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循环中采用抽汽回热的热力分析
工程热力学喷气发动机联合循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工程热力学喷气发动机联合循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17943f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a.png)
工程热力学喷气发动机联合循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喷气发动机是一种常见的动力装置,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工业领域。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功率输出,工程热力学中提出了喷气发动机联合循环的概念。
本文将详细介绍喷气发动机联合循环的工作原理以及其特点。
一、工作原理1. 简介喷气发动机联合循环是一种将燃烧室废气与蒸汽动力循环相结合的系统。
在传统的喷气发动机中,大量废气含有高温高能量,而这些废气通常会被直接排放。
而联合循环则利用这些废气,通过燃烧室后的烟气余热来产生蒸汽,再将蒸汽作为额外的工作物质来驱动涡轮,从而提高热效率。
2. 工作流程联合循环的工作流程包括废气余热回收、蒸汽发生、蒸汽冷凝和蒸汽动力循环四个主要步骤。
废气余热回收:燃烧室内产生的高温废气通过换热器进行余热回收,将烟气温度降低至合适的蒸汽发生温度。
蒸汽发生:降温后的废气进入蒸汽发生器,与水进行热交换,使水变为高温高压蒸汽。
蒸汽冷凝:蒸汽通过涡轮推动发电机或其他设备工作,然后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变为液体。
蒸汽动力循环:冷凝后的液体被泵送至蒸汽发生器,再次参与蒸汽循环。
二、特点1. 提高热效率联合循环通过废气余热回收和额外的蒸汽动力循环,使废气中的热能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热效率。
相较于传统的喷气发动机,联合循环的热效率可提高5-10个百分点。
2. 减少排放联合循环可以减少废气排放,降低对环境的负荷。
废气中的热能被充分回收利用,减少了烟气的温度和排放量,降低了对大气的污染。
3. 提升动力输出利用额外的蒸汽动力循环,喷气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蒸汽的加入增加了额外的工作物质,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功率。
4. 延长发动机寿命联合循环利用蒸汽冷凝产生的液体作为润滑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机件的磨损和热蚀,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5. 多能源适应性联合循环不仅可以利用传统的燃油发生热再利用,还能与其他能源相结合,如天然气、生物质和核能等,具有较强的多能源适应性。
带回热的燃气轮机-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热力设计
![带回热的燃气轮机-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热力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06a5d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0.png)
带回热的燃气轮机-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热力设计曹越;赵攀;王江峰;戴义平【摘要】燃气轮机以其高效率、低污染、运行成本低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天然气资源的利用率,本文提出了带回热的燃气轮机有机朗肯(ORC)联合循环,以高临界温度的有机物为底循环工质,来回收燃气轮机排气中的余热.建立了带回热的燃气轮机ORC联合循环的模型,提出了使该联合循环热效率最优的热力设计方法,进行了不同设计条件下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燃气-蒸汽动力循环相比,带回热的燃气轮机ORC联合循环具有更高的联合循环热效率.选择甲苯作为底循环工质,可以获得最高的联合循环效率.此外,燃气轮机ORC联合循环可以用于热电联供,同时满足区域电负荷和热负荷的要求.【期刊名称】《燃气轮机技术》【年(卷),期】2018(031)001【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燃气轮机;有机朗肯循环;回热器;甲苯;热力设计【作者】曹越;赵攀;王江峰;戴义平【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叶轮机械研究所,西安 710049;西安交通大学叶轮机械研究所,西安 710049;西安交通大学叶轮机械研究所,西安 710049;西安交通大学叶轮机械研究所,西安 71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472为解决北方城市日益严重的雾霾问题,国务院提出进行电力行业结构调整,以天然气和燃油为能源的燃气轮机机组在电网中的地位日益提高[1]。
而在发电侧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地将燃气轮机纳入电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展以中小型燃气轮机为原动机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一种解决方案,它可以在满足区域冷热电负荷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采用有机朗肯循环(ORC)替代蒸汽动力循环来回收燃气轮机排气中的余热成为了近年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有机朗肯循环具有余热回收效率高、结构紧凑和不需过热等优点。
Chacartegui等人研究了适用于燃气轮机电站的ORC底循环,得出了ORC可以很好地与带有回热和高压比的燃气轮机匹配[2]。
《燃气轮机与联合循环》第二章 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解析
![《燃气轮机与联合循环》第二章 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e48eecda38376baf1faea1.png)
燃气轮机与联合循环
能源与动力学院
第二章 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
(3)燃烧过程有不完全燃烧损失
燃烧不完全,燃烧效率b<1.0 (0.96~0.99)
实际吸热量降低
qb b f Hu
qb f Hu
(4)比热容是随温度变化的,空气和燃气的 等熵指数是不一样的。
燃气轮机与联合循环
能源与动力学院
T3 T2
循环增温比
3-4 等熵膨胀(燃气透平内) 4-1 定压放热(排气,假想换热器)
燃气轮机与联合循环
能源与动力学院
第二章 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
假设条件:
工质为理想气体; 热力过程均是可逆的,无能量损耗; 工质的比热容和流量不变。
组成:2个可逆绝热过程 2个可逆定压过程
1-2s 等熵压缩 3s-4s 等熵膨胀 2s-3s 等压加热 4s- 1 等压放热
燃气轮机与联合循环
能源与动力学院
第二章 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
一、实际循环与理想循环的差别
(2)工质流动过程是有压力损失的
* * * * * * p0 p1 , p2 p3 , p4 p0 pc 压气机进气道压损率: c * 0.01-0.015 p0
燃烧室压损率: 0.03-0.06
用滞止温度(总温)表示:
T T
* 3 * 1
决定循环性质的最重要参数
愈高,性能愈好,但对耐高温材料或冷却技术的要求越高。
燃气轮机与联合循环 能源与动力学院
第二章 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
二、性能指标
1、比功和功率
比功w—单位质量工质所做的功,kJ/kg; wc—压气机的比功, kJ/kg; wt —涡轮比功, kJ/kg。 功率N—单位时间内工质所做的功,kW。
联合循环电厂汽轮机供热运行的若干问题窥探
![联合循环电厂汽轮机供热运行的若干问题窥探](https://img.taocdn.com/s3/m/7b96a76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7.png)
联合循环电厂汽轮机供热运行的若干问题窥探联合循环电厂(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简称CCPP)是一种高效率的发电系统,它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发电技术——汽轮机和燃气轮机,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燃料能量来发电。
在CCPP中,汽轮机以燃气轮机的排烟作为热源,实现了供热运行。
这种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探讨CCPP供热运行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CCPP供热运行的一个问题是燃气轮机排烟温度较高,导致汽轮机的供热效果不佳。
燃气轮机排烟温度通常在500℃以上,而汽轮机的蒸汽进口温度一般在400℃以下。
这种温度差导致了热能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进一步降低燃气轮机排烟温度的技术。
可以通过喷水或喷雾来降低排烟温度,或者采用换热器来回收排烟中的热能。
CCPP供热运行还面临着冷却水的需求量较大的问题。
汽轮机的供热运行需要一定数量的冷却水来保持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水资源的短缺可能导致供水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节水措施来减少冷却水的需求。
可以通过优化冷却系统的设计和操作来减少冷却水的消耗量,或者利用再生水或废水进行循环使用。
CCPP供热运行还可能面临排烟废气排放的问题。
燃气轮机的排烟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排放控制技术来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
可以采用脱硫、脱氮等技术来减少排烟废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并严格执行排放标准。
CCPP供热运行还可能存在运行维护难度大的问题。
由于CCPP采用了复杂的发电技术,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由于设备结构复杂,维护难度较大,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来进行维护和检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其专业素质,同时建立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CCPP供热运行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采用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通过降低燃气轮机排烟温度、优化冷却水的使用、减少排烟废气排放、加强维护和检修等措施,可以改善CCPP的供热运行效果,提高发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环保性能。
燃气_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能量分析及火用分析
![燃气_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能量分析及火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5b3927bd64783e08122b02.png)
( 4)
( 3) 由蒸汽轮机的能量平衡关系
Q 3 = W2 + QW + Q5
( 5)
得到汽轮机的效率为:
ST =
W2 Q3 - QW
( 6)
( 4)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热效率:
CC =
W 1 + W2 Qnet
=
Q net
GT + ( Q 3 Qnet
QW )
ST
( 7)
由余热锅炉能量平衡关系、燃气轮机的能量
应用[ J] . 煤气与热力 , 2003, 23, ( 9) : 559- 561. [ 2] 薛智, 党力. 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电站建设初探 [ J] .
西北电力技术, 2003, ( 2) : 37- 38. [ 3] 杨秀奇, 柴琨. 火用分析理论发展综述[ J] . 昆明理工大
学学报( 理工版) , 2004, 29, ( 2) : 158- 162. [ 4] 甄志, 崔 晓钢, 陈鸿 伟, 等. 火用 分析 方法 及在 工程 领
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及其 工作原理
燃气轮机排气温度高( 一般 400~ 600 ) 且流 量大( 一般 300kg s 以上) , 由于受到材料耐温、耐 压程度的限制, 汽轮 机进汽温度一般 在 540 左 右, 但 蒸汽动 力循环 装置平 均放热 温度 一般在 35 左右。
22
应用能源技术
机组的效率有影响。实际结果表明, 燃气轮机对机 组循环效率的影响最大, 因此, 提高燃气轮机的效 率比同程度的提高余热锅炉或蒸汽轮机的效率对
改善循环机组效率更为明显。 2. 2 燃气 - 蒸汽联合循环的火用分析
参照图 1( b) , 计算得到联合循环各部位火用损 失: [ 7- 8]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能量分析及[火用]分析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能量分析及[火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3366e2b8f67c1cfad6b8e6.png)
进行分 析 , 但其 结 果 不 能 真 正反 映 循 环 系 统 中各
热力设 备 的热力完 善性 和联合 循 环系统 的节 能效 果 ; 以热力 学第 二定 律 为基 础 的炯 分 析方 法 则 而 考虑 了实际热 力 过 程 的不 可 逆 熵增 , 揭示 了联 并
污染 等优 点受 到 越来 越 广 泛 的重 视 , 在 适 合我 并 国煤炭 资源较 为丰 富 的国情 的整体煤 气化 联合循 环 (G C 和 增 压 流 化 床燃 烧 联 合 循 环 (F C 装 IC ) PB ) 置 中 , 将 得 到 广 泛 应 用 I 。分 析 燃气 一蒸 汽 也 1】 2 联合 循 环的 系统 , 以热 力学 第 一 定 律 为基 础 的 能
21 00年第 1 ( 期 总第 15 ) 4期
应用 能源 技术
2 l
燃 气 一蒸 汽联 合循 环 系统 的能 量 分析 及炯 分析
方 月兰
( 大唐长春 热 力有 限责任公 司, 吉林 长春 10 1) 303
摘 要: 燃气 一蒸汽联 合循 环 系统是利 用燃 气侧 高温吸热 和 蒸汽侧低 温放 热 来扩 大循 环 平
n t nl e cn a tr ,uss e e g t o d s c ac lto x mp e t n lss t e c mb n d a d isifu n i g fcos e x ry me d a p  ̄c c uain e a l o a ay i o i e h n e l h c ce’ x r y ls n dfee tp rs.T r u h c c l t g a d a ay i ft e g s—se m o i e y l y l Se eg o s i i rn at h g a uai n lsso a o l n n h ta c mb n d c ce wed so e e we k e s o t ii n ry p itt h ie to f te g s— se m o i e y l S ic v r t a n s f ui zng e e g on o te d rcin o a h l h ta c m n d c ce’ b
《燃气轮机与联合循环》第二章 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解析
![《燃气轮机与联合循环》第二章 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e48eecda38376baf1faea1.png)
第二章 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
2-3 实际简单循环的特性
特点: 热力过程中有各种能量损耗,是不可逆的;
工质的热力性质和数量因燃烧而变。
假定条件(为便于与理想循环比较): ①具有相同的压比C*和初始温度T1* ; ②涡轮前燃气初温相同, T3* = T3s* ; ③环境参数均为p0、T0, 即p1* = p0 、T1* = T0 。
一、热力参数
1、压比
—说明工质在压气机内受压缩的程度。
—压气机出口的气流压力与其进口的气流压力的比值。
用滞止压力(总压)表示:
p p
燃气轮机与联合循环
* 2 * 1
决定循环性能的重要参数
能源与动力学院
第二章 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
2、温比
—说明工质被加热的程度。
—透平前进口燃气温度与压气机进 口气流温度的比值
燃气轮机与联合循环
能源与动力学院
第二章 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
二、性能参数与压比和温比的关系
1、比功与温比压比的关系
wc cp (T2* T1* ) wt cp (T3* T4* )
wn c p (T3* T4* ) c p (T2* T1* ) * T 1 * * 2 c pT3 1 * c pT1 * 1 T3 T1 * T 4
燃气轮机与联合循环
能源与动力学院
第二章 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
k 1 1 wn c pT1* (1 k 1 ) ( k 1) k
( 1)压比
一定时,温比 增大,循环比功w 增大(公式上看)。
n
4*
一定时,有一最佳压比 (3) 时, 。
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供热性能分析
![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供热性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a33469783e0912a2162a92.png)
G J / h~1 0 9 9 G J / h .O n a d j u s t e x t r a c t i o n mo d e . t h e m a x i m u m h e a t i n g l o a d o f“ t w o — o n — o n e ”a n d“ o n e — o n — o n e ”i S 1 7 6 9
G J / h, 7 8 0 G J / h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As h e a t i n g l o a d i n c r e a s e s ,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t h e ma x i mu m a n d mi n i mu m e l e c t ic r p o w e r
2 N o r t h Ch i n a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Un i v e r s i t y , B a o d i n g 0 7 1 0 0 3,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 T a k e a F — c l a s s G T C C u n i t o f B e i j i n g g r i d a s a n e x a m p l e , t h e h e a t i n g l o a d o f b a c k p r e s s u r e mo d e w a s d e t e r m i n e d
分类号 : T M 6 1 1 . 3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5 8 8 4 ( 2 0 1 3 ) 0 6 - 0 4 2 3 - 0 4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热力实验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热力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4cc7f731711cc7931b716e1.png)
运行条件下的最大允许变动量
试验中任何一次读数与 报告给出的平均读数之偏差 5 "6 5 "6 5! 7 5 !6 5 !6 (平均绝对大气压力) 5 "6 5$ 7 (平均绝对压力) 5 "6 (平均绝对压力) 5 "6 5$ 7 5! 7 5! 7
表"
物理量
各参数与规定状态的最大偏差
万方数据
!
技术经济综述
简单循环的热力性能试验, 并将简单循环的出力 " %、 热耗率 #$ % 和燃机的排气量 % % 修正到 "#$ 条件下, 以 " %! 、 #$ %! 和 % %! 表示。将这 & 个参数分别与简单 循环刚投运、 机组处于 “全新、 清洁” 状态下试验时所获 得的并修 正 到 "#$ 条 件 的 这 & 个 参 数 " %" 、 #$ %" 和 就可得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在出力、 热 % %" 进行比较, 耗率和排气量方面的老化修正系数 &" %’ ( " %" ) " %! 、 &#$ %’ ( #$ %" ) #$ %! 和 &% %’ ( *%" ) *%! 。然后就可以 进行联合循环的热力性能试验了, 这类热力性能试验
"
由成套商提供全部设备的联合循环 电站试验结果计算
若联合循环电站的全部主要设备: 燃气轮机发电
机组、 余热锅炉、 蒸汽轮机发电机组等由成套商提供, 则成套商就会提供类似 +,-.)(/ 上的热力性能试验时 所必须的修正曲线。在此情况下, 试验者只要审查一 下成套商提供的试验大纲、 测量仪表的精度及修正曲 线是否正确即可。试验时, 按试验程序进行有关数据 再与合同保证 的测量, 然后计算并修正到 +,- 条件下, 的热力性能进行比较, 就可判断联合循环电站在热力 性能上是否合格。 需要指出的是, 成套商所保证的热力性能只有出 所以试验时, 只测量跟出力和热 力和热耗率 . 个指标, 耗率的计算和修正有关的参数就可以了, 无关的参数 可以不测。如果成套商要求测量对分析某些设备的热 力性能有关的参数时, 双方应在试验之前达成协议并 提供精度合格的测量仪表。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经济性分析王茹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经济性分析王茹](https://img.taocdn.com/s3/m/9db8415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5.png)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经济性分析王茹发布时间:2023-05-31T05:25:16.973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3年6期作者:王茹[导读]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优势在于对燃料中的化学能实现能的梯级利用,因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和投资效益而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发展和应用。以安萨尔多AE64.3A型燃气轮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外界因素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分析结果可为电厂运行提供指导性建议。华电福新江门能源有限公司广东省江门市 529000摘要: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优势在于对燃料中的化学能实现能的梯级利用,因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和投资效益而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发展和应用。以安萨尔多AE64.3A型燃气轮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外界因素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分析结果可为电厂运行提供指导性建议。关键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经济性;外界因素供汽是我国重大的工业及民生保障工程,我国工业供汽主要方式为热电厂集中供汽、区域燃煤锅炉供汽等。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大量小型燃煤供汽锅炉被淘汰取缔,火电机组供汽压力逐渐增大。安萨尔多AE64.3A型燃气轮机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因热效率高、启停速度快、三废排放少、电热负荷响应迅速等优点,在供汽需求量大且集中、空气质量要求严格的广东地区发展迅速,在广东地区工业供汽中的占比逐年提高。
1研究背景长期以来,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据预测,到2030年燃煤机组占中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仍将高达58.5%,发电量则占65.7%。大量燃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发展清洁能源已迫在眉睫。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优质的能源,其燃烧产物几乎不含粉尘、SO2等有害物质,CO2排放量仅为相同热值煤炭的56%,相对于燃煤发电,天然气发电在节能减排方面优势显著。目前,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机组以其高效低耗、低污染、建设周期短、启停方便、可用率高、安全可靠等优点,在中国正面临着飞跃性的发展机遇。2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基本工作原理燃气轮机是由压气机、燃烧室和燃气透平等主要模块组成的。高速旋转的压气机通过从环境中吸入大量空气并进行加压,产生具有一定温度及压力的压缩空气,将其喷入燃烧室中与燃料进行混合燃烧成为高温、高压的燃气,再经过透平膨胀做功。由于压气机耗功约占透平膨胀做功的1/2~2/3,故燃气轮机能输出一部分净功。做功后的燃气仍具有较高的温度,且流量较大,这部分能量如果直接排入大气,将引起较大的能量损失,故可将燃气轮机排气引入余热锅炉,通过在余热锅炉中布置的换热器将烟气的余热传递给蒸汽轮机系统的给水,产生具有一定温度及压力的水蒸汽,送到汽轮机中去膨胀做功。因此,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实质上是把燃气轮机的Brayton循环与蒸汽轮机系统的Rankine叠置在一起,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从而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热经济性。3影响联合循环机组热经济性的因素3.1燃机负荷率对热经济性的影响由于燃机经常要参与调峰运行,频繁大范围的负荷波动导致燃气轮机排气参数经常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底循环系统的性能,最终对联合循环机姐的热经济性产生影响。为定量分析燃机负荷率对联合循环机组经济性的影响,根据设汁厂商提供的热平衡图,基于MATLAB仿真平台模拟计算ISO工况下燃机100%负荷(100%GT)、燃机80%负荷(80%GT)、燃机75%负荷(75%GT)、燃机50%负荷(50%GT)的运行参数。随着燃气轮机负荷降低,燃气轮机热耗率显著上升,汽轮机热耗率略微下降,联合循环热耗率上升幅度较小,联合循环机组的经济性变差。当燃机负荷从100%GT降到50%GT时,燃机热耗率上升约31.5%,汽机热耗率下降约1.49%,联合循环热耗率上升约11.8%。这是由于随着燃机负荷降低,燃料量减少,为保证燃气透平初温基本不变,IGV(进口导流叶片)角度关小,空气流量减少,此时燃气透平排气温度上升,进而提高了底循环系统的热经济性,汽机热耗率降低,从而减缓了联合循环热耗率的上升幅度。3.2环境温度对热经济性的影响环境温度对联合循环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压气机的进口空气质量和流量,由于压气机是旋转一定容积的空气压缩装置,空气密度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导致进入压气机的空气质量流量减少,压气机运行工况点将发生偏移,导致等熵压缩效率下降,压气机出口温度提高。为保证燃气轮机输出功率不变,天然气进气流量将势必增加,使得燃气透平排气温度上升,燃气透平排气流量下降。燃气轮机排气参数作为余热锅炉的入口边界条件,其变化将传递到余热锅炉及蒸汽轮机底循环系统,使得蒸汽轮机输出功率改变,从而对机组整体热经济性产生影响。环境温度对联合循环热耗率的影响近似呈二次关系。相同环境温度变化在不同燃气轮机负荷工况下对热经济性的影响不同。在较高负荷工况(燃机负荷率≥75%),环境温度变化对联合循环热耗率的影响为负相关,即环境温度上升,联合循环机组经济性变好,在环境温度变化量[0℃~20℃]范围内,联合循环热耗率出现极小值,此时经济性最佳。在较低负荷工况(燃机负荷率≤50%),环境温度变化对联合循环热耗率的影响为正相关,即环境温度下降,联合循环机组经济性变好,在环境温度变化量[-20℃~0℃]范围内出现极小值。当外界环境温度偏离额定工况时,需要选择计算得到的相应工况下的热经济性影响曲线来指导联合循环化组的经济运行。3.3大气压力对热经济性的影响大气压力提高,空气密度上升,压气机进气流量增大。尽管由于压气机运行工况点因入口边界条件改变而偏离设计工况点,导致压比略微下降,但压气机出口空气压力将提离,压气机出口空气温度随压比下降而降低。所以随着大气压力的提高,燃机效率将上升。通过计算得出,大气压力变化对联合循环热耗率的影响近似呈线性关系;与大气压力对燃机热耗率的影响不同,联合循环热耗率随大气压力的提高而上升,这是由于随着大气压力的提高,燃气透平排气流量减少,进入余热锅炉的烟气热量减少,导致汽机功率下降,进而使得联合循环热效率下降;不同燃机负荷工况下,大气压力对联合循环热耗率的影响程度不同,负荷越低,大气压力变化引起的联合循环热耗率变化越大,这是由于随着燃机负荷的降低,压气机IGV角度将关小,导致压气机实际压缩过程的流动损失增大;大气压力对联合循环热耗率的影响总体较小,在100%燃气轮机负荷工况下,大气压力每增加1kPa,联合循环热耗率仅约上升1.238kJ/(kW·h)。3.4叶片积垢影响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燃料品质下,正常运行中造成燃机性能下降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压气机和透平的结垢。例如A厂M701F型燃机满负荷时,压气机需提供600kg/s以上的空气,以满足燃机正常运行的需要。由于空气中含有各种污物、灰尘和烟雾等悬浮物质,虽然在压气机进口处装有一粗一精的两级空气过滤器,但因为空气中大约90%以上的悬浮物小于2μm,压气机进气滤不可能将这些物质除尽,这些物质进入压气机后,随着运行时间不断增加,将会逐渐吸附在压气机叶片表面而形成结垢。压气机叶片的气动性能在叶片积垢后产生衰退:阻力系数增大而升力系数减小,主要原因是由于叶片通道面积变小而导致性能曲线发生明显变化。3.5大气湿度影响空气比热容会受到燃气轮机吸入空气的水蒸气含量的影响。而空气比热容对燃气轮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压气机功耗,还影响燃气透平的做功量及燃气轮机的燃料量。燃气轮机的效率及功率都受空气比热容的影响,也就是受大气湿度的影响。燃机出力、热耗率都受到大气湿度的影响,其中燃机出力受大气湿度的影响更明显。热耗率在大气湿度40%~60%范围内几乎保持不变,仅在大气湿度大于60%后才缓慢下降,而燃气出力随着大气湿度的升高而不断升高,而且升高的幅度也较大。4结语为实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的供热能力的最大化,保障供汽质量。安萨尔多AE64.3A型燃气轮机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经济性进行分析与研究,但由于时间有限,这些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有一些需要完善及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a)仿真平台以机组运行的设计工况数据为基准搭建的,需要进一步根据现场的实际数据进行修正;b)联合循环机组的热经济性的研究侧重于机组的稳定运行工况,对机组变工况状态分析较少,建议以后研究加大对变工况机组经济性的分析与研究。参考文献:[1]杨承,黄志峰,马晓茜.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变工况性能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37(12):3514-3524.[2]居文平,吕凯,马汀山,等.供热机组热电解耦技术对比[J].热力发电,2018,47(9):115-121.[3]裴哲义,王新雷,董存,等.东北供热机组对新能源消纳的影响分析及热电解耦措施[J].电网技术,2017,41(6):1786-1792.[4]韩朝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能效监测及经济性诊断基[D].南京:东南大学,2015.。
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热力学性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d0b1b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6.png)
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热力学性能分析热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它研究的是热、功和能量在自然界中的转化过程和特性。
在工程领域中,热力学理论广泛用于各种热能转换系统的研究和优化。
本文将围绕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展开热力学性能分析。
一、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Combined Cycle Gas Turbine,CCGT)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发电系统,它与传统的燃煤电站相比具有高效、清洁、灵活等特点。
该系统是通过将燃气轮机循环的热余能引入蒸汽轮机循环来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通常,CCGT系统由天然气轮机发电机组、废热锅炉和蒸汽轮机发电机组三部分组成。
二、热力学性能分析1. 热效率热效率是一个热能转换系统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它反映了系统从热能输入到产生有用功的转化效率。
对于CCGT系统而言,热效率的计算方法如下:ηth = ηG * ηS其中,ηG是天然气轮机的平均热效率,通常在40%左右;ηS是蒸汽轮机的平均热效率,通常在45%左右。
因此,CCGT系统的热效率可以达到60%以上。
2. 热耗率热耗率是指热能转换系统所消耗的燃料能量与其所产生电能之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
对于CCGT系统而言,热耗率的计算方法如下:RHR = Qfuel/Pelec其中,Qfuel是燃料热值,通常在40-50MJ/kg之间;Pelec是电站净发电功率。
因此,CCGT系统的热耗率可以达到7-8MJ/kWh。
3. 热损失热损失是指在热能转换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热量损失,包括热机本身的热损失、排烟损失、废热损失等。
在CCGT系统中,由于采用了循环发电的方式,热损失相对较小,通常在10%以下。
4. 热力学循环效率热力学循环效率是指系统中各个热力学循环的效率之积,它反映了整个系统在热能转换过程中不同环节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
对于CCGT系统而言,热力学循环效率的计算方法如下:ηtotal = ηG * ηS * ηboiler * ηsteam-turbine * ηcombustor其中,ηboiler是废热锅炉效率,通常在80%以上;ηsteam-turbine是蒸汽轮机效率;ηc ombustor是燃烧室效率。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简介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30bb1214b35eefdc8d333db.png)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化学燃料通过热力动力机械发电的火力发电量仍然占据最高的比例。
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各方面来说,作为一种重要的发电装置,火力发电机组首先要求有高的热效率。
在大型热力发电设备中,目前技术水平比较成熟的,能够经济地大规模应用的只有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
但是它们的热效率都不高,一般都在38—42%左右,即使最先进的燃气轮机热效率也只能达到42—44%,最先进的超临界参数蒸汽轮机热效率也只能达到43—45%。
对这两种热力机械所使用的热力循环进行分析。
燃气轮机燃气初温很高,目前的技术水平一般能达到1350—1430℃,因此燃气轮机中的热力循环平均吸热温度高,但是它的排气温度也就是循环低温也高,一般要达到450—630℃,所以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的卡诺效率不高。
蒸汽轮机虽然循环低温较低,也就是蒸汽的冷凝温度可以降低到30—33℃,但是由于受到材料上的限制,它的蒸汽初温不高,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一般难以达到600℃,即使采用再热之后,平均吸热温度也不会太高,所以蒸汽轮机热力循环的卡诺效率也不高。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蒸汽轮机蒸汽初温一般在535—565℃以下,所以实际上只要有570—610℃的热源就可以让蒸汽轮机工作,而燃气轮机的排气温度就很高,在排气中蕴含着大量的热能,能够给蒸汽轮机提供所需要的热能。
因此如果使用燃气轮机排气作为蒸汽轮机的热源,蒸汽轮机就可以不额外消耗燃料了。
也就是说,蒸汽轮机可以回收燃气轮机的排气热量,额外发出一些有用功,这样就相当于增加了燃气轮机的热效率。
如前所述,目前先进的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的热效率基本相当,都在38—42%左右,那么,此时这个相当于增加了燃气轮机热效率的系统,热效率必然比单纯的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都高。
实际上,如果把上述由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组成的系统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在它的热力循环中,循环高温就是燃气轮机的循环高温,而循环低温则是蒸汽轮机的冷凝温度。
抽汽再热循环的热力性能分析
![抽汽再热循环的热力性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7d377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17.png)
2
抽气再热循环
抽气再热循环
抽汽再热循环是指锅炉产生的新蒸汽进入汽轮机高压缸,其中一部分蒸 汽在高压缸某级后被抽出,剩余蒸汽在高压缸膨胀做完功后被抽出的蒸 汽加热,然后再进入汽轮机中低压缸继续膨胀做பைடு நூலகம்,加热蒸汽疏水排至 锅炉汽包或除氧器
(5)
由图2可以看出,方案2的循环过程为1-2′-5-6-7-8-1。方案3由基本循环1-2′-5-67-8-1和附加部分2-3-4-2′-2组成。如果附加部分比基本循环的效率高,则能够使循 环的总效率提高,反之则降低。由于再热温度较低,因此再热压力范围内的附加部分 效率均低于基本循环。同时,由于方案2下汽轮机做功蒸汽量为1 kg, 方案3下汽轮机 做功蒸汽量为(1-x) kg。因此,方案3的循环效率总是低于方案2
4
详细计算比较
详细计算比较
选取方案1、方案3和方案4进行比较。为便于比较,设进入汽机岛的总 热量(即锅炉吸热量)为定值。各方案的计算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相同锅炉吸热量下,方案3的机组出力比方案1高 5.46%,方案4的机组出力比方案1和方案3分别高6.61%和1.15%。同时, 方案4的高压缸进汽质量流量比方案3高8.6%,对于小容量汽轮机来说, 这有利于提高高压缸的效率;且方案4的高排压力和再热压力远低于方 案3,这有利于减小其高压缸后端、中低缸前端的轴端漏汽量,也能显 著提高小容量汽轮机组的整体经济性水平
抽汽再热循 环的热力性
能分析
xxxxxxxxxxx
-
1 摘要 3 热力性能分析 5 实验结论
工程热力学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的特点及其热力学分析
![工程热力学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的特点及其热力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be06c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4.png)
工程热力学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的特点及其热力学分析燃气轮机是一种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适用范围广的热力装置,可广泛应用于电力、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工程热力学中,燃气轮机联合循环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其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及其热力学分析。
一、工程热力学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的特点1. 高效性: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具有高效率的特点。
通过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的联合运行,可以充分利用燃气轮机排放的高温废气,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燃气轮机的高温排气可以直接供给蒸汽轮机,产生额外的功率输出,大大增加了系统的总效率。
2. 灵活性: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具有较高的运行灵活性。
由于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是独立的装置,可以分别进行调节和控制,根据实际需要对两者进行协调运行,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调性。
3. 低污染排放:燃气轮机联合循环还具有低污染排放的特点。
燃气轮机的燃烧过程相对较为完全,排放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含量较低,使得联合循环系统的环境影响较小。
二、热力学分析1. 燃气轮机分析燃气轮机是联合循环系统中的主要能量转换设备。
其工作过程可以通过热力学分析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是燃气轮机的空气压缩过程,通过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至相应压力,使其进入燃气轮机的燃烧室。
接下来是燃气轮机的燃烧过程,通过燃料喷射和点火,燃烧室内的燃料与空气混合并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然后是燃气轮机的膨胀过程,高温高压气体进入轮叶机组,推动轮叶旋转并输出功率。
最后是燃气轮机的排气过程,利用废气余热进行热回收,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或提供给其他能量转换设备。
2. 蒸汽轮机分析蒸汽轮机是联合循环系统中起辅助能量转换作用的设备,其工作过程也可以通过热力学分析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是蒸汽的产生过程,利用燃气轮机的高温排气进行余热回收,在燃气轮机废气锅炉中产生高温高压蒸汽。
接下来是蒸汽的膨胀过程,高温高压蒸汽进入蒸汽轮机的轮叶机组,推动轮叶旋转并输出功率。
最后是蒸汽的排放过程,在蒸汽轮机出口处将低压蒸汽排出,完成蒸汽轮机的工作。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热力特性分析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热力特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80014325c52cc58ad6be2d.png)
1 IGCC 系统整体 模 拟
1.1德 士古气 化炉 模拟 煤 的气化是 指 煤在 特定 的气化 炉 内 ,在 一定 的
气化 温度 和压 力下 ,与 载 氧体 (HO、O 、CO 等 )发 生 的部分 氧化反 应 ;由于德 士古气 化炉具 有碳 转 化 率高 、煤 种适应广 、自动化程度高 、结构简单等优 点 ,有 很 强 的市场 普 及潜 力 ,因此 选 择 德 士古 气 化炉为模拟对象 。德士古气化炉内的气化过程 ,是 伴随着强烈的吸热和放热 的多相热化学反应过程 , 气化时炉内温度急剧升高 ,温度可达 14oo ̄左右。生
引言
近年 来 ,我 国对 能 源 的需 求越 来 越大 。 与此 同 时 ,我 国各 地 的环 境 污 染也 越 来 越 严 重 ,我 国北 方 地 区大面 积雾 霾 侵 袭 更是 引起 世 界 关 注 。 能源 短 缺和 环境 污染 加重 等 问题 ,严 重制 约着 我 国 的进 一 步发 展 ,大力发 展 高 效 、低 污 染 的 节 能环 保 技 术 迫 在眉睫。我国富煤缺油少气 的能源特点决定 了我 国 以煤为 主 的能 源结 构 在 未 来 几 十年 内不 会 发 生 根本 变化 ,其 中用 于 发 电燃 烧 的 煤 约 占总 产 量 的 50% ;而我 国在煤炭利用方面,主要存在着效率低 、 污染 物 排 放 量 高 、利 用 方 式 单 一 等 缺 点 。研 究 表 明 :大 气 污 染 的 主 要 污 染 源 是 煤 烟 型 污 染 ,全 国 70% 的烟 尘/CO2、90% 的 SO2和 67%的 NOx来 自 于燃 煤 J。所 以 ,发 展 洁 净 煤 电 技 术 是 解 决 我 国 当前 能源 紧张 和环 境污 染等 问题 的有 效途 径 ,国内 外 经 过几 十年 的探 索和 研究 ,发展 了多种 洁净煤 电 技术 ,其 中 IGCC在众 多 洁净煤 电技术 中最 具潜 力 商业 化 和规模 化 。
联合循环D11汽轮机抽汽供热运行方式简介
![联合循环D11汽轮机抽汽供热运行方式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d522a1855270722192ef762.png)
联合循环D11汽轮机抽汽供热运行方式简介摘要:韩国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采用307FA机组,即三台7FA燃气轮机、三台余热锅炉和一台D11蒸汽轮机。
此项目在联合循环的基础上提供了抽汽供热,提高了全厂效率及灵活性。
本文将对此项目的抽汽供热运行方式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联合循环、汽轮机、D11、抽汽、供热、效率、灵活性Combined Cycle D11 Steam Turbine District Heating Operability Introduction Abstract: There is a 307FA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in South Korea, which is 3x7FA Gas turbine with 3 HRSG, and 1xD11 steam turbine. This plant provides the district heating by steam extraction, which improved the whole plant efficiency and flexibility. This article is to briefly introduce the district heating operation method.Key words: Combine Cycle, Steam Turbine, D11, Steam Extraction, District Heating, Efficiency, Flexibility0. 前言我国自“一五”就开始发展热电联产,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的热电联产机组装机容量已达到9059万千瓦,占我国总电力装机容量的10%以上。
其中主要形式有:①蒸汽轮机热电联供;②燃气轮机或联合循环热电联供;③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发电供热④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
十二五规划明确表示要优先发展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
供热抽汽对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系统参数的影响
![供热抽汽对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系统参数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af34b2cb90d6c85ec3ac6fa.png)
流量则 随抽 汽量 的增加 而增 加 ; 两种抽 汽位 置 下 , 余 热锅 炉热效 率 均随抽 汽 量 的增 加 而增 加 , 且 冷再 抽 汽时 , 余 热 锅 炉 热 效 率提 高 的 速 度 更 快 。
[ 关 键 词 ]联 合循 环 ; 汽轮机 ; 高压缸排 汽 ; 中压 缸 ; 供 热抽 汽 ; 余 热锅 炉 ; 热效 率
第 4 6卷
第 1 期
热
力 发 电
Vo 1 . 4 6 NO . 1
2 0 1 7年 1月
T H ER M AL P0W ER G EN ER AT 1 0N
J a n . 2 O 1 7
供 热 抽 汽 对 联 合 循 环 余 热 锅 炉
系统 参 数 的 影 响
王利宏 , 张彦春 , 周 立刚 , 林 正春
( M HPS Do n g f a n g Bo i l e r Co, . LTD , J i a x i n g 3 1 4 0 5 0 , C hi n a )
典型联合循环机组燃气加热系统控制过程分析
![典型联合循环机组燃气加热系统控制过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40d5dcec3a87c24028c4a2.png)
heater system control process of the typical class gas—steam combined cycle unit was introduced in detail.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the control logic can give some guidance significance to other gas··steam combined cycle units in the fu--
同燃 煤 电 厂 一 样 ,提 高 机 组 的 发 电效 率 ,使 一 次 能 源 得 到 高 效 利 用 也 是 联 合 循 环 电 厂 的 重 要 目标 。早 在 1998年 ,就有 学者 提 出提 高燃气 轮 机人 口的燃 气 温 度 可 以减 少 达 到 点 火 温 度 的 燃
华 北 电 力 技 术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Analysis on Gas Heating Control System of Typical Gas—steam Com bined Cycle Unit
Song Yajun,Si Paiyou,Zhou Xianlin,Pang Chun ̄ng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mpany Limited Research Institute,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Beijing 100045,China)
探究供热抽汽对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系统参数的影响
![探究供热抽汽对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系统参数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8803b6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3.png)
)&( 供热抽汽对低压系统蒸汽参数的影响 在进行低压蒸汽压力以及流量变化分析中可以发现"蒸汽 压力以及流量会随着供热抽汽流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当从 冷再抽汽以及中压缸抽汽中"低压系统中的蒸汽压力都会随着 抽汽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若从冷再抽汽中"高压系统中的蒸 汽流量以及再热系统中的减温水量会增加打再热系统的蒸汽 流量中"导致冷再抽汽中的低压缸流量大于中压缸抽汽"所以" 在低压缸流通面积不变的状况下"蒸汽的压力以及流量呈现出 正比关系的变化% 由于在中压缸抽汽的过程中"抽汽量对高压 以及再热的参数影响较小% 在冷再端抽汽中"低压蒸发器饱和 温度会在低压系统降低的状况下出现降低的现象-中压系统中 的蒸发量会随着抽汽量的增加而不断上升"具体的变化过程图 如图 ) 所示% 通过图 ) 可以发现"在烟气达到低压蒸发器之 后"会降低蒸发器入口的烟温"所以"降低的幅度会大于低压蒸 发器的饱和温度的下降状态"所以"在冷再端抽汽中"低压蒸发 量会随着抽汽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图 ) 中压蒸发器出口烟温低压蒸发器的相关变化 *结论 通过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 &$' 在高压系统蒸汽参数分析中"当从冷再抽汽中"锅炉系 统中的蒸汽流量以及压力会在抽汽量增加的状况下逐渐上升" 而温度会随着抽汽量的增加逐渐降低% &)' 在中压系统的蒸汽参数研究中"当从冷再抽汽中"中压 的压力会在抽汽量增加的状况下逐渐降低"而中压蒸汽中的流 量会在抽汽量增加的状况下逐渐上升% 对于再热蒸汽流量而 言"会在抽汽量增加的变化中逐渐降低"需要注意的是"整个温 度会始终保持不变% &(' 在低压系统蒸汽参数分析中"在冷再抽汽中"系统中的 蒸汽流量+压力 以 及 温 度 等 会 在 抽 汽 量 增 加 的 影 响 下 逐 渐 降 低% 在中压缸的抽汽过程中"蒸汽量会在抽汽量增加的同时不 断增加"但是温度以及压力会增加的状况下不断降低% 所以"在供热抽汽对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系统参数影响因分 析中"应该根据实践状况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 参考文献 $ 朱玲莉许建许丹等&联合循环供热机组双压余热锅 炉主蒸汽参数匹配研究 8 &锅炉技术)%$13:9 $)2$:& ) 龚晓晓&D$%'M`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对外供热改造 8 &电力安全技术)%$0$:$% 3:29$& ( 黄忠源李进安洪光等&燃烧后 ;"s) 捕获与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力能源整合研究 8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1' )0332)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蒸汽系统的热效率分析
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蒸汽系统的总效率 Γt 是余热锅炉 效率 Γhr与蒸汽循环效率 Γst之乘积, 即:
Γt = ΓhrΓst
(1)
余热锅炉效率由其排烟温度可以确定, 它反映了燃气轮
机排气中余热的利用程度。 蒸汽循环效率则取决于蒸汽系统
的工质参数和流量, Γst可表示为:
k
通过求解上述方程组并进行分析, 得出: 一般条件下, 低
压蒸汽参数降低对循环效率的影响比回热的影响大, 因此 Γ2 下降 (见实例计算结果)。
此外, 采用抽汽回热后 m 1 并不变化, 但 Q 01降低 (进余热
锅炉的凝结水温度升高) , 使 m 1Q 01 减小、x 1 = m 1Q 01 Q 0 也降 低。 因为 Γ1> Γ2, 由方程 (3) 知: x 1 降低使 Γst下降。
tsat. H ]) 的吸热量, kJ kg。下标“i”与m i 的下标含义相同, i= 1、
i= 2 分别代表高压受热工质、低压受热工质[4];
Q 1、Q 2 —— 燃气在温区 1、温区 2 的放热量, kJ kg 燃气; Κb—— 余热锅炉散热损失; Q 0 —— 燃气从余热锅炉入口温度降至某一固定排烟温度 的总放热量, kJ kg 燃气。
目前先进的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蒸汽系统已不再采用单 压蒸汽循环, 而是采用复杂的蒸汽循环方案 (多压蒸汽循环、 多压再热蒸汽循环) , 因此本文将针对多压蒸汽循环、多压再 热蒸汽循环方案进行研究。
本文于 1997 年 1 月 16 日收到, 1997 年 5 月 23 日改回。 邓世敏 男, 1964 年生, 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从事燃气轮机 及其联合循环技术研究, 已发表论文十余篇。 危师让 男, 1940 年生, 副总工程师, 西安交大兼职教授、博士 生导师。 林万超 男, 1934 年生, 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火电厂热 能动力系统工程方面的理论研究。
1 引言
燃气 —— 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 展。 目前烧天然气的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净效率已 达到 55% 以上, 本世纪末有可能突破 60% , 这一先进的发电 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设计联合循环发电 系统的过程中, 选定了燃气轮机设备之后, 联合循环的热效率 将直接取决于余热锅炉和蒸汽轮机组成的蒸汽系统的性能和 完善程度, 因此研究蒸汽系统的流程和参数匹配, 并设法对其 改进十分重要。
Γ1
Γ2
双压循环
1. 080
90. 0
0. 3711 0. 2511
双压再热循环 3. 161 0. 5886
90. 0
0. 3842 0. 2405
三压循环
3. 245
1. 041
90. 0
0. 3711 0. 3064
三压再热循环 2. 488
0. 515
90. 0
0. 3857 0. 3256
图 2 4 种蒸汽循环系统方案 P set. L 随 ∃ t 变化关系曲线 F ig12 Rela tion sh ip between P set. L and ∃ t for 4 type steam cycles
图 3 (a) 双压蒸气循环的 Γi、x i 随 ∃ t 变化关系 F ig. 3 (a) Rela tion sh ip between Γi、x i and ∃ t for dua l-pressres
d Γst d∃t
=
x
1
d Γ1 d∃t
+
x
2
d Γ2 d∃t
+
(Γ1 -
Γ2 )
dx 1
d∃t
(6)
上式中,
导数项
d Γ1 d∃t
为正,
d d
∃Γ2t、dd
x1 ∃t
为负。分析导数项的
系数, x 1 随 ∃ t 增大而减小, x 2 和 (Γ1 - Γ2) 随 ∃ t 增大而增大。各
导数项的绝对值随
第 18 卷第 4 期 1998 年 7 月
中 国 电 机 工 程 学 报 P roceed ing s of the CSEE
V o l. 18 N o. 4 J u ly 1 危师让 林万超
(电力部热工研究院 西安 710032)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 710049)
若在回热的同时降低低压蒸汽的参数, 使余热锅炉排烟 温度不变, 则余热锅炉效率不变, 这时蒸汽系统总效率 Γt 只 与蒸汽循环效率 Γst有关。
以双压蒸汽循环为对象分析回热对 Γst的影响, 见图 1。
图 1 双压蒸气循环的 T- S 图 F ig11 T- S d iagram of dua l- pressure level steam cycle
双压循环
Γ3
x1
x2
x3
Γst
0. 8925 0. 1075
0. 3582
双压再热循环
0. 8333 0. 1667
0. 3603
三压循环 0. 2477 0. 8880 0. 0665 0. 0456 0. 3612
三压再热循环 0. 2374 0. 7959 0. 1268 0. 0773 0. 3667
k
6 Γst =
m iH i
6 m iQ 0i
(2)
i= 1
i= 1
式中 k —— 蒸汽循环的压力等级数;
k = 2—— 表示双压蒸汽循环和双压再热蒸汽循环;
k = 3—— 表示三压蒸汽循环和三压再热蒸汽循环;
m i、H i、Q 0i —— 不同压力等级的蒸汽产量、不同压力等级 的 1kg 蒸汽在汽轮机中的作功、不同压力等级的 1kg 受热工
汽循环方案, Γ1 表示高压再热循环的效率。方程 (3) 表明: 多压
蒸汽循环、多压再热蒸汽循环可以看成是由不同压力等级蒸
汽循环叠加而成, 热效率 Γst是不同压力等级蒸汽循环效率按 其在余热锅炉中吸热量所占份额的加权和。
3 抽汽回热的热力分析
311 分析的前提
分析、比较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蒸汽系统采用抽汽回热 的热力性能时, 以下参数维持不变: 余热锅炉进口的燃气流量
提 要 以多压蒸汽循环、多压再热蒸汽循环为对象, 研 究了抽汽回热对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热经济性的影响, 分析 和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抽汽回热可提高联合循环蒸汽系统的 总效率, 并且存在最佳的凝结水回热温升。研究结果为联合循 环发电系统的总体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联合循环 抽汽回热 热经济性
图中 tsat. 、 H tsat. L 分别为高压、低压受热工质的相变温度, tsh. H 为 过热蒸汽温度, tc 为循环放热温度。抽汽回热使高压蒸汽循环 效率 Γ1 上升。 对低压循环, 一方面蒸汽压力和温度降低使循 环效率 Γ2 下降, 另一方面回热又使 Γ2 上升, Γ2 的变化方向要 看哪个因素起主导作用。 为求得低压蒸汽参数变化与凝结水
综合上述分析: 当 Γ1 上升对 Γst的影响起主导作用时, 采 用回热有利; 相反, 当 Γ2 和 x 1 下降对 Γst的影响起主导作用 时, 采用回热不利。
3. 3 回热程度对热经济性的影响
用凝结水回热温升 ∃ t 表示抽汽回热的程度, 为研究 Γst随 ∃ t 的变化关系, 对方程 (3) 两边求导, 并进行整理:
取蒸汽轮机的膨胀效率为 88◊ , 对汽轮机低压缸的效率 按蒸汽湿度进行修正[5]。 4 种蒸汽系统方案的高压受热工质 的相变压力选取为 11. 000M Pa, 中、低压受热工质的相变压 力和再热压力见表 1。表 1 中 P sat. M —中压受热工质相变压力 再热压力 (M Pa) ; P sat. L —低压受热工质相变压力 (M Pa) ; T stk —余热锅炉排烟温度 (℃)。 汽、水性质由水蒸汽程序[6] 确 定。进入余热锅炉的燃气认为是 CH 4 与 4 倍的理论空气量燃 烧反应的产物, 燃气的热力性质按文献[ 7 ]提供的计算公式确 定。首先对无回热的 4 种蒸汽系统方案进行计算, 以此作为比 较的基准, 计算结果见表 1。 然后按“3”中的分析方法对各方 案采用抽汽回热的热经济效果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见图 2~ 图 5。 分析三压蒸汽循环和三压再热蒸汽循环采用抽汽回热 的热经济效果时, 为简化分析维持中压受热工质参数和再热 蒸汽参数不变, 只调整低压受热工质参数。
Γst ∃t= 0 , 而且函数必有极大值存在, 也即在某一个凝结水回热
温升范围采用回热是有利的, 而且存在最佳的凝结水回热温
升, 与之对应的蒸汽循环效率最高。
4 实例计算分析
4. 1 实例计算
对 4 种蒸汽循环方案 (双压蒸汽循环、双压再热蒸汽循 环、三压蒸汽循环、三压再热蒸汽循环) 进行计算, 取蒸汽循环 有 关 限 定 参 数 如 下: 大 气 温 度 为 15℃、凝 汽 器 压 力 为 01004M Pa、余热锅炉节点温差为 12℃、余热锅炉进口燃气温 度为 59618℃、余热锅炉进口燃气与过热蒸汽的温差为 42℃、 蒸汽过热器压降为 5◊ 、蒸汽再热器压降为 5◊ 、蒸汽管道压 降为 6◊ 、蒸汽管道散热损失为 1◊ 、余热锅炉散热损失为 1. 5◊ 、余热锅炉汽包排污量为 2◊ 、凝结水升压泵的效率为 70◊ 。
在蒸汽动力循环中采用抽汽回热能显著提高其热效率, 因而现代常规蒸汽电站无一例外地采用回热循环。 对余热锅 炉型联合循环中采用抽汽回热是否有利的问题已经进行了理 论方面的探讨, 并取得一些初步结论[1、2]。 但到目前为止这方 面的研究工作尚不够深入, 缺乏对具体流程方案的定量计算 和分析、比较, 不能为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 因此为进一 步提高联合循环的热效率, 需要对其蒸汽系统采用抽汽回热 的热力性能进行深入研究。
k
6 x i = m iQ 0i
m iQ oi i = 1, …,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