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重点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本知识点整理-考试必备!

一.商業銀行の起源和發展1694年在政府の幫助下,英國建立了曆史上第一家資本主義股份制商業銀行——英格蘭銀行。
英國早期の銀行是在金匠業の基礎上產生の。
清政府於1897年在滬成立中國通商銀行,標志著中國現代銀行の產生。
二.商業銀行の性質和作用{看書}或論述或選擇性質:以追求利潤為目標,以金融資產和負債為對象,綜合性,多功能の金融企業。
定義:我國商銀法規定,商業銀行是依照本法和公司法設立の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務の企業法人。
(中央銀行是國家の金融管理當局和金融體系の核心)作用:1)信用中介。
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經營活動特征の職能。
2)支付中介。
3)信用創造。
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の基礎上產生の。
4)金融服務。
三.商業銀行組合結構(選擇)外部組織形式:1)單一銀行制,又叫獨家銀行制,不設或限設分支機構。
2)分行制(總行制,總管理處制),在本地及國內外普遍設立分支機構。
3)銀行控股公司制,指由一個集團成立股權公司,再由該公司控制或收購兩家以上の銀行。
內部組織結構:1)股東大會,最高權力機構。
2)董事會3)各種常設委員會4)監事會5)行長或總經理,行政主管,是銀行內部の行政主管。
6)總稽核7)業務和職能部門8)分支機構,業務經營體系の基層單位。
商業銀行の內部組織結構,以股份制形式為例可分為決策機構,執行機構,監督機構。
四.政府對銀行業の監管內容及原則:政府對銀行業の監管要以謹慎監管為原則,即”CAMEL”駱駝原則。
C代表資本,建立國際上共同の資本標准。
A代表資產,資產品質是一個關注の問題,監管人員對銀行の未清償貸款和貸款の擔保進行仔細審核。
M代表管理,E代表收益,銀行の盈利能力主要由銀行の資產收益率和資本の受利率來衡量。
L代表清償能力,用來衡量銀行滿足提款和借款需求而又不必出售其資產の能力。
各國對銀行業進行監管時の主要內容:1)銀行業の准入,規定最低注冊資本。
2)銀行資本の充足性,按《巴塞爾協議》規定の資本比率對商業銀行進行資本監管。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知识点整理-考试必备

一.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1694年在政府的帮助下,英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家资本主义股份制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英国早期的银行是在金匠业的基础上产生的.清政府于1897年在沪成立中国通商银行,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和作用{看书}或论述或选择性质: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定义:我国商银法规定,商业银行是依照本法和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当局和金融体系的核心)作用:1)信用中介.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2)支付中介。
3)信用创造。
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基础上产生的。
4)金融服务。
三.商业银行组合结构(选择)外部组织形式:1)单一银行制,又叫独家银行制,不设或限设分支机构。
2)分行制(总行制,总管理处制),在本地及国内外普遍设立分支机构。
3)银行控股公司制,指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银行。
内部组织结构:1)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
2)董事会3)各种常设委员会4)监事会5)行长或总经理,行政主管,是银行内部的行政主管。
6)总稽核7)业务和职能部门8)分支机构,业务经营体系的基层单位.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以股份制形式为例可分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
四.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内容及原则: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要以谨慎监管为原则,即”CAMEL"骆驼原则。
C代表资本,建立国际上共同的资本标准.A代表资产,资产品质是一个关注的问题,监管人员对银行的未清偿贷款和贷款的担保进行仔细审核。
M代表管理,E代表收益,银行的盈利能力主要由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和资本的受利率来衡量.L代表清偿能力,用来衡量银行满足提款和借款需求而又不必出售其资产的能力.各国对银行业进行监管时的主要内容:1)银行业的准入,规定最低注册资本.2)银行资本的充足性,按《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比率对商业银行进行资本监管。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与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与经营管理》2023-10-27CATALOGUE目录•商业银行概述•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相关政策建议01商业银行概述商业银行的定义商业银行是一种金融机构,主要以存款、贷款和结算等业务为主,具备高度的信用创造能力。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等,同时还进行投资、理财等多元化金融活动。
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现代经济体系中资金运作的核心。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通过分散投资等方式,降低风险并保障资产安全。
商业银行的功能信用中介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吸收存款并集中社会闲置资金,再通过贷款方式将资金提供给需要的企业或个人,实现资金的融通和调剂。
支付结算商业银行提供各种支付结算服务,如支票、汇票、信用卡等,方便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
金融服务商业银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如投资理财、保险、信托等,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银行逐渐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商业银行在业务范围、规模和管理水平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商业银行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随着国际贸易和城市化的发展而逐渐壮大。
02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为银行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存款业务分类存款业务特点存款业务管理存款是银行的负债,银行对存款人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存款本金的安全、支付利息和存款服务。
银行根据不同类型和期限的存款,制定不同的利率和费率,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030201个人贷款、商业贷款、房地产贷款等,满足借款人的资金需求。
贷款业务分类贷款是银行的资产,银行对借款人的责任和义务,包括贷款本金的发放、利息的收取和贷款服务。
贷款业务特点银行根据借款人的信用评级、还款能力和贷款用途等因素,制定不同的利率和费率,以控制风险并实现收益最大化。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复习提纲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1、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是()。
A、金融资产和负债B、一般商品C、商业资本D、货币资本答案:D2、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
A、股份制银行B、资本主义商业银行C、高利贷性质银行D、封建主义银行答案:C3、1897年在上海成立的()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
A.交通银行B、浙江兴业银行C、中国通商银行D、北洋银行答案:C4、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是()。
A、借款B、发行债券C、各项存款D、资本答案:C5、商业银行的()是整个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
A、资产B、负债品C、所有者权益D、资本答案:B 6、银行的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有()。
A、库存现金B、托收中的款项C、存放同业款项D、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答案:A7、商业银行获取短期资金最简单的办法是()。
A、同业拆借B、向央行再贴现C、证券回购D、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答案:B8、对银行选择盈利资产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成本概念是(A、利息成本B、资金成本C、其他成本D、可用资金成本答案:A9、商业银行首先必须坚持的经营原则是()。
A、流动性B、安全性C、盈利性D、效益性答案:B10、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
A、存款业务的变化B、存贷款业务的变化C、租赁业务的变化D、代理业务的变化答案:A1、下列英文缩写错误的是(、)。
A、银行一揽子保险(BBC)B、错误与遗漏保险(E&O)C、经理与高级职员责任险(D&O)D 、商业综合责任保险(CGL ) 答案:A2、中国人民银行于(、 )公布了我国第一份《反洗钱报告》。
A 、2003 年 1 月B 、2005 年 7 月C 、2006 年 3 月D 、2007 年 8 月答案:B13、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 )个月。
A 、1B 、2C 、3D 、6答案:D14、保证人资产负债率不得超过( )。
A 、60%B 、70%C 、80%D 、90%答案:B15、出口保理融资的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应收账款到期日后()。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考试重点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考试重点第一章商业银行导论资本主义商业银行产生途径:1: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演变;2:新兴的资产阶级按照资本主义原则组织的。
1694年英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家资本主义股份制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标志着资本主义现代银行制度开始形成以及商业银行的产生。
清政府于1897年在上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的作用:1:信用中介;2:支付中介;3:信用创造;4:金融服务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及其优缺点:(简答)(1)单一银行制:又称单元银行制或独家银行制。
它的特点是银行业务完全由各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或限设分支机构.这种银行制度在美国非常普遍.优点:有利于自由竞争;有利于银行和地方政府的协调;独立性和自主性,经营灵活;管理层次少,有利于中央银行的监管。
缺点:与现代经济横向发展的趋势不协调;业务集中于某一地区或者某一行业,不利于分散风险;不易取得规模经济效益.(2)分行制:法律允许除了总行以外,在本市及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所有分支机构统一由总行领导指挥。
优点:分支机构众多,分布广泛,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本,有利于保障银行的安全性;银行规模较大,易于取得规模经济效益;银行总数较少,便于宏观管理。
缺点:容易形成垄断,降低公平和效率;内部层次复杂,管理困难。
(3)银行控股公司制:是指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银行。
优点:银行业规避分业经营限制的桥梁;更为便利地从资本市场凑集资金,并通过关联交易获得税收好处。
监管原则:谨慎原则—-“CAMEL"原则:C:Capital 资本,最重要的是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A:Asset 资产,如资产的质量规模、结构M:Management 管理,即管理者的能力E:Earning 收益,即盈利能力L:Liquidity 清偿能力,银行满足提款和借款需求的能力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货币主管部门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和金融业的稳健经营与安全,规定本国金融机构必须或自愿地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率,向专门存款保险机构交纳保险金进行投保的制度。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学复习资料

2股权的高流动性
7商业银行的产权形式可以分为私人银行 股份制银行 和国有银行。
私人银行是指私人独资或者合伙成立并经营的非股份制银行。
股份制银行是指按照国家有关的公司法律条例,向主管部门登记用股份公司的形式建立起来的银行。
国有银行是指由政府出资创办或直接控制的银行机构,这种产权形式的创建目的是控制国家金融,便于推行政府的有关政策。组建形式有完全由政府出资,政府投入部分股本,政府注资实现国有化。
经营形式转化的较为恰当的组织形式 。
第三章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绩效评价
1为什么要研究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有哪些?
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是指商业银行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各种影响因素,制约和影响着银行机构的设置,业务种类,经营模式,作用效果,发展水平。任何的经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下实施并最终完成的。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以对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划分依据不同可分为金融环境和非金融环境。
第二章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
1 如何认识和把握商业银行机构的设立原则?
商业银行机构设立原则包括竞争效率原则 ,安全稳健原则,规模合理原则适度的原则
2商业银行设立的一般程序是怎样的?
商业银行设立的程序包括申请的提出,对申请书的审查,招募股份,验资营业
3商业银行四种组织类型的设立情况是怎样的?
以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的影响的环境类别为依据,可以分为制度环境,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技术环境,规模追求,消费者需求。
其中制度环境包括 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 金融制度 法律制度
经济环境包括 1经济发展规模 生产力发展水平 2经济发展结构,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3经济周期变动 4经济的全球化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考试重点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考试重点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融通和金融服务的使命。
为了确保银行业务的高效运行和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着各种考试的挑战。
这些考试涉及到银行业务和经营的各个方面,需要银行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重点讨论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考试的几个重点。
一、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核心职能之一就是进行风险管理。
银行在开展各项业务过程中,会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多种风险。
因此,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需要熟悉各种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并能够准确判断和评估风险水平。
考试中可能涉及到的内容包括风险评估方法、资产负债表管理、风险防控措施等。
二、金融产品与业务: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
从业人员需要了解各种金融产品的特点、功能和操作流程。
这包括存款、贷款、信用卡、投资理财等。
在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产品的分类、销售技巧、风险评估等内容。
三、法律法规与合规管理:商业银行要严格遵守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和合规要求。
银行的从业人员需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并遵守,确保银行业务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银行法、反洗钱法、合同法等相关知识。
四、资金管理: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是资金管理。
从业人员需要掌握资金运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资金调度和监控的能力。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资金来源与运用、准备金制度、资产负债管理等内容。
五、客户服务与维护: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客户的支持和信任。
银行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能够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并解决客户的问题和需求。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客户关系管理、沟通技巧、客户投诉处理等内容。
六、信息技术与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离不开数字化转型。
银行从业人员需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熟悉各种金融科技工具和应用,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电子银行、移动支付、云计算等相关知识。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管理课件重点总结 10-12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一、资产管理理论:1. 商业贷款理论2. 资产转移理论3. 预期收入理论二、负债管理理论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四、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商业贷款理论:(一)理论思想1.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2.因此其资产业务应主要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即基于商业行为能自动清偿的贷款3.以保持与资金来源高度流动性相适应的资产的高度流动性(二(局限性:没有认识到活期存款余额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使银行资产过多地集中于盈利性较差的短期自偿性贷款上。
忽视了贷款需求的多样性。
不主张不主张发放不动产贷款、消费贷款、长期性设备贷款和农业贷款,限制了商业银行自身业务的发展和盈利能力的提高忽视了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贷款的清偿受制于贷款性质,同时也受制于外部的市场状况资产转移理论:(一)优点:沿袭了商业贷款理论中银行应保持高度流动性的主张扩大了银行资产运用的范围,丰富了银行资产结构突破了商业贷款理论拘泥于短期自偿性贷款的资金运用限制,是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一大进步(二)不足:过分强调通过运用可转换资产来保持流动性,限制了银行高盈利性资产的运用可转换资产的变现能力在经济危机时期或证券市场需求不旺盛时会受到损害,从而影响银行的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实现预期收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普鲁克于1949年提出(一)理论思想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而不是贷款的期限长短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有保障,期限较长的贷款可安全收回,预期收入不稳定,期限短的贷款也会丧失流动性强调贷款偿还与借款人未来预期收入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贷款的期限与贷款流动性之间的关系(二)优点为银行拓展盈利性的新业务提供了理论依据,使银行资产运用的范围更为广泛,巩固了商业银行在金融业中的地位依据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来判断资金投向,突破传统做法,丰富了银行的经营管理思想(三)不足:对借款人未来收入的预测具有主观性,可能产生偏差,使银行的经营面临更大风险资产管理理论简要评述:1①资产管理理论强调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是资产业务,强调流动性为先的管理理念②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100多年里,其对整个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以及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地位的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负债管理理论:(一)理论思想主张银行可以积极主动地通过借入资金的方式来维持资产流动性支持资产规模的扩张,获得更高的盈利水平(二)意义开辟了满足银行流动性需求的新途径改变了仅从资产运用角度来维持流动性的传统做法(三)优点主张以负债的方法来保证银行流动性的需要,使银行的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得到协调使传统的流动性为先的经营管理理念转为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并重使银行在管理手段上有了质的变化,由单纯资产管理扩展到负债管理,增强了银行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提高了银行资产的盈利水平(四)缺陷依赖货币市场借入资金来维持主动性,外部不可测因素增大了银行经营风险借入资金增加银行的经营成本负债管理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一)理论思想商业银行单靠资金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达到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均衡银行应对资产负债两方面业务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保证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及时性、灵活性,以此保证流动性供给能力(二)评价并不是对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理论的否定而是吸收了前两种理论的合理还提倡将原本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二)评价不是对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否定,而是补充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用以管理银行表外业务,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用于表内业务目前都被用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管理之中利率风险对银行的影响:2利率波动会导致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收益与成本及市场价值发生不利变化,为银行利润增长带来不确定性银行资产负债的非对称性通常会使银行遭受资金缺口风险总量上,存差或借差缺口期限结构上,资产负债结构比例失调利率风险的类型:1.重新定价风险(Repricing Risk:期限错配风险2.收益率曲线风险(Yield Curve Risk):收益率曲线非平行移动3.基准风险(Basis Risk):利率定价基础风险4.期权性风险(Optionality):给卖方带来风险利率敏感资产(RSA)与利率敏感负债(RSL):在一定时限利率敏感性分析表20XX年12月31日单位:千美元利率敏感分析个月内资金缺口=RSA-RSL=31 690-37 013=-5 323(千美元)利率敏感比率=RSA/RSL=31 690/37 013=0.863个月内资金缺口=RSA-RSL=41 216-49 123=-7 907(千美元)利率敏感比率=RSA/RSL=41 216/49 123=0.84个月内资金缺口=RSA-RSL=54 389-61 825=-7 436(千美元)利率敏感比率=RSA/RSL=54 389/61 825=0.88个月内资金缺口=RSA-RSL=70 352-81 749=-11 397(千美元)利率敏感比率=RSA/RSL=70 352/81 749=0.86利率波动周期与资金缺口管理资金缺口管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许多困难4准确预测利率变动趋势非常困难• 实际操作中,世界大多银行主张敏感性比率应控制在95%-105% 银行不可能完全自主控制其资产负债结构,进而及时改变资金缺口持续期计算公式为持续期为各现金流发生的时间为金融工具第t期的现金流或利息为金融工具面值(到期日的价值)为该金融工具的期限为市场利率为金融工具的现值持续期计算举例举例一张普通债券,其息票支付每年2次,每次金额为470元,面值为10 000元,偿还期为3年,设市场利率为9.4%,求该债券的持续期。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首先,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是存款业务。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并支付利息的方式来获取资金,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业务之一。
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主要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
通过吸收存款,商业银行可以有效解决资金问题,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次,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也是其重要的经营之一。
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来获得利息收入。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之一。
通过贷款,商业银行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推动经济发展。
另外,商业银行还开展国际结算业务。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商业银行通过开展国际结算业务,实现了国际支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国际商贸活动的便利。
此外,商业银行还积极参与金融市场业务。
商业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进行证券投资、外汇交易等业务,获取资本收益。
金融市场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另一个重要的盈利来源。
通过积极参与金融市场,商业银行能够有效管理风险,保障资本安全。
商业银行的经营良好与否,取决于其经营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风险状况来制定经营战略,合理配置资源和风险承受能力,实现经营目标。
然而,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一些问题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
比如,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涉及到与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如果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将导致商业银行面临损失。
为了控制信用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调查,制定合理的贷款政策和措施。
此外,流动性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需要面对的风险之一。
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存在着流动性不匹配的问题,如果存款出现大量流失,商业银行就会面临流动性问题。
为了控制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合理的资金管理制度,稳定资金来源,灵活运用资金。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的业务与经营是多样化和复杂的。
商业银行通过开展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国际结算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重点整理

第一章一、资本主义商业银行产生的途径:1、由旧的高利贷的银行转变而来;2、新兴资产阶级按照资本主义原则组织的股份制银行。
(补充:早期银行业是现代银行业的原始阶段.他们的生存基础还不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放款也仅限于贵族和政府,有高利贷的性质.1.早期银行业的产生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专业的货币商表现出银行萌芽的最初职能-—货币的兑换和款项的划拨。
现代银行本质特征的出现——当商人们发现多个存款人不会同时支取存款,因此他们的贷款已经不仅限于现实中的货币,而有一部分变成了商业信用。
2.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资本主义商业银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
)二、商业银行定义: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够进行信用创造,提供日趋多样化、综合性金融业务的金融中介机构。
《中国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规定,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三、商业银行的性质:1、商业银行是一种企业:自有资金,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追求利润最大化;2、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①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和内容具有特殊性②商业银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受社会经济的影响特殊③商业银行责任特殊;3、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既有别于国家的中央银行,又有别于政策性银行、专业银行(储蓄银行,住房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四、商业银行的作用:1、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这一职能是实质是通过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它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多层次的调节作用:一,把暂时从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金转化为可用资金;二,将用于消费的资金转化为能带来货币收入的投资,扩大社会资本总量,加速经济增长;三,将短期货币资本转化为长期货币资本。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第六版知识重点总结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第六版知识重点总结第一章: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概述1. 商业银行的定义和职能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款、发放贷款和从事信用调查、支付结算等业务为主要职能的金融机构,其职能包括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为社会提供信贷服务以及支付结算等。
2. 商业银行的特点和经营特点商业银行具有经营存款、发放贷款、信用中介和支付结算等特点,其经营特点包括风险大、经营周期长、信用为本、获利于差和资金运用灵活等。
3. 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和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应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简单的存款、贷款业务到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业务的转变,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应表现在推动金融体系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
第二章: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与内部控制1. 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组织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组织包括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和内部管理机构等,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确保银行的稳健经营。
2.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指银行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防范风险,确保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管理活动和过程。
其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监督与反馈。
3.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加强风险监测和内部控制,以及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机构,有效规避和控制风险。
第三章: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1. 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包括确定战略目标、战略规划、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等环节,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
2. 商业银行的营销管理商业银行的营销管理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通过营销战略、营销组织、营销渠道和营销手段等途径,进行产品推广和营销活动,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增加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3. 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利用和管理银行人力资源,包括招聘、培训、激励、考核和离职等环节,以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效益。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还通过经营业务来实现自身的盈利。
本文将从商业银行业务的分类和特点以及经营策略的角度,探讨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经营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商业银行的业务可以大致分为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国际业务和投资业务等几个方面。
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业务之一。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公众存款来进行资金的筹集,为存款人提供储蓄和支付服务。
在存款业务中,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不同的存款类型收取相应的存款利息。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
商业银行通过向个人、企业等提供贷款,帮助他们获得所需的资金。
贷款业务不仅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也能为银行带来利润。
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中通常会收取一定的利息和手续费。
国际业务是商业银行扩大经营范围和提高盈利的重要手段之一。
商业银行通过国际业务,如外汇买卖、国际结算等,拓宽了市场,增加了收入来源。
同时,国际业务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商业银行需要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些风险。
投资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另一个重要业务。
商业银行通过投资证券、债券等金融资产,追求资本增值和收益。
商业银行在投资业务中需要谨慎把握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并根据市场状况及时进行调整。
商业银行业务的特点在于风险较为复杂和多样化。
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需要接触不同类型的客户和资产,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和风险。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业务风险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中,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至关重要。
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业务拓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例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来提高盈利能力,加大科技投入来提升服务水平,以及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来提高竞争力。
另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深化金融创新来拓宽盈利渠道。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推出互联网银行、移动支付等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同时减少经营成本并提高效率。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总结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总结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日新月异,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已成为经济管理学科中的核心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深入了解了商业银行的运作机制、业务模式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总结。
一、课程内容概述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的内容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部分:1.商业银行概述:这部分介绍了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组织结构,帮助我了解了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银行业务简介:详细介绍了商业银行的各类业务,如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等,并探讨了各业务的运营流程和特点。
3.风险管理:这部分着重分析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探讨了商业银行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4.银行业监管:介绍了国内外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政策和法规,让我对商业银行的合规经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5.银行业务创新:探讨了商业银行在新经济环境下的业务创新和发展趋势,包括数字化银行、互联网金融等。
二、重点与心得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特别是在风险管理方面,我认识到了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控在商业银行运营中的关键作用。
此外,我也对数字化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务模式产生了浓厚兴趣,认为这些创新为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问题与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思考。
例如,如何平衡业务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关系?如何提高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对于这些问题,我认为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
四、未来计划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我计划进一步深化对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的了解,通过参加实习和进修等方式增加实践经验。
同时,我也会关注行业动态和新技术应用,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五、结语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让我对商业银行的运作和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相信,这门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将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期末复习提纲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第1章商业银行导论一、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1、起源:人们公认的早期银行的萌芽,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早期银行业的产生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2、资本主义商业银行的产生途径:(1)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演变为资本主义商业银行。
(2)新兴的资产阶级按照资本主义原则组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3、英格兰银行的起源与发展:英格兰银行的出现,宣告了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在社会信用领域中垄断地位的结束,标志着资本主义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开始形成以及商业银行的产生。
4、我国银行的起源与发展:与西方银行相比,我国近代银行业在19世纪中叶外国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入侵我国之后才兴起的,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商业银行是英商东方银行。
清政府于1897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国通商银行,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业的产生。
5、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他们直接或间接的对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进程加快,金融业务与工具不断创新,金融业务进一步交叉,传统专业化金融业务分工界限有所缩小,金融管制不断放宽,金融自由化趋势意义明显,国内外融资出现证券化趋势,证券市场蓬勃发展,出现了全球经营一体化的趋势。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和作用1、商业银行的性质: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1)商业银行是一种企业,它具有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
与一般的工商企业一样,商业银行拥有从事业务经营所需的自有资金,需要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也需要把追求最大限度的利益作为自己的经营目标。
(2)商业银行与一般的工商企业又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①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其经营的是特殊产品——货币和货币资本。
②商业银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他受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特殊。
③商业银行的责任特殊,一般工商企业只以盈利为目标,他们只对股东和使用自己产品的客户负责,商业银行除了对股东和客户负责之外,还必须对整个社会负责。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商业银行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经营商业性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
作为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中将探讨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的相关问题,包括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风险管理、以及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的因素等。
一、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主要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外汇业务和信用卡业务等。
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吸收储户的存款来形成自己的资金池。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之一,通过向个人和企业提供贷款来获取收益。
外汇业务涉及跨国交易和国际结算,商业银行在此领域的竞争力也决定了其国际化程度。
信用卡业务则是商业银行为个人和企业提供的一种便捷支付工具。
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核心业务涉及资金的融通和风险的管理。
而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商业银行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报告和风险补充等措施,来降低和管理风险。
此外,商业银行还运用金融工具如衍生品来进行风险对冲,确保其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的因素商业银行的经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监管政策、科技创新和竞争等。
宏观经济环境的好坏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比如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利率水平等。
监管政策则决定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和行为规范,例如资本充足率要求、存贷款比例限制和风险管理要求等。
科技创新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电子银行、移动支付等新兴业务的快速发展。
同时,竞争也是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需要提供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是一个复杂而多元化的领域。
商业银行通过开展基本业务、强化风险管理和应对外部影响因素,实现自身的盈利和稳定发展。
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商业银行为其提供了储蓄、融资和支付等多种服务,也为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发展提供了支持。
商业银行经营及管理重点

1. 信用中介: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入到需要资金的部门,充当资金闲置者与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支付中介:商业银行以存款帐户为根底,为客户办理货币结算、存款转移、货币兑换、收付货币的行为信用创造:商业银行所具有的创造派生存款和信用流通工具并据以扩大放款和投资的能力金融效劳:商业银行制度,指一个国家用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该国商业银行体系、构造及组成这一体系的原则的总和2. 流动负债的种类:主动负债和被动负债①被动负债指的是商业银行以相对较为被动的方式承受的负债。
主要形式:存款,是银行承受客户存入的货币款项,存款人可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一种信用业务1、活期存款:指无确切期限,无须事先通知,可随时存取和转让的存款特征:支票支付、不付利息2、定期存款:指具有确定的到期期限,到期凭银行签发的定期存单才能支取的存款特征:不能签发支票、支付利息、定期存单不能转让3、储蓄存款:在我国指居民为个人积蓄货币并取得利息收入而开办的一种非交易用的存款特征:不能签发支票、支付利息、储蓄凭证不能转让4、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CD〕:银行发行的有固定面额、可转让流通的存款凭证。
②主动负债指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主动举借债务,比方说银行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等。
短期借款,指商业银行主动通过金融市场或向中央银行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内的非存款负债有:银行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借款回购协议特点:在时间和金额上的流动性需要十清楚确流动性风险较大利率风险较高用途比拟明确,主要用于周转性头寸缺乏意义:短期借款是满足商业银行周转金需要的重要手段,短期借款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效率短期借款在扩大银行经营规模的同时,也加强了与外部的联系和往来2.长期借款,商业银行主动通过金融市场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的非存款负债典型形式:金融债券意义:突破了银行原有存贷关系的束缚,有利于提高银行筹资的速度和数量有利于提高银行资金的利用率,有利于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局限:受到管理当局严格管制,筹资本钱较高,受金融市场兴旺程度的制约第一,调查研究客户的金融需求第二,在市场细分的根底上确定目标市场第三,制定营销策略 product产品 price价格 place渠道 promotion促销第四,对营销活动进展评价和改良,并预测和研究金融市场未来的需求4. 存款风险管理:清偿风险、利率风险、电子网络风险存款风险指商业银行在组织存款业务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清偿风险、利率风险和电子网络风险。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本知识点整理_考试必备.doc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本知识点整理一考试必备!体系的信心,保护存款者的利益,监督并促使银行在保;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1)政府设立的存款保险机构,美国;2)政府和银行联合成立存款保险制度,日本;3)银行出资自己成立存款保险机构,德国;作用:起到了保护银行体系稳定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性质:;1)从银行角度:是银行经营的本钱,是银行的所有者;2)从存款人角度:是客户存款免受偶然损失的保障,;3)从体系的信心,保护存款者的利益,监督并促使银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经营活动。
要求:商业银行按存款额的大小和一定的保险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当投保银行经营破产或发牛支付困难时,存款保险在一定限度内代为支付。
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1)政府设立的存款保险机构,美国。
2)政府和银行联合成立存款保险制度,日本。
3)银行出资自己成立存款保险机构,德国。
作用:起到了保护银行体系稳定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银行进行高风险的投资,加剧了道德风险五.资本的性质与作用性质:1)从银行角度:是银行经营的本钱,是银行的所冇者权益。
2)从存款人角度:是客户存款免受偶然损失的保障,对银行信心的保证。
3)从监管者角度:保障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础。
作用:案例分析1)为银行避免破产提供了缓冲的余地,使债权人在面对风险时免遭损失的缓冲器。
2)资本为银行的注册,组织经营以及存款人进入前的经营提供启动资金。
3)有助于树立公众对银行的信心4)为银行扩张和业务扩展提供资金。
5)有助于保证单个银行增长的长期可持续性。
6)关键作用是吸收意外损失和消除银行的不稳定因素。
六.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如何应对论述1)信用风险:指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或是银行的借款人及交易对象的信用等级下降,使银行持有的相应资产贬值。
2)利率风险: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变动使银行在筹集或运用资金时可能遭受的损失。
3)汇率风险:由于汇率的变动而使银行持有的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值发生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
1.《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重点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重点第一章商业银行导论1、商业银行含义: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2、商业银行性质:(1)商业银行是一种企业——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经营目标、自负盈亏、自求发展(2)商业银行具有金融企业特征A、经营对象和内容具有特殊性:经营货币和货币资本B、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受社会经济的影响特殊C、责任特殊:除了对股东和客户负责,还必须对整个社会负责(3)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A、是综合型、全能型的金融机构——“金融百货公司”和“万能银行”B、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基础和途径3、商业银行的作用(1)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把暂时从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金转化为可用资金;B、将用于消费的资金转化为能带来货币收入的投资,扩大社会资本总量,加速经济增长;C、将短期货币资本转化为长期货币资本。
(2)支付中介A、通过存款在帐户上的转移,代理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
B、支付中介职能的发挥,大大减少了现金的使用,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加速了结算过程和货币资金周转,促进了经济发展。
(3)信用创造A、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是在信用中介与支付中介的职能基础之上产生的。
B、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
(4)金融服务根据我国现行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可从事业务范围: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从事同行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与担保;代理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营结汇、售汇业务4、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存在形式)(1)单一银行制特点:银行业务完全由各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验,不设或限设分支机构(美国普遍)优点:A、限制银行业垄断,有利于自由竞争B、有利于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协调,使银行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C、各银行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都很大,经营较灵活D、管理层次少,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管理和控制缺点:A、商业银行不设分支机构,与现代经济的横向发展、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存在矛盾,同时,在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大量应用的条件下,其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受到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1694年,历史上第一家资本主义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出现。
2、我国第一家现代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盛宣怀主持创办3、商业银行的性质: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主要经营对象,综合性、多功能金融企业,商业银行是企业。
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
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4、商业银行的职能作用:1、信用中心2、支付中心3、信用创造4、金融服务5、商业银行经营原则:1.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2.依法独立自主经营的原则3.保护存款人利益原则4.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5.公平竞争的原则6.守法合规6、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1、单一银行制:银行业务完全由一个独立银行机构经营,不设或不允许设立分支机构。
优点:1)可以限制银行间的相互吞并,不易形成金融垄断;2)有利于协调银行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3)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业务经营灵活;4)管理层次少,调控机制传导较快;弊端:1)不利于银行发展,尤其电子计算机普遍推广应用,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会受到较大限制;2)不利于经济的外向发展,人为地造成资本的迂回流动。
3)规模较小,成本较高,不易取得规模经济效应。
4)业务多集中于一个地区,某一行业,筹资不易,风险集中。
2、分行制(分支行制):法律允许除了总行以外,在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所有分支机构统一由总行领导指挥。
优点:1)易于吸收各种社会存款,扩大经营规模,提高银行营运效率;2)便于银行使用现代化设备,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3)易于取得规模经济效益;4)分支行制应变能力和承担风险较强,易于调剂资金5)分支行制总行家数少,有利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6)其业务经营受地方政府干预较小。
弊端:1)容易加速垄断的形成;2)内部管理层次较多,总行宏观调控意图传导滞后。
3、银行控股公司:持有至少一家银行的权益股份而获得特许经营的公司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扩大资本总量,增强银行实力,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弥补单一银行制的不足;缺点是容易引起金融权力过度集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活力。
7、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以股份制为例可分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决策机构包括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各种常设委员会,监事会,行长,总稽查,业务和职能部门,分支机构。
8、存款保险制度作用:起到了保护银行体系稳定的作用模式:1、政府设立的存款保险机构2、政府与银行合办的存款保险机构3、银行出资,自行成立的存款保险机构。
可能存在的问题:由于存款保险公司的存在,银行对于从事高风险投资的担忧在减少,甚至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商业一行进行高风险的投资。
加剧了道德风险我国对存款保险制度的探讨:存款保险制度是一国金融安全网三大防线之一,实践证明其对稳定金融秩序、保障存款人利益、维护民众信心、安定社会有重要的作用。
9、现代商业银行的特点1、集中化(竞争激烈,信息技术发展)2、全能化3、电子化4、国际化5、社会化第二章1、银行资本的多种功能(1)减震器,吸收经营亏损,减少银行风险(2)银行注册、组建正常经营之前的启动资金(3)显示银行实力,增强公众对银行的信心(4)为银行增长和新业务新计划、新设施提供资金(5)有助于保证银行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关键:吸收意外损失,消除银行的不稳定因素2、资本的构成巴塞尔资本协议(Basel I - Basel II)对资本构成的规定:核心资本(一级资本)股本,公开储备。
附属资本(二、三资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长期附属债务。
我国的资本构成:分为核心一级资本(包括1、实收资本或普通股2、资本公积3、盈余公积4、一般风险准备5、未分配利润6、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其他一级资本(包括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溢价,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二级资本。
3、资本充足率要求:巴塞尔协议III规定:核心一级资本不低于4.5%(我国不低于5%),一级资本不低于6.0%,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0%。
储备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2.5%。
逆周期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0-2.5%均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
附加资本要求以及第二支柱资本要求:1%。
附属债务工具比例最多相当于核心资本的50%4、银行最佳资本需要量银行资本过高会降低财务杠杆比率,增加筹集资金的成本,影响银行的利润;资本过低会增加对存款等其他资金来源的需求,使银行边际收益下降。
银行的资本成本曲线要受到银行的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结构及其面临的市场状况所影响。
即不同的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结构和所面临的市场状况会决定不同的资本成本曲线5、银行资本的内部筹集银行通过未分配利润从内部增加资本(一)银行内部筹资的优缺点优点:筹资成本较低,避免股东控制权的削弱缺点:筹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如:政府对银行适度资本金规模的控制,银行的盈利水平和盈利规模,银行的股利分配政策(留存比率、股利支付率)6、银行资本外部筹集(股东收益最大化,股东得控制权1.出售资产和租赁设备2.发行普通股优点:增加了公司未来的借款能力缺点:费用较高,新股的大量发行会使得银行原有股东的控制能力受到削弱,分散银行的控制权。
会使杠杆作用降低,如果不能保证筹集资金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益,那么新股的增加会使每股收益减少。
3.发行优先股股优点:相对于债务,灵活性大。
新发行优先股也有增强借款能力的作用,形式多样,成本低可转换优先股。
缺点:发行成本高。
收益要求权高于普通股,有可能降低普通股股利。
4.发行次级债券和票据优点:如果借款资金收益高于利息成本,财务杠杆增强,每股收益增加。
债券利息的支付可以减税缺点:债务的提高了破产风险和收益风险,是未来出售股票难度增大5.债转股,将债务转换为股权优点:债务转换为资本,资本充足率提高,节省了票据未来支付的利息。
如果银行想获得每股最大收益,最好的方式是发行资本票据的方式从外部筹集资本第三章1、存款的种类和构成:1、存款的重要性:存款是银行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因而是银行利润和发展的源泉。
存款产生现金储备,银行凭借多余的现金储备可以发放新的贷款。
衡量银行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能否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吸收存款,及能否有充足的存款支持银行想要发放的贷款。
2、存款的种类交易性账户:活期存款,可转让支付命令(NOWS),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MDA),自动转帐制度(ATS) 非交易性账户:储蓄存款(定期、活期),定期存款(大额可转让存单)活期存款:指无需任何事先通知,存款户即可随时存取和转让的一种银行存款,其形式有支票存款帐户,保付支票,本票,旅行支和信用证等。
活期存款占一国货币供应的最大部分,也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
鉴于活期存款不仅有货币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派生能力,因此,商业银行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活期存款作为经营的重点。
特点:1. 通存通兑:客户凭银行卡可在全国银行网点和自助设备上存取人民币现金,预留密码的存折可在同城银行网点存取现金。
同城也可办理无卡(折)的续存业务。
2. 资金灵活:客户可随用随取,资金流动性强。
3. 缴费方便:客户可将活期存款账户设置为缴费账户,由银行自动代缴各种日常费用。
定期存款:大额可转让存单。
具体表现在:具有自由流通的能力,可以自由转让流通,有活跃的二级市场;存款面额固定且一般金额较大;存单不记名,便于流通;存款期限为3~12个月不等,以3个月居多,最短的14天。
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存单除对银行起稳定存款的作用、变银行存款被动等待顾客上门为主动发行存单以吸收资金、更主动地进行负债管理和资产管理外,存单购买者还可以根据资金状况买进或卖出,调节自己的资金组合。
3、存款的构成按存款的稳定性:核心存款:指对市场利率变化反映不敏感的存款,如银行的交易存款帐户和不流通的定期存款帐户。
2、银行理财业务银行理财业务是指理财师通过收集整理客户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倾听客户的希望、要求、目标等,为客户制定投资组合、储蓄计划、保险投资对策、继承及经营策略等财务设计方案,并帮助客户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增值。
当前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理财市场不规范,导致恶性竞争(二)理财人员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的理财规划师严重缺乏(三)理财产品营销不规范,产品透明度不高(四)对公众理财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五)理财业务售后服务不到位(六)风险揭示不到位解决办法:“降低理财业务中的风险银行管理的宏观层面上说,首先要构建全面、透明、快捷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包括处理客户投诉流程、回复安排、投诉调查以及客户投诉的补偿、赔偿制度,严格履行产品运行信息披露义务。
其次,按照银监会规定对产品宣传资料进行严格审核,规范理财产品的销售流程,加大员工培训和监督力度,禁止公开劝诱宣传方式。
再者,提高产品风险控制能力3、存款定价银行存款定价与经营目标的关系:边际成本定价法: 边际成本MC=总成本变动额=新利率×以新利率筹集总资金-旧利率×以旧利率筹集的总资金边际成本率=总成本变动额/ 新增资金额MC1=(新增利息+新增其他开支)/ 新增资金如果新增资金中有部分用于补充现金资产,不能用于盈利资产,则新增可用资金的边际成本为:MC2=(新增利息+新增其他开支)/ (新增资金-X)4、非存款性的资金来源1、同业拆借含义:同业拆借,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以下简称同业拆借市场)的金融机构之间,通过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网络进行的无担保资金融通行为。
唯一用途:是流动性盈余的金融机构向流动性短缺的金融机构提供的短期信贷。
从事同业拆借交易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和检查。
交易和清算:交易:同业拆借交易必须在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网络中进行。
同业拆借交易以询价方式进行,自主谈判、逐笔成交同业拆借利率。
交易合同清算:人行的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办理、转账支票;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同业拆借,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
禁止利用拆入资金发放固定资产贷款或者用于投资。
拆出资金限于交足存款准备金、留足备付金和归还中国人民银行到期贷款之后的闲置资金。
拆入资金用于弥补票据结算、联行汇差头寸不足和解决临时性周转资金需要。
同业拆借的期限:银行和银行类金融机构:最长期限为1年;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最长期限为3个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最长期限为7天;限额管理——最高拆入限额和最高拆出限额政策性银行:均不超过该机构上年末待偿还金融债券余额的8%;中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超过各项存款余额的8%;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不超过该机构实收资本的2倍;外国银行分行:不超过该机构人民币营运资金的2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不超过该机构实收资本的100%;信托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不超过该机构净资产的20%;证券公司:均不超过该机构净资本的80%;二、向中央银行借款(一)再贴现含义:商业银行将已贴现未到期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的短期资金融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