥0.5单位小麦
2/3单位布匹 ≤ 1单位小麦≤2单位布匹 • 布匹的国际价格范围:
即
4C≤6W≤12C
0.5单位小麦 ≤1单位布匹≤1.5单位小麦 即
Part One: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国际贸易理论)
1
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模型
主要理论模型
古典贸 易理论 绝对优势论
主要理论贡献者
亚当.斯密
关键假设
1.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 2.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 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 济) 5.不考虑需求 1.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投入 2.边际成本递增 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 济)
11
二、绝对优势与绝对劣势
所谓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是指,一国如果在 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 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 绝对劣势(absolute disadvantage) 。
12
三、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生产规模不同
雷蒙.弗农
生产技术的不同阶段 2
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
(The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basic questions that we seek to answer in this chapter are:
What is the basis for trade(贸易基础)? What are the gains from trade(贸易所得)? What is the pattern of trade(贸易模式)?
19
比较优势理论的模型分析
Table 2-2 Comparative Advantage U.S
Wheat (bushels/man-hour) Cloth (yards/man-hour) 6 4
U.K
1 2
20
比较优势理论贸易所得分析
• 贸易可能发生情况下,两种商品的国际价格底线:
• 美国所能接受的小麦(布匹)的国际价格底线:
易所得来说,美国的贸易所得就越大。
• 结论:至此,我们要证明的是: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
上均处于劣势,互惠的贸易仍会发生。
22
Exception to the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U.S
Wheat (bushels/man-hour)
Cloth (yards/man-hour)
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
18
比较优势原理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都处于 劣势即无绝对优势),两个国家也有可能进行互利贸 易。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 小一些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 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劣势的商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