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的错误及纠正方法讲解
《跨越式跳高》的重难点与教法25

《跨越式跳高》的重难点与教法一、动作要领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等紧密衔接的四个部分组成助跑采用侧面直线助跑逐渐加速起跳时用起跳脚全脚掌着地摆动腿稍屈膝积极向前上方摆起当摆过横杆后向杆下内转下压两臂下垂过杆时躯干向横方向侧并向起跳腿方向扭转两臂上举同时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动作过杆后身体侧对横杆用摆动腿先落地接着起跳腿落地稍有缓冲。
二、重、难点重点助跑和起跳的协调配合。
难点摆动腿过杆内转下压移髋。
三、教法1、讲解、示范说明其重点和难点。
2、原地或上步摆腿练习主要目的是体会摆动腿带动髋关节向前上方摆动3、助跑三步、五步单脚起跳后摆动腿的脚尖或头触悬挂的羽毛球主要目的是体会助跑与起跳的衔接动作助跑集体练习单脚起跳。
4、最后才做助跑起跳过杆的完整练习体会完整的动作。
5、个别同学展示动作学习情况。
6、小组长负责本组学习与交流。
7、不同高度的自我展示练习。
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常见错误及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跨越式跳高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助跑3~5步起跳,两腿依次跨越过竿。
在教学过竿练习时,发现还是有学生没有正确掌握要领,动作失败。
常见错误动作有:1.双腿跳跃。
过竿时学生像跳远一样,双脚同时从竿上越过,而且同时落地,“依次”这一关键词的意义没有体现。
原因分析:学生没有理解要领,练习中没有认真观察教师示范和同伴的动作。
纠正方法:教师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出具体要求,如让学生注意教师两脚如何过竿,帮助其对动作有正确的认识。
教师示范时可以放慢速度,便于学生看清楚。
同时,组织学生手持体操棒练习原地摆腿过竿,体会依次过竿动作,然后再练习上步过竿,逐步形成动力定型。
2.踢竿和踩竿。
练习中学生会无意识地用脚踢竿或踩竿。
原因分析:一是学生由于心理恐惧害怕过不了竿,摆腿时就会不由自主用脚去踢、踩,试图清除面前的障碍。
二是起跳点距离横竿太远。
纠正方法:降低高度练习难度变小,让学生能够顺利过关,待其消除心理恐惧动作熟练后再慢慢提升高度,或者采用斜放横杆练习,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选择过竿位置。
背越式跳高错误动作的诊断及纠正

背越式跳高错误动作的诊断及纠正背越式跳高错误动作的诊断及纠正一、助跑技术的典型错误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是背越式技术最大的优越性。
助跑是获得水平速度和顺利完成起跳过杆的先决条件,弧线助跑技术直接影响起跳的效果。
助跑技术出现的典型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助跑没有沿弧线进行,没有形成身体内倾,助跑最后几步跑直线进入起跳,导致起跳时倒杆。
(二)助跑最后几步减退、停顿、身体后仰,没有积极加速起跳。
(三)诊断1、弧线跑技术较差;弧线助跑动作技术概念不清,尤其是在弧线助跑情况下进行起跳的技术和能力不够;直线助跑起跳练习过多也会引起最后助跑跑直线起跳的错误动作。
2、助跑最后几步身体后抑制动大;不敢积极加速起跳,起跳缺乏进攻性;起跳腿支撑技术能力差,起跳腿着地缓冲时髋膝过分弯曲影响最后几步快速起跳;没有形成敢跑、敢跳的.技术风格。
(四)纠正1、加强弧线助跑技术练习;多进行跑圆圈、弧线助跑和弧线助跑结合起跳练习;助跑最后几步画标志点进行弧线助跑起跳练习,尤其是助跑最后几步跑弧线身体内倾进入起跳的练习,如在半径为5――6米的圆圈中跑进、起跳,要求身体内倾,两脚在弧线上进入起跳。
2、加强弧线助跑节奏练习和弧线助跑起跳练习加强起跳节奏和助跑起跳的进攻性,形成敢跑、敢跳的快速起跳技术风格,可用跳高助跑的步点进行跳远练习、4――6步弧线助跑起跳摸高、头顶高练习以及快速弧线助跑起跳练习,改进助跑起跳时减速停顿现象;改进快速弧线助跑起跳技术,提高起跳效果。
二、起跳技术的典型错误起跳是跳高技术的核心,是获得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的主要阶段,起跳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跳跃的高度,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蹬摆技术是连接助跑与起跳的枢纽,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蹬摆技术的质量直接影响起跳效果。
起跳阶段最容易出现的典型错误技术动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起跳时起跳腿着地、缓冲膝关节过分弯曲,形成屈髋、屈膝、蹲着起跳而跳不起来。
(二)起跳时过早倒体,没有充分站立起跳,形成过早倒杆、硬杆。
体育《跨越式跳高》教学反思简短跨越式跳高教案反思实用

体育《跨越式跳高》教学反思简短跨越式跳高教案反思实用教案名称:跨越式跳高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要领。
2.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协调性。
3.培养学生勇敢、自信、拼搏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内容1.跨越式跳高基本技术2.跳跃能力训练3.协调性训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跨越式跳高基本技术难点:起跳时机和腾空姿势四、教学过程1.准备活动(1)慢跑800米,活动全身关节,提高身体协调性。
(2)进行关节活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
(3)进行一些简单的跳跃练习,如原地双脚跳、单脚跳等。
2.技术教学(1)讲解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阶段。
(2)示范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模仿练习。
(3)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3.实践训练(1)设置不同高度的跳高杆,让学生进行跳跃练习。
(2)引导学生自主尝试跨越式跳高,培养勇敢、自信的精神品质。
(3)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提高跳跃能力。
4.结束放松(1)进行全身肌肉拉伸,放松关节。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课程,学生基本掌握了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跳跃能力和协调性有所提高。
但仍有部分学生在起跳时机和腾空姿势上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示范法、模仿法、个别指导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提高。
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今后还需加强对个别学生的关注,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组织本次课程,教学组织较为合理,课堂纪律良好。
但在实践训练环节,部分学生表现过于积极,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今后,我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合理参与训练。
4.教学改进(1)加强起跳时机和腾空姿势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跳跃技术。
(2)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六、教学实用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运动热情。
跨越式跳高动作要领和技巧有哪些

跨越式跳高动作要领和技巧有哪些跨越式跳高动作要领和技巧有哪些跨越式跳高动作要领1、助跑跨越式跳高从摆动腿一侧助跑,助跑路线基本上是直线,助跑角度一般与横杆成30°—60°。
正式助跑之间应事先丈量好步点,起跳点与横杆投影线距离一般在60—80cm。
全程助跑一般在10—15米,步数在6—8步,最后几步速度要加快,倒数第二步最长,重心最低,摆动脚落地时柔和屈膝前移,蹬脚送髋为起跳脚的前伸放脚做好准备。
最后一步稍小,使上体迅速前移向前送髋,为从水平速度过渡到椎直速度做好充分准备。
2、起跳跨越式跳高应用远离横杆的腿作为起跳脚。
助跑到最后一步时,起跳腿以大腿带动小腿迅速向前伸出,用脚跟先着地并迅速过渡到全脚掌,接着在摆动腿用力蹬伸和助跑水平速度的推动下,身体重心迅速前移,上体及时跟上,起跳腿屈膝缓冲,当身体重心移至起跳点的上方时,起跳腿迅速蹬伸,髋、膝、踝三关节充分蹬直成一直线,摆动腿膝关节微屈,以大腿发力带动小腿积极有力向前上方摆起,两臂积极配合摆动,起跳一侧臂自然在侧下方,另一侧手臂随摆动腿前摆,使身体向上腾起。
3、过杆与落地起跳腾空后,身体保持向上腾起姿势,摆动腿积极上摆,当脚跟越过横杆高度时,向横杆一方侧摆,使摆动腿的脚、小腿、大腿依次过杆。
与此同时,起跳腿积极向上抬起,膝盖靠近胸部,小腿自然上摆与横杆平行,接着上体抬起,摆动腿同侧臂随摆动腿内转下压带动身体沿纵轴向内旋转,使上体和臀部能顺利过杆,起跳腿随着摆动腿的下压而抬高并绕过横杆,过杆后用摆动腿领先落地。
跨越式跳高动作技巧1、跨越式起跳角度是30——45度,起跳路线是直线,步点可以在起跳点开始反向助跑。
跨越式跳高的起跳点在横杆的外侧30厘米处。
2、先在横杆中间外侧30厘米左右地方确定起跳点,然后,跑7——8步用力起跳的那一点就是起跳点,然后跳几次,如果起跳点太靠近,则将起跳点向后移动相应距离。
如果起跳点太远,则将起跳点向前移动相应距离。
跨越式跳高教学方法及常见错误分析

跨越式跳高教学方法及常见错误分析一、问题提出:跨越式跳高的教材的学习能够发展学生的跳越水平,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加强机体的功能;发展时间与空间的感觉;还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积极进取、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但由于技术动作对于小学生相对较复杂,故容易产生各种错误动作,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观察,使用了一些方法实行纠错。
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动作分析侧面直线助跑,左侧助跑者右腿为起跳腿,左腿为摆动腿,右侧助跑则相反。
助跑应逐渐加速,起跳时用起跳脚全脚掌着地,摆动腿稍屈膝积极向前上方摆起,当摆过横杆后,向杆下内转下压,两臂下垂。
过杆时,躯干向横方向侧倒并向起跳腿方向扭转,两臂上举,同时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动作。
过杆后,身体侧对横杆,用摆动腿先落地,接着起跳腿落地,稍有缓冲。
助跑方向:跨越式跳高采用侧面直线助跑:助跑方向与横杆的夹角在30--60度之间(如图),左脚起跳在右侧助跑,右脚起跳在左侧助跑。
起跳点:距离一般约4--5米,助跑速度逐渐加快,最后一不稍小一些,在距离横杆投影三四脚的地方用有力起跳。
过杆动作:起跳腿以脚跟先着地,过渡到全脚掌并稍屈膝,以前脚掌快速有力蹬地起跳,同时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起,两臂配合协调上摆;上体前倾向上,摆动腿屈膝,大腿靠近胸部,摆至横杆上后稍内旋、积极向下压;起跳腿迅速向上摆起,两腿相继过杆。
摆动腿先落地,然后起跳腿落地,屈膝缓冲。
过竿三、年级层次要求:三~四年级: 初步学会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助跑起跳连贯不停顿。
五年级:助跑和起跳结合紧密,节奏清楚,过杆动作协调。
四、纠正方法:1、靠近横杆的腿起跳。
原因:起跳腿错误;助跑节奏、步数不准确;对两腿依次过杆不明确。
纠正方法:①选好起跳腿,确定助跑方向。
②原地练习两腿依次过杆动作,明确摆动腿先过杆。
③丈量好步点,反复熟练。
2、起跳点不准原因:丈量步点不准确;踏跳区域不明确。
纠正方法:①给学生标出起跳区域,明确起跳点。
跨越式跳高教学反思

跨越式跳高教学反思跨越式跳高是田径项目中的一项高难度技术动作。
它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完成起跳、跨越和跳越的动作,从而达到跨越高度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许多反思和总结,以期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学员的技术水平。
本文将对跨越式跳高的教学反思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注意到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基础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学员需要有足够的力量和灵活性来完成跳高动作。
因此,我们在教学前注重对学员的基本体能进行系统的训练,包括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和协调性训练。
通过这些基础训练,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跳高技术。
其次,我们反思到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是至关重要的。
学员需要清楚地知道应该如何进行起跳、跨越和跳越动作。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对每个动作细节的解析和示范,并给予学员反复的指导和纠正。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员进行反思和思考,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技术。
此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对学员的成长至关重要。
跨越式跳高需要一定的空间和设备来进行训练,因此我们需要为学员提供充足的场地和适当的器材。
同时,我们也要保证训练环境的安全性,确保学员在进行跳高训练时不会受到伤害。
只有在良好的训练环境中,学员才能更好地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此外,我们反思到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鼓励学员进行积极的竞争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学员可以通过与其他学员进行比赛和对抗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我们鼓励学员互相观摩和借鉴,同时也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和支持。
通过这种竞争和合作,学员们可以更好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最后,我们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反思和实践,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认识到,教学是一个不断改进和进步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调整和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学员,提升他们的跳高技术,并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综上所述,跨越式跳高教学是一个复杂而高难度的过程。
教学跨越式跳高反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教学跨越式跳高反思跨越式跳高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技术项目,要求选手在短距离内以高度为目标,通过篮形动作从脚着地起跳,两脚越过横杆再落地。
在进行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但也取得了一些进步。
经过反思和总结,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我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首先,我在起跳的时候没有发挥出足够的力量。
跨越式跳高要求选手在起跳时能够爆发出强大的力量,以提升高度。
但是我在起跳时总是感觉力量不足,没有充分利用到身体的潜力。
这可能和我平时的力量训练不够有关。
为了改进这一点,我需要增加力量训练的频率和强度,提升自己身体的爆发力。
另外,我也需要更加注重技术细节的训练,比如起跳时的正确姿势和力量的传导方式等。
只有通过细致的训练才能真正将力量转化为跳高的高度。
其次,我的技术动作还不够流畅和稳定。
在进行跨越式跳高时,选手需要将身体从脚接触地面的状态,通过篮形动作将身体压缩至最小,然后再通过伸展动作完成越过横杆的动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常出现动作不流畅、不稳定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我在技术细节的训练上不够用心,没有做到位。
为了改善这一点,我需要加强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多观看和学习高水平选手的比赛视频,模仿他们的动作,并且在训练中增加对动作的反复训练和强化训练,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再次,我在心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跨越式跳高是一项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和身体能力的项目,对选手的心理素质要求也很高。
在比赛中,我经常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导致表现不佳。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需要进行一些心理调适的训练。
比如,通过放松训练、呼吸控制等方式,改变我的心理状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同时,我也需要培养自己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实力,相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
只有在有了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实力。
通过对自己在跨越式跳高项目中的不足进行反思和总结,我能够看到自己在多个方面需要进步和改进。
跨越式跳高动作要领和教学方法

跨越式跳高动作要领和教学方法跨越式跳高是田径运动中的一个项目,要求运动员通过飞跃的方式越过一根横置在一定高度上的杆子。
它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运动员需要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和教学方法。
本文将会介绍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和教学方法,以帮助教练和运动员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项技术。
一、动作要领1. 跑步起跳阶段:在跑步起跳阶段,运动员需要保持直立的姿势,脚落地时尽量靠前,同时给予足够的反弹力。
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加快速度和保持平衡。
2. 动作过渡阶段:在起跳后的动作过渡阶段,运动员需要将速度转化为向上的力量,并将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协调性发挥到极致。
运动员应该尽量提高臂部的上举高度,同时腿部要做到收腿贴腹。
3. 跨越动作阶段:跨越动作是整个跳高动作的关键所在。
运动员在跳越杆子时,应该抬起头部和胸部,前倾身体,同时将一只腿向前翻转,并将另一只腿向后摆出。
关键是要保持身体的重心稳定。
4. 着陆姿势:着陆姿势是整个跨越式跳高动作的最后一环,也是运动员避免受伤的关键。
运动员在落地时,应该将臀部、背部和心脏对齐,腿部尽量伸直,同时做到脚尖着地,避免跳越杆子后退或者碰杆。
二、教学方法1. 视频分析法:运动员可以通过观看专业选手跳高的视频,并对比自己的动作进行分析。
教练可以帮助运动员确定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加直观地理解正确的动作要领。
2. 分步教学法:将整个动作分解为不同的步骤,逐步教授给运动员。
教练可以先教授跑步起跳的技巧,然后再教授动作的过渡和跨越阶段的要领。
通过分步教学,运动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每一个动作要领。
3. 器材辅助法: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器材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
比如,可以使用训练杆和训练横杆来模拟实际比赛中的杆子,让运动员通过多次练习来适应杆子高度和正确的动作。
4. 实践训练法:最重要的方法还是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来巩固和提高技术。
教练应该组织运动员进行系统的跨越高度训练,逐渐提高杆子的高度,并定期进行技术评估和调整。
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茆寅梅(芜湖市利民路小学㊀㊀安徽芜湖㊀㊀241000)摘要:本文在对跨越式跳高内涵进行简要论述的基础上,重点论述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以切实促进跨越式跳高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词:跨越式跳高㊀㊀畏难心理㊀㊀反思总结㊀㊀兴趣㊀㊀随着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跨越式跳高逐渐发展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内关于跨越式跳高教学的研究亦愈来愈多.通过长期对跨越式跳高教学实践与研究,笔者发现,目前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存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越式跳高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切实提升跨越式跳高教学质量,我们有必要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策略.一㊁跨越式跳高的内涵跳高为一项典型的田径运动项目,主要包括如下三种具体形式:跨越式跳高,剪式跳高,背越式跳高等.其中,当属跨越式跳高最为简单易学.将跨越式跳高进行技术动作分解,可分为四个技术动作环节:助跑㊁起跳㊁过杆㊁落地.研究表明,长期参与跨越式跳高练习不仅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协调与灵敏素质,更可有效促进其整体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二㊁跨越式跳高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质量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通过长期跨越式跳高教学实践与研究,笔者发现,目前跨越式跳高教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学生普遍存在畏难心理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在助跑阶段技术动作完成得很好,但当他们来到杆前时又忽然停了下来,无法继续进行接下来的技术动作.之所以出现此种情况,主要原因便是这些学生出现了畏难心理.跨越式跳高要求练习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随着跳高高度的不断增加,很多学生均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畏难心理.此种畏难心理的存在对跨越式跳高教学质量的提升极为不利.在对55名参与跨越式跳高的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89.1%的被调查对象均表示自身在跨越式跳高过程中会出现畏难心理,仅10.9%的被调查对象表示不会出现畏难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学生对跨越式跳高技术动作掌握得并不牢固,对自身的跨越式跳高技术动作并不自信.诚然,不排除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无论是何原因,学生普遍存在畏难心理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体育教师在跨越式跳高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教学措施,切实帮助学生克服跨越式跳高过程中存在的畏难心理.2.教学方法陈旧老套教学方法的科学与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开始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研究.但遗憾的是,通过对部分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体育教师均习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最典型的教学方式是:体育教师首先对跨越式跳高技术动作进行示范,并重点讲授跨越式跳高应掌握的技术要领.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一遍遍进行跨越式跳高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看似并无任何问题,但却很难真正调动学生对跨越式跳高的学习兴趣.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跨越式跳高教学方法不满意,认为教学方法陈旧老套,应寻求教学方法上的突破.对于此点,笔者颇为赞同.作为一名现代体育教师,在跨越式跳高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采用新型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跨越式跳高学习兴趣,从而有效促进跨越式跳高教学质量762019年4月上㊀第7期㊀(总第23期)的提升.3.教师缺乏反思与总结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必须善于反思与总结.教师在教学跨越式跳高时同样应注重反思与总结,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总结跨越式跳高教学形成的有益教学经验.但遗憾的是,目前很多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跨越式跳高完毕后,并不进行反思与总结,抑或是极少进行反思与总结.而这恰恰不利于跨越式跳高教学质量的提升.三㊁解决跨越式跳高教学问题的具体策略上文提到,当前中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为切实推动跨越式跳高教学质量的提升,特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解决策略.1.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学生在跨越式跳高练习中出现畏难心理是一种普遍现象,并非个例.针对这些出现畏难心理的学生,体育教师应理性对待,不能对其大声呵斥,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帮助其逐步克服这种心理.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如此说: 跨越式跳高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挑战,只要我们真正敢于挑战,无论最终成败与否都值得称赞.对于存在畏难心理的同学,老师希望你们下一次能够勇敢地跨过栏杆. 类似的鼓励性话语还有很多,体育教师可根据课堂动态生成㊁灵活运用.另外,为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还可适当降低杆的高度,对学生先提出较低要求.当学生真正熟练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动作后,再慢慢提升杆的高度.如此一来,学生的畏难心理便可得到有效克服.在具体的跨越式跳高过程中,体育教师切忌急于求成,如此只会加剧学生的畏难心理,让学生望 杆 却步.2.积极寻求教学方法创新为提升跨越式跳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师应在教学方法上积极寻求创新.例如,跨越式跳高第一课,体育教师可将学生带至多媒体教室,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加强对跨越式跳高的认知.可在对跨越式跳高发展历史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呈现世界著名运动员的跨越式跳高视频,让学生直观感知跨越式跳高的魅力,激发学生参与跨越式跳高练习的热情.还可用动画形式对跨越式跳高进行技术分解.如若学生不懂,可进行反复讲解.另外,体育教师还可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前制作教学视频,将其上传至某一网络平台让学生自行观看.正式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首先围绕教学视频展开教学,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练习与讨论.跨越式跳高技术动作对学生而言并不简单,通过积极引导学生间㊁师生间进行讨论,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跨越式跳高技术动作的掌握.同时,为帮助学生放松身心,在具体的跨越式跳高教学间隙,体育教师还可适当组织学生玩一些小游戏.这些做法经过实践证实是可行的,有利于促进跨越式跳高教学质量的提升.3.积极进行反思与总结体育教师在跨越式跳高教学过程中,唯有做到注重反思与总结,方能不断优化跨越式跳高教学质量.例如,体育教师在跨越式跳高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的技术动作并不规范,以至于其跳高成绩很难提升.虽对学生的不规范技术动作反复指导,但取得成效并不显著.基于此种情况,体育教师经过不断反思与总结,最终决定采用录像纠错法.即学生练习过程中用智能手机记录下学生的不规范技术动作,然后加工剪辑成一个短视频.第二次上课时将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直观感受自身的技术动作到底哪里不规范.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同学们的不规范技术动作得以纠正,跳高成绩也得以不断提升.为让反思与总结系统化,体育教师应准备一个笔记本或在电脑上专门建立一个w o r d文档用于记录自身的教学反思与总结.除上述几点外,跨越式跳高教学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他问题,如体育教师的理论素养不足,学生不配合教师教学,缺乏完善的跨越式跳高教学设备等.但笔者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跨越式跳高教学质量必然能够不断提升.参考文献:[1]龚磊.夯实动作要点,指导跨越式跳高[J].田径,2018(10).[2]陈旭.从场地布局的视角看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J].运动,2015(5).[3]叶姮慧.巧用皮筋提高跨越式跳高教学的有效性[J].运动,2017(4).责任编辑:陆晨阳86。
背越式跳高教学训练中易出现的技术问题及纠正方法

背越式跳高教学训练中易出现的技术问题及纠正方法、跳高是人体通过快速的助跑和有力的起跳,采用合理的过杆姿势,使身体腾越尽可能高的垂直障碍的运动项目。
这就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的掌握要求很高。
一、助跑中易出现的技术问题及纠正方法(一)易出现的技术问题1.助跑加速不均匀,无节奏,重心低,无弹性,加速不积极,速度慢。
助跑的任务是获得一定的水平速度为有力的起跳和顺利过杆创造有利条件,现代跳高技术具有“以速度为中心,以快速力量为基础”的特点。
快速有效的助跑为起跳奠定了基础,但也不能盲目地追求速度而忽视运动员的实际情况。
因为助跑的速度一定要与运动员起跳的力量和起跳的技术相适应,才能表现出运动员在此训练水平上的最好成绩。
2.弧线助跑身体不能内倾、弧线不准确(过大或过小)、后两步跑成直线、步频变慢。
减速。
运动员采用弧线助跑,为克服离心力身体必须内倾,这样可降低身体重心,加大身体竖直移动的距离。
有利于起跳腿的蹬伸,有助于加快起跳速度。
身体内倾状态下起跳腿的着地起跳动作以及腿臂摆动所产生的转动惯量,使人体围绕身体纵轴转动形成背对横杆,同时,由于起跳时弧线助跑身体内倾出现的制动,会产生使人体由内倾转向向上竖起和沿着助跑弧线切线方向飞行的惯性力,人体按起跳的合力方向飞向横杆,为过杆创造了有利条件。
起跳中人体是从内倾状态转为竖直创造尽可能大的垂直分速度,使得地面的反作用力更有利于通过人体重心,提高起跳的垂直用力效果。
如果弧线助跑身体不能内倾,弧线过大或过小或后两步跑成直线都不利于起跳和过杆。
步频变慢、减速就会减弱起跳的效果。
3.直段、弧段助跑衔接不好。
(二)纠正方法1.站立式起跑30米,要求高重心加速跑(前脚掌着地)。
2.助跑时教师或教练员提醒其应注意的问题,如:“提高重心”、“加大步幅”、“注意节奏”、“注意后蹬”等或其它暗示。
3.弯道变频跑,在弯道大步跑几步,再快频跑几步,交替进行,使学生体会怎样加快频率。
4.弯道跑、8字形跑、S形跑、J形跑,提醒学生加大外侧臂的摆幅和步幅。
看懂小学体育跨越式跳高教案,快速提升孩子技巧

跨越式跳高作为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能帮助孩子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孩子对于拼搏精神的培养。
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快速提升孩子的技巧,是每一位老师所关注的问题。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看懂小学体育跨越式跳高教案,以便快速提升孩子的技巧和效率。
一、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起跑和起跳。
在起跑时,要求孩子以直线加速跑步,控制好节奏和灵活性,同时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
当孩子跑到起跳点时,需要做出合适的准备动作。
这个动作可以根据孩子的个人情况进行差异化设计,但是要求肩部、肘部、膝部和脚部依次协同动作,完成最后的起跳动作。
在起跳动作中,孩子的动作要求要高度协调,防止出现因过度用力或者用力不足而导致的不当动作。
二、教案内容设计为了快速提升孩子的跳高技巧,每一位老师都必须要有一套适合本班学生的教案。
教案的设计要符合孩子的个人特点,同时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教学。
在教案内容的设计上,可以先给出一些基础知识和技巧练习,然后逐渐加大难度,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练习会和运用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来认识、理解和运用教案的内容,以便他们在跳高比赛上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三、教学方法与技巧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巧,老师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可以在教学前夕让孩子们了解跳高的相关知识和技巧,以便让他们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老师还可以采用示范和演示的方式,让孩子们模仿更好的动作。
对于一些技巧较难的孩子,老师需要通过一些特殊的训练和动作辅助,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学内容。
四、注意事项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需要符合相应的安全规范,以保障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对于跳高比赛时,需要在体育老师和其他教师的帮助下进行自由场地空间的规划和设备准备,以保证孩子们能在安全的情况下参加比赛。
跨越式跳高作为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通过一套适合孩子们的合理的教案,加上老师的专业教学和细心指导,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掌握跨越式跳高技巧,展现自己的风采。
教学跨越式跳高反思

教学跨越式跳高反思
在教跨越式跳高时,我反思到了以下几点:
1. 目标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要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即学会跨越式跳高的技
巧和技巧的运用。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 个体差异:我发现学生们在进行跨越式跳高时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存在差异。
因此,我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化教学,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训练。
3. 动作细节:跨越式跳高是一个技术性较高的项目,需要注意动作的细节。
在教学中,我要重点强调学生的起跳姿势、腿部动作和着地技巧等方面的细节,引导学生做出正
确的动作。
4. 反馈及时:学生需要及时得到教师的反馈和指导,以便在跳高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
高自己的技术。
我要及时观察学生的跳高动作,给予正确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不
断进步。
5. 多种教学方法:我认识到在教学跨越式跳高时,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除了口头
指导外,我还可以使用示范、视频分析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跨越式跳
高的技术要领。
以上是我对教学跨越式跳高的反思,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
他们提升跨越式跳高的技术水平。
跨越式跳高的易犯错误与纠正

跨越式跳高的易犯错误与纠正作者:王岩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18年第04期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等技术动作组成,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跨越障碍的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协调性较差,腿部力量素质发展不充分,跨越障碍时会有胆怯心理,加上技术动作掌握不熟练,导致跃过障碍时自信心不足。
掌握正确的跨越式跳高动作,可以锻炼学生的力量、柔韧和协调等素质,培养学生勇敢、拼搏的精神品质,达到勇于挑战自我的目的。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分4个阶段进行教学,就跨越式跳高中的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进行分享与讨论(考虑到学生初学跳高会对跳高杆产生恐惧,本文皆以皮筋作为障碍物)。
一、助跑阶段易犯错误:在练习助跑时,难以做好后3步加快步频的节奏变化,往往会出现减速、倒小步等错误,起跳的初速度不足,影响助跑起跳的衔接质量及起跳点的精确把握。
纠正方法1:学生练习助跑时,教师利用“击鼓”“击掌”等方法,着重体现后3步击鼓、击掌节奏的加快,让学生体会助跑后3步的节奏变化。
纠正方法2:为帮助学生精准踩到起跳点,教师可在合适的起跳点位置贴上标志贴,但在练习中可能会出现学生为了踩到标志贴,出现低头看标志贴、凑步数等情况。
为了解决此问题,教师可采用具有发声功能的软式玩具(图1-1,玩具较薄,不会因踩偏而发生伤害事故)。
将软式玩具固定在起跳点,教授学生用“2n-1”的测量方法反复跑动找到属于自己的起跑点。
通过学生踩踏软式玩具产生的声音音调高低,教师判断学生的蹬伸是否快速有力,及时给予学生动作指导(图1-2)。
通过助跑起跳的反复练习,学生很快能掌握适合自己的起跑点并能精准地踩到起跳点上,为之后的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起跳阶段易犯错误:小学生肌肉发育水平较低,腿部力量欠缺,蹬伸无力,起跳后身体易后倒或前倾,导致起跳高度不足;因学生的手脚动作不协调,手臂不能积极上摆且全身发力不协调,影响起跳高度。
纠正方法:在助跑起跳练习时,笔者在足球门上悬挂了不同高度的沙包,将会发声的软式玩具放至合适位置,结合助跑时测量的步点,将助跑与起跳结合,组织学生进行助跑起跳摸沙包练习(图2)。
跨越式跳高的错误及纠正方法讲解

跨越式跳高的错误及纠正方法讲解跨越式跳高是跳高过杆技术中最早采用和最简易的一种,简单易学,适合初学者练习,也可以用来改进和巩固起跳技术或当做学习其他跳高姿势的过渡方法。
那么跨越式跳高的错误及纠正方法大家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跨越式跳高的错误及纠正方法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跨越式跳高的错误及纠正方法1、助跑节奏紊乱,助跑与起跳结合不好。
原因:助跑步点不准确,拉大步,捣小步或没有沿助跑弧线落脚。
纠正:改进直线进入弧线的助跑技术,调整适合自身特点的助跑步点,按画好的每步标志反复进行练习。
跳越跨栏架的练习,采用栏间跑3、5、7步培养节奏感和目测距离的能力。
2、跳时制动大,减弱水平速度,做过杆动作时,身体压杆。
原因:倒数第二步身体重心下降太多,身体内倾不够。
起跳前身体后仰过大,起跳脚落地不够积极,前伸太远。
纠正:多做弧线助跑起跳的模仿练习。
弧线助跑起跳后用头触高物,强调起跳要积极,上体要正直。
3、斜交叉过杆。
原因:起跳时摆动腿内扣向异侧肩方向用力摆的动作做得不够,使身体绕纵轴转体不够。
纠正:结合摆臂动作多做原地蹬摆起跳模仿练习。
弧线助跑起跞触高物转体90゜。
短程助跑起跳过杆练习,在垫上画出落垫点,使肩背朝落垫点着垫。
4、坐着过杆,臀部及大腿碰落横杆。
原因:起跳时身体重心没跟上,髋关节变屈,起跳效果差,腾空高度不够。
心理上怕摔,不敢用肩背落垫。
小腿太紧张,没有挺髋就过早收腹举腿。
纠正:利用跳板或跳箱,做立定背越式跞高,注意延长挺髋时间。
逐渐啬高度,克服害怕心理,用肩背落垫。
5、杆上动作僵直。
原因:起跳腾空后,两膝紧张绷直,背弓动作不自然,空中身体感觉能力较差。
纠正:加强柔韧性、灵敏和协调性的练习,提高动作和放松能力。
在山羊或跳箱上做仰卧背弓、顺势屈小腿举小腿练习,立定背越式跳越橡皮筋练习,体会倒肩、抬臀、挺髋,屈小腿过杆后小腿自然上甩,肩背落垫的动作。
还可以中短距离助跑起跳过杆练习。
降低横杆高度,用橡皮筋代替横杆,消除心理害怕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越式跳高的错误及纠正方法讲解
那么跨越式跳高的错误及纠正方法大家了解多少呢?以下是为你整理的跨越式跳高的错误及纠正方法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跨越式跳高的错误及纠正方法1、助跑节奏紊乱,助跑与起跳结合不好。
原因:助跑步点不准确,拉大步,捣小步或没有沿助跑弧线落脚。
纠正:改进直线进入弧线的助跑技术,调整适合自身特点的助跑步点,按画好的每步标志反复进行练习。
跳越跨栏架的练习,采用栏间跑3、5、7步培养节奏感和目测距离的能力。
2、跳时制动大,减弱水平速度,做过杆动作时,身体压杆。
原因:倒数第二步身体重心下降太多,身体内倾不够。
起跳前身体后仰过大,起跳脚落地不够积极,前伸太远。
纠正:多做弧线助跑起跳的模仿练习。
弧线助跑起跳后用头触高物,强调起跳要积极,上体要正直。
3、斜交叉过杆。
原因:起跳时摆动腿内扣向异侧肩方向用力摆的动作做得不够,使身体绕纵轴转体不够。
纠正:结合摆臂动作多做原地蹬摆起跳模仿练习。
弧线助跑起跞触高物转体90゜。
短程助跑起跳过杆练习,在垫上画出落垫点,使肩背朝落垫点着
垫。
4、坐着过杆,臀部及大腿碰落横杆。
原因:起跳时身体重心没跟上,髋关节变屈,起跳效果差,腾空高度不够。
心理上怕摔,不敢用肩背落垫。
小腿太紧张,没有挺髋就过早收腹举腿。
纠正:利用跳板或跳箱,做立定背越式跞高,注意延长挺髋时间。
逐渐啬高度,克服害怕心理,用肩背落垫。
5、杆上动作僵直。
原因:起跳腾空后,两膝紧张绷直,背弓动作不自然,空中身体感觉能力较差。
纠正:加强柔韧性、灵敏和协调性的练习,提高动作和放松能力。
在山羊或跳箱上做仰卧背弓、顺势屈小腿举小腿练习,立定背越式跳越橡皮筋练习,体会倒肩、抬臀、挺髋,屈小腿过杆后小腿自然上甩,肩背落垫的动作。
还可以中短距离助跑起跳过杆练习。
降低横杆高度,用橡皮筋代替横杆,消除心理害怕因素。
6、跳向前冲力太大而跳不起来。
原因:助跑过快失去控制,自身的腿部支撑力量不够。
最后放腿太慢,不能及时完成起跳动作。
助跑最后两步与起跳的转换技术没有掌握好。
纠正:多做短、中程助跑起跳的结合练习,改进起跳脚快速着地,摆动腿和摆臂的有力上摆、提肩、拔腰技术,提高助跑结合起跳的速度。
另外,可多做弧线助跑结合起跳后身体落在高垫上的练习,强调身体从内倾迅速转成垂直和正确完成起跳后再做过杆动作。
正式助跑之前应事先丈量好步点,起跳点与横杆投影线距离一般在60—80cm。
全程助跑一般在10—15米,步数在6-8步,最后几步速度要加快,倒数第二步最长,重心最低,摆动脚落地时柔和屈膝前移,蹬脚送髋为起跳脚的前伸放脚做好准备。
最后一步稍小,使上体迅速前移向前送髋,为从水平速度过渡到垂直速度做好充分准备。
2、起跳跨越式跳高应用远离横杆的腿作为起跳脚。
助跑到最后一步时,起跳腿以大腿带动小腿迅速向前伸出,用脚跟先着地并迅速过渡到全脚掌,接着在摆动腿用力蹬伸和助跑水平速度的推动下,身体重心迅速前移,上体及时跟上,起跳腿屈膝缓冲。
当身体重心移至起跳点的上方时,起跳腿迅速蹬伸,髋、膝、踝三关节充分蹬直成一直线,摆动腿膝关节微屈,以大腿发力带动小腿积极有力向前上方摆起,两臂积极配合摆动,起跳一侧臂自然在侧下方,另一侧手臂随摆动腿前摆,使身体向上腾起。
3、过杆和落地起跳腾空后,身体保持向上腾起姿势,摆动腿积极
上摆,当脚跟越过横杆高度时,向横杆一方侧摆,使摆动腿的脚、小腿、大腿依次过杆。
与此同时,起跳腿积极向上抬起,膝盖靠近胸部,小腿自然上摆与横杆平行,接着上体抬起,摆动腿同侧臂随摆动腿内转下压带动身体沿纵轴向内旋转,使上体和臀部能顺利过杆,起跳腿随着摆动腿的下压而抬高并绕过横杆,过杆后用摆动腿领先落地。
跳高的基本常识1、过杆技术有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等。
由于技术类型不同,运动员在完成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各动作方法上各有差异。
助跑使人体产生向前的速度,增加起跳时的支撑反作用力和加快起跳动作。
背越式跳高采用的是弧线助跑,距离长,速度快,动作自然。
其他姿势一般都采用直线助跑,距离短,速度较慢,身体重心低。
起跳是人体在助跑后,迅速转变运动方向向上腾起,为过杆做好准备。
2、俯卧式过杆时,摆动腿先摆过杆,身体在杆上沿纵轴翻转成俯卧姿势,随即转头潜肩,起跳腿后伸外翻,最后落地。
过杆动作分为“平翻式和“潜入式两种。
背越式、俯卧式姿势因过杆时人体重心离杆较低,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是较优越的过杆方式。
而背越式又较俯卧式易于掌握。
背越式、跨越式、剪式跳高起跳时,起跳腿是在远离横杆一侧起跳。
猜你喜欢:1.背越式跳高训练方法有哪些训要领2.篮球跳高训练方法有哪些3.跳远的主要技术与技巧讲解4.背越式跳高教学方法有哪些5.跳高技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