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利素材
淡泊名利优秀作文素材
![淡泊名利优秀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fccebf7f6bec0975f565e272.png)
淡泊名利优秀作文素材淡泊名利优秀作文素材1在名利关口面前,人们的态度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追名逐利,一种是淡泊名利。
(摆出两种鲜明对比的态度。
) 名缰利锁,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受制于它。
(引例得法)赵括为追求良将之名,而身死军灭,留下纸上谈兵的千载笑名;项羽沽名钓誉纵虎归山,终演乌江自刎的悲剧;李斯在长有封侯的利诱下,参与沙丘之谋,拥立胡亥为帝,被利益腐蚀成一个跪着的侏儒。
自去年以来,中纪委查处的落马官员达18.2万人,如李春城、刘铁男、倪发科、郭永祥等。
这一大批高官被名利之箭射中纷纷落马。
(选例得当、叙例得体。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这些“蝼蚁人”为蜗角虚名,蝇头小利,终将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议例得力,驳斥追逐名利。
) 但如果没有名利,就像没有绿洲的沙漠,使旅人失去了心中的希望。
没有名利,就像没有黑夜的白昼,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没有名利,就像味觉失去了苦的感觉,虽然品尝得到甜的滋味,但失去了品尝甜的欣喜。
如果你善待名利,将名利作为奋勇进取的动力,那么名利将成为你的风帆,伴你渡过征程,送你走向成功。
(优美的语言阐述名利的重要性。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明确我们的志向。
但淡泊名利,绝不是不追求名利。
如果世人都清心寡欲,那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剖析淡泊名利的含义。
)世上没有不为名利的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
我们常羡慕: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苏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殊不知,这正是他们受到当朝权贵排挤而愤然遁世,他们的作为正好说明虽出世,但心却入世。
(证明世上没有不为名利的超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结果钓上了雄才大略的文王。
诸葛亮隐居山林,自号卧龙,结果一卧来了个刘皇叔。
他们追求名利,却没有委心屈从名利,他们等到了真正可以让他们施展才华的明君。
(说明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
) 古人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关于淡泊名利的作文素材大全精选
![关于淡泊名利的作文素材大全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d7f6eea14791711cd79176c.png)
关于淡泊名利的作文素材大全1淡泊是寒冬时节傲然开放的梅花,坚守着自己洁雅的操守,放弃了大红大紫的追逐;淡泊是暖春三月奋然抽芽的小草,坚守着自己平淡的品格,远离了高大雄伟的追求;淡泊是金秋时节独握锄头的陶潜,坚守着自己质朴的心灵,抛弃了污浊官场的屈膝。
淡泊可以使一个人的素质得到提升,灵魂得到净化。
一颗远离扰扰凡尘的心。
可以感悟出世间的美好。
诸葛亮寄居于南,品读诗书,感受自然,终成一代名仕;雷锋寄心于平淡,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终成时代楷模;沈浩托心于小岗村,一心为民,排忧解难,终成时代先锋。
假设诸葛亮一心追求权贵,一心想拥有高官厚禄,他又怎么会领悟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假设雷锋想成为“一品高官〞,放弃行善,他又怎么会成为人人效仿的模范?假设沈浩渴望金钱利益,总是追逐着的官职,他又怎么会赢得一方乡亲的爱戴和尊敬?只有将自己的心灵回归平静,才可能会成为“一品百姓〞。
淡泊可以培育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营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一个人的宁静,可以使一群人致远。
吴孟超沉心于肝脏研究之中,以医德治愈了一位位病人,社会上也逐渐有了一种“医德为先〞的治病潮流;白方礼投身于慈善事业之中,以爱心帮助了一位位学子,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效仿白方礼老人的善举。
只有不断立足于平凡群众的生活中,吴孟超才会赢得人们的赞誉,人们也才会以其为自己行事的典范。
只有不断奉献自己爱心,追求一种平淡的生活,白方礼才会成为后人心中的人杰,社会上才会不断涌现出更多的白方礼。
淡泊可以帮助一个国家的繁荣强大。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
〞真正的贤人是不会计较得失的,因为他们一心投身于事业之中;而小人是百害无一利的。
因为他们只会追名逐利。
钱学森放弃美国的高薪,毅然回国,投身于科技研制之中,终使中国国力开展,生活水平提高。
没有像钱学森这样于淡泊中明志的贤臣,又怎么会换得祖国的迅速崛起?正因为祖国中少了一些汲汲于名利,只为做高官的小人,祖国才会不断开展,不断繁荣。
淡泊名利的名人例子
![淡泊名利的名人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f025365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2.png)
淡泊名利的名人例子
1.郁达夫: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淡薄名利,致力于实现
改革开放;2.蒋介石:著名的政治家,一生秉持“官学同施”的理念,淡
泊名利;3.钱穆:历史学家、文学家,以淡薄名利而著名,以其精湛工整、聪明绝伦的文学著作闻名;4.康有为:中国思想家、民国政治家,坚持淡
薄名利,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实行社会改革而奋斗;5.李大钊:政治家、
学者,勇於付出,一生艰辛,淡泊名利,亦勇于创新,为国家和民族贡献
无尽;6.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领袖、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开国之父,宣扬“脱胎换骨”的理念,淡薄名利,致力于为中国建设
和人民福祉而奋斗不息。
淡泊名利议论文素材5篇
![淡泊名利议论文素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3f743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d.png)
淡泊名利议论文素材5篇淡泊名利议论文素材(篇1)道德: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
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
社会和人类需要发展。
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
也是遵循不违背“道”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使社会,自然界和人类能长久发展、和谐共存。
道和德统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们按“道”的规律去做事、处事,就是有“道德”。
德:德就是付出。
实质上,人之初,性本恶,也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会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约束自己。
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对本能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外在约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图伤害他人等对人类社会有大的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内在约束(也就是道德)来约束本能中虽不违法,但亦会对他人(甚至是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
所以,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本能的制约,换句话说,人一生下来就有以任何方式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无道德”),道德也就是继法律之后制约这种本能,减小这种伤害的工具。
道德定义道德就是脱离人的自然属性而适应人的社会属性。
(这里说的人的自然属性,实质就是动物性。
)道德应该是合于天理的行为规范。
由于人类的智慧可以掌握自然天理的动态规律,来主导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因此,随着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道德的标准即随之提高。
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
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
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有些时代又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
人类的道德有共通性。
不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素材
![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02db143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2.png)
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素材
1.慈善捐助:许多慈善家和富豪通过无私奉献财富,帮助贫困人群,改善社会。
例如,华盛顿·D·洛克菲勒和比尔·盖茨等富豪通过慈善基金会大量捐助,用于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事业。
2.志愿者工作:许多人放弃自己的时间和个人利益,投身于志愿者工作。
他们为社区服务,关心弱势群体,例如帮助孤寡老人、流浪动物收养、环保行动等。
3.杜甫的《登高》: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登高》中写到了他淡泊名利的志向,他表达了对名利的追求不如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追求人生的真谛。
4.萨拉·乔贝尔:萨拉·乔贝尔是一个孟加拉国的社会活动家,她无私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贫困妇女和儿童提供教育和医疗援助。
她放弃了自己的舒适生活,致力于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
5.卢梭的《社会契约论》:18世纪法国哲学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关于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问题。
他强调了对社会奉献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主张追求精神和道德的价值。
淡泊名利的议论文素材
![淡泊名利的议论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1138c670da38376bae1fae11.png)
淡泊名利的议论文素材高中作文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淡泊名利的议论文素材,供大家参考。
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高中作文网频道。
⑴引言淡泊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
没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没有洞穿世俗的眼力,是万难做到的。
淡泊于名利,方能成大器,方能攀上高峰!在物欲、名利横流的当今,有志者更应守住淡泊,向自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2)事实论据关麟征辞官隐居关麟征是黄博军校一斯期生,曾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要职。
他经过长期征战和宦海沉浮,逐渐看透自己前半生争名夺利的官场生活,于1949年秋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退岀国民党军界,拒绝接受随蒋介石飞往台湾的命令,借故在香港隐居下来。
从此,他不参加任何政治性的集会和社会活动,不接见任何记者采访,断绝一切与党政军故旧的联系,整日以读书、写字为乐。
其间蒋介石、蒋经国你子曾数度邀请他去台湾任职,并许以高官厚禄,他都婉言谢绝。
从44岁至85岁逝世,他一直过着淡泊的隐居生活。
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
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80年代,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
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
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钟书却拒绝了。
他的小说《围城》发表以后,不仅在国内弓I起轰动,而且在国外反响也很大。
新闻和文学界有很多人想见见他,一睹他的风采,都遭他的婉拒。
有一位布什国女士打电话,说她读了《围城》探测切想见他。
钱钟书再三婉拒,她仍然执意要见。
钱钟书幽默地对她说:“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一定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1991年报11月钱钟书法家80华诞的前夕,家中电话不断,亲朋好友、学者名人、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中国社会科学院要为他开祝寿会、学术讨论会,钱钟书一概坚辞。
陶渊明淡泊名利的素材
![陶渊明淡泊名利的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6c02edf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66.png)
陶渊明淡泊名利的素材导读:以下是关于陶渊明高考的作文材料。
学生可以来这里学习,为高考做准备。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
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
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
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
”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
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
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
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
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3、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
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
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4、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
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5、陶渊明的诗陶渊明的诗歌中,田园诗最为丰富,他在田园诗方面的成就也是最高的。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同于其他枯燥的诗歌。
淡泊心态的作文素材
![淡泊心态的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343ac74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f.png)
淡泊心态的作文素材素材一:陶渊明的归隐生活东晋诗人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彭泽县令的职务,归隐田园。
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摆脱了官场的束缚,回归自然,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
他不为功名利禄所累,保持着内心的淡泊与宁静,在田园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素材二:居里夫人的科研精神居里夫人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她发现了镭元素,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荣誉和财富面前,她始终保持着淡泊的心态。
她将诺贝尔奖章送给女儿当玩具,视金钱如粪土,继续投身于科学研究。
她曾说:“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正是这种淡泊名利的精神,使她能够专注于科学探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素材三:苏轼的豁达人生苏轼一生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淡泊名利的心态。
在被贬黄州期间,他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千古名篇,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他在《定风波》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生活的挫折,苏轼泰然处之,以一颗淡泊的心笑对人生的风雨。
素材四:钱钟书的低调处世钱钟书是中国著名的学者和作家,他的《围城》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然而,钱钟书先生一生低调,拒绝各种采访和应酬,专心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
他曾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先生以其淡泊名利的品质,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淡泊名利的事例
![淡泊名利的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9ef16be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f.png)
淡泊名利的人物事例有:
1、山中宰相陶弘景。
陶氏为世医出身,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且有武功。
他自幼聪慧,约十岁时即读葛洪《神仙传》,深受影响,三十六岁辞官隐居句容茅山,并遍历诸有名大山,访求仙药。
当时,他深受梁武帝萧衍的信任,虽则他时梁武帝多次赠官不受,但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都要向他谘询,所以时人对他有“山中宰相”的称号。
2、介之推功不言禄。
介之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备受艰辛,有割股啖君之功,但重耳返国主政后,介之推拒不以功邀赏,而偕其母隐于介休绵山。
晋文公求贤不得,知他是孝子,于是三面放火焚山,逼其出山,介之推母子守志被焚。
淡泊名利的短素材100字_关于淡泊的作文素材
![淡泊名利的短素材100字_关于淡泊的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b32d132a312b3169a551a475.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淡泊名利的短素材100字_关于淡泊的作文素材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
淡泊于名利,方能成大器,方能攀上高峰!在物欲、名利横流的当今,有志者更应守住淡泊。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淡泊的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关于淡泊的作文素材一我们生活在人世,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种种诱惑,金钱、权力、美貌……这些时时刻刻在侵蚀着我们。
而淡泊却是一杯浓郁厚重的酒,一朵惊艳于世的奇花,让人心旷神怡。
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就十分向往此种淡泊的情怀。
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概让人十分敬佩,但是身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还有几个人能真正拾起原始的那份淡泊。
我们早已经被世俗的一些诱惑给侵蚀。
娱乐圈里的“潜规则”让人不得不摇头叹息。
那些光鲜亮丽的身影下也充斥着这些恶俗的东西?让人不敢耳闻。
一个个抵挡不住名声、金钱的诱惑,进入这所谓的“潜规则”。
曾轰动一时的网络红人凤姐,自恃前三百年后三百年都无人与之相比,所谓读过的名著竟是知音,读者这一类书刊。
为了能红,不怕自,而那位幕后推手为了能在其中获得利益而肆意炒作。
现实生活中的一切诱惑让人喘不过气来,总有人想获得更好的,一生奔波劳累。
我们为何不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呢?让自己能够放松下来,放飞习灵,而不是局限于这些世俗之中。
多一份淡泊,少一份世俗。
让淡泊浸渍我们的心灵,消磨我们的欲望。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最可卑的不是失去自己的尊严,而是一代人把几代子孙的口粮都吃光了。
人们总是浪费,奢华。
倘若我们少一份欲望,多一份节约,有一颗淡泊之心,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越来越美好。
淡泊,可以浸渍我们的心灵,可以升华我们的灵魂,可以让生活更美好!所以我们应该坚守我们自己的那份天空,让世俗都见鬼去。
使“大同社会”不再是梦想。
淡泊,让生活更美好,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让我们尽守“淡泊”。
关于淡泊的作文素材二暑假过后,新初三生们迎来了初中最重要的一年——初三。
高中古今中外淡泊名利的名人事例素材
![高中古今中外淡泊名利的名人事例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502c12bfa58da0116c17496d.png)
高中古今中外淡泊名利的名人事例素材1.钱钟书。
电视剧《围城》热播后,钱钟书的新作旧著,被争先恐后地推向市场。
面对这种火爆,钱钟书始终保持静默。
对所谓的“钱学”热,他认为“吹捧多于研究”、“因为吹捧,人物可成厌物”。
有人用钱策动他接受采访,他却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一洋记者慕名想见他,他回话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还不错,又何必要去理解那只下蛋的母鸡呢?”2.介之推。
出自《左传》中的《晋公子重耳之亡》重耳继位后犒赏诸臣,别人都急着表彰自己的功劳,而介之推从不言功劳所以没有受到奖赏。
介子推说:“献公有九个儿子,只有晋文公一人了。
惠公。
怀公没人亲近,外内反对。
天没有绝晋,必定要立人主。
主持晋国祭祀的人,除了你还有谁呢?是天安排的,而几个随从出亡的人却说成是他们的力量,不是很荒谬吗?私下拿人的财产,还说是强盗,何况贪天之功占为己有呢?在下的从亡者把有罪的事当作正义,在上的君主奖赏他们所做的坏事。
上下互相蒙骗,不好相处。
”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它,这样苦死了又能怨谁呢?”介子推说:“明知是有罪的事,效仿它,罪更大啊!因有怨言,不吃他的俸禄。
”他的母亲说:“也让他知道,怎么样?”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文采,身子都隐藏起来了,那还用得着文采?是求别人知道啊。
”他的母亲说:“这样的话,我和你一块隐居。
”于是隐居而死。
晋侯寻找不到,就用绵上的田作为他的祭田,说:“以此记下我的过错,并用来表扬有德之人。
”3.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
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古今淡泊名利的名人事迹
![古今淡泊名利的名人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e03f1f4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6.png)
古今淡泊名利的名人事迹自古以来,淡泊名利的人物就是人们推崇的楷模。
他们在奋斗的路程中,始终秉持着一份宁静淡泊的心态,从容面对成功与失败,不炫耀,不张扬。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位古今淡泊名利的文化名人,他们的事迹鼓舞着我们前行。
一、苏轼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苏轼无疑是淡泊名利的代表。
从小学习文字,苏轼就热爱文学,成年后更是深入其中。
他的写作风格深受当时的人们喜爱,但这并没有让他执着于名利。
他的淡泊名利之心显而易见于他诗歌之中。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人生至味无味,胜事偏多,而情疏者常在。
”赤壁赋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丰碑。
在这个作品里,苏轼描绘了人生成功和名利的虚无。
他深刻地认识到,在名利与成功之后,生命的本质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二、叶圣陶叶圣陶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作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他的代表作品有《我读书》,《儿女英雄传》等。
叶圣陶和苏轼一样,也是淡泊名利的佼佼者。
他认为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但不应该被这些所束缚。
在叶圣陶的《太行山上》一书中,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反映了他淡泊名利的精神。
在太行山的岁月里,他放下了权位和权利,脱离了对人们眼中的声望和地位的渴求,尽情享受自己的人生。
三、林语堂林语堂是中国现代知名作家、翻译家和文化名人。
他获得过许多文学奖项,并因其翻译作品和自己的作品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他的作品涉及散文、诗歌、小说等多个领域,创作生涯长达七十余年。
林语堂注重文化间的融合,他在文学翻译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他的文化贡献无处不在,但他却始终保持谦虚和淡泊名利的心态,坚持人生的本真。
他常说:“人生的真正的价值,在于你是否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而难以消逝的印迹。
”四、李笑来李笑来是当今中国的知名创业家和互联网思想家,李笑来的“李笑来口述历史系列”引领了价值投资的新潮流,被誉为价值投资先驱和经典。
虽然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但是他却始终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态,这源于他对自己思想和人生的认知。
低调做人,淡泊名利作文素材
![低调做人,淡泊名利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61796bd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3.png)
低调做人,淡泊名利作文素材
山间隐士的日常。
哎,你知道吗?听说那山里有位隐士,活得就像个神仙。
他啊,啥也不图,就图个山水和书的陪伴。
每天一大早,他就出去溜达,
看那山水,仿佛跟大自然有啥说不完的话。
晚上呢,他就坐在他那
小茅屋里,听风吹竹林,那声音,估计比啥音乐都好听。
画家的小世界。
说起画家,我认识个哥们儿,画得可好了。
他画画不是为了出
名或者赚钱,就纯粹是喜欢。
他的画啊,看着就让人心里舒服,感
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你说他咋做到的?我想,大概是他心里没啥
杂念,就专注于画画吧。
茶室里的两位老者。
那天去茶室,碰到两个老头在那儿聊天。
他们聊的啥?哎呀,
都是过去的事儿了,但听着他们说话,就感觉特别舒服。
他们年轻
的时候可能也追求过啥名利,但现在都看淡了。
说起人生,他们那
种从容淡定的样子,真是让人佩服。
诗人的行走诗篇。
我认识个诗人,他啊,走到哪儿写到哪儿。
他的诗,不像那些
大诗人那么华丽,但每个字都像是从心里挤出来的,特别真实。
他
边走边写,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的灵感来源。
他这人啊,就是低调,不张扬,但每次读他的诗,都能感觉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名利的
淡泊。
淡泊名利的简短事例
![淡泊名利的简短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87c96b7d84868762cbaed5a3.png)
淡泊名利的简短事例1.淡泊名利的名人事例30字左右1、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诗文非常有名,而且他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也同样很有名。
最为经典的例子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2、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
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
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3、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
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你的认可是我解答的动力,请采纳2.淡泊名利的事例1、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诗文非常有名,而且他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也同样很有名。
最为经典的例子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2、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
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
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问到怎会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3、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
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4、卸任总理朱镕基淡泊生活:不写书也不看传记当年,朱镕基曾表示: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之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5、1783年9月3日,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11月2日,华盛顿向追随他征战多年的将士发表了告别演说,最后他公开表达了自己即将退役、过平民生活的热切愿望,“分离的帘幕不久就要拉下,他将永远退出历史舞台了.”两天后,华盛顿乘船离开纽约港,岸边送别的人流如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脚下,斜倚着五柳先生残破的小屋,在世人皆沉湎于金钱权势时,陶渊明选择了恬淡处之,吟诵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诗句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生活.正是这种恬淡的生活使他成为了田园派的创始人.如果陶渊明没有回归这种恬淡的生活,想必他也不会专注于感受美好的田园生活,更不会从这平静的生活中感悟人生,他也就不会成为田园诗的创始人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正是这份恬淡实现了陶渊明的理想.因此,恬淡处世帮助我们成就自身的价值
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被美国克莱数学研究所授予奖金高达100万美元的“千年数学大奖”,但他拒绝领奖。
这已不是佩雷尔曼首次将大奖拒之门外,他在2006年就曾拒领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
英国《每日邮报》的记者努力探访佩雷尔曼弃奖的原因。
佩雷尔曼紧闭家门,只在屋里对门外采访的记者解释说:“我不需要钱,我什么都不缺。
”证明了数学中的庞加莱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