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是为仁之本

合集下载

孝悌之道意义-守孝悌的意义

孝悌之道意义-守孝悌的意义

孝悌之道的意义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民族,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美德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作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

而其中的众多内容来自于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具体表现为“孝、悌、忠、信”等,其中儒家视“孝悌”为“仁”的根本。

孝,指还报父母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

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孝悌不是教条,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孝悌”本意虽然是一个家庭观念,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国家的基本单位。

有了家庭的安定和睦,才能有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

中国是以孝治天下的。

中国的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家族封建制度,家族礼教最重要的就是孝。

孝悌之德,恰恰就是五千年文化中的不可逾越的规则。

“孝悌”唯以诚为贵。

中华民族本有数千年的“孝悌”文化传承,历史上感人的孝亲事迹举不胜举。

然而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社会风气受到夜来越多金钱、利益的侵蚀,社会人心逐步脱离了“孝悌”为本的人性之道,民众“爱钱”之心与日俱增,而“爱人”“孝悌”之心则逐步被削磨弥散。

“本”坏则“道”毁,全社会的诚信体系、道德素养、侠义正气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这和二千多年前春秋末期孔子所处的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倒有了几分相似,与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有关的一系列社会观念、行为底线、信仰体系、价值取向日渐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历史大业,直接侵蚀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肌体和整体智慧,直接破坏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性、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21世纪是否还有合理的道德价值其一,“孝悌”思想是人们日常伦理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它根植于中国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土壤中,并贯穿于几千年的中国社会,最终发展成为维系家族和睦与社会稳定的纽带和基石。

正是由于人们对“孝悌”思想的重视,才使得中国传统中以家族为中心的伦理道德体系长盛不衰。

在家庭中,“孝悌”思想是根基,只有做到最基本的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才能使其他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

《论语》中的孝悌观之解读

《论语》中的孝悌观之解读

《论语》中的孝悌观之解读摘要:《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语行事汇编,内容比较分散,但把所有谈孝悌的内容归纳到一起的话,我们发现它还是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学说体系。

《论语》中所说的孝悌观存在许多独特之处,其中有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仍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论语》;孝悌观;儒家;基督教伦理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孔子身处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他对周公推崇备至,故一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

《论语》中孔子从理论和实践的双向维度对传统的孝悌之道作了新的阐释和发展,强调子女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赡养父母的责任。

《论语》中的“孝”被定义为衡量一个人品性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孝”的核心在于无违和从礼孝,包括孝顺、孝养和孝敬,首先是孝顺。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孝悌之道的关键还在于有无孝敬之心。

孝敬之心又具体落到“无违”这一点上。

若无孝敬之心,则物质上的赡养便会同动物之间的“能养”一样,根本无法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这就要求子女对父母持恭敬之心,要做到尽可能地顺从父母的意志,满足他们的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遵从已有的“礼”制。

如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这就是强调“孝道”的施行不能违背“礼”。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就是要做到:“事之以礼,谓冬温夏清昏定晨省之属也。

死,葬之以礼,谓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祭之以礼,谓春秋祭祀以时思之、陈其簋而哀戚之。

不违此礼,是无违之理也。

”只有依礼而行,才能真正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

由此可知,“孝道”施行的本质还在于无违。

孝心始终是孝行的发端。

《论语》强调施行“孝道”一方面要做到“无违于礼”,另一方面也要做到“无违于志”。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指出对于父母的孝顺体现在继承父母的遗志。

帮助中职生读懂《论语》——为人之本

帮助中职生读懂《论语》——为人之本

99OCCUPATION2020 12编辑 祁 娜Discussion交流平台文 / 蒲卫东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职学生发展动力的源泉。

“孝悌”是仁爱之本,为人之本,本立而道生。

父母之爱、师长之爱是前进的动力,同学之间互敬互爱、和谐相处是进步的重要助推。

本文就如何帮助中职学生读懂《论语》,学习《论语》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职生 孝悌 为人之本 本立而道生帮助中职生读懂《论语》——为人之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职学生发展动力的不竭源泉。

《论语》重在解决人生的一些大问题。

《论语》的开篇,即学而篇第一则告诉我们治学的三种境界,接下来的第二则告诉我们为人之本。

先来看《论语》学而篇第二则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要理解这一段文字,必须先弄清楚如下几个词。

“孝”,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个“老”字,下面是“子”字,本意是用一个小孩即“子”在老人手下搀扶着老年人走路的形状,来表示“孝”的原意。

是尽心奉养、尊敬和孝顺父母。

“弟”就是“悌”,在古汉语中属于通假字,本意是弟弟敬爱兄长,后来泛指兄弟姐妹之间互敬互爱。

“鲜”读第三声,是“少”的意思。

“未之有也”是“未有”,就是没有的意思。

“本”是指事字,“木”字下面加上一横,是树根之所在,本义是草木的根,也指事物的根本、基础。

“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概念,含义丰富、复杂,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解释。

它的最初意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万事万物的本源、本体,运行的规律、原理等,也指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途径等。

“本立而道生”的意思就是“根本的原理建立了,基础的工作做好了,那么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就都有了”。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本意是亲和的意思,指人和人之间互亲互爱,孔子明确地说:仁者,爱人。

儒家主张要用“仁”来处理社会关系,人和人之间应当互助友善。

论语一孝悌.ppt

论语一孝悌.ppt

《孝经》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为清朝康熙年 间秀才李毓秀。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 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 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 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全文除“总叙”外,分
为七个部分,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 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首孝弟 有余力
父母命 父母责 晨则省 居有常 苟擅为 苟私藏 亲所恶 德有伤 亲憎我 怡吾色 号泣随 昼夜侍
次谨信 则学文
行勿懒 须顺承 昏则定 业无变 子道亏 亲心伤 谨为去 贻亲羞 孝方贤 柔吾声 挞无怨 不离床……
提倡孝悌,着眼于从小培养爱心,知道 感恩,懂得关爱他人。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一位小男 孩刚被救出时,在担架上举起右手向搜救人 员行了一个礼。
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 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15.20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 焉。”(卫灵公)
《礼记·祭义》: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 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孝经》是一部专讲“孝道”的儒家 经典 (《十三经》之一),旧说为曾参所 作,但成书可能在战国后期。全书分为 十八章,1799字。古人认为“百行孝为 先”,又有“以孝治天下”之说,所以 历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孝经》。首章开 宗明义,是全书总纲,阐明孝道是做人 的最高道德,治理天下的最好手段。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奉养
古人说:“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 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 者亲也。”(《韩诗外传》卷九)
曾子曰:“往而不可还者亲也,至而不可加 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待 也。……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亲 存也。”(《韩诗外传》卷七)

厚德载物孝悌为本对孝的看法

厚德载物孝悌为本对孝的看法

厚德载物孝悌为本对孝的看法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是个讲究孝道的民族。

可如今“孝心”教育并不为人们所重视。

有人说:“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人品也不会太差。

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

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

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

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孝敬父母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常言道:“看人,从小就看到老”。

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长大了也是难以改变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孝心就是在父母的榜样下养成的。

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一颗孝心、懂得爱,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因为“身教重于言教”。

让孩子学会感恩,有良心、良知、这才是孝心的亲情基础,感恩这种情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必须通过教育,做家长的应有意识地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辛苦,体会父母挣钱养家的不容易,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体会父母也同样需要孩子的关心和爱,要让孩子学会做饭、洗衣服、整理家务、去工作等等,希望让孩子体会到知恩就要感恩,感恩就要报恩。

培养子女的孝道,得从小抓起。

你们都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吧!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去一家大公司应聘,走到公司走廊时,看见地上掉了一个钱包,这时他就东瞅瞅,西瞧瞧,也没有一个人,于是他拾起了钱包,打开一看,惊讶……!里面至少也有一千元,差不多是这里员工的一个月工资了,他拿着钱包走到了经理办公室,说:经理,我刚才经过公司走廊里捡到一个钱包交给你,不知道是谁掉的,可能失主在着急找吧!经理接过了钱包微笑地说了一声谢谢!经理又说:今天你来公司应聘,我有个问题先问你,“你为你父母洗过脚吗?”青年如实回答;没有。

于是经理就叫他回去,并让他今晚回家为父母洗一次脚,明天再来。

走时,经理对他还钱包的那一刻考验,心里已经默默的录取了他。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翻译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翻译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意思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白话释义: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

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

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

孔子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但他却把任何事情都办得很好。

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史记。

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

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

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

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文章简介:《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亲—亲之爱:为仁之本与人之为人

亲—亲之爱:为仁之本与人之为人

亲—亲之爱:为仁之本与人之为人作者:蔡祥元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8年第06期在《礼记》中,“慈”列在人伦之义的第一条,“何谓人义?父慈,子孝”(《礼记·礼运》)。

但是,与孝、仁相比,它在儒家思想传统中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

孟子言必称尧舜,并将尧舜之道归结为孝悌。

舜的父亲对舜很不好,但舜依然恪守孝道。

此做法后来被视为孝道之典范。

从中也可以看到,父母对子女是否慈爱,并不那么重要,父母没有因为不够慈爱而受到非议。

但孝道不同,即使在父母未尽慈爱之道的情况下,也依然需要遵守。

另外,由于慈爱在动物界也很普遍,孝爱则几乎没有,后者更能显示出人之为人的独特性。

此外,从社会政治角度看,如果强调慈爱,并以此来苛求父母,会导致犯上作乱。

古代儒者提出过这种担忧:“惟如此而后天下之为父子者定。

彼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者,常始于见其有不是处耳。

”在儒学思想传统中慈爱因而有意无意遭到忽视。

但在我看来,这个疏忽极可能掩盖了儒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源头,导致其在思想关键处有不通透之感。

一、从“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说起《论语》中“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中的“为仁之本”有两种不同的断句:“为/仁之本”,即作为仁之根本;“为仁/之本”,即实行仁的根本。

“为”的这两种用法在《论语》中都有,字面意思都通,关键在于其思想理路。

前一种断句认为,这句话是从本体层面讲孝悌是仁之为(“作为”)仁的根本;后一种断句则认为,这句话是从经验层面、从方法层面讲孝悌是“为仁”(“行仁”)的根本。

程子、朱熹都注意到了两种读法的区别。

根据他们的心性之学,仁更具普遍意义,它是“爱之理,心之德”,自然比孝悌更为根本,他们因而主张这里的“为仁之本”只能解作“行仁之本”。

程子通过区分性与习,对此作了专门的解释:“故为仁,以孝悌为本。

论性,则以仁为孝悌之本。

”他以此明确否定第一种断句与理解:“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

”但是,孔子是否持有一种普遍的、先天的人性观呢?大家都知道,孔子很少谈性,只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其弟子也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

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古之大义也孝悌古之大义也(底稿)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孝悌者,即孝顺父母、敬悌兄长,孝悌乃至圣先师孔子育德内容的重要部分。

孔子推崇孝顺父母、敬悌兄长的仁爱。

人们若都能孝父母敬兄长,则以怀有仁义之心待他物,终使老有所养、长有所敬,若君王能以仁孝治天下,则民忠而拥戴之。

故曰:孝悌古之大义也。

孝:是孝顺,指子女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父母年迈时赡养父母,给父母一个幸福的晚年。

从大的方面讲,孝可谓对国家的忠诚,为国家效力,让自己的祖国强盛繁荣。

北朝时期,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年迈的父亲已无力再征战沙场替国效力,而国家正需要大量将士抵御外敌入侵。

花木兰深知家父年老体衰不可再执戈戟,然而军令不可违,她便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一位巾帼女英雄的故事就流传至今,木兰对其父之孝,对国家之忠尽在其中。

古人记载有《二十四孝》,其为尽孝于父母孝感天地,为后世所传诵推崇。

三国时孟宗哭竹生笋,为母养病冬日哭竹,孝心动天以至冰雪融化竹笋新生,让其得以获笋回家养其母。

西汉刘恒即汉文帝亲自为母亲煎汤药,日夜守在病榻前侍奉左右。

母亲每先喝药必先亲自尝之,看药温是否适中、药味是否过苦。

固有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截病,汤药必先尝。

由此可见:孝心可感天,孝情可服民。

悌:是敬悌,即兄弟姊妹间的敬重与爱戴。

广而言之,对待朋友之间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以真情待友人。

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一文中,倾诉了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

他与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以此文自身宦海沉浮之苦和对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

有人说,读韩愈《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可见韩愈重亲情,对手足之间情深意重。

后人对手足之情亦是看重,《祭妹文》中袁枚通过对其三妹袁素文生前与自己一起玩闹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兄妹之间的深厚情谊,其妹离世伤痛欲绝其情堪深。

古之孝悌之事枚不胜举,百善孝为先,孝悌为人之根本。

古人之孝悌,今人之借鉴,今人亦应当将孝悌文化发扬光大。

孝,仁之本也——从《论语》看孝与仁的关系

孝,仁之本也——从《论语》看孝与仁的关系

孝,仁之本也——从《论语》看孝与仁的关系发布时间:2022-01-14T01:29:26.08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1月31期作者:郭颖欣[导读] “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角度和课题。

郭颖欣珠海市斗门区白藤湖初级中学广东珠海 519125摘要:“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角度和课题。

由于《论语》语录体的形式和内容的分散性很难完整地去解读孔子的思想。

就算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在论语也有很多种解释。

为了更加集中地去研究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我们从“孝”与“仁”的关系存在出发,探索儒家关于“仁”的思想。

本文首先明确“仁”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与“礼”相区别。

再在两者的关系中明确仁的具体内涵,最后发散到今天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孝与仁论语孔子礼前言“孝”是“仁”的根本是《论语》有子的观念,[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3页,中华书局,2017]人立足于对家庭关系最初的体会,领会父母的生养之恩,进而增强孝心,并将这种“孝心”践于行为。

孔子还说“泛爱众,而亲仁[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6页,中华书局,2017]。

”具体微小的“孝”生发为“仁”,是有一个自己到他人再到社会的过程。

再者,关于“孝和“仁”的根本性问题历来都有争论,到底是“仁之根本”还是“行仁之根本。

”一、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思想在论语中孔子曾经对弟子曾参说过:吾道一言以贯之。

孔子的思想体系有一个核心在支撑,来贯穿整部《论语》。

在《论语》中,“礼”提到了75次,包括“礼乐”并言的;讲仁高达109次。

[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8、19页,中华书局,2017]孔子既说“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78页,中华书局,2017]孔子的弟子颜渊问道:何谓仁德?孔子解释道,克制自己,使个人言行与礼相符,就是“仁”。

一旦能够做到,世人皆称你为“仁人”。

礼是通往仁的途径之一。

浅谈“孝悌”思想的现代意义

浅谈“孝悌”思想的现代意义
四、总结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虽然有一些糟粕,但其中的精华部分值得我们继承发扬,我国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突飞猛进,举世公认。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本身消极面致使社会生活出现了不少问题,有的还很严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已越来越重要。这其中就有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悌”之道又是儒家思想的基础。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亲人故旧,才能更进一步升华成为爱民族,爱祖国。爱的感情源于孝悌,一个在孝悌氛围中成长的人,感情最深沉,执着,这样的感情发扬扩充,就是仁民爱物的高尚情操,“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孝悌之道,对于提高个人的人格理念。稳定社会人心,政通人和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在社会保障制度尚未能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孝悌之道更值得倡导。
浅谈“孝悌”思想的现代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国家的基本单位。有了家庭的安定和睦,才能有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关于如何管好家庭,孔子提出了“孝悌”的思想。
一、 何谓“孝悌”
所谓“孝悌”,指善事父母,孝的本质是子女对父母的敬顺。儒家认为孝是各种道德规范的根本,贯穿于人的行为始终,从侍奉顺从父母,到治国安邦,从君主到平民都离不开孝。孝可概括为以下六点:第一,赡养父母。《论语·为政》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第二,敬重双亲。《论语·为政》说:“……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呼?”第三,以爱心愉悦老人。《礼记·内则》说:“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第四,规劝父母错误言行。《礼记·坊记》说:“从命不忿,微谏不倦”。第五,不做有损父母声誉道义的事。《论语·为政》说:“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第六,不做无谓的有损父母所给予的躯体健康的事。《孟子·离娄下》说:“不顾父母之养…好勇斗狠……不孝也”等。“悌”主要指尊敬兄长,弟兄相亲。《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孝与悌相联系,是为适应古代家庭宗法制度提出来的。儒家视“孝悌”为“仁”的根本。从现实意义上讲,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则属于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之一。

孝悌是为仁之本

孝悌是为仁之本

为什么说孝悌是仁的根本?有子解释说因为为人孝悌就不会犯上作乱。这是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的。当时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这样。整个社会从天子到诸侯、大夫的政治结构,都建立在这种宗法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大夫的关系,同时也是父子、兄弟的关系,因此说遵从孝悌也就不会犯上作乱。从这一点上看,孝悌在当时是为维护宗法制度服务的;反映在孝悌的具体内容上,就有家长制,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这是孝悌的时代内容。
中国传统儒学提倡仁道,仁就是爱人。孝是仁爱的具体体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兄弟是每一个人最亲近的人;爱人总是从爱父母兄弟开始。如果对父母不能孝敬,对兄弟不能友爱,又怎么可能对其他人有爱心,怎么可能谈其他的道德要求呢!所以说孝悌是仁的根本。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反对提倡孝道,主张用“人类之爱”来取代孝的教育。说“我们缺少的其实是爱的教育,这里指的是人类之爱;一个内心充满了人类之爱的人,我们还用得着拿‘孝道’来约束他吗?”这是把事情说倒了。抽掉了孝悌,没有孝悌的“人类之爱”只能是抽象的,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连父母都不爱,还何来对人类的爱呢?文章还举出了“仁者爱人”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说明中国“并非没有人类之爱的传统”。这两句话,都出自孟子,文章把它安到孔子和老子头上了,这且不说。只说这两句话的含义,恰恰不是提倡什么“人类之爱”,而是说爱人要从孝悌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是说明对人的爱是有差等,即有亲疏远近的差别的;爱人要从“老吾老”“幼吾幼”开始;首先“老吾老”,然后才有“以及人之老”;首先“幼吾幼”,然后才有“以及人之幼”。由近及远,才能有普遍的爱。当时墨子否定爱有差等,主张“视人之父若视其父,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这似乎有点近于“人类之爱”的意思,可是正是这种主张受到了孟子激烈的批评。历史也已经证明了,墨子的这种主张不合于人之常情,因而不为人们所接受,墨家也终于消亡了。

论语名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论语名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导语】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学⽣,⼀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

因此,许多⼈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下⾯是分享的论语名句:其为⼈也孝弟,⽽好犯上者,鲜矣。

欢迎阅读参考! 有⼦⽈:“其为⼈也孝弟,⽽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务本,本⽴⽽道⽣。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1)⽈:“其为⼈也孝弟(2),⽽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

君⼦务本(6),本⽴⽽道⽣(7)。

孝弟也者,其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孔⼦的学⽣,姓有,名若,⽐孔⼦⼩13岁,⼀说⼩33岁。

后⼀说较为可信。

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学⽣,⼀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

因此,许多⼈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对待⽗母的正确态度;弟,读⾳和意义与“悌”(⾳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孝、弟是孔⼦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旧注说:善事⽗母⽈孝,善事兄长⽈弟。

(3)犯上:犯,冒犯、⼲犯。

上,指在上位的⼈。

(4)鲜:⾳xiǎn,少的意思。

《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

古代汉语的句法有⼀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致⼒于。

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道有多种含义。

此处的道,指孔⼦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活的体现。

简单讲,就是治国做⼈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哲学思想的范畴,⼜是伦理道德准则。

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还有⼀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字,为仁之本即做⼈的根本。

【解释翻译】 有⼦说:”孝顺⽗母,顺从兄长,⽽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喜好造反的⼈是没有的。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孔子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在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和艺术等方面提出的主张,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

从现代的角度看,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不仅超越了时代,而且还超越了国界。

可以说,儒家思想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孔子“仁”思想的阐释:(一)仁: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把他认为人类有价值的内在道德自觉都包涵在仁之内,把“爱人”作为“仁”的基本内容。

具体讲,“仁者爱人”作为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包涵着内在的理性化的情感意志不断升华的三个层次的境界:⑴爱自己,即对自我生命(包括自然的和精神的)价值的肯定、尊重和珍爱。

⑵爱亲人,即以孝悌为本对家庭亲人的挚爱。

⑶“泛爱众而亲仁”,即对芸芸众生有等差的博爱,“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从“内圣”即自我仁的修养,到家庭仁的体现,再扩大到“外王”行仁于天下的进程,无不贯穿着孔子由内向外不断升华的“爱人”精神。

(二)修己:为仁由己“仁”的获得,关键是“修己”,“修己”是为仁的前提和决定因素。

孔子认为,致力于仁的修养,固然要受到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但起根本作用的是内因,“为仁由己”在于个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修己获仁不是受他人强制的,而主要是靠自己的努力:⑴修己成仁的前提是立志行仁。

有了“志于仁”的强烈的道德精神,就会把理性的道德要求转化为道德主体的感性欲求和自觉行为,同时,使人们在践行“仁”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和精神的快慰。

⑵致力于仁,就要把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选择落实到道德行动上。

能否成为仁人君子,关键在于他是否致力于去践行。

能在急遽变革和颠沛困顿中经受住考验,时时与仁同在,事事依仁而行。

⑶修己以敬。

对待事物,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就能把事办好。

⑷“修己”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只有经常自我反省的人,才能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自觉地以仁为价值取向实现自我更新。

论语孝悌篇心得

论语孝悌篇心得

论语孝悌篇心得孝悌是“仁”的根本,是家庭和睦快乐的要法,下面是店铺整理分享的论语孝悌篇心得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论语孝悌篇心得篇一把孝悌篇放在最后,并非认为它不重要,而是很重要才放在最后来谈论。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第,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第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第一)什么意思呢?有子(孔子学生,姓子,名若)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

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篇第一)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的房子便敬爱兄长;处事谨慎,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后,有剩余力量了,就再去学习文献。

”孝悌是“仁”的根本,是家庭和睦快乐的要法,在交友、处世、求学等事之前便应该学会的。

既然孝悌如此重要,我们平日自当好好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与父母弟兄相处时难免有不容易或矛盾之时,那么我们怎么恰当的处理呢?比如对待父母的年龄。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篇第四)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其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又因其寿高而有所恐惧。

这一点我们当特别注意,一定要及早行孝,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然而,孝敬父母与在外求学、求职之间不能不说是一对矛盾。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里仁篇第四)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我们做子女的尽量做到不远走天涯海角,更不能漂泊不定。

出门在外,一定要让父母知晓自己的情况,免得他们牵肠挂肚。

倘若能做出一番大事业,以显父母,乡里称道,父母在家一定会骄傲、快乐。

当我们与父母有意见分歧时,是否要与父母争个面红耳赤呢?曾几何时,少不谙世,与父母偶有不和,便出言不逊;心有惭愧,烦恼于坚持己见与孝敬父母之间,不知如何是好。

“孝悌”的历史及教育意义

“孝悌”的历史及教育意义

“孝悌”的历史及教育意义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民族,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美德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作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

而其中的众多内容来自于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具体表现为“孝、悌、忠、信”等,其中儒家视“孝悌”为“仁”的根本。

一、“孝悌” 的历史本义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

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

”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孝悌所要求的子弟敬重父兄,晚辈善事长辈,作为一种社会道德风尚,自古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孝悌”讲的是长幼有序,和人性博爱。

孔子认为“孝”是人的基础,不孝的人不能博爱。

儒家认为孝是各种道德规范的根本,贯穿于人的行为始终,从侍奉顺从父母,到治国安邦,从君主到平民都离不开孝。

孝可概括为以下六点:第一,赡养父母。

《论语·为政》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第二,敬重双亲。

《论语·为政》说:“……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呼?”第三,以爱心愉悦老人。

《礼记·内则》说:“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

第四,规劝父母错误言行。

《礼记·坊记》说:“从命不忿,微谏不倦”。

第五,不做有损父母声誉道义的事。

《论语·为政》说:“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第六,不做无谓的有损父母所给予的躯体健康的事。

《孟子·离娄下》说:“不顾父母之养…好勇斗狠……不孝也”等。

“悌”主要指尊敬兄长,弟兄相亲。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

孝与悌相联系,是为适应古代家庭宗法制度提出来的。

二、“孝悌” 的社会意义但是儒家社会思想本身并不只是以家族血缘为中心亲疏关系的社会网络而缺乏普通人之间的仁爱和社会信任关系的认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第一》)。

孔子这句话中表达了儒家传统对人的道德从家庭伦理到社会伦理的一个发生过程。

孝悌之道意义-守孝悌的意义

孝悌之道意义-守孝悌的意义

孝悌之道意义-守孝悌的意义孝悌之道的意义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民族,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美德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作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

而其中的众多内容来自于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具体表现为“孝、悌、忠、信”等,其中儒家视“孝悌”为“仁”的根本。

孝,指还报父母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

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孝悌不是教条,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孝悌”本意虽然是一个家庭观念,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国家的基本单位。

有了家庭的安定和睦,才能有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

中国是以孝治天下的。

中国的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家族封建制度,家族礼教最重要的就是孝。

孝悌之德,恰恰就是五千年文化中的不可逾越的规则。

“孝悌”唯以诚为贵。

中华民族本有数千年的“孝悌”文化传承,历史上感人的孝亲事迹举不胜举。

然而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社会风气受到夜来越多金钱、利益的侵蚀,社会人心逐步脱离了“孝悌”为本的人性之道,民众“爱钱”之心与日俱增,而“爱人”“孝悌”之心则逐步被削磨弥散。

“本”坏则“道”毁,全社会的诚信体系、道德素养、侠义正气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这和二千多年前春秋末期孔子所处的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倒有了几分相似,与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有关的一系列社会观念、行为底线、信仰体系、价值取向日渐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历史大业,直接侵蚀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肌体和整体智慧,直接破坏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性、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21世纪是否还有合理的道德价值其一,“孝悌”思想是人们日常伦理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它根植于中国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土壤中,并贯穿于几千年的中国社会,最终发展成为维系家族和睦与社会稳定的纽带和基石。

正是由于人们对“孝悌”思想的重视,才使得中国传统中以家族为中心的伦理道德体系长盛不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现在要构建和谐社会,要让世界充满爱,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和谐要从家庭的和谐做起,对人的爱要从爱父母做起。倡导孝悌,维持家庭的稳定、和谐,对于社会和谐仍然有极重要的意义。所以,孝悌为仁之本仍有它的现实意义。
[编辑:朱锦]
相关热词搜索:道德探索
为什么说孝悌是仁的根本?有子解释说因为为人孝悌就不会犯上作乱。这是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的。当时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这样。整个社会从天子到诸侯、大夫的政治结构,都建立在这种宗法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大夫的关系,同时也是父子、兄弟的关系,因此说遵从孝悌也就不会犯上作乱。从这一点上看,孝悌在当时是为维护宗法制度服务的;反映在孝悌的具体内容上,就有家长制,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这是孝悌的时代内容。
但孝悌又有另一层更根本的意义。孝的基础和本质是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孔子在解释丧礼的规定时曾说,每一个人都有三年不能脱离父母怀抱,所以君子在父母去世后都会“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这是人情的自然流露。服丧三年的规定正是适应了这种感情需要。其实孔子的意思,并不只限于这幼时的三年。人的生命是父母赋予的;来到人世之后,一个人从生理上的成熟到心理上的成熟,从生活上的自理到在社会上自立,十余年间都离不开父母的抚养、爱护和教导。正是父母的爱,父母的恩情,成为孝的最深刻的基础。本质上孝是对父母的爱敬之情,是对父母的爱护养育之恩的回报,是人间宝贵的真情。这一点是不受时代、地域和文化差异限制的,具有普遍性。只要人类继续生存,家庭仍然存在,就有孝的基础,也连父母都不爱,还何来对人类的爱呢?文章还举出了“仁者爱人”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说明中国“并非没有人类之爱的传统”。这两句话,都出自孟子,文章把它安到孔子和老子头上了,这且不说。只说这两句话的含义,恰恰不是提倡什么“人类之爱”,而是说爱人要从孝悌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是说明对人的爱是有差等,即有亲疏远近的差别的;爱人要从“老吾老”“幼吾幼”开始;首先“老吾老”,然后才有“以及人之老”;首先“幼吾幼”,然后才有“以及人之幼”。由近及远,才能有普遍的爱。当时墨子否定爱有差等,主张“视人之父若视其父,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这似乎有点近于“人类之爱”的意思,可是正是这种主张受到了孟子激烈的批评。历史也已经证明了,墨子的这种主张不合于人之常情,因而不为人们所接受,墨家也终于消亡了。
孝悌为仁之本
2005-09-26 16:27:45 第1版 作者:骞叔 点击:121
“孝悌为仁之本”一语出自《论语·学而》的第二章。这一章记孔子弟子有子的话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大意是说,一个人为人孝悌却又喜欢犯上,这是很少见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造反的,从来就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上。根本树立了,道也就由此而生。孝悌,这是仁的根本吧?
中国传统儒学提倡仁道,仁就是爱人。孝是仁爱的具体体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兄弟是每一个人最亲近的人;爱人总是从爱父母兄弟开始。如果对父母不能孝敬,对兄弟不能友爱,又怎么可能对其他人有爱心,怎么可能谈其他的道德要求呢!所以说孝悌是仁的根本。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反对提倡孝道,主张用“人类之爱”来取代孝的教育。说“我们缺少的其实是爱的教育,这里指的是人类之爱;一个内心充满了人类之爱的人,我们还用得着拿‘孝道’来约束他吗?”这是把事情说倒了。抽掉了孝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