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与中医养生

合集下载

运动与中医养生

运动与中医养生
散步是最原始的运动方式之一,将其视为一种主动养生 的行为。在《黄帝内经》中有明确的记载,《素问·四气调神大 论》中说“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养生之道也。散步具 有 疏 通 经 络、运 行 气 血、调 和 五 脏、强 壮 筋 骨 的 作 用,虽 然 较 剧烈运动强度很小,但却能使内脏各器官的功能保持协调与 平 衡,提 高 机 体 的 新 陈 代 谢,是 一 种 可 以 利 用 上 下 班 时 间 进 行的很好的锻炼方式。 1.2 跑步
运动养生所采用的跑步方法主要是慢跑,这是一种长时 间、慢 速 度、远 距 离 的 运 动 方 法,目 的 在 于 提 高 身 体 素 质、改 变较弱的身体状况、保持身心健康。 1.3 登高
登 高 可 明 显 提 高 心 肺 功 能,并 能 强 筋 壮 骨,对 全 身 各 部
位的肌肉、关节、骨骼都能有一个很好的锻炼,除了力量锻炼 外,也可带动促进人身各部位的相互协调性与灵活性的巧妙 配合,是力量与耐力双收益的健康运动方式。 1.4 力量锻炼
增强体质,益寿延年的基础理论、方法的一门实用学科。所谓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以保养身体,减少疾病, 增进健康,延年益寿为目标,所进行的保健活动。养生是通过 养 精 神、调 饮 食、练 形 体、适 寒 温 等 多 种 方 法 去 实 现 的。中 医 养生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 颐 养 身 心、增 强 体 质、预 防 疾 病、延 年 益 寿 的 理 论 和 方 法,并 运用这种理论指导人们进行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 [1]。 2.2 进行科学健康的养生保健
谈及运动和养生,我们想要的是运动给我们健康带来的 好处,而非带来的损伤,这就需要特别注意一些运动误区,运 动 锻 炼 强 度 不 是 越 大 越 好 ,也 并 非 一 定 要 早 晨 锻 炼,应 当 根 据自身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运动时间等。

浅析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与中医理论

浅析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与中医理论
1 2 传 统 养 生 体 育 中 太 极 拳 的 阴 阳 学 说 .
八段 锦全 身性 的 轻慢 松 柔 的适 当运动 ,会使 周身 暖意融 融 , 可加大经络传 导速度和强度 ,有利于脉气在遍布全 身上下 、内 外循环无端 的经络 系统 中运行 ,有助于经络畅通透达 ,使气血 充盈 灌注 全 身 ,温养 濡润 各脏腑 组 织器 官 ,营 阴阳 ,维 持和 保 护机体正 常功能 ,加大抗御病邪和 自我 修复能力 。五劳七伤 往后瞧这 个动 作中 ,上肢需侧开拉伸后两 臂外旋至极限 ,而后 内旋 下按 。 由此 可 以看到 ,上肢 伸直 、外旋 扭转 的静力 牵张 作 用可有效刺激腕 关节处相应原穴 ,如属肺经的太渊 、心经 的 神 门 、心 包 经 的大 陵 、小肠 经 的腕 骨 、三焦 经 的 阳池 穴等 , 从 而调 节 相应经 脉 的气血 ,达 到调 节脏 腑功 能 的 目的。再譬 如 ,传统 养身体育 五禽 戏 中猿提及导 引养 生十二法 中金鸡报 晓 势 中都 有两手五指指尖 捏拢后旋转上提 的动作 ,这 个动作 由于 指尖部 的六井相会 ,可 具有沟通手三 阴三 阳经气血 ,并调节其 所属脏腑 功能 的作 用。特别是从 四肢百骸 到五脏六腑 的规律性 运动 ,不仅可 以锻炼 日常生 活 中活动不到 的部 位 ,而且可 以很 好地 刺激多处五输穴 和原穴 ,通过沟通人体 表里 内外 ,取得改 善机 体 功 能状 态 、疏 通经 统养生 体育是 中医养生学 的 内容 之一 ,是我 国文化 横 交 错 ,遍 布全 身 。经络 内属于 脏腑 ,外络 于肢 节 ,沟通 脏 遗产 的瑰 宝 。传统 养生萌芽于殷 商时期 ,在 历史 的长河 中由于 腑 与体表之 间 ,使 人体 联系成为一 个有机整体并能行气血 、营 中国古代哲 学和中医理 论为指导思想 ,使其理论 不断充 实和完 阴阳 ,使人体各部 的功能活动得 以保持协调 和相对平衡 。正如 善 ,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 色。本文试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运 《灵枢 ・本藏 》所 述 : 经脉 者 ,所 以 行 气 血 而 营 阴 阳 ,濡 “ 用文献 资料法对 中医理论和 中国传统 养生体 育的哲学基础 特 筋骨 ,利 关节者也 。 ”经络 学说是 在 阴阳五行 学说指导 下形成 征进行探索。为弘扬中华民族 传统 养生体育的理论和方法 , 构建 的与脏 象 、气血津 液等 学说 互为补充 ,独 到而深刻地 阐明了人 具 有 中国特色 的全 民健身体 系做 出有益的贡献 。 体生理活 动和病理 变化 规律 ,对临床诊 断疾 病 、拟定治则 、处 方遣 药 ,特 别是针 灸 、推拿 以及 气功 等 ,具 有重 要 的指导 作 用 。故 有 ‘ 医 不 知 经 络 ,开 口动 手 便 错 ’之说 。 因 此 , 学 阴阳说是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朴素 的对 通经活络 向来 是指导 中医疗 疾和养生 保健 的重要 理论依据 。 立统一理论 , 属于中国古代 唯物论 和辩证法范 畴 , 体现 出中华民 2 2 传 统 养 生 体 育 中 八 段 锦 五 禽 戏 的 经 络 学 说 . 族辩证 思维的特殊精神。阴阳学说认为 ,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 , 传 统养 身体 育八段 锦独特 的 习练 方式 可有利 于通经 活络 。

中医运动养生的原则

中医运动养生的原则

中医运动养生的原则早在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就曾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告诫人们经常活动可以防病养生。

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及“养生之道,常欲小劳”。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中医运动养生的原则,希望对你有用!中医运动养生的6个原则1.运动适度,不宜过量若运动后食欲减退,头昏头痛,自觉劳累汗多,精神倦怠,说明运动量过大,超过了机体耐受的限度,会使身体因过劳而受损。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告诫人们:“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有。

”那么,运动量怎样掌握才算合适呢?一般来说,以每次锻炼后感觉不到过度疲劳为适宜;也有人以脉搏及心跳频率作为运动量的指标,若运动量大,心率及脉率就快。

对于正常成年人的运动量,以每分钟心率增加至140次为宜;而对于老年人的运动量,以每分钟增加至120次为宜。

2.舒适自然,循序渐进为健康而进行的锻炼,应当是轻松愉快的,容易做到的,充满乐趣和丰富多彩的,人们才愿意坚持实行。

即“运动应当在顺乎自然和圆形平面的方式下进行。

”这是美国运动生理学家莫尔豪斯的结论。

在健身方面,疲劳和痛苦都是不必要的,要轻轻松松地渐次增加活动量,“不能一口吃个胖子”。

正确的锻炼方法是运动量由小到大,动作由简单到复杂。

比如跑步,刚开始练跑时要跑得慢些、距离短些,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再逐渐增加跑步的速度和距离。

3.运动时间,因时制宜一般来说,早晨运动较好,因为早晨的空气较新鲜,而室内的氧气经过一夜的睡眠后,大部分被人吸收了,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增多,到室外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运动锻炼,即可把积聚在身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来,吸进更多的氧气,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为一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此外,午睡前后或晚上睡觉前也可进行运动,以消除一天的紧张,轻松地进入梦乡,但运动不要太激烈,以免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影响睡眠。

总之,许多健身运动,随时都可以做,多少做些,都是有益的。

但稍微剧烈的运动,不要在吃饭前后进行,因为在饭前呈现饥饿状态,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易发生低血糖症;饭后剧烈运动,大部分血液到肌肉里去,胃肠的血液相对减少,不仅影响消化,还可引起胃下垂、慢性胃肠炎等疾病。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是指中国古代从事体育运动来维护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一门学科。

它是中华民族丰富的体育文化遗产和健康文化智慧,包含了体育运动、饮食、药膳、按摩、气功等多种方式,旨在通过体育运动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阐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内涵和应用。

一、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中国,古代就有很多的“道教”、“佛教”、“武术”等学问在探究人体运动对于身心健康的作用。

例如,太极拳门派有太极、太极剑、太极扇、太极拂尘、太极推手等多种运动方式,这些运动都强调身体的动静结合,内外相连,强调在稳定的环境中,内部精神世界与外部环境彼此较为协调的健康体位。

在太极拳运动过程中,要带着宁静的心态,慢慢地调节心率和呼吸,达到缓解疲劳、增加身体柔韧性、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等多种效果,从而使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促进身体健康。

另外,养生学里还有很多其他的运动方式,如踢毽子、打太极球、跳功夫舞、叠杯子等等,都是根据古代民间传统文化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运动方式。

不同的运动方式有其各自的特点,但都具有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二、饮食护身作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饮食的重要性也是无可替代的。

饮食护身是通过食物的摄入和控制对人体的健康和免疫力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提升。

古代医药中有很多养身膳食和药膳,如五谷养脏汤、五色茄子羹、鱼汤羹等等,都是在不同方向上强调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接纳性。

除此之外,控制盐分和饮食讲究合理搭配,也是根据饮食妙趣悠长的传统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养生保健的方法。

三、按摩艾灸按摩艾灸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按摩、艾灸,都是针对皮肤、经脉、筋骨、肌肉、淋巴等多个方面的特殊手段。

例如,太极功法中常被用来帮助排泄体内毒素、调节脏腑和气血等。

除夕吸附穴、梁丹灸等,也是普遍常见的中医疗法。

在最近的研究中,艾灸被发现有抵制病毒、提高免疫力、消除疲劳、调节身心状态等大量的好处。

运动养生中医知识点总结

运动养生中医知识点总结

运动养生中医知识点总结中医对于运动养生的理论非常重视,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内外的平衡。

运动养生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而且可以调整心理状态,增进身心健康。

下面将对中医运动养生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中医理论与运动养生1. 中医理论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协调,强调顺应自然、调节节律、修身养性。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的身体不是分割开来的,而是一个整体。

因此,中医认为运动养生不只是为了增强体魄,更是为了调整身心,保持整体健康。

2. 运动养生的体质分类根据中医理论,人的体质可以分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等。

每种体质对应不同类型的运动方法和运动强度,因此,了解自己的体质对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非常重要。

3. 运动养生的气机理论中医认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对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适度的运动能够调动人体的气机,使气血通畅,维持脏腑功能正常。

但运动过度或不当的运动则会伤害气机,导致气滞、血瘀,从而出现各种疾病。

4. 运动养生的节律调理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为顺应自然节律有助于人体健康。

在运动养生中,应该根据四时节气、日出日落、阴阳转化等自然规律选择运动方式、时间和强度。

二、中医养生的运动方法1. 中医推崇的养生体育中医养生的体育活动主要包括太极拳、气功、五禽戏等传统体育活动。

太极拳以其缓慢舒展、柔和变化的动作和配合呼吸而受到广泛的推崇。

气功运动则以调息养神、调理精气、调整情绪为主要特点。

五禽戏则以模仿动物的动作,锻炼全身肌肉,增进体能。

这些运动方式注重调理气血,强调动静结合,有利于身心健康。

2. 中医推崇的养生运动中医认为,山水环境对人的健康有益,因此中医推崇登山、徒步、游泳等户外养生活动。

这些运动可以锻炼肌肉,增强心肺功能,同时可以享受大自然环境的美妙,放松身心,有助于调节情绪,增进身心健康。

中医养生与运动健身

中医养生与运动健身

中医养生与运动健身中医学认为,人体存在着一种自然调节与平衡的力量,只有在这种力量的保持与发挥下,人体才能保持健康。

而运动健身与中医养生的结合,可以促进身体的内外平衡,从而达到健康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与运动健身的相关内容,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一、中医养生的理念与原则中医养生主张“治未病”,即在人体内部存在疾病隐患的情况下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养生的理念是平衡、调节和自我修复。

根据中医的理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经络、气血等各个系统相互关联,确保体内的能量和平衡。

中医养生的原则是调整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以及适度服用药物辅助等。

二、运动健身的益处运动健身对于维护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常规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此外,适度的运动还可以促进血液流动,维持身体各部位的血液供应,使身体系统得到更好的运转。

运动还有助于调节情绪,减轻压力,提高人体的抗压能力。

三、中医养生与运动健身的结合1.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不同的人体质存在差异,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非常重要。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人体分为五行体质,如金、木、水、火和土。

不同体质的人选择运动方式时需要注意相应的特点,以达到中医养生的效果。

2. 注重饮食调节为了配合运动,中医强调饮食的合理搭配。

按照中医的观点,养生饮食要遵循五谷为养、菜蔬为助、水果为益、肉蛋为兼的原则。

即要保证营养全面均衡,多吃粗粮、蔬菜和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

3. 运动前后的自我调养运动前后的自我调养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环节。

在运动前宜进行适度的热身动作,以防止肌肉拉伤和关节损伤。

运动后适当休息,补充水分,确保身体得到充分的修复和恢复。

4. 中医按摩与理疗中医的按摩与理疗手法在运动后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和酸痛。

例如,推拿、拔罐、刮痧等手法都可以帮助放松身体、舒缓压力、促进新陈代谢。

结语:中医养生与运动健身相辅相成,通过平衡人体内部的能量,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使人体得到全面的调节和修复。

中医养生保健体育与体育健身的文化衔接探讨

中医养生保健体育与体育健身的文化衔接探讨

文化与艺术185作者简介:程振彪(1989— ),男,汉族,山西祁县人,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幼儿体育教育。

课题项目:山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培育计划项目项目“体医融合背景下针灸推拿结合中医保健体育对颈腰椎患者的康复研究”(项目编号:2019PY-077)。

在国家对国民健康身体素质的高度重视下,中医养生保健体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近期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使人们对养生保健和体育健身的重要作用形成了积极的认知。

我国的中医养生保健体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逐渐实现了和体育健身的文化衔接,在历代医药学家和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的医疗实践与生产劳动中,人体生理活动和疾病变化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逐渐明朗。

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应倡导人们通过多样化的民族特色中医养生保健体育方式,做好疾病的预防。

一、中医养生保健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在传统的中医养生保健体育中,对“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观念十分重视,认为预防重于治疗。

中医养生保健体育包括多种多样的民族特色方式,其中不乏有效的养生方法,有效增强了人体的健康体质,对于疾病的预防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尤其以气功、太极拳、武术、导引、八段绵、五禽戏等运动形式最受到群众的普遍喜爱,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流传的时间也较为久远。

以上的中医养生保健体育方式有着共同的特征,体现出了不受场地限制的优势,通常是按照套路的形式展开,能够对人们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全面、系统的锻炼。

中医养生保健体育的形式丰富多样,有益于人们抗病强身、增强体质,有效实现了舒展筋骨、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等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中医养生保健体育的诸多形式得到了愈发广泛的关注,尤其是中医药学的院校中对于中医养生保健体育更是高度重视,不断挖掘、精炼各种中医养生保健体育的形式,组织和召开了关于传统体育保健的运动会,积极传承和发扬中医养生保健体育文化,促进中医养生保健体育形成了更加科学、系统的体系。

在全新的时代背景和国家的全民健身政策方针倡导下,中医养生保健体育的方式成为了健康教育中的必要构成,推动了中医养生行业的发展和中医药保健事业的进一步建设。

中医保健养生方法

中医保健养生方法

中医保健养生方法中医保健养生方法中医保健养生方法是指通过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人体的调理和保健,以达到延年益寿、强健体魄的目的。

中医保健养生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是人体的生命之本,合理的饮食调理能够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促进体内气血流畅,有助于防病治病,延缓衰老。

中医的饮食保健方法包括:荤素搭配、适量多餐、粗细搭配、烹饪方式等。

二、按摩调理中医按摩是指通过人手运用力度和技巧,刺激穴位、经络、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调理人体机能的目的。

按摩可促进气血循环、舒缓疲劳、调整内分泌等。

常见的中医按摩手法有推、拿、揉、捏、摸、扄、挑等。

三、运动调理中医运动调理是针对不同的体质和疾病,采取不同的体育运动,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升免疫力,维持身体健康。

常见的中医运动调理有太极拳、五禽戏、气功、游泳、健身等。

四、药膳调理中医药膳是指利用中草药和食物相结合,在食材和调料中加入中草药食材,制成有益健康的食物,具有调理体质、预防疾病的作用。

常见的中医药膳有养生粥、鲜花茶、蜜饯等。

五、精神调理中医认为,人的精神状态对健康有决定性的影响,通过精神调理可以改善情绪状态,降低患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常见的中医精神调理方式有静心养神、冥想养神、散步养神等。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调理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保护身体健康。

但在运用中医疗法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根据自身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不要盲目跟风;其次,对自我调理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急于求成,要坚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最后,对症调理不能代替就医,出现严重症状时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治疗和诊断。

综上所述,中医保健养生方法涉及到多种层面,包括饮食、按摩、运动、药膳和精神调理等。

运用中医疗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细致,坚持长期,不要代替就医,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传统中医养生运动在中医药专科院校体育教育中的意义与实践

传统中医养生运动在中医药专科院校体育教育中的意义与实践

◆ 体育教学研究 2019年第09期(下)109体育教育是高校学生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根据国家教育部发布的相关规定要求,体育教学方面,应当注重发展个性、健康为首、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终身健康、终身体育思想观念及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中医药专科院校当中,要注重体育教育和传统中医养生运动的结合,发挥中医特色理论及方法的作用。

一方面为学生自身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今后作为临床医生或医疗技术人员,在中医方面的保健养生能力,对于学生个人及职业发展均有良好的效果。

一、中医药专科院校体育教育的现状近年来,虽然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方面始终在积极推行改革,但是总的来说仍然较为滞后。

特别是在教学观念、教育思想等方面,都没有及时更新,导致体育教育的任务目标不符合新时期社会人才培养需求[1]。

在体育教育中,没有形成合理的序列及完整的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仍然以竞技运动为主,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内容繁杂重复,与专业人才需求相脱节。

对于中医药专科院校而言,对于传统中医养生运动并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也没有将其放在应有的位置。

在学生体育教育中,没有纳入中医养生传统运动的相关理论及内容,也没有体现出中医药专科特色。

二、传统中医养生运动的特点和价值传统中医养生运动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是中医长期发展当中,逐渐形成和总结出的一套特有的养生保健理论。

传统中医养生运动的内容非常丰富,例如导引养生十二法、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六字诀等,这些养生运动在长期实践当中,都证明了其有效性。

传统中医养生运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目的主要是强化人体生命功能,促进人体各个系统器官相互协调,实现形、体、命和神、性、心的协调与融合。

同时,其在强身益智、预防疾病、心理健康等方面,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2]。

另一方面,传统中医养生运动对于未来体育发展需求也能更好的满足,能够更好的发挥出体育运动保健养生,提高身体素质,提升健康水平的效果。

传统养生与现代体育的异同

传统养生与现代体育的异同

传统养生与现代体育的异同传统养生和现代体育是指人们为了促进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而进行的不同方法和活动。

传统养生侧重于通过调整饮食、锻炼身体、保持心理平衡等维持身体健康,而现代体育则强调科学训练、专业指导、参与各种运动项目等方式来保持健康和提高体能水平。

本文将探讨传统养生与现代体育的异同之处,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1.目的不同传统养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达到身心平衡、延缓衰老和保护健康。

其核心思想是以养身为目的,追求健康与长寿。

而现代体育则以锻炼身体、提高体能和竞技能力为主要目标,注重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训练。

2.方法不同传统养生注重内外调养,主要通过调整饮食、按摩、药膳、气功、养生操、太极拳等方法来改善身体状况。

这些方法强调的是平和、柔和、缓慢而有规律的运动,通过调整身体和心理来保持健康。

而现代体育则更加注重科学训练和规律的锻炼,采用跑步、健身、游泳、篮球等运动项目,注重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3.文化背景不同传统养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包容了中医养生、道家养生、佛教养生等多种文化元素。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养生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而现代体育则较为年轻,是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注重科学、竞技、速度和力量。

4.社交属性不同传统养生更加注重个人内心和身体的调养,倾向于私密的个体活动,如打坐、冥想等。

它常常与修身养性、道德伦理和宗教信仰相结合。

而现代体育具有明显的社交属性,尤其是团体、集体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这些运动往往需要与人合作、协调和互动。

二、传统养生与现代体育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无论是传统养生还是现代体育,它们都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传统养生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提供了全面的保健方案,有助于预防和改善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同时,通过养生运动可以锻炼肌肉、增强体质、缓解压力、提高免疫力,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现代体育则以专业训练和科学指导为基础,通过规律的锻炼和运动项目的选择,能够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养生与运动的关系_中医养生的意义

养生与运动的关系_中医养生的意义

养生与运动的关系_中医养生的意义形体是气血精神所居藏的府舍,是生命活动的场所。

形体健壮,生命力才能旺盛并正常发挥与自然界和社会的通应关系,预防或减轻疾病所造成的伤害;形体衰败,则气血精神无所藏附,生命力亦将随之消减衰亡。

而且,形体的衰败,就是衰老的外在征象,故保持形体健壮,亦是预防衰老的重要措施之一。

再从形神关系来说,神为形之主宰,形为神所藏舍之处,形神相即,不能分离,这亦是养生必须形神并养的原因所在。

但神欲静而忌躁,形则宜健而当动。

《三国志?华佗传》记载了华佗对其弟子吴普的教导:“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华佗还创制五禽戏作为运动健身之用,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实际上早在先秦时期,“导引”术已经相当普遍地被用作保健防老的运动锻炼方法。

如《庄子》中即有“鸟经熊申”之说,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导引图》中更记载了多种具有不同锻炼方法的导引动作,而《黄帝内经》亦多处提到“导引按芷”及“披发缓形,广步于庭”等具体锻炼方法。

后世养生家更把运动锻炼作为保健防老、延年益寿的重要措施之一,并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中的“十二势”等,这些传统的运动锻炼方法与现代体育运动同样都有良好的强身健体、增强体质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古代医家在“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的形神统一观指导下,在太极拳等多种运动健身的锻炼方法中,均提倡与“调气”、“意守”等静心敛神的养神方法互相配合,使原本是互相对立的“动以健身”与“静以养神”两种养生保健措施得到完满的统一。

但我们亦要清楚地认识到:运动锻炼的作用主要在于运动健身和精神调摄,以此调整机体内在环境,从而提高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因而是一种良好的保健防病方法。

对疾病恢复期亦有良好康复作用,但作为治病方法则宜审慎看待,可以当作一种辅助疗法配合使用,但不宜贸然替代或排除其他常规治疗方法。

古代就有人认识到健康的秘诀是每天锻炼腰和腿。

体育锻炼与养生的关系

体育锻炼与养生的关系

体育锻炼与养生的关系中医调理,养生。

体育运动,这两者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实则另有联系。

你知道有什么联系吗?下面就让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运动和养生的关系中医养生学概说1 养生的定义和内容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生命。

《尚书·泰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孝经》:“天地之性人为贵。

”《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人命至重,贵于千金。

”对生命、健康的追求,体现在中国的医药学和养生学相当的发达。

中医养生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又吸收、融合了儒、道、佛等诸子百家的一些哲学观念和养生方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术体系。

《中国大百科全书》:“养生,就是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节欲、辟谷等手段,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也就是说,通过各种方法,调动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顺应自然界环境的变化,适寒暑、顺天时、避邪气,保护身体不受致病因素的侵害和干扰,使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和谐一体,使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养生的内容很丰富,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营养;(2)睡眠起居;(3)精神调摄;(4)休闲娱乐;(5)药物针灸;(6)运动锻炼;(7)武术气功;(8)按摩导引;(9)个人卫生;(10)两性生活。

其中,体育运动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养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2 .生的对象及其物质基础从养生的定义可以看出,养生的对象就是人、人的生命,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部分。

养生的物质基础,也就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有三个层次:(1)微观层次:精气神。

精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它有两个来源,一是父母的生殖之精;二是饮食物和自然界清气通过脏腑组织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

气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它也是来源于自然界清气和饮食物中的水谷精气。

神是生命的主宰,就是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2)核心层次:脏腑经络。

中医养生的方法和应用——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的方法和应用——运动养生
调意以养神; 调息以练气; 运动以练体。
调意识以养神,以意领气; 调呼吸以练气,以气行推动血运,周流全身; 以气导形,通过形体、筋骨关节的运动,使周身经
脉畅通。
一方面通过形体、筋骨关节的运动,使周身经脉气 血畅通,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形体官窍得到充分 的营养;
另一方面通过呼吸吐纳、静神以练气,使气行推动 血行而周流全身。
(1)形式多样的民间健身法
这种运动的特点,人数众多,具有竞技性质,由于各民族的风 俗习惯不同,各有特定的季节、时间来开展这种群众性、普及性的 活动。
(2)自成套路的系统健身法
这类运动健身方法往往是建立在民间健身法基础之上,在一定 理论指导之下,有目的、有具体要求,需要经过学习和训练才能掌 握。有一系列的连续动作,可以使人体各部分得到全面、系统的锻 炼,是传统运动养生法中较高层次的健身运动。
3、提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锻炼身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经常而不间断。只有持之 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收到健身效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 会达到锻炼目的。运动养生不仅是身体的锻炼,也是意志和毅 力的锻炼。
3、提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锻炼身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经常而不间断。只有持之 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收到健身效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 会达到锻炼目的。运动养生不仅是身体的锻炼,也是意志和毅 力的锻炼。
最终达到形神兼备,百脉流畅,内外相和,脏腑协 调的“阴平阳秘”状态。以此增进机体健康,保持 旺盛的生命力。
经常而适度的体育锻炼有以下作用:
①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大脑的营养状况,促进脑细胞 的代谢,使大脑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有益于神经 系统的健康,有助于保持旺盛的情力和稳定的情绪。
经常而适度的体育锻炼有以下作用:
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

中医养生的最优运动

中医养生的最优运动

中医养生的最优运动:健脑抗衰减肥健美抗高血压中医认为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可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从而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 六类运动是锻炼的最优运动,这六类运动不仅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同时还可以增进健美。

⒈最优健脑运动:凡是运动都有健脑作用,其中尤以弹跳运动为佳,可促进血液循环,供给大脑充分的能量,更主要的是可起到通经活络、健脑和温肺的作用,提高思维和想象能力。

⒉最优抗衰运动:抗衰老的健身方法首推跑步。

实验证明,只要持之以恒坚持健身跑,就可以调动体内抗氧化酶的积极性,从而收到抗衰老的作用。

⒊最优减肥运动:以手脚并用的运动效果最好,如滑雪、游泳等。

如果你正当壮年,也可以选择拳击、爬山等运动,对消耗脂肪特别有效。

⒋最优健美运动:只要持之以恒进行健美操和体操运动,加强平衡性和协调性锻炼,就会收到明显效果。

⒌最优抗高血压运动:可供高血压病人选择的运动方式有散步、骑自行车、游泳等,散步等运动通过肌肉的反复收缩,促使血管收缩与扩张,从而降低血压。

而不宜选择举、拉、推、挑重物之类的活动,因为这可诱发血压上升。

地远、近、上、下调节和运动,不断使睫状肌放松和收缩,大大促进眼球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因而能行之有效地改善睫状肌的功能。

传统的运动养生方法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千百年来,人们在养生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使运动养生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形成了融导引、气功、武术、医理为一体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养生方法。

源于导引的有五禽戏,八段锦等,源于武术的有太极拳、太级剑等。

然而,无论那种方法用来养生,都讲究调息、意守、动形,都以通畅气血经络、活动筋骨达到调和脏腑的目的。

《黄帝内经》中的运动养生思想及方法

《黄帝内经》中的运动养生思想及方法

《黄帝内经》中的运动养生思想及方法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古典医学文献中最重要、最古老的文献。

运动作为一种调节人体机能和提高健康水平的方法,在《黄帝内经》中也有详细的介绍。

在《黄帝内经》中,将体育运动与药物治疗、穴位针灸并称“三者一达”,其中认为体育运动有助于强身健体,保持健康。

它包括两种重要的活动,即太极拳和中医经络穴位按摩。

《黄帝内经》认为,经常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保持人体的酸碱平衡,使血液不致过酸或过缓,从而使脏腑内的精神力量得到均衡的发挥,达到身心的健康。

一方面,在《黄帝内经》中,强调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并指出“强则二十,虚则七十”,表明运动带来的好处可以在70%上。

另一方面,它还指出,“人体对体育运动的适应能力越弱,要防止运动量过大以及单纯勉强运动带来损害的可能性,并强调“能趁其形体前人未有度,故曰能卫我精气”的思想,提出了“轻易跑,不要竞走”的原则,强调注重谨慎,不能夸大运动量。

这些思想可以用来教授现代运动健身理论,以保护自己的健康。

从《黄帝内经》来看,中医将运动视为一种相关的治疗措施,将其纳入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中,从而减少和预防疾病发作和严重病变的发生。

只要遵守运动的规律,以适量的运动来改善身体机能,也就可以达到中医的预期效果,即重视养生保健的“三者一达”的理念。

体育运动与中医养生

体育运动与中医养生

体 育 运 动 与 中 医养 生
周 志彬 张雁 群
摘要: 系统 阐述 了体 育运 动 、 医养 生 的定 义 、 中 内容 、 点 , 析 了体 育 运动 与 中医养 生 的 关 系 , 为 体 育运 动应 当坚持 增 强 体 特 分 认 质、 增进 健 康 为主 旨, 对将 竞技 体 育项 目作 为 强 身健 体 的锻 炼 方 法 , 以武 术和 导 引为 主要 内容 的 中国传 统 养 生 体 育 重修 养 , 反 而 轻 竞 争 , 体 育 运动 与 养 生相 结 合 的最 佳典 范 , 当加 以推 广 。 是 应 关 键词 : 体育 运动 养 生 中 国传 统 养 生体 育
f m O p o ot. or t r m e
Ke wo d : po t y r s S rs
M ov m e e nt
Ke p n n g d he lh e i g i oo at
Chi r dton ke pig i o a t p r s na ta ii e n n g od he lh s o t
S r s a i s e c n e pi n g o e lh po t nd Ch ne e m di i e k e ng i o d h a t
Zho u Zhii Zha n n bn ng Ya qu
Ab t a t Thes t m lbo a e hes ors,heCh n s e ii e n n g d h a t e iiin,h on e t t ec r ce i— sr c : yse e a r t d t p t t i e em dcneke pig i oo e lh d fn to t e c t n , h ha a t rs tc, a e a a y e hes orsa heChi s e ii e ng i oo e lh r lto s,ho htt p r sm u tp ritt ee a c — i h v n l z d t p t nd t ne em dcneke pi n g d h at ea in t ug hes o t s e ss h nh n e m e tph iue i p ov so ’ at ort i a y i t n i n ysq ,m r e neShe lh f heprm r n e ton, p s d bu l p s r n h t e h at dye r ie me h d a hlt o po e idsu te gt h e lhybo xe cs t o t e —

浅谈中医养生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关系-MEDCONGRESS

浅谈中医养生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关系-MEDCONGRESS

浅谈中医养生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关系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宝,自产生、发展两千多年以来已具完整体系。

其中中医养生学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大影响。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养性、养慎等, 即通过各种方法预防疾病,延长生命。

所含内容包括饮食养生、精神养生、环境养生、睡眠养生、运动养生、浴身养生等,均与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而其中运动养生是中医养生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的健康养性的基本原则是:不宜久行、久坐、久视、久听,即主张静养,又强调运动。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丰富文化内涵的独特表现形式。

就其功能而言分为三大类:即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和技击壮力。

其中养生健身(即,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与中医发展的联系最为密切。

1中医养生与传统体育养生理念中医养生学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保养身体,减少疾病, 并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病后防复。

其重点是未病先防, 强调顺应自然,系统的安排人们的生活方式,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目的,产生强壮脏腑,扶正固本,保养真气,保健强身、防病抗衰的积极作用。

我国传统养生运动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养生应当树立保健预防思想。

《黄帝内经》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告诫人们为了健康长寿,有病要早治,无病要早防。

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特点中医养生理论讲究对人体的身心进行整体优化,既考虑到机体脏腑、脉络、筋骨、精血的充养与锻炼,又考虑到主宰人体的意、志、思、虑、智等精神活动的维护与调整,立足于精、气、神、形各方面,通过主动调理身、息、心的健身方式,达到使精、气、神保持最佳状态的锻炼目标。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方式的特点是节奏缓慢、动作幅度不大,运动强度适度,运动时间不限,对器械的依靠程度低,而且场地也没有限制。

因此,无论是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可以进行操作,正因为其大众化,也易于被传播和效仿,因此受到现代人普遍的欢迎。

中医养生学第十一章传统运动 养生

中医养生学第十一章传统运动 养生

中医养生学第十一章传统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学中的传统运动,是指通过特定的体育活动和运动方式来促进健康和养生的方法。

传统运动一直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调节气血流通,增强体质,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免疫力等。

以下是中医养生学第十一章传统运动的一些内容:
1. 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武术,也是一种养生运动。

太极拳通过舒展柔和的动作和呼吸方法,可以调节气血,增强身体灵活性和平衡力,改善心理健康。

2. 气功:气功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调节呼吸和运动,以达到调理身心健康的目的。

常见的气功有八段锦、五禽戏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调理内脏功能等。

3. 步行和慢跑:步行和慢跑是简单而有效的中医养生运动方式。

步行和慢跑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改善睡眠质量。

4. 多种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如踢毽子、打陀螺、跳绳等,这些活动都可以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也能够享受运动的乐趣。

通过进行适量的传统运动,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降低患病的风险。

但是需要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年龄进行调整,避免过度运动或者不适合的运动方式。

同时,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呼吸方法也是保障养生效果的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运动与中医养生周志彬(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2)摘要:系统阐述了体育运动、中医养生的定义、内容、特点,分析了体育运动与中医养生的关系,认为体育运动应当坚持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主旨,反对将竞技体育项目作为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而以武术和导引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养生体育重修养,轻竞争,是体育运动与养生相结合的最佳典范,应当加以推广。

关键词:体育;运动;养生;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健康长寿成为人们普遍的追求。

因此,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等中医养生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养生的内容和方法极为丰富,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体育运动,则是其中相当重要的内容之一。

1 中医养生学概说1.1 养生的定义和内容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生命。

《尚书·泰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孝经》:“天地之性人为贵。

”《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人命至重,贵于千金。

”对生命、健康的追求,体现在中国的医药学和养生学相当的发达。

中医养生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又吸收、融合了儒、道、佛等诸子百家的一些哲学观念和养生方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术体系。

《中国大百科全书》:“养生,就是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节欲、辟谷等手段,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也就是说,通过各种方法,调动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顺应自然界环境的变化,适寒暑、顺天时、避邪气,保护身体不受致病因素的侵害和干扰,使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和谐一体,使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养生的内容很丰富,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营养;(2)睡眠起居;(3)精神调摄;(4)休闲娱乐;(5)药物针灸;(6)运动锻炼;(7)武术气功;(8)按摩导引;(9)个人卫生;(10)两性生活。

其中,体育运动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养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1.2 养生的对象及其物质基础从养生的定义可以看出,养生的对象就是人、人的生命,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部分。

养生的物质基础,也就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有三个层次:(1)微观层次:精气神。

精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它有两个来源,一是父母的生殖之精;二是饮食物和自然界清气通过脏腑组织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

气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它也是来源于自然界清气和饮食物中的水谷精气。

神是生命的主宰,就是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2)核心层次:脏腑经络。

脏腑,是隐藏于体内的器官,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3)宏观层次:筋脉肉皮骨。

筋脉肉皮骨虽然是人的身体比较浅表的部分,但却是体育运动直接作用的部分。

1.3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念和特点中医养生学有两个基本观念:整体观和恒动观。

(1)整体观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包括生理和心理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是一个整体。

恒动即指不停顿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恒动观认为,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有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而不可拘泥一成不变的、静止的、僵化的观点。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是气、阴阳、五行等运动的产物,同时生命本身又是运动的过程,对健康的把握其实就是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阴阳的动态平衡关系。

从整体观和恒动观出发,中医养生学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预防为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神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把以“治未病”为核心的理念作为养生的指导思想;(2)注重人体自身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即人体精、气、神、形的协调发展,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两手抓;(3)注重人体与外界环境关系的稳定,即人与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4)注重把握“度”,在饮食、起居、行为、情绪、运动等各方面都不能过度或不及,否则就会打破身体的平衡,损害身心健康。

2 体育运动概说2.1 体育运动的定义和源起体育的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体,指身体;育,指教育;狭义的体育,是身体教育的意思,也就是以强身、医疗保健、娱乐休息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构成了基础教育的整体。

广义的体育,指体育运动,指人有意识地用自身的身体运动,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的各种活动,包括身体教育、竞技体育和身体锻炼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都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来锻炼身体、促进健康、增强体质,并具有教育、教学和训练作用,以及提高技术和竞赛的因素。

所谓运动,此处专指体育。

关于体育的解释,还有以下几种。

中国1995年版高校《体育》教材:“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

”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体育是为增强体质和获得增强体质的技能二进行的训练。

”前苏联《教育科学辞典》:“体育是以增进人体健康和达到身体正常发育为目的的一种教育。

”早在3千多年以前,中国的西周时期,就已经盛行射箭、驾御马车,是当时“六艺”教育的内容。

《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此道行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用于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导引术,是将体操和呼吸相配合,来实现强身健体的作用,这是中国传统体育的古代萌芽。

西方的体育出现也很早,在4千多年前的古代埃及,就已经有了角力、击剑、射箭、游泳等运动项目。

2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最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已经有了赛跑、摔跤、跳远、掷铁饼、标枪、拳击、赛战车等项目。

近代体育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而逐渐兴起的。

17至18世纪在欧洲逐步确立了学校体育体系,19世纪又产生了很多新的运动项目。

我国去年举办的第28届北京奥运会,设有田径、体操、球类、游泳、射击、举重、摔跤、击剑、自行车等28个大项,共302个小项。

2.2 体育运动的分类及其功能体育运动按其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分四类:(1)竞技体育:指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智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比赛。

它适合于极少数具有某种运动天才的人。

竞技体育主张发挥和超越人体生理和心理的极限,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格言——“更高、更快、更强”,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特点。

按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这不是顺其自然,而是违背自然,是“逆天而行”。

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竞技体育。

(2)社会体育: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群众体育活动。

它适合于社会普通群众和居民。

其中有些运动形式不单纯是为了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还可能有着其他的目的,比如社会交际。

(3)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

它适合于大、中、小学的学生,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设计。

(4)医疗体育:指运用体育手段治疗某些疾病与创伤,恢复和改善机体功能的一种医疗方法。

它适合于某些疾病的患者。

体育运动按强度以及对人体的影响和作用分两类:(1)有氧运动: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为低强度或中等强度的运动,又称有氧代谢运动、耐力练习。

其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

通过这种锻炼,氧气能充分酵解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

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韵律操等,这类项目是有利于养生、健身的主要运动方式。

(2)无氧运动: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为高强度的运动。

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长时间,而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运动时氧气的摄取量非常低。

由于速度过快及爆发力过猛,人体内的糖分来不及经过氧气分解,而不得不依靠“无氧供能”。

这种运动会在体内产生过多的乳酸,导致肌肉疲劳不能持久,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呼吸急促。

常见的无氧运动项目有:如赛跑、举重、投掷、跳高、跳远、拔河、肌力训练等。

竞技体育项目多属于无氧运动,而无氧运动并不具备健身价值,不仅如此,无氧状态对人体非常危险,其直接的影响就是使身体造成缺氧,尤其是脑部缺氧,轻度的反应是头晕、头痛、呕吐等,严重的话可以出现失忆、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很多运动员、体育教师,患有腰肌劳损、颈椎病、膝关节劳损等病症,这种不良后果与他们青少年时期的高强度、超强度、大运动量的体育训练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普通人群,尤其是健康程度不高(如老年人、心血管功能不好、高血压、高血脂、骨质疏松等)的人群,应当慎重地从事竞技体育和无氧运动项目,必须在医生和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运动项目的选择。

2.3 体育运动应当坚持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主旨从前述关于体育运动的定义可以看出,体育运动的基本功能是使人的身心发展、体型匀称、姿态优美、身心愉悦、健康长寿。

三国时代的医家华佗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就是说,人应当进行运动,而又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不应当使身体感到极度的疲劳,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水谷之气的消化,血脉流动通畅,病也就不会产生,就好象门轴,因为经常转动,所以不会坏掉。

法国的哲学家、思想家伏尔泰说:“生命在于运动。

”指出生命的产生在于运动,生命的存在在于运动,生命的发展也在于运动,运动是生命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体育运动都对人体有益,在四类体育中,后三种体育形式与此主旨吻合或部分吻合,可以作为运动锻炼的方法。

而竞技体育与其他体育都不同,它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比赛夺标或通过比赛夺标获取名利与财富,而从事紧张激烈的训练和比赛。

它只适合极少数具有某种运动天才的人。

有些项目(如举重、摔跤、拳击、相扑等)使人的身体超负荷运转,会导致身体的畸形发展甚至生命的过早死亡。

比如在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点燃奥运会赛场主火炬的拳击运动员——“拳王”阿里,就是因为长期的拳击运动对头部造成严重的损害,而患上了帕金森氏病。

众多的中国体育精英虽然在赛场摘金夺银,风光无限,然而就其个人体质而言,却很少有真正健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