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优质课2
人教版初中初二八年级物理 质量与密度 名师教学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初二八年级物理 质量与密度 名师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d2075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f.png)
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图5-3
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2.(2017·海南省)2017年6月4日的《海南日报》报 道“今年‘荔枝王’重2两2”,即单颗荔枝的质量 达到110 g。110 g=0.11 kg。若这颗荔枝的体积 是1×10-4 m3,它的密度是1.1 ×103 kg/m3。
优化提升 3.(2017·六盘水市)在“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金
A.4 ℃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 ℃时液体的体积比5 ℃时的大
图5-2
D.由1 ℃升高到8 ℃,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优化提升
1.(2017·自贡市)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 5-3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C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甲
乙
丙
夯实基础
1.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 A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核子
2.小刘在游戏中把乒乓球压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 球内气体而言,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B )
A.密度
B.质量
C.压强
D.体积
夯实基础
3.如图5-1所示的四种测量器具中,不能直接测量 物体质量的器具是( C )
A
速向全球蔓延.某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 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在餐 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
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C )
A.温度 B.体积 C.质量 D.密度
考点复习
考点复习
二、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测量
(1)测量工具:天平
(2)天平的使用规则: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2节密度课时1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2节密度课时1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39d87a9ec3d5bbfd0a74fd.png)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2节密度课时1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课题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认识物质的密度.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过程与方法1.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初步形成的信息处理能力.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分析数据、比较数据、处理数据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2.养成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交流与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3.在概念建立过程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辩证法思想.重难点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法定义密度的概念.2.理解密度的概念.难点 1.密度概念的建立.2.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教学准备教师: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托盘天平和砝码,体积为10 cm3、20 cm3、30 cm3的铝块(或木块)各1个.学生(每组):托盘天平和砝码,体积为10 cm3、20 cm3、30 cm3的铝块(或木块)各1个.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有两个外表涂有防护漆的立方体,已知其中一个是铁块,另一个是木块,你能在不损坏防护漆的前提下鉴别出它们吗?问题引入,激发兴趣.活动一:探学点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师:我们都知道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那么,如果体积增大 2 倍、3 倍,物体的质量是否也相应地增大 2 倍、3倍呢?(学生发表不同看法)师:同学们的想法不统一,怎么办呢?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师:很好,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一起探究这个问题.为了使实验的结果更具普遍性,一组同学探究铁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另一组同学探究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三块物块的体积由小到大分别是10 cm3、20 cm3和30 cm3,实验前请大家先设计好表格,然后再做实验,并做好数据记录(如果条不同小组选取不同的物质进行测量,一是可以获得多种物质的多组数据,使实验的结果更有普遍性;二是可以直接比较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可以节省时间;三是可以加强全班同学的交究新知件允许,还可以选择更多的物质进行探究).【学生实验】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分组实验,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巡视,纠正学生的错误,对有疑问的小组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数据投影展示,让各小组成员根据所测数据得出实验的结论,并分析质量与对应体积比值的特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给予评价,对表现好的小组要给予表扬.【数据与处理】师:现在大部分小组都做完了实验,我们来看一看各组的实验结果.请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分析,展示你们的实验数据,并说明从实验数据中得到了什么结论?生甲:我们小组是用不同体积的铁块完成实验的.实验得到了下面的数据(通过投影仪把透明记录纸上的文字显示在屏幕上):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铁块的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始终都是7.9 g/cm3,这说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组同学设计的表格与课本上的表格有什么不同?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生:多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项,这样方便比较物质的质量流,培养集体意识..适时对学生的“创新”进行表扬,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很有好处.活动一:探究新知图6-2.1-1(学生描点连线)师:通过描点、连线,同学们有什么发现?生乙:(用实物投影)我们把测得的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m随V的变化图像,发现把所有的点连起来之后,得到了一条直线.师:直线能说明什么?生:说明m与V成正比.师:既然能看出m与V成正比,说明m与V的比值不变.这一条直线代表了哪种物质?生:木块.师:其他小组的情况如何?有不同的图像吗?生甲:(展示铁块组的图像)我们的图像也是一条直线,说明铁块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师:如果把两个图像放在一起比较,我们又能发现什么问题?生:两条直线的斜率不同,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同.师:对!从图像中我们也可以得到结论.再一次证明大家的猜多种方法的反复分析使密度的引入水到渠成,很大程度化解了难点.活动一:探究新知活动二:运用举例类型一: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例1.小明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选用了体积为10 cm3、20 cm3、30 cm3的三个铝块和托盘天平进行实验.用例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解题思路,强化重点.活动二:运用举例图6-2.1-2(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铝块1(体积为10 cm3)的质量,如图6-2.1-2甲所示.他操作中的错误是用手拿砝码.改正错误后,他正确操作,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请将此铝块的质量填写在下表空白处.接下来他继续测量了铝块2和铝块3的质量并完成了下列表格的记录.(2)小明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铝块3的数据与铝块1和铝块2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的结论,他将铝块3的质量数据改为81,并用描点法作出铝块的m-V图像,请你在丙图中的方格纸中建立坐标系完成他的图像.(3)请你对他更改数据的做法进行评价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法不正确.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应该是分析原因,重新实验.【解析】(1)图中用手拿砝码,汗渍会腐蚀砝码,影响测量结果,所以错误之处是用手拿砝码,改正的方法是要用镊子夹取砝码;图乙中,铝块的质量为20 g+5 g+2 g=27 g.(2)用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质量,铝块的m-V图像如图6-2.1-3所示.(3)物理实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篡改数据.小明将铝块3的质量数据改为81,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符合实验要求.他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找出原因重做实验.图6-2.1-3类型二:密度例 2.腐乳以其口感细腻,味道纯正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现测得一块腐乳的质量约为10 g,体积约为8 cm3,则其密度约为1.25×103kg/m3.若吃掉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将不变(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解析】腐乳的密度ρ=mV=310g8cm=1.25 g/cm3=1.25×103kg/m3,因为腐乳的状态不变,所以密度不变.类型三:密度表例3.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B).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比较,酒精的质量小C.只要是同种物质,密度就不变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提高能力,加深学生对“密度”一节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让学生获得成。
物理6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知识点复习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课件
![物理6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知识点复习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700fe8aaea998fcd220e73.png)
V V2 V1
测盐水的密度 测定盐水的密度
如何测液体(如盐水)的密度
上面的三幅图是改进后的实验方案,请将下面的步骤补充 完整,并练习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
1.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
2. 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 3.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
一个铅球用了多年,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C
A.质量 C.密度
B.体积 D.三者都没改变
讨论:
以下是某同学测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案: 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在烧杯中装入一些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再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
积。 你觉得这样测得的盐水密度准确吗?请说明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你能否对此实验方案作出改进?
春天来了,冰 熔化 成了水,在这个过 程 中,其 质量 不变(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在地球 上称得 宇航员 的 质 量是70kg,他 乘宇宙飞船 到达 月球时 的 质量是 70 kg。
下面关于密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D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物体的体积越小,密度越大 C.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物质的密度跟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
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平衡螺母 ,使指针指 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 粱平衡。
3、把被测物体左放盘在 里, 用 向镊子 右盘加减砝码 游,并码调的节位置 ,直到横 梁恢复平衡。
如何测固体(如小石块)的密度
小石块
参照上面的三幅图,请叙述测石块密度的步骤,设计出记 录数据的表格,写出密度的表达式。
密度知识应用
小明的妈妈刚买了一枚戒指,但不知是否为纯金 的。 你能不能利用所学的密度知识帮她检测一下? 请材及实验的写出实验原理、所需的器步骤。 你觉得在实际中这样来鉴别戒指的真假可靠吗? 你认为造成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质量和密度:第2节密度》听课记录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质量和密度:第2节密度》听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c9eb6aa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1.png)
新2024秋季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质量和密度:第2节密度》听课记录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导入教师行为:•教师手持两个体积相近但材质不同的物体(如木块和铁块),提问:“这两个物体看起来大小差不多,但哪个更重?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出密度的概念。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物体,猜测哪个更重,并尝试给出理由。
•思考质量与体积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为学习密度概念做铺垫。
过程点评:•通过直观的物体对比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过渡到密度的学习。
•学生的猜测和讨论为理解密度概念提供了初步的思维框架。
教学过程1. 密度的概念教师行为:•讲解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强调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物质一般具有不同的密度。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理解密度的概念。
•思考并讨论不同物质密度差异的原因。
过程点评:•教师对密度概念的讲解清晰明了,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
•讨论环节加深了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促进了思维的深入。
2. 密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教师行为:•介绍密度的计算公式: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讲解密度的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³),并说明其他常见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学生活动:•记录密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尝试用公式表示不同物质的密度关系。
过程点评:•学生对密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有了明确的认识,为后续计算打下了基础。
•通过尝试应用公式,学生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3. 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教师行为:•示范如何使用量筒、天平等工具测量物体的体积和质量,进而计算密度。
•分组让学生动手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并记录数据。
深圳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深圳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6069e47f2f60ddccda38a090.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质量
设计人:石岩公学黄夏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认识它的符号,理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以及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质量多样化的教与学,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提出问题能力、估测估算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并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和难点:理解质量是物理的基本属性。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课桌、凳子、粉笔、铁锤、铁钉、橡皮泥。
学生用:托盘天平、橡皮泥、笔、橡皮、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在物理学中,像课桌、凳子这些具有一
【板书设计】
第一节质量
1、质量(m):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
改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与密度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与密度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7a756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b.png)
填空
为拟定某种金属块旳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旳质量。
当日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旳砝码和游码如图甲所示,则金
属块旳质量m为__3_8_._6_g。然后,用量筒测量金属块旳体积。
将水倒入量筒,液面到达如图乙所示,再把金属块完全泡在
量筒旳水中,水面升高,如图丙所示,则该金属块旳体积V 为__1_5_._5___立方厘米。根据测量成果可知该金属块旳密度为
m
v
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旳质量
密度旳单位:
千克 / 米3 克 / 厘米3
kg / m3
g / cm3
密度旳单位换算
1千克 / 米3
1000克 1000000厘米3
103克 / 厘米3
1 金>银>铜>铁>铝
2 水 1.0 103 kg / m3
表达:体积1立方米旳水,质量是 1.0103kg。
冰面
0°C 1°C 2°C 3°C
4°C
结论:
一般来说物质旳密度是伴随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比较特殊。水在 4°C是密度最 大。温度高于4°C是,伴随温度旳升高,水旳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C时,伴随 温度旳降低,水旳密度也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水旳状态与密度
水 1.0 103 kg / m3 冰 0.9 103 kg / m3
已知: 碑心的长、宽、高l1、l2、l3已经给出,分别是
14.7m、2.9m、1.0m。花岗石的密度是 2.8103kg / m3
求: m ?
解:由
m 得m V
l1l2l3
2.8103 kg / m3 14.7m 2.9m 1.0m 119.3t
答:它旳质量约为119.3t。
人教版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749bbf7c1cfad6195fa7e0.png)
学习目标课前复习课堂复习《质量和密度》复习导学案1、记忆类知识:质量及单位、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密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及换算关系。
2、实验类知识:密度概念的建构、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3、计算类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变形式的应用。
4、经历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化、整体性认识。
1. 定义:质量是物体的一种 ,与物体的 、 、 所处的空间 变化无关.一、质量2. 国际主单位: 常用单位: 、 、单位换算关系:1t= Kg=g=mg3.测量工具:1. 定义:2. 定义式(测量式):二、密度3.单位: 国际:常用: 换算关系:1g/cm³= kg/m³ 铜的密度是8.9 × 10³kg/m³,它的物理意义是4.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同一物质密度的 大小与 、无关b. 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 不同的物质 密度一般是 的反馈练习 11、在地球上质量为 0.05kg 的手表随宇航员到达月球,在月球上这块表的质量是 g ;一桶水结成冰以后,其质量将 ;一块球形的橡皮泥压扁后,其质量将 ;给铁块使其温度升高, 其质量将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某物质的体积是 2cm 3,质量为 4g ,则该物质的密度为 g/cm 3,若将它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的密度为kg/m 3。
反馈练习 21.请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过程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m ;②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 V 1;③ 把石块用线拴好浸没在水中,记下体积 V 2;④将 m 、V 带入公式中,算出石块的密度ρ;⑤根据 V 1、V 2 算出石块的体积 V 。
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序是: 。
数据表格50g 5g0g 1 2 3 4 5m /gV 1/ml V 2/ml V /ml ρ/( g /c m 3)305020反馈练习 33. 小明想测量一杯食盐水的密度。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节 密度》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节 密度》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6c88431a37f111f1855bff.png)
固体 金 银 铜 钢、铁 铝 冰(0℃) 蜡 干松木
kg/m3 19.3×103 10.5×103 8.9×103 7.9×103 2.7×103 0.9×103 0.9×103 0.5×103
液体 水银 硫酸 海水 纯水 植物油 煤油 酒精 汽油
kg/m3 13.6×103 1.8×103 1.03×103 1.0×103 0.9×103 0.8×103 0.8×103 0.71×103
4.若质量和体积都不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你又如何来区分它们?
单纯只通过比较质量或者体积都不能分辨他们时,是否存在另外 一种方法可以进行分辨?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一:用天平测量具有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体积已知)
托盘天平
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
实验一:用天平测量具有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体积已知)
实验三: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将实验测量数据填入下表中并在坐标轴中描点连线:
物体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铝块4 铝块5
m/g
27 54 81 108 135
V / cm3
10 20 30 40 50
m/V
2.7 2.7 2.7 2.7 2.7
结论: 相同的物质,体积增大几倍, 质量也增大几倍。(与铁块相同)
将实验测量数据填入下表中:
铁块 铜块 铝块
质量 /g 79 89 27
体积 /cm3 10 10 10
实验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实验二:用天平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的体积 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实验三: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 砝码
不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 刻度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密度)质量与密度教师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密度)质量与密度教师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ea622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5.png)
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
不同点:
。
(3)7.9 g/cm3 2.7 g/cm3
(3)铁的密度为
,铝的密度为
ρ/(g·cm-3)
7.9
关闭
2.7
;
。
答案
二、密度
2.(2018·湖北宜昌中考)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
A.把纸撕成碎片
B.冰熔化成水
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答案:B
一、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1.为了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把测得的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
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物体
m/gBiblioteka V/cm3铁块 1
79
10
铁块 2
158
20
铝块 1
27
10
铝块 2
(1)7.9 2.7
54
20
(1)将表中空白处填写完整。
(2)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一个定值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密度
课前准备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种
教学分析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3.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并用来鉴别物质,会计算
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1.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质量 与它的 体积 之比。
ρ=
2.公式:
。
3.单位。
3
(1)国际单位: kg/m 。
3
(2)常用单位: g/m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节密度最新优秀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节密度最新优秀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754dd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c.png)
新课思索
下列两种金属中,哪个是铝哪个是铜?
颜色
铜
铝
下列两种液体,哪瓶是水,哪瓶是酒精?
气味
水
酒精
下列两种固体,哪个是木头,哪 个是海绵?
下列两种固体,哪个是木头,哪 个是海绵?
软硬
木头
海绵 程度
下列颜色相同、体积相同旳两种 金属,哪个铁,哪个铝?
下列颜色相同、体积相同旳两种 金属,哪个铁,哪个铝?
轻重
铁
铝
下列颜色相同、体积不同旳两种 金属,哪个铁,哪个铝?
?
不能单凭掂量轻重来判断!
下列颜色相同、体积不同旳两种 金属,哪个铁,哪个铝?
物理 不能单凭掂量轻重来判断! 知识
第二节 密 度
体积相同旳木块、铁块,质量不同 同一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同种物质旳质量和体积有什么跟关系?
一、探究物体旳质量与体积之间旳关系
m
设计表格
搜集证据
质量m 体积 比值
(g) V
(m/V)
(cm3)
铁 块1
铁 块2
V
(五)交流合作并得出结论
同种物质旳质量与体积旳比值_相__同___ 不同种物质旳质量与体积旳比值一般_不_同__
试验证明,同种物质旳质量和 体积之间旳比值是相同旳,不同物 质旳质量与体积之间旳比值是不同 旳。所以,这个比值反应了物质旳 一种特征。
试试看
1、一杯水和一桶水,哪个密度大?(一样大 )
2、一块砖旳密度是1.5 g/ cm3,把它平提成
两块,每块旳密度应是多大? ( B )
A、0.75 g/ cm3
B、1.5g/ cm3
C、3g/ cm3
3、测得一种木块旳质量是10.8g ,体积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密度》质量与密度PPT课件(第2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密度》质量与密度PPT课件(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2d0d34d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5f.png)
第十七页,共二十页。
2. 盛装氧气的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8 kg/m3 ,工人使用氧
气进行焊接用去了1/4后,则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
8 kg/m3
B
C. 2 kg/m3
B. 6 kg/m3
D. 无法确定
第十八页,共二十页。
)
3. 小明的妈妈买了一枚金戒指,测出戒指的质量为7.8g,
体积为0.5cm3,请通过计算判断这枚戒指是否是纯金的?
为多少?
V=L1·L2·L3=14.7m×2.9m×1.0m=42.6 m3
ρ= 2.8×103 kg/m3
m=ρV=2.8×103kg/m3×42.6m3=119.3×103kg
=119.3t
第十一页,共二十页。
2. 计算物体的体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原理:V=m/ρ;
(2 )方法:对于某些不便于直接测量体积的物体,
(如沙子、铁制螺钉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只要测
出 它的质量 ,再查出它的密度 ,就可以根据计算 式
V=m/ρ算出它的体积。
第十二页,共二十页。
用天平称得一捆细铜丝的质量是445克,已知铜的密度
是8.9×103千克/米3,这捆细铜丝的体积是多少?
由公式:ρ=m/V 得:V= m/ρ
445g
8.9g / cm 3
金的王冠,但国王却怀疑金匠偷窃了他的黄金,而用其它便
宜的金属偷梁换柱。国王令人用秤去称,结果王冠的质量与
国王交给金匠的黄金的质量是相同的。
那么王冠是纯金制成的吗?
有什么方法鉴别吗?
第三页,共二十页。
知识点1
密度表的使用
观察下表中数据你能发现一些规律吗?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第2节 密度—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堂学习课件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第2节 密度—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堂学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feae5ebed5b9f3f80f1c47.png)
知识点2 密度的计算 【典例2】关于密度公式 ρ m理解正确的是( )D
V
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 B.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 C.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
V
与体积成反比.
课堂检测
限时__1_0_分__钟__总分___3_0_分_ 1.(4分)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 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D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动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课堂演练 知识点1
密度的物理意义
【典例1】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 )D
A.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D.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变式拓展1】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这话的科学含义应是( B ) A.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 B.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C.拿起铁比拿起棉花费力 D.棉花的体积比铁的体积大
2.(4分)有一体积为2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 g,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8 g/cm3 C.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会变小 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4×103 kg/m3
3.(4分)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2节 密度》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2节 密度》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87ee4605087632311212bd.png)
课标分析--密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质量的单位;天平的使用.难点: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教学课时:1 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
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这节课我们来学生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二、新课教学1.建立密度的概念(1)实验一:测量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用天平测出不同体积的铝块的质量(3)分析数据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思考:如果是铁块或木块,这个比值和铝块的一样么?(4)实验二:测量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结论: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实验证明,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是不同的。
因此,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5)建立概念A.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B.密度公式:ρ=m/V;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C .密度单位:千克/ 米3 (kg/m3 ); 克/ 厘米3(g/cm3)1g/cm3=1000kg/m3=103kg/m3(6)密度表1.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一般情况下,固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大于气体的密度。
2.一些物质密度相同:如冰和蜡,酒精和煤油;3.同种物质的密度与它的物态有关:如冰和水(7) 密度公式的应用:A. 计算物质的密度: ρ=m/VB. 计算物体的体积: V=m/ ρC. 计算物体的质量: m=ρVD. 判断金属球是否为空心(比较密度法、比较体积法、比较质量法)达标检测:1.根据密度公式 ρ=m/V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 .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 .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同时与体积成反比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三、小 结:四、板书设计:密度1. 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2.密度公式:ᄃ ρ =m V3. 密度单位:千克/米 3(kg/m3)克/厘米 3(g/cm3)1g/cm3=1000kg/m3=103kg/m34. 密度物理意义:ρ 水=1.0×103kg/m3 表示 1 米 3水的质量是1.0×103 千克。
《质量》质量与密度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课件
![《质量》质量与密度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89e23b998fcc22bdd10d79.png)
• 9、已经调节好的天平, 移到另一张桌子上使用 时( )
• A、无须重新调节天平的平衡 B、需要重新调节 天平的平衡
• C、横梁右端的螺母必须向左调 D、横梁右端的 螺母必须向右调
• 10、下列过程中, 使用引导字的物体质量发生变 化的是( )
• A、一杯“水”结成“冰” B、将一“矿石”由 月球带回地球
自主学习
问题1:什么叫质量? 铁钉、铁锤、玻璃杯,列举教室中的 桌子、椅子等。这些东西我们都把它叫做————物。体
小组共同讨论:铁钉、铁锤都是由铁———— 制成, 玻璃杯由玻——璃—— 制成,桌子、椅子由木—材———制成。 铁、玻璃、木材等我们都把它们叫做物质, 一切物体由物质构成
物理学中把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 的质量,用符号m表示。
2调节横粱的平衡螺母, 使 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这时横粱平衡。
3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 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 调节游码的位置, 直到横 梁恢复平衡。
天 平 的 读 数
物体的质量由砝码和游码两部分的示数组成分别 读出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质量再将其相加即可
如何读出游码示数
天 平 的 读 数
1 砝码的示数 55 g 2 游码的示数 3.8g
图7-2 将泥团捏成小动物
结论:泥团被捏成小 动物, 物体的形状 发生了变化, 但其 质量没有变化。
问题3: 将质量为200g的苹果从地球拿
到月球上去, 苹果的质量有没有变化?
苹果200g
苹果200g
由此可见: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与物体的状态、
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展示交流
学生阅读课本 P114图7—4,了 解国际千克原器及千克单位是怎样 规的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质量和密度:第2节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质量和密度:第2节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b1298d1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c.png)
教学设计2024秋季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质量和密度:第2节密度》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2.科学思维:通过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学会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科学探究:经历探究物质密度与质量和体积关系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尊重实验数据、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密度公式的应用及物质密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灵活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理解密度、质量、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密度概念的介绍、密度公式的推导及应用示例)。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不同材质的物体如铁块、木块等)。
•学生实验手册(包含实验步骤、数据记录表及计算过程)。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密度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实验操作方法。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旧知:回顾上一节关于质量的内容,提问:“我们如何量化物体的多少?”引导学生回答质量的概念。
•情境导入:展示两个体积相同但材质不同的物体(如铁块和木块),提问:“这两个物体哪个更重?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进而引出密度的概念。
新课教学1.密度的概念•讲解定义:明确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推导:通过多媒体展示或板书推导密度公式ρ=m/V,解释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2.密度公式的应用•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题演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如已知质量和体积求密度,或已知密度和质量求体积等。
•强调单位:强调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的统一和转换。
初中物理人教版质量与密度PPT公开课课件2
![初中物理人教版质量与密度PPT公开课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d2901a05dd3383c4ba4cd29b.png)
(六)
第二章 声现象
章末复习(六)
核心要点突破 教材知识纵横 教材图片展示 重点实验再现 中考真题链接
章末复习(六)
核心要点突破
一、质量 1.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__物__质_的__多__少__叫做质量,用字母__m__表示。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__属_性__,对于一个给定的物体,它的质 量是一定的,不随物体的__形__状__、__物_态___和__位_置___的改变而 改变。
章末复习(六)
理解
质量是物体本身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
的一种属性,它不随 性,密度取决于物质的种
物体的形状、位置、 类,还与状态和温度有关
物态的改变而改变
天平
天平和量筒
测量
ρ=mV
【人教版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PPT名 师课件 1
【人教版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PPT名 师课件 1
章末复习(六)
教材图片展示
小石块的体积)
【人教版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PPT名 师课件 1
【人教版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PPT名 师课件 1
章末复习(六)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8.密度与温度:温度影响物质的密度,常见物质受温度影响的规
律是_热__胀__冷_缩__,一般__气_体受温度影响最大,而固体和液体受 温度影响较小。 9.水的反常膨胀:事实表明,_4__℃__时水的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__小__。温度低于4 ℃ 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__小__。水凝固成冰时, 体积__变_大__,密度__变_小__。
【人教版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PPT名 师课件 1
【人教版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PPT名 师课件 1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量和密度复习课》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量和密度复习课》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5f9e55a417866fb84a8e96.png)
二、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 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ρ
2.特性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由物质的种类 和状 态等决定,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m 3.公式: ρ V
ρ-密度 m-质量 V-体积
4.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 kg· m-3 )
(2)常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g/cm3 , g· cm-3 ) (3)单位换算: 1 g/cm 3 =103 kg/m3
1 kg 3 1 g / cm 3 10 103 kg / m 3 1 3 m 106
拓展提问2:这瓶水,体积为500cm3,如果 凝固成冰,冰的体积为多大?
拓展提问3:最多能装500g水的瓶子,能装 500g汽油吗?
变身训练
冬天暴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很容易冻裂,这是因 为冬天气温低于0 ℃时,自来水管中的水要结冰,因 为水结冰时 质量 不变,而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小 ,所 以冰的体积比水 ,就会把自来水管撑裂。 大
若 若
m = m ,则是实心的,
实 车
m > m ,则是空心的。
实 车
3、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4、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 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A.1∶2; B.2∶1; C.2∶9; D.9∶2. 5、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差不多,由此可以估算一个中学 生身体体积约为多少? A.5.0m3 B.5dm3 C.50dm3 D.0.5m3
测量前
(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拨: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指针左偏 向右调,右偏向左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 央(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这时横梁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未掺水 C.掺水含量在40%~50%之间
B.掺水含量在40%以下 D.掺水含量在50%以上
牛奶中 掺水含
量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
牛奶密
度 1.0 1.0 1.0 1.0 1.0 1.0 1.01 1.0 1.0 1.0 1.0
9.小华很想鉴别妈妈去云南省旅游时带回来的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饰是不 是纯银做成的,于是,他向老师借了天平和量筒等器材,用天平测出一 首饰的质量为90 g,用量筒测出其体积为10 mL. (ρ银=10.5 g/cm3,1 cm3=1 mL) (1)通过计算说明该首饰是不是纯银做成的. (2)若是纯银做成的一个同样大的首饰,需要多少克纯银?
7.农业生产选种时,经常要配制适当密度的盐水.在某次选稻种时,需
用盐水的密度1.1×103 kg/m3,现已配制了0.02 m3的盐水,称得它的质
量为24 kg,则还需要往盐水中加_____________
(填“盐”或“清水”),所加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已知清水
的密度为ρ水=1.0×103 kg/m3)
2.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
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
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D
C.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3.北方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房间下方,制冷用的空调一般都安装
在A.房热间空的气上密方度,小这于冷是空因气为密(度C,热)空气向下流动
B.热空气密度大于冷空气密度,热空气向下流动 C.热空气密度小于冷空气密度,热空气向上流动 D.热空气密度大于冷空气密度,热空气向上流动
4.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金属球,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 的质量分别为128 g、72 g,体积分别为16 cm3、12 cm3,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D )
A.甲是空心球,乙是实心球 B.实心球的密度是6 g/cm3 C.空心球的密度是8 g/cm3 D.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3 cm3
5.近年来,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 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明取200
/(g·cm- 30 27 24 21 18 15 2 1 09 06 03 00
3)
6.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
材料,其密度仅为0.16 kg/m3,则(
)
A.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C
B.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
C.1 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 kg
D.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答案:(1)0.09 m3 (2)0.1 m3 (3)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将水缸撑破.
•
1.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 有的。 在地球 形成之 初,地 球水就 以蒸气 的形式 存在于 炽热的 地心中 ,或者 以结构 水、结 晶水等 形式存 于地下 岩石中 。那时 ,地表 的温度 较高, 大气层 中以气 体形式 存在的 水分也 较多。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夯实基
础1.如图K6-4-1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 ℃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
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
分A.析温判度断等错于误4的℃是时(,水C的)密度最大
B.在0~4 ℃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 ℃、3 ℃、2 ℃、 1 ℃、0 ℃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 很难越冬
•
2.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源,人们还把 目光投 向了宇 宙。科 学家托 维利提 出假说 :地球 上的水 是太阳 风的杰 作。太 阳风即 太阳刮 起的风 ,但它 不是流 动的空 气,而 是一种 微粒流 或带电 质子流 。
能力
提1升0.在黔东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银文化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和地
位.奇美精巧的银饰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 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芸芸和妈妈到贵州省黔东南州 旅游时被这些美丽的银饰所吸引,买了其中一银饰,如图K6-4-2所示, 芸芸想鉴别该银饰 是否是纯银,测得该银饰质量为 525 g,把该 银饰浸没到装满水的容器中,溢出50 g的水. 请你帮芸芸计算说明该银饰是否是纯银的. (ρ银=10.5×103 kg/m3)
解:由ρ=m_ V
可得,银饰的体积
V=V排=
m排 ρ水
=50 g 1 g/cm3
=50 cm3,
银饰的密度ρ′m′= 525=g
g/cm3=10.5×1V03
50 cm3 kg/m3=ρ银,
=10.5
所以该银饰是纯银的. 答:该银饰是纯银的.
11.细心的小明发现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盛水缸常常被冻裂,如图K64-3所示,是什么原因呢?请你先帮他做个计算:一满缸水的质量为90 kg.(已知ρ水=1.0×103 kg/m3;ρ冰=0.9×103 kg/m3) (1)这缸水的体积是多少? (2)当夜晚全部结为冰时,冰的体积是多少? (3)现在你能帮他找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了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 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小明找 到质量为
0的.4密6度kg是的_地__0沟__.油_9_2,_×_测 _1_出_0_3其__体kg积/m为3;0能.5否×用10密-3 度m3这,一该指地标沟鉴油别 地 常沟食油用?油_的__密__度不__为_能__0_._9_1_×(填10“3 k能g/”m3或~“0.不93能×”10)3.(k已g/知m3)正
解:(1)该首饰的密度mρ= 90 =g
=9 g/cm3<
V 10 mL
10.5 g/cm3,所以该首饰不是纯银做成的. (2)纯银做成的一个同样大的首饰的质量 m′=ρ银V=10.5 g/cm3×10 cm3=105 g. 答:(1)该首饰不是纯银做成的. (2)若用纯银做成一个同样的首饰,需要105 g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