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

合集下载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运算顺序知识点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二、有关零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乘0积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是0;0不能作除数。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一、数数知识点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3、数位: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4、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二、多位数的读法、写法知识点1、多位数的读数方法(1)、从高位读书起;一级一级往下读;(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然后在后面加“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多位数的写数方法(1)、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2)、亿级和万级的写法与个级相同;(3)、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3、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1)、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2)、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三、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课件。

1课时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学生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学准备:课件。

第3课时带括号的四则运算(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第4课时租船问题(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租船问题,学会在解决问题时,先假设,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的方法。

2.在解决租船问题时,能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解决租船问题,学会在解决问题时,先假设,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语言表达租船问题的思路,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知识点一: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例1:27+13—35 例2:32÷4×5=40—35 =8×5=5 =40练习题:23+35—8 52—6+3756÷7×6 6×6÷4知识点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例1:27÷3+35 例2:80-6×8=9+35 =80—48=44 =32练习:6×3-13 18÷2+92×4+15 71-16÷4知识点三: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例1:49÷(4+3)例2:6×(5+2)=49÷7 =6×7=7 =42练习题:81÷(4+5)(36—28)×7(47—15)÷8 (6+2)× 5综合拓展与应用:一、填空题。

1.18+4×6先算( ),再算( )。

2.72÷9—5先算( ),再算( )。

3.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 ),再算( )。

4.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 )。

5.8的4倍减去15,结果是( )。

6.4×9—16=( )。

二、列式计算。

1.被减数是90,减数是8与9的积,差是多少?2.7的8倍比36多多少?3.47与38的差乘7,结果是多少?4.54与6的商,比36少多少?三.解决问题。

1.商店运来7箱粉笔,每箱8盒,其中白粉笔30盒,其余是彩色粉笔,彩色粉笔有多少盒?2.电影院放映《喜洋洋和灰太狼》,一张成人票25元,3张儿童票27元。

一张成人票比一张儿童票贵多少元?3.王老师用24元买了6瓶红墨水,小兰买一瓶蓝墨水用了5元。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训练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训练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训练1.第五小学新购买了480套冬季校服,上衣每件58元,裤子每件42元。

采购这些运动服一共花了多少钱?2.一个农夫把篮子里鸡蛋的总数的一半多15个卖了出去,现在篮子里还剩32个鸡蛋。

原来篮子里有多少个鸡蛋?3.姐姐买一套衣服共花了480元,上衣比裤子贵120元,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4.把一堆桃分给60只猴子,每只猴子可以分18个桃,剩下12个,这堆桃一共有多少个?5.学校成立8个社团,篮球社团有20名队员,其他社团每团15人。

学校社团共有多少人?6.李老师去银行取款,第1次取了存款的一半多5元,第2次取了余下的一半多10元,最后剩下125元,他原来有存款多少钱?7.小米每千克6元,大米每千克8元。

买小米和大米各12千克,付出200元,应找回多少钱?8.妈妈买一套衣服花了480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先画图分析,再列式计算。

)9.工程队要挖一段第565米的水沟,已经挖了502米。

剩下的每天控7米,还要挖多少天?10.一个长方形果园,桃树的种植面积比果园面积的一半多100平方米,其余的180平方米种植苹果树。

这个果园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米?11.仓库里有80箱饮料,平均每箱售价56元。

卖出一部分后,仓库里还剩下27箱饮料。

已卖出的饮料能收入多少元?12.清明节,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希望小学组织师生共173人去烈土陵园扫墓,他们坐满4辆大客车后还有21人没有座位。

平均每辆大客车坐了多少人?13.水果店运来540千克苹果,卖出360千克,剩下的苹果每9千克装一箱,可以装几箱?如果每箱卖72元,剩下的苹果可以卖多少元?14.小明家去年上半年缴纳水费204元,下半年平均每月缴29元。

小明家去年全年一共缴纳水费多少元?下半年比上半年平均每月节省水费多少元?15.买一个玩具熊和4个弹力球用了102元,买1个玩具熊和1个弹力球用了33元,1个玩具熊和1个弹力球各多少元?16.篮球54元一个,足球46元一个,篮球足球各买15个,一共需要多少钱?17.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同时同地反向而行,4小时后两车相距400千米,已知客车的速度是58千米/小时,货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18.某人从甲地到乙地开会,如果每分钟走75米,那么迟到4分钟:如果每分钟走100米,那么准时到达。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热点难点单元复习讲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热点难点单元复习讲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01: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法各部分的名称: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知识点02: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的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得的另一个加数叫做差。

3.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4.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知识点03: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乘法各部分间的名称: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知识点04: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做商。

3.没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

4.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5.余数一定比除数小6.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利用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来验算乘、除法算式。

知识点05:有关0的运算1.0在运算中的特点(1)在加法中,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2)在减法中,一个数减去0,仍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3)在乘法中,一个数和0相乘得0;(4)在除法中,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2. 0不能作除数注意:0作除数无意义。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复习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复习课件
一台电脑的价钱=电视机的4倍+80
举手回答:你想怎么解决这 个问题?
可以列分步算式,也可 以列综合算式计算!
一台收音机的价格是275元,一台电视机的价格是收音机的 5倍,一台电脑的价钱比电视机的4倍还多80元,一台电脑 多少钱?
① 分步算式 电视机价钱:275×5=1375(元) 电脑价钱:1375×4=5500(元) 5500+80=5580(元)
答:一台电脑5580元。
一台收音机的价格是275元,一台电视机的价格是收音机的
5倍,一台电脑的价钱比电视机的4倍还多80元,一台电脑
多少钱?
② 综合算式
275×5×4+80 =1375×4+80 =5580(元)
答:一台电脑5580元。
一位老爷爷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3,再除以4,然后减去 12,再乘10,恰好是100岁。”这位老爷爷现在多少岁?
1 四则运算
练习三
四则混合运算
想一想什么是四则混合运算呢?
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 称四则运算; 一个算式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就是 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分类
小组讨论:有哪些类型的四则混合运算?试着举几个例子。
四则混合运算
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96÷12 + 4×2
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2.比一比,算一算。 54÷3+6×2 =30
48-18÷6+3 =48
54÷(3+6)×2 =12
48-(18÷6+3) =42
54÷[(3+6)×2] =3
48-18÷(6+3) =46
3.先口述运算顺序,再计算。 307+180÷(34-22) =322 (247-25×4)÷7 =21 [186-(42+74)]×85 =5950 [312÷(75-36)]×75 =600 (口述运算顺序略)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含答案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含答案

第1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例1:先在口里填上数,再列出综合算式.分析:(1)按照先同时计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顺序计算即可解答;(2)按照先同时计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和除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顺序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例2: AB 两地相距940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8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2千米,4小时以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分析:此题属于行程问题速度、时和路的关系,可以首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两车速度之和以4,求两4小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少;后用地之间的距离两车4小时行驶的程和,求出小时后,两车相少米即。

解答:940-(88+72)×4=940-160×4=940-640=300(千米)答:4小时以后,两车相距300千米。

例3:杨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小明抄题时丢了括号,但结果是正确的,请你给小明的算式添上括号:4+28÷4-2×3-1=4。

分析:根据题意,错误的算式是丢了括号.只能按先乘除,再加减的运算顺序来计算, (24-18)×(350÷7) =6×50=300 (480-400)×(120-98)=80×22 =1760因此括号添在乘除法的两侧是毫无意义的,所添的括号要能够改变运算顺序.所以,括号应添在含有加减运算的两边。

从左往右看,在4+28两侧试添括号,计算得32,再除以4得8。

小明的算式就变为8-2×3-1=4,等式错误;如果把括号加在8-2的两侧,计算结果大于4,只能把括号加在3-1的两侧,很容易得到:(4+28)÷4-2×(3-1)=4。

解答:正确的算式应为:(4+28)÷4-2×(3-1)=4例4:奥斑马和小美各有钱若干元.若小美给奥斑马10元,则奥斑马比小美多的钱是小美余下来的钱数的5倍;若奥斑马给小美10元,则他们的钱数正好相等.奥斑马和小美原来各有多少钱?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白“奥斑马给小美10元,二人钱数相等.可知奥斑马原来钱比小美多10×2=20(元),”再由若小美给奥斑马10元,这时奥斑马就比小美多20+20=40元,它恰好是小美余下钱数的5倍,就可求出小美余下的钱数,进而求出他们原有的钱数。

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

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

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单元目标:1.认识中括号理解中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技能,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第1课时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目标:1. 结合以往知识经验,能利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没有括号的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 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3.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知识的迁移并进行良好运用。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掌握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难点:正确计算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课前准备:课件,展台导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想一想这几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然后计算在草稿本上。

25-15 +18 27÷9×6 100-15×6 200÷8+10反馈时,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看计算是否正确。

小结: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四则混合运算。

齐读。

二、学习探究活动一:1.学习例1,不带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1)情境导入元宵节快到了,同学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做大红灯笼,在做灯笼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数学问题,你们能帮他们解决吗?出示例1的情境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要求还剩多少个,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200-20×7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一共做的个数-7天做的个数=还剩的个数)(2)改变信息,理解题意将上题的对话框改成教科书上例1的对话框,题目为:一共要做200个灯笼,4天做了8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观察题目,这道题与上题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

第一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单元测试)(含答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第一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单元测试)(含答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单元测试)四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一、单选题1.不改变计算结果,下面各题小括号不能去掉的是( )。

A.[(302-189)-19]×2B.(188- 88)×2C.294+(833÷49)D.[57+(45×20)]÷32.已知桃树一共有52棵,梨树一共有3行。

要求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还要补上一个条件是( )。

A.梨树每行20棵B.桃树有4行C.桃树每行13棵D.梨树每行15棵3.水果店有苹果500千克,比橘子质量的2倍少80千克,橘子有多少千克?下列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

A.苹果质量-80千克=橘子质量×2B.苹果质量-橘子质量×2=80千克C.橘子质量×2+80千克=苹果质量D.橘子质量×2-80千克=苹果质量4.下面情境中不能用(65-2)÷9解决的问题是().A.小军带了65元钱,如果买9瓶酸奶还差2元,每瓶酸奶多少元?B.一本书65页,文文看了9天,还剩2页没看完,文文平均每天看多少页?C.货车和客车从相距65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向而行,9分钟后他们还未相遇且相距2km,货车和客车每分钟一共行驶多少千米?D.一位劳动老师买了65m彩带做装饰,剪出了9根彩带后,还余下2m,平均每根彩带长多少米?5.在算式100﹣15+10×2“中添上括号,下列添法中,( )的计算结果最小。

A.100﹣(15+10)×2B.100﹣(15+10×2)C.(100﹣15+10)×2D.[100﹣(15+10)]×2二、判断题6.所有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 )7.25×4÷25×4的计算结果等于1。

( )8.856÷4×2与856÷(4×2)的得数相等。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测试卷附答案(基础题)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测试卷附答案(基础题)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42+18÷3应先算()。

A.42+18B.18÷3C.42÷32.44乘75减去36的差,积是多少,列成综合算式是()。

A.(75-36)×44B.44×75-36C.36×(75-44)3.把“200-130=70,70×12=840”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A.200-130×12B.(200-130)×12C.130×12-2004.924-576-124下面错误的算法是()。

A.原式=924-124-576B.原式=924-(576-124)C.原式=924-(576+124)D.原式=348-124=2245.()比217多84。

A.301B.133C.2336.2337÷3×5=()A.3895B.4775C.3032D.3 325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计算混合运算的算式,一定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2.只要从左往右算,就一定能算出正确结果。

()3.2400与60的差除以12,再加上1800,和是多少?正确列式是:(2400-60÷12)+1800。

()4.在一道算式中,加上括号和去掉括号所得结果没有变化。

()5.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加、减法。

()6.混合运算中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应该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计算。

()三.填空题(共6题,共14分)1.根据800÷32=25,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25×32=()800÷25=()2.198-15×4,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的结果是()3.3000-102×42÷17=()4.计算28×50-25÷5时,先算()法和()法,再算()法。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精品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1.主要内容:(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整数四则运算已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学习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让学生把分散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整理概括能力。

(2)四则混合运算(例4)。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归纳总结,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好基础,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打好基础。

(3)解决问题(例5)。

这部分内容是用两、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地位与作用: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

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四、单元教学难点:1.减法、除法的意义;2.合理、灵活、正确地计算与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难点。

五、课时安排:建议用6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材P2~3例1,完成P3“做一做”,P4“练习一”第2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2)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2)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具体安排如下: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三、教材简析1、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本单元在整理教学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四、教学策略1、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如.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每天接待多少人.再计算6天接待多少人.”不要停留在“先用987÷3.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可能开始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五、教学时间新课和练习4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单元测验1课时.合计7课时.第一课时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P4-5页例1、例2.做一做.练习一1—4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用具习题卡片.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主题图引入: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揭示课题.(二)展示学习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5页例1和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从例1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怎样列式计算?2、从例2中你又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怎样列式计算?3、对比例1和例2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4、想一想.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5页例1和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先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口算出结果.21+79-32 36÷6×15 28×5÷70 58-26+44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3)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4)让学生说一说.书写时应注意的事项(用递等式、等号对齐等).2、指名小结.教师板书: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为思考题)1、口算下列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7÷3×7 45+8-23 28÷4×73×6÷9 63÷7×8 35+24-122、用小棒摆了8个六边形.如果用这些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3、某路口1小时内以下三种汽车通过的数量如下表:种类公共汽车小汽车货车数量/辆98 703 594这个路口1小时共通过多少辆汽车?(先估算.再笔算)4、看主题图.你还能提出用两步计算来解答的数学问题吗?同桌交流.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3题必做.4题选做.5题思考题).1、计算下列各题.注意运算顺序.49+154-38 120-65+312 78÷3×15 46×15÷232、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先借出了46本.又还回了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3、一箱橙汁12瓶售价48元.芳芳买了3瓶.需要付多少钱?4、一件儿童上衣48元.一条长裤比一件上衣便宜9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9元.一条裙子多少钱?5、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3○3○3○3=1 3○3○3○3=2 3○3○3○3=3(二)堂清反馈:板书设计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P6—7页例3.做一做.练习一5—10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什么是第一级运算?什么是第二级运算?如果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什么?2、如果一个算式里既含有第一级运算又含有第二级运算.它的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呢?(揭示课题并板书)(二)出示学习目标(同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6页例3.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认真读题.结合情境图分析: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计算买门票需要多少钱该怎样列式?你有几种解答方法?2、在列出的算式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怎样计算?3、你能总结出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6页例3.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去“冰雪天地”游玩.如果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方法一: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所需要的钱.方法二: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钱加在一起就是购买门票的总价.(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2、引导学生总结:如果题目中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指名讲一讲.自学检测题你是怎样想、怎样列、怎样算的?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1、火眼金睛辨一辨:下列两组题目的运算顺序相同吗?(1)2×9÷3 (2)36 -6×52 +9 -3 36÷6×52、三门峡到郑州的公路长32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路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走普通路的速度是40千米/小时.走高速路比走普通路节省多少时间?3、王奶奶家养了56只鸭.养的鸡的只数是鸭的一半.王奶奶养鸡和鸭一共多少只?4、星期天.8名学生去参观海洋世界.共付门票费40元.每人乘车用去3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1、按运算顺序计算.203-135÷9 28+120×897-12×6+43 26×4-125÷52、实验小学学生到荒山上植树.2009年共植树396棵.2010年植树3次.每次植树140棵.哪一年植树多?多多少棵?3、爸爸带明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3分钟.缆车每分钟行150米;滑雪下山用了18分钟.每分钟行70米.他们滑雪行了多少米?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4、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上层取出6本放到下层.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二)堂清反馈:板书设计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1)24+24+24÷2 (2)24×2+24÷2=24+24+12 =48+12=48+12 =60(元)=60(元)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P10-11页例4.做一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计算.教学用具习题卡片.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揭示课题: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0页例4.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根据例1题中信息列出算式.2、想一想:你还可以怎样列式?3、观察两个算式的不同点.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4、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③最后算什么.(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0页例4.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李老师用450元买了排球.又用350元买了篮球.已知排球和篮球的单价是一样的.每个50元.排球比篮球多买了几个?1、你能用两种方法列式计算吗?试一试.2、说一说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别的学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遗留的问题.(如有问题教师及时纠正.)板书: 270÷30-180÷30 (270-180)÷30=9-6 =90÷30=3(名) =3(名)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3、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2)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四、达标训练(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1、计算.24×12+600÷20 (128+56)×45(460-320)÷15 580÷29+72×18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抓住关键部分引导学生巩固.2、四个同学跳绳.数量如下图.姓名小丽小亮小明小贝数量(个)128 130 126 132平均每人跳几个?3、火车从南京开往上海.原来每小时行驶120千米.要3小时才能到达.铁路提速以后.火车的时速达到140千米.现在从南京坐火车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2、小明参加800米跑步比赛.每分钟跑310米.跑了2分钟.距终点还有多少米?4、李老师去服装城批发了18件上衣用去450元.35条裤子用去770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二)堂清反馈:板书设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1)270÷30-180÷30 (2)(270-180)÷30=9-6 =90÷30=3(名) =3(名)课后反思:第四课时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P11页例5及P12页做一做1、2题.及练习二1~5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三步式题.教学用具习题卡片.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回顾学习过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让学生闭上眼想一想.)2、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3、揭示课题:混合运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1页例5.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再计算.2、观察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有什么异同?3、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③最后算什么.(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1页例5.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15×4+20÷5 15×(4+20)÷51、你会计算这两道题吗?试一试.2、说一说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别的学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还遗留的问题.(如有问题教师及时纠正.)板书:(1)42+6×(12-4)=42+6×8=42+48=90(2)42+6×12-4=42+72-4=114-4=1102、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3、什么是四则运算呢?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4、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板书)四、达标训练(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1、计算.14+25×6-20 14+25×(20-18)28÷4+22×5 28÷(12+16)×52、杨树108棵.柳树是杨树的2倍少10棵.柳树有多少棵?3、李老师去商店买钢笔.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15元.每支钢笔的售价是5元.李老师买了多少支钢笔?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1、计算.34+15×4-20 12×3÷9+56300-55×12÷20 (44+16)÷4×232、仓库有水泥150吨.运了3次.每次运24吨.还剩下多少吨?3、修一条长1600米的路.前4天平均每天修150米.剩下的要在5天内完成.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二)堂清反馈:作业布置课本练习二2、3、4、5题.板书设计混合运算(1)42+6×(12-4)(2)42+6×12-4=42+6×8 =42+72-4=42+48 =114-4=90 =110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课后反思:第五课时有关0的运算教学内容教材P13页例6和“数学游戏”.及练习二6~9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进一步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使学生明白0不能作除数及其中的道理.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整理概括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0不能作除数.教学难点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1、你都知道有关0的哪些运算?能给大家举些例子吗?2、揭示课题:有关0的运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3页例6内容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试一试:你能举出4个有关0的计算的算式吗?想一想: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思考: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举例说明.(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3页例6内容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1、口算.0+12= 48-0= 67×0= 0÷23= 42-42=2、填空.24-()=24 ( )×23=0 0+( )=190 ( )÷47+18=183、45-45×20 (45-45)×20想:它们的计算结果一样吗?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并完成P13页“数学游戏”(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将不同的想法和不懂的问题进行展示)2、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自己不同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并作必要指导.3、归纳小结:(板书)与0相加(减)得原数;与0相乘还得0;0作被除数时.商是0; 0作除数时.算式没意义.四、达标训练(1题、2题必做.3题思考题)3、思考:有什么好办法?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每箱苹果重多少千克?(二)堂清反馈:作业布置课本练习二6、7、8、9题.板书设计有关0的运算与0相加(减)得原数与0相乘还得00作被除数时.商是0; 0作除数时.算式没意义.课后反思:第六课时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复习内容四则混合运算有关知识.练习二10~14题及思考题.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理解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整理概括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四则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复习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难点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0不能作除数的道理.复习用具习题卡片.复习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导入1、回忆一下本单元的内容.你都学到了哪些内容?2、揭示课题: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二)展示目标:(见复习目标).★二、自主复习(一)出示复习提纲复习提纲(梳理本单元知识点并完成复习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计算57-42+53、45×2-28÷4、(57-26)×20.想一想.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能根据12+8=20 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根据24×2=48写出两个除法算式.思考.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四则运算中0不能作什么数?为什么?(二)学生自主复习(学生对照复习提纲.整理本单元知识点并完成复习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复习检测1、填空47-()=47 2×56-()=0 0+( )=190 ( )÷47+18=182、45-45×20 (45-45)÷20 (75-8)×(56+4)(240+18)÷33、24+()=47 57÷()=19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复习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不同的想法)(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将不同的想法和不懂的问题进行展示)2、教师让同学汇报自己不同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并作必要指导.3、归纳小结:(板书)四、达标训练(1、2、3题必做.4题选做)4、想一想.算一算.把合适的数填在□里.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3、在数字中加上什么运算符号使等号左右两边相等?4、解决问题.(二)堂清反馈:作业布置课本练习二10、11、12、13题.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课后反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6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6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6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人教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第6课时,主要涉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具体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带有括号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遇到一些教学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学生对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对于带有括号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的理解。

重点则是学生能够通过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练习题等。

然后,我会通过讲解一个例题来讲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例如,我会给出一个题目:“计算1/2+3/42/3”,并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计算,解释每一步的运算规则。

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进行随堂练习,给出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解答。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例题的步骤和答案以及一些重要的运算规则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并理解。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并找出答案。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部分,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以及他们是否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

同时,我还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是非常关键的,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他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

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我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讲解例题是教学中的重点环节。

通过讲解一个具体的题目,我可以向学生展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西师版四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整理

西师版四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计算时要做到一看(符号),二想(顺序),三算(正确),四查(检查)。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如果括号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中括号“[ ]”,又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如果一个算式含有两个小括号,可以先算第1个小括号里面的,然后再算第2个小括号里面的;也可以同时计算前后两个小括号里面的。

括号的位置不一样,运算顺序就不一样,那么计算结果也就不同。

括号主要包括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中括号也叫方括号。

括号的作用是能改变运算顺序。

火车过桥时,“火车长度忽略不计”时,火车行驶的路程=桥的长度;如果没有“忽略不计”,那么火车行驶的路程=火车的长度+桥的长度。

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注意:0不能作除数。

乘法算式中的积,也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乘法可以用除法验算,也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验算,除法用乘法验算。

简算: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加多了就减、减多了就加、加少了继续加、减少了继续减;先加后减变成先减后加(换位置方法)。

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

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

四年级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4小题)1.25与5的和除340与100的差,商是多少?列式为()A.(25+5)÷(340﹣100) B.340﹣100÷25+5 C.(340﹣100)÷(25+5)2.小明把8×(□+4)错写成8×□+4,他得到的结果要比正确答案小了()A.8 B.28 C.323.下列各组数中,()不能算出24.A.8、2、9、8 B.6、9、4、4 C.4、2、7、5 D.9、7、5、94.小林在计算(1800﹣□)÷24+36时,没注意题中的括号,先用□里的数除以24,然后按四则运算的顺序计算得1834,这道题的正确得数应该是()A.109 B.36 C.48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小题)5.5个7的和比30多,比4个7多,比8个7少.6.将30﹣18=12,15×12=180,180÷9=2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7.一个自然数与自己相减,相加,相除所得的差、和、商加起来正好等于201,这个自然数是.8.小马虎要挑战“口算大王”,他们在一起计算两个整数的和,“口算大王”算出来的结果是86,小马虎不小心把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0漏掉了,算出来的结果是41,这两个整数分别是.9.把12+4=16,16×3=48,96÷48=2这三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10.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694,减数比差的6倍多4,减数是.11.在横线内填入同一个数,使等式成立:(15×﹣60)÷3=;÷25+4×=87.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3小题)12.28÷(4+7)=28÷4+28÷7.(判断对错)13.15×(12÷6)去掉括号后,计算结果不变..(判断对错)14.96÷(8+4)=96÷8+96÷4.(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共3小题)15.列式计算(1)75与50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2)420除以3再加上26,它们的和与25的积是多少.16.脱式计算.36×(265﹣199)546÷7×28895﹣749÷7.17.脱式计算23×6×4672÷(2×4)(900﹣324)÷8.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6小题)18.递等式计算.197﹣12×9+6138+160÷(40﹣30)(55+250)÷(30﹣25)19.如果把8写在某数的后面,该数就增加了800,这个数是多少?20.8501+53799+2240=1800×630=86509﹣4736=296×304= 28300÷41=65100÷210=648×350=8450÷32= 21.计算:24÷15×45÷7×21÷4.22.比一比,看谁算得准.6×8+156×9﹣179×4÷635÷5×445÷5+12(69﹣24)÷523.根据树状图列出算式并计算。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备课发言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单元教学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已全面学习并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计算,本单元是学生正式学习四则混合运算。

教科书在本单元中只介绍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并且其内容仅限于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和只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这些内容既是前面已掌握的四则计算知识的综合应用,又是后面进一步学习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它不仅在整个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知识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也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二、单元教材特点本单元教科书在内容的编写上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教科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例题和习题的选题都是一些学生熟悉的,并且要用四则混合运算进行解决的事例, 让学生感受到四则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三个例题都让学生联系到商场买东西时付款的经验理解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和为什么要这样算,以此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

三是重视解决问题的教学。

例 4和例 5都是运用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学生正式学习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开始。

四是将计算和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科书不仅注意选取实际生活中有计算需要的实际问题引出四则混合运算,而且在例题和习题的安排上还十分注意从实际问题解决中去总结四则混合运算方法,并利用混合运算进一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计算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统一。

三、单元教学建议根据本单元教科书内容的特点,从整体上讲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平时到商场购买东西时付款的生活经验, 理解混合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后再算加、减法的道理,如例2“ 100-7×13”的运算顺序,就应让学生联系买文具盒时必须先算应付出多少元后才能算出要找回多少元的生活经验理解其运算顺序,以此让学生真正理解“先算乘法后算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四年级(上)两步计算(没有括号或只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明确中括号在计算中的作用以及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学生在第一学段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计算方法,在四年级(上)学习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本单元将学习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这也是《标准》规定的步数最多的混合运算,这些内容既是前面已学两步混合运算的继续,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混合运算、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它不仅在整个运算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在整理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现实的数学问题进行的。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理解运算法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规则。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1.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混合运算,并总结混合运算的方法和顺序。

2.素材选取来自生活,让学生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3.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究。

本单元教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能发现和认识数学知识,将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尽力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释问题,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处处能看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1.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技能。

2.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指导四则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培养计算能力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重点、难点⏹本单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对混合运算方法实质的理解,淡化运算方法的文字表述。

教学时,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在计算中分别总结出没有括号、括号里有两步计算、有两个小括号以及含有两种括号的的运算顺序,注意引导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不要求学生将混合运算顺序作为结论进行背诵。

如要进行补充练习,注意数据不要太大,计算步数要在三步以内。

2.明确起点,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

例1、例3以及一些习题的实际例子,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其运算顺序,让学生真正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重视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的教学。

教学中要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确:列算式时为什么要用括号,在计算中括号起了什么作用。

4.注意探索混合运算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

⏹课时安排1 三步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知识点:乘除法混合运算第1~3页,例1、试一试,课堂活动1,练习一1,2,6。

◆教学提示本课时是在四年级(上)两步计算(没有括号或只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三步计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理解四则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培养计算能力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混合运算方法实质的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多媒体出示:87+23-38 125÷5×4师: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两道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多媒体出示课本第1页例1情境图。

师:四年级的手工兴趣小组同学,都在忙着做灯笼,从情境图中,大家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一共要做200个;4天做了80个,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有做?师:怎么理解“照这样计算”呢?学生交流讨论,明确“照这样计算”就是按照每天做多少个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交流,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的隐含信息,养成解决复杂问题前进行仔细阅读分析的习惯。

(二)探究新知:1.师:问题让我们求出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有做?要想求还剩多少个?需要用到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明确数量关系:一共的-做好的=还剩的[板书]师:从刚才找出的已知信息中我们知道了数量关系中的哪些内容?哪些数量不能直接知道呢?两人交流讨论:建立知识联系200个就是“一共的”。

“做好的”和“还剩的”是不能直接指导的数量。

师小结:“还剩的”是我们要求得的结果,如果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把“做好的”想办法求出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进行分析思考,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在交流讨论中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2.解决问题(1)小组讨论:根据已知条件,如何求出“做好的”灯笼数?(2)汇报交流:要想求出“做好的”就是求出7天已经做好多少个,题目已知4天做80个,那么就要先求出每天做多少,7天做好多少个就解决了。

(3)独立尝试列式表达①同桌交流,统一结论。

②验证:列式是否表达出用“一共的-做好的=还剩的”?3.尝试计算,说明运算顺序 学生板书,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本节课的难点进行梳理,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理解计算的本质。

(三)巩固新知:教材第1页,试一试。

让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独立尝试计算结果后,进行集体订正。

(四)达标反馈习题:1.说运算顺序①76+42×2÷14 ②15×40-360÷122.计算下面各题①150-30×2 ②300+240÷6÷5 ③100×4-900÷15④275-15+20×3答案:1.①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②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减法。

2.①90;②308;③340;④320。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讲出还不懂的问题,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学习方法找到依据。

(六)布置作业第1课时:1.狮子今年28岁,大象今年的岁数比狮子的3倍小25岁,大象比狮子大多少岁?2.按照下面的流程图的顺序进行计算,并把结果填入表格中。

开始→从A 栏中选取一个未选过的数→乘6→加8→除以4→把结果填入B 栏中→B 栏 是否填满→3. 60-80÷16×12 280-280÷14+44 100-62+540÷18 10+(120-96) 答案:1.31岁;2.11,32,212,80;3. 0;304;68;124。

板书设计是(停止) 否(回到开始继续)在解答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学习时,部分学生会出现了理解上的障碍,不能很好地弄清楚问题的解决需要什么条件,以往的学习经验不能再机械地套用在例1的解题方法上。

因此,本节课教学先让学生在师生交流的状态下,梳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清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本课设计力求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中加强简单与复杂的混合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接下来的几节课中,老师要注意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资料包资料链接中国数学家——祖冲之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

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

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

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

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

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

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

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

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

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

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祖冲之博览当时的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他从亲自测量计算的大量资料中对比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他三十三岁时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

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

"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

这一原理,在西文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但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发现的。

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

2 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知识点:带小括号的乘除法混合运算教材第1~3页,例2,课堂活动2,练习一3,4,5,7。

◆教学提示本课时是在四年级(上)两步计算(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三步及以上计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步骤,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与交流中体会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