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知识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第一单元社会化
一、概述
人是社会性的产物,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地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兽类,就是天神。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个体在特定的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由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涉及社会、个体二个方面。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时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再社会化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社会通过教育和舆论力量使其成员掌握并形成信念、习惯和传统,以约束个体行为,调节各种社会关系。
(三)教导社会成员明确生活目标,树立人生理想。
(四)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一)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人与动物的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人了从出生一直到能独立生活,有一个比较长的对父母或监护人的生活依附期,大致持续13-25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个依附期的变长的趋势。个体可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接受广泛的教育,被精心地培育。生活依附期的社会化是个体未来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
(二)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人脑大约100亿个以上的神经细胞组成了异常复杂的神经网络,没有脑的智能作基础,个体的社会化是很难顺利完成的。
四、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
(一)家庭
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方面的习得均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学校
学校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其成就动机,为其提供广泛的社会互动机会。学校还具有独特的亚文化、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学校是不可替代化载体。
(三)大众传播媒介:刺激、娱乐、信息(碎片化)、知识(系统化)、审美。
(四)参照群体
五、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
(一)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语言社会经为条件的。语言包括语词、语音和其他意义符号,是一种取得共识的符号系统。语言反映集中反映文化,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本身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因为语言语言中蕴含的知识、规范与观念必然对掌握这种语言的个体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性别角色社会化
1、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2、性别:指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指的就是性别的差异。
3、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等机制实现的。(三)道德社会化:是指导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过程。
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皮亚来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经历了从也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的过程。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觉的体验、形象的体验、深层体验。
3、道德行为
(四)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并且掌握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是将个体培养成合格的公司,使之效力于本社会制度。
1、国家形象阶段
2、抽象国家观念阶段
3、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角色理论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研究和解释个体的行为及其规律。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一)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按角色获得方式可分为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前者是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的,比如父母的角色;后者指主要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比如老师的角色。
(二)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
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可分为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前者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较高,个体自由度较小,如公务员、军警;后者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自由度较大,如朋友等。
(三)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
按角色的功能可分为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前者是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角色,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等,主要是追求效率;后者是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目标的角色,如学者、教授等,主要发挥社会公平的作用。
(四)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可分为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前者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并尽力感染“观众”,比如演员;后者并未意识到角色扮演,只是以习惯的方式行动,比如性别角色大多数时候是不自觉的。
三、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过程含有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要素。
(一)角色期待
个体承担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如果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
(二)角色领悟
角色领悟:也就是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个体往往根据他人的期待不断调节自已的行为,塑造自己。
(三)角色实践
在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基础上,个体实际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
四、角色失调:人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这就是角色失调。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形式: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
(一)角色冲突: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就会感到角色冲突。角色冲突冲突和角色内冲突。
角色间冲突:主要是指同一主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
角色内冲突:主要是指由于人们对同一角色有不同的期待所引起的冲突。(二)角色不清: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信号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都会造成角色不清。个体在角色不清时往往会产生应激反应,出现焦虑和不满足感。(三)角色中断: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四)角色失败: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第三单元自我、身份与自尊
一、自我(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主我与客我,前者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后者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与信念。主我是自我的动力成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
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