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中国古代史专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 课件 人教版
⑤五代十国和两宋时期:907~1279年(开封、杭州 ) (第三次大分裂时期)
⑥元明清时期:1271~1840年(1912年 北京) 第四次大统一时期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1、近代前期:1840~1919年
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有: ①两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1856~1860年) ②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③洋务运动(19C60’~90’) ④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1883~1885年、1894~1895年) ⑤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1898年、1898~1900年) 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⑦辛亥革命(1911年) ⑧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 ⑨五四运动(1919年)
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C、②③④
D、②③
(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
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
王问鼎之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
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
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神权色彩浓厚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 周公建制
周武王弟,辅助武王伐纣灭商,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建立 典章制度,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
西周 历时200余年
十二王
周族是以农耕著称 的古老部族,起初生活 在关中地区,于商朝后 期兴起。
三皇: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石器时代
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人民版全套))
高中历史教案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通史概要: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
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
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
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
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
初中新课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其深远影响,西周的礼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归纳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1. 了解先秦时期政权的更迭(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
(1)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2) 商朝(约前17世纪前11世纪)。
(3) 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定都“镐京”。
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攻破了镐京,西周灭亡。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4) 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史称“东周”。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封建社会确立时期。
2. 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1) 分封制①原因: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②内容:周武王将广大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在领地里诸侯享有很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利。
③特点: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形成森严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④影响:扩大疆域,稳固统治。
后来诸侯争霸,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
(2) 宗法制①原因和目的:为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定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③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
④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以血缘为依据),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嫡长子继承)。
(注意: 中国人的团聚、族谱、祠堂、辈分、正统等文化现象都与此有关)3.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1) 神权与王权结合。
(2)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不能称为中央集权)。
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 了解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形成和发展始于西周时期,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
在这一时期,封建制度逐渐取代了奴隶制度,成为社会的主要制度形式。
2.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的朝代。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历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从秦朝开始,中国历代王朝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政治制度。
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明朝实行内阁制,清朝实行军机处制。
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科技与文化1. 农业的发展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建设、耕作技术的提高,都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古代中国还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模式。
2.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逐步繁荣起来。
手工业方面,陶瓷、丝绸、漆器等制造业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商业方面,形成了以长安、洛阳、扬州等城市为中心的商业网络,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贸易的重要通道。
3. 科学技术的成就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天文、数学、地理、农学、医学等领域都有独特的贡献。
如张衡的浑天仪、祖冲之的圆周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
4. 文化艺术的繁荣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繁荣表现在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
如《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顾恺之、王维、张择端等绘画大师;以及京剧、昆曲等戏剧艺术形式。
三、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1. 民族关系的演变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经历了从分散到统一,从冲突到融合的过程。
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实行民族政策;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高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单选题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的上的大毛病。
”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A.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B.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C. 隋唐实行科举制度D. 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2.为避免出现“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的情形,周朝开始确立()A. 禅让制B. 王位世袭制C. 分封制D. 嫡长子继承制3.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实行方国联盟 B.实行内朝和外朝制度C.受宗法血缘影响 D.实行分封制4.秦朝的哪一制度实质上是对夏、商、西周政治体制很大程度的继承和发展()A. 三公九卿制B. 郡县制C. 皇位世袭制D. 选官制度5.《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讲述了一个故事,秦二世的丞相赵高想篡权,担心群臣反对,于是预先进行了试验。
他献给秦二世一只鹿,说:“这是一匹马。
”秦二世笑着说:“丞相搞错了吧,把鹿当作马了。
”他问左右大臣,他们有的沉默,有的附和赵高。
这“指鹿为马”的典故主要说明:()A. 秦代相权较大,威胁皇权B. 赵高愚弄皇帝C. 秦二世不能知人善任D. 大臣惧怕赵高甚于惧怕皇帝6.《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B.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C. 中央集权制D. 宗法等级制7.禹征三苗时,“乃会群后,誓于师”,启征有扈氏“乃召六卿”。
商王盘庚迁殷“命众悉至于庭”,还经常出现“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
这些历史现象表明当时()A. 分封制在夏商时期开始推行B. 专制主义思想显露苗头C. 原始集体议事方式影响尚深D. 贵族议会制度不断完善8.汉代天子下诏举贤,名目极多,例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文学高第者”、“孝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等等。
汉代天子下诏举贤()A. 运用了名目众多的选举方法B. 推动选贤举能的制度产生C. 利于士人依据标准自由报名D. 形成了有规模的选官制度9.清朝雍正帝时期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官制是()A. 内阁B. 南书房C. 议政王大臣会议D. 军机处10.著名学者黄仁宇在论及某王朝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权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重点关注了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唐宋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介绍了周朝的建立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强调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结合的特点,以及等级森严和血缘纽带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介绍了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包括皇度和郡县制的实施,以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和影响。
作者指出,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第三部分介绍了唐宋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演变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包括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宋朝的分割相权措施,以及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
作者强调了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最后一部分介绍了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和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作者列举了明内阁和清军机处的设置史实,强调了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央政治权力的集中和对社会发展的限制。
1.在明朝时期,废除丞相设立内阁的举措反映了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2.在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最初是为了用兵西北,后来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
然而,军机大臣均由皇帝任命,只能按照皇帝的旨意行事,因此君主的权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3.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中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4.自秦朝到明朝,皇权不断加强,而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而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西方列强侵华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也对中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展现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等侵华日军的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然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历史事件,展现了中华民族全面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定意志。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知识梳理型教案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知识梳理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郡县制的建立,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理解:历史概念: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皇权是封建专制国家的权力中心;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4.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分析巩固统一措施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阅读历史材料和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本课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郡县制的推行,从中央到地方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的形成)。
【本课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二、预习指导:带着下列问题去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1.阅读教材根据教材完成秦国统一过程表2.郡县制度最早出现在秦朝吗?为什么?3.简述秦朝郡县制度设置的基本情况有哪些?4.秦代施行的郡县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相比最大的差别在哪里?5.秦代实行郡县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6.西汉初年在地方行政制度上与秦朝略有区别的地方在哪里?7.简述秦朝在中央设置的最重要的官员及其职责。
8.在秦朝的中央行政体制下,皇帝裁决军国大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它有哪些好处?再想一想,为什么这一制度后来被秦始皇破坏?这是偶然的吗?为什么?9.西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三.教学过程【讲授新课】一、秦朝大一统的实现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习过的相关历史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讲述如下:西周灭亡以后,周平王东迁洛邑,历史上的东周开始。
东周又称为春秋战国时期。
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空前混乱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发生着深刻变革的时代。
说它空前混乱,是因为周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的实力大为衰落,再也无力控制各地诸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I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试测试卷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I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卷一、选择题1.《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
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
”材料旨在说明()A.分封制的必要性B.宗法制的合理性C.立嫡制的合法性D.世袭制的重要性2.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
这些规定()A.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B.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C.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D.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3.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
这种现象说明()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C.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D.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4.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
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
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全国经济交流 B.加强对地方有效控制C.推动交通网络完善 D.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5.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6.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7.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内容主要围绕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科技与文化等方面展开。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几个部分进行学习和复习。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封建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西周开始,分封制逐渐确立,诸侯国在周王室的领导下,各自管理自己的领地。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也导致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废除了分封制,代之以郡县制。
这种制度的实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
汉朝继承和发展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了一套更为完善的官僚体系。
通过设置三公九卿等官职,明确了各级官员的职责和权力。
同时,汉朝还实行了科举制度的雏形——九品中正制,这为后世选拔官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主要是农业经济。
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水利工程的建设,如都江堰、灵渠等,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的生产和贸易,不仅促进了国内经济的繁荣,也推动了与外国的交流。
在经济制度方面,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是古代中国特有的土地和税收制度。
均田制通过分配土地给农民,保障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而租庸调制则通过征收粮食和布匹作为税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三、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天文历法、医药学、数学等学科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成为古代中国的主导思想。
孔子的“仁”、“礼”思想,孟子的“民本”思想,以及后来的“三纲五常”等,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形成,也丰富了中国的宗教文化。
文学艺术方面,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兴起,以及书法、绘画等艺术的繁荣,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才华。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中国古代史政治部分(一轮上课)
古代中国朝代沿革表
原始社会:距今约170年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 年夏朝建立前 奴隶社会:
夏朝(建立)
前2070年
商朝(发展)
前1600年
西周(强盛)
春秋(衰亡)
前476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封建社会: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
战国
秦朝 西汉 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朝 581年 618年 清朝 1368年 1644年 1840 明朝 BC475 BC221 BC207年 AD9年 25年 220年 年 年 唐朝 五代十国 北宋 南宋 元朝 618年 907年 960年 1127年 1279年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包括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大制度体系。 西周时期政治制度是奴隶社会典型,主要包括 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 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是指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主要包括 皇帝制度、行政制度(中央和地方)、选官制 度、监察制度、思想文化制度等。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习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 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早期国家的出现: (2)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夏—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传子,家天下); 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西周---嫡长子继承制; 2.分封制: 夏商---逐步形成; 西周---发展完备; 春秋战国---逐渐解体; 3.宗法制: 夏商---逐步形成; 西周---发展完备; 春秋战国---动摇破坏;
文明史观的基本内容
+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
进的历史。
人 类 文 明 史
政治文明史(必修Ⅰ政治史)
物质文明史(必修Ⅱ经济史)
精神文明史(必修Ⅲ文化史)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共45张PPT)
——柳宗元《封建论》
• 材料2: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
。
——史记《周本纪》
1)分封起到拱卫王室,巩固统治的作用 2)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3)诸侯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造成分裂割据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西周世系表
宗法制目的 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土地上的矛盾
九世之乱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在各种典礼、仪式中,不同社会地位的参 与者都有各自不同的、严格的具体行为规范。 通过这些行为规范区别尊卑、亲疏、贵贱、贤
愚等社会范畴,是周代礼制的基本精神。
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之间何种关系?
分封制
维 护 的 工 具
血缘纽带(里)
政治制度方面的 表现(表)
礼乐制
宗法制
维 护 的 工 具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分析:禅让制与世袭制的区别?
公天下
家天下
张传玺教授指出:把“王位”看作是国王 一家一姓的私产,是从夏朝开始。不过夏、商 两代还没有完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是嫡长 子继承和“兄终弟及”并行。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世袭制体现了专制, 请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 倒退?
2、占灼:将龟甲在火上烤炙,或用 烧红的圆木在孔中旋转烫灼,龟甲产生裂 缝——“兆”。占灼时,占卜者一面祝祷 ,一面陈说所卜之事。
3、识读:兆纹开裂方向不同,表示 占卜之事的吉凶,由巫师解读,确定吉凶 。
4、刻写卜辞:将占卜时间、人物、 问题及测卜结果是否应验刻在甲骨上。( 叙辞、命辞、占辞、验辞)
西周一般贵族服饰
衮服
是西周统治阶级的最高 一级礼服。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复习49页PPT
(简答题)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新中国民主政治内容:政协、人大、民族区域自治 2、政治协商会议职能的变化:《共同纲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内蒙古(1947)
第二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重点内容:
1、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历史意义 2、皇帝制度的特点(选择题、问答题)
尤其注意御史大夫的职责 3、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对比(笔记)
第三、四课
一、中国古代集权制度发展呈现出的特点、中国 古代集权制度不断加强的原因
1、特点:(1)呈现出两大基本矛盾和斗争
(选择题、简答题)
4、两份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 篇》
5、评价
第十二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 一、甲午中日战争 • 1、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解决日本资本主
义发展中的矛盾 • 2、经过:黄海海战、旅顺大屠杀 • 3、《马关条约》:一厂二亿三岛四口 • 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八国联军侵华
• 1、义和团(扶清灭洋):评价:积极(粉 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消极
• 2、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进一步瓜分 中国
•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内容
影响
半
钱 ①赔款4.5亿 禁
人民更加贫困;
殖 民 地
兵 ②划使馆界 列强侵华大本营;
半
馆
封
交 ③拆炮驻兵
辛 丑
④严禁反帝
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 清政府沦为洋人朝廷;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清朝: 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实质(时代特征):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高一历史必修一总复习 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总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的开始——夏朝的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1、周朝的建立: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内容、评价(1)目的:(2)内容:对象、职责与义务。
(3)评价:①作用: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的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成为地域空前广大奴隶制强国。
②影响:对发展边地的经济文化起了积极作用;随着诸侯国势力增强,最终当周王室势力衰微之后,形成诸侯割据战乱的局面及造成周王朝的灭亡。
3、西周的宗法制:特点、作用。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秦朝的建立: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统一王朝——秦朝。
二、秦始皇是怎样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有什么影响?(一)建立: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一身,皇权至高无上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都由皇帝任命:(1)中央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受到御史大夫牵制)、御史大夫(掌管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建立国家监察事务)、太尉(军事)(2)地方实行郡县制(二)评价:1、利于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强国。
2、利于采取一些列措施,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言用,且不断得以加强完善,影响深远。
4、容易形成专制暴政,造成阶级矛盾激化尖锐,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而成为一个短命王朝。
三、秦朝长城:东起辽东郡——西至临洮。
四、灵渠:连接长江与珠江。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问答题:1、从汉——元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制度是怎样演变的?(1)中央:皇帝制度;汉朝时形成“中朝”与“外朝”的局面;隋唐时三省六部制逐步形成与不断发展完善;宋朝“二府”、“三司”削弱相权;元朝加强皇权的新发展,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第一节的古代历史背景、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时期等部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2. 掌握我国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以及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文明成果。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发展脉络。
重点: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明成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课外阅读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华文明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
3. 实践情景引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探讨中华文明的发展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选择题、简答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中华文明的起源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时期2. 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3. 文明成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脉络。
(2)列举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2. 答案:(1)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时期等阶段,形成了独特的文明体系。
(2)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北京人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夏商周时期:夏禹、商汤、周文王等。
(3)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文明之一,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思想资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是否有清晰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五.英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史、对外 扩张和对外关系史。
• • •
六.法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史、对外 扩张和对外关系史。 七.德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史、对外 扩张和对外关系史。 八.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史、对外 扩张和对外关系史。(包括沙皇俄国、 苏联和独联体、俄罗斯的发展史)
九.意大利的政治、经济发展史、对外扩张和对 外关系史。
十五、美国侵略中国的重要事件和罪行。
十六、英国侵略中国的重要事件和罪行。 十七、社会主义时期关于发展农业的政策和 措施。 十八、社会主义时期关于发展工业的政策和 措施。
十九、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经济政策的正确 决策。 二十、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探索的失误。 二十一、改革开放和探索建设有中国色的 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实践。 二十二、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政策的发展、 变化及其意义。 二十三、近代教育的发展。
八、正确对待热点 和重点 九、正确使用练习 题集
学习好历史是非常艰苦的事情,我们 要提高成绩,就要在学习中做到:
一、注重基础,要熟练的、全面、系统的、 扎实的掌握和记忆知识。 二、注重对历史事物的理解和分析,要透 彻、明白的理解事物。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 证法的基本观点以及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 念分析和认识事物。 三、要训练灵活的运用掌握的知识和观点、 来回答各种问题。 四、加强专题复习,并注意专题的拓展和 事物的广泛的联系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参考
一、经济史方面 (一)历代统治者发展经济的制度、政策和措施。 (二)概括历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三)农业发展可归纳下列几个小专题 1、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发明。 2、农田、水利(防洪、排涝、灌溉、运输)建设事业 的发展。 3、农作物的种植、传播、引种的情况及其历史地位。 4、农业科学研究的发展。
二十四、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建设新成就。
世界近代现代史复习的主要专题 (供参考)
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工业革 命和科技革命发展史)。 二.近代资本主义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三.殖民扩张的开始、发展,资本主义列 强瓜分世界和殖民统治走向衰亡的过程。
四.美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史、对外扩张 和对外关系史。
四、学习和复习中注意分地 域进行学习和综合复习
历史、政治和地理综合在一起出 题,必然是考察某些地区的历史、地 理和政治的情况。因此,适应这种要 求,在历史学习中应该进行分地域学 习和复习。这次高考中的围绕着长城 一线、中国西部、英吉利海峡和美国 西部命题,正说明了进行分地域进行 学习的必要性。
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确定区域,尽可能的细致一些。 第二、了解这一地区的地理情况和历 史的沿革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第三、研究和分析历史和现实的关系。 这一地区现实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发 展前途等等。
(四)手工业发展史专题包括: 1、麻、丝、棉等纺织业; 2、青铜器铸造业;
3、以采煤、冶铁为主的冶铸业;
4、陶瓷制造业;
5、造船业和航海业;
6、四大发明及其连带的手工业。
(五)商业发展专题可归纳下列情况 1、历代统治者对商业的政策; 2、商品经济和市场、城市的发展; 3、历代货币的发展; 4、历代交通事业的发展; 5、历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七、近代中国人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步骤、过 程及其作用 和意义。
八、近代思想领域里的几次重要论战及其历史作用 和影响。 九、北洋军阀政府的政治、经济、思想政策及其作 用和影响。 十、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青年学生进行的救国救 民斗争。
十一、中国共产党的历次重要会议。
十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探索。 十三、对不同时期统一战线的比较认识。 十四、日本侵略中国的重要事件和罪行。
(七)古代大型丛书和类书的编写。 (八)文学发展史:诗、赋、散文、词、戏剧、小说的发 展史。 (九)艺术: 1、绘画及其他美术的发展; 2、古代石窟艺术;3、古代 文字和书法艺术;4、古代音乐、舞蹈艺术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的主要专题
供参考
一、1840年 —— 1919年资本主义各国对中国的 侵略战争和侵略活动。
1、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地位的变化; 2、战国时期百家 争鸣及诸子百家; 3、古代唯物主义思想; 4、封建社会后期 反专题 1、佛教的传入、传播情况;2、道教的产生、发展;3、 历代统治者对宗教的政策。 (五)历史学专题:重要的历史著作及其成就、特点和地位。
(六)教育专题:历代教育的发展情况。
6、历代民族间的商业交流情况。
二、政治发展史专题 (一)历代中央集权政治和各种重要政治制度的特 点及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二)重大战争、重要的改革、重要的政变、著名 的治世和盛世的情况、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三)封建王朝兴亡的原因和规律。 (四)各个时期的农民起义。
三、民族史专题
1、各个时期民族融合的发展的情况
二、1840年 —— 1919年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政 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三、1840 —— 1919年农民阶级进行的反侵略反 封斗争。 四、1840 —— 1919年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帝反封 斗争。 五、近代封建经济解体的过程和近代民族资产 阶级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六、近代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和道路的努力 及其作用和意义。
中国历史学习设置区域举例: 东北地区、蒙古地区、中原地区、山 东半岛、辽东半岛、西部地区、新疆地 区、西藏地区、台湾地区、西南地区、 大运河地区、长城一带、丝绸之路、长 江三角洲地区、开封、杭州、西安、成 都、泉州等历史名城 …… 。另以少数民 族居住区域设置.如:回族及其居住区、 满族及其居住区、蒙古族及其居住区等 等。
十.日本的政治、经济发展史、对外扩张和对外 关系史。
十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发展及破产、 崩溃的过程。 十二.不同时期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民族解放运 动的发展(主要国家和地区有:北美、拉丁美洲、 印度、中国、伊朗、朝鲜、土耳其、埃及、苏丹、 埃塞俄比亚、南非、印度支那等)。
十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 义的产生、发展和丰富的过程,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 发展、挫折和改革。 十四.不同时期国际关系的发展,国际 政治格局和世界体系的演变。 十五.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十六、世界自然科学发展史 十七、世界文学、美术、音乐发展史
五、分地域进行学习和综合复习。综 合认识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关系。 六、多读书,多读一些材料,训练发 现信息和利用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 七、学习历史要和继承、吸收历史的 经验教训,为现实社会服务相结合。
演示结束!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感谢聆听!
七、注意历史和继承 的关系。吸收历史的经 验教训,为现实社会发 展服务。
例如: 世界近代史上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 德、日等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和 经验以及英、法等国发展缓慢的原因和 教训;现代史上亚洲发展的经验和存在 问题,就是值得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借 鉴。这样的经验和教训是很多的,历史 和现实结合,这是历史科学的生命的价 值,历史研究不和现实结合,历史科学 就没有生命了。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学习 历史和进行历史考试了。
2、一些少数民族实行的封建化改革。
3、各代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
演变及其作用和历史地位。
四、文化史专题 (一)各个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
(二)自然科学与科技发展是可以归纳下列几个方面
1、古代数学的发展;2、古代天文学、历法的发展;3、古代 医学的发展;4、古代农学的发展;5、古代地理学的发展;6、 古代建筑学和建筑业的发展; 7 、百科学的发展; 8、工艺学 的发展。 (三)哲学专题:
五、进行比较复习
一、比较事物发生的历史背景、主客观原 因、条件、目的,规律性和特殊性。 二、比较事物过程和内容中的特征、特点、 性质、实质、标志等。 三、比较事物的成败原因、历史作用、历 史意义、历史地位、历史影响、经验教训。
六、加强对材料解析 题的训练
材料题的信息是多方面的,有文 字材料、图像材料、表格材料等。 首先要训练阅读和分析各种材料的 能力,看透各种材料中提供的各种 信息。这是答好材料解析题的基础。 其次要注意课本知识和材料结合, 全面认识问题的训练。
世界历史的区域设置举例:
西欧、东欧、俄罗斯、巴尔干、北美、 拉丁美洲、非洲、北非、南非、西亚、 南亚、东亚、东南亚、北大西洋地区、 太平洋地区、环地中海地区等较大地。 好望角、马六甲海峡、英吉利海峡、 中东地区、海湾地区、“新月沃地”。 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阿尔萨斯和 洛林、色当、斯大林格勒、柏林、中途 岛和一些历史名城等较小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