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 工程材料学 金属热处理习题与答案详解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题(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题(含答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答案直观方便)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纯铁在室温下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马氏体是碳在α-Fe 中的过饱和固溶体2.钢的基本组织(相)包括铁素体、渗碳体、奥氏体。
3.通常钢按化学成分碳素钢、合金钢。
4.铁碳合金中的共析线指PSK ,A3线指GS 。
5.一种物质均匀地分布(溶解)于另一种固体物质中所形成的溶合体叫做固溶体。
可分为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两种基本类型。
6.金属晶体中最常见的晶格类型有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
7.一般钢中硫(S)元素的有害作用是使钢产生热脆性,而磷(P)元素的有害作用为使钢产生冷脆性。
8.40Cr钢中碳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40% 。
9.金属的性能一般分为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10.表征钢试样淬硬层深度和硬度分布的特性就钢的淬透性。
11.湘钢常用的检验钢的宏观组织的检验方法有酸浸试验、硫印试验、塔形发纹试验三种。
12.典型的铸锭结晶的宏观组织由表面细晶区,次表面柱状晶区和中心等轴晶区三部分组成。
13.硫印试样受检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为0.8μ。
14.在物质内部,凡原子作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称为晶体,凡原子呈无序堆积状况的,称为非晶体。
二.选择(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哪种组织不属于铁碳合金的基本组成相(C)A.铁素体B.奥氏体C.珠光体D.渗碳体2.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B)A.淬火加热温度B.碳含量C.淬火冷却速度3.下列几种钢中,(B)是合金结构钢A.Q235 A.FB.40CrC.T10D.W18Cr4V4.调质处理就是(A)的热处理工艺。
A.淬火+高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淬火+低温回火5.下列性能中属于金属使用性能的是(B)A.热处理性能B.物理性能C.锻造性能6.下列各纯铁的素异构体中,具有相同晶体结构的一组为(C)A.δ-Fe γ-FeB.γ-Fe α-FeC.δ-Fe α-Fe7.晶粒细化对强度和塑韧性的影响分别是(B)A.晶粒越细,强度越高,塑韧性越差B.晶粒越细,强度越高,塑韧性越好C.晶粒越细,强度越低,塑韧性越差D.晶粒越细,强度越低,塑韧性越好8.下列属于钢的常存元素的为(A)A.Si Mn P SB.Si Mn Cr NbC.Si Cr P SD.Si P C S9.钢的热处理过程中,临界温度的关系为(A)A.A c1﹥A1﹥A r1B.A r1﹥A1﹥A c1C.A c1﹥A r1﹥A1D.A r1﹥A c1﹥A110.影响钢的淬透性的主要因素(C)A.淬火加热温度B.淬火冷却速度C.钢的化学成分D.加热保温时间11.理化检测人员必须按照有关(D)进行检验A.手册B.经验C.教科书D.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2.下列缺陷均属于连铸方坯低倍缺陷的是(C)A.一般疏松边部裂纹中心裂纹B.中间裂纹轴心晶间裂纹角部裂纹C.边部裂纹中心裂纹中间裂纹D.皮下气泡白点缩孔13.酸蚀试样的受检面应距烧割面至少(D)A.5mm以上B.10mm以上C.20mm以上D.40mm以上14.热酸蚀试验采用的酸液一般是(D)A.1:2的工业浓盐酸水溶液B.2:1的工业浓盐酸水溶液C.3:1的工业浓盐酸水溶液D.1:1的工业浓盐酸水溶液15.45钢在室温的平衡组织为:(A)A.铁素体+珠光体B.铁素体+奥氏体C.珠光体D.珠光体+渗碳体16.下列哪两种低倍缺陷还需要观察试样的纵截面后才能确定(D)A.一般疏松中心疏松B.皮下气泡白点C.残余缩孔轴心晶间裂纹D.白点轴心晶间裂纹17.下列材料中(A)适宜做冲压件A.08FB.Q345BC.40CrD.37Mn518.实际金属晶体结构中的晶界属于晶体缺陷中的(B)A.点缺陷B.面缺陷C.线缺陷19.维氏硬度试验采用的压头(B)A.120o的金刚石圆锥体B.136o的金刚石正四棱锥体C.硬质合金球20.一般情况下,高温回火后获得的组织为(A)A.回火索氏体B.回火马氏体C.回火托氏体D.回火贝氏体三.判断(每题1分共20分)1.晶体中的原子是排列有序的(√)2.纯金属是导电的,而合金则不导电(ⅹ)3.任何情况下,Q345钢在室温下的组织都为铁素体+珠光体(ⅹ)4.去应力退火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5.钢的淬火温度都应加热到单相奥氏体(ⅹ)6.随过冷度增加,珠光体相变产物越来越细,强度越来越高(√)7.除了碳元素以外,还含有其他元素的钢称为合金钢(ⅹ)8.钢的含碳量越高,其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越好(ⅹ)9.珠光体是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ⅹ)10.快速冷却时不可以用Fe-C相图判断组织转变(√)11.硫印试验所用的硫酸水溶液的浓度一般为3%左右(√)12.可采用完全退火来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渗碳体(ⅹ)13.淬火后的钢一般需要及时进行回火(√)14.优质碳素结构钢一般用于制作机械零件(√)15.GCr15钢中铬的质量分数w(Cr)为15% (ⅹ)16.所有的酸蚀试验,不管是热酸蚀试验,还是冷酸蚀试验或电解酸蚀,对试样检验面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均一样(ⅹ)17.硫印试验中,在试面清洗干净的前提下,同一个试面可重复做第二次、第三次硫印试验,但硫印时间要加倍(ⅹ)18.低倍检验中,中心疏松和一般疏松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19.酸蚀时,试样腐蚀不足时可以继续入槽腐蚀,但若腐蚀过重则需要重新加工0.5mm 以上(ⅹ)20.皮下气泡的特征一般是在试面的皮下呈分散或簇分布的细长裂缝和椭圆形气孔,并且裂缝一般垂直于钢坯表面(√)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 分)1.相合金中具有相同的结构,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并以界面形式与系统中其余部分分开的均匀部分2.共析转变含碳为0.77%的奥氏体,在727℃(或A1线),同时析出铁素体与渗碳体,这种转变为共析转变(含C在0.77%的钢,在A1线附近发生P ≒A的反应就共析转变)3.亚共析钢含碳0.0218%~0.77%之间的钢。
金属热处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2)

金属热处理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严格控制铸钢、铸铁中的硫含量可使铸件产生热裂纹的倾向大大降低。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普通金属都是多晶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当晶核长大时,随过冷度增大,晶核的长大速度增大。
但当过冷度很大时,晶核长大的速度很快减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耐磨钢ZGMn13,经""水刨处理""后即可获得高耐磨性,而心部仍保持高的塑性和韧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合金元素加入钢中,会降低钢的回火稳定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共析转变时温度不变,且三相的成分也是确定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在连续式热处理炉中,钢带是成卷进行处理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铸铁可以经过热处理改变基体组织和石墨形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光线照射物体能够使物体变热。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火焰淬火最常用的燃料是氧-乙炔火焰混合气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在轧制过程中,原料的体积和成品的体积是不变的,只是形状和尺寸发生了变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对流板可提高罩式退火炉的传热效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正火与退火在冷却方法上的区别是:正火冷却较快,在空气中冷却,退火则是缓冷。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疲劳破坏是机械零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等温转变可以获得马氏体,连续冷却可以获得贝氏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热加工是指在室温以上的塑性变形加工。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8.正火工艺是将钢加热到AC3+(30~50℃)或Accm+(30~50℃),保温一定时间后出炉空冷。
(完整版)《金属学及热处理》复习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金属学及热处理》复习习题及答案1第一章金属及合金的晶体结构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晶体: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
2. 非晶体:指原子呈不规则排列的固态物质。
3. 空间点阵:描述晶体中原子(离子、分子或原子集团)规律排列的空间格架称为空间点阵。
4. 晶格:一个能反映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
5. 晶胞:构成晶格的最基本单元。
6. 晶界:晶粒和晶粒之间的界面。
7. 单晶体: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
8 多晶体:由许多取向不同,形状和大小甚至成分不同的单晶体(晶粒)通过晶界结合在一起的聚合体。
9. 晶粒:组成多晶体的各个小单晶体的外形一般为不规则的颗粒状,故通常称之为晶粒。
10. 合金:是以一种金属为基础,加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经过熔合而获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11. 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
12. 相:金属中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同一晶格形式并以界面分开的各个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13. 组织:用肉眼观察到或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相的形态及分布的图象统称为组织。
14. 固熔体: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成分和性能均匀的、结构上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
二、填空题I .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原子的排列是否规则。
2. 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3. 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体缺陷。
4. 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占据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两种。
5. 置换固溶体按照溶解度不同,又分为无限固溶体和有限固溶体。
6. 合金相的种类繁多,根据相的晶体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种。
7. 同非金属相比,金属的主要特征是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塑性,不透明,有光泽,正的电阻温度系数。
8. 晶体与非晶体最根本的区别是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而非晶体则不是。
(完整版)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础习题精选(带答案)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复习题一、判断题(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对的“√”,错的“×”)1、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都能引起零件和工具的外形和尺寸的改变,都是工程技术上所不允许的。
(×)2、碳素钢随含碳量的增加,其塑性、韧性将升高。
(×)3、硬度愈低,金属的切削加工性能愈好。
(×)4、钢中含碳量的多少不仅会影响到钢的机械性能,而且会影响到钢的工艺性能。
(√)5、表面热处理都是通过改变钢材表面的化学成分而改变表面性能的。
(×)6、高速钢由于具有极高的硬度而可以进行高速切削。
(×)7、由于铸铁含碳量比钢高,所以硬度都比钢高。
(×)8、低碳钢为了改善组织结构和机械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常用正火代替退火。
(√)9、工具钢的硬度、耐磨性高,则红硬性也一定很好。
(×)10、发蓝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零件表面的强度和硬度,其次还能提高抗蚀能力。
(×)二、填空题1、金属材料的性能,主要可分为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两个方面。
2、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是按含碳量的高低划分,其含碳量>0.60% 为高碳钢,含碳量为0.25~0.60%为中碳钢,含碳量<0.25%为低碳钢。
3、淬火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4、按用途,合金钢可以分为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和特殊合金钢。
5、调质处理就是将钢淬火后,再经高温回火的一种工艺方法。
6、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
7、合金结构钢的编号原则是采用“二位数字+化学元素符号+数字”的方法。
8、金属铸造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流动性和收缩性的大小。
9、常用的化学热处理方法有渗碳和氮化。
10、常用的硬质合金分类牌号中“YG”表示钨钴类硬质合金,“YT”表示钨钴钛类硬质合金。
11、根据加入元素量的不同。
钢合金分为低合金钢、中合金钢和高合金钢三大类。
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较广的是中合金钢。
12、铝合金按加入元素的含量多少和工艺特点不同,可分为形变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两类。
机械基础复习资料金属材料和热处理含习题答案

第二部分 机械基础第四章 金属材料和热处理本章重点1.掌握: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疲劳强度的含义。
2.了解:工艺性能的含义。
3.了解:热处理的概念及目的。
4.熟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的方法。
5.掌握:碳素钢的概念、分类、牌号的表示方法及性能。
6.掌握:合金钢的牌号及表示方法。
7.熟悉:铸铁分类牌号及用途。
本章内容提要一.金属材料的性能1.物理、化学性能物理性能是指金属材料的密度、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热膨胀性、磁性等具有物理特征的一些性能。
化学性能是指金属在化学作用下所表现的性能。
如: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
2.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就是力学性能。
主要有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等。
(1)强度强度是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可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抗扭强度。
常用的强度是抗拉强度。
工程上常用的强度指标是屈服点和抗拉强度。
(2)塑性塑性是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
常用塑性指标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伸长率:是指试样拉断后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
式中,L 0表示试样原长度(mm ),L 1表示试样拉断时的长度(mm )。
断面收缩率:是指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面积(A 1)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A 0)的百分比。
(3)硬度硬度是金属材料表面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时所引起的塑性变形能力;是金属表面局部体积内抵抗塑性变形和破裂的能力。
目前最常用的硬度是布氏硬度(HB )、洛氏硬度(HRC 、HRB 、HRA )和维氏硬度(HV )。
(4)韧性1o o 100%L L L -=⨯δ010A A 100%A -=⨯ψ韧性是脆性的反意,指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
工程技术上常用一次冲击弯曲试验来测定金属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
(5)疲劳强度疲劳强度是指材料在无限多次交变载荷作用下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
一般规定,钢铁材料的应力循环次数取108,有色金属取107。
金属热处理选择复习题+参考答案

金属热处理选择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再结晶后()。
A、形成等轴晶,塑性升高B、形成等轴晶,强度增大C、形成柱状晶,强度升高D、形成柱状晶,塑性下降正确答案:A2、抗拉强度的表示符号是()。
A、σpB、σsC、σbD、σ-1正确答案:C3、碳的质量分数为()%的铁碳合金称为共析钢。
A、0.02%B、4.30%C、0.77%D、2.11%正确答案:C4、铜只有通过冷加工并经随后加热才能使晶粒细化,而铁则不需冷加工,只需加热到一定温度即使晶粒细化,其原因是()。
A、铁在固态下有同素异构转变,而铜没有B、铜有加工硬化现象,而铁没有C、铁和铜的再结晶温度不同D、铁总是存在加工硬化,而铜没有正确答案:A5、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表面热处理()。
A、正火B、表面淬火C、渗氮D、渗碳正确答案:A6、硫与铁生成的化合物的熔点是()。
A、1200~1400℃B、985℃C、1000~1200℃D、985~1000℃正确答案:B7、低合金高强度钢加入的主要合金元素有Mn、Si、V、Nb和Ti等,它们大多小能在热轧或()状态下使用,一般要进行热处理后方可使用。
A、回火B、正火C、淬火D、退火正确答案:B8、两组元在液态下能完全互溶,在固态下仅能有限互溶形成有限固溶体的共晶相图称为()共晶相图。
A、一般B、复杂C、简单D、特殊正确答案:A9、一般用()来评定耐火材料的高温结构强度。
A、耐火度B、荷重软化点C、熔点D、溶点正确答案:B10、除Fe和C外()其他元素的钢就是合金钢。
A、没关系B、没有C、不一定D、有正确答案:D11、铬是提高耐热钢抗氧化性的主要元素。
实战证明,在600~700℃使用的钢件,只有WCr=5%才能具有足够的抗氧化性;在800℃时,WCr=12%;在950℃时,WCr=20%;在1100℃时,WCr必须达到()。
A、24%B、28%C、22%D、26%正确答案:B12、将感应加热好的工件迅速冷却,但不过冷,利用心部余热对淬火表面""自行""加热,达到回火目的,此种回火方法称为()。
金属热处理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金属热处理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平衡结晶获得的20%Ni的Cu-Ni合金比40%的Cu-Ni合金的硬度和强度要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固溶体具有与溶剂金属相同的晶体结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渗氮工件出炉时应避免碰撞,对细长及精密工件应吊挂冷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碳氮共渗温度一般低于渗碳温度,面且氮能强烈地稳定奥氏体,所以不可以直接淬火。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耐火材料的导热性是指材料的隔热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2Cr13为马氏体不锈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镍铬-镍铝热电偶中,镍铝是正极,镍铬是负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滑移变形不会引起金属晶体结构的变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再结晶是无相变的结晶过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高碳钢的淬硬性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被加热后的钢坯最外层氧化铁皮为Fe203。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因在马氏体转变区冷却过快而引起的淬火裂纹,往往是穿晶分布。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轧制节奏反映了轧制线生产速度的快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除Fe和C外还含有其他元素的钢就是合金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正火时加热温度越高越好,回火时温度越低越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对过烧的工件可以用正火或退火的返修办法来消除。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因为面心立方晶格的配位数大于体心立方晶格的配位数,所以面心立方晶格比体心立方晶格更致密。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亚共析钢的性能是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其硬度、强度增加而塑性降低。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9.共晶转变虽然是液态金属在恒温下转变成另外两种固相的过程,但是和结晶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不是一个结晶过程。
金属热处理复习题含答案

金属热处理复习题含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半环状工件淬火冷却时,为使圆弧不增大,可使内圆弧向上冷却或用夹具固定工件冷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镍铬-镍铝热电偶中,镍铝是正极,镍铬是负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塑性好的材料易变形加工。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热处理是改善钢切削加工性能的重要途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带状组织是一种缺陷,会引号起钢材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
一般很难用热处理的方法消除带状组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高于马氏体不锈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非晶体的原子是呈无序、无规则堆积的物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由于感应淬火时加热速度极快、仅改变工件表面组织而保持心部的原始组织,因此心部冷态金属的高强度会制约表层淬火时所产生的裂纹,使工件开裂倾向小。
另外、由于感应加热时间短、因此工件表面氧化、脱碳也少。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通过同素异构转变可使金属在固态下重组晶粒获得所需性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合金钢在碎火加热时易过热。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煤油的产气量高,但易产生碳黑,由于价格便宜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气体渗碳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评价计算机最常用的指标有计算速度、字长、存贮容量、指令系统、输入、输出设备、系统软件和可靠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固溶体具有与溶剂金属相同的晶体结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箱式电阻炉钢制门框中部温度过高,致使焊接门框变形量超过膨胀切口而发生变形。
此种故障是不可修复的,只能进行更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小能量多次冲击抗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一般来说,硬度高的材料其强度也较高。
金属热处理复习题(含答案)

金属热处理复习题(含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布氏硬度测量法不宜用于测量成品及较薄零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间隙固溶体一定是无限固溶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要求大截面工件获得小尺寸试样的性能指标或者要求低碳钢不经化学热处理达到高硬度等都是不合理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锻造生产是以材料的韧性为基础的,球墨铸铁、可锻铸铁都能进行锻造。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在设计热处理工装夹具时,应将容易变形的方筐改为不易变形的圆筐,增加焊接加强助以提高板或框架的牢固程度,用多点悬挂支撑来代替单点悬挂支撑以平衡工件重量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经热处理后钢出炉温度过高会造成氧化色。
()B、错误正确答案:A7.临界淬透直径与冷却介质无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高速钢是热硬性(热稳定性)、耐磨性很好的高合金工具钢。
它的热硬性可达到600℃,切削时能长期保持刀具刃口锋利,故又称为""锋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存在残余应力的工件受外载荷作用时,若残余应力作用的方向与受力方向相反,会加速工件失效。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杠杆定律不仅适用于匀晶相图两相区中两平衡相的相对重量计算,对其他类型的二元合金相图两相区中两平衡相的相对重量计算也同样适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在退火状态(接近平衡组织),45钢比20钢的硬度和强度都高。
()A、正确正确答案:A12.多元少量是合金化的重要原则之一。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采用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时,可通过调节电流频率来调节工件淬硬层深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滚动轴承钢的最终热处理为淬火加低温回火。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调质处理广泛用于重要的受力构件。
金属热处理复习题+参考答案

金属热处理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炼铁原料中,焦炭作为燃料产生大量的热量,使铁熔化,石灰石作为熔剂,使氧化铁还原。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渗碳体是铁与碳的混合物。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薄刃工件应整个刃口同时淬入;薄片件应垂直淬入,使薄片两面同时冷却,大型薄片件应快速垂直淬入,速度越快,变形越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在同样生产条件下,使用中间对流板和未使用中间对流板的罩式炉,退火周期大致相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在工程上评定晶粒度的方法是在放大100倍的条件,与标准晶粒度图作比较,级数越高、晶粒越细。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被加热后的钢坯最外层氧化铁皮为Fe203。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球墨铁可通过调质和等温度淬火提高其综合力学性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钢加热时如过热度超过规定,就是一种加热缺陷,并称之为""过热""。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钢中常见的间隙相有Fe4N、Fe2N、VC、TiC、WC、VC2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制定热处理工艺要考虑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冷却方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平板形工件淬火后的形状畸变量应不大于单面留量的2/3,渗碳淬火件应不大于单面留量1/2,轴类淬火件应不大于直径留量的1/20。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马氏体的含碳量越高,其硬度越低。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甲醇的产气量很高,很少产生碳黑,所以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气体渗碳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金属热轧是指在1000℃以上的轧制,冷轧即在室温下的轧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带钢轧制中出现边浪缺陷时,说明带钢两边变形量大于其中间的变形量。
金属热处理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金属热处理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滚动轴承钢的最终热处理为淬火加低温回火。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钢号""Q195""表示此钢的屈服极限是为195N/mm2。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马氏体组织是一种非稳定的组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奥运主场馆鸟巢用的钢是Q460。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的性能没有多大的区别。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不同金属材料的密度是不同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金属是指单一元素构成的具有特殊的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的物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塑性好的材料易变形加工。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钢水浇铸前加入钛、硼、铝等可细化晶粒。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纯金属的结晶过程是一个恒温过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由液体转变为固体的过程都叫结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一般清况下碳钢淬火用油,合金钢淬火用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铸造铝合金中没有成分随温度变化的固溶体,故不能用热处理方式进行强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高于马氏体不锈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钢中退火后出现石墨碳,对性能影响不大,可以应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炉衬是决定热处理电阻炉工作性能和热效率的主要因素。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常用的塑性材料在使用时,一般不允许有塑性变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也是通过形核及晶核长大的过程进行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9.火焰淬火最常用的燃料是氧-乙炔火焰混合气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0.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完整)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习题 有答案

第1章钢的热处理一、填空题1.热处理根据目的和工序位置不同可分为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2.热处理工艺过程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组成。
3.珠光体根据层片的厚薄可细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和屈氏体。
4.珠光体转变是典型的扩散型相变,其转变温度越低,组织越细,强度、硬度越高。
5.贝氏体分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两种.6.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按电流频率的不同,可分为高频感应加热淬火、中频感应加热淬火和工频感应加热淬火三种.而且感应加热电流频率越高,淬硬层越薄。
7.钢的回火脆性分为第一类回火脆性和第二类回火脆性,采用回火后快冷不易发生的是第二类回火脆性 . 8.化学热处理是有分解、吸收和扩散三个基本过程组成.9.根据渗碳时介质的物理状态不同,渗碳方法可分为固体渗碳、液体渗碳和气体渗碳三种.10.除Co外,其它的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中均使C曲线向右移动,即使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变小,淬透性提高。
11.淬火钢在回火时的组织转变大致包括马氏体的分解,残余奥氏体的分解,碳化物的转变,碳化物的集聚长大和a相的再结晶等四个阶段。
12.碳钢马氏体形态主要有板条和片状两种,其中以板条强韧性较好。
13、当钢中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时,原奥氏体中碳含量越高,则Ms点越低,转变后的残余奥氏体量就越多二、选择题1.过冷奥氏体是C温度下存在,尚未转变的奥氏体。
A.Ms B.M f C.A12.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应该选择在A,亚共析钢则应该选择在C。
A.Ac1+30~50C B.Ac cm以上 C.Ac3+30~50C3.调质处理就是C。
A.淬火+低温回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淬火+高温回火4.化学热处理与其他热处理方法的基本区别是C.A.加热温度 B.组织变化 C.改变表面化学成分5.渗氮零件在渗氮后应采取( A )工艺。
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 C。
淬火+高温回火 D.不需热处理6.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C )A.组织形态B.合金成分 C。
(完整版)《金属学与热处理》复习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属学与热处理》复习题参考答案《⾦属学与热处理》复习题绪论基本概念:1.⼯艺性能:⾦属材料适应实际加⼯⼯艺的能⼒。
(分类)2.使⽤性能:⾦属材料在使⽤时抵抗外界作⽤的能⼒。
(分类)3.组织:⽤⾁眼,或不同放⼤倍数的放⼤镜和显微镜所观察到的⾦属材料内部的情景。
宏观组织:⽤⾁眼或⽤放⼤⼏⼗倍的放⼤镜所观察到的组织。
(⾦属内部的各种宏观缺陷)显微组织:⽤100-2000倍的显微镜所观察到的组织。
(各个组成相的种类、形状、尺⼨、相对数量和分布,是决定性能的主要因素)4:结构:晶体中原⼦的排列⽅式。
第⼀章基本概念:1.⾦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其电阻随温度升⾼⽽增加。
2.⾦属键;⾦属正离⼦和⾃由电⼦之间相互作⽤⽽形成的键。
3.晶体:原⼦(离⼦)按⼀定规律周期性地重复排列的物质。
4.晶体特性:(原⼦)规则排列;确定的熔点;各向异性;规则⼏何外形。
5.晶胞:组成晶格的最基本的⼏何单元。
6.配位数:晶格中任⼀原⼦周围与其最近邻且等距的原⼦数⽬。
7.晶⾯族:原⼦排列相同但空间位向不同的所有晶⾯称为晶⾯族。
8.晶向族:原⼦排列相同但空间位向不同的所有晶向称为晶向族。
9.多晶型性:当外部条件(如温度和压强)改变时,有些⾦属会由⼀种晶体结构向另⼀种晶体结构转变。
⼜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10.晶体缺陷:实际晶体中原⼦排列偏离理想结构的现象。
11.空位:晶格结点上的原⼦由于热振动脱离了结点位置,在原来的位置上形成的空结点。
12.位错:晶体中有⼀列或若⼲列原⼦发⽣了有规则的错排现象,使长度达⼏百⾄⼏万个原⼦间距、宽约⼏个原⼦间距范围内的原⼦离开其平衡位置,发⽣了有规律的错动。
13.柏⽒⽮量:在实际晶体中沿逆时针⽅向环绕位错线作⼀个闭合回路。
在完整晶体中以同样的⽅向和步数作相同的回路,由回路的终点向起点引⼀⽮量,该⽮量即为这条位错线的柏⽒⽮量。
14.晶粒:晶体中存在的内部晶格位向完全⼀致,⽽相互之间位向不相同的⼩晶体。
金属热处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金属热处理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Q215钢适用于制造桥梁、船舶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轴承钢为高碳钢,在加热过程中脱碳倾向较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由于多晶体是晶体,符合晶体的力学特征,所以它呈各向异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晶界越多,金属材料的性能越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用锤子或铁块轻轻地叩击工件,若工件发出清晰的金属声音,并且声音衰减缓慢,尾音悠长,则说明工件上有肉眼观察不到的裂纹。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光亮退火可以在空气中进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冷却时,奥氏体可以通过马氏体相变机制转变为马氏体,同样重新加热时,马氏体也可以通过逆向马氏体相变机制转变成奥氏体,即马氏体相变具有可逆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有焰燃烧需要设置通风机及冷风管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晶胞可以是一个正六棱柱。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亚共析钢的性能是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其硬度、强度增加而塑性降低。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塑性越好变形抗力越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热负荷的分配既是设计中也是操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碱性耐火材料对酸性炉渣的抵抗能力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磷是由生铁带入钢中的有益元素。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马氏体的硬度随着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故碳的质量分数为 1.2%的钢淬火后其便度一定大于相同淬火条件下碳的质量分数为 1.0%的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目前应用最多的滚动轴承钢有GCr15和GCr15SiMn。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轧制节奏反映了轧制线生产速度的快慢。
()A、正确正确答案:A18.普通金属都是多晶体。
金属热处理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1.解释下列名词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亚晶粒,亚晶界,刃型位错,单晶体,多晶体,过冷度,自发形核,非自发形核,变质处理,变质剂。
2.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 、γ- Fe 、Al 、Cu 、Ni 、Pb 、Cr 、V 、Mg、Zn 各属何种晶体结构?3.配位数和致密度可以用来说明哪些问题?4.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有什么不同?5.实际晶体中的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6.为何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出各向异性?7.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它对金属结晶过程有何影响?对铸件晶粒大小有何影响?8.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长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9.在铸造生产中,采用哪些措施控制晶粒大小?在生产中如何应用变质处理?第二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1.解释下列名词:加工硬化、回复、再结晶、热加工、冷加工。
2.产生加工硬化的原因是什么?加工硬化在金属加工中有什么利弊?3.划分冷加工和热加工的主要条件是什么?4.与冷加工比较,热加工给金属件带来的益处有哪些?5.为什么细晶粒钢强度高,塑性,韧性也好?6.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组织和性能发生什么变化?7.分析加工硬化对金属材料的强化作用?8.已知金属钨、铁、铅、锡的熔点分别为3380℃、1538℃、327℃、232℃,试计算这些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并分析钨和铁在1100℃下的加工、铅和锡在室温(20℃)下的加工各为何种加工?9.在制造齿轮时,有时采用喷丸法(即将金属丸喷射到零件表面上)使齿面得以强化。
试分析强化原因。
第三章合金的结构与二元状态图1.解释下列名词:合金,组元,相,相图;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机械混合物;枝晶偏析,比重偏析;固溶强化,弥散强化。
2.指出下列名词的主要区别:1)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2)相组成物与组织组成物;3.下列元素在α-Fe 中形成哪几种固溶体?Si、C、N、Cr、Mn4.试述固溶强化、加工强化和弥散强化的强化原理,并说明三者的区别.5.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什么主要差别?6. 何谓共晶反应、包晶反应和共析反应?试比较这三种反应的异同点.7.二元合金相图表达了合金的哪些关系?8.在二元合金相图中应用杠杆定律可以计算什么?9. 已知A(熔点600℃)与B(500℃) 在液态无限互溶;在固态300℃时A溶于B 的最大溶解度为30% ,室温时为10%,但B不溶于A;在300℃时,含40% B 的液态合金发生共晶反应。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题+参考答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3题,每题1分,共33分)1.a-Fe转变为y-Fe时的温度为()摄氏度。
A、912B、1538C、770正确答案:A2.下列铸铁中石墨以团絮状存在的是()。
A、球墨铸铁B、可锻铸铁C、灰口铸铁D、蠕墨铸铁正确答案:B3.ZG25表示含碳量为()的铸造碳钢。
A、0.0035B、0.0025C、0.0028D、0.0037正确答案:B4.淬火后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而发生显著提高的现象称为()。
A、退火处理B、淬火处理C、时效或沉淀强化D、正火处理正确答案:C5.灰铸铁中石墨呈什么状态的存在?()。
A、网状B、片状C、球状D、团絮状正确答案:B6.常用不锈钢有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和()。
A、马氏体-奥氏体不锈钢B、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C、莱氏体不锈钢D、贝氏体不锈钢正确答案:B7.Wc<0.77%铁碳合金冷却至A3线时,将从奥氏体中析出()。
A、铁素体B、渗碳体C、珠光体D、莱氏体正确答案:A8.钢经表面淬火后将获得:()。
A、一定深度的马氏体B、全部马氏体C、下贝氏体D、上贝氏体正确答案:A9.拉伸实验时,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A、屈服强度B、弹性极限C、抗拉强度正确答案:C10.下列钢中,属于低合金钢的是()。
A、15CrMoB、Q235—BC、20D、20A正确答案:A11.以下哪种铸铁的断口呈灰黑色?()。
A、麻口铸铁B、马口铁C、灰铸铁D、白口铸铁正确答案:C12.反应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称()。
A、晶胞B、晶相C、晶格D、晶界正确答案:A13.根据拉伸实验过程中拉伸实验力和伸长量关系,画出的--伸长曲线(拉伸图)可以确定出金属的()。
A、强度和塑性B、塑性和韧性C、强度和硬度D、强度和韧性正确答案:A14.金属材料的强度按照载荷方式的不同分类,下列不正确的是()。
A、抗弯强度B、扭转强度C、抗压强度D、抗塑强度正确答案:D15.()是日前广泛应用于碳钢和碳合金钢的铸、蚪、轧制件等的退火工艺。
金属热处理习题及答案

金属热处理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由于感应淬火时加热速度极快、仅改变工件表面组织而保持心部的原始组织,因此心部冷态金属的高强度会制约表层淬火时所产生的裂纹,使工件开裂倾向小。
另外、由于感应加热时间短、因此工件表面氧化、脱碳也少。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奥氏体的强度、硬度不高、但具有良好的塑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尺寸较大的马氏体不锈钢工件无需预热,可直接淬火。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由于多晶体是晶体,符合晶体的力学特征,所以它呈各向异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变质处理是在浇注前往液态金属中加入形核剂(又称变质剂),促进形成大量的非均匀晶核来细化晶粒。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片状珠光体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于片间距和珠光体团的直径。
因为珠光体的片层越细,珠光体中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界面越多,其塑性变形抗力就越大,因而其强度、硬度也就越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不同金属材料的密度是不同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耐磨钢是指在巨大压力和强烈冲击载荷作用下能发生硬化的高锰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非晶体的原子是呈无序、无规则堆积的物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LY12为超硬铝合金。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铁素体的本质是碳在α-Fe中的间隙相。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图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除含铁(Fe)和碳(C)外,还含有其它元素的钢就是合金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液态金属只有在过冷条件下才能够结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在半环状工件淬火冷却时,为使圆弧不增大,可使内圆弧向上冷却或用夹具固定工件冷却。
金属热处理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金属热处理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杠杆定律不仅适用于匀晶相图两相区中两平衡相的相对重量计算,对其他类型的二元合金相图两相区中两平衡相的相对重量计算也同样适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表面淬火既能改变钢的表面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心部的组织和性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合金钢只有经过热处理,才能显著其高起力学性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决定钢淬硬性高低的主要因素是钢中的碳含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在用叩击法检查较薄或细长的小型工件裂纹时,应将其平放在平坦的水平面上,然后再进行敲击,以便能进行准确地判断。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一般情况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力学性能越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渗透性好的钢,淬火后温度一定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被加热后的钢坯最外层氧化铁皮为Fe203。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煤气是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是铁发生同素异构转变的结果。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65Mn等含碳量大于0.6%的碳素钢适用于制造弹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去应力退火,是为了去除由于塑性变形、焊接等原因造成的以及铸件内存在的内部袭纹等缺陷。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电炉主要用于冶炼高质量的合金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通常以抗拉强度代表材料的强度指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不同燃料的热量利用率是相同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冷处理仅适用于那些精度要求很高、必须保证尺寸稳定性的工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由于热轧或热锻停止的温度过高引起晶粒粗大,如冷却不当,易出现魏氏组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晶体缺陷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能引起晶格畸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0分,每题1分)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奥氏体转变速度的影响因素A形成时,T↗(或过热度△T ↗),始终有利于A的形成。
∴T↗,A形成速度↗影响奥氏体转变速度的因素:温度的影响:T↗,I ↗,G↗,且I ↗> G↗奥氏体起始晶粒度越小。
各种因素中,T的影响作用最强烈原始组织的影响:片状P转变速度>球状P薄片较厚片转变快碳含量的影响:C%↗,A形成速度↗合金元素的影响:改变临界点位置,影响碳在A 中的扩散系数合金碳化物在A中溶解难易程度的牵制,对原始组织的影响合金钢需要更长均匀化时间2.马氏体的转变、亚结构及影响Ms的因素亚结构:位错板条马氏体的亚结构主要为高密度的位错,位错形成位错网络(缠结),位错密度随含碳量增加而增大,常为(0.3~0.9) ×1012㎝/cm3。
故称位错马氏体。
一般情况下残余奥氏体对钢性能的影响很小,精密的零件就不同了,残余奥氏体在常温下仍然可以继续变成马氏体,而马氏体的比容大,会引起零件的体积变大,所以Ms低一些比较好,这时残余奥氏体较少,超高精度的零件可采用低温处理,将残余奥氏体全部会谈为马氏体,以使零件尺寸稳定。
Ms点下降,说明钢的马氏体转变温度降低,钢就越容易得到马氏体组织,钢的淬火硬度就高;反之,Ms点上升,说明钢的马氏体转变温度升高,钢就不容易得到马氏体组织。
3.渗碳后的热处理钢的渗碳:将钢件在碳的活性介质中加热并保温,使碳原子渗入表层的一种表面化学热处理工艺。
目的:提高零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心部保持良好的塑性与韧性。
渗碳后常用热处理方法:1、直接淬火渗碳后,预冷到一定温度,立即进行淬火冷却,这种方法适合于气体或液体渗碳,固体渗碳不适合。
2、一次淬火法工件渗碳后随炉冷却到室温,然后再重新加热到淬火温度,经保温后淬火。
3、两次淬火法将渗碳缓冷到室温的工件进行两次加热淬火。
注意:淬火后需要进行低温回火。
4.球化退火的意义球化退火的作用和目的有:提高钢材的塑性和韧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减少淬火加热时的过热倾向和变形开裂倾向,使钢件具有足够的强度、硬度、耐磨性、抗接触疲劳性和断裂韧性。
5.粒状P与片状P的区别二.片状珠光体的转变机理1、领先相(a)形核位置:Fe3C形核于奥氏体晶界或奥氏体晶内未溶Fe3C粒子。
珠光体优先在奥氏体晶界上或其他晶体缺陷处形核。
?(b)晶核的形状:薄片。
因表面积大,易接受扩散来的原子,且应变能小。
(2) 长大Fe3C薄片向纵向、横向长大,不断吸收周围碳原子→在Fe3C两侧或奥氏体晶界上贫碳区,形成F核→Fe3C纵向长大(横向已不可能),F纵向长大、横向长大,于F侧的同一位向形成Fe3C,在同一位向交替形成F与Fe3C,形成一个珠光体团。
在不同位向形成另一个珠光体团→珠光体团互相接触,转变结束。
片状P的长大方式:(1)交替形核、纵向长大;(2)横向长大;(3)分枝形式长大。
6.A的稳定化概念奥氏体由于内部结构在外界条件下发生了某种变化,使其转变为马氏体能力减低的现象,称为奥氏体的稳定化。
表现为Ms点降低、A R量增多。
7.第一、二类回火脆性的特点第一类回火脆性特征:(1)冲击值显著降低;(2)不可逆性:即不能通过回火冷却方法(快冷)加以改善,无论快冷或慢冷都使a K↓,只有再加热到更高温度回火,可以消除脆性,才能使a K↑。
(3)脆性断口、晶间断裂第二类回火脆性特征:(1)在450~650℃之间加热和缓慢冷却时将产生脆性;(2)与钢材化学成分密切相关(3)具有可逆性。
即把已产生脆性的工件,只要重新加热到650℃并随之快冷,即可消除回火脆性;(4)出现脆性的试样,总是沿奥氏体晶界破断。
8.金属热处理的一般过程钢的热处理是通过钢在固态下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使其获得所需要的组织与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9.淬火时热应力分布淬火应力、变形及开裂1.淬火时工件的内应力产生原因: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及组织转变不同,产生原因: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及组织转变不同比热变化,当温度下降到M转变点时,发生A向M转变,将使比容增大。
(1)种类热应力:不同部位热胀(或冷缩)的不一致组织应力:不同部位组织转变不同时性根据内应力的存在时间特性还可分:瞬时应力和残余应力淬火内应力是造成工件变形和开裂根本原因。
淬火内应力超过材料屈服强度----引起工件变形;淬火内应力超过材料断裂强度----引起工件断裂。
(2)热应力由于工件心部和表面冷却速度不一致,其冷却收缩不同而造成的内应力。
最终的淬火热应力:表面压应力、心部拉应力。
变化规律:1)冷却速度↑,截面温度差↑→热应力↑;2)冷却介质相同,工件加热温度↑、尺寸↑、热传导系数↓→温差↑,热应力↑。
(3)组织应力由于工件表层和心部发生马氏体转变的不同时性而造成的内应力。
组织应力产生过程:冷却初期,表面发生马氏体相变,表面体积膨胀,产生压应力;心部冷速慢牵制表面膨胀,产生拉应力;冷却后期,心部发生马氏体相变,心部体积膨胀,产生压应力;表面牵制心部膨胀,产生拉应力;最终的淬火组织应力:表面拉应力、心部压应力。
发生相变前主要内应力为热应力;发生相变后主要内应力为组织应力,热应力为辅。
✓但由于组织应力发生在塑性较低的低温阶段,因此是使零件开裂的主要原因。
大小与冷却速度、钢件尺寸、导热性、A的屈服强度、含碳量、M比容和淬透性有关。
10.有物态变化的淬火介质中淬火冷却时钢件冷却过程淬火介质的冷却作用:在冷却过程中,淬火介质是否发生物态变化有物态变化的:水、油、水溶液无物态变化的:熔盐、熔融金属2)钢件冷却过程(有物态变化的淬火介质)(1)蒸汽膜阶段产生大量过热蒸汽,形成连续的蒸汽膜,使工件和液体分开。
冷却主要靠辐射传热,冷却速度较慢。
(2)沸腾阶段随着T工件↓,Q放↓→蒸汽膜厚度减薄并破裂,以致使液体工件直接接触,形成大量气泡溢出液体,带走大量热量,冷却速度较快。
(3)对流阶段当工件表面的温度降低至介质的沸点或分解温度以下时,工件的冷却主要靠介质的对流形成,随着工件与介质的温度降低,冷却速度也逐渐降低。
对无物态变化的介质,淬火冷却主要靠对流散热,在工件温度较高时辐射散热也由很大比例,也存在传导散热。
其冷却能力与其本身物理性质有关外还与工件介质间的温度差有关。
11.钢的回火转变过程1)马氏体分解,得到回火马氏体2)残余奥氏体3)回火托氏体4)回火索氏体12.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表面化学热处理:将工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金属的表面,以改变其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过程分为:(1)分解:介质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化学分解,产生可渗入元素的活性原子(2)吸收:活性原子被工件表面吸收(3)扩散;渗入工件表面层的活性原子,由表面向中心迁移的过程。
13.淬透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钢在淬火冷却时获得马氏体组织深度的能力。
钢的淬透性好坏,取决于该钢的临界冷却速度,临界冷却速度越低,则钢的淬透性越好。
显然,淬透性好的钢更易于整体淬透,所以更适于制造截面尺寸较大的零件。
钢材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的特性。
——和钢的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或者临界淬火冷却速度。
有关影响淬透性的因素:(1)钢的化学成分:含碳量增大,碳钢临界淬火冷却速度下降,淬透性提高。
含碳量超过1.2%,相反。
除Ti、Zr和Co外,所有合金元素提高淬透性。
(2)奥氏体晶粒度:A晶粒↑,淬透性↑;(3)奥氏体化温度:T↑→A晶粒粗大;碳化物、非金属夹杂物↓,A均匀化↑→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淬透性↑;(4)第二相及其分布:奥氏体中未溶的非金属夹杂物和碳化物的存在以及其大小和分布,影响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从而影响淬透性;14.淬火后回火组织淬火钢回火的组织特征:不同的回火温度,淬火M的转变程度不同,回火后得到的组织也不同。
生产中常按其组织特征将回火组织分为三种:回火马氏体→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
淬火钢回火时力学性能变化:淬火钢通过回火,发生组织转变和结构变化,上述强化逐渐减弱、消失。
决定淬火钢回火后性能的主要结构因素有以下方面:低温回火(100<250℃)时为:α相中的碳含量中温回火(250~450℃)时为:α相中的碳含量、Fe3C分散度高温回火(450~650℃)时为:Fe3C分散度、α相的物理状态及成分15.淬火的方式单介质淬火,双介质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编辑本段表面淬火三.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1.奥氏体稳定化:奥氏体由于内部结构在外界条件下发生了某种变化,使其转变为马氏体能力减低的现象,称为奥氏体的稳定化。
表现为Ms点降低、A R量增多。
固溶热处理:将合金加热至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然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2.二次淬火:有些高合金钢的A′均稳定,即使在较高温度下回火也不发生分解或不能完全分解,但在回火冷却时转变为M。
主要是回火时由于析出ε,使其C↘,合金元素含量↘,提高了M转变的Ms′,促使它在随后冷却时→M。
当淬火钢中存在残余奥氏体,在回火保温时残余奥氏体没有被分解掉,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催化(又称反稳定化)作用,它很可能发生马氏体转变,这一现象称为二次淬火。
3.二次硬化:是指某些淬火合金钢在500---650℃回火后硬度增高,在硬度—回火温度曲线上出现峰值的现象。
4.回火脆性:淬火钢在某一温度范围回火时,冲击韧性比其在较低温度回火时反而显著下降,这种脆性现象称回火脆性。
5.调幅分解:由一种固溶体分解为结构相同而成分不同的两种固溶体。
成分自动调整,分解产物α1、α2只有溶质富区和贫区,两者没有清晰的相界。
6.表面淬火:是将钢件的表面通过快速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但热量还未来得及传到心部之前迅速冷却,这样就可以把表面层被淬在马氏体组织,而心部没有发生相变,这就实现了表面淬硬而心部不变的目的。
适用于中碳钢。
7.化学热处理:是指将化学元素的原子,借助高温时原子扩散的能力,把它渗入到工件的表面层去,来改变工件表面层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从而达到使钢的表面层具有特定要求的组织和性能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8.脱溶: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第二相(沉淀相)、形成溶质原子聚集区以及亚稳定过渡相的过程称为脱溶或沉淀,是一种扩散型相变。
9.调质处理:将钢件淬火,随之进行高温回火,这种复合工艺称调质处理。
四.问答题(24分,每题8分)五.综合体(26分,每题13分)1.奥氏体形成过程及其渗碳体较铁素体溶解慢的原因答:奥氏体的形成——指钢在加热过程中,由加热前的组织转变为奥氏体的过程。
例如:珠光体加热形成奥氏体相转变: F + Fe3C A碳含量:0.02% 6.69% 0.77%点阵结构: bcc 复杂斜方fcc在普通碳钢中,奥氏体存在于共析温度(727℃)以上,最大含碳量为 2.11%(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