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 专题二 大气运动 专题2 第1讲 对点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含解析)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含解析)

第一讲大气的受热过程理清大气的受热过程由图忆知1.写出图中字母的含义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逆辐射。

2.能量来源(1)最根本的能量来源是A(填字母)。

(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B(填字母)。

3.大气的受热过程受热过程具体说明地理意义环节1:“太阳暖大地”绝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A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地面增温→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环节2:“大地暖大气”地面被加热,并以B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除少数透过大气射向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吸收大气增温→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环节3:“大气还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称为C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热量返还地面→实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4.大气的两大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红外线。

②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与云层厚度有关。

③散射作用:波长越短的可见光越容易被散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即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起补偿作用。

地面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同时大气向外辐射红外线,其中大部分指向地面,即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特别提醒]大气逆辐射并非只有在晚上存在,白天也存在,而且白天比晚上强。

大气逆辐射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2时左右,并不是在晚上。

题组练通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 )A.晴朗天气,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B.湖泊湿地,b能缓慢加热大气C.CO2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解析:选B 读图可知,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

晴朗天气,云量少,大气吸收a很少,A错;湖泊湿地比热容大,吸热和放热过程长,能缓慢加热大气,B对;CO2增多,c大量补偿地面失热,C错;冰雪地面反射率高,地面吸热少,放热也少,a→b的转化率减少,D错。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2 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2 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课件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答案:B 解析:大规模的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进入大气层,会通过反 射、散射和吸收等形式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使地表温度下 降。
五、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分析影响气候的影响因素应注意以下几点: 1.熟练掌握从多个方面分析某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尤其是自然 因素。如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可从纬度、海陆、大气环 流、地形、洋流等方面逐一分析。 2.分析气候的区域差异要抓住主导因素,如南北差异重点考虑 纬度和大气环流因素,东西差异优先考虑海陆和洋流因素,局部差异 首先考虑地形因素。 3.分析每种因素的影响时都要落实到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上。
(2015·天津卷)读2015年5月某日1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 单位:百帕),回答3~4题。
3.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和b点之间存在一个冷锋,根据所学 知识可知,冷锋的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后。图中a点位于冷锋锋后,受 冷锋影响,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4.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 )
A.黄海沿岸
B.台湾海峡
C.海南岛周围海域 D.菲律宾附近海域
答案:D 解析: 注意“灾害性海浪”这个关键信息点,“灾害性”意味 着海浪大,而海浪大与风力强密切相关,由此可以判断出该地区气压 梯度力大,表现在图上就是等压线密集。由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以看 出菲律宾附近海域存在一个势力较强的低压中心,风力大,容易出现 灾害性海浪。
备考策略 1.夯实基础。对大气热力状况、降水、天气和气候等知识要充分理解 和掌握,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充分理解重点难点。如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常见天气系统的形成等。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112 大气运动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112 大气运动课件

3.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
二、2个技巧须掌握 1.光照、热量的联系与区别 (1)海拔相近:高纬地区光照优于低纬地区,内陆地区光照 优于沿海地区(天气晴朗)。 (2)纬度相近:高海拔地区光照优于低海拔地区(大气密 度),气候干旱地区光照优于气候湿润地区(大气中水汽含量)。 (3)一般情况:低纬地区光热充足,高纬地区光热不足;中 低纬高山高原地区,光多热少;中高纬内陆干旱地区,光多热 少。
2.分析昼夜温差大小的三大技法 (1)看地势高低,一般是地势高温差大,地势低温差小。 (2)看天气状况,一般是晴朗天气温差大,阴雨天气温差 小。 (3)看下垫面性质,一般是下垫面比热容大的温差小。
3.大气运动特点对气温和降水影响的答题思路 (1)上升气流→降水多;下沉气流→降水少。 (2)低纬到高纬气流→温度高;高纬到低纬气流→温度低。 (3)海洋到陆地→湿润;陆地到海洋→干燥。
4.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对天气的影响 (1)冷锋 ①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②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大风、雨雪等天气现象。 ③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和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 气转晴。
(2)暖锋 ①过境前: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②过境时:多云和降雨天气,连续性降水或雾。 ③过境后: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 晴。 (3)准静止锋与天气:多连续性阴雨天气。 5.气旋(低压系统)、反气旋(高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1)低压系统→中心气流上升→多为阴雨天气。 (2)高压系统→中心气流下沉→多为晴朗天气。
大气热力状况与大气运动
(2013·北京文综)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专题二大气运动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角度1 大气受热过程及原理(2017·高考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2.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3.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解析:第1题,双层覆膜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膜内气温应高于当地实际温度,排除③④。

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温差小,膜内平均温度几乎无变化,排除①。

应选B。

第2题,由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寒冷期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很小,而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大,因此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由于地膜的保温作用,膜内温度日变化相对较小,与实际气温的日变化不一致。

第3题,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地种植葡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积累,且寒冷期平均气温与图示气温相近,故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1.B 2.C 3.D角度2 大气环流及其影响(高考全国卷Ⅱ)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4~5题。

4.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5.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解析:第4题,S市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风力较弱,导致常被雾笼罩,故C项正确。

2017年高考地理(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2 大气运动规律

2017年高考地理(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2 大气运动规律

专题02 大气运动规律【考向解读】1.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4.气候类型分布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命题热点突破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热力作用(1)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就是热量的传输过程。

太阳辐射经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大气辐射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还给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2)地表主要在白天接受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随时都存在,只不过不同时刻强弱不同且大气辐射最强和地面辐射最强的时刻分别是大气温度最高和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刻。

(3)大气保温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①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②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既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果实的糖分积累。

2.逆温及其影响(1)逆温有辐射逆温、平流逆温、地形逆温和锋面逆温等几种形式。

辐射逆温较为常见,无论其形成还是结束都是从近地面开始的。

(2)无论哪种形式的逆温,都不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从而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剧大气污染。

(2016•江苏卷)2016 年1 月24 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

图3 为该日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6 题。

5. 此时我国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6. 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A. 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B. 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C. 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D. 冷锋过境,降温明显【答案】5.D 6.A【变式探究】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面大气层冷却强烈,较高大气层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这种现象称为辐射逆温。

读图,回答3~4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二 大气运动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二 大气运动

【应用点拨】 1.影响气候的因素
2.气候类型成因模式图(以北半球为例)
3.气候描述技巧 (1)描述气候特征抓住三要点: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 分别进行描述。①描述气温要指出冬夏气温的高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 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②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的 多少、年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的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 或干燥以及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2)描述气候分布抓住两个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例如,地中海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 35°大陆东岸等。 (3)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 (4)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常要表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 的多少等。
图表判读
【典图】 气候资料统计图
掌握方法 提高技能
【方法步骤】 步骤1:读图名和图例等明确统计图所示地理要素。如各图中均表示气温、 降水统计资料。 步骤2:气候统计图的核心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最低(高)月均温决定区域的 半球位置,如图1所示气候类型位于北半球;最低月均温决定了气候类型的 温度带,如图2中最低月均温在0~15 ℃,该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气候类型或 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的季节分布决定了气候类型,如图2中气候类型降水 集中在夏季,该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步骤3:做具体题目时要结合文字材料、图表材料等获取有效信息或推论信 息。如下题中气候类型的降水和气温特点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
系统构建 考点剖析 专题重组 图表判读 当堂演练
系统构建
整合知识 构建体系

答案:1.削弱 2.保温 3.热力环流 4.锋面
考点剖析
突出热点 剖析解题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专题二大气运动专题2第2讲对点含答案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专题二大气运动专题2第2讲对点含答案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2讲(2016·贵州高三适应性考试)下图中甲图示意某天气系统近地面的一条等压线上P、Q两点的风向,乙图示意甲图中P、Q两点连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

据此完成1~2题。

1.该天气系统为( B)A.北半球气旋B.南半球气旋C.北半球反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2.乙图中能正确反映P、Q两点连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是( C)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根据一条等压线上P、Q两点的风向分别为西北风、东南风,可以推断甲天气系统为气旋或低压(气流向中心辐合),再根据气流方向可以判断地转偏向力向左,从而确定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半球。

第2题,甲图中P、Q位于近地面的一条等压线上,近地面为低压,高空为高压,乙图中③符合要求。

下表为我国四个城市某月连续一周的天气预报。

回答3~4题3.此时段( C)A.锋面雨带正在自南向北移动B.寒潮的影响范围遍及四城市C.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出现冷锋天气过程D.用于预报天气的卫星云图依靠GIS获取4.四城市的天气与相关诗句的描写最吻合的是(B)A.北京周四的天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杭州周一的天气-—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C.广州周三的天气——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昆明周日的天气-—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解析:第3题,从表格可以看出,此时段锋面雨带正在自北向南移动;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出现冷锋天气过程;寒潮只影响到北京市;用于预报天气的卫星云图依靠RS获取,所以C正确。

第4题,北京周四的天气是冷锋过境之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发生在江淮之间,昆明周日为晴天,温度高,荷花早已盛开,所以B正确。

(2016·江苏卷)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

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6题.5.此时我国(D)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6.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A)A.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D.冷锋过境,降温明显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并不都是在高压脊控制;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高压控制下降水较少;三亚比昆明的等压线稀疏,所以风力也比昆明小;根据等压线的方向可以作出北京和上海的风向,两地的等压线方向差不多,所以风向基本相同。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课件

感悟高考真题
[2022·全国乙卷,9~11]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 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
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
A.1时
B.7时
C.13时
D.19时
和荒漠化土地增多,易形成沙尘源,为沙尘暴提供物 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使春季气温回升快,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为沙 尘暴提供动力条件。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 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易混概念3 降水、降雨 (1)降水——包括雨、雪、淞、雾、露、霜、霰、雹等多种形式。 (2)降雨——是降水中的主要类型。因为各地降雨量一般总是远大于 降雪(南北两极和一些高山地区除外)、雾量,所以经常用降雨量来代 替降水量。 (3)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 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 在气象上常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我们把降水常分为:小雨、 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 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 等。
答案:丙。丙位于高压中心及沙漠东侧,为偏西风,且风力较大,沙尘主要吹 向丙地。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甲地受高气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两地均以 晴朗天气为主,且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较小;丁地距离沙漠较远,且丁地西侧 有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发生沙尘天气;丙地等压线较为密集,风力较大,同时丙 地西部为沙漠,靠近沙源地,同时丙地为偏西风,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区的沙尘带 至此处,利于沙尘运动。
1.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夏季大于冬季 ②郊区大于城区 ③冬季大于夏季 ④城区大于郊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2 大气运动共36页文档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2 大气运动共36页文档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2 大气 运动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二)大气运动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二)大气运动

专题训练(二)大气运动一、练基础小题——提速度(2018届高三·池州联考)“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被称为“旗云”。

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珠穆朗玛峰7 500 m以下被冰雪覆盖,7 500 m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

读“旗云”示意图,完成1~3题。

1.“旗云”多在( )A.阴雨天出现B.日出前后出现C.晴朗白天出现 D.晴朗夜间出现2.下列大气现象的成因与“旗云”差异最大的是( )A.山谷风 B.华北季风C.湖陆风 D.盛行西风3.据图可知,“旗云”飘动的位置( )A.越向上掀,高空风越大 B.越向下倾,高空风越小C.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 D.下倾,不易登山解析:1.C 2.D 3.D 第1题,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成的水滴、冰晶等或者它们聚集在微尘周围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可见物。

在天气晴朗时,受太阳光照,坡面升温较快,气流沿碎石坡面对流上升,在快到达峰顶时,凝结成云。

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云高出山顶时受到高空西风的影响,形成旗云。

综合这些再看题目选项,只有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出来之后碎石才会受到太阳辐射升温,夜晚,阴雨天,日出前后或没有太阳照射,或温度低,没有气流上升,不能形成旗云。

所以本题选C。

第2题,从上题分析可以看出,旗云的成因与热力环流的热力性质有关,这与山谷风、湖陆风、华北季风的形成都类似,盛行西风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两个高低气压不同而形成的风带,而两个气压带的形成皆是由动力因素而导致的,所以其成因和旗云差异最大。

所以本题选D。

第3题,分析示意图中山坡两侧的气流运动箭头指向,可以推测出旗云若上掀,则说明气流上升对流运动强,高空的风对其影响小,也就是高空风小,风力条件有利于登山;若其下倾,则说明对流运动弱,高空中的风大,这时候影响登山;旗云飘动的位置跟高空中的风力、风向有关,与太阳辐射没有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讲
读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示意图。

回答1~2题。

1.H的数值应为(B)
A.40 B.60
C.125 D.134
2.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不会影响(A)
A.A的数值B.B的数值
C.I的数值D.G的数值
解析:第1题,H的数值应该是大气支出中指向大气的部分。

数值上等于大气的热量收入与热量支出之差。

大气的热量收入为19+23+10+114=166,所以H=166-106=60,故选B。

第2题,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会使大气中的各种数值发生变化,但不会影响太阳辐射。

(2016·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2016年某月新加坡惨遭雾霾笼罩,空气污染指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新加坡雾霾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C)
A.该雾霾现象主要是由于当地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烟尘
B.该雾霾现象的“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
C.该雾霾现象持续发生时,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可能正忙于剪羊毛
D.该雾霾现象的产生与当地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
4.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D)
A.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B.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
C.爪哇岛植物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D.除东、西两端外,马六甲海峡内流向西北的海水流速冬季较大、夏季较小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烟雾飘移方向为东北,说明此时吹西南风。

由于烟雾浓度的范围比较大,新加坡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加上风向的影响,所以产生的原因不是当地人口密集,生产活动排放大量烟尘,A错;根据烟雾飘移的方向,该雾霾应该来自苏门答腊岛,B错;该地吹西南风时,气压带风带往北移动,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正忙着剪羊毛,C对;该地雾霾现象的产生,主要是从西南方向吹过来的,D错。

第(2)题,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A错;马来半岛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东西侧全年降水丰富,只有北部有一小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该海域吹西南风,西侧迎风坡降水多;冬季吹东北风东侧迎风坡降水多,B错;爪哇岛土壤肥沃主要因为火山灰多,不是有机质多,C 错;马六甲海峡内海水流向,跟气压带和风带有关。

冬季太平洋海域盛行东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向西流呈逆时针流动,整体上是自东向西流,导致马六甲海峡西侧安达曼海的海面降低,马六甲海峡海流补偿北印度洋海水增强,这时马六甲海峡海流速度较大;夏季受印度洋的顺时针洋流影响,流速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