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县防御山洪灾害预案1
巴彦淖尔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巴彦淖尔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ea44b9f7ec4afe05a1df21.png)
巴彦淖尔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1 .总则1 .1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应对全市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和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中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减轻灾害后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1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2011-2015 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巴彦淖尔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国家、自治区和巴彦淖尔市有关救灾工作方针、政策和原则,结合巴彦淖尔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原则(1 )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政府主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3)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必要的救助和扶持。
1 .4 适用范围凡在巴彦淖尔市范围内发生的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气象灾害,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2.1 巴彦淖尔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巴彦淖尔市减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减灾委”)为巴彦淖尔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如图 1 所示),负责制定巴彦淖尔市减灾救灾工作的政策、制度和规划,协调开展重大减灾救灾活动,指导地方开展减灾救灾工作,组织协调全市抗灾救灾工作。
减灾委各成员单位按各自的职责分工承担相应任务。
山洪灾害应急处置预案方案
![山洪灾害应急处置预案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e3633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8.png)
一、预案背景山洪灾害是指由于强降雨、融雪、冰川湖溃决等原因,短时间内形成急流、洪水,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山洪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健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提高预警准确率;2. 加强山洪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救援及时、有序;3. 最大限度地减少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区域。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山洪灾害应急指挥部(1)职责: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山洪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2)组成:由当地政府、水利、气象、公安、交通、民政、卫生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山洪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1)职责:负责日常应急管理、信息收集、应急物资储备等工作。
(2)组成:由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组成。
3. 山洪灾害应急救援队伍(1)职责:负责山洪灾害现场救援、抢险救灾等工作。
(2)组成:由公安、消防、卫生、民兵、志愿者等人员组成。
五、监测预警1. 监测预警体系(1)气象监测:利用气象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设备,对降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2)水文监测:利用水文监测站、水文观测船等设备,对河流水位、流量、流速等进行实时监测。
(3)地质监测:利用遥感、地面监测等手段,对地质环境、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进行监测。
2. 预警发布(1)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
(2)预警信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短信等渠道发布。
六、应急处置1. 紧急响应(1)接到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入紧急响应状态。
(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会商,确定应急处置方案。
2. 群众转移(1)对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地区,及时组织群众转移。
(2)转移过程中,确保群众生命安全,防止拥挤、踩踏等事故发生。
3. 救援抢险(1)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灾区,开展救援、抢险工作。
(2)确保救援物资、设备充足,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山洪灾害群测群防应急演练预案
![山洪灾害群测群防应急演练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bf0b8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c.png)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山洪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山洪灾害群测群防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我镇范围内山洪灾害易发区的应急演练。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山洪灾害群测群防应急演练指挥部,负责应急演练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演练的日常管理工作。
3. 各村(社区)成立应急小组,负责本村(社区)的应急演练工作。
三、应急演练目标1. 提高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2. 加强山洪灾害防御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3. 提高群众在山洪灾害发生时的自救互救能力。
4. 提高镇、村(社区)级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应急演练内容1. 演练前准备(1)组织培训:对参演人员进行山洪灾害防御知识、预警信号识别、应急响应程序等方面的培训。
(2)物资准备:确保演练所需的应急物资、设备齐全。
(3)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演练预案,明确各参演单位的职责和任务。
2. 演练实施(1)预警发布:模拟山洪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参演人员迅速响应。
(2)应急响应:参演单位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群众转移:组织危险区域内的群众按照预定路线有序转移至安全地带。
(4)灾民安置:确保转移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5)灾情上报:演练结束后,参演单位及时向上级指挥部汇报演练情况。
3. 演练总结(1)总结经验: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2)表彰先进:对在演练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五、应急演练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确保参演人员充足,提高演练效果。
2. 物资保障:保障演练所需的物资、设备充足。
3. 财务保障:确保演练经费及时到位。
4. 交通保障:保障演练期间交通畅通,确保参演人员、物资运输。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山洪灾害群测群防应急演练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各参演单位要认真学习本预案,确保应急演练工作顺利进行。
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方案
![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90cbf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6b.png)
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精选14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
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篇1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山洪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结合我乡山洪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形成特点,主要诱发因素及危险程度,特制定如下预案。
一、基本情况我乡山洪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以崩塌、滑坡、危岩为主,其中较为严重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有4处。
二、20xx年趋势预测(一)降水预测在汛期(3—10月),集中降雨和持续强降雨是导致山洪地质灾害发生的直接诱发因素。
主汛期(4-6月)全乡的降雨量略多于去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为降雨相对集中期,局部特强降雨引起的局面洪涝和衍生山洪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高。
后汛期(7-9月)降雨量与去年基本相当。
(二)山洪地质灾害发展预测由于长期干旱,导致地表开裂严重,一旦降雨,必将增加雨水的渗透量,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就变大。
全年各时段均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地质灾害以群发突发的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防治形势非常严峻。
(三)山洪地质灾害分布的主要区段村10、11组;高龙8、9、10、12组;清水4、5组;红旗3、11、12组;以上4个村组的部分地带为防范重点。
(四)重点防范期今年,我乡山洪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为4-7月的主汛期。
8-10月的后汛期,受暴雨等影响,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也很大,尤其要加强连续集中降雨时期及此后数天内重点区段、重要灾害点的防范,必要时应采取临时紧急避让措施,避免人员伤亡。
三、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各村(居)委会应成立以村委会主任为组长的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辖区内的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一)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ce0ad6c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5.png)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一)山洪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在雨季发生。
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迅速性、破坏性等特点,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山洪灾害的损失,制定和实施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山洪灾害的防御措施1、防范措施(1)对影响山洪形成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调查。
查找薄弱环节,做好警戒预防。
(2)对涵洞、拦石坝、拦沙坝、防洪堤、闸门设备等进行检查、维护、加固,确保各项设施安全可靠。
(3)加强区域内易发洪水的信息应急联动机制的建设,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
2、应对措施(1)在预报到来的洪水来临前,应当抢先实施早期防备措施,避免发生灾情。
(2)洪水来临后要维护好各项设施的安全状态,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3)应尽快组织对受灾地区受灾情况进行核实,协助群众实施自救和互救。
二、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制定1、制定依据(1)防洪预防工作纲要。
(2)《防洪抗旱应急预案》。
2、制定程序:(1)确定防洪抗旱单位及其分工。
(2)制定具体的任务分工计划。
(3)明确指挥体系,确定指挥关系。
(4)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工作程序,组织力量,创造条件。
(5)确定应急通讯机制和人员配置。
(6)加强实际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三、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实施1、严格按照预案实施。
2、各单位要高度关注天气情况,第一时间了解山洪情况。
3、应急分队要统一行动,紧急组织人员、物资、工具到达受灾现场。
4、严格遵守指挥部指令,做好应急救援等工作。
山洪灾害的防御措施和应对措施是必须要采取的,必须要制定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如果发生山洪灾害时,一定要按照预案实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山洪灾害的抗击奠定基石,减少灾害损失。
山洪防汛抗旱预案方案
![山洪防汛抗旱预案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1f232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d.png)
山洪防汛抗旱预案方案一、背景分析山洪灾害是指由于强降水、库容不足、地质条件等原因,导致山区、丘陵区等地发生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2. 提高山洪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降低灾害风险。
3. 保障山区、丘陵区等重要区域的安全稳定。
三、预案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4. 科学防控,确保安全。
四、预案内容1. 预警预报(1)气象部门要加强监测,及时发布暴雨、洪水等预警信息。
(2)水利部门要根据降雨情况,及时发布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预警信息。
(3)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密切关注预警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 巡查检查(1)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易发区域的巡查检查,及时发现隐患,采取措施消除风险。
(2)巡查检查要全面覆盖重点区域,确保不留死角。
3. 转移避险(1)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制定转移避险方案,明确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
(2)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预警,要立即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
(3)转移避险工作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避免擅自返回危险区域。
4. 应急响应(1)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力量进行救援。
(2)救援工作要迅速、有序,确保被困群众尽快获得救助。
(3)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5. 后期处置(1)灾害结束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组织力量进行清淤、修复等工作,尽快恢复受灾区域的生产生活秩序。
(2)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及时向上级政府报告。
(3)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山洪灾害防范和应对措施。
五、组织实施1.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山洪灾害防范工作,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 建立健全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
防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
![防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7e505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7.png)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山洪灾害的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防洪抗旱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山洪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
成员包括政府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等。
2. 防洪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
3. 各乡镇(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山洪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
四、预警与监测1. 监测预警(1)加强气象、水文、地质等部门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实时掌握雨情、水情、地情变化。
(2)建立健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准确传递。
2. 预警发布(1)根据监测预警信息,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
(2)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预警信息。
五、应急响应1. 预警响应(1)预警发布后,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入预警状态。
(2)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人员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域进行巡查,确保预警信息传达到每一位群众。
2. 应急响应(1)根据山洪灾害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处置措施(1)组织转移避险。
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域内的群众进行转移避险,确保人员安全。
(2)抢险救援。
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和志愿者,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3)恢复重建。
对受灾地区进行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六、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加强防汛抗旱指挥部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组建专业救援队伍,配备必要救援装备。
2. 资金保障(1)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山洪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资金需求。
山洪灾害应急预案
![山洪灾害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c16f1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5.png)
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山洪灾害是指在山区地带,由于降雨过多、地势陡峭以及汇水量大等因素造成的洪水灾害。
由于山洪的突发性和破坏性,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应急预案对于减轻损失、保护生命财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善的山洪灾害应急预案,以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一、预警机制1. 建立山洪监测系统:在潜在山洪灾害区域设置监测站点,监测气象、地质和水文因素,实时获取数据,为预警提供依据。
2. 预测模型建立: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预测山洪的可能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
3. 预警通知系统: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建立快速、灵敏的预警通知系统,向潜在受灾区域居民发送警报和防护指南。
二、组织机构与责任1. 设立山洪防灾指挥部:明确山洪防灾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应急预案,并协调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
2. 应急救援队伍: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包括专业消防队、医疗队、搜救队等,提前进行培训和演练,以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3. 居民自救组织:鼓励居民自发组织自救团队,提供基础培训和装备,提高居民的应急能力。
三、防护设施建设1. 建立山洪灾害避难点:在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规划建设高地或固定建筑物作为避难点,提供安全的收容所。
2. 山洪防护工程:修建护堤、加固桥梁、设置旱闸等设施,防止山洪冲击,减少灾害损失。
3. 预警标识:在潜在山洪灾害区域设置预警标识,提醒居民避免危险地带,以增加安全意识。
四、应急行动指南1. 预警时刻注意:接到预警通知后,民众应保持警觉,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应急准备。
2. 安全撤离:在山洪来袭前,尽量安全撤离,前往预设的避难点或高地,避免滞留在危险区域。
3. 躲避高处:如果无法及时撤离,应选择离水源最远的高处避险,尽量避免近水边活动。
4. 饮食卫生:遇到山洪灾害后,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洪水浸泡的食物,以免引发疾病。
五、宣传教育与培训1. 居民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向居民宣传山洪灾害的危害性、应对方法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
乡镇防汛工作应急预案
![乡镇防汛工作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21814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7.png)
乡镇防汛工作应急预案乡镇防汛工作应急预案1为做好xx防汛工作,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突发汛情,保证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情况(一)自然地理巴彦浩特镇隶属于阿拉善左旗,是阿拉善盟行政公署、阿左旗人民政府、巴彦浩特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阿拉善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巴彦浩特镇位于阿左旗东部、贺兰山西麓冲洪积扇上,地理位置北纬38°49′—38°52′,东经105°39′—105°42′,总面积5433.8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32平方公里。
巴彦浩特镇由新区和旧区组成。
旧区坐落在营盘山西南,并依山势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新区原是阿拉善旗王爷陵地,故称“老陵滩”。
现辖24个嘎查村。
镇区:巴彦浩特镇海拔高程在1620-1500m之间,镇区东拥贺兰山、西依腾格里沙漠、北枕营盘山、南临鹿圈山等低山丘陵,中有南梁坡,地势东高西低,整体上为带状沟谷丘陵城市。
较大的落差,起伏的丘陵,集中的降雨,极易产生城市内涝。
巴彦浩特镇地处大陆腹地,属典型大陆性干旱气候,气候特征表现为风大沙多、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
巴彦浩特镇区多年平均降雨量213mm,并随海拔升高增加到哈拉坞口的300mm,多年平均蒸发量2349mm,多年平均风速2.9m/s,多年平均无霜期128天,相对湿度43%。
巴彦浩特镇现有防洪堤3座,有水库27座,其中镇区有水库11座,总库容达160万m3,水库大坝均以土质坝为主。
二、汛情分析(一)汛情特点巴彦浩特镇区及其以东贺兰山区降水量年内分布极不均匀,多集中于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1%以上,此时的降水又多以数次大雨或暴雨形式出现。
暴雨特点:笼罩面积小,强度大而历时短,历时不超过一天,受地形影响,山区暴雨强度比沟口以下冲积扇裙部大,哈拉坞沟下游巴彦浩特镇实测最大一日降水量80mm(1959年8月11日),上游贺兰山最大一日降水量达123mm。
山洪应急处置预案
![山洪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7c89c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7.png)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山洪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防洪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山洪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山洪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
2. 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监测预警组:负责收集、分析、传递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号。
(2)抢险救援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抢险救援行动,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
(3)转移安置组:负责组织受灾群众安全转移,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4)后勤保障组:负责保障抢险救援物资、设备、人员等后勤供应。
(5)信息宣传组:负责及时发布应急处置信息,引导群众正确应对山洪灾害。
四、预警信息发布及响应1. 预警信息发布:当监测到山洪灾害预警信息时,监测预警组应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指挥部根据预警信息等级,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信号。
2. 响应等级:根据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等级,划分为四个响应等级,分别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3. 响应措施:(1)Ⅰ级、Ⅱ级响应:启动应急响应,立即组织抢险救援队伍,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确保人员安全。
(2)Ⅲ级、Ⅳ级响应:启动应急响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措施1. 监测预警组:密切关注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号,确保预警信息传递到各级各部门。
2. 抢险救援组: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
3. 转移安置组:组织受灾群众安全转移,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受灾群众生活得到保障。
4. 后勤保障组:保障抢险救援物资、设备、人员等后勤供应,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5. 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应急处置信息,引导群众正确应对山洪灾害,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六、应急恢复与重建1. 应急处置结束后,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恢复与重建工作。
巴彦县防汛应急预案
![巴彦县防汛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4ea45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f.png)
巴彦县防汛应急预案一、引言巴彦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地理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其中洪水灾害是最为常见和危害最大的一种。
为了有效应对洪水灾害,保护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巴彦县特制定了本防汛应急预案,旨在做好防汛应对工作,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1. 巴彦县防汛指挥部:负责制定、组织实施和监督防汛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指导各相关部门做好防汛工作。
2. 水利部门:负责巡查河道水位,及时报告洪水情况,协助其他部门进行抢险救援和排水工作。
3. 公安部门:负责组织疏散和转移人员,维护社会秩序,防止恶性事件发生。
4. 医疗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医疗救护队伍,提供急救和卫生服务。
5. 通信部门:负责保障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信息传递和联络支持。
6. 新闻宣传部门:负责及时发布防汛相关信息,向公众提供应对指南和预警信息。
三、防汛措施与应急预案1. 预警机制:建立灾害信息监测和预警系统,密切关注降雨量和水位变化,提前预警洪水发生可能性。
2. 疏散转移:根据洪水预警,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和转移,确保居民安全。
3. 抢险救援:配备抢险救援队伍,提前储备救援物资和设备,确保及时响应和救援行动。
4. 治理措施:加强河道清淤、加固河堤和水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洪能力。
5. 系统管理:建立健全巴彦县防汛应急预案的培训与考核机制,确保应急响应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预案实施步骤1. 每年防汛季节之前,县防汛指挥部召开工作会议,总结上一年度防汛工作经验,明确本年度工作重点和任务。
2. 针对巴彦县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防汛应急预案,确保内容准确有效。
3. 在防汛季节到来前,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提高相关部门的快速响应和处置能力。
4. 如果遇到洪水灾害,县防汛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部门展开应急行动,全力抗洪救灾。
五、预案评估与改进1. 预案评估:每年防汛季节结束后,组织对防汛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巴彦县防御山洪灾害预案的编制
![巴彦县防御山洪灾害预案的编制](https://img.taocdn.com/s3/m/e2cade83daef5ef7ba0d3c4c.png)
巴彦县防御山洪灾害预案的编制摘要: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文件通知精神,按照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为切实做好我县防御山洪灾害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关键词:防御山洪预案编制目的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
为了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提高突发性暴雨山洪的应对能力,避免山洪造成群伤群死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的减轻灾害损失,结合我县防汛工作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巴彦县突发山洪灾害的应急抢险及人员转移。
自然情况水系分布情况。
巴彦县过境河流有松花江,境内河流有少陵河、泥河、漂河、五岳河、泉眼河、小柳河、猪蹄河、拉三太河、大荒沟、黄泥河、龙泉河、小金河、小银河和双林河等14条。
除松花江外,较大的河流有4条:少陵河、泥河、漂河、五岳河。
巴彦县易受山洪灾害有7个乡镇16个村屯,影响3106口人。
区域内的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性。
巴彦县地处中高纬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度至2.6度。
历年平均降雨量为550—565毫米;降水量年内分配也不均匀。
各季特点是:春季4到5月份,40年平均降水量为65.6毫米;6到8月季节水频繁,平均降水量407.2毫米。
经济社会情况我县划分为18个乡(镇),包括1351个自然屯。
全县有187069户,68.8万人,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219人。
`巴彦县易受山洪灾害有7个乡镇16个村屯。
全县幅员面积313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8.31万亩。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41亿元。
人均收入3700元。
全县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加工业、饮食服务业、劳务输出等为主。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批转印发巴彦淖尔市防汛应急预案的通知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批转印发巴彦淖尔市防汛应急预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5a1c1e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4.png)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批转印发巴彦淖尔市防汛应急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彦淖尔市政府•【公布日期】2012.07.20•【字号】巴政办发[2012]69号•【施行日期】2012.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防汛抗旱正文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批转印发巴彦淖尔市防汛应急预案的通知(巴政办发〔2012〕69号)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农垦局,市直有关部门:为切实做好巴彦淖尔市的防汛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巴彦淖尔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现将市防汛办编报的《巴彦淖尔市防汛应急预案》批转印发给你们。
请各旗县区、农垦局,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任务,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并结合实际制定各自更为详尽的防汛预案。
附件:1 《巴彦淖尔市山洪沟道及滞洪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2《巴彦淖尔市黄河防洪预案》(略)二〇一二年七月二十日巴彦淖尔市防汛应急预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做好洪涝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使洪涝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障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编制本应急预案,为指导性预案。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等法律法规,依据《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等技术规程,《巴彦淖尔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文件,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市范围内突发性洪涝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突发性洪涝灾害包括:黄河洪水、山洪灾害(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以及由洪水、降雨、地震等引发的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水闸倒塌等自然和非自然突发性灾害。
1.4工作原则1.4.1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不断提高防汛的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
山洪灾害应急预案(精选12篇)
![山洪灾害应急预案(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63085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e.png)
山洪灾害应急预案(精选12篇)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山洪灾害应急预案(精选12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突发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
那么应当如何编制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山洪灾害应急预案(精选1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洪灾害应急预案1一、目标与任务20xx年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要求“以防为主、防重于救”。
其工作目标“不垮一库,不伤亡一人”,确保小Ⅰ、Ⅱ型水库安全渡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组织机构成立镇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指挥部,由徐灿红同志任政委,唐胜同志任指挥长,镇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镇水管站,由李颖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村成立避灾领导小组,由本村支书任组长,成员由村会计、妇女主任、民兵营长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三人分队:一是信号发送分队。
队长由支书担任,成员为1-2名信号员;二是安全转移分队。
队长由支书兼任,成员为民兵营长、3-5名村民小组长组成;三是人员安置分队。
队长由村会计担任,成员由妇女主任、3-5名小组长组成。
三、宣传发动召开好三个会议:一是指挥部成员会;二是村领导小组和分队人员会;三是群众会。
通过会议宣传,使下游群众既要熟悉避灾信号和安全转移路线,又要提高对避险的目的和重要性的认识。
紧急避灾信号规定为鸣锣,信号传递以鸣锣为准。
一旦出现紧急灾情,村要迅速报告镇防汛指挥部,镇防汛指挥部将根据灾情决定是否向灾情可发村下达紧急避险命令。
紧急避险命令一旦下达,灾情可发村的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分队人员必须在5分钟内进入各自位置实施紧急避险;转移路线各村务必本着就近、迅速、安全的原则,实地察看确定;同时,人员转移必须做到先老弱病残,而后一般人员,最后是牲畜财产;安置地点一般为村委办公场地、学校礼堂、就近村民家。
四、责任追究凡在紧急避险工作中因不服从安排,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将一律实行责任追究。
山洪灾害应急预案编制要求
![山洪灾害应急预案编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d53d95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a.png)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2.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导则》等规范性文件;3. 国家、省、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及相关部门的文件和规定;4. 地方实际情况和山洪灾害特点。
三、编制原则1. 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2. 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4. 科学合理,实用有效;5. 适时更新,不断完善。
四、编制要求1.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山洪灾害的预防和应对工作。
2. 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山洪灾害防御组织体系,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单位的职责。
3. 监测预警:建立健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确保及时发现、准确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4. 应急响应:根据山洪灾害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5. 抢险救灾:制定抢险救灾方案,明确抢险救灾队伍、物资、装备等保障措施。
6. 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做好山洪灾害影响区域内人员疏散、安置和生命线工程保护,确保受灾群众生命安全。
同时,加强医疗救护,做好伤员救治工作。
7.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山洪灾害防御和抢险救灾工作,形成全民参与的格局。
8. 信息发布:及时、准确、权威地发布山洪灾害防御和抢险救灾信息,保障信息畅通。
9. 应急保障:加强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技术保障、宣传、培训和演练等方面的工作。
10. 善后工作:妥善处理受灾群众生活,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五、编制程序1. 收集资料:收集山洪灾害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地方实际情况等资料。
2. 分析评估:分析山洪灾害风险,评估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防汛专项的应急预案范文(通用5篇)
![防汛专项的应急预案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f715f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e.png)
防汛专项的应急预案防汛专项的应急预案范文(通用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保不齐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为了尽可能减小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往往需要预先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你知道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防汛专项的应急预案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防汛专项的应急预案1一、目的为了有效地预防和降低汛期我项目部在山东管网工程施工、办公和生活中突发事件发生的规摸和损失程度,避免或减少洪灾中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实现健康。
安全和环境的管理需要,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文件,制定本防洪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项目部施工标段以及办公、生活区域发生洪涝险情时。
三、地理情况1、地形、地貌:管线总体走向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项目目前施工隶属烟台境内,其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因受胶东脊背地形影响,地势由北向南倾斜。
北部、东部、中部、东南部、西南部均有互不连接的低山丘陵,属低山丘陵地貌类型。
沿河地带及山群之间,形成互不连片的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平原。
管道施工沿线地貌主要分为丘陵和山间盆地冲积平原两个单元。
局部山间谷地沿河流两侧呈带状分布,局部地段发育一级阶地,高出河床2~4m。
2、气候:该段线路位于山东省东部,属北温带东亚季风区和大陆季风型半湿润性气候。
具有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的特点,且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降水量多集中于每年的6~9月份。
降水量年际变率较大,大约每30~40年即出现一次平、枯、丰周期性循环过程。
平均水面蒸发度在1000mm~1400mm,全年分配不均,冬季小,春末夏初强烈。
四、工作小组及职责1、根据本标段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响应项目经理部及监理部要求,组成项目部防汛应急指挥工作小组,同时下设一个防汛应急办公室。
防汛应急指挥工作小组:组长:陈承副组长:组员:防汛应急办公室:主任:赵继明副主任:刘建军成员:余杰郭振山、张国华、田文达、马光、周长欣另各机组机组长和安全员为主要联系负责人。
级县山洪灾害应急预案
![级县山洪灾害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c1297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4.png)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县范围内山洪灾害的防治、预警及发生山洪灾害险情时的抢险、人员安置转移、救灾等应急措施。
三、组织体系与职责1. 县人民政府成立山洪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县山洪灾害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县应急管理局为山洪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各乡镇人民政府设立山洪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本乡镇山洪灾害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4. 县级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山洪灾害应急工作。
四、预警与监测1. 建立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对山洪灾害易发区进行实时监测。
2. 县气象局、水利局等部门密切监测雨情、水情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 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预警信息,及时组织群众转移。
五、应急处置1. 群众转移:当预警信息发布后,各级政府应立即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2. 抢险救援:发生山洪灾害时,各级政府应立即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3. 救灾救助:对受灾群众进行救助,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六、善后处理1. 灾后评估:对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为灾后重建提供依据。
2. 灾后重建:根据灾后评估结果,制定灾后重建计划,确保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3. 责任追究:对山洪灾害应急工作中失职、渎职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各级政府要组织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资金保障: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山洪灾害防治的资金投入。
3. 物资保障:各级政府要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需要。
4. 技术保障: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山洪灾害防治技术水平。
八、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由县应急管理局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由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补充和完善。
防洪抗旱安全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
![防洪抗旱安全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bbcb0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4.png)
防洪抗旱安全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防洪抗旱安全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没准儿会出现一些突发事故,为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把损失降到最低,时常需要预先制定应急预案。
那么问题来了,应急预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防洪抗旱安全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村洪抗旱安全的应急预案1一、防汛形势及主要任务遭水毁后重建,库区(以下简称库区)始建于年。
库区主要负责大屯镇近3000公顷水田及国营渔场养鱼用水所需。
由于堤防工程不够完善,每年都要进行应急抢险,特别是今年以来,由于采取蓄洪引水措施,库区水位较高,目前库区水位已达到132.45米,加之监狱镇赉分局仍将有1千万方水田泄水进入库区,由于进入秋季风大浪高,已有4420米堤防出现险情,其中严重险段2100米。
本着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为了确保库区安全。
县政府于月日组织专家对库区防汛进行了论证。
根据专家组意见,确定这次库区防汛应急抢险总的要求是坚持安全第一,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既要留住水,又要保住堤。
二、防汛工作具体安排(一)成立库区防汛应急抢险临时指挥部,领导组织。
针对库区当前的实际情况。
总指挥由县政府副县长担任,副总指挥由检察院检察长、水利局局长、国营渔场党委书记担任。
指挥部下设三个工作组。
一是抢险组,组长由国营渔场场长担任,主要负责调度抢险人力、物资,并组织防汛抢险。
二是物资组,组长由国营渔场党委书记、水产局局长担任,主要负责为应急抢险提供物资保障。
三是技术组,组长由水利局总工程师担任,主要负责对这次库区应急抢险提出方案,并全程指导抢险工作。
这次库区应急抢险由指挥部统一领导,并对抢险工作全程跟踪监督检查。
(二)由县里和渔场共同承担,资金落实。
这次库区应急抢险预计需资金20万元。
县财政拿10万元,渔场配套10万元,应急抢险资金专款专用,由指挥部统一调度、使用、管理。
其他所需如编织袋、草捆等抢险物资,由指挥部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和乡镇予以解决。
防山洪、泥石流应急预案
![防山洪、泥石流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063920a32d7375a417803b.png)
防山洪、泥石流应急预案一、编制目的为了保障本项目部各个营地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有效落实防汛责任,确保本项目人员安全度汛,保证防汛工作有效开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工作原则本项目部防汛应急工作遵循以下原则进行: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三、危险源与风险分析根据西藏气候条件,6-8月份为雨季丰水期,雨水较为集中,容易导致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加之本项目部施工现场及驻地均处于山脚,山体结构不稳定,因此汛期驻地存在泥石流、滑坡以及机械、设备、材料等被掩埋的风险。
四、应急组织结构及职责项目部成立防山洪、泥石流应急响应指挥小组, 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组长:李玉生副组长:张凯组员:付旭东、程庆、刘浚、李东杭、步玉杰付云波、朱建康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领导小组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项目部各个部门成员及各施工队队长为组员的应急领导小组。
综合办车辆、道路管制工作,对外事故报警联系工作。
工程部(张凯):负责现场技术资料支持,并协助各副经理及施工队进行现场抢险提供技术指导工作。
物资部:负责救援物资的供应工作,包括施工现场电源、水源、材料控制、协助抢救工作。
财务部():负责事故抢救资金保障。
各副经理及各施工队队长:由项目各副经理组织各自分管的队伍组成抢险突击队,配合以上各部门开展抢险和救援工作。
五、预防与预警1、预防项目部通过业主与气象部门建立联系,取得气象部门的早期天气预报,避免由于大雨产生泥石流、边坡失稳等现象对各驻地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威胁,应提前对危险部位人员进行安排,做好预警和撤离工作。
2、预警与上报当紧急事态出现,各驻地负责人或防汛值班人员应立即报告项目部防汛值班领导或其它成员,项目部根据事态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紧急预案,当紧急事态超出现场自身处理能力时,项目部应及时向公司、监理、业主防汛办公室报告。
当紧急事态出现,项目部利用网络,电话以及对讲机等通讯设备,通知项目部有关人员以及各个驻地,全体人员进行应急反映状态,当现场电源切断或无网络信号时,用对讲机、敲锣、手提电喇叭、口哨等方式报警。
山洪灾害防汛应急预案
![山洪灾害防汛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46921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c.png)
山洪灾害防汛应急预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山洪灾害越来越频繁,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范和应对山洪灾害,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山洪灾害防汛应急预案显得十分必要。
下面,本文将从预案编制、应急响应、初期处置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谈谈山洪灾害防汛应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1.指定编制机构和专家组为了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山洪灾害防汛应急预案,需要指定专业技术团队进行编制。
专家组应该由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政府官员、社会组织代表以及受灾群众等多方面组成,形成一个多元协同、专业齐全的团队。
2.灾情评估和风险评估根据以往的山洪灾害和气象预报等数据资料,结合地形、地貌、水文等因素对潜在山洪灾害情况进行评估和预测,以便指导应急响应。
同时,对可能造成的损失及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以便制定相应的预案。
3.预案制定和备案根据实地勘查、情况分析、专家评估等工作成果,进行预案编制和调整,并经过公安部门、应急管理部门、水利部门等多部门的审核和备案,确保预案科学、合理,并能得到多部门的配合。
二、应急响应1.应急响应级别和颜色级别划分针对不同灾情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制定一套应急响应级别和颜色阶段划分方案,明确责任人、应急措施、资源调度、信息发布等要求。
例如,设置红色、橙色、黄色、蓝色等级别,对应不同防范措施、应急响应流程、物资储备等措施。
2.应急响应流程和指挥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指挥机构设置。
指挥机构通常应由政府的有关部门、专家组成员和志愿者等成员组成,明确各自职责和权利,制定应急预案实施时间表,以协作应对灾情的突发事件。
三、初期处置1.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应急救援力量通常包括消防、警察、医护、官方志愿者、外部志愿者等单位和力量,通过设立救援指挥中心、应急救援队伍、现场指挥等方式,组织救援力量,及时营救被困人员、疏散受灾群众。
2.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开设安置服务点应急物资储备应该提前储备,包括食品、药品、防护设备等物资,以确保救援过程中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彦县防御山洪灾害预案2007年7月22日巴彦县防御山洪灾害预案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文件通知精神,按照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为切实做好我县防御山洪灾害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 总则1.1 编制目的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
为了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提高突发性暴雨山洪的应对能力,避免山洪造成群伤群死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的减轻灾害损失,结合我县防汛工作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1.2.2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1.3 编制原则1.3.1 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1.3.2 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1.3.3 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1.3.4 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4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巴彦县突发山洪灾害的应急抢险及人员转移。
1.5 预案编制和审批1.5.1本预案的编制内容包括:调查了解我县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历年山洪灾害的类型及损失情况,分析山洪灾害的成因及特点,确定本县山洪灾害防御部门职责及责任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作好山洪灾害易发区(点)的实时监测,并保证通信系统的畅通,及时将险情上传下达;确定预警程序及方式,根据预报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确定转移安置的人员、路线、方法等,拟定抢险救灾及灾后重建等各种措施,安排日常的宣传、演练等工作。
1.5.2本预案由县人民政府负责审批,并报送哈市水务局防汛指挥部备案。
1.5.3预案有效期一般为3~5年,每隔3~5年修订一次。
2 基本情况2.1 自然情况2.1.1 水系分布情况。
巴彦县过境河流有松花江,境内河流有少陵河、泥河、漂河、五岳河、泉眼河、小柳河、猪蹄河、拉三太河、大荒沟、黄泥河、龙泉河、小金河、小银河和双林河等14条。
除松花江外,较大的河流有4条:少陵河、泥河、漂河、五岳河。
2.1.2 区域内的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性。
巴彦县地处中高纬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度至2.6度。
夏季盛行东南风,湿润多雨,冬季西北风,干燥严寒。
历年平均降雨量为550—565毫米;降水量年内分配也不均匀。
各季特点是:春季4到5月份,40年平均降水量为65.6毫米;6到8月季节水频繁,平均降水量407.2毫米。
受小兴安岭余脉的影响,时常出现暴雨天气。
历年平均无霜期123天;全年结冻期145天左右,江河冻深达95到100厘米,冻土深1.5到2米左右。
多年平均日照为2640小时,其中5-9月份日照时数为1253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47.5%。
平均蒸发量为1441.4mm。
2.2 经济社会情况2.2.1 我县划分为18个乡(镇),包括1351个自然屯。
全县有187069户,68.8万人,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219人。
`2.2.2 区域内耕地面积、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
巴彦县是哈尔滨市所属县之一,地处黑龙江省中部,松花江中游左岸。
全县幅员面积313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8.31万亩。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41亿元。
人均收入3700元。
全县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加工业、饮食服务业、劳务输出等为主。
2.2.3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近年来,我县依靠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这将给我县经济带来新的发展。
2.3 灾害损失及山洪灾害成因2.3.1我县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山洪灾害类型及易发区及典型山洪灾害。
我县山洪灾害的主要类型为暴雨洪水,一般由较大强度的降雨而形成的洪水,一旦爆发山洪,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将受到严重威胁。
几年来,虽然没有山洪爆发,但是受山水冲刷和侵蚀,土地流失相当严重。
2.3.2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
造成我县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县的降雨量集中,主要在6 一8 月份,并且雨量大;二是近年来采石、采沙、烧窑取土、伐木等建设与生产活动,对土地植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三是化肥、农药对植被破坏相当严重。
2.4 山洪灾害防御现状2.4.1 防灾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我县已成立防汛抢险领导机构,且编制了有关防灾预案,各乡镇也分别成立了抢险小组。
但对防灾知识的宣传还不普及;救灾措施、搬迁避让、防灾管理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还不健全,气象服务网络向镇延伸不够,缺乏局地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防汛信息传递不够畅通,应对突发性山洪灾害困难很大。
2.4.2 防灾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1 防灾工程现状至目前由于防洪工程数量少,规划标准低,工程不配套,经过多年运行,老化失修,已不能适应国民生产发展对防洪要求的需要,一遇山洪,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
2 存在问题一是由于受地形、地貌影响,以及长期以来人类重用轻养,植被草场严重退缩,水土流失在区内程度不同的发生,流域上游山区,降水丰沛,土地条件差,植物种类单纯,极易形成暴雨径流,造成坡面冲沟,地表径流带泥土随水入河,由于治理资金投入不足,治理方式单一,不能很好地发挥整体效益。
二是防洪设施少,缺少整体堤防工程规划设计,防洪能力低,防御大洪水能力差。
三是防洪意识差,防洪标准低。
现有的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防洪投入资金整体规模偏小,投资严重不足,筹措渠道窄。
3 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3.1 划分原则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
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
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
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
3.1.1 危险区根据区域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气候、地形、地质条件及人员分布情况以划分了危险区。
3.1.2 安全区根据区域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气候、地形、地质条件及人员分布、历史洪水淹没情况以确定了安全区。
3.2 “两区”基本情况3.2.1 危险区基本情况危险区总人口9450人,土地面积8931亩,由于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每遇暴雨,山洪暴发,对流域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威胁。
3.2.2 安全区基本情况安全区总人口55000人,土地面积255000亩,可容纳转移人口12000人。
4 组织指挥体系4.1 组织机构4.1.1巴彦县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巴彦县设防汛抢险指挥部一个,指挥部设在水务局,统一领导和组织全县内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县主要领导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防汛指挥机构下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5个工作小组。
各乡(镇)内各行政村成立以村主任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
同时,各村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1-2个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10人)。
每个村、屯均要落实降雨和水位、工程险情、泥石流、滑坡监测人员,确定一名或几名信号发送员,并造花名册报送镇、县防汛办备查。
县防汛抢险指挥部具体组织机构如下:总指挥:王晓春(县委副书记、县长)副总指挥:辛敏超(县委常委、副县长)丁鹏昌(人武部部长)孙玉(副县长)张德群(水务局局长)宋再军(国土资源局局长)成员:县有关科(局)及乡镇行政一把手。
4.1.2乡(镇)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乡(镇)成立防汛指挥机构,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乡(镇)主管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防汛指挥机构下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5个工作小组和2~3个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10人)。
乡(镇)内各行政村成立以村主任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
同时,各村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1~2个应急抢险队(每个不少于10人)。
每个村、组均要落实降雨和水位、工程险情、泥石流、滑坡监测人员,确定一名或几名信号发送员,并造花名册报送乡(镇)、县防汛办备查。
4.2 职责和分工4.2.1防汛指挥机构工作职责县级防汛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各部门各负其责,实施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县级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4.2.2 乡(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的工作职责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在县级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县体组织乡(镇)和村组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等。
村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负责本行村内降雨监测、预警、人员转移和抢险等工作。
4.2.3明确工作职责监测组:具体负责监测雨量、水利工程、危险区及溪沟水位等信息。
信息组:具体负责对气象、水文等各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同时负责灾情统计,汇总上报。
转移组:负责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安全保卫搜救组:负责防汛抢险转移秩序和社会治安,督促撤离, 搜救被困群众。
后勤保障组: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
调度组:负责水利工程的调度运用,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
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抢险救援工作。
信号发送员: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号。
5 监测通信及预警5.1 山洪灾害雨、水情临界值确定5. 1.1参照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降雨情况,根据我县各地的暴雨特性、地质地形条件和前期降雨量等,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值。
5.1.2根据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溪河水位情况,分析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溪河水位值。
5.2 实时监测5.2.1 监测内容:辖区内降雨、水位、泥石流和滑坡等信息。
5.2.2监测要求:各部门要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辖区内降雨、水位等信息进行监测,以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
气象、水文部门要加强短期天气分析、水情分析和预测预报工作,对可能发生的暴雨山洪灾害性天气,要及时报告,用最短的时间,通过电视、广播、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通知指挥部。
一旦降雨量和过水量达到临界值时,以便及早做好人员安全转移和防范工作,争取抗灾工作的主动权。
5.2.3 监测系统的设立:摸清监测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现有监测站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布设测站或简易设施。
5.3 通信5.3.1 通信方式根据县实际和防御山洪工作的需要,发生山洪灾害时,县、镇、村、屯之间的通信可采用电话和专用警报系统等方式,屯内户与户、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可采用专用警报系统和锣鼓号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