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意见与建议的调...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序号:1引言: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需求越发迫切。
为了满足行业的需求,高职教育必须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
本报告旨在对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序号:2调研方法介绍:在本次调研中,我们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我们收集了多所高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其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分析。
我们与相关高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看法和建议。
我们还对行业中相关企业的主管和技术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以获取他们对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评价。
序号:3现状分析: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目前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以下几个问题:3.1 课程设置单一: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方面过于单一,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的培养。
这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往往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3.2 教学手段陈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手段相对陈旧,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这导致学生对实际工作中常用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和工具了解不足,无法很好地应用于实践中。
3.3 缺乏与企业的合作: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机会较少,缺乏与企业进行真实项目合作的机会。
这使得学生在培养期间无法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和项目需求,对工作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锻炼。
序号:4改进措施与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4.1 课程设置多样化:在培养方案中加入更多的实践课程,如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与维护、PLC编程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工工”结合背景下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

“工工”结合背景下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案也需要不断的修订和完善。
首先,针对“工工”结合背景,电气自动化专业应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实验教学和项目实践的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核心技能,更好地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其次,该专业培养方案也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现代社会中,创新和团队合作已成为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建议增大学生的科研项目实践比例,培养学生新颖的思维方式、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以及在团队中有责任心和合作精神。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更有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最后,我们建议将教育内容与现代化生产技术相结合,加强学科交叉。
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领域,能够涉及到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个学科。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和其他专业的交叉教学,如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以加强对复杂系统的整体认识和掌握。
企事业单位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意见与建议的调查报告

企事业单位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意见与建议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企事业单位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意见与建议一、引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企事业单位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满足自动化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本调查旨在了解企事业单位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与建议,以期为高校和培训机构提供参考,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二、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0份,回收率为90%。
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单位的基本信息、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认知、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以及对未来人才培养需求的展望。
三、调查结果1. 被调查单位的基本信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企事业单位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服务业和科研机构领域。
其中,制造业占比最高,达到45%;服务业占比为35%;科研机构占比为20%。
2. 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认知大部分被调查单位(70%)认为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对企事业单位发展至关重要,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另外,20%的单位认为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对企事业单位发展有一定帮助,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仅有10%的单位认为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对企事业单位发展影响较小。
3. 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针对现有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被调查单位普遍认为其培养出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脱节。
其中,60%的单位认为现有方案需要进一步完善,30%的单位认为现有方案基本满足需求,10%的单位认为现有方案非常成功。
4. 对未来人才培养需求的展望在未来,被调查单位普遍认为自动化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还需要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一些单位还提出了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如增加实践环节、加强与企业合作等。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对企事业单位发展至关重要,需要进一步加强。
用人单位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意见与建议的调...

用人单位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意见与建议的调研报告一、对调查结果的分析2008年4月至6月,我们对湖南省100多个企业单位进行调查,收到的61份反馈调查表。
其中有47份来自国有企事业单位、4份外资企业、2份股份制企业、2份民营企业、3份合资企业、2份私营企业、1份有限责任公司,涉及的行业有航空航天、武器、车辆、船舶、核工业、电子电气、制造加工、电力系统等。
企业单位规模(总人数)企业中具有高职及以上学历的职工比例企业单位的自动化水平企业单位的发展趋势通过调查可以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企事业单位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程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引进,大大提高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程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员工的操作环境,降低了原材料消耗,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为企业带来了大的经济效益。
反馈信息还显示了企、事业单位使用的生产设备和主要技术大多采用引进与自行开发相结合的方式。
二、近5年各单位录用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情况及今后5年左右的需求状况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的工作领域也非常广,因而所有回函单位在过去的五年里都录用了一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根据行业性质和企事业单位的规模不同,录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数(高职、本科、硕士、博士)从几人到1000多人不等。
近5年各单位录用的高职及以上电气自动化技术类毕业生占总录用人数的百分比调查显示,这些学生知识面广,对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较强。
特别是有较强的系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了解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国内外先进的仪器仪表,能够围绕企业的要求开展工作。
目前企业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多为本科和高职,主要从事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工作。
关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及能力表现的统计结果如下。
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及能力表现在对今后5年各单位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约有70%左右的企事业单位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另外30%左右与过去5年持平,且对高职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有所增长。
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及校企合作的意见和建议

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及校企合作的意见和建议说到电气自动化技术这个专业啊,真的是既高大上又接地气。
很多同学可能刚接触这个专业时,会觉得有点抽象,觉得这些电气、自动化什么的好像都离自己很远,其实呢,真不是这么回事。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工业的心脏,咱们生活中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它的影子:从你家里每个开关,到车站、地铁的自动化系统,再到你刷卡进出的小区门禁系统,都是这门技术的身影。
那既然这门技术这么重要,咱们的培养模式能不能更好一点呢?当然是能!咱们今天就来聊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该咋办,既要讲实际,又不失一些幽默的调侃。
首先呢,得说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培养问题。
咱们现在很多学校,特别是一些传统院校,教授的知识面虽然挺广,但有些课程就有点"纸上谈兵"了。
学生们学了很多理论,到了实际工作中,才发现"哎呀,这和我在课堂上想的完全不一样"。
要是能多些实操课程就好了,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的速度也会快很多。
记得我一个朋友读的是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去了一家工厂,结果一上手,发现大部分操作根本没见过。
这也不怪学校,更多的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你想,老师们大多数时间待在课堂上,学生们也大部分时间埋头学习,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
为了弥补这个问题,学校可以引入更多实习机会,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来校讲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
这样学生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电气自动化不仅仅是理论课上那些枯燥的公式,还是一门和实际生产息息相关的技术。
说到这里,咱们不得不提校企合作。
这个话题啊,简直是如火如荼的讨论重点。
校企合作早就有了,甚至很多高校早早地和大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效果嘛,大家心里都有数。
企业提供了实习岗位,学校也给学生们提供了企业的工作环境,这一切本应是双赢的局面。
但现实中,很多企业看重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们则可能对企业的工作内容不够了解,导致毕业后的学生,很多都是从"零"开始,这对企业和学生来说都挺头疼的。
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法浅谈

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法浅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领域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面对这一现实情况,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当前,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陈旧。
电气自动化领域的技术更新迅速,但传统的教学内容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2.实践环节不足。
电气自动化专业需要较多的实验和实践操作,但目前存在着实践环节不足的情况,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3.师资力量不足。
一些学校在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水平不够高,难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
4.与产业需求脱节。
电气自动化专业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学生毕业后往往无法顺利就业。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亟待进行,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1.更新教学内容。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紧跟电气自动化领域的最新发展,增加前沿技术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并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
2.加强实践环节。
增加实验和实践操作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可以通过建立实验室、开设实训课程等方式来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
3.提高师资水平。
加强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人才,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实践平台。
4.加强与产业合作。
与电气自动化相关的企业和机构开展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和科研项目,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需求,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5.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活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中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分析(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中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分析(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问题一:需要更高水平的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个高度技术化的领域,它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包括工程师、技术员、研发人员等。
在当前的情况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优秀人才依然稀缺。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速度,也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和产业的发展。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育和人才培养。
学校应该加大对相关专业的招生和培养力度,同时企业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这个领域。
政府也可以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扶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发展,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进来。
问题二: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换代。
这就要求工程师们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部分工程师对于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并不积极,导致技术更新换代速度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工程师的技术培训和提高。
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内部的技术培训课程,鼓励工程师们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企业还可以鼓励工程师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会议和展览,以及提供相应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政府也应该加大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支持力度,以提供更多的技术更新和换代的支持。
问题三:安全和可靠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和政府应该共同努力,加大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技术研发。
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以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安全问题。
政府也应该通过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和监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以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水平。
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发展前景的看法和建议

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发展前景的看法和建议电气自动化专业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门学科,随着各行各业对自动化技术的需求增加,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前景也变得越来越广阔。
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我认为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前景可谓一片光明。
首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各个行业对自动化生产的需求也迅速增加。
无论是制造业、能源行业还是化工行业,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并且能够减少人为差错和安全隐患。
因此,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将拥有广阔的发展机会。
其次,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前景更加广阔。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而电气自动化专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不断壮大。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将能够参与到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开发和应用中,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然而,面对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们也应该在学习和发展中做出适应。
首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电气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和实践技术。
同时,学生们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参与科研项目、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不断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关注行业动态。
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新的技术和理论不断涌现,学生们应该时刻关注行业动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
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技术研讨会和实习实训等途径,拓宽自己的视野,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最后,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工作通常需要与其他学科和团队合作,因此,学生们要注重发展综合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
同时,积极参加团队项目和社团活动,通过团队合作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总之,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前景光明,但同时也需要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们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的核心驱动力。
为了满足这一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制定了一套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具备扎实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基础、强烈的工程意识、良好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他们将能够在电气自动化领域从事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工程制图与CAD 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工程意识。
2、专业核心课:包括电路理论、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等,使学生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3、专业方向课: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提供电力传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系统分析等方向的专业课程,让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4、实践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电气控制技术实习等,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我们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实训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职业规划与就业导向我们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职业规划指导,包括简历撰写、面试技巧、职场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学生顺利融入职场。
同时,我们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最前沿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并为他们的未来就业提供导向。
五、师资力量我们的教师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教授、高级工程师和行业专家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六、教学资源我们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配备了各种电气自动化设备和软件,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求。
同时,我们与多家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七、培养模式我们采用“理论+实践+创新”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结合,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

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文章探讨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引言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在现代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其对改善工业生产领域的生产效率、生产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而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工业领域发展中的关键,其对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在新时期的高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我国现代工业生产领域在发展中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导致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到现代工业生产领域中,要针对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来制定出一系列有效措施,这样才能在提高我国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使其对推动我国工业生产领域的高速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1 我国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发展现状?现阶段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已成为我国现代工业领域的核心技术,其不仅有效提高了各生产领域的整体生产效率及产能,同时也对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有着重要意义,并且大部分工业生产企业在发展中都建立了完善的集成控制系统,可以满足企业自动化生产及发展中的诸多要求。
但是,我国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在发展中,其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电气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节能问题,而这一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自身利益,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关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节能方面的研究已受到我国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关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电子科学的飞速发展,并对传统的电工学科进行了各个领域的渗透,电工学科的技术和理论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
对于工程人才而言,社会的需求也就变得越来越强烈,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就更加的严格。
在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要求中,对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的要求都有所增强,除此以外,还要具备有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的能力。
面对现代工程应用发展所需的大量工程应用型人才,其人才的培养就变得非常重要。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中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分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中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推动该领域的健康发展。
一、问题分析1. 技术更新换代的压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也在不断面临技术更新换代的压力。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原有的技术设备很快就会被淘汰,这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新技术的应用也需要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更新和人才培训,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 人才匮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受教育水平和技术实力所限,人才的供应却远远跟不上需求。
在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领域,尤其是在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技术方面,人才更是稀缺,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竞争力。
3. 安全隐患问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有着重要的安全隐患问题。
一旦出现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就可能引发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虽然现代技术可以提高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的可能,但是对于设备本身的设计和制造,安全性仍然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合理化建议1.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了应对技术更新换代的压力,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不断对新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
企业还应关注技术的引进和转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本土化改进和维护,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要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就必须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建立行业学院和企业实训基地,培养更多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
与此企业也应该提升员工的技能层次,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3. 强化安全管理企业应该对设备的设计制造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并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团队,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实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实践一、导言: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工业制造和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而作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核心人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卓越技师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围绕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实践展开讨论。
二、现状分析: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卓越技师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培养方案设计不合理,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
其次,实践环节不够充分,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上存在欠缺。
再次,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三、优化方案:针对以上问题,需优化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方案。
1.课程设置优化: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增加实践环节课程,并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践环节完善:建立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他们面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教师队伍建设:引进有行业工作经验的专家,提升教师实际技能水平;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4.配置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习工具,使他们能够在学校的环境中接触和熟悉最新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设备。
5.与企业合作: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项目、实习机会,并由企业相关专业人员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四、实践案例:为了验证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效果,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案例。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增加了多个实践环节,如PLC编程实践、自动控制系统调试实践等,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的应用。
我们还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实习机会,并由企业工程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通过这些实践案例,我们发现学生在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结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卓越技师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配置和与企业合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中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分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中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个涵盖广泛、应用广泛的学科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一、现有问题1.人才短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同时也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但是目前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内人才短缺的问题普遍存在,特别是在一些高端领域,如机器人控制、人工智能等领域,更是人才缺口严重。
这会影响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特别是在高端领域的应用。
2.缺乏创新精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但是目前在一些企业或个人的实践中,缺乏创新精神、缺乏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导致技术发展缓慢。
同时,一些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盲目追求效益、缺乏创新的情况。
这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长远发展不利。
3.标准缺乏统一性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中,有很多标准和规范,但是这些标准和规范没有得到统一,导致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难以实现互通。
同时,一些企业在自主研发产品时,也存在着盲目复制别人的技术和产品的情况,这种行为对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1.增强创新意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因此必须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针对企业,应该加强技术研发工作,积极推崇探索冒险精神,鼓励员工进行创新性工作;针对学生,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和基础功底的培养,在学生中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2.加强标准的制定和应用为了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发展,应加强标准的统一制定和应用。
要增加标准制定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吸引更多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代表参与标准制定,以确保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同时,要加强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企业和个人对标准的认识和遵守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中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分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中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问题1. 技术更新换代快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这意味着原有的设备和系统很快就会被淘汰,需要不断更新升级。
这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成本压力,同时也增加了技术人员的学习和适应成本。
2. 安全性与可靠性挑战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系统复杂度的不断提升,安全隐患和系统故障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
这给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要求他们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和应对能力。
3. 能源效率与环保要求随着能源问题日益凸显,能源效率和环保要求成为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
如何在保证设备系统正常运行的提高能源利用率,并达到环保要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 人才短缺与培训需求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目前人才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公司难以招聘到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员工。
对现有员工的培训需求也比较迫切,需要持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合理化建议分析1.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面对技术更新换代快的问题,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前布局新技术领域,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也需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适应新技术的能力。
2. 注重安全性与可靠性在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材料,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也要加强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和故障问题。
3. 推动能源节约与环保在设备系统设计和运行过程中,要注重能源的节约利用和环保要求。
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情况以及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

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情况以及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反馈一、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现状分析1.人才培养需求与供给不匹配当前,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专业人才时,往往发现市场上符合条件的候选人数量不足,尤其是高级专业人才。
这主要是因为人才培养的速度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以及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2.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虽然我国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有部分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不足。
一些毕业生在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短板,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当前,我国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较为单一,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实验实习等传统方式。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能力的提升,难以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用人单位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反馈1.建议加强产学研结合用人单位普遍认为,产学研结合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高校应与企业、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越来越重视应聘者的综合素质。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等,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职场环境。
3.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针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不足,用人单位建议高校改革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性课程比例,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在线教育、虚拟现实等,提高教学效果。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高校应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的高层次人才,提高教师待遇,激发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
三、改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建议1.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与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产学研一体化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用人单位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习生的工作意见建议

用人单位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习生的工作意见建议1、实习期间,态度端正,学习踏实,工作认真,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我部“重庆热线”实习时能创造性、建设性地并能独立开展工作;能吃苦耐劳,工作责任心强,注重团队合作,善于取长补短,虚心好学,具有一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较快,涉猎面较宽,在计算机通讯领域不断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
四公司2、XXX同学近一年来,工作主动,踏实,干,和老师同事关系处理的很好,耐心学习不断的努加作,以提高技术的自身,受到大家好评,望今后发扬成绩。
3、实习期为一个月。
xxx同志工作积极主动、效,学习认真,待人诚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指导,不怕苦、不怕累,表现有较强的求知欲,积极观察、体验、思考,并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实习工作期间,是个出色的教学能手,相信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取的出色的成绩。
4、某同学在我部实习期间,态度端正,学习踏实,工作认真,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我部”重庆热线”实习时能创造性、建设性地并能独立开展工作;能吃苦耐劳,工作责任心强,注重团队合作,善于取长补短,虚心好学,具有-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较快,涉猎面较宽,在某领域不断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
5、实习期间勤奋认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迅速投入到实际的计算机应用程序编写当中,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特点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在实习过程当中迅速的成长起来,不仅历练了自身,也为我单位带来了一股新风,受到合作伙伴的一致好评!6、XXX同学工作积极主动,热情,学习认真,尊敬师长,-年来技术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均有很大提高,希望今后继续努力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7、热情、主动、积极。
对事物保持高度的好奇与兴趣,心求教并勇於建言。
随时调整自己,力求成长、尽善。
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孙琳来源:《赤子》2014年第06期摘要:电气工程自动化作为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给电气工程自动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对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在分析我國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培养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意义及一些具体对策。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E25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4)06-0408-011.前言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产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使自动化产品广泛普及,智能家居的应用,智能交通的不断发展,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
电气工程自动化是以电气工程领域为对象,作为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密切相关,现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在电力行业的不断应用,电力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给电气工程自动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对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如何做好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之一。
2.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现状目前,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结构不科学,既缺乏大批能从事基础应用工作的人才,又缺乏优秀的电气工程自动化高级人才。
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质量能否满足市场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1]。
2.2存在的问题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对技术性要求非常高,优秀的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需掌握先进的技术,而就目前我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来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缺乏调研与考察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的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较高,社会的发展也更需要技术含量高的人才,而目前很多高校由于缺乏对市场需求的人才标准的积极调研与考察工作,未能深入研究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出的专业计划和发展策略很难与时俱进,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中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分析(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中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分析(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它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电路、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设备等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过快,导致传统技术和设备迅速淘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旧的设备和技术很快就会被淘汰。
这种现象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才能跟上发展的步伐。
而对于一些传统企业和从业者来说,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精力来跟进新的技术和设备,这就导致了他们的竞争力下降,甚至可能被市场淘汰。
如何在技术更新换代的浪潮中,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中还存在着技术应用不足的问题。
尽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在不断发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新的技术或设备可能在实际应用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其效果并不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
这就需要对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才能真正发挥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一些中小型企业可能由于资源和人才的限制,无法充分发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优势,这也导致了技术应用不足的问题。
如何更好地推广和应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很多高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可能学习的是传统的理论知识,而在实际应用中却面临着一定的就业和适应压力。
一些已经从业的人员,可能由于技术更新换代的原因,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发展。
其中,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而在这一过程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当前该领域内人才培养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和做法,以期能够为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对策前言:在当前社会中,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和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而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电力系统也不例外,其规模逐渐扩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就给相关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电气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概述在进行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培养时,需要明确其具体的培养目标。
首先是要让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相关技能操作方法;其次则是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此外,还应该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来处理复杂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1]。
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例如通过课堂讲授、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等环节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同时也可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开展讲座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以增强其实际动手能力。
二、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已经成为了热门专业之一。
但是,由于该专业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其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进。
然而,一些高校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导致所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企事业单位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意见与建议的调查报告

企事业单位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意见与建议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过程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谋划发展、规划未来,推动高等理工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3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发函《关于理工科各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课题立项的通知》(教高司函[2003]141号),要求理工科各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面开展相关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研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根据通知精神,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广泛听取各院校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决定对自动化学科专业的发展战略进行立项研究。
为了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把握该学科的准确定位,更好地完成项目的研究工作,推进全国自动化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培养直接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高质量人才,我们将社会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与建议,作为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此,我们设计了企事业单位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与建议的调查方案。
调查分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在全国有代表性的地区和行业发放《企事业单位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与建议的调查表》,二是在一些有代表性的地方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用人单位对过去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对未来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及要求。
为了能较好地收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社会各行业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使用和需求情况,在《企事业单位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与建议的调查表》的设计中主要考虑了四个方面,分别对应表格中的四个部分。
另外,为了减少填表人员的负担,在表格中尽量采用多项选择的方式,填表人员仅需在相应的地方“打勾”或标注符号。
表中的四部分内容是:(1)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2)企事业单位中现有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基本信息;(3)企事业单位在未来几年中对自动化人才的需求信息;(4)企事业单位对高等教育在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座谈会在三个地方召开,分别在北京、上海和西安,座谈会围绕国民经济建设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企事业单位对自动化人才的要求和需求、自动化专业自身的发展和建设展开,提出了八个调查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
用人单位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意见与建议的调研报告
一、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2008年4月至6月,我们对湖南省100多个企业单位进行调查,收到的61份反馈调查表。
其中有47份来自国有企事业单位、4份外资企业、2份股份制企业、2份民营企业、3份合资企业、2份私营企业、1份有限责任公司,涉及的行业有航空航天、武器、车辆、船舶、核工业、电子电气、制造加工、电力系统等。
企业单位规模(总人数)
企业中具有高职及以上学历的职工比例
企业单位的自动化水平
企业单位的发展趋势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企事业单位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程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引进,大大提高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程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员工的操作环境,降低了原材
料消耗,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为企业带来了大的经济效益。
反馈信息还显示了企、事业单位使用的生产设备和主要技术大多采用引进与自行开发相结合的方式。
二、近5年各单位录用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情况及今后5年左右的需求状况
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的工作领域也非常广,因而所有回函单位在过去的五年里都录用了一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根据行业性质和企事业单位的规模不同,录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数(高职、本科、硕士、博士)从几人到1000多人不等。
近5年各单位录用的高职及以上电气自动化技术类毕业生占总录用人数的百分比
调查显示,这些学生知识面广,对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较强。
特别是有较强的系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了解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国内外先进的仪器仪表,能够围绕企业的要求开展工作。
目前企业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多为本科和高职,主要从事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工作。
关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及能力表现的统计结果如下。
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及能力表现
在对今后5年各单位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约有70%左右的企事业单位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另外30%左右与过去5年持平,且对高职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有所增长。
三、企事业单位对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
统计表明,企事业单位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较高,按需求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是:
①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及相关的技术基础理论水平。
②电气自动化设备维护、改造能力。
③计算机控制技术能力。
④外语综合能力及科技写作能力。
⑤组织管理能力。
⑥人际交往能力。
⑦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基础等。
企事业单位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培养有待加强的方面的建议主要有:
①专业面要进一步拓宽,要有一定的机械加工、生产工艺、设备、电气技术及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背景和主要领域控制对象的基本知识。
②介绍最新的自动化技术和自动化产品。
③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场调试和操作的能力。
⑤增加工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增强市场意识方面的知识教育。
⑥跟踪新技术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
⑦适应环境的能力,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敬业与拼搏精神,合作精神。
⑧对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度,沟通与协调能力等。
⑨文字及表达能力。
四、调查总结
1、改革思路
紧跟时代的发展,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培养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用得上、留得住、能干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
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自身特点,实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方式,积极推行学分制。
2、办学模式:
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开拓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
引进国内外优秀师资力量,加强办学能力。
3、教学改革:
理论联系实际,面向社会,在自动化专业课程基础上,加强专业背景知识,增加数控机床、企业管理等课程,以拓宽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面。
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通过参观考察、社会实践、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
实践能力。
加速教材更新,以适应专业的进步。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理论与实践知识并举的优秀教师。
另外,积极拓宽专业方向,造就适应面更宽、服务领域更广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
4、办学模式:
多模式的办学形式,除常规的学历、学位教育外,还可以建立半工半读类型的学校,以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推行通才教育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5、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要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6、教学改革:
对于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考核体系,应提出量化性的指标,便于执行和考核。
五、调查反映的问题及几点认识
1、专业教育的面偏窄,需要进一步拓宽
不少企业提出学校的专业教育除了要学习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外,还应学习有一定的机械加工、生产工艺、设备、电气技术及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背景和主要应用领域,这样能够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否则,培养的学生需要较长的适应时间,甚至还要经过专门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2、学生缺乏市场意识,市场需求分析能力不足,常常就技术论技术
在工程教育中,缺乏基本的经济分析和市场需求预测分析,因此,绝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的市场需求知识、市场需求分析能力都十分不足。
另外,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源主要来自市场需求,而相当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对此尚未形成强烈、迫切的认识。
学校理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与指导。
3、“创新意识与策划能力”不足
调查中企事业单位认为学生普遍“创新意识与策划能力”不足,说明我们培养的学生原始创新活动少,模仿性创新不多,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更少。
为此,我国拥有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产品少,造成企业参与国际技术的竞争力低,经济效益低。
从教育的角度看,问题出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上。
学生知识面狭窄,课程内容落后于时代,缺乏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新学科、新技术和新思维的知识,从而不能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讨新知识的创新欲望。
教学方法呆板,过于重视考试和成绩,缺乏启发式、研究式的学习氛围;重理论、轻实践,重计算推理,轻实验论证,理论脱离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众多企业家强调,高职高专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教育应注意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企事业单位对大学教育提出的又一点建议。
现在的学生虽然高考作文好、计算机应用熟练、外语通过等级考试,但自然科学的文字功底浅,表现出归纳总结能力差、对事件或具体的工程技术状况表述不清,甚至词不达意。
虽然素质教育、文化氛围在高校也提了不少年,也加强了这方面的建设,但如何实际的用在生产、开发和科学技术研究中的交流、总结中,还明显不足。
5、非智力品质有待提高
调查告诉我们,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对学生的非智力品质都有强烈要求,它们都要求学生具有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敬业与拼搏精神,合作精神,甚至要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
只有能够战胜困难和失败,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才可能赢得创新成果。
而目前,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动力、创新目标和百折不挠的创新毅力都较缺乏,我们的社会、家庭及学校教育对此都未能给予足够重视。
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研室
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