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生态学视角下的生物入侵现象研究
生态学视角下的生物入侵现象研究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生物入侵现象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审视这一现象,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机制和影响。
生物入侵,简单来说,就是某些生物物种通过自然或者人为的途径,从其原生地传播到新的地区,并在那里定殖、繁衍和扩散。
这些入侵的生物可能是植物、动物或者微生物。
它们在新的环境中往往没有天敌的制约,能够迅速繁殖和扩张,从而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冲击。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澳大利亚的野兔入侵。
19 世纪,有人将几只野兔带到了澳大利亚。
由于澳大利亚没有野兔的天敌,加上适宜的气候和丰富的食物资源,野兔数量迅速增长。
它们大量啃食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那么,生物入侵是如何发生的呢?首先,人类的活动是最主要的推动因素之一。
国际贸易、旅游、引种等活动都为生物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比如,一些外来植物的种子可能会夹杂在进口的农产品中,从而被带入新的地区。
其次,入侵生物自身的特性也很关键。
那些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物种更容易在新环境中立足。
此外,新环境的特点也会影响生物入侵的结果。
如果新环境与原生地的生态条件相似,且缺乏有效的生物抵抗机制,入侵生物就更容易成功入侵。
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从物种层面来看,入侵生物可能会与当地物种竞争资源,如食物、栖息地和水分等。
这可能导致当地物种的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层面来说,生物入侵可能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
例如,某些入侵植物可能会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
生物入侵还会对人类社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在农业方面,入侵的害虫和杂草会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导致粮食减产和质量下降,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生态环境方面,入侵生物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观和生态服务功能,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和生境破坏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和生境破坏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气候的变化,生物入侵和生境破坏成为了生态学中的重大问题,对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而生态学正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因此对于生物入侵和生境破坏的研究也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物种在非本地生态系统中繁殖、扩散并对原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影响的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会引起本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物种灭绝、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甚至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经济发展。
生物入侵的影响非常严重。
例如,非本地的入侵物种可以占领生态系统空间、利用本地物种的资源,从而加速本地物种灭绝速度。
一些有害物种,如入侵草木、蚜虫、病毒、细菌等对于农业、林业、渔业等方面的经济活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某些有害物种,如果蝇、蚊子、臭虫等,可以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
当前,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随着人们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生物物种的交换也越来越频繁,从而也增加了生物入侵的可能性。
因此,如何从源头控制和管理生物入侵,是未来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二、生境破坏生境破坏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物种多样性明显降低以及生态地位发生变化的现象。
生境破坏也是当前面临的严重问题。
人类工农业活动日益增加,深度水平的天然资源开采和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加剧,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健康稳定。
例如,森林砍伐和城市扩张造成的生境破坏使得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发生改变,数量和区域分布的变化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调整。
水库建设和过度发展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泥石流、滑坡及海岸侵蚀等天灾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这些都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流失、濒危物种的数量增多,破坏了环境的健康稳定,对于保护生态多样性和环境健康稳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因此,为了保持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现在的挑战在于减缓生境破坏的速度,为生态重建和生境修复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源。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物种调查研究报告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物种调查研究<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09生态学,青岛 266003)摘要:当今外来入侵物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问题,外来物种入侵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我国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外来物种入侵提供了理想的条件,目前外来入侵物种已达283<2006年),其中恶性外来入侵种有几十种之多。
本文在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对中国外来五中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危害情况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防控外来入侵物种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外来入侵物种经济损失应对策略外来入侵物种<alien invasive species)是指在被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下能够未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形成一定规模种群结构,并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及较高的生存空间占据持久力的物种,它们在引入地区可能导致经济的、环境的危害,或对人类健康有害<Wagge and Reaser,2001;高贤明和庄平,2004)。
在全球范围内,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第二大因素<Species Survival Commission,2000)。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外来物种入侵现象愈加严重,外来入侵物种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成功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中,草本植物107种,外来昆虫32种,外来微生物23种<柏成寿,2004)。
1外来入侵物种概述国内外来物种入侵现状中国由于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带分异、生态环境错杂,为可能入侵的外来物种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除了青藏高原上少数人迹罕至的片源保护区外,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外来生物入侵物种的影响和威胁。
自20实际801年代以来,我国加强了动植物检疫和防治工作。
2003年全国口岸进京职务检疫达到59万批,解惑有害生物48139批1900多种。
生物入侵生态学_成就与挑战_李博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02.02.005 科技前沿与学术评论生物入侵生态学:成就与挑战教授、博导 李 博教授、博导 陈家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上海200433)摘 要:全球化不仅带来了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化,而且也改变了生物分布的空间格局———导致生物种群的重新分布,由此而产生的生物入侵已成为各国政府、国际社会和学术界所共同关心的全球变化问题,也是当前最棘手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生物入侵的生态学因此成为了当代生态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和研究热点。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的主要研究热点及其进展,包括生物入侵的定义、生物入侵与全球变化的关系、生物入侵的特征、入侵的扩散、生物入侵的进化后果等。
我国已于去年正式加入WTO,生物入侵无疑将成为我国入世后愈来愈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
结合国际上的研究前沿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的优先研究领域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进化后果 扩散 全球变化 生物入侵 十数规律 外来入侵种 优先研究领域Ecology of Biological Invasions: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LI Bo CHEN Jiakuan(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for Biodiversity Scienc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Biodiversity Science,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433)A bstract:Biological invasions,one of the thre e most pressing environmental proble ms,are uninte nded c onse-quenc es of globalisation,whic h facilitates the transglobal movement of specie s ac ross all geographical and physi-cal boundaries with the vastly increasing movement of people and c omme rc ial goods.In addition to economic im-pacts,they have profound influenc e on native biodive rsity,c ommunities,e cosyste ms and even re gional ec ological security.This re vie w focuse s on some important issues of ec ology of biologic al invasions:definition of biological invasion,global c hange and biologic al invasions,tens rule,range spread,e volutionary consequenc es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A lso,we briefly discusse d the priority re search areas in the future.China will no doubt benefit from entering W TO,but she will also face a m ore serious proble m of biological invasions cause d by exchange of living organisms.The re fore,it is hoped that our e cologis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on of biological invasions s o as to avoid se vere negative consequenc es for our environment,economy and society.Key words:e volutionary c onse quences,range spread,global change,biologic al invasions,te ns rule,inva-sive alien species,priority research directions基金项目:基金委重大项目(批准号:39893360),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30170155)。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与生物控制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与生物控制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生物入侵与生物控制。
生物入侵是指非本地物种进入新的地理区域,并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生物控制则是通过引入其他物种来控制入侵物种的数量和影响,以恢复和保护受影响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讨论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与生物控制的概念、原因、影响和方法。
一、生物入侵的概念及原因生物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的非本地物种进入新的地理区域并逐渐建立种群。
这些非本地物种可能是通过人为引入(如宠物、农作物等)、动物迁移、海洋生物扩散或空气传播等途径进入新的环境。
生物入侵物种通常具有强大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并对原生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生物入侵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全球化加速了物种的传播和扩散,使物种间的地理障碍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其次,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使许多生境发生了变化,为入侵物种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
此外,人类活动如贸易、旅游和运输也促进了生物入侵的发生。
例如,船只通过国际航运将外来物种带入新的地理区域。
二、生物入侵的影响生物入侵对原生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许多影响。
首先,入侵物种竞争本地物种的资源,如食物、栖息地和光线等。
这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甚至可能导致本地物种灭绝。
其次,入侵物种与原生物种的杂交也可能对遗传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入侵物种还可能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破坏生态平衡。
三、生物控制的方法为了应对生物入侵的影响,人们采取了一些生物控制的方法。
生物控制是一种通过引入其他物种来控制入侵物种的数量和影响的策略。
这些控制方法可以分为生物学控制和生态学控制。
1. 生物学控制生物学控制是针对入侵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史进行控制。
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引入入侵物种的天敌、寄生虫或病原体来控制其数量和繁殖力。
例如,在一些地区,引入特定的昆虫或微生物来控制入侵的植物物种,从而减少其种群数量。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探索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入侵机制与防治策略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探索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入侵机制与防治策略摘要生物入侵是全球生态系统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深入探讨了生物入侵的定义、影响、入侵机制以及防治策略。
通过分析生物入侵的生态学过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各种防治措施的优缺点,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以期为生物入侵的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引言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以及人类社会经济造成损害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生物入侵问题日益严重,对全球生态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生物入侵的影响1.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入侵会导致本地物种的衰退甚至灭绝,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入侵物种可能与本地物种竞争资源、捕食本地物种、传播疾病,从而改变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
2. 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生物入侵可能改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过程,影响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稳定性和恢复力。
例如,入侵植物可能会改变土壤的养分循环,入侵动物可能会改变食物网结构。
3. 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生物入侵可能对农林牧渔业生产、人类健康和基础设施造成损害,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例如,水葫芦的入侵会堵塞航道、影响水产养殖,红火蚁的入侵会危害农作物和人类健康。
生物入侵机制生物入侵的成功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1. 入侵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入侵物种的繁殖能力、竞争能力、适应性等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其入侵潜力。
2. 入侵地的环境条件:入侵地的气候、土壤、生物群落等环境条件决定了其对入侵物种的接纳程度。
3. 传播途径:入侵物种的传播途径包括自然传播(如风力、水流)和人为传播(如国际贸易、旅游)。
人为传播是导致生物入侵的主要原因。
生物入侵的防治策略生物入侵的防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多种措施。
生物入侵的生态学机制与预防控制研究
生物入侵的生态学机制与预防控制研究生物入侵是指原本不存在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外来物种,侵入并扩散到新的地区,危害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
许多外来生物入侵都可以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环境损失,因此生物入侵已成为生态学和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热门议题。
本文将介绍生物入侵的生态学机制和预防控制研究。
1. 生物入侵的生态学机制生物入侵的生态学机制复杂多样。
一方面,外来生物会因为缺乏天敌和竞争对手等优势条件,迅速繁殖和扩散到新的地区。
例如,以猴子庙为代表的南美蟒蛇,因为没有天敌,可以迅速适应并繁殖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对当地的野生动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另一方面,外来生物的入侵可能会与当地物种发生相互作用,例如捕食、竞争和寄生等,导致生态系统中相对稳定的关系被打破。
例如,以鱼场为代表的非洲鱼鹰吃掉了原本在当地生活的鱼,对该地生态系统造成了损害。
2. 生物入侵的预防控制研究生物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威胁是缓慢而持续的过程,因此遏制和防范生物入侵应该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国际上,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范生物入侵,包括加强监测和监管、禁止非法进口和运输、加强外来物种的管控和防控、加强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等。
在科学研究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1)外来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外来生物的生物学特性是导致它入侵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深入分析外来生物的物种、种质和遗传特征等方面,可以为制定有效的管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外来生物与当地物种的相互作用研究外来生物的入侵往往会与当地物种形成相互作用,研究外来生物与当地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外来生物入侵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制定科学的防范策略。
(3)外来生物的生态适应机制研究外来生物的生态适应机制是其可以入侵成功的关键。
因此,研究外来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变化和生态效应,可以为制定有效的生物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 结论与展望总之,生物入侵是一个复杂的生态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深入研究。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物种调查研究报告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物种调查研究<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09 生态学,青岛266003)摘要:当今外来入侵物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问题,外来物种入侵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我国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外来物种入侵提供了理想的条件,目前外来入侵物种已达 283<2006 年),其中恶性外来入侵种有几十种之多。
本文在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对中国外来五中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危害情况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防控外来入侵物种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外来入侵物种经济损失应对策略外来入侵物种 <alien invasive species )是指在被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下能够未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形成一定规模种群结构,并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及较高的生存空间占据持久力的物种,它们在引入地区可能导致经济的、环境的危害,或对人类健康有害 <Wagge and Reaser,2001 ;高贤明和庄平,2004)。
在全球范围内,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第二大因素 <Species SurvivalCommission,2000 )。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外来物种入侵现象愈加严重,外来入侵物种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成功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中,草本植物107 种,外来昆虫 32 种,外来微生物 23 种<柏成寿,2004)。
1 外来入侵物种概述国内外来物种入侵现状中国由于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带分异、生态环境错杂,为可能入侵的外来物种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除了青藏高原上少数人迹罕至的片源保护区外,全国 34 个省、市、自治区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外来生物入侵物种的影响和威胁。
自 20 实际 801 年代以来,我国加强了动植物检疫和防治工作。
2003 年全国口岸进京职务检疫达到 59 万批,解惑有害生物 48139 批1900 多种。
生物入侵的生态学研究
生物入侵的生态学研究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活动日益扩张,而这种扩张却给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其中之一就是生物入侵现象——大家可能并不陌生,也许在日常生活中,男欢女爱,甚至金融经济都比这个概念更能打动我们的心,但实际上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生物入侵却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生态问题。
本文选取生物入侵作为主题,探讨其中的生态学研究,介绍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对策。
1. 什么是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一些物种以非自然的方式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并在此繁殖,对该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现象。
生物入侵是全球性的问题,由于生物强适应性和快速繁殖能力,极有可能快速地占领新的生态系统,排挤原有物种,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生物入侵常常带来诸如植物、动物、土地和水源等的问题,给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 生物入侵的危害生物入侵会导致许多不利影响,可以影响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1)消耗资源:生物入侵可消耗当地的资源,例如对植物、土壤、水源和其他动植物种等。
(2)传播疾病:生物入侵也可能传播疾病,对生态系统和人类产生危害。
(3)破坏原有生态平衡:一些过硬生境外来生物能够占领优渥的生态空间,导致地方物种消失或减少,难以恢复平衡。
(4)造成环境损害:大量生物入侵会引发生态谋杀,破坏生态建设,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损害,易导致环境生态问题进一步恶化。
3. 生物入侵的研究方法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生物入侵的机制是甚为复杂的,包括了环境、生物、推进和直接影响等诸多因素。
生物入侵的复杂性使其难以解决,在探讨过程中通常需要依靠综合性研究。
常见的研究手段包括实验室实验、野外调查、社会调查等。
实验室实验:通过实验室定量研究、观察和描述生物入侵过程。
野外调查:在野外调查中研究生物入侵,通常需要对野外生态系进行采样、记录并分析数据。
社会调查:在社会调查中,研究人员跟踪和分析受生物入侵影响的人群,对从中获取有关生物入侵的信息。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机制研究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机制研究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生物入侵成为生态学和环境管理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进入并在本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繁殖并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的过程。
这些外来物种会对当地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和生态过程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当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因此,研究生物入侵机制对于管理和保护当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入侵的机制主要包括生物学机制、生态学机制和人类活动机制。
生物学机制是指外来物种具有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并且能够繁殖后代以及适应当地环境和生态条件。
生态学机制是指外来物种的入侵与当地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外来物种的适应和利用能力往往能够对当地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和生态过程造成危害。
人类活动机制是指人类的活动和行为对外来物种的引入和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人工引入外来物种、农业和林业活动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
生物入侵的过程中,外来物种对当地物种的竞争和掠夺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外来物种具有更高的竞争和掠夺能力,可能会夺取当地物种的食物、栖息地和生存资源。
此外,外来物种在入侵时也会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某些果蝇种类被引入新环境后,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导致当地果树受到严重破坏和损失。
同时,外来物种在入侵后也可能会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络和物种多样性,从而对生态过程造成影响。
为了控制和管理外来物种的入侵,需要了解和研究各种生物入侵机制。
一些有效的控制策略包括物理控制、化学控制和生物控制。
物理控制是指利用物理方法控制外来物种的传播和入侵,例如建立障碍、破坏栖息地和利用反射和发光等。
化学控制是指利用化学方法控制外来物种的传播和入侵,例如利用农药、除草剂和清除化学物质等。
生物控制是指利用天敌、害虫和外来物种的天敌等方法控制外来物种的传播和入侵。
这些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需要综合考虑和筛选,才能实现对生物入侵的有效控制。
总之,生物入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机制和影响因素较为广泛和复杂。
生物入侵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英文版
• unintentional introducing with human activities:Staff
mobility and the exchange of goods can act as a vehicl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exotic species, inadvertently exotic species from native zone to other areas.
(a) change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quantity of the original ecosystem;
(b) change the trophi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c) change the mechanism of interference, coercion; (d) access to and use of resources on native species. With one of many invasive alien species will be able to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lter ecosystem processes.
Impact on productivity and energy flow
Non-native earthworms can dramatically increase decomposition in soils.
Non-native herbivores, like gypsy moth, directly affect the flow of energy captured by plants from the sun.
植物生理学论文——入侵生物侵入机制及进展
生命科学学院2010级本科植物生理学课程论文课题名称:入侵生物侵入机制及进展姓名:孙颖雯班级:2010级生物科学(师范)2班学号:222010317011053指导教师:龙云【摘要】:本文对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的研究调查综述并从外来种的现状、入侵路径、入侵机制、预防措施、解决方法及通过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生物入侵问题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研究方法的发展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量的研究表明生物入侵机制是极为多样的,可能没有一般的、通用的机制。
阐明生物入侵的机制,对推动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和控制有害外来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物入侵入侵机制紫茎泽兰【引言】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一个新的通常也是遥远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并持续维持下去[1]。
生物入侵造成的危害具有爆发性和长期性,且不可逆转。
外来种如果形成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会产生多方面影响,其中最严重的是对入侵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生物入侵和栖息地丧失被视为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第二个主要原因。
外来入侵生物往往具有极强的适应、繁殖、传播的能力,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防范生物入侵的难度也越来高。
过去500年里尤其近200年来,全球入侵物种的数目增加了几个数量级[2],如今全球几乎没有几个区域没有受到外来种I 尤其是入侵种的影响[3]。
据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有400多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多大100余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入侵我国的有50余种[4]。
外来物种入侵的机制是相当复杂的,目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生物学、抑或生态学特性就能解释的问题,而是属不同层次上的多学科相互贯通交织、共同影响和作用的学科群理论[5~6]。
外来植物入侵给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带来风险,包括替代当地植物,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改变群体的演替规律,导致农业动植物产量大量降低等。
外来入侵物种导致入侵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均匀化和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的退化,致使区域物种组成简单化。
虾虎鱼类入侵生态学研究进展
虾虎鱼类入侵生态学研究进展作者:姜昊辰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10期摘要:指出了虾虎鱼类是虾虎鱼亚目(Gobioidei)鱼类的统称,作为鱼类中最大的家族,它们几乎分布在除南北极的所有水域中。
因为近半个世纪人类的活动等原因不断地扩散,凭借自身极高的繁殖力、丰富的食性、攻击性等行为,成为入侵物种,并通过种种关系威胁引入地土著种的生存,降低了该地的生物多样性。
研究虾虎鱼类的入侵生态学,对于抑制虾虎鱼的扩散、保护水生环境、维持当地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虾虎鱼;生物入侵;基础生物学;扩散机制;生态学效应中图分类号:X1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103051 研究现状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s)问题是当前生态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Gozlan et al.,2010;Guisan et al., 2014;刘艳等,2013;吴昊,丁建清,2014)。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一个新地区,定殖后对当地的生态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的生态学现象(Mack et al., 2000;吴昊,丁建清,2014)。
在我国,500多种外来物种的入侵(鞠瑞亭等,2012),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等领域造成了重大损失,形势十分严峻。
在水域环境中,由于具有较为明确的边界限制,土著物种缺乏足够的逃避空间,入侵种带来的影响尤为显著。
例如,在湖泊环境中,外来种的入侵常造成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严重下降,如非洲最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在1954年引入尼罗尖吻鲈(Lates niloticus)后,导致湖内200余种土著棘鳍鱼类灭绝(潘勇和曹文宣,2007)。
在我国,云南省原有的400多种土著鱼类中,在外来物种及其他因素的联合影响下,半数以上物种灭绝或濒危(王亚民和曹文宣,2006)。
由于鱼类具有显著的下行效应,鱼类入侵带来对水域生态环境及水生生物带来的生态学影响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Gozlan et al., 2010)。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研究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研究生物入侵是指某些物种进入某个生态系统,它们是来自其他生态系统的生物,对于新的环境它们既能生存又能繁殖,且对原生物种及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入侵物种不同于本土物种,它们在新的环境中获得了更大的生存优势,在消耗原有物种的生存资源的同时,不断繁衍生息,并摧毁面临问题不能自行适应的原有生物群落。
这会导致许多生态问题,例如公共卫生风险、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等等。
因此,研究生物入侵是目前生态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生物物种的国际传播和入侵现象日益普遍。
尤其是在环境污染、全球化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生物物种入侵问题越来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态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生物入侵研究。
首先,生态学家们通过对种子分散、幼虫移位和生殖方式等生物特性的分析,对那些能够在异质环境中高度适应和繁殖的物种进行筛选和预测。
他们采用了一系列方法来研究入侵物种的种间竞争和分布格局,以及它们对原生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影响。
然后,他们通过对影响入侵物种传播和适应性的因素进行研究,建立和优化物种生存模型,以便预测和防止物种入侵以及可能的影响,并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生物入侵问题不仅是单一物种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环境的系统性问题。
多学科交叉合作已经成为探索和管理物种入侵的关键之一。
生态学家与其他学科如农业、林业、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等密切合作,为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生物入侵提供了关键性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手段。
集成方法包括建立全球入侵数据库、创建生物防治系统、优化移植和保护本土物种,以及设计和实施入侵物种预警和扫描方案等等。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研究提高了我们对环境伦理学的认识,催生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条款。
未来,我们还可以通过更深入的研究,确定物种入侵的复杂生态与生理过程,加强全球和區域间的合作,探讨复杂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健康。
生物入侵的生态学效应和对策研究
生物入侵的生态学效应和对策研究随着全球交通和贸易的发展,各种生物入侵现象越来越频繁。
生物入侵是指非本地物种进入某一生态系统并引起生态影响的过程。
生物入侵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
一、生物入侵的生态学效应生物入侵的生态学效应被视为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首先,入侵物种会影响原有物种的种群结构和竞争机制。
入侵物种往往具有较强的生长和繁殖能力,在与原有物种展开竞争时,往往能够占据优势地位,导致原有物种的数量和分布出现改变,有的甚至面临灭绝的风险。
其次,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入侵物种会改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循环、生物间相互作用等环节,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稳定性受到破坏。
例如,进入沼泽生态系统的蓝藻和紫苏,破坏了浮游植物和水生动物的食物链,破坏了沼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最后,生物入侵还会引发疾病、生产损失、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问题。
有些入侵物种能够携带病菌,引起人畜流行病的传播;有的入侵物种能够破坏农作物、林木和草地,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还有的入侵物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如亚洲虎蚊能够传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
二、生物入侵的对策研究为了解决生物入侵问题,各国政府和相关组织采取了一系列对策。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预防生物入侵。
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加强船舶、货物和人员的检疫和监管;对入侵物种的发现和引入进行及时处理;搭建生物入侵早期预警系统等。
2.控制已经入侵的物种。
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可行的控制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生物学控制、机械控制等。
3.监测和评估生物入侵。
建立系统的监测体系,定期进行入侵物种的调查和评估,以掌握生物入侵的动态变化,为入侵物种的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4.宣传和教育公众。
利用各种媒介向公众传递生物入侵的危害,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行为。
在对策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协调各方利益,尤其是涉及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需要综合考虑。
近十年中国生物入侵研究进展
近十年中国生物入侵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通过自然或人为途径进入一个新的生态环境,并对该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现象。
近十年来,随着全球化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物入侵问题在中国日益严重,对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以及农业、林业等产业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和研究中国生物入侵的进展和现状,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近十年来中国生物入侵研究的进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总结中国生物入侵的研究现状、主要特点、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介绍了生物入侵的定义、类型、影响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研究概况,然后重点分析了中国生物入侵的现状和特点,包括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其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接着,文章回顾了近年来中国生物入侵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包括入侵机制、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防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当前生物入侵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文章对中国生物入侵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国生物入侵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和决策支持。
二、近十年中国生物入侵研究的主要进展近十年来,中国生物入侵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涵盖了入侵物种的识别、监测、预测、防控等多个方面。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生物入侵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因此,中国政府和相关研究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致力于提升生物入侵研究的水平。
在入侵物种的识别方面,科学家们运用分子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等多种手段,成功识别了一批新的入侵物种。
这些物种来自世界各地,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它们的入侵对中国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同时,研究人员还建立了完善的物种数据库,为后续的监测和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监测和预测方面,中国采用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手段,实现了对入侵物种的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
通过这些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入侵物种的分布和扩散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近十年中国生物入侵研究进展
研究方法和数 据来源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文献综述法:对近十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入侵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比较研究。 实地调查法:对重点区域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第一手数据和资料,了解实际情况。 模型模拟法: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生物入侵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深入研究生物入侵的机制和影响,为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物入侵问题。 创新技术手段,提高生物入侵研究的效率和精度。 拓展研究领域,关注新兴生物入侵问题和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物入侵趋势。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术
研究结论和展 望
研究结论和成果总结
近十年来,中国在生物入侵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研究表明,生物入侵对中国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通过科学手段可以有效控制和缓解其 危害。
目前,中国在生物入侵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 鉴。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生物入侵研究,推动相关领域科技创新,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更大 贡献。
研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数据来源有限,可能存在偏差 研究方法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优化 缺乏长期跟踪观察,无法全面了解生物入侵的长期影响 跨学科合作不够充分,需要加强与其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片等。
生物入侵的机制和过程
生物入侵的途径: 自然入侵、无意引 入、有意引入
生物入侵的机制: 繁殖能力强、适应 性广、传播能力强
生物入侵的过程: 定殖、扩散、种群 建立
生物入侵的影响: 破坏生态环境、威 胁人类健康、影响 经济发展
生物入侵的影响因素和条件
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学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领域的作用愈发凸显,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学科领域。
本文将对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做出一些探讨。
一、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环境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学家们通常将环境划分为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两个方面,包括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中的化学和物理因素等。
生态学家们主要关注以下问题:1、生物群落的形成、演替和调节机制。
生态学家们研究如何自然地、或人为地形成生态系统,如何演变,以及群落自我调节的机制。
2、环境质量的评估和提升。
生态学家们通过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来评估环境质量,也探讨如何通过重建、改造生态系统等方法提高环境质量。
3、生态问题研究。
生态问题涵盖了很多方面,如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入侵、生境恢复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生态学家们揭示它们背后的原因,并尝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生态学的研究进展1、生态系统演替理论的进展生态学家们通过研究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形成了关于生态演替理论的重要思想。
这一研究主要探究植被在一个特定环境下从开放区域开始,逐渐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的过程。
生态演替分为原始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原始演替是指一个没有植物生命的新区域被首次移民时,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逐渐演变成复杂的生态系统的过程。
次生演替是指当一个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后,逐渐恢复其原有的生态系统的过程。
生态演替研究的深入程度,对于生态系统管理和资源保护至关重要。
2、气候变化和全球生态系统模型过去几十年,生态学家们着眼于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结果会影响到生态系统中的许多方面,如陆地景观、生物多样性、地理一带一路环境等。
因此,建立一个全球生态系统模型,和研究气候变化对于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生态学的研究热点。
生态学家们希望通过这些模型,预测整个生态系统在被气候变化影响后下一步的走向,为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效的依据。
生物入侵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与新挑战
生物入侵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与新挑战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全球生态环境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生物入侵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通过阐述入侵进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经济的影响,对生物入侵进行科学分析和探讨。
文章旨在探讨生物入侵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与新挑战,为控制和管理生物入侵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一、生物入侵的概念生物入侵是指某一种生物种群由原生地区大规模扩散到其他生态地区,与当地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发生生态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的生态影响。
生物入侵分为天然入侵和人为入侵两种类型。
其中,人为因素是生物入侵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在农业种植、林业经营、观赏养殖、航运贸易和旅游等方面,人类活动导致的物种扩散已经成为全球生物入侵的主要因素。
二、生物入侵的影响生物入侵具有全球范围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其主要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入侵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与环境质量的下降。
2.威胁生物多样性生物入侵会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的威胁,导致一些当地生物消失或减少,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3.影响生态经济生物入侵会对当地的生态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农业产量减少、生物物种灭绝和旅游业萎缩等。
三、生物入侵生态学的研究生物入侵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旨在探讨管理或控制生物入侵的科学方法。
它将生态学、地理学、生物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分析入侵种群与本地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入侵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管理控制的有效性等。
自1990年代以来,生物入侵生态学已经成为国际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已有很多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入侵种群的扩散和传播规律、生态系统对入侵种群的抗性和容忍度、生态系统恢复力和抵抗力、生物入侵对重要生态过程的影响等。
生态学对生物入侵的影响与控制策略
生态学对生物入侵的影响与控制策略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生物入侵现象日益严重,给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生态学作为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对于理解生物入侵的机制、影响以及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其原生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传播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在新的环境中大量繁殖、扩散,对当地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过程。
例如,水葫芦在我国的泛滥,福寿螺对稻田的破坏,以及红火蚁对人畜的攻击等,都是典型的生物入侵案例。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生物入侵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入侵生物可能会与本地物种竞争资源,如食物、水分、栖息地等。
由于入侵生物在新的环境中往往缺乏天敌和竞争对手的制约,它们能够迅速占据资源,从而导致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
其次,入侵生物可能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某些入侵植物可能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进而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影响。
此外,入侵生物还可能会传播疾病,对本地物种的健康造成威胁,进一步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那么,生态学在生物入侵的控制策略中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首先,通过对入侵生物的生态特征和生态需求的研究,我们可以预测其可能的扩散范围和传播途径,从而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例如,如果我们了解到某种入侵昆虫需要特定的寄主植物才能生存和繁殖,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监测和控制这些寄主植物的分布,来阻止该昆虫的入侵和扩散。
其次,利用生态学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原理,可以引入入侵生物的天敌来进行生物防治。
但在引入天敌时,必须要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确保引入的天敌不会成为新的入侵物种,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二次危害。
此外,恢复和保护本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也是控制生物入侵的重要策略之一。
一个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和恢复力,能够更好地抵御入侵生物的冲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6-30
人为干扰与全球变化的影响加速了生物入侵
• 生物入侵实际上是人类活动使物种克服地理屏障而实现重新分布的过 程, 人为或自然原因导致的环境扰动都可能加速外来种入侵。这些扰 动包括陆地的大火、洪水、农业开垦、牲畜放牧、湿地的水被排干、 河流及湖泊的盐度或营养水平的改变等。环境扰动也是影响群落演替 进程的重要因子之一。 • 全球性气候的变化( 如空气中CO2 浓度增加) 可能有利于迅速改变入侵 种的分布区或使其具有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氮沉积增加、干扰改变和 栖境斑块化增加等都可能促进生物入侵的盛行 。
生物入侵的过程
• 外来物种的侵入:是指生物离开原有的生态 系统到达一个新的环境。 • 定居与成功地建立种群:生物到达侵入地后, 经当地生态条件的驯化,能够生长,发育并 进行了繁殖,至少完成了一个世代。 • 时滞阶段:指入侵性外来生物从开始在新的 环境里定居到种群开始快速增长和迅速扩大 “占领区”之间的时间延迟期(潜伏期)。 • 扩散与爆发:入侵生物形成了有利的年龄结 构和性别比例,具备快速增长和扩散能力
对本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外来入侵物种影响30%-50%的目前被美国联邦濒危物种 物种法案中认定为受威胁或濒危的物种(仅次于栖息地的破坏。) 植物 陆生脊椎动物 鱼类 昆虫蜘蛛 软体动物和甲壳 类动物
4
1.生态系统的直接破坏
• 外来入侵生物对特定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生态 环 境产生严重的干扰与危害。外来物种一旦成果入侵 生态 系统,其影响是多方面的: (a)改变原有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组成和数量; (b)改变系统内的营养结构; (c)改变干扰、胁迫的机制; (d)获取和利用资源上不同本地物种。只要具备其中 一条, 许多外来入侵物种就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生 态系统过 程
• • • • 对火灾和虫害的控制和抵抗能力降低 土壤保持和营养改善能力降低 水分保持和水质提高能力降低 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降低
人口和食物链的影响
海七鳃鳗是原生赴大西洋,但现 在影响在大湖鱼。
紫金钱草成为主导在潮湿的地方,直 接影响其他植物种群。
22
入侵种的特性是生物入侵的基础
• ( 1) 强大的繁殖和传播能力:外来种的繁殖特性对其在新栖息地的种群 建立起到很大作用, 通常入侵种有更强的繁殖能力, 能迅速产生大量的 后代,入侵种具有生活史较短、种子数量较多、体积较小、存活时间较 长、易于被风和动物传播等特点[ 16-18] , 有的还具有很强的营养繁殖 能力, 能由植物碎片长成植株, 或以地下根茎进行无性繁殖. • ( 2) 强大的竞争及适应能力:入侵种在新栖息地的环境条件下, 竞争能力 往往强于处于相似生态位的本地种, 在这种情况下入侵种可以通过排 挤本地种而获得成功。入侵种通常会与本地种竞争资源, 它们对食物 与资源的获取能力强于本地种, 从而可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除了 竞争取胜外, 有些入侵种较本地种更能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许多入侵 种还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 使在当地群落中占优势的本地种不能适 应变化了的新环境, 而入侵种对不良新环境的较强忍受力, 使其具有更 强的竞争优势。
对生产力和能量流动的影响
非本地蚯蚓可以显着提高 土壤中分解。
非本地的食草动物,如 舞毒蛾,直接影响拍摄 的植物从太阳的能量流 。
9
对养分和水分循环的影响
入侵固氮细菌(如在夏威夷fayatree),增加土壤中的氮。
高蒸散率saltcedar提请 当地地下水位和,可以 减缓流动的河流和溪流 。
10
入侵种引起的生态问题
2013-6-30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外来入侵物种是生态系统大的生物威胁。 大部分 外来种成功入侵后大爆发,难于控制,且 对生态 系统产生的破坏性不可逆转,形成优势 种群,并 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引起本地物种 的消失与灭 绝。主要表现在:①直接导致当地生物物种数 量 减少;②间接导致依赖于当地生物物种 生存的其 他生物物种的数量减少;③改变 了当地生态系统; ④当地环境对火灾、病 虫害的控制和抵抗能力降 低;⑤当地土壤 保持和土壤营养改善能力降低; ⑥当地水 分保持和水质提高能力降低;⑦当地生 物 多样性保护能力降低。
生物入侵生态学研究进展
• • • • •
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定义 生物入侵的途径与过程 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物入侵的形成机制及动因 生物入侵的预防与控制
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定义
• 现状:人类活动的干扰已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变成了一个 人类占优势的行星,生物区之间的隔离程度越来越小。随着 国际间人流和物流的增加 ,越海和跨大陆的生物区系交换也 正在加速,并已成为生物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大多数国 家植物区系中的 20 %左右为外来区系;岛屿、城市和干扰频 繁的地区其外来植物区系的比例将更高。 • 定义: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 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导 致生物入侵的物种称为外来入侵种。
2013-6-30
2013-6-30
生态防治法
• 由于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下降可为外来种入侵打开方便之门, 所以, 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提高生态系统对入侵种的抵抗力。目前, 利用生态学的理论防治生物入侵, 具有明显的优势, 特别是对于植物入 侵种的研究,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在充分研究本地种的生物、生态 学特性, 如它们与入侵种的竞争力、它感作用等的基础上, 掌握繁殖、 栽培这些物种的技术要点, 并探讨本地种的经济特性和市场潜力等, 以 便同时获得经济和生态效益。 • 。在植物方面, 可根据植物群落自身的演替规律, 在入侵种占优势的地 区加强对本地种的恢复工作, 从而取代入侵种, 达到对入侵种长期控制 的目标。。最重要的是, 这些本地种进行搭配种植之后, 可形成具自循 环、自维持, 以及自养功能的植物群落, 对生物入侵具有长效的控制作 用。
• 对生物入侵的防治, 之前大多采取人工拔除、火烧、放牧、化学防除 等方法, 目前较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天敌引种, 也称为传统生物防治, 即 由原产地引进天敌到新分布区释放, 限制外来种的种群增殖以求建立 新的平衡, 这是完全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对于遭受生物入侵的地方, 则 需要制定长期控制目标, 采用综合的方法, 综合人工、化学、生境控制 和生物防治的方法。 • 但是这些防治方法仍存在一些缺点, 如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易 造成环境污染、见效缓慢、防除效果受气候、季节等因素影响大等。 此外, 如果引种天敌不慎, 还存在有隐患, 即天敌的引入可能会造成其 他物种的生物爆发, 形成新的生物入侵。
2013-6-30
侵入地的特性为生物入侵创造了条件
• ( 1) 生境的可侵入性:①平均盖度低的植物群落易受入侵; ②干扰频度 高的植物群落易受入侵。研究认为, 下列生境是容易被入侵的: 具有相 对较少本地种的生境、干旱( 但不一定是半干旱) 生境、盐沼和高山生 境、沙地或高低不平的土壤生境、片断化生境、河岸生境和岛屿生境。 • ( 2) 空生态位假说:空生态位( vacanniche) 有可能导致外来种的入侵成 功。岛屿生态系统易遭受生物入侵的原因之一是岛屿生态系统内物种 贫乏, 没有被占领的、可为入侵种提供的空生态位较多, 因而比大陆更 容易被外来种入侵。 • ( 3) 生物控制因素的丧失:许多入侵种以种子、孢子、卵或别的休眠 形式到达新的地点后, 其在本地的竞争者、捕食者、草食者和寄生者 等并没有随之到达,长期共存的天敌因素大幅度减少。这种天敌缺乏 0的状况使得外来种生存空间较大, 为其入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导致 建群种的种群数量大幅增加, 最终爆发成灾; 而种群数量的骤增又加速 了入侵种的入侵速度。
生物入侵的途径
• 有意引入:某些部门或个人, 为提高经济效益、观赏和进 行生物防治等, 从异地引入了大量物种。由于管理不善或 事前缺乏相应的风险评估, 有的物种变成了入侵种。海狸 鼠(獭狸)于1953年引入我国东北, 后在各地大量养殖, 20世 纪90年代中期, 由于种种原因, 獭狸逃生或被放生, 在野外 自生自繁, 成为南方农田、果园新的有害动物。 • 随人类活动无意传入:人员流动和物资交流可以充当外来 种的引入媒介, 无意间将外来种从原生地带到别的地区。 相当一部分入侵种是由这种方式带入的。我国蔗扁蛾,褐 家鼠、豚草、美国白蛾等都是随人员或商品贸易带入的。 • 自然传入。植物种子或繁殖体借风或动物的力量实现自然 扩散。紫茎泽兰和飞机草在其发生区域总是以密集成片的 单优群落出现, 大肆排挤当地植物, 侵占宜林荒山,影响林 木生长和更新; 并侵入经济林地, 影响栽培植物的生长。此 外, 还堵塞水渠、阻碍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