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课件第四章民事诉讼目的论

合集下载

《民事诉讼法》课件

《民事诉讼法》课件

执行措施和执行救济
要点一
执行措施
为了保障生效法律文书的顺利执行,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一 系列的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拍卖、变卖、限制出境 等。这些措施旨在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保护申请执行 人的合法权益。
要点二
执行救济
当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采取一系列的 救济措施。例如,当被执行人恶意转移财产时,申请执行 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其转移行为;当被执行人拒不 履行义务时,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当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违法时,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 人民法院申请复议等。
现代民事诉讼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民事诉讼法的理念和制度也在 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民事诉讼法更加注重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合 法权益,强调程序公正和司法独立。
民事诉讼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与民法的关系
民事诉讼法与民法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关系。民法规定了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义务,而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实现这些权利义务的诉讼程序和制度。
性质
民事诉讼法属于程序法,是公法的一 种,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 障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民事诉讼法的发展历程
01
古代民事诉讼法
在古代,民事诉讼法尚未形成独立的法律部门,民事诉讼程序通常包含
在民法等实体法中。
02 03
近代民事诉讼法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事诉讼逐渐独立出来,形成了独立的民事诉讼 法。1806年的法国民事诉讼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独立的民事诉讼法典 。
法院调解原则
总结词
法院调解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应当根据自愿、合法原则进行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解决纠纷。

《民事诉讼法》课件第四章民事诉权

《民事诉讼法》课件第四章民事诉权

案例三:民事诉权限制与保障的实例探讨
01
02
03
04
案例介绍
介绍一起涉及民事诉权限制与 保障的典型案例。
诉权限制分析
分析案例中民事诉权受到限制 的情况,如法定不起诉、一事
不再理等原则的应用。
诉权保障措施
探讨案例中民事诉权得到保障 的措施,如司法救助、律师代
理等制度的作用。
实例启示
总结本案例对于民事诉权限制 与保障问题的启示,以及在实
案件背景
介绍一起涉及民事诉权构成的 案件,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
等。
法律依据
引用《民事诉讼法》相关法条 ,说明民事诉权构成的法律基 础。
构成要件分析
详细分析民事诉权的构成要件 ,包括原告资格、被告明确、 诉讼请求具体、事实和理由充 分等。
案例总结
总结本案例中民事诉权构成的 情况,以及对于类似案件的启
示。
起诉:民事诉权的启动
起诉条件
当事人行使民事诉权起诉,需满足法定条件,包括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 理由,同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方式
起诉应当以书面形式进行,提交起诉状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状应当详细说明案件的事实、理由、证据和 诉讼请求等内容。
客体要件:可诉性的民事权益争议
01
02
03
合同纠纷
因合同的订立、履行、变 更、终止等发生的争议, 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侵权责任纠纷
因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 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 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 相应的民事责任。
财产权益纠纷
包括物权、知识产权等财 产权益的纠纷,可以通过 民事诉讼进行维权。

民事诉讼法(第六版)教学PPT完整版

民事诉讼法(第六版)教学PPT完整版
民事诉讼法
(第六版)编著 陈佳明 纪格非 刘芝祥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目录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 制度
第三章 主管与管辖
第四章 民事诉讼当事人概述
第五章 共同诉讼人
第六章 代表人诉讼
第七章 诉讼第三人
第八章 诉讼代理人
第九章 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总则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第一节 民事诉讼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引例
原告李某系某百合果木销售中心法定代表人,其以某市政府拒不给原告召 开项目论证会,某市市委对该市发改部门将项目登记备案材料毁弃、对该市城 区区委区政府不履行职责等行为监管不力为由,将该市政府、市委告上法庭,请 求判决两被告连带承担给原告的项目召开项目论证会并制定项目实行方案等 法定职责,请求判决该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违法,该市委应依法负监督职责和侵 权责任,并赔偿原告所遭受实际经济损失100亿元。法院应当如何处理此案?
民事诉讼法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的民事 诉讼法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 广义的民事诉讼法,不仅包括民事诉讼法法典,而且包括宪法及其他法律、 法规中有关民事诉讼的规范,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有关民事诉讼的 规范性文件。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
在空间上的效力
《民事诉讼法》第4条规定的内容表明,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 讼,均适用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领域,包括领土、领海、领空以及领 土伸延的范围。
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在时间上的效力

《民事诉讼目和任务》课件

《民事诉讼目和任务》课件
在民事诉讼中,法院通过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法律适用,确定当事人是否应当承担 民事责任,以及责任的具体内容和赔偿范围。
确定民事责任的承担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秩序具有重 要意义。
实现民事权益的救济
实现民事权益的救济是民事诉 讼的核心任务,旨在通过法律 手段对受到侵害的民事权益进 行补救和保护。
《民事诉讼目和任务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民事诉讼概述 • 民事诉讼的目的 • 民事诉讼的任务 • 民事诉讼程序 • 民事诉讼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关系
01
民事诉讼概述
民事诉讼的定义
总结词
民事诉讼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民事权利义务纠纷的法律制度。
详细描述
民事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平等主体的基础上,因民事权利义务关 系发生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方式解决争议的活动。
感谢观看

在民事诉讼中,法院通过审理案 件,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 务关系进行认定和确认,以保障
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对于维护 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 义,是实现民事诉讼目的的基础

确定民事责任的承担
确定民事责任承担是民事诉讼的重要任务之一,旨在明确当事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 任和赔偿范围。
民事诉讼的特点
总结词
民事诉讼具有司法性、程序性、强制性等特点。
详细描述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具有司法性;民 事诉讼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具有程序性;民事诉讼的判决和裁定具有强制 执行力,当事人必须遵守,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
民事诉讼的重要性
总结词
民事诉讼是维护社会公正、保障公民 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民事诉讼法》课件第四章民事诉权

《民事诉讼法》课件第四章民事诉权

诉权的行使与保障
诉权的行使
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诉权,遵守诉讼程序,尊重司法权威 。
诉权的保障
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的诉权,提供必 要的法律援助和救济措施,确保当事 人平等地行使诉权。同时,社会各界 也应当尊重和支持当事人行使诉权。
02
诉权的产生与行使
诉权的发生原因与条件
发生原因
当事人因权利受到侵害或发生争议而产生民事纠纷,无法通过协商等其他方式 解决,向法院提起诉讼,行使诉权。
限制
当事人的诉权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得滥用诉权,妨碍 他人合法权益,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法院在 审理案件时也会对当事人的诉权行使进行限制,例如诉讼时 效、一事不再理等。
03
诉权的保护与保障
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与权利义务
平等原则
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 和义务。
辩论原则
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包括书面和口头辩论 ,法院应充分听取当事人的辩论意见。
法院在保护诉权方面的职责与作用
保障诉权行使
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正确 行使诉权,依法受理和审 理民事案件。
提供司法救济
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 害时,法院应当提供司法 救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 益。
促进司法公正
法院应当在审判过程中坚 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 则,确保司法公正。
04
诉权的救济与监督
上诉权与再审权
上诉权
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有权在规定期限内提起上诉,要求上一级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上诉期限自一审 判决或裁定作出之日起计算。
再审权
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或者因特殊情况需要纠正,可以向原审法院或上一级法院申请 再审。

民事诉讼法课件第四章民事诉讼目的论

民事诉讼法课件第四章民事诉讼目的论
2020/7/28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的目的
• 一、确立依据
• (一)理论依据:民事诉讼的本质与规律 • (二)现实依据:。国家与社会的现实需要 • (三)法律依据:宪法 • (四)价值依据:公正与效率
2020/7/28
二、立法规定
• (一)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 (二)保障人民法院正确办案 • (三)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
第四章 民事诉讼目的论
• 第一节 民事诉讼目的概述 • 第二节 民事目的诸学说 •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目的
2020/7/28
第一节 民事诉讼目的概述
• 一、概念
– 民事诉讼的目的,是指立法者制定民事诉讼法 所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
• 二、民事诉讼目的的特征
– 体现国家意志,具有主观性 – 反映民事诉讼本质和规律,具有客观性 – 民事诉讼目的具有动态性 – 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违法行为,保障当事人实体权益 • (四)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 (五)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2020/7/28

《民事诉讼法》课件

《民事诉讼法》课件

被告
02
被诉的一方,可以是自然人或者法人。
第三人
03
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法院通知参加诉
讼的人。
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当事人的权利
有依法起诉、应诉、答辩、上诉等权 利。
当事人的义务
有遵守诉讼程序、如实陈述事实、按 时出庭等义务。
06
民事诉讼的法律适用
法律适用的原则
遵守宪法原则
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应遵守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确保司法公 正和权威。
根据不同的标准,执行方式可以分为 多种类型,如强制执行、非强制执行 等。
调解制度
调解制度的概念
调解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 事人自愿接受法院调解,通过协商Βιβλιοθήκη 决纠纷的一种制度。调解的原则
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公平、合法 、合理等原则,调解协议应当符
合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
调解的程序
调解程序包括调解申请、调解调 查、调解协商、调解协议等阶段 ,调解协议应当记入笔录,由当
二审法院
由上一级法院审理上诉案件。
二审审理范围
仅限于当事人上诉请求的有关 事实和适用法律。
二审裁判
二审法院可以依法改判、撤销 或裁定驳回上诉。
再审程序
再审申请的提出
当事人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有错误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
再审审理
再审案件按照一审或二审程序进行审理,但 仅限于当事人申请的范围。
民事诉讼以调解为基础, 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进行 审判。
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法院调解原则
当事人依法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法院应 当保障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合法的 原则进行调解。

《民事诉讼法》课件第四章民事诉权

《民事诉讼法》课件第四章民事诉权
诉权是实现实体权利的保障
通过行使诉权,民事主体可以维护自己的实体权利。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通过起诉、应诉、举证、 质证等诉讼程序,证明自己的实体权利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从而获得法院的判决或者调解 书,实现自己的实体权利。
民事诉权与诉讼权利的关系
诉权是诉讼权利的核心
诉讼权利是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享有的权利,包括起诉权、应诉权、举证权、质证权等。而诉权则是当事人在民 事诉讼中享有的基本权利,是诉讼权利的核心。
性质
民事诉权是一种程序性权利,旨 在保障实体权利的合法实现,通 过诉讼程序维护公正、公平、合 理的法律关系。
民事诉权的理论基础
01
02
03
宪法基础
宪法规定公民有向人民法 院提起诉讼的权利,为民 事诉权的存在提供了宪法 依据。
民事诉讼法理论
民事诉讼法是民事诉权的 法律基础,规定了民事诉 权的行使主体、行使条件 和行使方式等。
属于受诉法院管辖
案件应由具有管辖权的法院受 理。
起诉方式与程序
起诉方式
直接起诉和共同诉讼(必要共同诉讼 和普通共同诉讼)。
起诉程序
起诉人向受诉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 审查后决定是否受理,受理案件后进 行审理和裁判。
起诉状的内容与格式
起诉状内容
包括原告、被告、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部分。
起诉状格式
应按照规定的格式书写,包括标题、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证 据和证据来源、具状人签名和日期等部分。
03
民事诉权的保障
诉权保障原则
平等保护原则
确保所有民事主体在诉讼中享有 平等的权利和地位,不受歧视。
公正审判原则
确保审判公正、公开、透明,保 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

《民事诉讼法》课件

《民事诉讼法》课件

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
证明对象
指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包括实体法律关系和程序法律关系 的事实。
证明责任
指当事人对证明对象承担的提供证据的责任,如果无法提供 证据,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证据的收集
指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或律师通过合法途径获取证据的行为。
证据保全
指在诉讼前或诉讼过程中,对可能灭失或难以取得的证据进行固定和保护的方法,如进行公证、申请法院保全等 。
《民事诉讼法》课件
汇报人:
日期:
CATALOGUE
目 录
• 民事诉讼概述 •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 民事诉讼的程序 • 民事诉讼的证据与证明 • 民事诉讼的管辖与当事人 • 民事诉讼的特殊问题
01
CATALOGUE
民事诉讼概述
民事诉讼的定义
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法院的主持下,以诉讼方式解决民事纠 纷的活动。
要点三
仲裁制度的适用范围
仲裁制度适用于各类民事案件,包括 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纠纷、海事纠纷 等。
执行制度
01
02
03
执行制度的概念
执行制度是指法院根据生 效判决或裁定,强制执行 当事人义务的一种诉讼制 度。
执行制度的程序
执行制度包括申请执行、 移送执行、执行措施、执 行中止、执行终结等程序 。
执行制度的措施
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必须依法履行自己的诉讼义务,否则将承 担法律责任。
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当事人平等原则
法院独立审判原则
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法院应当保 障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
直接言词原则
法院应当独立、公正、廉洁地行使审判权 ,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 干涉。

民事诉讼法课件

民事诉讼法课件

民事诉讼法课件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本法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1.本法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规范民事诉讼活动。

2.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诉讼活动。

第二节民事诉讼的特点1.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为了解决民事纠纷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为。

2.民事诉讼具有平等性、自愿性、争议性、协商性、公开性等特点。

第三节民事诉讼基本原则1.法定原则:依法受理、审理和裁判案件。

2.等待原则:当事人享有提起诉讼的权利,法院应及时受理。

3.公正原则:法院应公正、独立地行使职权。

4.公开原则:诉讼活动应当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情况除外。

5.听证原则:法院可以组织听证会,听取相关当事人的陈述和证据。

6.保护当事人权益原则:法院应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

第二章诉讼条件第一节主体资格1.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提起诉讼的主体资格。

2.法定代理人可以代表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提起诉讼。

第二节管辖权1.人民法院对本辖区内的民事案件享有管辖权。

2.当事人可以协商选择适当的人民法院进行诉讼。

第三节利害关系1.提起诉讼的当事人应当与诉讼请求有直接利害关系。

2.第三人可以作为共同诉讼人或第三人介入诉讼。

第四节责任追究1.当事人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两年,但特定情况下可以延长或中止诉讼时效。

2.法院应当及时受理并审理案件,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第三章诉讼的开始第一节起诉1.当事人可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起诉状应当包括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证据和所依据的法律。

第二节受理1.法院对符合受理条件的起诉应当予以受理,并出具受理通知书。

2.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起诉,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第三节程序准备1.法院在受理案件后,进行程序准备工作,包括审查起诉状、组织调解等。

2.当事人应积极配合法院进行程序准备工作。

第四章证据第一节举证责任1.原告应当承担证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

民事诉讼法(第六版)PPT

民事诉讼法(第六版)PPT

第四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21
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
指在民事诉讼中享有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的国家机关、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诉讼参加人、 其他诉讼参与人
(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依诉讼法律规范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 的诉讼义务
(四)各类纠纷解决机制的关系:在上述多元化的纠纷 解决体制中,民诉诉讼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22102世1/8纪/2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民事诉讼
8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一)民诉诉讼的概念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 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征 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由审判法律关系和争讼法律关 系构成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2、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体现了法院审判权同当事人诉讼 权利的有机结合。
(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学说的发展 1、国外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学说的发展 2、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学说的发展
22102世1/8纪/2法学系列教材
22102世1/8纪/2法学系列教材
作业:
22
1、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有哪些? 2、民事诉讼法的效力有哪些? 3、简述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构成。
22102世1/8纪/2法学系列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章 诉与诉权
2021/8/2 23
本章概要
第一节 民事之诉 第二节 反诉 第三节 民事诉权
是指民事诉讼制度是为什么而设立的。更为准确的表述应当 是,民事诉讼目的是指国家设立民事诉讼制度所期望达到的 目标或结果。

《民事诉讼法》课件

《民事诉讼法》课件

双重审查
不能仅仅以当事人的 主张作为判决的根据, 必须经过双重审查, 全面评估证据的证明 力。
民事诉讼程序的诉讼程序主体
法官
负责审理案件,进行裁判,处理 任何其他与案件相关的事宜。
律师
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服 务,帮助当事人维护自己的合法 权益。
当事人
被诉讼的人或者提起诉讼的人。
民事诉讼程序的诉讼请求和答辩
3 目的
民事诉讼法旨在维护公平、 公正的司法环境,保护公 民及法人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程序的主要特点
合法程序
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法 律法规,以法律程序 为准绳。
当事人制约
民事诉讼以当事人自 愿为前提,自力更生, 自愿解决争议。
举证责任
原告提出的主张应由 其承担举证责任,被 告提出的反诉或反击 应承担举证责任。
诉讼请求 答辩 反诉或反击
对民事权益及其侵权事实及侵权情况要求法院进 行处理的要求。 被告对诉讼请求是否合理、必要提出异议的陈述。
被告对原告或第三人的权益提起的诉讼要求。
民事诉讼程序的证据及举证责任
1
证据
指可以用来表明事实的材料,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
2
举证责任
指要求哪个当事人提供证据来证明主张是否成立的法律责任。
3
证据收集
当事人必须采集、整理证据,并定期向法院提出证据清单。
民事诉讼程序的审理程序
立案
申请立案并交纳诉讼费、保全费用。
调解
法院可以进行调解,和解当事人,使案件得以 妥善处理。
开庭审理
由法庭确定时间,宣布当事人进入诉讼程序主 体阶段。
审判
根据案件的事实、证据及相关法律法规,做出 裁判,判决案件。

4-民事诉讼法第四章---第五章PPT课件

4-民事诉讼法第四章---第五章PPT课件

2020/3/22
• (二)回避的程序 • (1)申请回避的时间 • 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或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 (2)申请回避的法律后果 •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
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 外。
• 2、回避的决定程序 • (1)行使回避决定权的主体及权限 • 《民诉法》第47条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
第三节 公开审判制度
29
• 一、公开审判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 公开审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审理和宣判应当依法 公开进行的制度。
– 公开审判制度反映了诉讼公正的一般要求,体现了诉讼民主的价 值,其重要意义在于:
• 1、有利于促进和保障司法公正。 • 2、有利于增强司法裁判的公信力。 • 3、有利于促使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
第一节 合议制度
第一节 合议制度
5
• 一、合议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 (一)合议制度的概念 • 合议制度,又称为合议制,是指由三名以上的审判人员组 成审判集体,代表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对案件进行审理 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 合议制度是相对于独任制度(独任制)而言的。所谓独任 制度,是指由一名审判员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 度。适用独任制进行审理的案件:
2000年5月,胡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陈某 履行合同。开庭前,胡某发现主审法官梁某是陈 某的表兄,便在案件开始审理时申请梁某回避。 法院院长认为,表兄弟关系不属于近亲属关系, 且胡某没有证据证明梁某与陈某之间的表兄弟关 系会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驳回胡某的申请。
请问:法院驳回胡某的回避申请是否正确?
第一节 合议制度
11

《民事诉讼法概述》课件

《民事诉讼法概述》课件
证据的种类
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 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和勘 验笔录等七种。每种证据都有其特点 和适用范围。
证据的收集和保全
证据的收集
证据的收集是指在诉讼前或诉讼过程中,通 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获取能够证明案件事 实的证据材料的活动。收集证据的方法包括 调查、询问、鉴定等。
证据的保全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的承担
总结词
说明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权利义务的承担方式
详细描述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可以通过承担转移、变更、免除等方式来处理。在民事诉讼中, 如果一方当事人死亡或者法人解散,其权利义务可以由其法定继承人或者继受人承担。
PART 05
民事诉讼的证据
证据的概念和种类
证据的概念
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是诉讼 的核心。在民事诉讼中,证据必须具 有客观性、真实性和合法性。
证据的判断
证据的判断是指根据证明标准,对当事人提 供的各种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断,以确定 案件事实的过程。判断证据的方法包括全面 审查法、直接证据认定法、间接证据推定法
等。
PART 06
民事诉讼的程序
第一审普通程序
01
02
03
04
起诉与受理
原告向法院提交诉状,法院审 查后决定是否受理。
审理前的准备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民事诉讼法的概念
民事诉讼法是规定民事诉讼活动程序的法律规范,是调整民事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民事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关系
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用于保障实体法的实施,为民事主体提供诉讼程序上的保障。
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事诉讼法课件第四章民事诉讼目的 论
第一节 民事诉讼目的概述
• 一、概念
– 民事诉讼的目的,是指立法者制定民事诉讼法 所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
• 二、民事诉讼目的的特征
– 体现国家意志,具有主观性 – 反映民事诉讼本质和规律,具有客观性 – 民事诉讼目的具有动态性 – 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2021/1/16
第二节 民事诉讼目的诸学说
• 一、权利保护说(私权保护说) • 二、私法秩序维护说 • 三、纠纷解决说 • 四、程序保障说
2021/1/16
Hale Waihona Puke • 五、权利保障说 • 六、多元说 • 七、诉讼目的否定说
2021/1/16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的目的
• 一、确立依据
• (一)理论依据:民事诉讼的本质与规律 • (二)现实依据:。国家与社会的现实需要 • (三)法律依据:宪法 • (四)价值依据:公正与效率
2021/1/16
二、立法规定
• (一)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 (二)保障人民法院正确办案 • (三)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
违法行为,保障当事人实体权益 • (四)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 (五)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2021/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