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的策略PDF
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分子机制
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分子机制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微生物体,它们通过感染宿主细胞来繁殖和传播。
尽管感染病毒的过程中,宿主会通过免疫反应来对抗病毒,然而,一些病毒仍然能够逃避宿主免疫监视,引起严重的疾病。
那么,病毒是如何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呢?1.病毒的抗原性变异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其表面上的蛋白质会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物质,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然而,一些病毒因为其基因组的高变异性,导致其表面蛋白质结构不断发生变异,从而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
比如,流感病毒的HA(血凝素)和NA(神经氨酸酶)表面蛋白结构不断变化,使得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其表面上的抗原决定簇(epitope),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2.病毒的免疫干扰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产生一些蛋白,这些蛋白能够切断宿主细胞与免疫系统的联系,从而阻碍免疫系统对感染的病毒进行攻击。
比如,乙肝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产生一些蛋白,这些蛋白能够切断宿主细胞与免疫系统的联系,从而阻碍免疫系统对感染的乙肝病毒进行攻击。
此外,乙肝病毒还可以通过诱导宿主免疫细胞死亡来降低免疫反应强度,从而进一步逃避宿主免疫监视。
3.病毒的免疫逃逸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产生一些蛋白,这些蛋白能够伪装成宿主细胞的蛋白,从而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
比如,愤怒猴感染HIV后,它的MHC-I(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分子的表达会下降,从而抑制T细胞的免疫攻击。
此外,HIV还会在感染细胞内复制,从而在宿主细胞的MHC-I表面上呈现了不同的肽段,从而使得免疫系统难以识别。
总之,病毒能够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分子机制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细致深入的研究才能够深入探究其具体的分子机制。
未来,我们需要加强对于病毒逃避机制的研究和了解,以便于有效地对抗各种感染病毒的侵袭,保障人类的健康。
寄生虫学寄生虫对宿主免疫系统的逃逸策略
寄生虫学寄生虫对宿主免疫系统的逃逸策略寄生虫学:寄生虫对宿主免疫系统的逃逸策略寄生虫是一类以其他生物为寄主,依靠寄主体内生存和繁殖的生物。
寄生虫与宿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寄生虫对宿主免疫系统的逃逸策略。
这些策略使得寄生虫能够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甚至导致宿主免疫系统对寄生虫产生一定的容忍。
本文将探讨寄生虫在逃逸宿主免疫系统方面的策略。
一、寄生虫通过变异避开宿主免疫系统寄生虫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性,这使得它们在寄生虫群体中具有一定的表型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使得寄生虫中的一部分个体能够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例如,疟原虫通过多种表面蛋白质的变异来避免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从而长期存在于宿主体内。
二、寄生虫通过干扰宿主免疫反应逃避攻击寄生虫通过操纵宿主免疫系统的反应来降低自身在宿主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
例如,蛔虫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来抑制宿主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宿主对寄生虫的攻击。
此外,一些寄生虫还可通过调节宿主免疫系统的平衡,使其倾向于免疫耐受状态,从而降低免疫攻击的强度。
三、寄生虫通过改变自身抗原表达逃避免疫系统攻击为了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一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改变自身抗原表达的方式。
它们可以通过改变抗原的表达时间、空间和数量等维度,来减少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的机会。
寄生虫还可以选择性地表达一些非免疫原性抗原,从而混淆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目标。
四、寄生虫通过模仿宿主分子逃避免疫系统攻击有研究发现,一些寄生虫能够表达与宿主分子类似的分子结构,从而模仿宿主分子,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这种分子模仿的策略使得寄生虫能够有效地隐藏在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之下,减少被免疫细胞发现和杀伤的概率。
五、寄生虫通过免疫抑制逃避宿主免疫反应除了上述策略外,一些寄生虫还通过释放抑制性因子来抑制宿主免疫系统的活性,从而减少对寄生虫的攻击。
这些抑制性因子可以抑制宿主免疫细胞的活化或转化,降低宿主对寄生虫的攻击效果。
病毒免疫逃逸机制探究及其在抗病毒药物设计方面应用
病毒免疫逃逸机制探究及其在抗病毒药物设计方面应用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人体可以有效地抵御各类病原体的入侵。
然而,病毒作为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具有极高的变异性和适应性,往往可以利用各种机制逃避宿主免疫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为病毒免疫逃逸。
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的探究对于了解病毒的复杂性以及抗病毒药物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病毒免疫逃逸是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系统攻击的一种反应。
免疫系统通过细胞和体液的各种免疫反应来对抗病毒感染,其中包括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然而,病毒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逃避这些免疫反应,从而成功地感染宿主,繁殖和传播。
首先,病毒可以通过改变其表面抗原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侦测。
病毒的表面抗原可以被免疫系统检测到,并引发相应的免疫反应。
然而,某些病毒可以通过变异来改变其表面抗原的结构,导致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它们。
这种变异使得人体难以产生有效的抗体来清除病毒。
其次,病毒可以通过抑制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来逃避宿主的攻击。
病毒可以通过干扰细胞信号转导途径、抑制细胞凋亡以及抑制各种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干扰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
这种逃避机制使得病毒感染后,在细胞内病毒可以长期存在而不被免疫系统察觉。
此外,病毒还可以通过干扰免疫系统的功能来逃避宿主的攻击。
病毒可以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并抑制抗原递呈细胞的活性。
这种逃避机制使得免疫系统无法正常运作,从而无法有效地清除病毒。
了解病毒免疫逃逸机制对于抗病毒药物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的不同,可以设计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从而提高药物的效果和治疗成功率。
例如,针对病毒的抗体疗法可以通过识别病毒表面抗原的保守区域来有效清除病毒,并防止病毒变异。
此外,针对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的抑制剂可以抑制病毒干扰宿主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从而增强宿主的抵抗能力。
另外,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的探究还可以为疫苗的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疫苗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模拟感染过程,让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以提高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能力。
病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
病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病免疫逃逸机制(immune evasion)是指一种生物学现象,其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通过各种策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和清除。
这一机制在多种感染性疾病和肿瘤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病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
I. 免疫逃逸机制的概述免疫系统是宿主对抗异物入侵的重要防御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然而,某些病原体和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导致感染的持续存在或肿瘤的进展。
II. 病原体逃逸机制的研究1. 抗原变异一些病原体具有高度变异性,例如流感病毒和艾滋病病毒,它们可以通过改变抗原特征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
2. 免疫抑制分子病原体可以产生一些免疫抑制分子,如细菌毒素和病毒蛋白质,这些分子可以干扰宿主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减弱免疫反应。
III.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1. 免疫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减少免疫细胞的浸润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例如通过抑制趋化因子的产生或释放抑制因子来减少免疫细胞的吸引。
2. 免疫检测点抑制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过表达或过激活抑制性受体及其配体,如PD-1/PD-L1、CTLA-4等,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IV. 病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1. 免疫疗法的应用近年来,免疫疗法成为治疗肿瘤和某些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研究免疫逃逸机制,可以优化免疫疗法的治疗效果。
2. 分子生物学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免疫逃逸机制中涉及的关键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可以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并为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V. 结论病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开发出更加有效的免疫疗法,提高疾病的防治能力。
以上是关于病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的文章,内容全面地介绍了病免疫逃逸的机制和研究进展。
文章结构清晰,语句通顺,使用了恰当的格式和排版,以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病毒逃避宿主先天性免疫的机理
病毒逃避宿主先天性免疫的机理先天性免疫是宿主抵御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激活获得性免疫的基础,在宿主清除病毒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先天性免疫反应中,病毒感染细胞后主要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识别病毒入侵,进而产生干扰素(IFN)和一系列细胞因子来抵抗或清除病毒;同时,病毒为了能够更好地在宿主细胞中生存,进化了多种可逃逸宿主免疫系统的机制。
病毒逃逸免疫反应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主要有病毒逃逸:抗病毒细胞、抗病毒分子和抗病毒信号通路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主要与获得性免疫反应相关,后两个层面与先天性免疫相关,且均涉及到IFN的合成与作用。
病毒入侵宿主后首先是PRRs识别病毒核酸,募集特异性的信号接头蛋白,从而激活转录因子IRF3和IRF7,促使IFN-Ⅰ的合成;IFN-Ⅰ随后激活下游JAK-STAT信号通路,产生干扰素相关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s,ISGs)的表达。
上述任何一个过程出现问题,均可能导致病毒逃逸宿主免疫反应,继而病毒可能在宿主内存活而形成持续性感染。
IFN不仅可发挥抗病毒作用,保护邻近细胞不受病毒感染,限制病毒扩散,而且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有的病毒可扰乱IFN-Ⅰ的产生、抑制IRF7的功能,最终使其逃逸IFN-Ⅰ介导的抗病毒免疫反应。
ISGs是IFN-Ⅰ作用于下游JAK-STAT信号通路而产生的,具有显著抗病毒作用,它可中断病毒感染、限制病毒扩散。
有的病毒感染宿主后,可下调JAK1,最终阻碍JAK-STAT信号通路、阻碍IFN-Ⅰ功能的发挥而使病毒得以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和扩散。
病毒还可通过干扰受感染细胞的凋亡、干扰NK细胞功能等方式,逃避机体的免疫监控。
某些病毒感染的细胞虽含有病毒基因组,但不表达病毒蛋白;某些病毒基因组不断突变引起病毒肽氨基酸的改变,影响Ⅰ类分子与其结合、诱导记忆抗病毒CD8+CTL的缺失等。
病毒免疫逃逸及其抗病毒策略
病毒免疫逃逸及其抗病毒策略作为一种小型的感染性病原体,病毒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流感、艾滋病、冠状病毒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为了抑制病毒的传播,我们需要开发有效的病毒抗体药物和疫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免疫逃逸现象的出现,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新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病毒免疫逃逸的原因,以及旨在对抗病毒免疫逃逸的策略。
什么是病毒免疫逃逸?病毒免疫逃逸是指在宿主体内的免疫系统对病毒攻击时,由于病毒存在基因变异、重组等现象,导致病毒产生新的表位或者改变原有表位的结构,使得免疫系统的抗体无法识别并中和它们。
而且,随着人口迁徙和医学技术的发展,病毒快速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也给病毒免疫逃逸带来了更多机会。
病毒免疫逃逸导致的危害病毒免疫逃逸会导致免疫系统无法有效地清除病毒,从而使病毒更难被检测和治疗。
这是因为在病毒改变表位后,免疫系统抗体无法与其结合,从而无法正确地辨别和杀死病毒。
例如,HIV是一种易于发生免疫逃逸的病毒。
由于其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它会快速地发生变异,并导致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和消除它。
正因为如此,HIV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病毒,在制定针对性疫苗和药物方案时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研发。
另外,病毒免疫逃逸也会导致疫苗失效。
这是因为疫苗产生的抗体已经无法与病毒产生结合,无法有效抑制病毒的传播,从而使疫苗无效。
这也是为什么需要不断开发和更新新型的疫苗来对抗病毒免疫逃逸。
对抗病毒免疫逃逸的策略早期的抗病毒策略主要是通过疫苗和药物来预防病毒的传播和繁殖。
然而,由于病毒的快速变异,传统的抗病毒方法已经越来越无效了。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探寻新的抗病毒策略,以应对病毒免疫逃逸现象。
1. 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是指利用特定的酶来切除、插入或更改DNA序列,从而修复受到感染的宿主的基因结构。
基因编辑可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攻击,减少病毒免疫逃逸现象的发生。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某些一次性的干扰素进行修饰,可以增强其在人体内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对病毒免疫逃逸有更好的抑制效果。
病毒及其免疫逃避机制研究
病毒及其免疫逃避机制研究病毒是一类侵入细胞的微生物,它们通过利用宿主细胞的生命活动来进行复制和扩散。
一旦感染,宿主体内就会出现生理和免疫学的反应,以抑制甚至消除这些病毒。
但是,很多病毒拥有免疫逃避机制,使得它们可以规避免疫反应,从而长期存活于宿主体内,导致慢性感染、疾病和传染。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病毒的免疫逃避机制以及最新的病毒及其免疫逃避机制研究。
病毒的免疫逃避机制宿主细胞通过刺激生物化学途径来抵御病毒感染,其中包括炎性反应和细胞毒性反应。
炎性反应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细胞、细胞趋化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
细胞毒性反应则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直接杀死被感染的宿主细胞,以避免病毒的扩散。
然而,某些病毒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干扰宿主细胞的正常生理和免疫反应来逃避免疫攻击。
例如,一些病毒可以通过抵消宿主天然免疫系统活性和调节宿主和病毒细胞因子的表达来实现免疫逃避。
在这些机制中,一种最重要的机制是病毒通过改变表面蛋白的特异性来抵抗宿主细胞的免疫识别。
这些表面蛋白的多样性可以让病毒更好地逃避免疫攻击,从而导致长期感染和慢性疾病。
病毒及其免疫逃避机制研究近年来,科学家们已经探索了许多重要的病毒及其免疫逃避机制的研究。
以HIV为例,研究发现其复制过程中涉及的多个特殊酶,可抵抗免疫系统攻击并促进其存活。
这些酶包括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等。
其中,逆转录酶可以引起高突变率和反转录错误,从而增加HIV的遗传多样性,减少免疫系统对其的攻击成功率。
整合酶由于在HIV基因组DNA与宿主染色体相结合前,可剪切并重排HIV基因组DNA。
最后,HIV的蛋白酶可以在病毒复制过程结束后,剪切蛋白,并在释放新的感染性病毒颗粒时协助,从而增加病毒的存活时间。
此外,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 的研究发现,HPV病毒在感染人类皮肤和黏膜上的表皮细胞时,表现出了一些特殊的免疫逃避机制。
例如,HPV产生E5蛋白,该蛋白促进乳头瘤细胞的增殖,并能够抑制宿主细胞中的抗原处理和表达,从而干扰本地免疫反应。
病毒和细菌的免疫逃逸机制和治疗策略
病毒和细菌的免疫逃逸机制和治疗策略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它们会引起人类和动物的疾病。
其中,病毒和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
虽然人类一直在和病毒和细菌作斗争,但是它们仍然会利用各种机制来逃脱宿主的免疫反应,导致疾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本文将围绕病毒和细菌的免疫逃逸机制和治疗策略展开讨论。
一、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突变病毒存在着高度变异的特性,它们可以在宿主细胞内或体外进行突变,从而产生具有不同抗原性的变异病毒。
这种突变可以导致宿主免疫系统对新的病毒感染时没有足够的抗体或T细胞反应,从而导致疾病的再次发生。
2.抗原遮蔽病毒可以通过表面的糖蛋白等分子来遮蔽病毒抗原,使得宿主免疫系统难以识别它们。
此外,病毒也可以通过与宿主细胞膜融合来避免被病毒特异性抗体识别和结合,从而逃脱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3.干扰免疫系统病毒具有很强的免疫干扰能力,它们可以产生各种抗炎性分子,抑制宿主免疫系统的反应,如IL-10、IL-6、TNF-α等。
此外,病毒还可以抑制天然免疫系统、干扰素反应等。
二、细菌的免疫逃逸机制细菌的免疫逃逸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面抗原变异细菌表面的抗原分子具有很强的变异性,使得细胞免疫系统难以识别和清除变异的细菌,从而导致它们在宿主组织中存活和繁殖。
2.分泌免疫抑制因子细菌可以产生各种免疫抑制因子,如IL-10、TGF-β、TNF-α抑制因子等,来抑制宿主免疫系统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避免被清除。
3.阻碍抗生素的作用细菌也会产生各种酶、毒素等分子,来破坏抗生素的结构和功能,从而避免被抗生素治疗消灭。
三、病毒和细菌的治疗策略治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主要策略是抗病毒和抗菌药物治疗。
但是,由于病毒和细菌的免疫逃逸机制,很多药物在治疗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治疗耐药性、不良反应等。
因此,在治疗中,我们需采取合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策略与机制
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策略与机制病毒是一种具有生物学特征的微生物体,其生命周期主要依赖于宿主细胞来进行繁殖和生存。
病毒的感染会引起宿主免疫系统的反应,其中包括自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病毒在感染宿主细胞的同时也需要应对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病毒也可以通过多种策略和机制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策略与机制。
1. 伪装成宿主自身分子病毒通过伪装成宿主细胞的膜蛋白和表面糖蛋白等自身结构来欺骗免疫系统。
因为病毒的膜蛋白和宿主自身细胞的膜蛋白非常相似,免疫系统很难区分它们的差异,从而达到对病毒的保护。
这种现象在HIV,流感和乙肝病毒等病毒中尤为常见。
2. 抑制宿主免疫系统的反应病毒会利用多种机制,抑制或破坏宿主免疫系统的反应,从而降低自身被免疫系统攻击的几率。
例如,HIV病毒会破坏宿主细胞中的CD4+T细胞,从而削弱细胞介导免疫系统的反应。
另外,病毒也可以通过分泌抑制剂的方式,阻碍宿主免疫系统的抵御作用。
3. 攻击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病毒可以攻击和利用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细胞因子,抗体和白细胞等,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例如,一些病毒会直接感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破坏免疫系统的运作,如HIV 病毒直接感染CD4+T细胞,使得免疫系统无法正常运作。
此外,病毒还可以通过感染和利用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和抗体,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比如某些病毒会定位并感染抗体产生细胞,从而降低体内的抗体水平。
4. 变异和演化病毒的基因组非常容易发生变异和演化,这使得病毒可以通过不断变异,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
例如,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常常会发生变异,使得免疫系统无法识别新的病毒株,从而无法发挥抵御作用。
总之,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策略和机制非常复杂多样,它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欺骗或破坏宿主免疫系统,从而保护自己的生存和繁殖。
研究病毒逃避免疫系统的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病毒感染和宿主反应的过程,也有助于我们开发更有效的病毒治疗和预防策略。
病原微生物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机制
病原微生物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机制在人类和动物身上,存在着多种免疫系统来抵御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宿主免疫系统大致分为两类: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免疫是宿主天生拥有的一种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它包括皮肤、黏膜和白细胞等非特异性防御机制。
获得性免疫是通过人体学习和适应病原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在遇到相同病原体时能够更有效地抵御。
尽管宿主免疫系统相当复杂且拥有多重屏障,但某些病原微生物仍然能够通过繁殖、生存和传播来导致感染。
病原微生物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机制有很多种,下文将对其中几种机制进行介绍。
1. 病原微生物表面抗原的变化病原微生物是一种非常有适应能力的生物体,它们能够适应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通过改变自身表面抗原来获得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免疫逃逸能力。
表面抗原是病原微生物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标志。
许多病原微生物,如流感病毒和HIV病毒,表面抗原会经常变异,这样能够干扰和逃避宿主获得性免疫应答,使之难以被识别和攻击。
免疫逃逸的另外一种机制是病原微生物使用与宿主免疫系统相同的抗原,像这样的抗原称为拟态抗原。
某些细菌和病毒,如链球菌和曲菌类,依靠伪装成宿主免疫系统表面抗原的伪抗原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
2. 模拟正常细胞的功能病原微生物另一种狡猾的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机制是通过模拟正常细胞的功能,实现免疫逃逸。
某些病原微生物可以模仿宿主细胞的配体,使用相似分子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从而抑制它的反应。
例如,几种病毒可以通过模拟细胞表面配体使免疫细胞无法识别它们,从而逃避被攻击。
梅毒螺旋体通过改变细菌细胞壁表面的核酸,也能够抑制宿主细胞的获得性免疫反应。
3. 破坏免疫细胞一些病原微生物可以直接攻击免疫系统细胞,进而破坏宿主免疫系统。
举例来说,艾滋病毒就是一种攻击免疫系统的病原体,它会攻击人体的辅助T细胞,并摧毁免疫系统的能力。
另外一些病原微生物,则在肺和肝等器官生长繁殖,以致免疫系统无法有效地到达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区域。
病毒免疫逃逸机制与治疗策略
病毒免疫逃逸机制与治疗策略1.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病毒免疫逃逸机制是指病毒在宿主体内以一定的途径逃避机体免疫攻击而导致感染失控的现象。
病毒进入宿主体内后,宿主的免疫系统会启动各种防御机制,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
在病毒和宿主的免疫系统之间形成一个斗争的过程。
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的形成是多方面的。
以下是主要的病毒免疫逃逸机制:1.1 变异病毒是一种具有很高变异性的生物,自然状态下病毒在宿主体内进行复制时容易出现基因突变,这些变异可以使病毒免疫逃逸。
例如,HIV病毒在宿主体内会快速变异,形成大量变异株,大大降低了HIV病毒的活性,使得宿主的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和攻击HIV病毒。
1.2 伪装病毒可以通过“伪装”自己来逃避免疫攻击。
例如,某些病毒可以通过覆盖上宿主的膜蛋白来模仿宿主的细胞表面蛋白,从而躲避宿主的免疫系统。
类似的例子还有病毒利用化学物质在宿主细胞表面形成伪装来免遭免疫系统攻击。
1.3 抗原变异病原体抗原是指病原体分子中被免疫系统识别并连锁攻击的那一部分,而抗原变异是指病原体使自己的抗原变异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抗原变异也是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的一种表现。
例如,甲流病毒会通过变异使其表面抗原与宿主免疫系统产生抗原再生,从而逃避机体免疫攻击。
1.4 抑制宿主免疫应答病毒可以抑制宿主免疫系统的应答来避免被攻击。
例如,EBV病毒通过激活抑制性T细胞来阻碍宿主的免疫系统对其进行攻击。
2.治疗策略病毒免疫逃逸机制严重影响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针对病毒免疫逃逸机制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对减轻感染疾病症状和预防疾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 个性化治疗方案由于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的存在,病毒在宿主体内的变异和演变使得不同患者的感染症状和治疗效果千差万别,因此,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避免药物耐受性。
例如,艾滋病病毒治疗中,通过检测HIV基因亚型、耐药性和免疫状态等因素来设计艾滋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2.2 免疫增强剂免疫增强剂可以提高宿主免疫系统的免疫力,增加其对病毒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病毒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研究
病毒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研究[引言]随着科技和医学的不断发展,对于病毒感染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免疫系统则是人类身体最重要的防御系统。
然而,许多病毒能够通过各种策略避开宿主免疫应答,导致慢性感染或再感染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目前已知的几种主要的病毒感染免疫逃逸机制。
[一、抗原变异]一些RNA和DNA病毒具有高度突变率,这在它们复制过程中产生了遗传变异。
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错误复制酶(RNA依赖性RNA聚合酶或反转录酶)缺乏proofreading(校正)功能。
由于这种高速突变率,病毒可以通过迭代演化规避宿主免疫系统对其产生持久且有效的抵抗力。
例如,艾滋病毒(HIV)通过其独特的反转录酶产生了高度变异的病毒粒子。
这种突变使得HIV在人体内难以被免疫系统识别,从而导致慢性感染。
[二、抗原隐藏与伪装]另一种免疫逃逸机制是通过改变自身表面分子来降低宿主免疫系统对于病毒颗粒的识别。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可以通过不断改变表面蛋白结构,阻碍抗体的结合,使得宿主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清除感染。
此外,某些DNA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HPV),通过操纵宿主细胞基因表达和调节T细胞免应答来避开免疫攻击。
这些机制使得HPV能够长期存在并导致宫颈癌等恶性肿瘤。
[三、干扰细胞信号通路]为了更好地侵入寄主细胞并避开宿主免疫攻击,一些具有严重影响免疫应答的病毒会干扰细胞信号通路。
例如,麻疹病毒可抑制T细胞受体与抗原结合,从而降低免疫反应效力。
同样地,流感病毒(Influenza)也通过与宿主细胞内的关键蛋白相互作用,干扰和调节宿主免疫信号传导通路。
这些机制直接或间接地压制了宿主免疫系统对于感染的应答。
[四、刺激性逃脱]刺激性逃逸是指一些病毒通过高水平持久地刺激宿主免疫系统来导致免疫失调,并使得抵抗力削弱。
例如,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可以利用其基因组中的长期表达基因编码产生多种刺激性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能导致宿主免疫反应过度且不受控制。
病原微生物的逃逸和免疫逃避机制
病原微生物的逃逸和免疫逃避机制在人类历史上,疾病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存的重要问题之一。
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并在宿主体内定居繁殖,导致宿主出现感染性疾病,甚至可以危及其生命。
为了应对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宿主拥有免疫系统,可以通过识别、攻击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来保护自身,但在这场与病原微生物的斗争中,病原微生物逃避和免疫系统的逃避机制也是很常见的。
一、病原微生物的逃逸机制1. 病原微生物形态结构发生改变有些病原微生物会在宿主体内表观稳定但功能上不同,形态上或者生长阶段上发生改变。
例如:链球菌在宿主皮肤和喉部表现出良性特性,但在伤口和炎症处则表现出致病性。
这种转换可能与宿主局部免疫反应(如降低pH、营养素、氧气和氧化还原电位)有关。
2. 病原微生物对免疫识别产生干扰病原体的表面可以通过产生酶、选择性复制、变异、抗原变异、重组等方法,快速变化其表面结构,从而对免疫识别产生干扰。
例如:结核杆菌通过表面脂质和抑制基质金属基酶,干扰巨噬细胞“喂养”它的过程,致使巨噬细胞无法转化为具有杀菌活性的泡沫细胞。
3. 病原微生物伪装成宿主的一部分伪装是病原体逃离免疫系统的重要策略之一。
病原体可以通过修改其表面分子,使其被认为是宿主的一部分,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例如:表面蛋白具有结合或表面结合特异性,并且已经甲基化,然后病原体就可以伪装成受体结构,从而不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
二、免疫逃避机制1. 免疫抑制许多病原体都可以通过产生抑制因子或引起细胞凋亡来降低宿主的免疫力,从而使其更容易侵入和感染宿主体内。
2. 免疫分心免疫分心是指病原微生物刺激宿主的免疫反应,引起宿主的免疫系统分散在不同的局部,从而使其难以有效防御病原体。
例如:病毒在宿主体内引起系统性炎症反应,引发多系统器官受损,并抑制主导其清除的免疫细胞的功能。
3. 免疫模仿免疫模仿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迫使宿主免疫系统将其识别成自身,从而避免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的策略。
病毒感染的免疫逃避机制
病毒感染的免疫逃避机制病毒是一种极小的微生物,但是它们可以引起多种疾病,比如感冒、肺炎、流感等等。
其中,新型冠状病毒就是近年来很受关注的一种病毒,因为其能够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为什么病毒这么难以治愈呢?一方面,病毒的变异能力很强,能够不断改变自己的表面蛋白,从而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而另一方面,病毒还能够通过免疫逃避机制抵抗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这就让病毒变得更加难以治愈。
病毒感染的免疫逃避机制是指一种病毒通过改变它的表面蛋白,躲过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在宿主体内生存下来。
病毒在体内感染细胞后,会将它的遗传物质注入细胞内,使细胞开始制造病毒的蛋白和遗传物质。
这些病毒蛋白会被细胞内的酶切成小段,然后组装成新的病毒颗粒,准备释放出体外感染新的细胞。
但是,病毒表面上的蛋白往往会引发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因为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这些蛋白并制造相应的抗体来攻击病毒。
因此,病毒往往会通过改变自己的表面蛋白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比如,在流感病毒的表面上,有两种主要的蛋白,即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
血凝素能够让病毒穿过宿主细胞表面的黏液屏障,进入宿主体内感染其他细胞,而神经氨酸酶能够破坏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从而释放出新的病毒颗粒。
但是,流感病毒的血凝素会不断变异,从而让免疫系统难以识别它,并制造相应的抗体。
这就是为什么每年流感疫苗都需要更新的原因,因为疫苗中的血凝素一般只能适用于一季度的流感病毒,而无法适应不断变异的病毒。
除了变异表面蛋白以外,病毒还能够通过其他的逃避机制来抵抗免疫系统的攻击。
比如,病毒可以制造一种特殊的酶,可以将他自己的遗传物质转录成RNA而不是DNA。
这种RNA可以很好地躲避宿主细胞内的反应,从而在细胞内持续制造新的病毒。
此外,一些病毒还能够制造类似于宿主体内的蛋白,从而混淆免疫系统的攻击,使免疫系统难以识别它们。
总之,病毒感染的免疫逃避机制让病毒变得更加难以治愈。
疫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因为它可以促使免疫系统制造相应的抗体,从而在感染之前就抵御病毒的攻击。
病毒和细菌的免疫逃避机制
病毒和细菌的免疫逃避机制病毒和细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病原体,它们能够引发各种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虽然人体拥有强大的免疫系统可以抵御病毒和细菌的侵袭,但是这些病原体也具有自身的进化适应性,能够利用多种机制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因此,了解病毒和细菌的免疫逃避机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防范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1. 病毒的免疫逃避机制病毒的免疫逃避机制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避免被识别、干扰信号传导和抑制免疫反应。
首先,病毒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避免被免疫系统识别,例如伪装自身表面抗原、改变糖基化模式和改变表面结构等。
此外,病毒还能利用一些酶和蛋白质来破坏或干扰免疫系统中与病毒识别相关的分子。
其次,病毒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干扰免疫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例如抑制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和分化、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以及改变细胞对信号分子的敏感性等。
这种干扰机制在HIV、人类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等病毒中常见。
第三,病毒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抑制免疫反应,例如抑制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干扰抗体产生、干扰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和诱使免疫细胞凋亡等。
病毒利用抑制免疫反应的机制,能够让自己更容易地在宿主体内存活和繁殖。
2. 细菌的免疫逃避机制细菌的免疫逃避机制也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避免被识别、干扰信号传导和抑制免疫反应。
首先,细菌可以通过变异或水平转移基因来改变自身表面结构,避免被宿主细胞的免疫系统识别。
此外,细菌还能利用胞外产生的多糖抗原和表面蛋白来干扰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
其次,细菌可以利用多种机制干扰宿主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例如抑制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和分化、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以及增加宿主细胞凋亡等。
这些干扰机制可以帮助细菌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
第三,细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抑制免疫反应,例如干扰免疫细胞的活化、抑制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干扰抗体产生等。
这些机制在许多病原菌中都被发现,例如沙门氏菌、结核杆菌和百日咳杆菌等。
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机制和免疫逃逸策略
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机制和免疫逃逸策略病原微生物是指一类能够引起疾病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原虫等。
它们通过多种途径侵入宿主体内,从而引发疾病。
在这个过程中,病原微生物会不断变化,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因此,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机制和免疫逃逸策略成为了生物医学研究热点。
一、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机制1. 细菌的侵入机制细菌通过多种途径侵入宿主体内,包括自然途径和人工途径。
自然途径主要包括食物、水源、空气、和昆虫媒介等。
人工途径包括注射、手术和生物实验等。
一旦细菌侵入宿主体内,它们即面临着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细菌具有多种逃逸机制,包括侵入宿主细胞、改变表面抗原和产生代谢产物等。
2. 病毒的侵入机制病毒具有高度专一性和侵袭性,它们可以通过直接进入细胞或者利用宿主细胞介导侵入的方式进入宿主体内。
在进入细胞后,病毒会利用细胞内的机制复制自身病毒基因组,并释放新产生的病毒。
在病毒侵入宿主体内后,会激活宿主免疫系统。
病毒通过侵入和感染免疫细胞,利用宿主细胞机制,以及产生抑制宿主免疫反应的代谢产物等方式逃逸免疫系统的攻击。
3. 真菌的侵入机制真菌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和伤口等不同途径侵入宿主体内。
真菌的侵入机制涉及了其酶、腺质、细胞壁及表面分子特性等方面的途径,以及宿主的抵抗力、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
真菌侵入宿主体内后,会激活免疫系统的攻击。
真菌通过调节免疫系统连接/分化、侵入和消除的各种复杂机制,以及各种分子表面结构等特性,逃逸免疫系统的攻击。
4. 原虫的侵入机制原虫通过多种途径侵入宿主体内,主要包括通过昆虫媒介、水源、物品等。
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会激活免疫系统的攻击。
原虫逃避免疫系统的方式包括改变表面分子特征、防止被吞噬和逃逸等。
二、病原微生物的免疫逃逸策略1. 细菌的免疫逃逸策略细菌通过分泌毒素、改变细胞壁成分、改变表面结构等方式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导致感染的发生。
此外,细菌通过改变抗原表面、减小表面标志物、形成生物膜等方式,逃逸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免疫学与病学病免疫逃逸的机制与对策
免疫学与病学病免疫逃逸的机制与对策在免疫学与病学领域,病原体与人类免疫系统之间的斗争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病原体通过演化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导致疾病发生和进展。
这种现象被称为病免疫逃逸,是许多重要疾病的核心机制之一。
本文将探讨病免疫逃逸的机制以及对策。
一、病免疫逃逸的机制1. 抗原变异病原体通过频繁的基因变异使其表面抗原发生改变,从而使免疫系统难以识别和清除。
这种变异可以涉及病原体的抗原决定区域(epitope)的变异,也可以是抗原的表达模式发生改变。
例如,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使得免疫系统很难在每一次感染中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2. 免疫耐受病原体可以通过操纵免疫系统中的调节机制来抵抗免疫攻击。
免疫耐受是一种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不完全应答状态,允许病原体在宿主中存活和复制。
病原体通过干扰抗原递呈细胞的功能、调节性T细胞(Treg)的扩增等机制来诱导免疫耐受,从而避免免疫系统的攻击。
3. 免疫逃逸位点病原体可以选择性地进化和表达一些免疫逃逸位点,从而降低免疫系统的识别和增强自身的存活能力。
免疫逃逸位点可以是抗原表位的改变,也可以是病原体表面蛋白的突变。
这种改变使得病原体能够逃避特异性免疫应答,保持长期的感染和复制。
二、应对病免疫逃逸的对策1. 疫苗设计与开发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对于免疫逃逸的病原体尤为重要。
针对病原体的抗原决定区域进行多样性的研究和认识,根据其变异频率和免疫逃逸位点的改变,开发出相应的疫苗策略。
例如,对于高度变异的流感病毒,可以针对其保守区域或全球性共享的抗原表位设计多价疫苗。
2. 强化免疫应答通过增强宿主的免疫应答能力来对抗病免疫逃逸现象,是一种重要的对策。
通过调节和增强免疫细胞如T细胞和B细胞的功能,提高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久性。
例如,通过使用免疫佐剂或特定免疫调节剂,可以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提高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3. 综合治疗策略针对病免疫逃逸,单一的疫苗或免疫强化可能效果有限,因此综合治疗策略非常重要。
病毒对免疫系统的免疫逃避机制研究
病毒对免疫系统的免疫逃避机制研究在病毒面前,免疫系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但是病毒也有其自身的免疫逃避机制,让它们能够在人体内存活和繁殖。
由于免疫逃避机制的存在,人们制定的针对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不尽如人意。
在研究病毒对免疫系统免疫逃避机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毒,提高疫苗和治疗方案的研发水平。
病毒的免疫逃避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免疫隐身、抗原变异和细胞免疫逃避。
免疫隐身病毒能够通过一些方法,避免被免疫系统所识别,从而避免被攻击。
免疫隐身是病毒最常用的免疫逃避机制之一。
病毒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表面蛋白,欺骗免疫系统,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免疫系统通常会通过表面蛋白来识别病毒,但是病毒可以改变其表面蛋白的形状和结构,模仿人体自身的表面蛋白,从而避免被免疫系统所攻击。
抗原变异另一个重要的免疫逃避机制是抗原变异。
病毒会改变自身的表面蛋白,使得人体无法识别其为外来物体。
如果病毒被免疫系统所识别,它就会改变自己的表面蛋白,让免疫系统不能识别新的病毒表面蛋白。
这种病毒的表面蛋白变异被称作抗原漂移。
这是为什么病毒每年都会有不同的菌株,对于某些病毒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细胞免疫逃避细胞免疫逃避的原理是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改变宿主细胞上的信号分子的表达,使得宿主细胞被免疫系统误认为是正常的细胞。
病毒伪装成细胞内共生菌,从而避免免疫系统的攻击。
病毒发现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短处,设计出免疫逃避机制,从而避免了免疫系统对它们的攻击。
了解和研究病毒的免疫逃避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病毒,并发展更好的疫苗和治疗方案。
正如德国免疫学家荣格所述,“只有通过更全面的了解,才能对病毒进行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
细菌和病毒的免疫逃避机制
病毒感染免疫细胞 ,使其失去功能, 从而逃避免疫系统 的攻击
Part Three
细菌和病毒的免疫 逃避机制的比较
细菌和病毒的免疫逃避机制的异同点
01
细菌和病毒都会利用自身的特性来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
02
细菌和病毒都会通过改变自身结构或产生抗性基因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识 别和攻击
03
细菌和病毒都会利用宿主细胞内的资源来复制和传播
细菌的形态: 球形、杆形、
螺旋形等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 膜、细胞质、
核质等
细胞壁:保护 细菌免受外界
环境的影响
细胞膜:控制 物质进出细菌, 参与免疫逃避
机制
细菌的抗原变异
抗原变异:细菌通过改变表面抗原 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
影响:使得疫苗效果降低,增加治 疗难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细菌对免疫细胞的逃逸作用
细菌表面抗原 变异:细菌表 面抗原不断变 异,使免疫系 统难以识别和
攻击。
细菌产生抑制 因子:细菌产 生抑制因子,
如IL-10、 TGF-β等,抑 制免疫细胞的 活性和功能。
细菌形成生物 膜:细菌形成 生物膜,保护 自身免受免疫 细胞的攻击。
细菌诱导免疫 细胞凋亡:细 菌诱导免疫细 胞凋亡,从而 逃避免疫系统
病毒对免疫细胞的粘附作用
病毒通过表面蛋白与免疫细胞结合
病毒在免疫细胞内复制和传播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结合后,病毒进入免疫细胞内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免疫细胞被病毒破坏,失去功能
病毒对免疫细胞的逃逸作用
病毒通过表面抗原 伪装,使免疫细胞 无法识别
病毒利用免疫细胞 的信号通路,抑制 免疫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的策略第九七医院 (徐州221004) 陈复兴综述 南京军区总医院 武建国审校[摘 要] 病毒逃避免疫监控主要通过干扰对病毒抗原肽的加工和提呈,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免疫调节分子与机体具有源的细胞因子和受体来破坏抗病毒细胞因子网络,干扰病毒感染细胞凋亡和N K细胞杀伤功能等方式进行。
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随着分子病毒学和分子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病毒肽的加工,提呈机理和对作为免疫调节的病毒基因产物的鉴定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本文仅对病毒逃避免疫策略作一简要综述。
1 病毒对M HC 类分子限制性抗原形成提呈途径的干扰病毒对M HC 类分子限制性抗原提呈的干扰是全程性的。
病毒抗原肽产生的第一步是病毒蛋白在胞质中经蛋白酶水解复合物(主要是蛋白酶体)降解成多肽。
EBV编码的一种含GL y2A la的EBNA21蛋白可反复干扰蛋白酶体的蛋白水解[1]。
而人巨细胞病毒(HC M V)感染的细胞表达的病毒磷蛋白PP65则可抑制HC M V特异性T T细胞表位的产生,这些都是干扰病毒抗原肽的产生[2]。
单纯疱疹病毒(H SV) 、 型编码的多肽I CP47是一种即速早期基因产物,可与肽运载体TA P复合物上的单个肽结合位点进行竞争性结合,从而干扰肽的运转[3]。
腺病毒12直接抑制TA P1和TA P22转录基因表达。
通常病毒抗原肽经TA P转运至内质网腔内与重新组装的M HC 分子结合,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表达于细胞表面而被CD8+T细胞识别,在此过程中,腺病毒E3219K 型膜糖蛋白还通过内质网回收信号将 类分子阻留在胞浆尾部[4]。
HC M V的U S3产物能与在内质网中的 类分子结合,并使分离。
小鼠巨细胞病毒(M C M V)的m l52基因产物gp40则使 分子滞留在高尔基体内[5]。
HC M V的二种产物U S2和U S11二者均能与应被称为离位(dislocati on),它是经一新生链插入内质网膜所致[6]。
使 类分子滞留在内质网内分子还有H SV表达的I CP47,在H SV感染细胞中能迅速对 类分子产生作用,因此很少能在血清学阳性患者体内分离出H SV特异性CD+8CTL[7]。
在H I V感染的细胞,它的V p u 产物在 类分子从内质网转运出之前,即可消除 类分子的表达[8]。
类分子既可留存于内质网,也可将其从内质网中清除,但即使它已表达于细胞表面时,某些病毒也能妨碍和更改它的功能。
如M C M V编码的糖蛋白gp34与已装配好的 类分子形成复合物转运至细胞表面,使细胞毒淋巴细胞(CTL)不能有效地识别[9]。
细胞 类分子内化是避免T细胞识别的一个生存策略。
H I V N ef蛋白与衔接子复合物A P2 2作用后,可以促进CD4和 类分子的内吞,因此使 类分子限制性杀伤失去目标[10]。
而腺病毒编码的E a基因和疱疹病毒编码的U L41基因均可下调 类重链的转录[7]。
2 病毒对M HC 类分子限制性抗原提呈途径的干扰M CH 类限制性抗原提呈大都集中在内吞途径。
内吞体和溶酶体内蛋白酶水解内化的蛋白抗原,产生适合与 类分子提呈的肽片段。
多肽与 类分子结合成稳定的复合物转运至细胞膜后被CD+4T T细胞识别。
某些病毒能操纵 类分子的转录,如HC M V感染的细胞的JA K ST ST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受到一定损害,无法上调 类分子的表达[11]。
一些病毒能直接或通过控制细胞因子产生干扰内吞途径,如EBV编码的同源性I L2100通过抑制 类分子从细胞内到细胞表面的循环而阻止 类分子在—91— 1999年6卷1期细胞表面的表达。
牛乳头状瘤病毒(B PV)的E6蛋白与A P21衔接子复合物相互作用,影响了 类分子产物在细胞内的分布和抗原的提呈[12]。
B PV的E6产物和H I V N ef均可使内吞过程中必需的A P23解离而影响细胞内吞[13]。
B PV的E5产物能置换囊泡中H+三磷酸腺苷的亚单位,后者与内吞体和溶酶体的酸化有关[14]。
内吞体中pH的轻度增加即可以使某些抗原免于水解而不被提呈。
此外,H I V N ef蛋白作用内吞途径时还可将CD4从细胞表面清除。
3 干扰抗病毒细胞因子的调节细胞因子是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分泌蛋白。
许多细胞因子有直接或间接的抗病毒作用。
许多病毒通过对抗细胞因子作用而逃避机体的抗病毒免疫。
由于细胞因子可以正向或负向调节免疫应答,因此病毒通过编码自身的细胞因子来干扰体内免疫应答。
Zdanov等[15]报告EBV BCR F1基因编码与人I L210同源的一种蛋白,它是I L212的负向调节物,已知I L212可促进IFN2Χ产生,促发TH1类因子产生并抑制TH2类细胞因子产生。
此外,EBV编码的I L210还能下调TA P的表达。
一些病毒还有中和细胞因子功能。
腺病毒至少编码四种基因对抗TN F的作用,这些基因产物在受感染细胞上有着不同的位点,表明它们以互不依赖的方式作用于TN F诱发生物活性的不同阶段,但其作用机制未明。
腺病毒的这一生物行为提示在其感染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痘病毒和疱疹病毒可编码功能性细胞因子受体。
EB病毒编码一种可中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可溶性中和受体[5]。
还有四种疱疹病毒携带一些趋化因子(chem ok ine)膜结合受体。
痘病毒家族的一些成员还共同编码一些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它们能结合和阻断IFN2Χ、IFN2Α、IFN2Β、TN F和I L21活性。
将广谱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掺入痘病毒基因组后,该病毒感染即可引起很强的炎性反应[16]。
在机体强大免疫压力下,有时病毒的细胞因子受体功能比它的宿主更有效。
现已鉴定出痘病毒的一种可溶性趋化因子受体P35,它对其配体的亲和性比细胞上的受体要高10倍[17]。
已鉴定出编码膜结合趋化因子受体的病毒还有Χ疱疹病毒、HV S、HC M V。
麻疹16则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对细胞因子进行调节。
病毒与单核细胞表面的细胞补体调节蛋白CD46结合和交联后,便可抑制单核细胞产生I L212[18]。
这可部分解释为何麻疹病毒感染者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低下。
U p ton等[19]报告兔纤维瘤病毒产生一种可溶性TN F结合蛋白,可竞争性抑制TN F与细胞上TN F受体结合。
4 干扰受感染细胞的凋亡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也是T、B淋巴细胞发育的正常方式。
在一些受感染细胞,被体内特异性CTL和N K细胞杀伤后也可发生凋亡。
病毒感染能更直接地诱导凋亡,且多在子代病毒粒子释放之前杀伤细胞以限制病毒感染。
由于病毒需要细胞来完成它们的复制和增殖,因此干扰细胞凋亡也是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的一个重要策略。
牛痘病毒蛋白crmA在结构上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serp in)相类似,但功能却是抑制胱门蛋白酶(casp ases),如I L21Β转换酶(I CE)。
目前还不清楚crmA是如何阻碍CTL、TN F和Fas引起凋亡的,可能与抑制CTL释放颗粒酶B有关。
疱疹病毒家族中的一些成员(包括马疱疹病毒2R、Kapo sis肉瘤病毒、HHV8、软疣接触传染病毒)编码FL I CE抑制蛋白或V2FL IPS,它们能干扰FL I CE的活化和循环[20]。
V2FL IPS用这一方式还可防止因I N F受体家族成员激活诱导的细胞凋亡。
在人类表皮内,病毒复制可以造成良性损害。
受损表皮细胞的凋亡曾被认为具有控制肿瘤发生的作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可通过灭活诱导细胞凋亡的细胞过氧化物酶来抑制这种凋亡。
M CV的M CV066L基因编码一种有效的含硒蛋白,可以防止对紫外线或过氧化物酶敏感的细胞凋亡[21]。
病毒的三个基因产物均具有防止TN F介导受染细胞溶解功能,其确切机制未明。
腺病毒E I B19K基因与凋亡加速剂结合可使其失去功能而干扰凋亡。
EBV具有下调bc1~2基因的作用[16]—2—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5 干扰N K 细胞功能在病毒感染早期,N K 细胞能杀伤各种病毒感染的细胞。
这种杀伤不需要特异抗原的刺激。
免疫复合物和靶细胞表面结构可直接诱发N K 的免疫反应。
N K 细胞在机体受病毒感染时反应迅速,可在数小时至一天内达到高峰。
在人和鼠C M V 可分别编码 类分子同源物m 144和U L 18来诱骗N K 细胞。
用表达在N K 细胞上的CD 94抗体可以阻断U L 18的防护作用。
提示CD 94可能是U L 18的重要受体[5]。
Co s m an 等[22]报告了另一个U L 18受体,被称为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或L I R 21,它含有两个免疫反应受体。
酪氨酸基抑制性基序(inh ib ito ry m o tifs ),这种基序也存在于抑制N K 受体中,通常认为它介导抑制信号。
L I R 21表达包括单核细胞在内的一些细胞上,而N K 细胞不表达,这表明U L 18介导的免疫调节可能发生在天然免疫反应的几个点上。
在体内,M C M V 的 类同源物与病毒毒性直接相关。
缺乏m 144的M C M V 可被N K 细胞更有效地清除。
病毒逃避机体免疫监控还有一些其它策略,如某些病毒感染的细胞虽含有病毒基因组,但不表达病毒蛋白,某些病毒基因组不断的突变引起病毒肽氨基酸的改变可影响 类分子与其结合能力和诱导记忆抗病毒CD +8CTL 的缺失等[23]。
机体免疫主要分为自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二者相互作用能更有效地防止和控制病毒感染。
日本京都大学井村裕夫认为,生物的历史就是感染和防御同步演化(co 2evo lu ti on )的历史[24]。
因此,病毒编码能调节人类免疫物质是不足为奇的。
相信随着分子病毒学和分子免疫学的发展,将会鉴定出更多的病毒编码蛋白,这对病毒致病机理的了解,对研制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以及制定病毒性疾病的免疫治疗策略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1 L evitskaya J ,et al .P roc N atl A cad Sci U SA ,1997;94:126162 Gu lbert M J ,et al .N atu re ,1996;383:7203 Yo rk I A ,et al.Cell ,1994;77:5254 Paabo S ,et al .A dv Cancer R es ,1989;52:1515 P loegh HL ,et al .Science ,1988;280:2486 W ierty EJ ,et al.N atu re ,1996;384:4327 R iddell SR ,et al .A nnu R ev I mm uno l ,1995;13:5458 Kerkan J ,et al .J .Exp M ed ,1997;185:12959 K leijnen M F ,et al .E M BO J ,1997;16:68510 Greenberg M E ,et al .E M BO J ,1997;16:696411 M iller DM ,et al .J Exp M ed ,1998;187:67512 Tong X ,et al .J V iro l ,1998;72:47613 D ell A ngelica EC ,et al .E M BO J ,1997;16:91714 A ndresson T ,et al .J B i o l Chem ,1995;270:683015 Zdanov A ,et al .J M o l B i o l ,1997;268:46016 Sp riggs M K ,et al .A nnu R ev I mm und ,1996;14:10117 Sm ith CA ,et al .V iro logy ,1997;236:31618 Karp CL ,et al .Science ,1996;272;22819 U p ton C ,et al .V iro logy ,1992;258:136920 Irm ler M ,et al .N atu re ,1997;388:19021 Sh isler JL ,et al .Science ,1998;279:10222 Farrell H E ,et al .N atu re ,1997;386:51023 陈复兴.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1997;2:4024 井村裕夫.日本医学介绍,1998;6:283人疱疹病毒28型致病作用研究进展上海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200032) 钱利生综述 卡波济肉瘤(KS )为一种内皮细胞增生性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