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筏板基础钢筋的支撑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筏板基础钢筋的支撑措施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建筑设施的防震能力和承压能力是建筑设计单位考虑的重点问题,许多高层建筑采用筏板基础,这种基础用钢量大,支撑措施复杂,操作难度较大, 还容易出现一些差错。本文探讨并总结了关于筏板基础钢筋支撑问题并提出一些措施。

关键词:筏板基础,存在问题,支撑体系,支撑措施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mprove the building facilities, shockproof capability and confined ability is architecture design unit of the key issues to consider, many high-rise building the raft foundation, the basis of large amount of steel, supporting measures complex, difficult operation, also easy to have some mistakes. This paper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the raft foundation reinforced support about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Keywords: raft founda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support system, suppor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现代建设施工中,施工建设企业为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及抗震能力, 高层建筑多采用筏式基础。这种基础用钢量大,又有双向箍筋, 操作难度较大,还容易出现一些差错。同时基础钢筋施工中, 常因一些技术人员对某些概念混淆不清, 引起施工差错, 致使钢筋工程返工, 造成浪费或留下结构隐患。

2筏板基础钢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交叉梁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交叉梁的纵筋绑扎问题中,底板中的交叉梁,大多数在交叉点处有柱。因此不分主次梁,它们均以柱为支座。在其纵筋交叉时,哪个在上面还是在下面的问题容易引起争议。而在无柱时,两梁交叉,还是要分主次梁进行绑扎的。在交叉梁附加筋问题上,次梁交叉时且无柱作为支座,设计中都在主梁增设了附加箍筋或吊筋。但是,目前施工详图,以及规范中,仅注明在次梁交点两侧一点范围内

附加箍筋或吊筋,施工中,很多技术人员误以为在此范围内原有的正常箍筋也不要了,因而造成问题的出现。另外附加筋,从受力上分析,次梁支座处,剪力突变,要加强主梁在此处的抗剪能力,附加筋是为消除由于集中力而引起剪切破坏的加强筋,原位箍筋是梁身正常抗剪筋,若不放置,抗剪能力不但没加强,反而可能降低了,是很不安全的,与设计意图也是相违背的。在有的施工图中,未将附加吊筋画到主梁底,因此施工中,工人们常将吊筋绑扎不到梁底,而是紧贴次梁底,形成吊筋悬在主梁半截腰处,因而会出现安全问题。

2.2底板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在底板筋施工的绑扎中,板筋什么情况下穿入梁内,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穿入梁内,往往不甚清楚。作为底板,可以当作倒置的梁板来看待。其特征是上部板筋受正弯矩作用,和楼层板的下部筋类同,因此上部钢筋应插入支座内,即梁内。而下部筋受负弯矩作用,钢筋可以穿入梁内,亦可不穿入梁内。下部钢筋穿入梁内时,施工麻烦,板的有效高度受到位置限制而有所削弱。板下部筋不穿入梁内时,施工较方便,快速,但是由于先放底板筋后扎梁筋,使整个底板厚度增加两个钢筋直径。因此,在设计中容易出现问题。

3筏板基础钢筋的支撑措施的选择

3.1片筏上部钢筋网片支撑措施的选择

在厚度不大的片筏中,按常规是用钢筋马凳支撑上部钢筋网片。由于片筏高度较大,而且片筏基础垫层混凝土表面高低不平,很难使上部钢筋网片通过马凳保持在要求的高度上。实际施工时将有部分马凳筋起不到支撑作用,故在较厚片筏中不宜采用马凳筋来支撑上部钢筋网片。《高层建筑施工手册》载有用角钢焊制支架来支撑上部钢筋网片及施工荷载的方法,该法易控制上部钢筋网片标高,施工也简单,尤其适合很厚片筏的施工,但耗用钢材较多。由于本工程的片筏并非很厚,故采用了钢管支架作为上部钢筋网片的临时支撑,浇筑混凝土时则充分利用拉结筋的支撑作用而逐步抽出钢管,节省了大量钢材。

3.2浇筑混凝土前交替的两种钢管临时支撑体系

在绑扎上部钢筋网片前先支起钢管临时支撑,即先将Ф48×3.5水平及垂直钢管用直角扣件联结起来。由于钢管的回转半径为15.78mm,所以即使在2m厚的片筏中,其长细比也小于允许长细比,故可以直接用钢管作垂直支撑。经计算,在2m 厚片筏中单根垂直钢管允许承载力大于30KN ,这样每根垂直钢管允许负荷面积较大。但为使直角扣件不出现滑动,偏于安全地取垂直钢管的两个方向水平间距分别为1.5m及2m。这样,上部钢筋网片就可以在水平钢管上绑扎,通过调节水平钢管的高度,则很容易使上部钢筋网片保持正确的高度。为以后能逐

步抽出钢管,需用细铁丝将正交钢筋绑扎成网片, 并将拉结筋两端与上、下钢筋网片焊接。这时若抽去钢管,则上部钢筋网片的重量及施工荷载将通过焊接后的拉结筋传到地基,而拉结筋由于长细比过大,必然失稳,无法承担上部荷载。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淹没了拉结筋,使其长细比减小具备了承载力,垂直支撑钢管可逐步抽出,但钢筋网片下面的水平钢管将来不及抽出,故上部钢筋网片绑扎完毕后需置换出水平钢管。采用浇筑混凝土前另取一些垂直钢管通过直角扣件与上部钢筋网片的下层钢筋连接起来,由于钢筋比钢管细,则要另外加短钢筋段与水平钢筋并列起来才能用直角扣件将其夹紧。这时可拆由水平及垂直钢管组成的第一个支撑体系,然后上部钢筋网片及施工荷载就落在由垂直钢管加水平钢筋组成的新的支撑体系上。

3.3浇筑混凝土时的支撑体系

片筏基础施工中,由于混凝土坍落度较大,斜向分层浇筑时混凝土流淌形成约1:8 的斜面,片筏中局部已浇筑了多层混凝土,此时包围待拔垂直钢管的上部是新浇混凝土,而钢管底部四周的混凝土已近初凝,需将该钢管拔出,若错过时机,钢管处混凝土已初凝,则钢管拔出后留下缝隙将造成渗漏隐患。施工中由于种种原因, 少部分钢管底部混凝土已过初凝,在振捣时不能直接接触该处。若钢管拔出过早,则拉结筋还不能支撑上部钢筋网片及施工荷载。若由于拉结筋的失稳引起上部钢筋网片的下沉,则是极大的事故。将待拔钢管抽出后,原由钢管支承的上部钢筋网片及施工荷载将由新的支撑体系承受。钢筋网片在混凝土中的浮力很小,同时由于钢筋网片的刚度作用可近似认为上述全部荷载将由附近的钢管及上、下端均与钢筋网片焊接的多个拉结筋来承受,并且沿着斜面的多个拉结筋计算长度不等,这样形成了上部钢筋网片的第3个支撑体系,被斜向混凝土包围的拉结筋承载力是不同的,已浇的混凝土厚度越大,则已终凝的混凝土厚度也越大,拉结筋长细比越小,同时未凝结的混凝土也由于对拉结筋的侧向约束作用使其像桩基一样工作, 提高了承载力。所以, 在混凝土的不断浇筑中,由于拉结筋长细比的减小,使其逐渐具备并提高承载力,从而能及时地抽出垂直钢管。根据上述原理, 施工中顺利地完成了片筏的钢筋及混凝土工程,未出现片筏上部钢筋网片下沉现象,混凝土浇筑质量优良,经过 1 年多的观察未出现裂缝及渗漏现象。

4结束语

在现代施工建设中,施工中的筏板基础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上述钢筋网片的支撑施工措施是一个尝试, 但经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在施工过程中,还是应该严格掌握并遵循施工中的技术与安全要求。

参考文献:

[1] 柴斌.筏形基础钢筋工程施工[J].建筑工人, 2003(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