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疗法的独特性
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9bd7d2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9.png)
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艺术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疗法,通过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帮助人们缓解压力、释放情绪、提升自我认知,并促进心理健康。
本文将探讨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艺术治疗方法。
一、绘画与绘画疗法绘画是一种自由、创造性的艺术表达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抒发情感、反思内心,从而减轻焦虑和压力。
绘画疗法通过指导个体进行绘画创作,促进情感的宣泄和自我认知的提升。
研究表明,参与绘画疗法的人们往往会感到放松和愉悦,有助于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
二、音乐与音乐疗法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力。
音乐疗法通过欣赏、演奏或创作音乐,帮助人们调节情绪、减轻压力。
研究发现,音乐能够影响大脑中的情感中枢,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达到舒缓情绪、减轻痛苦的效果。
音乐疗法常被用于治疗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
三、舞蹈与舞蹈疗法舞蹈是一种身心协调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身体的动作和肢体的表达来传递情感。
舞蹈疗法通过舞蹈动作的练习和表演,帮助人们释放累积的情绪、重建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
研究发现,舞蹈疗法可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减轻焦虑、抑郁和创伤等心理问题。
四、戏剧与戏剧疗法戏剧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情节创作来帮助人们表达内心情感和体验。
戏剧疗法通过参与戏剧表演、剧本创作等方式,帮助人们发现并改变自己的问题行为模式、增强社交能力和自我认知。
研究表明,戏剧疗法对于治疗自闭症、社交恐惧症和人际关系问题等有显著效果。
五、写作与写作疗法写作是一种个人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整理思绪、记录情感、表达内心。
写作疗法通过指导个体进行写作创作,帮助人们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感,从而减轻情绪压力、改善心理健康。
研究发现,写作疗法可以改善抑郁、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
结语:综上所述,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参与绘画、音乐、舞蹈、戏剧和写作等艺术形式,可以帮助人们释放情绪、缓解压力、增强自我认知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论述艺术疗法的医疗条件、九大应用、四大类型、三大特性
![论述艺术疗法的医疗条件、九大应用、四大类型、三大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71302f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b.png)
论述艺术疗法的医疗条件、九大应用、四大类型、三大特性一、引言艺术疗法是一种结合艺术和心理治疗的综合性治疗方法。
它利用绘画、音乐、舞蹈、写作等艺术形式,帮助人们克服情绪问题、缓解身心压力、促进身心康复。
本文将论述艺术疗法的医疗条件、九大应用、四大类型以及三大特性。
二、艺术疗法的医疗条件艺术疗法的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医疗条件,包括以下几方面:1. 医疗机构:艺术疗法通常在医疗机构进行,以确保患者能够接受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2. 专业团队:艺术疗法需要专业的艺术治疗师或专业心理医生进行指导,确保治疗过程得到科学、安全的保障。
3. 患者合适性:患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表达能力,并且与治疗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三、艺术疗法的九大应用艺术疗法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应用:1. 心理康复:帮助个体克服心理问题,提升自我意识,增强心理韧性。
2. 儿童发展:促进儿童的感官认知、情绪管理、社交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 增强自尊:通过艺术创作和表达,提升患者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
4. 缓解压力:通过艺术创作的过程,减轻压力、舒缓情绪,增强心理健康。
5. 康复治疗:帮助患者康复,重塑身心平衡,提高日常生活功能。
6. 特殊群体:针对残疾人群体、创伤幸存者等特殊人群的康复和心理辅导。
7. 自我探索:通过艺术创作反映自身内心世界,探索个体的内心需求和潜在问题。
8. 社会适应: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环境,增强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
9. 个人成长: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提升自我实现和幸福感。
四、艺术疗法的四大类型艺术疗法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可以分为四大类型:1. 美术疗法:以绘画和创作为主要手段,通过色彩、线条等艺术元素表达和释放情感。
2. 音乐疗法:通过音乐创作、演奏和聆听音乐来调节情绪、提升心理健康。
3. 舞蹈疗法:通过舞蹈和身体表达来增强身心协调、舒缓紧张情绪。
4. 文学疗法:利用写作和文学创作来帮助患者表达情感、找到自我解决问题的途径。
绘画疗法
![绘画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5d79de0242a8956bece49d.png)
绘画疗法的临床运用
由于艺术疗法具有降低防御、缓解各种不良情绪的 功能,使得艺术疗法在特殊儿童的干预及治疗中运 用及其广泛。 精神分裂症 绘画疗法能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 神状况,促进其自我概念的提升和改善其社会功能。 抑郁症 绘画能减轻患者的抑郁状态,了解情感冲 突的原因,增加其沟通和社交能力。 癌症 绘画有利于癌症患者放松焦虑的心情、表达 真实的自我情感和找到新的人生意义。
人本主义 娜塔莉.罗杰斯在父亲来访者中心 思想基础上,结合表现性艺术,创立了“来 访者中心表现性绘画艺术治疗”方法。 1973年,马拉.贝坦斯基出版了《通过自我 表现的自我探索》,她认为人本主义的积极 的治疗关系中,病人得到了用艺术进行自我 表现的机会,就会很快克服自身自闭性症状。 自我发现和自我意识就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 和回顾反映出来,继而将它转换成知觉传递 给他人。强调艺术疗法中艺术现象与经验中 的现象必须相互联系才会出现。创作行为和 对作品的深思都会给来访者带来有关自己的 领悟和洞悉,表现-发现-交流是治疗过程中 的三个必要的过程。
家庭系统取向 通过来访者的图像或色彩信息,了 解他们内心中真正的意义上的自我表述与家庭表述, 治疗师将来访者的部分或全部家庭成员卷入以艺术 创作为介质的和治疗过程中来,是为了了解绘画中 出现的视觉图式与他们正面临的亲密关系模式中的 关系,了解视觉图式反映出来的家庭关系中各种心 理症状之间存在的纠缠不清的关系。绘画创作过程 可以“切片”似地反映家庭沟通模式。 团体治疗取向 在治疗性的团体当中,个体将长期 生活中形成的心理内向投射找出来,团体过程的目 标是要帮助来访者引出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思考与 行为的模式,从而使个体惯有的寻求安慰的方式和 看待世界的方式得以显现,团体成员用自己创造和 自己所看到的形象,对关键问题作出非语言性的探 讨
绘画艺术疗法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绘画艺术论文-艺术论文
![绘画艺术疗法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绘画艺术论文-艺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0201bc33968011ca2009107.png)
绘画艺术疗法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绘画艺术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以言语为媒介的心理治疗在认知行为矫正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处理情绪及情感等心理问题时效果并不尽如意,而绘画艺术疗法能够抵达言语治疗所不能抵达的层面,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目前国内关于绘画艺术疗法已经有一部分研究,现本文从绘画艺术疗法在国内的发展、应用现状及疗效综述如下。
1绘画艺术疗法在国内的发展艺术疗法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是使用艺术作为主要的沟通媒介。
通过艺术创作本身,或对创作过程及艺术作品的思考,个体可以解决内部矛盾和问题,提升自我意识,提高压力应对能力,改善认知功能,体会艺术创作的乐趣,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1]。
虽然当代艺术疗法是一个相当新的概念,但是在人类历史开始初期,艺术就被作为思想和观念的沟通工具。
绘画艺术疗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岩洞壁画,尽管研究者尚不清楚岩洞壁画准确的目的,但有理论认为其可能是宗教仪式的一部分或发展族群关系的介质[2]。
随着历史的发展,艺术逐渐成为一种自我表达的工具。
直到20世纪40年代,艺术被作为一种治疗的手段并发展为一门的学科,被应用于临床中许多疾病的治疗,艺术治疗师利用其专业的知识和心理治疗技术,选择并设计出适合来访者需求的干预方法和课程,以实现治疗目标[3]。
而绘画艺术治疗作为艺术疗法的一个分支,与此同时也得到建立和发展。
绘画艺术疗法的重点不在于艺术或者绘画技巧,而在于通过非语言的和符号的方式来实现沟通、表达和传递复杂的情绪和情感的目的。
国外近20年,将绘画作为心理干预的一种手段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有许多研究。
但绘画艺术疗法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短暂,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绘画艺术疗法在临床的应用才初显端倪。
费明等[4]最先探讨了绘画艺术疗法对精神患者的影响。
21世纪,绘画艺术疗法在中国不断的发展和深入,关于绘画艺术疗法的研究也逐步增多。
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
![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56e6b43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6.png)
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近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绘画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世人的赞叹。
这种绘画形式,不仅展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传达了丰富多样的情感和思想。
中国传统绘画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在于其精湛的技艺、雅致的画风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传统绘画注重形神兼备,更注重意境的表达。
传统绘画通过选材、构图和细腻的笔触,生动地表现了自然风景、人物形象和物象。
画家们通过描绘细腻的纸鸢、宛如真实的花卉、活灵活现的动物等元素,以及运用透视、遣辞等手法,使观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这种注重意境的表现方式,不仅使传统绘画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让观者在品味绘画作品时得到极大的享受。
其次,中国传统绘画以留白的艺术手法展示空灵之美。
传统绘画非常擅长运用留白来表现画面的意境和情绪。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空白部分通常占据整个画面的高比例,给予观者充分的想象空间。
这种留白不仅让画面更加韵味深长,也留给人们思考的余地,使人更加沉浸其中,感受到绘画作品蕴含的深意。
第三,中国传统绘画极富象征性和隐喻性。
传统绘画中常常运用一些象征性的元素,这使得画作更具诗意和艺术感。
中国传统绘画中常用的象征动物有麒麟、龙等,它们代表着吉祥和权力。
此外,花卉、草虫、岩石等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这种象征性和隐喻性的应用可以使观者在欣赏绘画作品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品味画作背后所隐藏的故事和寓意。
最后,中国传统绘画强调自然和谐,追求画面的平衡。
中国传统绘画追求画面的平衡和谐,强调各个元素在画面中的相互呼应与配合。
画家在构图时,注重组织整个画面,使各个元素的大小、颜色和位置相互协调。
这种追求平衡的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注重和谐与平衡的思想,也使得传统绘画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总之,中国传统绘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者。
传统绘画通过精湛的技艺、雅致的画风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带给人们极大的观赏享受。
艺术治疗残疾人的心灵疗愈之道
![艺术治疗残疾人的心灵疗愈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3c720e2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b.png)
艺术治疗残疾人的心灵疗愈之道艺术治疗是一种通过艺术形式来促进心理和情感健康的疗法。
对于残疾人来说,艺术治疗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心灵疗愈之道。
无论是通过绘画、音乐、舞蹈还是表演,艺术都具有独特的力量,能够帮助残疾人走出心理困境,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本文将探讨艺术治疗在残疾人心灵疗愈中的作用,并介绍几种常见的艺术治疗形式。
一、绘画艺术治疗绘画是一种表达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强大方式。
无论残疾人是否有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绘画他们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声音。
艺术治疗师可以通过提供各种绘画材料和创作环境,鼓励残疾人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绘画过程能够帮助残疾人放松身心,释放压力,并且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同时,艺术治疗师也可以通过绘画作品的解读,与残疾人建立起深层次的沟通和理解。
二、音乐艺术治疗音乐是一种普遍的语言,它可以超越言语的障碍,直接触动人心。
音乐治疗可以通过听音乐、演奏乐器和创作音乐等方式,帮助残疾人表达情感、缓解焦虑、提升自尊心。
在音乐治疗中,残疾人可以找到身心平衡,并与艺术治疗师建立起信任和亲密关系。
音乐的旋律和和谐能够激发残疾人内心的积极情感,带给他们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三、舞蹈艺术治疗舞蹈艺术治疗是一种通过舞蹈动作和身体表达情感的疗法。
对于残疾人来说,舞蹈艺术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改善身体协调性和自我形象,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舞蹈的律动和表演可以让残疾人感受到自由和自信,减轻心理压力和抑郁情绪。
同时,舞蹈艺术治疗也能够促进残疾人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交能力,增加他们的社交圈子和支持网络。
四、表演艺术治疗表演艺术治疗是一种通过戏剧、表演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帮助残疾人理解和解决内心问题的疗法。
表演的过程能够帮助残疾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情绪和境遇,从而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通过表演,残疾人可以与自己的困境和情感进行对话,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渠道。
表演艺术治疗也促进了残疾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绘画艺术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中的应用探索
![绘画艺术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中的应用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2287b2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f.png)
绘画艺术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中的应用探索绘画艺术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中的应用探索引言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关注的焦点。
心理辅导与咨询作为一种重要的帮助手段,为学生提供了宣泄情感、寻求支持和解决问题的空间。
然而,传统的谈话式心理辅导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探索更为多样化的方法。
绘画艺术疗法作为一种借助绘画媒介来促进情感表达和个人成长的方式,渐渐受到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领域的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绘画艺术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与局限性。
一、绘画艺术疗法概述1.1 定义绘画艺术疗法是一种借助绘画活动进行情感和内心表达的心理疗法。
通过绘画,个体能够将无法言语表达的情感转化为可视、触感的艺术作品,从而实现沟通与情感宣泄。
1.2 原理绘画艺术疗法的原理主要包括:情感宣泄、内省和认知转化三个方面。
首先,通过绘画,个体能够将内心深处的情感释放出来,避免情感的压抑。
其次,绘画活动会促使人们对内心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反省,进一步认识自己。
最后,通过绘画,个体能够改变对事物的认知,调整心理状态,提升自我成长。
二、绘画艺术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中的应用2.1 情感宣泄与释放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压力和困扰,但由于社交环境和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他们往往难以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传统的谈话式心理辅导中,学生可能因为害怕被评判或预设的期望而无法充分敞开心扉。
而绘画艺术疗法提供了一个无压力的宣泄渠道。
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情感用颜色、线条等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对心灵进行解放和宣泄。
2.2 自我认知与成长大学生正处在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对自我认知和身份建构存在着诸多困惑。
绘画艺术疗法能够通过创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绘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揭示出学生的价值观、信念和潜意识,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反省与思考。
在辅导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问题所在,并借此寻找到个人成长的方向。
初中美术中国传统绘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初中美术中国传统绘的特点和艺术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f0e8ad3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f.png)
初中美术中国传统绘的特点和艺术风格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绘画特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初中美术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第一部分: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平面构图及布局:中国传统绘画注重平面构图,力求画面的整体和谐统一。
传统绘画追求画面布局的平衡、谐调和凝练,通过“空灵”、“虚实结合”等手法创造出具有哲理意味和情趣的画面效果。
2. 线条和笔墨:中国传统绘画注重线条的运用。
线条是构建画面结构和表达形象的关键要素,常常以简洁的笔法勾勒出形体与纹理。
传统绘画中,丰富的笔墨变化也是一大特点,线条的控制和水墨的运用能够体现出画家的技巧和个性。
3. 对象的写实与写意结合:中国传统绘画既注重写实,又强调写意。
传统绘画追求物象的写实与表现形式的写意相结合,通过艺术手法的发挥,既能真实地再现对象的外貌特征,又能抒发艺术家的情感和审美意识。
4. 色彩的表现:中国传统绘画以水墨为主要表现方式,辅以适量色彩的点缀。
传统绘画注重用水墨表现对象的肌理和质感,并通过运用不同的灰调和深浅来达到画面的立体感。
色彩在传统绘画中主要用于提升画面的气氛和表现对象的情感。
第二部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风格中国传统绘画源远流长,形成了多个不同的艺术风格,其中包括:1. 工笔画: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风格,追求写实性强的绘画效果。
它在线条的勾勒、用色的丰富和细腻上都有独特的表现,常常以花鸟、人物等为主题。
2. 线描花鸟画:线描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以细腻的线条勾勒花鸟形象,注重表现对象的外貌特征和气质。
3. 写意山水画:写意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艺术形式,通过抓住山水的精神和气息,以极简的线条和水墨表现出山水的壮美和意境。
4. 约定性符号画法:约定性符号画法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对象的简化和符号的使用来表现物象。
【精选】绘画艺术疗法的独特性
![【精选】绘画艺术疗法的独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17b3b6266edb6f1aff001fb0.png)
绘画艺术疗法的独特性为什么绘画艺术治疗具有如此的优势,即能够处理言语疗法所不能抵达的层面?绘画艺术治疗师朱迪思·艾伦·罗宾(Judith Aron Rubin,1998)[6] 曾对此作过很多相关的论述。
艺术治疗的独特效果体现在治疗过程中,特定的治疗师与特定的来访者经过互动而得到的艺术过程,对于来访者来说是一种特殊的、微细的体验。
为此,本书作者经过临床实践,逐渐认识到艺术治疗的独特性在于以下几点。
(一)艺术是一个要求全身心卷入的过程,要验证这一点,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希腊文明,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等思想的巨匠都有过相关的论述。
艺术教育家杜威(Dewey)也曾经写过一本专著《艺术作为经验》(Art as Experience)来阐述艺术过程与身、心、灵的关系。
有过创作体验的人都不会否认艺术具有卷入整个身、心、灵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人类具有的为数不多的活动之一。
圣·弗兰西斯曾说过:“仅仅使用双手工作的人,是一个劳动者;使用双手和大脑的人是一个工匠;只有使用双手、大脑和心灵的人才称得上一个艺术家”。
这句话暗示着艺术创作时的高级信息加工过程。
左右脑功能侧化这一生理学研究结果也支持艺术过程是推动认知功能的有效活动这一结论,而左右脑功能的整合才是最优化的。
艺术创作过程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个左右脑共用并有效合作的过程。
(二)我们的思维绝大多数是视觉性的,但要将这种视知觉信息用语言转述出来,或用理性将感性信息表达出来就要困难得多。
比如,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我们的第一“感觉”相当丰富,但是要将这些感觉说出来却是完全不同的事,我们很可能根据这种感觉采取下一步行动方案,是逗留还是逃逸?而整个的决策过程在一瞬间就完成了。
再如,在梦境中出现的影像就是人类视觉思维的印证。
格式塔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在谈到人类的意识层面时将这种图像信息的处理过程称为“视觉思维”,并在他的一本专著《视觉思维》(Visual Thinking )来专门探讨图像与心理的关系。
美术治疗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美术治疗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cf144a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8.png)
美术治疗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作用美术治疗是一种将艺术与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性疗法,通过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艺术形式,帮助患者减轻压力、缓解情绪,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美术治疗具有独特的作用,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其作用。
一、促进情感沟通特殊儿童常常存在着情感沟通上的困难,因为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比较弱,常常不能用语言或常规行为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此时,美术治疗可以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让特殊儿童将内心的感受通过作品表现出来,从而达到情感沟通的目的。
同时,美术治疗可以让特殊儿童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得到理解和接纳,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特殊儿童常常存在着自我认识不足和自我管理能力差的问题,此时,美术治疗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和引导,让他们从艺术作品中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增强自信心,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鼓励他们积极改进。
通过这种方式,特殊儿童可以逐渐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适应生活。
三、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多元智能是特殊儿童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个体有着不同类型的智能,其中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
通过美术治疗,特殊儿童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等,同时可以通过手工制作等形式锻炼细致的动手能力和耐心,从而促进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
四、增强社交能力特殊儿童在社交方面常常存在着困难,因为他们的习惯性行为和沉默寡言使得他们比较难以和他人沟通和交流。
但是,在美术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可以和治疗师进行通过艺术作品交流,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
同时,在美术治疗中也可以安排多个患者同时进行创作,让他们在艺术活动中互相交流和合作,增强社交能力。
总之,美术治疗在特殊儿童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可以帮助特殊儿童缓解情绪压力、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增强社交能力等。
曼陀罗,绘画也能疗愈你
![曼陀罗,绘画也能疗愈你](https://img.taocdn.com/s3/m/989b68b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0.png)
曼陀罗绘画疗法的起源曼陀罗的内涵曼陀罗是梵文Mandala的音译,最早是来自对曼陀罗花的称呼。
其意译有坛城、道场之意,代表着轮圆具足。
在东方宗教文化中,曼陀罗不仅是祭祀上天、加持修行者修行和冥想的宗教场所,还是古人对宇宙模式的象征和表达。
曼陀罗绘画疗法的诞生曼陀罗绘画是由荣格引入到西方心理学中。
在荣格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后,他的心理开始出现问题,为了治疗心理问题,荣格在接触中国道教典籍《慧命经》的译文后,认为曼陀罗具有整合意识与无意识的冲突和增强心理等重要功能。
于是,荣格将曼陀罗引入绘画,通过曼陀罗绘画的象征方式重建内心的秩序以实现自愈。
最终,荣格结合曼陀罗的特性和自身经验发明了曼陀罗绘画疗法。
创设保护环境,促进内心平和曼陀罗绘画疗法的使用,可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心理两方面为绘画者创设保护空间。
当外部环境变化时,部分绘画者易产生紧张、焦虑、敏感等情绪。
在实施曼陀罗绘画时,分析师应当真诚地关注绘画者,为曼陀罗绘画活动创设具有支持性、包容性和安全感的外部环境。
同时,分析师还需与绘画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关系,让绘画者能够放下心中戒备,帮助绘画者身、心、灵合一地投入到曼陀罗绘画过程中。
曼陀罗结构的圆满和完整使得绘画者的心灵受到保护,有安全之感。
因此,曼陀罗绘画疗法不仅能够在实施时创设具有保护性和安全感的内外部环境,还能使绘画者在具有保护性和安全感的环境中自由创造和表达内在意识与内在自我,从而获得内心的平和。
启动积极情绪,实现自我调节在进行曼陀罗绘画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以及性格内向的绘画者可采用曼陀罗绘画表达内心中压制的情绪,使其得到释放,最终在接受消极情绪后,引导其启动积极情绪。
研究表明,在进行曼陀罗绘画后,绘画者中积极情绪占比有所提高。
曼陀罗绘画疗法的功效38|科学之友| 该研究说明实施曼陀罗绘画可帮助绘画者启动自身的积极情绪。
研究者对曼陀罗绘画疗法进行分析后认为,参与的绘画者能够体验平静、愉悦、满足和爱。
浅谈现代陶瓷绘画艺术形式表现的独特性
![浅谈现代陶瓷绘画艺术形式表现的独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1c05a9c82cc58bd63186bd7f.png)
介 ,通过 运用 线条 、色彩 、形 态等 陶瓷绘 画艺术语 言并
按 照 一 定 的 形式 法则 进 行 艺 术 表 现 与 构成 ,塑造 出能 够 表 现 一 定 的创 作 理 念 和 思 想 内涵 的艺 术 形 象 的 艺术 门类 。 现
展 ,同时在掌握陶瓷器型、材 料、工艺等 的基础上通过形 式法则及其规律进行艺术形式表现 ,从而使陶瓷与绘画得
到 了完 美 结 合 并 上 升 到 瓷 画艺 术 。
精美艺术的存在方式 。现代陶瓷绘画是在艺术创作中通过 色彩和线条等艺术语言并按照一定 的形式化艺术表达未表
现 一 定 的 艺 术 内 容 与思 想 情 感 的 。任 何 事 物 都 有 其 基 本 的 形 式 ,艺 术 必 须 揭 示 这些 形 式 ,形 式 美作 为独 立 存 在 的审
导意 义。
关键 词 :陶瓷绘画艺术 ,现代 ,形式表现 ,形式美 ,独特性
现 代 陶 瓷 绘 画 艺 术 是 借 助 陶 瓷 材 料 作 为 艺 术 创 作 煤
的绘 画艺术形式 ,它具有纯艺术性的特点。现代陶瓷绘画 艺术 的形式表现是陶瓷绘 画语言形式元素的合乎规律性的
组 合 ,是 艺 术 美 的 规 律及 其 艺 术 审 美 的 外部 形 式 结 构 在 对 立统 一 规 律 上 的 表现 。
绘 画 艺术 也 遵 循 先 形 式 、后 内容 、 再 手段 的过 程 法 则 。 现
表现 的最基本特征。现代陶瓷绘画艺术是借助陶瓷材料和
工 艺 技术 为创 作 载 体 通 过 运 用 线 条 、 色 彩 、造 型 等 艺 术 语 言进 行构 图 、设 色和 造 型 表 现 并 在 陶 瓷 表面 塑造 视 觉 形 象
绘画治疗——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绘画治疗——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87ed0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3.png)
绘画治疗——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摘要〕心理健康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儿童的心理健康尤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绘画治疗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手段,通过诊断、帮助改变与结束三大阶段,能够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绘画疗法在处理儿童情绪障碍、提升儿童的自我概念以及提高儿童的社交技能等方面作用突出,不失为一种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绘画治疗;情绪障碍;自我概念;社交技能儿童的有机体正处于发育变化中,还没有定型,在发展过程中,其情绪和行为难免受到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些异常,如畏缩、焦虑内向等。
出现这些异常情绪及行为表现的原因在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较低,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及心境体验等。
而在现代四百多种心理治疗方法中,多数是以言语为媒介从而实施心理治疗的,虽然这些方法在矫正成人非理性认知和思维上有一定的疗效,但在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尤其是以情绪障碍、创伤体验等情绪困扰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问题时,这些疗法难免显得无能为力。
而在绘画治疗中,治疗师以患者的绘画为中介,以此对患者的情绪障碍、创伤体验等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及治疗,可取得一定的实效。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绘画治疗扩展出很多的形式,如:涂鸦画、自由画、画人测验、动态房树人测验、家庭动态图、学校动态图、自画像、树木人格图等。
在这些绘画治疗的形式中,儿童得以借助绘画把言语无法表达的情感或是潜藏的焦虑等表达出来,从而得到帮助,绘画治疗是促进和改善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一、绘画治疗的理论基础1.投射理论绘画治疗主要以分析心理学中的心理投射理论为基础。
它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作用在于减轻焦虑以及保卫自我以维持自身内在的人格结构,这里的投射指的是个体将自己的过失或者不为社会所认可的欲念加诸于他人,又称之为否认投射。
投射可以被看作是无意识主动表现自身的活动,它是一种类似自由意志物在意识中的反映。
投射的产物不仅可以以艺术的形式存在,梦境、幻觉、妄想等形式也都可以理解为心理投射。
绘画艺术治疗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绘画艺术治疗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3d0db5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0.png)
绘画艺术治疗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绘画艺术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特殊教育方式。
它通过绘画、素描、水彩等艺术形式
来治疗患有心理障碍、情感障碍或其他特殊需求的人群。
在特殊教育领域中,绘画艺术治
疗被广泛应用,以帮助学生改善其社交技能、自我表达、情感管理及心理健康等方面。
绘画艺术治疗能够给特殊教育学生带来以下好处:
1. 社交技能改善:绘画艺术治疗可以帮助特殊教育学生获得更有效的社交技能。
艺
术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没有语言障碍的情况下与他人进行交流,建立新的友谊。
2. 自我表达能力提高:绘画艺术治疗可以帮助特殊教育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它可以让孩子们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改善与家人和同学之间的
关系,促进其自尊心的发展。
3. 情感管理能力增强:特殊教育学生常存在着情感障碍,如情绪不稳定、容易担心
和抑郁等。
绘画艺术治疗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情感管理,从而改善他们的整体情绪状况。
4. 改善学习表现:绘画艺术治疗可以增强特殊教育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创造性思维
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在学习上表现更好。
综上所述,绘画艺术治疗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无形的艺
术表达和创造活动,我们可以帮助特殊教育学生改善社交技能,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增强
情感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表现和整体心理健康。
绘画治疗运用于精神康复的实践模式
![绘画治疗运用于精神康复的实践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5a0b605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8.png)
绘画治疗运用于精神康复的实践模式【摘要】绘画治疗是一种通过绘画艺术来帮助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治疗方式。
本文通过深入探讨绘画治疗的原理及意义,介绍了其在精神康复中的应用和具体实践模式。
分析了绘画治疗对患者的影响以及在精神康复中的局限性。
绘画治疗不仅可以促进患者情绪的表达和释放,还可以提升其自我认知和自尊。
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和治疗过程中的挑战,绘画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绘画治疗运用于精神康复的实践模式在提升患者心理健康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式共同促进患者综合康复。
【关键词】绘画治疗、精神康复、实践模式、原理、意义、应用、具体实践、影响、局限性、总结。
1. 引言1.1 绘画治疗运用于精神康复的实践模式概述绘画治疗是一种通过绘画和艺术创作来帮助精神康复患者恢复健康的治疗方式。
在这种治疗模式中,患者通过绘画展现内心世界,表达情感和思维,从而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绪和问题,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
绘画治疗运用于精神康复的实践模式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还可以促进其身心的整体康复。
通过创作,患者可以找到自我发现和自我表达的途径,减轻焦虑和压力,改善情绪状态,增强自信和自我控制能力。
绘画治疗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更良好的社会关系,提升生活质量,实现全面的康复。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绘画治疗的原理及意义、在精神康复中的应用、具体的实践模式、对患者的影响以及存在的局限性,从而全面了解绘画治疗运用于精神康复的实践模式。
2. 正文2.1 绘画治疗的原理及意义绘画治疗是一种以绘画和色彩创作为主要手段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在于通过绘画的过程和成果来表达患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冲突和需求,进而促进患者对自身内心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实现精神康复的目的。
绘画治疗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非语言化的表达方式,使得患者可以用画笔和色彩代替语言去表达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情感。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传统心理治疗中语言沟通所存在的局限性,帮助患者更直观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促进情感的宣泄和对自身境况的认知。
绘画艺术治疗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绘画艺术治疗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dccb7b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9.png)
绘画艺术治疗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绘画艺术治疗是一种通过艺术表达来达到心理和身体治疗效果的治疗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为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治疗途径。
绘画艺术治疗可以帮助特殊需要的学生缓解压力、提高情绪稳定性、增强自我形象、调节行为和情绪反应,并且提升社交技能和自我控制能力等。
它是一种通过艺术创作来促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积极发展的方法。
1. 改善认知能力:通过绘画创作,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想象力。
2. 促进自我表达:通过艺术创作,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且得到理解和支持。
3. 增强社交技能:在绘画艺术治疗中,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接受和反馈正面的评价,了解如何与别人进行合作和沟通等。
4. 缓解压力:艺术创作可以让学生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5. 促进身心健康:绘画艺术治疗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和保持身心健康。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革新,绘画艺术治疗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也在不断推进。
虚拟现实技术、互动式媒体和数字化软件等新技术的出现,拓展了绘画艺术治疗的无限可能。
未来,绘画艺术治疗有望在特殊教育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帮助更多的特殊需要学生实现自身的潜能,迎接更好的未来。
抑郁症的艺术疗法通过创造力和表达来缓解情绪
![抑郁症的艺术疗法通过创造力和表达来缓解情绪](https://img.taocdn.com/s3/m/4ed5d07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9.png)
抑郁症的艺术疗法通过创造力和表达来缓解情绪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与传统的药物治疗相比,艺术疗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缓解抑郁症患者的情绪。
通过发展创造力和表达情感,艺术疗法为抑郁症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平静。
首先,艺术疗法通过创造力来缓解抑郁症患者的情绪。
在艺术的创造过程中,患者可以通过绘画、雕塑、写作等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创造过程能够使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现实的艺术作品中,转移其对负面情绪的关注,从而降低抑郁症的症状。
例如,一个抑郁症患者可能选择画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通过选择颜色、形状和线条等元素来展示不同的情绪状态。
在创造的过程中,患者可以从中获得新的思考方式,改变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减轻自己的抑郁情绪。
其次,艺术疗法通过表达来缓解抑郁症患者的情绪。
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内心深处的情感被压抑和困扰,表达自己的情感变得异常困难。
艺术疗法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平台来表达他们困扰的情绪。
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的表达,患者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从潜意识中解放出来,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内心体验。
这种表达过程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负担,还能够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和需要,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抑郁症患者可以逐渐找回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此外,艺术疗法还可以提升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通过艺术的创造和表达,患者可以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重新建立对自己的认同感。
患者在艺术作品中发现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和想法,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这种自我认知的提升有助于改善患者对自己的评价,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减轻抑郁症带来的负面情绪。
总结起来,抑郁症的艺术疗法为患者带来了一种创新的治疗方式。
通过发展创造力和表达情感,患者可以从中获得情绪的缓解和内心的平静。
艺术疗法的独特优势在于其非药物性质,使其成为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选择。
当然,艺术疗法并非一种替代传统治疗的方法,而是与之相辅相成的一种补充。
中国古代艺术的多元性与独特性
![中国古代艺术的多元性与独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bc4bfae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6.png)
中国古代艺术的多元性与独特性中国古代艺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不同朝代的演化和吸纳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既有多元性又独具特色的艺术传统。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艺术的这种多元性和独特性。
一、绘画艺术的多元性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西方艺术注重逼真,中国绘画注重意境表现。
中国古代绘画多元性显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水墨画传统水墨画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绘画形式之一。
通过用笔墨的变化来表现形与神,以达到情感和意志的表达。
从唐代开始,在中国出现了由花鸟、山水画发展出的四大名画家,分别是王羲之、顾恺之、张择端和吴道子。
他们的作品影响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
2. 青铜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制作历史可追溯到商代。
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十分先进,从铸造到刻画都需要十分复杂的工艺。
由于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中的足够重要,因此它出现在各种场合中,例如祭祀、典礼、武器、生活家具等等。
3. 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书法经常和绘画合作,但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是,书法的重点在于文字的书写。
用笔墨来表达有形图案外,还能表达出汉字意象,因此对于汉字文化的保存和传承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建筑艺术的多元性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多元性的显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木结构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中,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方式被广泛使用,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以后。
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用特有的榫卯结构济柱托梁,没有钉子。
2. 石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中,石建筑是一种独有的建筑形式。
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据建造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灰堆石和榫卯石两大类。
3. 塔和楼塔和楼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两种代表性建筑,塔主要分为佛教塔和景观塔。
而楼则分为天文楼、官楼和园林楼。
三、乐器艺术的多元性中国古代乐器艺术是古代文化和音乐中重要的一部分。
美术绘与手工制作
![美术绘与手工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657b293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e.png)
美术绘与手工制作美术绘和手工制作是两个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创作形式,它们结合了艺术的审美追求与实用的功能需求。
通过绘画和手工艺制作,人们可以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能够丰富生活和传递情感。
本文将从美术绘和手工制作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美术绘的定义与特点美术绘是运用各类绘画工具和技巧,在画纸、画布或其他绘画材料上进行视觉表达的艺术形式。
它可以是自由发挥的创作,也可以是根据客观对象进行写生的绘画。
美术绘的特点如下。
1. 艺术性:美术绘是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强调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审美追求。
通过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要素,美术绘可以将艺术家的内心想法与观察对象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作品。
2. 表现力:美术绘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通过线条的变化、色彩的运用等手法,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技法可以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感觉和效果,给观者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
3. 个性化:美术绘强调个人创作和独特的风格。
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通过绘画,艺术家可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观察力。
二、手工制作的定义与特点手工制作是指通过人工操作、手工艺技能和工具,将原材料或半成品经过加工、装饰等过程,制成实用、美观、具备一定功能的产品。
手工制作的特点如下。
1. 工艺性:手工制作强调精细的工艺技能和操作过程。
通过手工操作,人们可以将原材料进行切割、拼接、装饰等加工过程,最终制成独特的手工艺品。
2. 实用性:手工制作的产品通常具备一定的实用功能,比如手工皮具、手工木制品等。
通过手工制作,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创造力,制作出符合实际使用的产品。
3. 创意性:手工制作也强调创造力和独特的设计思路。
通过手工制作,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手工艺品。
三、美术绘与手工制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美术绘和手工制作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1. 装饰艺术:美术绘和手工制作可以用于家居装饰、商业空间设计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画艺术疗法的独特性为什么绘画艺术治疗具有如此的优势,即能够处理言语疗法所不能抵达的层面?绘画艺术治疗师朱迪思·艾伦·罗宾(Judith Aron Rubin,1998)[6] 曾对此作过很多相关的论述。
艺术治疗的独特效果体现在治疗过程中,特定的治疗师与特定的来访者经过互动而得到的艺术过程,对于来访者来说是一种特殊的、微细的体验。
为此,本书作者经过临床实践,逐渐认识到艺术治疗的独特性在于以下几点。
(一)艺术是一个要求全身心卷入的过程,要验证这一点,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希腊文明,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等思想的巨匠都有过相关的论述。
艺术教育家杜威(Dewey)也曾经写过一本专著《艺术作为经验》(Art as Experience)来阐述艺术过程与身、心、灵的关系。
有过创作体验的人都不会否认艺术具有卷入整个身、心、灵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人类具有的为数不多的活动之一。
圣·弗兰西斯曾说过:“仅仅使用双手工作的人,是一个劳动者;使用双手和大脑的人是一个工匠;只有使用双手、大脑和心灵的人才称得上一个艺术家”。
这句话暗示着艺术创作时的高级信息加工过程。
左右脑功能侧化这一生理学研究结果也支持艺术过程是推动认知功能的有效活动这一结论,而左右脑功能的整合才是最优化的。
艺术创作过程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个左右脑共用并有效合作的过程。
(二)我们的思维绝大多数是视觉性的,但要将这种视知觉信息用语言转述出来,或用理性将感性信息表达出来就要困难得多。
比如,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我们的第一“感觉”相当丰富,但是要将这些感觉说出来却是完全不同的事,我们很可能根据这种感觉采取下一步行动方案,是逗留还是逃逸?而整个的决策过程在一瞬间就完成了。
再如,在梦境中出现的影像就是人类视觉思维的印证。
格式塔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在谈到人类的意识层面时将这种图像信息的处理过程称为“视觉思维”,并在他的一本专著《视觉思维》(Visual Thinking )来专门探讨图像与心理的关系。
心理分析师、精神科医师马蒂·霍维茨(Mardi Horwitz)曾经对图像进行过相当多的研究,研究涉及到艺术形象和心理意象。
他说,用视觉的方法可以接触到相当多的心理意象资料,而用其他的方式是不可能触及到的,这一点有着不容置疑的神经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理论依据。
(三)我们的记忆可能是前语言的(Pre-linguistic),或者是受到禁锢的。
我们的创伤经验在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下很可能被压抑,无法透过语言来提取相关的信息,从而难于治愈。
很多创伤体验来自童年时期充满痛楚的心理环境,童年期的生理性发育还未完成,言语能力还不足以表述真正的创伤体验,对于创伤儿童来说,非言语性的治疗更有机会达到创伤的源点。
对于由此引发的饮食障碍、自恋、物质依赖等所有类似的人格障碍或边缘性症候群都是由于童年期发展受阻或固着引起的。
这样的儿童正处于前语言时期,运用绘画艺术治疗可以预期一个较好的反馈。
另外,还有许多情绪体验的内容本身就是前语言的,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因而,言语治疗也就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无法描述某种经验,比如,我们常常无法描述某次经历中感受过的真实的快乐和伤痛,语言总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只有通过非言语性的沟通,孩子们亲自参与制作、观看、表现等过程,治疗师才有机会创造治疗机会,通过观察、接纳、欣赏来帮助儿童。
无论出于记忆是前语言的考虑,还是出于创伤记忆与意象有关这一点考虑,所有的心理障碍或问题后面的痛楚都可以通过视觉意象来接近。
治疗师科恩(Cohen)和考克斯(Cox)发现,有些来访者对于创伤经验从未提及,但是在他们的艺术品中却用视觉意象表露出来。
意象中出现的非正常特征往往于童年创伤留在身体上的痕迹有关,他们由此找到了个案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
(四)被训练过的道德准则不允许我们心理的阴暗面暴露给别人,但通过艺术方式就会相对容易表达出来。
视觉艺术本身是符号性的,其价值观是中立的,借助这种隐晦的方式,人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体验、愿望和困惑,甚至将无意识的内容透露出来。
这种表达更具有隐蔽性,不存在社会道德规范等方面的顾忌。
所以,那些恐怕不能被接受的观念、情感和冲动,如果能被个体所觉察和接受的话,个体才可能把那种毁灭性能量转变成建设性的能量。
荣格学派的治疗师们曾经用艺术治疗成功地处理了一例有魔鬼附体幻觉的个案。
(五)艺术作品提供一个多元性的空间。
其中之一是艺术品中的空间,二是艺术创作的物理空间,三是治疗关系空间。
作为艺术中的空间,作品将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时间整合在一起,使心理事件兼有“共时性”(Simultaneous)与“顺序性”(Sequential)特征。
“共时性”帮助提供以个案心理环境为主的所有有关信息;“顺序性”帮助提供以个案心理发展为主的所有心理事件。
一幅艺术作品可以将势不两立的情感和程在一幅画中,这有利于心理力量的整合(Integration),整合是所有心理治疗中自我成长的终极目标。
作为物理空间,由于艺术创作的独特性,使得创作所在的场地也由此具有治疗性,无论在学校、医院、疗养院、家庭,还是在特殊学校、司法部门,各种不同年龄、症状和背景的人都可以共同参与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这有利于同质性团体和异质性团体动力的启动,人们可以充分倾听、欣赏和接纳他人的意见。
作为关系空间,艺术的介入相当于引入了一个“第三者”,这个第三者在治疗师与个案的传统空间之中注入了新的因素,在家庭治疗、夫妻治疗或团体治疗中都可以起到促进自我反观和自我成长的桥梁作用。
(六)艺术史的传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显得更加正常化和通俗化。
由于艺术治疗实施的场景是灵活的,所以更适宜出现在正常人的场合,相比之下,对于那些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存在偏见的人来说,就显得正常化,至少听起来没有像言语疗法那么令人感到不快。
对有智障儿童或心理失调儿童的家长或照管者来说,去类似于“艺术活动中心”接受训练要比去“心理诊室”接受治疗的可能性大得多。
同样,那些艺术教育者、培训师、督导员、照管者、心理顾问,如果了解了艺术过程具有的治愈特性,在工作中就会体现出更多的专业性。
孟沛欣《艺术治疗——超越言语的交流》节选绘画整合艺术治疗研修班授课导师:孟沛欣教授——艺术治疗之母画者的任何一个涂鸦、画幅的大小、用笔的轻重、空间配置、颜色、涂抹等都有着特定的代表意义,都在传递着他的个体信息,通过绘画我们可以更清晰的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一、课程背景人类是先创造图画再创造文字的,幼儿也是先会画图再学文字的。
用图画传递出的信息自然要比语言更丰富,一幅图画胜似千言万语。
读图是最简单、最直接了解人的内心世界的方法,可以读出画者的性格、情绪状态、智力、人格特点、人际交往能力,图画是最有效的直达人内心的工具之一,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打开内心。
二、什么是绘画治疗绘画治疗是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
方法是让绘画者透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语言工具,将混乱的心、不解的感受导入清晰、有趣的状态。
可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获得抒解与满足,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效果。
可以在有限的空间(纸张)呈现完整的表现,画者可以客观的观看自己的作品。
三、绘画治疗适应问题言语表达障碍或阻抗强烈的人群治疗;个人成长探索;婚恋关系;亲子关系;童年创伤;物质依赖(如酗酒、吸毒);网络依赖;饮食障碍情绪困扰;问题行为等。
四、适合人群1、大、中小学学校心理老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2、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工作者3、临床心理科、精神科医生4、企业管理和培训人员:包括企业管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5、监狱管理、社区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者6、艺术和心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7、心理学爱好者、期望自我探索的朋友注:绘画疗法与绘画技能无关,有无绘画基础均可参加。
五、导师介绍【孟沛欣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和测量专业博士学位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心理学副教授 著名绘画艺术心理治疗专家 心理咨询师论文评审委员 艺术治疗专家现于中央美术学院从事艺术心理治疗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并为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多门课程,包括:艺术心理学、艺术发展心理学、艺术与视知觉、艺术治疗概论、观众开发与拓展。
她是我国第一位从事艺术心理治疗研究的博士,业内人称“艺术治疗之母”,著有绘画艺术疗法的专著《艺术疗法—超越言语的交流》,并且翻译《艺术与视知觉》、《艺术治疗实践方案》《作为治疗师的艺术家》等有关绘画艺术治疗作品,这些成果奠定了她在绘画艺术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六、课程内容初级工作坊课程大纲绘画艺术治疗技术作 用咨询师收获第一天上午 绘画艺术治疗基本介绍引导进入团体过程,进入非言语状态,熟悉纸、笔、颜料等绘画材料咨询师可以学习带领来访者进入团体过程,进入非言语状态下午自我意象、自我、自画像 清理自我与自我概念,探索自我咨询师运用此技术可帮助来访者清理自我概念,引导来访者探索自我晚上自由绘画开放绘画工作室,成员间自由交流,继续完成未完成作品,通过成员互动,相互学习,巩固学习效果进一步熟悉绘画材料,与绘画材料建立紧密关系,深入建立图形与自身的联系,充分建立自己创造的图形与个人的联系,通过与其他咨询师的交流,相互学习。
第二天上午 全家福或家庭树画家庭中的自我,揭示原生家庭对自我的影响,洞悉家庭关系动力模式,解决家庭成员间互动中的问题,重建良好互动模式咨询师运用此技术可以帮助来访者了解原生家庭对自我的影响以及家庭关系动力模式,解决家庭成员间互动中的问题,重建良好互动模式下午 团体绘画 画团体中的自我,启动团体动力,揭示团体自我的动力模型,了解团体运行中的自我,完成对自我的深度体察与学习咨询师可以在团体治疗中运用此技术,帮助来访者揭示团体自我的动力模型,了解团体运行中的自我晚上 自由绘画 开放绘画工作室,成员间自由交流,继续完成未完成作品,通过成员互动,相互学习,巩固学习效果进一步熟悉绘画材料,与绘画材料建立紧密关系,深入建立图形与自身的联系,充分建立自己创造的图形与个人的联系,通过与其他咨询师的交流,相互学习第三天上午 我的世界 画社会中的自我,揭示社会自我的动力模型,了解社会运行中的自我咨询师运用此技术可以帮助来访者揭示社会自我的动力模型,了解社会运行中的自我下午 曼荼罗 自我整合,重建健康身心关咨询师运用此技术可以帮系;结束团体过程,回顾绘画内容带来的自我领悟,重温自我探索中的疗愈性力量,与团体告别助来访者自我整合,重建健康身心关系;咨询师也可以学习如何结束团体过程中级工作坊课程大纲绘画治疗技术作 用咨询师收获第一天上午 熟悉材料,用绘画方法自我介绍,线条对话通过绘画活动促进成员尽快熟悉,为团体互动关系作准备,建立团体关系,引导进入团体过程,进入非言语状态咨询师可以学习带领来访者进入团体过程,进入非言语状态下午徒手空中绘画、疼痛的视觉化学习通过艺术形象表达身和心的内部语言,透过身体的觉察,解决身体问题,夯实自我的建构的基础治疗师运用这个技术可以帮助来访者感受自己的身心,并用艺术形象表达身和心的内部语言晚上自由绘画开放绘画工作室,成员间自由交流,继续完成未完成作品,通过成员互动,相互学习,巩固学习效果进一步熟悉绘画材料,与绘画材料建立紧密关系,深入建立图形与自身的联系,充分建立自己创造的图形与个人的联系,通过与其他咨询师的交流,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