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 寻求突破 - 宁波市基础教学研究网
甬教研〔2013〕19号 - 宁波市基础教学研究网

甬教研〔2013〕17号
关于公布2013年宁波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评比结果的通知
各有关学校:
为总结交流我市初中英语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的模式,同时积极配合省教研室的优质课评比活动的开展,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举办了2013年宁波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的主题是“学为中心的课堂”。
现将本次活动的评比结果公布如下:
一等奖(6名)
陈红(宁波七中) 郑裕野(鄞州实验中学)
邵洁(宁波十五中实验校区) 邵康明(宁波外国语学校)
叶冬娥(镇海立人中学) 姚铃儿(余姚泗门镇初级中学) 二等奖(6名)
赵娜(北仑长江中学) 杨玲(江北实验中学)
张洁(宁海茶院中学) 陈晓燕(象山下沈中学)
叶慧灵(奉化莼湖中学) 吴飞英(慈溪阳光实验学校)
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二○一三年三月。
智能研修,开启教研新变革

智能研修,开启教研新变革发布时间:2022-12-13T15:07:42.99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2月2期作者:陈娇廖丹[导读] 双减推动着课堂教学的变革,传统教研已不能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
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智能研修平台能有效解决我校数学传统教研活动开展难以及教研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
随着智能研修平台的深入使用,开展智能研修,创新5G双师教研,促进教研与教研工作的改进与优化方法,推动我校数学集体教研向智能化和精准化方向发展,提高我校数学教研质量及教师专业化成长,从而促进我校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提质增效。
陈娇廖丹四川省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摘要】双减推动着课堂教学的变革,传统教研已不能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
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智能研修平台能有效解决我校数学传统教研活动开展难以及教研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
随着智能研修平台的深入使用,开展智能研修,创新5G双师教研,促进教研与教研工作的改进与优化方法,推动我校数学集体教研向智能化和精准化方向发展,提高我校数学教研质量及教师专业化成长,从而促进我校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提质增效。
关键字:数学课堂教学智能研修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12-086-01数学是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了解与认知世界的根基。
如若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不当、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单一,则很难让广大学生产生共鸣,从而致使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在平时的常规教研集体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一、集体教研现状1.教师们教学负担较重,时间不统一,日常的集体教研很难做到全员参与。
我校老师几乎都是双班数学教师,还要兼任其他学科,双减后延时的出现,让老师们的课时更多。
同时老师们的时间分配也很零散,想找机会大家集中在一起探究、一起学习的时间较少。
2.部分教研组老教师多,一些教师仍存在比较专注于应试教学,对相关的数学教材研究不够深入、教研不够仔细的问题。
2024年宁波市重点教研课题指南

2024年宁波市重点教研课题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宁波市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之一,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一直处于前沿地位。
校本课程-宁波基础教学研究网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
引导 下,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 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 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 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主要区别
课程性质不同; 价值取向不同; “扬长”与“补短”的区别;
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合理)校本课程:
动态的不断进行
背景调查分析-----课程设计------实 施------评价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成 性)不断完善与成熟的过程。
(四)课程开发的保障体系 组织管理,人财物的支持,课程管理 权力分配,学校有关制度建设等等。
二、学校如何规范操作?
成立二个组织: 1、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是课程决策机 构,主要职责是制定学校年度课程实施方案及 配套制度,协调校内各处室及教研组的各项工 作。下设办公室,主要职责是执行、督导校本 课程实施,组织评估与修订。 2、学校校本课程审定委员会。主要职责是 审定《校本课程指南》、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和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等。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国家本位课程相对 应的课程板块,把校本课程开发活动限定在允 许的有限课程范围之内。 我国提倡的主要是这种意义上的校本课程 开发。主要内容是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发 展学生个性特长满足学生需求的、体现学校特 色的课程。如:围棋、摄影技术、武术、铜管 乐演奏、英语会话、机械识图、法律常识、心 理辅导、红楼梦阅读与研究、中国画、中国印、 家乡学、发明与创造、文学欣赏、礼仪等等。
违规的:从文化课程拓展的校本课程; 违法的:开发并实施低年级科学和英语 课程; 管理口径失误:全班或全校实施的综合 实践活动指定领域中的内容开发的校本 课程,如《剪纸技艺》; 政策上下不一致: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 术成为实际的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宁波基础教学研究网

一、指导思想
落实浙江省普通高课程资源,发挥办学优势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促进个性成长
二、校本课程选修目录与课程介绍 1、读古文,识智者,窥东方文化 2、写作与采风 3、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4、英语视听 5、国内外时政热点学习和分析 6、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历史地探源 7、北仑自然灾害及防御 8、物理科学思维整合 9、物理实验小制作 10、生活中的化学物质系列探究 11、合唱教学 12、地方建筑绘画学与练 13、网球 14、书法艺术欣赏
省、市教研室对各校研究性学习成果进行了 评定,柴桥中学成绩喜人。《花卉移植泥土保护 研究》、《失地农民与城市化》同时获2006年省 地理学科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一等奖(全省共7 个一等奖)。 《商业网点调整,重现“小宁波”风采》获省二 等奖、市一等奖(一等奖全市评3项),《九峰 山旅游景区开发的几点思考》获省三等奖、市二 等奖,《旅游活动中的旅游灾害》和《浙东名 镇——柴桥地位变迁的思考》同时获市三等奖。
三、柴桥中学校本课程纲要 科目名称 开发教师 课程类型 课时 日期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附页):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四、柴桥中学校本课程简案 科目名称 主进要目 主讲教师 课程类型 日期 年 月 日 节 授课过程: 课后小结:
五、校本课程的课堂组织形式
讲座交流型
视屛讨论式 技能训练类 活动访谈式
六、校本课程中的学生特点
无教科书 当堂训练
兴趣浓厚
不必考试
七、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探讨
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 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潜能,促使学有余力 学生脱颖而出
促进合作学习,加强实践能力,完善研究性 学习活动
精准服务 提升效率——“甬上云校”线上教学探索

2020年初袁为阻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向校园蔓延袁教育部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袁并提出利用网络平台开展野停课不停学冶遥虽然在线教育在中国发展已有十多年袁各省市教育部门和学校也陆续建立了各种在线学习平台袁但对教育部门而言袁在线学习一直被视为辅助手段袁探索进展相对缓慢袁也未曾大规模使用遥疫情期间袁全国各种在线教学和学习平台集体经历了一次大洗礼遥经过这次事件袁教育主管部门尧师生尧家长袁以及相关从业者袁都对在线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遥为了应对疫情袁宁波市教育局从1月30日就开始部署袁以野甬上云校冶为市级野停课不停学冶官方平台遥一方面组织宁波优质教学资源袁初一至高三课程采用全市统一授课模式袁小学采用各区优质资源共享袁各校自主安排学习模式曰一方面组织相关技术单位进行压力测试和平台性能调试袁协调相关资源筹备紧急预案遥为实现最大普惠袁还决定向所有公众免认证免费开放学习袁推送千余节网络公益课程袁并同步在宁波华数有线电视和三大运营商的数字电视平台播出野甬上云校冶相关课程遥一尧野甬上云校冶的定位野甬上云校冶是依托宁波智慧教育建设的线上名师直播课平台袁通过课程点播尧名师直播课以及互动答疑等方式袁有效推进全市优质教育共享遥支持电脑尧电视以及移动设备等多种终端袁学习内容涉及学前教育尧基础教育尧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四大领域袁其内容由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安排并审核把关遥自2016年暑期野甬上云校冶名师直播课开课以来袁已开直播课800余节袁总收看人次超过150万遥同时联合宁波知名学校尧区县渊市冤教育局尧对口帮扶地区进行一系列远程教师培训尧对口帮扶志愿活动等项目遥野甬上云校冶致力于打造实现覆盖终身教育全领域的野时时尧处处尧人人冶学习的在线教育平台袁但功能全面的在线教育平台并不意味着在线教育平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完全替代遥叶人民日报曳2020年2月13日发表的叶在线教育袁补位别越位曳一文提到院野个别学校提前学习新课尧个别在线教育机构和平台将新学期的教材尧教案和学习包上传袁有提前教学尧利用假期补课之嫌遥这既增加了学生负担袁也曲解了耶停课不停学爷的内涵冶曰野只有尊重规律尧合乎规定尧有序推进袁才能取得实效遥也正因如此袁延期开学期间的在线教育袁可以补位袁但不能越位冶遥此前教育部也做出相关回应袁提醒野各地原计划正式开学前不要提前开始新学期课程网上教学冶遥这些观点与野甬上云校冶的理念不谋而合遥目前野甬上云校冶定位边界是对学校课堂教育教学的补充完善袁同时区别于单一的线下课外学科补习袁拥有随时随地高度个性化的选择及个人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遥在这样的边界定位下袁线上教学有其独特的内容优势遥学校课堂教学需要极其严谨的课标尧教材袁因此相对的教材更新速度较慢袁无法实时针对当下相关问题开展教学袁线上教学平台就可针对此进行补充遥野甬上云校冶也提供了很多有宁波地方特色或适合各学校本身特点的在线教学内容袁内容的区域性和时效性袁正是在线教学边界内的优势遥二尧疫情期间野甬上云校冶应用情况2月10日网络开课首日袁野甬上云校冶早8点开始就有超过预期十多倍的突发访问涌入袁瞬间堵住所有服务器带宽袁造成网站页面打开异常尧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袁咨询和投诉炸了锅遥经过野惊魂一小时冶的紧急资源调度处理袁平台恢复正常袁现已经平稳运行了两个多月遥精准服务提升效率———“甬上云校”线上教学探索夏宏祥袁林雷袁张镇煜渊宁波市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袁浙江宁波315010冤摘要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袁全国各地线上教学平台在为野停课不停学冶提供很大帮助的同时袁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遥文章以宁波市野甬上云校冶平台在疫情期间的实际应用情况为基础袁分析了疫情期间野甬上云校冶线上教学的探索过程遥关键词院甬上云校曰线上教学曰停课不停学曰教育管理中图分类号院G434文献标志码院B文章编号院1673-8454渊2020冤09-0020-04总体来看袁野甬上云校冶最高日访问量达595万次袁截至到3月27日累计浏览量接近6000万次袁独立访客超过1300万人次袁平均每天有30万左右学生在线学习袁直播峰值带宽达55G袁点播峰值带宽达44G袁总流量达4000T袁相当于1000万节课程已被学习遥除宁波本地以外袁安徽尧江西尧河南尧贵州等地袁以及浙江省内的杭州尧衢州尧台州尧绍兴尧丽水等均有大量用户观看野甬上云校冶课程袁异地用户数量在总用户量中占比约15%遥三尧学生利用野甬上云校冶学习情况的调查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对在野甬上云校冶平台上在线学习的中学生做了问卷调查遥回收的16万份反馈数据统计表明院淤97.89%的学生参与了网上学习袁宁波市基本实现了中学阶段全覆盖曰于学生25.29%的学习内容来自于野甬上云校冶统一课程袁56.59%来自于各学校自主安排内容曰盂从学习难度来看袁92.58%学生认为难度适中曰榆从线上学习时长来看袁84.95%学生认为适中袁11.72%学生认为时间太长曰虞从课程质量来看袁认为好和很好的占71.97%袁较好的占21.65%曰愚学生对学习终端的选择袁手机41.32%袁平板16.75%袁电脑39.55%袁数字电视2.39%曰舆值得关注的是袁63.89%的学生表示其所在学校平时经常采用线上手段辅助教学袁没有线上教学的仅占10.95%曰余在自己居家学习的特殊场景下袁72.72%学生认为能自主规划尧自觉学习袁需要家长督促的占21.4%袁不想学习的占比5.88%遥四尧机制体制的创新改革野甬上云校冶有别于传统政府公益性质的线上教学或直播课平台袁在运营的机制体制上进行了创新遥传统平台往往依靠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袁有时会出现后续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尧资源更新较慢等问题遥野甬上云校冶则依托与其一体两面的宁波野甬上云淘冶教育资源商城项目袁做到运营的野自给自足冶遥宁波致力于将野甬上云淘冶打造成教育资源交易服务平台袁为各类拥有教育资源的企业与个人提供规范的学习资源交易服务袁是宁波在智慧教育野公益+市场冶模式上的探索袁在确保公益普惠的基础上袁提出野政府主导尧企业运营尧责权共担尧利益共享冶的建设思路袁通过市场化运营机制袁弥补单一依靠行政手段的不足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域内均衡发展遥虽采用市场化运作袁提供资源交易袁但野甬上云淘冶现阶段仍以满足公益教育为主袁售卖的视频课程大部分免费袁只有少量有标价袁价格相对低廉遥野甬上云淘冶大部分收入来自企业入驻的服务费与广告费袁这些收入也被用于正常的运营花费袁形成以运营野市场冶部分反哺教育野公益冶部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遥近年来袁野甬上云校冶与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尧宁波各区县渊市冤教育局教研室袁以及镇海中学尧效实中学等学校合作袁在野甬上云校冶提供播放平台的基础上袁由教研部门和学校提供数字化教学资源袁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为教育资源进行把关遥通过技术部门与业务部门长处的有机结合袁为宁波市民提供更好的校外教育途径遥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下袁教师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袁目前教师在野甬上云校冶名师直播间授课已受到宁波市相关教研部门认可袁可作为评优评先的相关工作业绩遥借助野公益+市场冶的探索性发展模式袁野甬上云校冶也鼓励第三方教育机构在上传视频课程袁但第三方机构及其提供的课程都必须经过宁波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审核遥野甬上云校冶的机制创新突破是院在鼓励学校和机构入驻开课的同时袁也允许个人在平台上提供在线教育服务袁包括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渊如教师尧医生尧工程师尧文艺工作者等冤袁只需开课人员和课程内容获得批准备案即可遥五尧野甬上云校冶的核心要要要服务对于如何使大家接受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袁甚至疫情之后常态化应用在线教学来补充课堂教学这一问题袁野甬上云校冶已经做出探索袁对于疫情前常用的做法也及时做了改变和优化袁通过及时尧精准尧深入的服务袁取得了平均日近百万人次的观看量遥以往为了保证每个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袁野甬上云校冶要求登陆后使用袁部分课程也只对指定学校的登陆学生开放遥疫情发生后袁野甬上云校冶快速收集平台使用问题并总结经验袁在疫情早期就对平台在操作流程和页面引导设计上进行大幅优化袁如根据相关教学安排对内容进行分年级汇总曰用户无需登录袁打开页面即可便捷地看到当日课程内容袁或选择回看本年级其他内容遥据统计袁用户平均10秒内就能进入学习观看状态袁页面平均访问深度仅为1.3袁几乎实现野一键直达冶袁极大增加了操作的便利性袁提高了学习效率遥在课程内容上袁野甬上云校冶团队经过实践分析袁认为对视频课程加入分段索引的学习模式袁能有效引导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袁降低视频观看时间袁因此在教师课程视频录制过程中袁对课程结构进行分段拆解袁配合平台提供的分段视频索引技术袁引导学生有目标高效地学习袁有效缓解45分钟教学视频课程对学生学习疲倦度和视力产生的压力遥与此同时袁野甬上云校冶还探索开发一批以音频或者非视频形式的教学课程作为现有视频课程的补充遥采用音频进行文史类课程学习已经在某些在线学习平台中得到深入应用袁效果得到验证袁建议与视频课程混合进行教学曰也有一些非视频形式的课程渊如采用H5技术制作类似配音PPT的微课产品冤支持更多交互功能袁也可以作为辅助袁丰富课程和学习形式遥野甬上云校冶平台根据本次教学要求进行了多项技术和功能改进袁在实用高效务实的思维指导下袁把降低用户学习和使用成本袁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作为重要目标和使命袁不仅获得用户好评袁还降低了系统负荷袁节约了运营经费遥教研主管部门根据学生在野甬上云校冶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线上学习安排袁发现第一周直播教学形式对学生压力较大后袁教研部门及时调整袁赋予宅家学习的学生更多自主权袁从第二周起推出学习任务单模式袁每周推送下周学习任务清单袁每日推出当日课程袁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遥同时还在技术部门的支持下提供知识点快速索引和倍速播放等功能袁提高学习效率遥从数据分析来看袁模式调整后学生线上观看课程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八点至十一点袁下午为自主作业和教师答疑袁学习时间安排分配更为合理尧科学遥疫情早期袁野甬上云校冶客服团队收到多地师生和家长反馈袁希望能下载线上教学课程配套的作业袁方便学生学习遥经过技术研判和政策咨询袁野甬上云校冶迅速上线了直播课程相关教材尧学案的上传和下载功能遥针对疫情时间长尧居家久的特点袁教研部门特别在野甬上云校冶推出针对不同学段的野疫情心理辅导冶课程和亲子关系讲座遥这些课程通常由本地名师授课袁具有标杆效果袁不仅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及时的辅导袁学生可以在家长陪伴下自行进行心理辅导课程学习曰还为缺少心理辅导经验的青年教师起到很大的指导和帮助袁教师可借鉴课中的辅导理论方法进行辅导或自我提升遥从野甬上云校冶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到袁线上授课和线下授课有很大区别袁尤其是在因疫情突发的情况下袁教育部门不能采用野一刀切冶和野赶鸭子上架冶的方式把所有教师推到线上袁而是要在线上教学和学习质量之间寻找平衡点袁通过组织一批对线上授课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进行统一线上教学袁以保证基本的授课质量袁各学校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本校特色进行补充教学或者答疑袁实现分层教学遥六尧野甬上云校冶的应用模式不论投入规模多大袁一个地市教育部门建设的线上教育平台很难全面顾及不同地区尧不同学校甚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学习需求遥因此野甬上云校冶并非直接强制推送课程给所有学生袁而是致力于打造有区域性和时效性的地市标杆课程资源遥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在野甬上云校冶推出的一系列针对不同学段的标杆课程袁由经教育管理部门筛选的名师授课袁尽管课程无法针对线上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施教袁但凭借名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袁具有相当的普适性遥相关学校或教师在线上教学时可借鉴参考标杆课程中的理论方法进行课程设计或自我提升袁再由教师根据班级内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精确的教学设计或个人辅导遥从这个角度而言袁地市课程资源的标杆模式能更好地适配不同学校尧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遥放平台遥目前平台上学校可以开设野学校机构冶袁在学校机构内上传的课程袁可以指定只开放给已登录的本校学生袁也可结合学校或资源特点袁开放给特定学生群体遥当学校在疫情这段时间不断向野学校机构冶提供教学课程袁并不断完善配套教案学案资源袁这个野学校机构冶事实上已逐渐成为学校的校本资源库遥疫情之后学校教师与学生也可在野甬上云校冶平台上继续进行学习袁未来几届的学生和教师也可借助野甬上云校冶上已有的本校资源进行预习复习或教学设计参考遥而野甬上云校冶上大部分不设限的海量资源更是可以供全市所有师生参考学习袁不论是海岛还是山区等偏远地区袁都可通过互联网在电脑尧手机尧平板等多平台尧多终端学习袁最终助力城乡教育资源平衡发展袁达到野人人皆学尧处处能学尧时时可学冶的目标遥七尧野甬上云校冶的发展前景经过疫情的洗礼袁在线教育将深入到教学过程中遥从这次线上学习反馈情况来看袁学生已经很自然地接受这个形式袁反而是教师团队和教育管理部门仍有许多可以探索和发展之处遥未来袁野甬上云校冶会继续探索线上教育的新模式袁促进线上教育与线下课堂的有机融合袁并逐步向社会机构和个人认证开放袁为野人人皆学尧处处能学尧时时可学冶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遥现有的教育O2O理念本质只是做到了学生与信息之间的连接袁没有解决学生尧家长实际的痛点遥公办学校应用O2O的案例更为鲜见遥凭借传统教学上的经验和没有盈利负担的优势袁公办学校的O2O教育应当与培训机构发展的O2O理念不同袁学校的O2O最终发展的目标应当是将学生与教师教学服务连接袁使得学生无论是否在学校袁都能接受传统课堂教学级别的教学服务袁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多方努力遥野甬上云校冶虽无法一步到位解决教育O2O的问题袁但能提供一个具备完整可行解决方案的平台遥通过定期学习任务单的模式袁配合学校长期提供的教学资源袁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和教师监督相结合袁未来野甬上云校冶不仅可以作为学校的校本资源库袁还可以帮助线下学校开设线上网校袁为学校教育的O2O打下坚实的地基遥目前野甬上云校冶虽然政策上允许第三方机构入驻开课袁但实际运作中仍以学校和各政府部门提供的课程为主遥主要限制有两点院一是野甬上云校冶作为野市场+公益冶模式中的公益部分袁平台上所有课程都是免费的曰二是目前第三方机构及课程上线野甬上云校冶的审批机制尚未完全完善袁入驻存在一定阻力遥未来野甬上云校冶会建立标准化的机构尧课程审核流程袁鼓励第三方机构推出免费公益性质的课程遥本地的第三方教育机构也可借助在公益性质的野甬上云校冶平台提供免费视频进行展示推广袁再上架市场性质的野甬上云淘冶平台进行合法合规的资源售卖遥如此袁不仅学生能够获取更多免费优质的资源袁平台也能够得到更加稳定的运营袁第三方机构还能获得推广获利的机会遥八尧结论野甬上云校冶通过及时尧精准尧深入的服务袁帮助广大师生在疫情期间有效开展线上教学袁缓解家长和孩子的焦虑情绪袁为减少延迟开学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作出了积极有效的贡献遥渊编辑院王晓明冤一尧问题的提出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渊2010要2020年冤曳强调要加快终端设施普及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袁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1]遥叶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曳中提到要打造顺应学生自主学习尧自主管理尧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课堂尧智慧实验室尧智慧校园袁推动形成支持学生随时可学尧随处可学的泛在化学习新环境[2]遥近年来袁随着智慧教育的投入发展袁很多高校均建立了自己的智慧教室袁智慧教室在高校中已经普遍使用袁但是智慧教室能不能真正发挥作用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处在*王云1袁李佳乐2袁汪存友1渊1.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协同创新中心袁山西临汾041000曰2.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袁山西临汾041000冤摘要院大学生作为高校智慧教室的使用主体袁其对智慧教室的应用体验和使用意向是智慧教室建设不断改进的主要依据遥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渊TAM冤袁文章在智慧教室感知易用性尧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意向三个内部变量的基础上袁通过引入组织氛围尧交互行为和自我效能感三个外部变量袁构建了大学生智慧教室使用意向模型遥通过问卷对S大学智慧教室中的学生进行调查袁在检验信尧效度的基础上袁利用Amos进行假设验证遥研究结果表明院内部变量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均对使用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袁感知有用性受到感知易用性的正向影响曰外部变量组织氛围对感知有用性有正向显著影响袁交互行为对感知易用性有正向显著影响袁自我效能感对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均有正向显著影响曰而三个外部变量均未对使用意向产生显著直接影响遥关键词院大学生曰智慧教室曰接受度曰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院G434文献标志码院A文章编号院1673-8454渊2020冤09-0023-07*基金项目院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野认知诊断理论在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冶渊项目编号院19YJC880080冤遥。
宁波市第六届课程与教学专项个人课题

宁波市第六届课程与教学专项个人课题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也变得日益重要。
宁波市正在倡导第六届“课程与教学专项个人课题”,进一步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实现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
“课程与教学专项个人课题”按照“本地化、实践性、有益于教学改革”的原则开展。
其内容包括:一是联系教育实践,深入分析学校存在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探讨有效的解决措施;二是依据教育理论,较为宏观地探讨教育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提出相应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三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跟踪调研和总结,形成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成果;四是探索当前课程与教学实践的具体措施,形成系统性、实效性的改革措施;五是探讨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为教育改革创造支持条件,以及如何实施资源整合,使其更加有效。
“课程与教学专项个人课题”的实施,将促进宁波教育改革,推动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完善。
通过实施“课程与教学专项个人课题”,可以发现宁波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促进宁波学校改革的持续发展,实现教育改革更好地服务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
首先,通过实施“课程与教学专项个人课题”,可以及时发现学校存在的问题。
学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安排、教学实施、教学管理等方面。
常见的问题包括:教材依赖性太强,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发挥;课程设计单一,没有考虑促进学生学习的各种方式;教学管理不到位,老师管理课堂失去把握;教学实施不具体,无法满足学生在团队项目中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实践活动的需要等等。
其次,实施“课程与教学专项个人课题”,有助于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
宁波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应加大对学生的关注,将学习重点从考试导向改为学习成果导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
同时,要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突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校学生形成能力导向的课程改革。
2019年宁波市基础教育教研课题立项名单.doc

余慧娜
徐琴、马盈盈、周开明、朱芳萍
LX2019053
种养活动视域下儿童生命认知的实践研究
海曙区石碶街道城南公馆幼儿园
何萍萍
蔡玲(执笔)、李华君、汪颖超
LX2019054
基于幼儿生活体验的生态道德启蒙研究
海曙区翠柏幼儿园
王蝶琪
葛维微、谷娜君、张露
LX2019055
基于单项深度法的幼儿园美术活动微课程的实践研究
宁波市效实中学
范少迎
苏玮、吴依妮、任姬、陈徐飞
LX2019050
幼儿园集团化背景下的主题审议实践研究
宁波市实验幼儿园
邵爱红
朱小薇、吕秀华、李玲飞、金桂芬
LX2019051
角色游戏中教师对幼儿核心经验的观察及评价
宁波市新芝幼儿园
宋黎敏
应建萍、倪霞莉、许华燕、陈露
LX2019052
幼儿园“童趣妙材”拓印游戏的开发与实施
持续默读(SSR)在乡镇初中英语分级阅读的应用研究
海曙区集士港镇中心初级中学
何永新
楼盈盈、黄冰冰、石志宏、黄莹
LX2019068
“六顶思考帽”在培养初中法治学科思辨力的应用与思考
海曙区储能学校
郑燕
杨翠玉、郑乐安、吴凌华
LX2019069
初中英语语篇教学挑战性任务的设计与探究
海曙外国语学校
靳辉
陆芙琼、潘洁、金卉、
初中生自由式“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
宁波市惠贞书院初中部
彭士心
许晓晴、俞琼
LX2019074
初中“三大球”在体锻课中的创新实践
宁波市惠贞书院初中部
柯依萍
童晗贤、缪小波、徐青
LX2019075
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与实践洞察

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与实践洞察作者:***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4年第07期·名师工作室简介·浙江省宁波市黄吉雁创新互动教学名师工作室,由教育信息化专家黄吉雁领衔,汇聚浙江省各学科技术融合创新应用骨干教师。
工作室秉承“技术赋能,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理念,致力于实现“专家引领、团队协作、资源共享”的教师发展模式,为一线教师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促进专业成长,共同推动教育创新。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手段不断丰富,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已是大势所趋。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经过多轮区域实践,突破了传统师训模式的束缚,为实施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计划提供了多样化的路徑。
本文通过分析现状与需求,直面教学实践中的困境,以科学的评价体系为引导,采用分层精炼研训内容、有效实施理实一体、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等实施策略,进一步引导教师创新学科教学,细化教学流程,利用技术支持课堂教学,从而保障教师数字素养不断提升。
【关键词】教师培训;信息化教学;混合式研训【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1671-7384(2024)07-041-04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困境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教育教学的蓬勃发展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领域不可阻挡的趋势,对于教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广大一线教师的诉求,是实现区域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进阶的关键,是推动区域实现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的关键途径,更是提高全社会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1]。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是华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领头兵、先行者,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有着突出成就,历经多轮培训,区域教师的数字素养有了整体性的大幅度提升,但在教学实践中仍面临一些困境。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的新兴技术使用技能匮乏教育信息化2.0阶段,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实现规模化基础上的个性化教学。
优化命题路径:撬动教师专业成长

优化命题路径:撬动教师专业成长发布时间:2022-02-17T15:09:19.55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2月3期作者:蒋增裕裘晓珂[导读] 针对老师们在命题中存在随意性、拼盘式、盲目性等现状,我校从“教材中理脉络、习题中下功夫、试卷上析原因、成效上探路径”引导教师深度解读教材,将考点转化为教学目标;析错题说优题建题库,将错题转化为教学资源;研制双向细目表,作为命题导向与反检工具,从而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命题走向科学命题,促进教学评一致性。
不断优化命题路径,以此撬动教师专业成长。
蒋增裕裘晓珂宁波市奉化区裘村镇中心小学内容摘要:针对老师们在命题中存在随意性、拼盘式、盲目性等现状,我校从“教材中理脉络、习题中下功夫、试卷上析原因、成效上探路径”引导教师深度解读教材,将考点转化为教学目标;析错题说优题建题库,将错题转化为教学资源;研制双向细目表,作为命题导向与反检工具,从而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命题走向科学命题,促进教学评一致性。
不断优化命题路径,以此撬动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优化命题路径教学评一致教师专业成长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2-009-02考试是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命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检测的信度和效度。
命题能力是教师所需具备的一种教学技能,它能较好地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准确解读及学情的把握,但因种种原因导致广大教师这种能力较为薄弱。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不容忽视的命题随意性、拼盘式、盲目性等现状。
命题能力属于教学五认真的内容之一,若是没有命题能力的提高,又何谈提高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又怎能高屋建瓴的把握课程标准,引领学生在探讨中学习,增进学生有效学习,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命题要依标。
”而现实中,我校教师中青年教师占了将近85%,他们大多数刚走出校门,对学生学情的把握不足,更缺乏对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对各类试题命制特点的研究,有关于考试命题方面的理论书籍和对其内容的阅读也是少之又少。
运用前置性探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运用前置性探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作者:梁晓文来源:《师道(教研)》2024年第01期前置性学习不仅要高度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与空间,还要让学生可在特定的环境中集中高效地了解学习内容,进而为课堂学习积累丰富的经验。
前置性学习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课堂主题和重点,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重点知识内容。
因此,教师要高度关注和重视前置性学习策略的应用,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的思维。
一、前置性探究學习的思路1.引导学生“先学”。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时,学生需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新的知识内容,这样在前置性探究的教学中,学生也能够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把握新旧知识的相似之处。
新旧知识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深度的思考,更加深入地开展探究学习,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实际课堂教学。
思考是人们进步的基础,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可询问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合理创设问题情境。
首先,教师要着手解决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生先学的情况积极调整教学的总体思路,立足学生存在的问题,想了解的问题,课堂上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3.随堂练习巩固和反馈。
学生前置性学习后,能够对新知识有所了解,在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后,可引导学生做基础习题,进而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且在基础练习的过程中,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难度需循序渐进,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也应重视学生在习题上的表现及成果,客观评价总结。
二、前置性探究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1.课前——前置学习。
(1)计算类主要采用尝试法。
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先设计让学生有课前在家里进行前置性探究,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所想学习的情况。
课上要借助生活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读懂题意,列出算式分步算式:53-24=29(人),再算29+28=57(人)明确每一步计算的实际意义,并把算式与题意有机结合。
2008年度宁波市基础教育教研课题立项名单(171项)

2010.04
20080809
小学生自主创演英语课本剧的实践与研究
奉化市进修学校
杨爱芬
2010.04
宁海县(18项)
20080901
在“粗茶淡饭”式的原始美育中培养幼儿的艺术想像力
宁海县潘天寿艺术幼儿园
冯静聪
2010.01
20080902
小学低段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宁海县城东小学
胡维娟
北仑区实验小学
沃芬芳
2009.06
20080608
基于课例研究的小学语文校本教研模式的构建
北仑蔚斗小学
王巧君
2009.06
20080609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积累的实践与研究
北仑邬隘小学
刘红萍
2010.09
20080610
小班化动态英语作业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北仑区大矸小学
应琳艳
2009.06
20080611
小学数学趣味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镇海区庄市中心学校
庄宁宁
2010.03
20080709
初中英语教学中基于文化差异的现代意识培养研究
镇海区古塘中学
丁冰
2010.04
20080710
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与生成
镇海区龙赛中学
杜劲松
2010.06
奉化市(9项)
20080801
城乡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差异因素的分析与策略研究
2009.08
20080903
“以校为本实现学生责任感的自我构建”的探索
宁海县强蛟中心小学
葛群杰
2010.12
20080904
新课标下英语课堂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初中科学微项目化学习的实践

初中科学微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作者:阮丽萍葛元钟来源:《天津教育·上》2024年第04期本文以浮力的核心知识点“物体的沉浮条件”为例,创设真实情境,开展“制作潜水艇模型与竞赛”活动,尝试让学生在微项目化学习中理解知识背后的原理,设计“潜艇掉深”新情境,深入研究,引发知识的迁移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模型构建,以及迭代更新,理解工程设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从而通过做中学、玩中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问题提出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提倡创设真实情境,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整合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体验式和项目式等教学方式的基本要求,开展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思维型探究和实践”。
项目化学习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以问题为驱动,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及合作探究,完成项目任务。
学生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学习方法,认识到学习的价值。
(一)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面临的问题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会经常开展项目化学习研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讲授方式“依然如故”,项目化学习在落地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困难:第一,受教学时间的限制。
项目化学习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实践和探究,教师担心项目化学习过多占用课堂时间,不能按时完成授课内容。
第二,受教师能力和经验的制约。
部分教师设计能力不足,知识的学习与项目活动之间出现脱节,不能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导致教师不敢尝试项目化教学。
第三,受考试压力的影响。
教师担心项目化学习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愿意采取这种教学方法。
(二)实施微项目化学习突破重难点依据课程标准,从学科的核心概念中遴选出学科知识重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微项目化学习要素,构建基于学科重难点突破的微项目化模型(如图1所示)。
微项目化学习的基本模型是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确定核心概念,从中提取出重难点知识,建构微项目任务,通过实践活动聚焦重难点知识,最终贯彻课程标准。
呈现课堂 研究问题

呈现课堂研究问题——记鄞州区高一高二物理教研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各校合作与交流。
11月30日,在鄞州中学的大力协助下,鄞州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在鄞州中学顺利举行。
来自我区九所高中的高一、高二物理教师大部分老现齐聚一堂就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展开深入学习和研讨。
活动分为课堂教学展示、评课和专业讲座三个议程,依次在上下午举行。
上午的课堂教学展示由来自鄞州中学的童辉老师和正始中学的吴苗军老师分别就高一的《牛顿第一定律》和高二的《交变电流》两个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两位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精心设计,认真准备,为听课教师展示了两节精彩的高中物理课,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示完毕后由我区省特级教师鄞州中学陈光红老师和市骨干教师正始中学潘春芳老师分别对两节课分别进行了点评。
其中,童老师在双斜面实验后创新的师生互动——老师扮演伽利略,学生扮演小球,进行师生对话——赢得了潘老师的好评。
从学生口中说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学生的情感被充分地激发,真正达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紧接着童老师大胆地放了首《蜗牛》,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使师生之间的情感更近了。
另外,引课中的撕纸游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以及上课老师扎实的基本功都得到了潘老师和所有听课老师的好评。
正始中学的吴苗军老师是一位刚工作一年的年轻老师。
但是年轻的他上课主线清晰,重点突出,受到陈光红老师的赞许。
特别是在实验中吴老师采用垫高实验器材,白纸衬托等方式增加实验现象的可视度和清晰度。
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吴老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
最后两位点评老师都针对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中肯的改进意见。
下午的三个讲座分别由鄞州高级中学周东汉老师谈《会考复习》,鄞州中学陈前老师阐述《物理学之美》,鄞州区教研室物理教研员何丰明老师举例说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
依托精准“追问”

依托精准“追问”助推思维发展作者:***来源:《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2024年第02期【摘要】追問是数学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手段,精准的追问有助于学生更透彻的理解学习内容,发展数学思维。
文章以“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为例,通过课上的五次“追问”,帮助学生理解方法、感受共性、把握本质、体会价值、发展思维。
【关键词】追问核心素养数学思维追问,顾名思义就是多次的问、刨根究底的问。
数学上的追问,指的是教师在教授某一教学内容时,为了能让学生理解的更加透彻,提问之后再次提问。
追问是教师对课堂内容的“二次开发”,有效的追问能让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楚、从单一到丰富。
教师在教学中精准的追问,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养成。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节课,学生在学习这节课时,需要经历画线段图、分析线段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感受画图的策略的优点和价值。
那么,如何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画图策略的本质理解的更加透彻?在教学时,笔者特别注意五处“追问”,助推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课上追问,助推学生思维发展(一)游戏中“追问”,孕伏方法一节课中导入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更好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本节课中,笔者设计了一个热身小游戏,在游戏中“追问”,为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做好孕伏。
片段1:游戏处追问谈话:小宁和小春喜欢收集邮票,我们用圆片表示他们收集的邮票的个数,怎样做能让他们的邮票同样多呢?学生回答3种解决方法:(1)给小春添上2枚;(2)给小宁去掉2枚;(3)把小宁多的2枚中的1枚给小春。
基于以上的热身活动,教师提出第一个追问:[追问1]为什么不能把多的2枚都给小春呢?学生回答的三种方法中,前两种方法,无论是给小春添上两枚,还是给小宁去掉两枚,都是在其中一个人的邮票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另外一个人的邮票数,使两人的邮票数变得相等的。
第三种方法更难理解,需要将多出来的两枚中的一半分给小春。
宁波市第七届课程与教学个人课题

这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宁波市第七届课程与教学个人课题的相关内容,帮助您深入了解这一主题。
一、主题背景宁波市第七届课程与教学个人课题是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学习的瓶颈和困惑,提出自己的课题研究方向,完成对于课题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这一活动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二、主题意义宁波市第七届课程与教学个人课题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育研究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课题研究,促进了课程改革与教学改进的深入。
这一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学校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从简到繁的讨论1. 课题选定与研究范围在宁波市第七届课程与教学个人课题中,教师首先需要选定一个贴近教学实践的课题方向,明确研究的范围和目标。
这一过程需要教师深入思考课题的重要性和实际需求,确保课题的研究既具有现实意义,又能够为教学实践带来积极的影响。
2. 理论探索与实践结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这既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 教学实践与成果展示教师需要将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教学实践成果,通过课堂教学实施,验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性。
教师还需要进行成果展示,与其他教师共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心得,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共享。
四、总结回顾宁波市第七届课程与教学个人课题的开展,为教师的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能够深入思考教学中的难点与瓶颈,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成果展示与交流,教师也能够从其他教师的优秀经验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我的文章写手,我深知宁波市第七届课程与教学个人课题的重要意义。
《4.3相似三角形》课例展示

《4.3相似三角形》课例展示
徐奋
【期刊名称】《《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年(卷),期】2018(000)033
【摘要】著名思想家培根曾这样讲到:数学是思想的体操。
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时代赋予老师的重任,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尤其关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思维之花盛开在课堂,是需要重点思考和重视的。
本文以浙教版九年级上册4.3相似三角形课堂展示为例,细说如何打开学生的课堂思维,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总页数】1页(P154-154)
【作者】徐奋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蓝青学校 3151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基于学情有的放矢,预设开放促进对话r——"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课例解读 [J], 王静
2.聚焦核心素养关注课堂教学——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判定的综合应用”课例
研究 [J], 刘丽华
3.专题设计促进深加工学习——初三专题复习“二次函数背景下相似三角形的存在问题”课例研究 [J], 李怡沁
4.项目式学习《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课例及点评 [J], 龙丽;王华
5.从几何课例研修活动看中式课例研究的特征
——由ICME-14平面几何课例主题特色展示引发的思考 [J], 杨玉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师发展学校工作计划

教师发展学校工作计划•相关推荐教师发展学校工作计划(精选13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
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发展学校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发展学校工作计划篇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
新课程使教师的职业角色和职能发生了很大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自觉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自我设计专业发展,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而学校应该努力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创设环境和条件,关注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
由于我校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师队伍的整合至关重要和迫切。
因此,我们必须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今后一个时期一切工作的核心来抓,高度重视,刻不容缓。
我们针对学校发展的实际和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本着教师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建立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把教师教育作为实施课程改革,推进我校跨跃式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力求在短时间内造就一批高素质、高水平教师。
并力求使广大教师能主动适应当代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和教育教学技能的实际能力。
我校实施教师教育发展的目的是使每一个教师不仅能胜任本职工作,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而且还要把他们锻造成为一支政治思想过硬,业务能力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的科研型教师。
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中,一定要把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教师教育的首要位置,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使教师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作风正派、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能为人师表。
经过学校认真研究,充分讨论,现拟定20xx学年度汝南县第三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实施年度工作计划如下:(一)、领导重视、健全制度为提高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本着对教师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我校把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摆在优先实施的战略地位,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认真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课堂寻求突破
——记宁波市第九届初中英语名师带徒第一次活动
欢乐圣诞,学术饕餮。
12月25日,宁波市第九届初中英语名师带徒第一次集中活动在美丽的鄞州姜山实验中学拉开了序幕。
市教研员陈勤苗老师,市名师杨春妹老师、盛燕萍老师和陈安萍老师、舟山部分骨干教师、14位徒弟及姜山实验中学的全体英语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此次活动目的(聚焦课堂寻求突破)明确,成效显著。
教师课堂精彩纷呈、专家点评精辟到位
上午来自鄞州实验中学的葛莹莹老师首先为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心设计的九年级课外阅读课,葛老师的教学主线清晰,阅读策略得当。
课前预设生成,操练形式多样,由点及面。
合理解读文本材料,注重课后提升,基于主题情感进行语言训练。
学员李耀凤老师对这堂课表达了自己的几点感想,引发我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如怎样加强阅读课生词的巩固使用,如何更有效地渗透阅读策略,如何更有意义地整合教材、调整文章结构及如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积累好词佳句等。
市名师杨春妹老师随后中肯指出:课外阅读教材的选取需谨慎,应着眼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在教学设计上要激发学生求知的内动力。
给予学生完成任务的充分时间,找到in-take 吸纳和out-put输出的平衡点,将文本内容贯穿学生语言学习的全过程。
市教研员陈老师对这堂课作了简要精辟的点评,认为教师需给学生问题,让学生找答案;给学生权利,让学生去选择;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去思维;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去发展。
激情爆炸、幸福课堂
第二堂课是由姜山实验学校的姜燕萍老师为我们献上的一堂耳目一新的八年级听说课《Unit11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Section B》,姜老师利用导学案为本课设计了五个任务,在近15分钟的时间里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所分配的任务,并作最终展示。
学生拼读能力得到培养,基础更加务实,语境创设并融入情感,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
市名师陈安萍老师向大家简述了鄞州区自上学期以来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的背景以及这种新课堂的基本结构。
然后授课教师姜燕萍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她上这堂课导学案的设计思路,让第一次接触这种课型的老师对“新课堂”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姜山实验中学的老师们就这种新课型的操作和参加活动的老师们进行互动答疑。
市教研员陈老师对我们的课改现状给予充分的肯定,他真诚地说:“英语课原来可以这么上!这样一批来自农村的初中学生,面对大众,可以如此从容不迫,侃侃而谈……”这无疑坚定了我们将改革继续进行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他和杨老师也提出了这种新课型存在的问题,给了我们很中肯的建议,比如在群学对学环节中,是否所有的同学在充分利用时间。
学生的评价语言可以更加
规范、更加丰富、更加地道。
导学案的内容要少而精,设计的活动要有思维的深度和厚度等等。
最后陈老师强调:无论我们采用哪种授课形式,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尤其是开放式课堂更需要有教师优秀的语言素质、灵活科学的教学设计能力和组织能力。
他说:世界教科文组织有这样的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教学环境3分+教学方法4分)×教师的素质。
无疑教师的素质是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研究,才能不断地成长。
在这本该瑞雪纷飞的圣诞季,我们踏着冬日暖阳而来,投身于浓浓的教学研讨活动。
这一天我们收获的不仅是上课老师的智慧和汗水,让我们感受颇深的是名师带徒活动给我们搭建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对于我们这些学员来说,这短暂的三年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新起点,新考验,新发展!带着领导和师傅们的谆谆嘱托和任务,我们将努力前行!
(余姚市三七市镇中朱丹丹姜山实验中学陈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