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学重点讲解
地籍测量与地籍调查
![地籍测量与地籍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590f73d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b.png)
地籍测量与地籍调查篇一:地籍测量与房产测量地籍测量与房产测量地形图与地籍图的差别?地形图是图家基本图,属普通地图范畴。
地形图较全面地反映了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其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关系。
地籍图是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形。
地籍图是描写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界线、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专题地图。
它能直观地反映地籍要素和必要的地形要素地籍图和地形图的异同1)相同点:(1)高斯投影图;(2)数学要素;(3)符号表示;(4)测图方法(模拟法、数字化)。
2)不同点:(1)内容;(2)地籍图精度高;(3)比例尺(地籍图没有小比例尺);(4)分幅(农村居民地地籍图自由分幅);(5)作用(地籍图以土地利用管理,地形图用途广泛);(6)纸上或机上进行。
? 一调和二调的区别:1、组织实施机构:第一次调查,全国的组织实施机构是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第二次调查,全国的组织实施机构是国务院。
2、调查技术方法:第一次调查采用的工作底片的航片,外业调查要求依靠自身力量,开展全野外权属调查及地类调绘,之后将中心投影的航片转绘到统一比例尺的地形图上,面积量算以手工为主。
第二次调查具有以下特点:①是调查采用“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②是基于内外业相结合的调查方法、③是严格按照“统一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方法”建立土地调查数据库、④是应用“基于网络共享及社会化服务的技术方法”实现土地信息的传输、交换、共享及应用服务。
⑤是充分利用已有的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第一次调查,我省在国家8个一级类,45个二级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1个三级类。
第二次调查,全国土地分类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分类标准地类含义有所不同,适应范围也不一样。
前者为行业标准,后者为国家标准。
4、田坎系数求测:第一次调查以县(市)为单位进行。
第二次调查要求由省土地调查办统一组织,根据地貌类型、样方类型布设样点,并进行样块实测,计算田坎系数和平均系数。
地籍测量知识点
![地籍测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0ac033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a.png)
地籍测量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归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
5个含义:(1)地籍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
(2)土地归属是地籍的核心。
(3)以地块为基础建立地籍。
(4)地籍必须描述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
(5)地籍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
2、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六个基本问题:1、是谁的,具体指归属主于土地及其附着物之间的法律关系;1、在哪里,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空间位置;3、有多少,具体指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量的描述;4、在什么时候,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力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时间;5、为什么,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力和利用的存在一句及其有关说明;6、怎么样,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力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过程说明或依据。
3、地籍的功能:地理性功能、经济功能、产权保护功能、土地利用管理功能、决策功能、管理功能4、地籍的类别:(1)按地籍的用途划分,地籍可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2)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地籍可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3)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划分,地籍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5、地籍调查的目的:为维护土地制度、保护土地产权、制定土地政策、合理利用土地等提供基本资料。
6、地籍调查的内容:土地的权属调查、界址点的认定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绘制宗地草图、填写地籍调查表.7、地籍调查的原则:1、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的原则.2、实事求是的原则.3、符合地籍管理的原则.4、符合多用途的原则.8、地籍测量的定义: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9、地籍测量的内容: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10、地籍测量的步骤:1、地籍控制测量.2、界线测量.3、地籍图测绘.4、面积测量.5、经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和地籍变更测量.6、根据土地整理、开发和规划的要求,经行相关地籍测量工作.11、地籍要素包括:权属、位置、质量、数量、利用现状.12、地籍测量学的任务:确定土地的位置和面积,保持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发生的分割、合并、产权转移和土地类别变化的现势性和准确性.13、地籍测量学的研究对象:土地的空间位置及其形状和大小.14、测绘科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面的自然属性和一般社会属性,如地形、地貌、地理名称、建(构)筑物的投影位置等,着重研究获取和表达点的三维空间的理论和技术.地籍测量学是测绘科学和土地科学结合的产物.15、同其他测绘相比较,地籍测量有哪些特点?第二章16、土地权属:是指土地所有权的归属,是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17、土地权属的主要内容: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18、土地权属的确认方法: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仲裁确认.19、地块: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元.20、地块特征:(1)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2)空间位置固定,边界相对明显.(3)”同类属性”既可指某一种属性,又可指某一类属性的集合.21、宗地:在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其位置固定,权利边界明确.宗地划分的基本原则:(1)由一个权属主所有或使用的相连成片的用字范围划分为一宗地(2)如果同一个归属主所有或使用不相连成片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土地,则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宗地(3)如果一个地块由若干个归属主共同所有或使用,实地又难易划分清楚各归属主的用地范围的,划分为一宗地,称为组合宗地(4)对一个归属主拥有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如果土地来源不同,或楼层数相差太大,或存在建成区玉未见城区,或用地价款不同,或使用年期不同等情况,在实地又可以划清界限的,可划分成若干宗地.22、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1)土地的权属状况.(2)土地的位置.(3)土地的行政区划界线.(4)对城镇国有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级别.23、土地权属调查的程序:(1)拟定调查计划.(2)物资方面准备.(3)调查底图的选择.(4)对街道、街坊的划分.(5)发放通知书.(6)土地权属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处理.(7)实地调查.(8)资料整理24、争议地:有争的确认议的地块,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土地归属主都不能提供有效的确权文件,却同时提出拥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土地间隙地是指无土地使用归属主的空置土地飞抵是指镶嵌在另一个土地所有权地块之中的土地所有权地块.25界址调查的指界方法第三章1土地分类体系:土地自然分类体系,土地评价分类体系,土地应用分类体系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原则:统一性,科学性,实用性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 (1)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服务(2)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3)为建立土地登记和土地统计制度服务(4)为全面管理土地服务内容: (5) 原则(6)第五章1房屋调查的内容:房屋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使用现状。
如何进行地籍测量和地籍调查
![如何进行地籍测量和地籍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06a7b21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5.png)
如何进行地籍测量和地籍调查地籍测量和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土地权益、推动土地整治和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测量和调查的方法、技术和重点等方面,介绍如何进行地籍测量和地籍调查。
地籍测量是指对土地界址进行测量、划定和确定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确立地界、界址和地形等基本信息,为土地登记、土地规划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地籍测量可以通过现场实地测量和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现场实地测量主要包括测绘仪器测量和测绘工具测量两种方法,其中测绘仪器测量包括全站仪、GPS定位仪等工具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测绘工具测量则主要是利用量具和测量工具进行地面测量。
遥感技术主要包括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可以通过航空或卫星拍摄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和地形信息,为地籍测量提供参考数据。
地籍调查则是指对土地利用和土地权益状况进行调查和确认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取土地征收、土地规划和土地管理等工作所需的信息。
地籍调查主要包括征地调查、用地调查和权籍调查等内容。
征地调查主要是针对拟征收土地的实地调查与测量,重点包括土地权限、土地类型、土地面积等方面的调查;用地调查则主要是对现有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使用方式、土地利用强度等方面的调查;权籍调查则是对土地的权益状况进行调查,包括土地权属、土地抵押等方面的调查。
在进行地籍测量和地籍调查时,需要关注一些技术和重点问题。
首先是数据质量和精度的保障,确保测量和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是坐标系统的选择和统一,地籍测量和地籍调查的结果需要根据国家规定的坐标系统进行编码和整理,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另外,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地籍信息的安全保密和合法性,避免泄露土地权益和造成法律纠纷。
此外,地籍测量和地籍调查还需要与其他相关工作和部门进行协同配合。
例如,地籍测量和土地规划、土地征收等工作密切相关,需要与土地管理部门、规划部门等进行沟通和协调;另外,地籍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也有密切联系,可以通过GIS技术对地籍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高数据的管理和利用效率。
2023年地籍测量学知识点
![2023年地籍测量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0e7883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e.png)
第一章1.地藉的定义。
地籍是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运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
2.土地清册回答了一个地块的哪六个问题?第一,“是谁的”,具体指权属主与土地及其附着物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二,“在哪里”,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空间位置。
第三,“有多少”,具体指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量的描述。
第四,“在什么时候”,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运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时间。
第五,“为什么”,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运用的存在依据及其有关说明。
第六,“怎么样”,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运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过程说明或依据。
3.地藉具有哪些功能?1)地理性功能 2)经济功能 3)产权保护功能4)土地运用管理功能 5)决策功能 6)管理功能4.地藉是如何分类的?(1)按地籍的用途划分: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
(2)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初始地籍和平常地籍。
(3)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划分:城乡地籍和农村地籍。
5.地藉调查是如何分类的?(1)按调查时间和任务的不同: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2)按调查区域的功能不同:农村地籍调查和城乡地籍调查。
6.地藉调查涉及那些调查内容?(1)税收地籍调查的内容。
(2)产权地籍调查的内容。
(3)多用途地籍调查的内容。
具体内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运用现状。
7.地藉调查的实行程序。
(土地调查的核心是土地权属调查和房地产权属调查)(1)准备工作。
(2)外业调查,勘测。
(3)内业工作。
(4)检查验收。
8.地藉测量的含义及内容。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运用状况等。
第二章1.土地权属的含义。
土地权属是指土地产权的归属,是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它涉及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
地籍调查与土地测量的技术要点和数据处理方法
![地籍调查与土地测量的技术要点和数据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96bb4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1.png)
地籍调查与土地测量的技术要点和数据处理方法地籍调查和土地测量是土地管理和规划中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
它们以不同的方式为土地权属的确认和土地利用的规划提供支持。
本文将探讨地籍调查和土地测量的技术要点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一、地籍调查的技术要点地籍调查是为了确认土地所有权和边界而进行的一项工作。
下面是地籍调查的一些技术要点。
1.现场勘测地籍调查的第一步是进行现场勘测。
调查人员需要详细测量地块的边界和地形特征。
他们通常使用全站仪等测量设备记录必要的数据。
在进行测量时,应确保使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权属调查确定土地所有权是地籍调查的重要任务之一。
调查人员必须查阅不动产权属证书和相关的土地权属文件。
他们还需要与当地政府机构联系,了解土地交易记录和土地权属变动。
3.地籍档案整理地籍档案是收集、整理和存储土地权属信息的重要资源。
调查人员应仔细研究和整理现有的地籍档案。
他们应将新调查的土地信息与地籍档案中的记录进行对照,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二、土地测量的技术要点土地测量是为了获取土地特征和地形信息而进行的一项工作。
下面是土地测量的一些技术要点。
1.测量设备现代的土地测量通常使用全站仪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先进设备。
全站仪可以进行高精度的测量,包括水平和垂直角度、距离和高程等。
GPS可以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获取准确的地理坐标。
2.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是土地测量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调查人员可以使用水准仪来确定地块的高程信息。
他们还可以使用雷达测距仪等高级设备来获取精确的高程数据。
3.地貌测量地貌测量是为了捕捉土地表面的形态和特征。
这些测量数据可以用于土地评估和土地规划。
地貌测量通常包括测量地块的坡度、地形和水流方向等。
三、数据处理方法地籍调查和土地测量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
1.数据清洗和校正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调查人员需要清洗和校正收集到的数据。
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学重点
![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688ac9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d.png)
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学重点绪论1、什么是地籍,地籍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地籍是记载土地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价值、利用等基础状况的图簿册及数据,是反映土地位置、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资料。
地籍的探究对象: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状况2、地籍调查的作用和意义地籍调查的作用主要有建立和丰富地籍管理信息库、奠定了地籍管理的基础,为土地管理科学的研究积累资料。
我国实行的是土地产权登记制度,登记之前须对登记材料进行实质审查,对需要登记的土地开展地籍调查,查清和核实每宗地的地籍要素,目的是保护土地产权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建立起科学的地籍管理制度。
3、地籍测量的内容与作用内容:(1)地籍控制测量(2)界址点等地籍要素的测量(3)绘制地籍图(4)面积量算与统计(5)检查后验收、存档作用:①测定界址和确定产权界线是保证地籍测量法律功能的手段;②保持和不断更新地籍资料,为土地有效配置、合理利用和税费征缴服务,使地籍测量具有社会经济功能;③地籍测量所获得的地籍测量数据是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与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也是数字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基本信息,因而地籍测量具有系统功能。
权属调查1、土地权属调查包括哪些内容和要求?内容:①土地权利人:调查核实土地权利人的姓名或者土地权力人的名称、单位性质、行业代码、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及其身份证明、代理人姓名及其身份证明等。
②土地权属性质及来源:调查核实土地的权属来源证明材料、土地权利人的身份、土地权属性质、所有权归属、使用权类型、使用期限等。
③土地位置:调查核实宗地四至、土地坐落、所在图幅。
④土地用途:调查核实土地的批准用途和实际用途。
要求:①法律程序完备②表图填制齐全③调查记录清楚整齐④数据准确可靠2、土地权属确认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①以法律、法规为确认准绳②以事实为确认依据(1、土地权属图文资料2、土地权属现状)3、什么是宗地统一代码?如何编制?宗地统一代码:2012年全国启动全国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使每块宗地均获得一个唯一的代码。
地籍测量复习
![地籍测量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1e53c48be1e650e52ea99ea.png)
第一章一、地籍、现代地籍的概念二、地籍测量概念三、地籍测量的特点:三、地籍调查概念四、地籍调查的内容:五、地籍调查的原则第二章一、地块与宗地的定义及特征二、宗地的划分基本原则三、边界类型和边界系统(1)边界类型:①行政边界②地籍区或地籍子区边界③宗地边界④地块边界(2)边界系统:普通边界系统和法律边界系统四、土地权属界址的含义。
五、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土地权属调查中,违约指界如何处理?第三章一、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原则三、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概念,方法第四章1、土地的质量与性状2、土地自然属性调查: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调查:3、土地等级评价概念4、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方法5、农用地分等定级方法:因素法、样地法、修正法。
6、征收土地税的依据7、土地税收的功能第五章1、房产调查内容第六章1、地籍控制测量的原则2、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3、高斯投影必须满足的几个条件4.地球表面、椭球面、高斯平面三个面上的距离有何关系?5.工作实践中提高支导线精度的方法有哪些?第七章1、界址点概念2、界址点坐标的精度规定依据:测区土地经济价值和界址点的重要程度。
3、界址点测量方法:4、在界址点测量中用全站仪测距时如果产生目标偏心要如何减少测距误差?。
第八章1、地籍图的概念2、选择地籍图比例尺的依据和我国的地籍图比例尺系列?3、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4、地籍要素包括哪些?第九章1、土地面积量算方法2、面积量算的三项改正3、土地面积评查原则4会推证坐标计算公式中的一个。
如何进行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
![如何进行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cefb025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a.png)
如何进行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与规划的重要环节。
它们为土地交易、土地纠纷解决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基础。
本文将从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的定义、目的及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并介绍一些常用的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技术。
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是对土地进行信息采集和处理的过程。
它们的目的是确认土地权属、界定地界以及获取土地特征等信息。
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期准备,包括确认调查范围、获取相关资料、确定调查目标和计划等。
在执行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时,我们需要明确调查的范围,例如确定要调查的土地面积、边界等。
此外,获取相关资料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土地转让合同、土地权属证书、宗地图等。
这些资料有助于我们了解土地的历史交易情况、权属归属以及地界位置。
第二阶段是实地勘测,包括测量地界、登记地物等。
在实地调查中,我们需要使用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地界勘测。
通过对地界进行测量,可以明确土地的界线位置。
此外,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登记地物,例如房屋、道路、河流等。
这些地物的登记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第三阶段是数据处理与分析,包括地籍图的制作、数据的整理以及地籍信息的分析等。
地籍图是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的主要成果之一,它包含了土地的界线、地物位置以及相关的土地属性信息。
数据处理与整理是制作地籍图的基础,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可以生成完整准确的地籍图。
此外,对地籍信息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在问题,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的常用技术包括全站仪、GPS定位、遥感影像解译等。
全站仪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地界勘测。
GPS定位技术可以通过卫星定位实现对地物位置的测量,具有快速、高效的优势。
遥感影像解译技术可以利用卫星或航空影像获取土地特征信息,例如土地利用类型、覆盖度等。
总之,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与规划的重要环节。
地籍测绘要点
![地籍测绘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f51639c5da50e2524d7fcf.png)
地籍测绘要点
1、基本原则;权源合法、四至清晰、界址清楚、面积准确、无权属争议。
2、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的区别:地形测量是在工作范围内测量某一个时点的地物、地貌。
地籍测量主要反映土地权属的地籍要素,随宗地权属的变更而不断更新,以保证地籍资料的完整性。
地物、地貌的高程要素不是地籍测量的重点,地籍测量是测绘与法律、法规的综合应用。
3、地籍图是土地管理的专题图,首先反映行政界线、地籍街坊、界址线、界址点、地类、面积、座落、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及土地等级等地籍要素,其次反映与地籍有密切关系的地物、文字注记。
4、日常测绘项目应实测宗地权属界线外30—50米。
5、雨棚与台阶的表示,共存有冲突情况下优先表示台阶。
6、栅栏在有权属界址线通过的情况下,要分清栅栏内、中、外,一般测绘有权属通过这一侧。
7、棚房、简易房的表示采取就低不就高原则,有围墙的应先表示围墙再表示棚房。
8、宗地内外的名胜古迹一般要注名称(测绘时要多问)。
9、电线杆、通信杆一般不表示,但高压铁塔要表示,
装饰路灯择要表示。
10、征改宗项目中的施工用房,图上表示要注明施工用房。
11、私房测绘时实地要查清宗地内是单户还是是两户以上,便于权属界址表宗地内用户的确认。
12、房屋的层次实地要仔细核查清楚。
13、城区内大街小巷一般有地名,要仔细核对,图上加以标注。
14、铁路、公路等线状宗地的测绘、宗地图上要注明河流、高架立交桥、地下通道等通过线状宗地的面积,以便在土地他项权利中标注。
第2章 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概述
![第2章 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00a457af46527d3240ce0f3.png)
• 2、二级类的设定
• 是依据自然属性、覆盖特征、用途和 经营目的等方面的土地利用差异,对 一级类具体细化。 • Page21-24 见表2-1
本章结束, 谢谢!
的权属状况;查清其他地类的国有、集体权属
性质。
• (2) 地类调查
• 是以航空或航天遥感正射影像图(DOM)为地产底 图,充分利用已有的调查成果等资料,依据《土 地利用状况分类》标准,对每块土地的地类、位 置、范围界线和利用状况等进行的实地调查。
• 2、城镇土地调查的内容
• 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部分
例尺应为1:500或1:1000。
• 2.1.3 地籍调查的内容 • 包括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 • 1、农村土地调查的内容 • 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
• (1)农村土地权属调查
• 包括查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查清国
有农、林、牧(含不对、劳改农场及使用的土地
)国有土地使用状况;查清公路、铁路、河流
地籍图-地籍要素
地籍图-数学要素
农村地籍图
宗地图
地籍信息管理
• 目的:准确、快捷、现势性、方便利用 • 方法:
传统方法
现代方法:GIS
2.3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 土地分类的目的:为了正确认识土地,从而能因地制宜地 开展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改良、调查、统计和管理等 。 • 2.3.1 土地分类的基本概念 • 是指按一定的分类标志(指标),将性质上相差异的土地 划分成若干类型。 • 土地分类体系(或土地分类系统)是按照统一规定的原则 和分类标志,将分类土地有规律的分层次地排列组合在一 起。 • 土地分类对象的核心是:分类标准。 • 分类标准依据土地分类成果应用的需要而不同。
• 1、土地地然分类体系 • 即土地类型分类体系主要是依据土地自然属性分 类,如地貌、植被、土壤等。他可以依据徒弟的 某一自然特性分类,也可以依据土地的自然综合 特性分类。 • 2、土地评价分类体系 • 即土地生产潜力分类体系主要是依据土地的经济 属性分类。 • 3、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 主要依据土地的综合特性(包括土地的自然属性 、经济属性和其他因素)进行分类。
地籍测量学知识点总结
![地籍测量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999257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9.png)
地籍测量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地籍:指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
地籍测量:利用仪器,基于土地权属调查,在一定的区域内,以规范的测量方法,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等,并确定其地类,同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的专业测绘工作。
二、地籍测量的内容与任务地籍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地籍控制测量、测定界址点、绘制地籍图、宗地面积量算、绘制宗地图等。
地籍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地块的位置、面积,保持土地利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地块的分割、合并、产权转移和利用类别变化的现势性和精确性。
三、地籍的功能地理性功能:提供地块空间关系的能力。
经济功能:为土地市场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产权保护功能:保障土地权属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土地利用管理功能: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资料。
决策功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管理功能:为公安、消防、邮政、水土保持等部门提供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
四、地籍测量的原则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的原则。
实事求是的原则。
符合地籍管理的原则。
符合多用途的原则。
五、地籍测量的意义地籍测量成果是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具有法律性质。
地籍测量有助于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土地产权。
地籍测量为政府决策、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
六、技术与方法地籍测量常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技术手段,如全站仪、GPS、遥感等,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数据处理和分析也是地籍测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数据的整理、存储、查询和分析等。
综上所述,地籍测量学涉及的知识点广泛且深入,需要掌握其基本概念、内容与任务、功能、原则、意义以及技术与方法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籍测量学知识,为土地管理和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地籍测量学复习知识点
![地籍测量学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358a713fc4ffe473368ab3a.png)
地籍测量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地籍的定义和含义:定义:(1)国家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
(2)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
含义:(1)地籍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
(2)土地权属是地籍的核心。
(3)以地块为基础建立地籍。
(4)地籍必须描述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
(5)地籍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
土地清册:土地调查册、土地登记册、土地统计册地籍五要素: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状况2.图、数、表:“图”是指地籍图,即用图的形式直观的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直接按的相互位置关系,包括分幅地籍图、专题地籍图、宗地图等。
“数”指地籍数据,即用数的形式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现状等要素。
“表”指地籍表,即用表的形式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法律状态、利用状况等进行文字描述。
3.地籍的类别:(1)按地籍的用途分,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2)按地籍特点和任务分,可分为初始地籍、日常地籍(3)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分,可分为城镇地籍、农村地籍。
4.地籍功能:⑴地理性功能;⑵经济功能;⑶产权保护功能;⑷土地利用管理功能;⑸决策功能;⑹管理功能。
5.地籍测量的定义和内容: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能。
具体内容为:(1)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2)界线测量,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3)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房产图、宗地图等(4)面积测算,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面积的平差和统计(5)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6)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6.地籍测量的特点:(1)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2)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3)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4)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5)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6)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7)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地籍测量讲义
![地籍测量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00e389818762caaedd33d477.png)
地籍测量讲义一、地籍的概念地籍最初是为征税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用途(地类)等状况的田赋清册和簿册,其主要内容是应纳税的土地面积、土壤质量及土地税额的登记。
地籍具有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和连续性等特点。
地籍的时空演变经历税收、产权和多用途三个阶段。
地籍的研究对象是指在地籍簿册的建立、变更和发展过程中,地籍诸要素的确定和变化规律,即对土地产权、界址、数量、质量和用途的确定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在这些要素中,土地产权是最重要的要素,因此,地籍是以土地产权的确定和调查作为学科的研究核心。
二、地籍调查的概念地籍调查是指依照国家的规定,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宗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数据、图件、表册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一项技术性工作。
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的法定程序,是土地登记的基础工作,其资料成果经土地登记后,具有法律效力。
地籍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
土地权属调查指通过土地权属及其权利所及的界线的调查,在现场标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线,绘制宗地草图,调查土地用途,填写地籍调查表,为地籍测量提供工作草图和依据。
土地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宗地。
地籍测量是指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的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宗地的权属界线、界址位置、形状等,计算面积、测绘地籍图和宗地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地籍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
地籍细部测量又分为:测定界址点位置、测绘地籍图、宗地面积量算、绘制宗地图。
地籍调查通常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初始地籍调查是初始土地登记前的区域性普遍调查。
变更地籍调查是在变更土地登记或设定土地登记时利用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对变更宗地的调查,是地籍管理的日常性工作。
三、土地分类的概念土地分类是指在研究、分析各类土地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相同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划分土地类型。
根据土地的特性及人们对土地利用的目的和要求不同,形成不同的土地分类系统。
地籍调查辅导: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调查辅导:地籍控制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66376bea10a6f524cdbf85ca.png)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地籍调查辅导:地籍控制测量一、地籍控制网根本要求地籍控制网是为开展地籍细部测量以及日常地籍测量而布设的测量控制网。
地籍控制网的布设,在精度上要满足测定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在密度上要满足辖区内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在点位埋设上要顾及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
地籍控制测量坐标系统尽量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
地籍控制测量坐标系选择国家统一的 3 度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时,应将实地观测值统一投影到高斯正射投影平面上,进行各项改正。
为使不同高度海平面的观测值在统一的平面上计算,要求把各项观测值归化至参考椭球面上〔或平均海平面上〕,防止引起距离变形。
二、首级地籍控制网的布设首级地籍控制网应能长期使用,因此布设首级地籍控制网的范围应覆盖中长期的城市规划区域。
首级平面控制网应优先以 GPS网形式布设,采用 GPS接收机测定控制点的坐标。
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用导线网、边角网、三角网等地面控制网布设方法,采用全站仪等测定控制点的坐标。
三、加密控制网的布设加密控制网应按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安排方案,可分期、分片布设。
也可以一次整体布设完成。
加密控制网的等级一般不再分级,计算时应整体平差。
与地形测量相比,地籍测量要求平面控制点有较高的密度。
一般说来,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密度每 km2 不少于 10 点。
四、地籍图根控制网的布设为满足地籍细部测量和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在根本控制〔首级网和加密控制网〕点的根底上,加密的直接供测图及测界址点使用的控制网称为地籍图根控制网。
〔一〕地籍图根控制网的特点与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相比,地籍图根控制网有下述特点:(1〕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布设规格〔点位密度、精度等〕由当时的测图比例尺决定,不同成图比例尺图根控制网的规风格差很大。
(2〕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点,是为地形细部测量而布设的,测图〔整个工程〕完成后,便失去了其作用。
因此,埋点时原那么上设临时性标志。
地籍测量学复习提纲
![地籍测量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1756aa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f.png)
地籍测量学复习提纲第一篇:地籍测量学复习提纲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 1.现代地籍概念 2.现代地籍含义3.土地清册回答哪六个问题?4.简述土地与地籍的关系?5.地籍的种类:按用途划分;按特点划分;按城乡不同划分。
6.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的区别。
7.地籍的功能。
8.地籍管理的定义和原则9.地籍调查的定义,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区别。
10.地籍测量的定义。
11.简述地籍测量的内容和基本工作。
12.地籍测量特征。
第二章:1.土地权属的定义2.土地权源有哪些?3.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4.什么是确权?5.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
6.城镇农村土地划分方式。
7.地块、宗地的定义和特征。
8.宗地划分原则。
9.争议地、间隙地、飞地的定义与划分。
10.土地权属界址包括什么? 11.什么是边界系统,包括哪些? 12.地籍编号的方法。
13.土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
14.对于违约缺席指界的,处理办法有哪些?第三章:1.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包括哪些?2.最新的土地分类标准。
3.耕地的二级类、果园的二级类、林地的二级类有哪些?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5.简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程序。
6.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哪些问题。
7.简述变更调查的作业程序。
7.简述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含义和目的第四章: 1.土地等级调查的概念。
2.土地性状调查的概念。
3.土地质量。
4.土地分等定级的概念。
5.土地分等定级采用哪两个层次的划分体系。
6.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方法体系有哪些。
第五章:1.简述房屋调查的内容。
2.房屋及构筑物要素编号。
3.共有面积由哪些构成的?4.应分摊共有面积有哪些分摊原则?5.应分摊共有面积的特点6.房屋面积测算中误差计算。
第6章:1.为什么说界址点的精度与地籍图比例尺大小无关?2.什么是点之记?3.面积小于25km2的城镇,可不经投影直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与国家网联测。
4.如何建立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5.简述GPS定位技术相对于常规测量技术的特点。
测量学与地籍测量
![测量学与地籍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8d09eba6f705cc1754270934.png)
式中 n 为内角个数;理为内角 和的理论值。
② 计算角度闭合差
f 测 理
③ 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误差
f容 40 n (图根导线限差)
④ 计算改正数
v
f n
◆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的计算
i1 i i 180
(计算时注意左右角的区别)
◆坐标增量的计算
x12 D12 cos12 y12 D12 sin 12 x23 D23 cos23 y23 D23 sin 23
各边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为
x理 x终 x始 y理 y终 y始
纵、横坐标增量的闭合差为
f x x测 (x终 x始) f y y测 ( y终 y始)
◆附合导线的导线全长闭合差、全 长相对闭合差、容许相对闭合差 的计算,增量闭合差的调整、各 点的坐标计算与闭合导线相同。
第八章 地形图测绘 一、 地物的表示方法
地籍调查涉及到几个基本概念:
1、土壤、土地、国土 2、地籍 3、地籍的分类、*地籍的三个 发展阶段 4、*地籍的四个特性 5、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 6、房产、房产测量与房产管理
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谈到了地籍调查: 1、地籍调查的概念 2、地籍调查的基本任务与基本要 求 3、地籍调查的分类 4、地籍调查的目的 5、地籍调查的内容 6、地籍调查的原则 7、地籍调查的实施程序
fh h测
改正数
各测段的改正数
vi
fh Li
Li
vi
fh ni
ni
计算的基本步骤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 •闭合差的调整 •高程的计算
五、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特点:没 有水准管,有自动补偿器
第五章 角度测量
一、角度测量原理 二、经纬仪的使用 对中、整平、瞄准(照准)、读数 三、水平角观测
地籍测量知识点
![地籍测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9592e781c758f5f61f674b.png)
第一章1.地籍信息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哪六个基本问题?第一,“是谁的”,具体指权属主与土地及其附着物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二,“在哪里”,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空间位置。
第三,“有多少”,具体指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量的描述。
第四,“在什么时候”,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时间。
第五,“为什么”,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存在依据及其有关说明。
第六,“怎么样”,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过程说明或依据。
2.地籍测量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
地籍测量的具体内容(1) 地籍控制测量(2) 界线测量(3) 地籍图测绘(4) 面积测算(5) 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6) 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3.地籍要素包括哪些内容?1)各级行政境界2)地籍区与地籍子区界3)宗地界址点与界址线4)地籍号注记5)宗地坐落6)土地利用分类代码注记7)土地权属主名称8)土地等级3.地籍测量结束后应上交哪些材料?地籍调查测量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以下成果资料文字部分(1)技术设计书(2)土地确权规定(3)检查报告(4)工作总结(5)技术总结(6)土地利用分类统计分析报告(7)验收报告地籍调查部分(1)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审批表(2)丈量原始记录(3)宗地草图(4)各类权源文件地籍测量部分(1)各等级控制网布点图、点之记、观测原始记录、平差计算资料及成果图(2)仪器检定资料(3)地籍索引图(4)地籍图、宗地图(5)空间数据表、属性数据表和综合数据表(6)界址点坐标册面积量算部分(1)面积量算表(2)以街道为单位宗地面积汇总表(3)城镇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4)共用土地面积量算表采用数字化作业时还应提交相应的磁盘等数据资料文件4.简述地籍测量学测绘科学的区别与联系?地籍测量学是以现代测绘技术为基础,立足于土地权利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特征,以土地的管理、经济及其法律为支撑来研究土地信息的采集、处理和表达的工程技术科学测绘学属自然科学范畴的科学,是为人们了解和改造自然服务的,它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面,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表面的形态,并将地表面的地形及其他信息测绘成图5.试论述地籍测量学的任务、研究的内容和对象?地籍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地块的位置、面积,保持土地利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地块的分割、合并、产权转移和利用类别变化的现势性和精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学重点绪论1、什么是地籍,地籍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地籍是记载土地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价值、利用等基础状况的图簿册及数据,是反映土地位置、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资料。
地籍的探究对象: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状况2、地籍调查的作用和意义地籍调查的作用主要有建立和丰富地籍管理信息库、奠定了地籍管理的基础,为土地管理科学的研究积累资料。
我国实行的是土地产权登记制度,登记之前须对登记材料进行实质审查,对需要登记的土地开展地籍调查,查清和核实每宗地的地籍要素,目的是保护土地产权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建立起科学的地籍管理制度。
3、地籍测量的内容与作用内容:(1)地籍控制测量(2)界址点等地籍要素的测量(3)绘制地籍图(4)面积量算与统计(5)检查后验收、存档作用:①测定界址和确定产权界线是保证地籍测量法律功能的手段;②保持和不断更新地籍资料,为土地有效配置、合理利用和税费征缴服务,使地籍测量具有社会经济功能;③地籍测量所获得的地籍测量数据是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与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也是数字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基本信息,因而地籍测量具有系统功能。
权属调查1、土地权属调查包括哪些内容和要求?内容:①土地权利人:调查核实土地权利人的姓名或者土地权力人的名称、单位性质、行业代码、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及其身份证明、代理人姓名及其身份证明等。
②土地权属性质及来源:调查核实土地的权属来源证明材料、土地权利人的身份、土地权属性质、所有权归属、使用权类型、使用期限等。
③土地位置:调查核实宗地四至、土地坐落、所在图幅。
④土地用途:调查核实土地的批准用途和实际用途。
要求:①法律程序完备②表图填制齐全③调查记录清楚整齐④数据准确可靠2、土地权属确认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①以法律、法规为确认准绳②以事实为确认依据(1、土地权属图文资料2、土地权属现状)3、什么是宗地统一代码?如何编制?宗地统一代码:2012年全国启动全国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使每块宗地均获得一个唯一的代码。
编制方法:宗地代码采用5层19位的层次结构。
按层次表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权属类型、宗地顺序号。
第一层次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采用GB/T 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第二层为地籍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三层为地籍子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四层为土地权属类型,代码为2位。
其中第一位表示土地所有权类型,用G、J、Z表示。
“G”表示国家土地所有权,“J”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Z”表示土地所有权争议。
第二位表示宗地特征代码,用A、B、S、X、C、W、Y表示,“A”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B”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表),“S”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上),“X”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下),“C”表示宅基地使用权宗地,“W”代表使用权未确定或有争议的土地,“Y”代表其他土地使用权宗地,用于宗地扩展。
第五层为宗地顺序号,代码为5位,用00001~99999表示,在相应的宗地特征码后顺序编码。
宗地顺序号一般自西向东。
自北向南,采用“弓”字型顺序编号。
4、我国土地的分类体系是什么?简述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基本框架。
GB/T 21010-2007成为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全国统一的国家标准。
分类的基本框架采用二级分类体系。
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
(1)一级类的设定:①依据土地利用用途和利用方式,考虑到农、林、水、交通等部门需求,设定“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交通运输用地”。
②依据土地利用方式和经营特点,根据有关部门管理需求,设定“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③为保证地类的完整性,对上述一级类中未包含的地类,设定“其他土地”。
(2)二级类的设定:依据自然属性、覆盖特征、用途和经营目的等方面的土地利用差异,对一级类具体细化。
5、地籍调查表包括哪些内容?其填写的要求是什么?内容:封面、基本表、界址标示表、界址签章表、宗地草图、界址说明表、调查审核表和共有/共用宗地面积分摊表。
要求:①地籍调查表必须现场填写。
②填写各栏目内容均不得任意涂改,同一项目内容划改不得超过两次,全表划改不得超过两处,划改处应加盖划改人员印章。
③每宗地填写一份地籍调查表;项目栏的内容填写不完的可加附加页,但须有调查人员签字。
6、什么是宗地草图?有什么作用?包含哪些内容?宗地草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界址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现场记录,是处理土地权属、宗地档案的重要原始资料,应到现场绘制,必须长期保存。
内容:本宗地和邻宗地的宗地号、门牌号,门牌号写在相应的位置上;本宗地和邻宗地的土地使用者全称;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号及界址线,相邻宗地间的分隔界址线段及主要相邻地物;在相应的位置注记本宗地的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固定地物的关系距离和条件距离。
地籍细部测量与地籍图测绘1、地籍图测绘有解析法和图解法,试述其区别于适用情况。
区别:(1)解析法是指采用全站仪、GPS接收机、钢尺等测量工具,通过全野外测量技术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方法。
(2)图解法是采用标示界址、绘制宗地草图、说明界址点位和说明权属界线走向等方式描述实地界址点的位置,由数字摄影测量加密或在正射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扫描数字化的地籍图和地形图上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方法。
适用情况:图解法不实地测定界址点坐标,而是由图上直接量取界址点坐标。
精度较低,使用于农村地区和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界址点的测量。
解析法:当地籍测量中要求界址点测量精度为±0.05m时,必须采用解析法测定界址点的坐标2、界址点分几类,他们适用的范围与精度要求是什么?3、测定解析界址点平面位置的基本元素是什么?通常有哪些方法?基本元素:方法: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正交法)、截距法(内外分点法)、距离交会法、角度交会法、GPS测量方法。
4、试述极坐标法测定界址点的观测、记录和计算。
P815、地籍图包括哪些要素?他与地形图有何区别?(1)行政区划要素(2)地籍要素(3)地形要素(4)数学要素(5)图廓要素地形图与地籍图的主要区别在于:地形图虽有丰富的地形、地物信息,但是缺少土地权属界线和土地面积等地籍要素.因此,根据地形图编绘成地籍图主要是通过地籍调查、用勘丈等方法增补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线和进行宗地的面积量算等工作过程。
地形图可作为编制专题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图件和底图,是国家地理信息数据库的重要资料来源,接受用户关于测绘信息等方面的查询。
地籍图可作为编制土地利用图和城市规划图的重要图件,是国家土地信息数据库的重要资料来源,接受用户关于房地产转让、贷款、税收等方面的查询。
6、数字化测图法需具备哪些条件?硬件(计算机、全站仪、数字化仪、扫描仪、绘图仪)、软件、数据(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人员变更地籍调查1、变更权属调查时如何进行地籍编号、宗地草图、地籍调查表的变更?P1232、什么是变更地籍测量?他的技术、方法与初始地籍测量有何区别?变更地籍测量:变更地籍调查过程中,对于确定依法变更后的权属界址、宗地面积及使用状况的测量工作称为变更地籍测量。
变更地籍测量一般应采用解析法,暂不具备条件时,可采用TD/T 1001-2012规定的其他方法,但不应低于原有的成果精度。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均以地籍平面控制点或界址点为依据,首先要检查控制点和原界址点精度,确认无误后进行。
属于土地出让等精度要求较高的变更测量,应采用解析法,尽可能的采用城市统一坐标系统。
变更地籍测量的实施首先应收集变更宗地附近的地籍平面控制点资料和界址点坐标册,其次还需要变更宗地所在的基本地籍图二底图及其复制件、变更地籍调查表、变更测量的数据准备、测量仪器和工具准备。
初始地籍测量是指在初始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测绘仪器,以科学的方法,在调查区域内,建立地籍控制网,测量每宗土地的地籍要素,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初始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
同:调查内容基本一致(宗地权属状况调查、界址点认定调查、土地使用情况、地籍测量等内容)异:初始地籍调查是在土地登记前进行的一次性调查,而变更地籍调查是为了地籍资料的现势性而进行的日常性调查。
3、何谓土地分割与合并,变更后地块如何编号?土地分割全称土地使用权分割转让登记,是指因地上建筑物、附着物所有权分割转让而涉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分割转让登记。
宗地合并即土地合并,两宗或两宗以上相连接的土地合并为一宗地的过程。
宗地合并发生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变更,有关各方应持合并协议书及其他合法的证明文件到县级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变更土地登记,更换土地证书。
宗地分割、合并时地籍编号的规则按照《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实施细则(试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有关要求,建议宗地分割、合并时地籍编号规则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a) 地籍编号地籍编号以行政区为单位,按街道、街坊、宗三级编号,其中宗地号由“基本宗地号(11位,前5位为国有土地使用权编号,后6位为集体土地使用权编号)+ 宗地支号(三位数字顺序码)”组成。
地籍号统一自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号开始顺序编号。
界址点应按街坊统一编号。
b) 宗地分割或合并编号无论宗地分割或合并,原宗地号一律不得再用。
分割后的各宗地以原编号的支号顺序编列;数宗地合并后的宗地号以原宗地号中的最小宗地号加支号表示。
示例如下:1、若010108400008000000000号宗地分割成三块宗地,分割后的宗地编号分别为010108400008000000001、010108400008000000002、010108400008000000003。
2、若010108400008000000002号宗地再分割成2宗地,则宗地编号为010108400008000000004、010108400008000000005。
3、若010108400008000000004号宗地与010108400005000000000号宗地合并,则编号为010108400005000000001;若010108400008000000004号宗地与010108400012000000000号宗地合并,则编号为010108400008000000006。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任务、内容、目的是什么?任务:查清土地利用现状内容:(1)查清村和农、林、牧、渔场以及居民点的厂矿、机关、团体、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界线。
(2)查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量算地类面积。
(3)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汇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