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岩稳定性计算表格-滑移式-倾倒式-坠落式-完整版
危岩稳定性计算.pptx
学海无 涯
β a
θ b
图 4.2-5a 倾到式危岩稳定性计算示意图(后缘岩体抗拉强度控制)
β a
b
图 4.2-5b 倾倒式危岩稳定性计算示意图(由底部岩体抗拉强度控制)
(2) 计算公式 ① 危岩破坏由后缘岩体抗拉强度控制时,按下式计算: 危岩体重心在倾覆点之外时:
K
1 2
f
H 2H
lk sin
——危岩体与基座接触面倾角(°),外倾时取正值,内倾时取负值; ——后缘裂隙倾角(°)。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② 当危岩的破坏由底部岩体抗拉强度控制时,按下式计算:
K
1 3
f lk
b2
Wa
Q
h0
V
(1 3
hw
sin
bcos )
(4.2.5)
式中各符号意义同前。
③ 对于孤立具有缓倾软弱结构面的危岩体,后缘无裂隙水压力,其计算时 要考虑风力作用,稳定性按下式计算:
勘查区内主要为滑移式危岩、倾倒式危岩;当软弱结构面倾向山外,上覆盖 体后缘裂隙与软弱结构面贯通,在动水压力和自重力作用下,缓慢向前滑移变形, 形成滑移式危岩,其模式见图(图4.2-1);当软弱夹层形成岩腔后,上覆盖体重 心发生外移,在动水压力和自重作用下,上覆盖体失去支撑,拉裂破坏向下倾倒, 形成倾倒式危岩(图4.2-2)。
学海无涯
2.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及评价
1. 计算模型
目前,按照不同的标准,危岩分类系统多样,但是,从工程防治的角度按照 危岩失稳类型进行分类更有价值,可将危岩概化分为滑移式危岩、倾倒式危岩和 坠落式危岩 3 类。计算公式参考重庆市地方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 (DB50/143-XXXX)中(30)~(50)计算公式。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
———————————————————————————————— 作者:
———————————————————————————————— 日期:
ﻩ
附件2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
1、WY-01危岩体稳定性定量评价
1计算模型
从工程防治的角度按照危岩失稳类型进行分类,可将危岩概化分为滑移式危岩、倾倒式危岩和坠落式危岩3类。WY-01危岩体为滑移式危岩;其软弱结构面倾向山外,上覆盖体后缘裂隙与软弱结构面贯通,在动水压力、地震和自重力作用下,缓慢向前滑移变形,形成滑移式危岩,其模式见图(图3-1)。
图3-3 危岩崩塌破坏运动图示
根据落石的运动情况,可以分为两种状态:启动阶段、运动阶段。
1启动阶段
滑移(错断)式危岩体附着于母岩上,以一定角度的裂隙面相接,在危岩体自重和地表水渗入裂隙等因素的作用下,裂隙面锁固部位被贯通,危岩体沿母岩(或基岩)发生剪切滑移破坏。如图3-4所示。
图3-4滑移式破坏初始运动状态
WY-01
滑移式
1.65
1.37
1.36
1.13
未贯通
1.39
1.14
1.18
0.94
后缘切割面贯通40%,暴雨时完全充水
1.33
1.09
1.13
0.பைடு நூலகம்0
后缘切割面贯通50%,暴雨时完全充水
1.38
1.12
1.17
0.93
后缘切割面贯通60%,暴雨时完全充水
1.21
0.98
1.03
0.81
后缘切割面贯通70%,暴雨时完全充水
1.15
0.93
0.98
0.77
后缘切割面贯通80%,暴雨时完全充水
危岩体计算模板
表3.6-1 W1危岩体特征、稳定性评价及整治方案建议说明表位置剖面1计算受力分析图aβαbvGOHhhwh危岩照片岩性变质砂岩基座岩性变质砂岩岩层产状273°∠28°分布高程(m)861.90~857.42 危岩形态不规则块体块体规模(m)(长×高×厚)3.3×3.75×1.5 危岩体积(m3)18.56主崩方向(°)76°崩塌方式滑移式最大垂直落差(m)136.90m最大水平落距(m)95.67m控制结构面及其描述①组裂隙,产状为87°∠55°,延伸3~4m,间距0.50~2.00m,张开度20~30mm,裂面粗糙,局部粘土或碎石充填;②组裂隙,产状为200°∠76°,延伸3~5m,间距3.00~4.00m,张开度5~20cm,裂面粗糙,局部粘土或碎石充填;③岩层产状:273°∠28°④边坡坡向:75°∠70°剖面、立面图比例尺:1:10075°51'结构面赤平投影分析图NESW1234①岩层产状:273°∠28°②裂隙LX1产状:87°∠55°③裂隙LX2产状:200°∠76°④边坡坡向:75°∠70°稳定性定性分析基本稳定稳定性定量分析计算参数γ天=23.6kN/m3,γ饱和=23.8kN/m3 ,S=29.56㎡ Q=34.88 kN/m,α=70°,L=3.35m,h w=2.12m。
计算结果及稳定性分析工况1 F=1.324工况2 F=1.190工况3 F=1.268稳定性综合评价工况1 稳定工况2 欠稳定工况3 基本稳定治理措施建议清除表3.6-2 W2危岩体特征、稳定性评价及整治方案建议说明表位置剖面2计算受力分析图aβαbvGOHhhwh危岩照片岩性变质砂岩基座岩性变质砂岩岩层产状273°∠28°分布高程(m)851.12~848.29 危岩形态不规则柱状块体规模(m)(长×高×厚)3.14×4.31×1.4 危岩体积(m3)8.44主崩方向(°)123°崩塌方式倾倒式(重心在内) 最大垂直落差(m)125.32m最大水平落距(m)60.50m控制结构面及其描述①组裂隙,产状为130°∠40°,延伸3~8m,间距1.00~5.00m,张开度10~20mm,裂面粗糙,无充填;②组裂隙,产状为200°∠78°,延伸3~5m,间距3.00~4.00m,张开度5~30cm,裂面粗糙,无充填;③岩层产状:273°∠28°④边坡坡向:123°∠55°剖面、立面图比例尺:1:100123°37'结构面赤平投影分析图NESW1234①岩层产状:273°∠28°②裂隙LX1产状:130°∠40°③裂隙LX2产状:200°∠78°④边坡坡向:123°∠55°稳定性定性分析稳定稳定性定量分析计算参数γ天=23.6kN/m3,γ饱和=23.8kN/m3 ,S=2.77㎡ Q=3.27 kN/m,α=66°,β=80°,f lk=108kPa, H=3.2m,h=3.19m,a=0.58m,b=0.79m,h0=1.61m。
危岩稳定性分析及崩塌落石计算
灰 岩 . 4
l _ 8
5 l
4 8
3 0
2 0
2 5
l 5
3 . 2
2 . 2 . 2计算 工况 工 况一 ( 天 然工 况 ) : 自重 ( 天然 状态 ) ;
工况二 ( 暴雨工况 ) :自重 ( 饱和状态 ) ; 工况三 ( 天然 + 地震工况 ) :自 重 ( 天然状态 )+ 地震力 。 2 . 2 . 3 计算公式 滑移式危岩按下面公式一进行计算 :
2 0 1 6 年 1 2月第 3 6卷第 4期
四川 地质 学报
V o 1 . 3 6 N o . 4 D e c . ,2 0 1 6
危岩稳定性 分析 及崩 塌落石计算
许 可
(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 限公 司,成都 6 1 0 0 2 3)
摘 要 :随着我 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公路 、铁路等 工程 的兴建,崩塌 灾害 日益显著 。危岩稳 定性 分析及崩塌 落石计算的准确性 ,对防治工程设计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 工程 实例 ,对危岩进行稳 定性分析 并对崩塌 落 石进 行计算 ,为防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 关键 词:崩塌 ;落石 ;稳定性 ;计算 中 图分 类 号 :P 6 4 2 . 2 1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0 9 9 5( 2 0 1 6) 0 4 - 0 6 0 9 - 0 4
收 稿 日期 :2 0 1 5 - I 2 - 2 5
作 者简 介 :许可 ( 1 9 8 3 一) ,男 , 四川 成都 人 ,工程 师 ,长 期从事 岩土 工程 勘察 、设 计 工作
危岩稳定性分析及崩塌落石计算
2 危岩稳定性分析
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表
∑Ri (kN/m)
9.46 69.05 172.86 310.59 478.17 663.23 857.11
稳定系数Ks
安全系数 Kst
0.09 0.20 0.29 0.37 0.47 0.58 0.73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累积 下滑力 (kN/m)
35.18 105.51 182.11 246.81
稳定 系数
Kf
安全 剩余 系数 下滑力 Ks (kN/m)
2.177 1.30 0.00 2.177 1.30 0.00 1.433 1.30 0.00 1.433 1.30 0.00
剩余下滑力 (kN/m)
126.02 381.99 612.03 781.69 855.94 823.48 678.02
安全系数
1.300
稳定性评价
稳定
条块编号
1 2 3 4 5 6 7
条块天然 条块饱和 面积S(m2) 面积(m2)
5.37 14.64 19.19 22.31 24.83 26.09 26.70
填方边坡圆弧滑动稳定性
水下部 条块天然 条块饱和
分面积 重度
重度 条块重量 滑面长度 滑面倾角 C
(m2) r(kN/m3) (kN/m3) Wi(kN/m) Li(m) αi(°) (kPa)
稳定系数= 1.433
剩余下滑力= 0.00
岩土质边坡稳定性计算表(折
计算 工况
条块 编号
天然重度 (kN/m3)
填土
饱和重 浸润面 度 上面积
(kN/m3) (m2)
浸润面下 饱水面积
(m2)
地表 荷载 (kN)
危岩稳定性计算(2020年整理).pdf
4.2危岩体稳定性计算及评价4.2.1计算模型目前,按照不同的标准,危岩分类系统多样,但是,从工程防治的角度按照危岩失稳类型进行分类更有价值,可将危岩概化分为滑移式危岩、倾倒式危岩和坠落式危岩3 类。
计算公式参考重庆市地方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XXXX)中(30)~(50)计算公式。
勘查区内主要为滑移式危岩、倾倒式危岩;当软弱结构面倾向山外,上覆盖体后缘裂隙与软弱结构面贯通,在动水压力和自重力作用下,缓慢向前滑移变形,形成滑移式危岩,其模式见图(图4.2-1);当软弱夹层形成岩腔后,上覆盖体重心发生外移,在动水压力和自重作用下,上覆盖体失去支撑,拉裂破坏向下倾倒,形成倾倒式危岩(图4.2-2)。
图4.2-1 滑移式危岩示意图图4.2-2 倾倒式危岩示意图1、滑移式危岩体计算(1)计算模型图4.2-3 滑移式危岩稳定性计算示意图(后缘无陡倾裂隙)图4.2-4 滑移式危岩稳定性计算示意图(后缘有陡倾裂隙)(2) 计算公式① 后缘无陡倾裂隙(滑面较缓)时按下式计算(cos sin )sin cos W Q U tg clK W Q θθϕθθ−−+=+ (4.2.1)式中:V ——裂隙水压力(kN/m),221w w h V γ=;w h ——裂隙充水高度(m),取裂隙深度的1/3。
w γ——取10kN/m 。
Q ——地震力(kN/m),按公式e Q W ξ=⨯确定,式中地震水平作用系数e ξ取0.05;K ——危岩稳定性系数;c ——后缘裂隙粘聚力标准值(kPa);当裂隙未贯通时,取贯通段和未贯通段粘聚力标准值按长度加权和加权平均值,未贯通段粘聚力标准值取岩石粘聚力标准值的0.4倍;φ——后缘裂隙内摩擦角标准值(kPa);当裂隙未贯通时,取贯通段和未贯通段内摩擦角标准值按长度加权和加权平均值,未贯通段内摩擦角标准值取岩石内摩擦角标准值的0.95倍;θ——软弱结构面倾角(°),外倾取正,内倾取负; W ——危岩体自重(kN/m 3)。
危岩稳定性计算教学内容
危岩稳定性计算4.2危岩体稳定性计算及评价 421计算模型目前,按照不同的标准,危岩分类系统多样,但是,从工程防治的角度按 照危岩失稳类型进行分类更有价值,可将危岩概化分为滑移式危岩、倾倒式危 岩和坠落式危岩3类。
计算公式参考重庆市地方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 规范》 (DB50/143-2003)中(30)〜(50)计算公式。
勘查区内主要为滑移式危岩、倾倒式危岩;当软弱结构面倾向山外,上覆 盖体后缘裂隙与软弱结构面贯通,在动水压力和自重力作用下,缓慢向前滑移 变形,形成滑移式危岩,其模式见图(图4.2-1);当软弱夹层形成岩腔后,上覆 盖体重心发生外移,在动水压力和自重作用下,上覆盖体失去支撑,拉裂破坏 向下倾倒,形成倾倒式危岩(图4.2 — 2)1、滑移式危岩体计算(1)计算模型图4.2 —2倾倒式危岩示意图图4.2 —1滑移式危岩示意图图4.2 - 3滑移式危岩稳定性计算示意图(后缘无陡倾裂隙)危岩后缘图4.2 - 4滑移式危岩稳定性计算示意图(后缘有陡倾裂隙)(2)计算公式①后缘无陡倾裂隙(滑面较缓)时按下式计算(W cos Qsin U )tg clW sin Q cos(4.2.1 )式中:1V ――裂隙水压力(kN/m), V - w h W ;2h w ――裂隙充水高度(m),取裂隙深度的1/3。
w ——取10kN/m=Q 地震力(kN/m),按公式Q e W确定,式中地震水平作用系数e取0.05 ;c ――后缘裂隙粘聚力标准值(kPa);当裂隙未贯通时,取贯通段和未贯通段粘聚力标准值按长度加权和加权平均值,未贯通段粘聚力标准值取岩石粘聚力标准值的0.4倍;――后缘裂隙内摩擦角标准值(kPa);当裂隙未贯通时,取贯通段和未贯通段内摩擦角标准值按长度加权和加权平均值,未贯通段内摩擦角标准值取岩石内摩擦角标准值的0.95倍;——软弱结构面倾角(°,外倾取正,内倾取负;3W ――危岩体自重(kN/m )。
倾倒式危岩稳定性计算表
350
0
79
2.3 57.50
0
0
1.2
350
0
79
2.3 57.96
0
0
1.2
350
0
79
2.3 57.96 0.05 2.898
0.9
350
-7
80
3.1 77.50
0
0
0.9
350
-7
80
3.1 78.12
0
0
0.9
350
-7
80
3.1 78.12 0.05 3.906
1.3
350
-10
75
6.81 15.31 15.31
27.44 27.44 27.44
17.26 24.14 34.93
1.59 1.14 0.79
5.00 11.25 11.25
495.30 495.30 495.30
475.01 489.06 516.59
1.04 1.01 0.96
5.69 12.80 12.80
1.54 1.19 0.89
4.05 9.11 9.11
26.91 26.91 26.91
20.04 23.53 29.13
1.34 1.14 0.92
裂隙水压力 Vr(KN/m)
抗倾覆力 (分子)
倾覆力 (分母)
稳定性系数
10.27
34.56
5.26
6.57
23.11
34.67
17.43
1.99
23.11
2.3
350
0
83
12.12 303.00
0
0
2.3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汇总
附件2危岩体稳定性分析1、WY-01危岩体稳定性定量评价1计算模型从工程防治的角度按照危岩失稳类型进行分类,可将危岩概化分为滑移式危 岩、倾倒式危岩和坠落式危岩 3类。
WY-01危岩体为滑移式危岩;其软弱结构 面倾向山外,上覆盖体后缘裂隙与软弱结构面贯通, 在动水压力、地震和自重力 作用下,缓慢向前滑移变形,形成滑移式危岩,其模式见图(图3-1)。
危岩后缘2计算公式①后缘有陡倾裂隙、滑面缓倾时,滑移式危岩稳定性按下式计算:K(Wcos Qsin V sin V)tg c l K 二后缘裂隙图3-1滑移式危岩示意图ne地下水位危岩体 扬压力U危岩前缘9Wcos e : 7W轨弱结构面静水压力V=h图3-2滑移式危岩稳定性计算示意图(后缘有陡倾裂隙)Wsin 日+ Q COST+ V cos6式中:V——裂隙水压力(kN/m),,hw ――裂隙充水高度(m),取裂隙深度的1/3。
yw——取10kN/m。
Q——地震力(kN/m),按公式Q = e W确定,式中地震水平作用系数七级烈度地区e取0.075;K——危岩稳定性系数;c――后缘裂隙粘聚力标准值(kPa);当裂隙未贯通时,取贯通段和未贯通段粘聚力标准值按长度加权和加权平均值,未贯通段粘聚力标准值取岩石粘聚力标准值的0.4倍;――后缘裂隙内摩擦角标准值(kPa);当裂隙未贯通时,取贯通段和未贯通段内摩擦角标准值按长度加权和加权平均值,未贯通段内摩擦角标准值取岩石内摩擦角标准值的0.95倍;二一一软弱结构面倾角(°,外倾取正,内倾取负;W——危岩体自重(kN/m3)。
3危岩稳定性计算结果根据危岩结构特征和形态特征,②区危岩破坏模式主要为滑移式。
(1)计算参数:崩塌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崩坡积物和石炭系太原组,根据附近工程岩体参数及工程类比得出物理力学参数见表:注:由于坡表白云岩、灰岩多为强〜弱风化强卸荷岩体,其参数均参考类比相似强〜弱风化强卸荷岩体参数。
危岩崩塌落石稳定性运动计算总表
F-F
Ⅰ-Ⅰ 1-2危岩
1-1危岩
Ⅱ-Ⅱ 2-1危岩
坡度α
82 34 67 13
48 40 31
57 29
58
38 48 35 24
53 33
53 57 51 41 28 36 31
48 32 45 37
22.7 212.5 113.85
57 36.7
0.57345 0.627168 0.696762 0.567072 0.5175
1.429089737 1.111442854 0.870048201 1.483523463 2.145745998
2-2危岩 Ⅲ-Ⅲ
Ⅳ-Ⅳ Ⅴ-Ⅴ
A-A B-B C-C D-D E-E Ⅰ-Ⅰ Ⅱ-Ⅱ
810 34.44512917 65.9148 810 87.39405048 424.3178 810 106.8517638 634.2944 810 110.0617933 672.9777
810 96.79035455 520.4652 810 100.8051537 564.5377
cotβ
2160 77.83511833 126.2147 2160 92.94850368 179.9880
13.66542288 0.2 24.06965571 0.2 36.46992413 0.2 39.73597972 0.2 39.74587404 0.2 42.63369652 0.2 43.49288715 0.2
2700 2700 2700 2700
2160 2160 2160 2160
122.2805984 172.3342859 189.8534329 183.1415298
三峡库区危岩稳定性计算方法及应用
τ f = σ tan ϕ + c
(12)
稳定性系数为 H (W cos β − P sin β − Q) tan ϕ + c sin β K= W sin β + P cos β 对于组合一,危岩体稳定性系数为 H W cos β tan ϕ + c sin β K1 = W sin β 对于组合三,危岩体稳定性系数为 (4)
坠落式危岩稳定性计算tablecalculationresultsunstablefallingrock编号荷载组合裂隙深度单位长度重量破裂面倾角kpa岩体内摩擦角kpa结构面内摩擦角kpa等效内摩擦角地震力kn稳定性系数101880010085400357025103260108w9101880010085400357025103260501051251011550025012583400357025964258104w20125101155002501258340035702596425862510111119548421011078400357025115264131w2311119548421011078400357025115264551271565143909751508040035702592257103w31156514390975150804003570259225775100滑塌式危岩稳定性计算tablecalculationresultsunstableslidingrock编号荷载组合裂隙深度单位长度重量破裂面倾角kpa岩体内摩擦角kpa结构面内摩擦角kpa等效内摩擦角总静水压力kn地震力kn稳定性系数20595185779947520575400357025102226019012059518577994752057540035702510222607606104w15205951857799475205754003570251022260190110251149541403517257240035702512742675019541403517257240035702512742672006104w269541403517257240035702512742675018631051565142925731311257840035702592257108915651429257313112578400357025922574356119w271565142925731311257840035702592257108956313011851137493511006240035702570250672118511374935110062400357025702502689102w351185113749351100624003570257025067255106255158252550674
危岩计算
W02
附表3危岩体坠落式崩塌稳定来自计算表地震力 Q(KN/m) 0.00 0.00 13.69 0.00 0.00 38.68 危岩体重心 危岩体重心到 危岩体粘聚 危岩体内摩 到潜在破坏 过潜在破坏面 力标准值c 擦角标准值 面的水平距 形心的铅垂距 (kPa) φ (°) 离a0(m) 离b0(m) 0.38 0.38 0.38 0.71 0.71 0.71 2.25 2.25 2.25 4.46 4.46 4.46 3050 2800 2800 3050 2800 2800 39.17 38.9 38.9 39.17 38.9 38.9 危岩体抗拉 由剪力控 强度标准值 制的稳定 flk(kPB) 性系数F1 664.8 664.8 664.8 664.8 664.8 664.8 13.409 12.173 12.133 10.964 9.953 9.913
附表3
危岩体坠落式
后缘裂隙上端 条块面积 岩体容重 危岩体自 到未贯通段下 后缘裂隙 危岩抗弯矩 危岩编 计算工况 重 深度h 号 系数ζ S(m2) (kN/m3) W(kN/m) 端的垂直距离 (m) H(m) W01 现状 暴雨 地震 现状 暴雨 地震 10.54 10.54 10.54 29.79 29.79 29.79 25.68 25.97 25.97 25.68 25.97 25.97 270.67 273.72 273.72 765.01 773.65 773.65 5.19 5.19 5.19 10.35 10.35 10.35 4.00 4.00 4.00 7.60 7.60 7.60 0.16 0.16 0.16 0.16 0.16 0.16
由拉力控 F1与F2较小 制的稳定 值为危岩稳 性系数F2 定性系数F 1.464 1.448 1.117 1.481 1.464 1.114 1.464 1.448 1.117 1.481 1.464 1.114
推荐-危岩崩塌落石稳定性运动计算总表秦皇岛资源环境勘察院 精品
2-2危岩3530.70.57345 1.4290910.421349103.90.6967620.87004830.1748234570.567072 1.48352332.982712536.70.5175 2.14574631.75578Ⅲ-Ⅲ5873.50.8095680.62558326.664684024.40.6102 1.19261129.003714972.70.6967620.87004837.447633018.40.5448 1.73311337.715365249.60.7314480.78202742.87798Ⅳ-Ⅳ3737.70.587178 1.32794912.757465989.50.8237220.60157132.368174576.80.65505 1.00079739.574733430.70.5670721.48352340.76363Ⅴ-Ⅴ41227.70.618522 1.15121235.848283099.50.5448 1.73311337.33524崩塌落石弹跳计算AB λρφtanφcosφ坡脚弹跳0.40.3130.2307470.974396CD四号危岩段设置当地碎块石土作为缓冲材料,容重γ=21.75最大块径=2*1.4*1 2.8m³重约=72.436KN块石重量Q (KN)块石单位容重γ(KN/m³)缓冲材料的重度γR³石块半径R(m)72.43625.821.750.6706040.87落石冲击力的计算落石冲击力及缓冲填土层厚度块石缓冲层厚度确定缓冲材料的重度γ石块陷入深度Z(m)内摩擦角φtan4(45+0.5*Φ)假定石块为球体的直径截面积F(m²)21.75 2.275487430.69.447405 2.3766660.2880.4550580.42700108037.5166958.64590.427001080108.6294491.68080.427001080118.7378587.44390.427001080114.3208544.55180.3270081071.99463287.95710.3270081078.31001340.69210.32700810101.1086567.94160.32700810101.8315576.09170.32700810115.7706744.60120.3270081034.4451365.91480.3270081087.39405424.31780.32700810106.8518634.29440.32700810110.0618672.97770.3270081096.79035520.46520.32700810100.8052564.5377tanγ反射角γcosγsinγV R0.115374280.8830638760.48647713.4075内摩擦角φ=30.6,落石冲击缓冲层的速度V =36Vm/s ,石块的单位容重25.87,假定石块为球体的直径截面积F(m²)落石冲击缓冲层的速度V 内摩擦角φtan 4(45+0.5*Φ)石块陷入深度Z(m)设计深度2.3766663630.69.447405 2.275487 3.4132311计算层厚度的计算度确定冲击力(Kpa)4209.77695落石腾跃高度计算使用说明:初始速度:输入你所要求解断面中坠落后的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缘裂隙深度(h)(m)
裂隙水高度(裂隙1/3)(hw)(m) 0.00 危岩 的破 后缘裂隙上端到未贯通段下端的垂直 坏由 距离(H)(m) 底部 危岩体重心到倾覆点的水平距离(a)(m) 危岩体与基座接触面倾角(α )(° ) 岩体 危岩体重心到倾覆点的垂直距离(h0)(m) 抗拉 水容重(kN/m) 9.8 强度 岩石质量(W)(kN·m) 0.0 控制 地震水平系数(ζ e) 0.05 地震力(Q)(kN·m) 0.00 危岩抗弯力矩计算系数(ζ ) 后缘 后缘裂隙上端到未贯通段下端的垂直距离 有陡 (H)(m) 倾裂 重心到潜在破坏面的水平距离(a0)(m) 隙的 悬挑 式危 坠 岩 落
后缘 有陡 倾裂 隙的 重心到过潜在破坏面形心的铅垂距离(b0)(m) 悬挑 地震水平系数(ζ e) 0.05 式危 地震力(Q)(kN·m) 0 坠 岩 稳定性系数(K) 落 式 后缘 危岩抗弯力矩计算系数(ζ ) 有陡 危岩体后缘潜在破坏面高度(H0)(m) 倾裂 重心到潜在破坏面的水平距离(a0)(m) 隙的重心到过潜在破坏面形心的铅垂距离(b0)(m) 悬挑 地震水平系数(ζ e) 0.05 式危 地震力(Q)(kN·m) 0 岩 稳定性系数(K)
0 9.8
#DIV/0!
0 9.8
#DIV/0! 9.8
抗拉强度标准值(flk)(kPa)
重力加速度(m/s)
后缘裂隙未贯通段下端到倾覆点 之间的水平距离(b)(m) 危岩体与基座接触面倾角(α )(° ) 后缘裂隙倾角(β )(° )
岩石容重(kN/m) 岩石体积(m³/m) 裂隙水压力(V)(kN·m) 稳定性系数(K)
0 #DIV/0! 9.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危岩抗拉强度标准值(flk)(kPa)
重力加速度(m/s)
后缘裂隙未贯通段下端到倾覆点 之间的水平距离(b)(m) 危岩体与基座接触面倾角(α )(° ) 后缘裂隙倾角(β )(° )
岩石容重(kN/m) 岩石体积(m³/m) 裂隙水压力(V)(kN·m) 稳定性系数(K)
后缘 无陡 倾裂 隙 滑 移 式 后缘 有陡 倾裂 隙
红色空格为需要自己填的参数,其他格子无需改动,黄色格子为稳定性系数 水容重(kN/m) 9.80 岩石容重(kN/m) 岩石质量(W)(kN·m) 0 地震水平系数(ζ e) 0.05 地震力(Q)(kN·m) 0 后缘结构面粘聚力(c)(kN/m) 结构面长度(l)(m) 水容重(kN/m) 9.80 岩石容重(kN/m) 岩石质量(W)(kN·m) 0 地震水平系数(ζ e) 0.05 地震力(Q)(kN·m) 0 后缘结构面粘聚力(c)(kN/m) 较缓结构面长度(l)(m)
0 #DIV/0! 9.8
抗拉强度标准值flk
重力加速度(m/s)
后缘裂隙未贯通段下端到倾覆点 之间的水平距离(b)(m) 危岩体与基座接触面倾角(α )(° ) 后缘裂隙倾角(β )(° )
岩石容重(kN/m) 岩石体积(m³/m) 裂隙水压力(V)(kN·m) 稳定性系数(K) 危岩体粘聚力标准值(c) 抗拉强度标准值flk 后缘裂隙深度(h)(m) 危岩体内摩擦角标准值φ (° )
#VALUE!
#DIV/0!
其他格子无需改动,黄色格子为稳定性系数 裂隙水高度(裂隙1/3)(m) 岩石体积(m³/m) 裂隙水压力(V)(kN·m) 重力加速度(m/s) 结构面倾角(α )(°) 后缘结构面摩擦角(φ )(°) 稳定性系数(K) 裂隙水高度(裂隙1/3)(m) 岩石体积(m³/m) 裂隙水压力(V)(kN·m) 重力加速度(m/s) 结构面倾角(α )(°) 后缘结构面摩擦角(φ )(°) 稳定性系数(K)
后缘裂隙深度(h)(m)
裂隙水高度(裂隙1/3)(hw)(m) 危岩 后缘裂隙上端到未贯通段下端的垂直 体重 距离(H)(m) 心在 危岩体重心到倾覆点的水平距离(a)(m) 倾覆 危岩体重心到倾覆点的垂直距离(h0)(m) 点之 水容重(kN/m) 外 岩石质量(W)(kN·m) 地震水平系数(ζ e) 地震力(Q)(kN·m) 0
危岩体与基座接触面倾角(α )(° )
9.8 0 0.05 0
后缘裂隙深度(h)(m)
裂隙水高度(裂隙1/3)(hw)(m) 0.00 危岩 后缘裂隙上端到未贯通段下端的垂直 体重 距离(H)(m) 倾 心在 危岩体重心到倾覆点的水平距离(a)(m) 危岩体与基座接触面倾角(α )(° ) 倒 倾覆 危岩体重心到倾覆点的垂直距离(h0)(m) 式 点之 水容重(kN/m) 9.8 内 岩石质量(W)(kN·m) 0 地震水平系数(ζ e) 0.05 地震力(Q)(kN·m) 0
0 #DIV/0!
岩石容重(kN/m) 岩石体积(m³/m) 岩石质量(W)(kN·m) #VALUE! 危岩体粘聚力标准值(c) 抗拉强度标准值flk 危岩体内摩擦角标准值φ (° ) 岩石容重(kN/m) 岩石体积(m³/m) 岩石质量(W)(kN·m) #DIV/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