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二上册《数列》全套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上册《数列》教案

目录

➢7.1 数列(数列的递推公式) (1)

➢7.1 数列(数列的递推公式) (7)

➢数列的递推关系 (12)

➢7.1 (1)数列(数列及通项) (15)

➢第三章数列 (23)

➢用构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5)

➢等差数列(二) (31)

➢7.2(1)等差数列 (35)

➢等差数列 (38)

➢等差数列 (40)

➢7.2(4)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 (46)

➢7.3(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1) (53)

➢7.3(4)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2) (59)

➢等比数列的前 (64)

➢7.4 数学归纳法 (66)

➢7.5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78)

➢7.6 归纳—猜想—论证 (85)

➢7.7 (2)极限的运算法则 (89)

➢数列极限的定义 (99)

➢7.8(1)无穷等比数列的各项和(1) (101)

➢7.8 (2) 无穷等比数列的各项和(2) (108)

➢课题: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1) (113)

➢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 (117)

7.1 数列(数列的递推公式)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数列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数列的递推公式”,学生对数列已有的认知程度:数列的有关概念和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道递推公式也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

2、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观察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内在联系,逐步形成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阅读框图,正确理解算法程序,掌握建立递推关系式的方法,形成数学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利用递推关系式,揭示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阅读算法程序框图,建立递推关系式.

四、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流程设计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1.观察

3、6、9、12、15、18、21. ①

2.思考

在数列①中,项与项之间有什么关系?

[说明]:13,a =

2132433,3,

3,a a a a a a =+=+=+

或 2132432,3,24,3a a a a a a === 3.讨论

由此,数列①也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11

3(27)3n n a a n a -=+ ≤≤⎧⎨=⎩ 或 11(27)13

n n n a a n n a -⎧= ≤≤⎪-⎨⎪=⎩

二、学习新课

1.概念辨析

如果已知数列}{

n a 的任一项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递推公式也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

2.例题分析

例3.根据下列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4项: (1)11

21(2),1;n n a a n a -=+ ≥⎧⎨=⎩ (2)11

15(2),100.n n a a n a -=- ≥⎧⎨=⎩ 解:(1)由题意知:

12132431

212113

212317

2127115a a a a a a a ==+=⨯+==+=⨯+==+=⨯+=

这个数列的前4项依次为1,3,7,15.

(2)由题意知:

1213243100,

151510085

1515(85)100,

151510085a a a a a a a ==-=-=-=-=--==-=-=-

这个数列的前4项依次为100,-85,100,-85.

[说明] 已知数列的首项(或前几项),利用递推公式可以依次求出数列以后的项. 例4.根据图7-5中的框图,建立所打印数列的递推公式,并写出这个数列的前5项. 解:由图7-5可知,数列的首项为3,从第二项起数列中的

每一项都是前一项与前一项减1所得的差之积,即

111

(1)(210),3.n n n a a a n a --=- ≤≤⎧⎨=⎩ 利用上述递推公式,计算可得到数列的前5项依次为

3,6,30,870,756030.

[说明] 解答本例的关键是要读懂框图,框图呈现的是算法程

序,该程序就是递推关系.

3.问题拓展

例1.1112(2),1, 1.

n n n a a a n a a +-=+ ≥⎧⎨==⎩

解:由题意知:

123214321,1

112213

a a a a a a a a ===+=+==+=+=

这个数列的前4项依次为1,1,2,3.

[说明] 由递推公式1112(2),1, 1.

n n n a a a n a a +-=+ ≥⎧⎨==⎩给出的数列叫做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L.Fibonacci,1170-1250),意大利数学家,他在1202年所著的《计算之书》中,提出的“兔子问题”所用的数列被后人称为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的兔子问题:假设一对初生兔子要一个月才到成熟期,而一对成熟兔子每个月都会生下一对兔子.那么,由一对初生兔子开始,12个月后会有多少对兔子呢? 用记号“”表示初生的幼兔,“•”表示成熟的兔子,则有下图

得到前七项:1,1,2,3,5,8,13

进一步可以发现: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面两项之和.

下面给出证明:

设n a 表示第n 个月的兔子数,n b 表示第n 个月幼兔,n c 表示第n 个月的成熟兔,则:n n n a b c =+

由题意有:11112,n

n n n n n n c c b a b c a -----=+=== *21(2,)

n n n a a a n n N --∴=+≥∈,证毕. ∴1到12个月的兔子数依序是:1,1,2,3,5,8,13,21,34,55,89,144,243. ∴12个月后共有243对兔子.

例2.已知数列{}n a 的第1项是1,第2项是2,以后各项由12(3)n

n n a a a n --=+ ≥给出.

(1)写出这个数列的前5项;

(2)利用上面的数列{}n a ,通过公式1n n n a b a +=

构造一个新数列{}n b ,写出数列{}n b 的前5项;

(3)继续计算数列{}n b 的第6项到第10项,你发现数列{}

n b 的相邻两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解:由递推关系:1212

(3),1, 2.n n n a a a n a a --=+ ≥⎧⎨==⎩ (1)数列{}n a 的前5项依次为:1,2,3,5,8

(2)数列{}n b 的前5项依次为:358132,,,,2358

. (3)数列{}n b 的第5项到第10项依次为:21345589144,,,,1321345589

. 观察1:2341231,1,1235b b b =+=+=+,…,1055189

b =+. 于是,数列{}n b 的相邻两项之间具有:11

1(2)n n b n b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