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教案《减几》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上册教案2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上册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f92bc96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1.png)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上册教案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数学概念,如加减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学会尊重他人,耐心倾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主题一:加减法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 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1. 引入加减法的概念,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感受加减法的意义。
2. 教授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掌握加减法。
3. 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1. 实物操作:通过使用小木块、小球等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加减法的意义。
2. 游戏教学: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运用加减法。
3. 生活情境:设计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加减法。
主题二:几何图形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几何图形。
2. 学生能够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教授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让学生能够区分和辨别不同的几何图形。
教学方法1. 视觉引导: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和识别几何图形。
2. 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剪裁和拼贴几何图形,增强对几何图形的感知和理解。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发现。
三、教学评估评估方法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回答问题、小组合作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准确性、整洁度等。
3. 实际应用: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
评估标准1. 课堂参与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发言,与老师和同学互动。
三年级生活数学教材上册培智教案1
![三年级生活数学教材上册培智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786af5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7.png)
三年级生活数学教材上册培智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加减法、形状、长度、重量等。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法来学习数学。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来探究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2.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加减法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引入加减法的概念,通过实物操作和图片展示,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 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2. 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自主发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 采用练习法,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过程,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课时:形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几何形状。
2. 学生能够理解形状的特性,如大小、边长等。
教学内容1. 引入几何形状的概念,通过实物和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和命名常见的几何形状。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形状的特性。
3. 通过练习和活动,让学生能够运用形状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命名几何形状。
2. 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自主发现形状的特性。
3. 采用实践操作法,通过练习和活动,让学生运用形状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减几培智生活数学教学设计
![减几培智生活数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a0065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a.png)
6减几学情分析:根据本班学生的智力障碍程度和学习认知的能力,可以把学生分为能力稍强组(A组)、能力一般组(B组)和能力稍弱组(C 组),A组学生为李古月、钮家成、缪润泽,B组学生为李文杰、程雨晴,C组学生为李子涵、杨陈浩。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A组:能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看图能列出一道减法算式B组: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在教师引导下用数字卡片摆出一道减法算式C组:会读数字1~6,能正确数出数量为6个的物品二、过程与方法A组:会写出减法算式,能用两种方法计算6减几的减法B组:能在教师引导下用学具卡片摆出算式,用两种方法计算6减几的减法C组:运用跟读、指读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B组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初步从实际情感中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C组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教学重点:知道拿走几个,求还剩几个用减法计算教学难点:会用两种方法正确计算6减几教学用具:PPT课件、数字卡片、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小恐龙)2、小恐龙有个难题需要大家来帮助它,我们班的同学特别棒,一定能够帮助它。
出示课件:6可以分成几和几?(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读一读:6可以分成1和5、2和4(点名读、齐读)二、新课教学小恐龙的难题被同学们解决了,你们真是太棒了。
现在小恐龙要带我们去一个美丽又神奇的地方,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看图1、出示PPT:哇,我们来到了果园,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他们在摘苹果,好多红彤彤的大苹果呀。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果园帮忙吧。
2、学生观察情境图(1)我们看看这棵树上有什么?(苹果)数一数有几个?(指名回答)用数字几表示?找一找它。
(指名回答)(2)摘苹果请同学上来摘指定数量的苹果,再找出对应的数字。
7减几教学设计
![7减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8312a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5.png)
7减几教学设计《7减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培智《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8页7减几。
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利用7的分解,正确计算有关7的减法。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有于7的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演示道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我们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7的分解,下面我们首先来复习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
出示课件:复习7的分解。
2、师:接下来,我们再做一组练习题,希望大家做得又对、又快、又好!给学生发纸质练习题,等学生做完后,在大屏幕上集体订正。
(二)讲授新课师:通过刚才看同学们做7的分解复习题,老师知道大部分同学对于7的分解掌握的都很好。
你们还想不想继续往下学习新知识?生:想师: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7减几。
板书:7减几1、课件演示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观察并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颗五角星?生:7颗师:现在老师从7颗五角星中移走1颗,中间用竖线隔开,分成左右两部分。
从7颗五角星中移走1颗,还剩几颗?谁能列一道减法算式?生:7-1=6师板书:7-1=6师:假如老师从原来的7颗五角星中移走右边的6颗,求还剩几颗?该怎样列式?生:7-6=1师板书:7-6=1师:现在老师从7颗五角星中移走2颗,还剩几颗?谁能列一道减法算式?生:7-2=5师板书:7-2=5师:如果老师从原来的7颗五角星中移走右边的5颗,求还剩几颗?该怎样列式?生:7-5=2师板书:7-5=2师:现在老师从7颗五角星中移走3颗,还剩几颗?谁能列一道减法算式?生:7-3=4师板书:7-3=4师:如果老师从原来的7颗五角星中移走右边的4颗,求还剩几颗?该怎样列式?生:7-4=3师板书:7-4=3师:同学们真棒!能够把7减几学的这么好!我们齐读一遍:7-1=6 7-2=5 7-3=47-6=1 7-5=2 7-4=32、课堂练习(课件演示)3、游戏一、摘苹果游戏规则:在树上长着又大又红的苹果,苹果上贴着数字,请把它们摘下来,放到对应的算式后面,使算式的得数正确。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教案3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f9ee4ac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65.png)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教案3第一单元校园生活用品课题:活动与练习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 提取图片中的相关信息,根据图意列出减法算式。
2.能正确计算6以内和7以内的减法算式。
3. 初步运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口算6减几、7减几。
教学难点:看图列出减法算式,运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课文图片,积木若干。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复习数6和7的组成。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数6、7的组成,让学生说一说6可以分成几和几,7可以分成几和几。
2.引出活动与练习的内容。
教师出示教材第16、17页的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中都有哪些人和物品。
二、新课讲授1. 计算油画棒的数量。
教师让学生认真观察教材第16页的图片,说一说天天在哪里,他在做什么。
2、读题目,根据图意填空桌面上原来有()支油画棒,天天拿起了()支,桌面上还剩下()支油画棒?3、根据问题,填写出减法算式5-2=34、.计算椅子的数量。
教师让学生认真观察教材第17页的图片,说一说乐乐在哪里,他在做什么。
5、读题目,根据图意填空墙边有()把椅子,乐乐搬走()把椅子,墙边还剩下()把椅子。
6、根据问题列出一道减法算式6- 1=5三、巩固练习1.根据图片完成算式。
教师出示教材第18页我学会了第1题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中物品的总数和划掉的物品的数量,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并说一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四、小结五、作业教师要求学生课后完成教材第18页第2题。
第2课时教学目标:1. 提取图片中的相关信息,根据图意列出减法算式。
2.能正确计算6以内和7以内的减法算式。
3. 初步运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口算6减几、7减几。
教学难点:看图列出减法算式,运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课文图片,积木若干。
教学过程:一、检查上节作业第18页第2题教师出示教材第18页我学会了第2题的图片和算式,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强调在图片上划掉部分物品表示去掉,拿走的含义。
7减几 教学设计
![7减几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406143ddccda38376baf83.png)
《7减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培智《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8页7减几。
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利用7的分解,正确计算有关7的减法。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有于7的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演示道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我们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7的分解,下面我们首先来复习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
出示课件:复习7的分解。
2、师:接下来,我们再做一组练习题,希望大家做得又对、又快、又好!给学生发纸质练习题,等学生做完后,在大屏幕上集体订正。
(二)讲授新课师:通过刚才看同学们做7的分解复习题,老师知道大部分同学对于7的分解掌握的都很好。
你们还想不想继续往下学习新知识?生:想师: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7减几。
板书:7减几1、课件演示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观察并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颗五角星?生:7颗师:现在老师从7颗五角星中移走1颗,中间用竖线隔开,分成左右两部分。
从7颗五角星中移走1颗,还剩几颗?谁能列一道减法算式?生:7-1=6师板书:7-1=6师:假如老师从原来的7颗五角星中移走右边的6颗,求还剩几颗?该怎样列式?生:7-6=1师板书:7-6=1师:现在老师从7颗五角星中移走2颗,还剩几颗?谁能列一道减法算式?生:7-2=5师板书:7-2=5师:如果老师从原来的7颗五角星中移走右边的5颗,求还剩几颗?该怎样列式?生:7-5=2师板书:7-5=2师:现在老师从7颗五角星中移走3颗,还剩几颗?谁能列一道减法算式?生:7-3=4师板书:7-3=4师:如果老师从原来的7颗五角星中移走右边的4颗,求还剩几颗?该怎样列式?生:7-4=3师板书:7-4=3师:同学们真棒!能够把7减几学的这么好!我们齐读一遍:7-1=6 7-2=5 7-3=47-6=1 7-5=2 7-4=32、课堂练习(课件演示)3、游戏一、摘苹果游戏规则:在树上长着又大又红的苹果,苹果上贴着数字,请把它们摘下来,放到对应的算式后面,使算式的得数正确。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三下《校园活动-7减几》教案(1-3课时)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三下《校园活动-7减几》教案(1-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a75d791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8.png)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三下《校园活动-7减几》教案(1-3课时)课题:校园活动——7减几___教学目1.能够说出7的分成,并计算7-1=6和7-2=5;标2.能够使用所学算式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准PPT、课件、教具。
备第一课时:一、课程导入1.师生问好与熟悉,欢迎同学们返校。
2.说明课堂常规:手放平,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不说话。
3.预告本节课流程。
二、课程新授1.复6的分成教师出示练题,要求学生完成,并读一读6的分成式。
2.研究7的分成教师给每位学生分发7根小棒,让学生将小棒分成两份。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多种方法进行分。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有哪些分发,教师以分成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教师小结7的分成。
学生读一读。
3.练一练教师出示课本P10做一做第2题,引导学生自己填一填4.看一看教师播放动画片《蓝猫幼儿数学》第43集。
三、课程巩固1.安置单元功课。
2.收拾整顿与再见。
第二课时:1、课程导入1.师生问好。
2.击掌点名,常规强调。
二、课程新授1.温7的分成教师出示练题,要求学生完成,并读一读7的分成式。
2.研究7-1=5教师出示课本p10中间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师:草地上原来有7个篮球,拿走了1个,还剩几个篮球?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让学生尝试列出算式:7-1=5。
教师解释算式的含义:草地上原来有7个篮球,XXX拿走1个后,还剩6个篮球。
学生复述。
3.练一练教师出示课本P12做一做第2题第二幅图,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列出算式并计算。
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教师出示课本P14练一练第2题第一幅图,要求学生先按照算式划去相应数量的足球,再计算成效。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教师出示课本P14练一练第3题第二幅图,要求学生按照图片列出算式,并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4.看一看教师播放动画片《蓝猫幼儿数学》第42集。
三、课程巩固1.安置单元功课。
2.整理与再见。
3减几教案
![3减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f4b91567ec102de2bd89cc.png)
3减几教案
教学目标:
A类:学生能理解减法的意义,进行3减几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B类:在老师的辅助下,能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进行3减几的计算。
C类:可以参与课堂教学,了解减法,可以跟读算式。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教师出示视频《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引入课题,并渗透减法的含义。
2、教师在讲授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小猪一共盖了几所房子,大灰狼来了,推倒了几所?
3、复习3的分成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二、新授
1、观察ppt中3只蚂蚁的走向,看还剩几只蚂蚁,引出算式3-1=2,教授减法的意义,教授减号的写法。
2、观察ppt中蝴蝶的数量变化,引出算式3-2=1,师领读,学生齐读算式。
三、巩固练习
1、通过摆小棒,进行3的减法计算。
2、观察小猫吃鱼的漫画,引出算式3-1=2,3-2=1,3-3=0。
让学生看漫画自己尝试列算式进行计算。
四、小结
今天进行了3的减法的学习,我们再来把算式齐读两遍。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下册教案1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下册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30e3a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a.png)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下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概念。
2.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概念,能够进行数的分化和组合。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2. 学生能够利用计数工具进行数学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能够通过数学学习,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的概念。
2.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 学生能够在复杂的情景中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
例如,通过讲解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引出加减法的概念。
2. 教学新课1. 通过实物演示,讲解加减法的概念。
2. 利用计数工具,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加减法的概念。
3. 课堂练习1. 设计一些实际的计算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2. 让学生互相交换题目,互相检查答案。
4. 总结与拓展1. 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加减法运用到更复杂的生活情境中。
四、作业布置设计一些实际的计算题,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加减法的概念,并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计算。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下册教案1的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全册生活数学教案-培智三年级上册
![全册生活数学教案-培智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893438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4.png)
全册生活数学教案-培智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能理解并应用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加减法、形状、大小、比较等。
- 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计时、测量等。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 运用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积极的数学研究态度。
- 培养学生自主研究、主动探究的精神,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数学基础知识- 数字0-10的认识和运用- 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形状、大小、比较等基本概念2.2 生活实际应用- 购物时的计算和支付- 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长度、面积的测量和计算三、教学方法3.1 直观教学法- 使用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3.2 游戏教学法- 通过数学游戏、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3 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过程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操作能力等,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
4.2 终结性评价- 在研究单元结束后,进行知识点的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计划5.1 第一单元:数字0-10的认识和运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数字0-10的认识、书写、运用5.2 第二单元: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内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实际应用5.3 第三单元:形状、大小、比较等基本概念-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形状、大小、比较的定义和运用5.4 第四单元:购物时的计算和支付-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内容:购物场景的创设、计算和支付方法的教授5.5 第五单元: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时间的认识、计算方法、实际应用5.6 第六单元:长度、面积的测量和计算-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内容:长度、面积的测量工具、计算方法、实际应用六、教学资源- 实物教具:数字卡片、形状模型、购物道具等- 图片素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插图等-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幻灯片等七、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机会和时间去理解和掌握知识。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上册详细教案1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上册详细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a40c747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7.png)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上册详细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数、识数、算数等基本数学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生活经验,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 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数字1-10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10,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识数。
2. 教学内容: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10;进行数数练习,让学生能够用手指指出相应的数字;进行识数练习,让学生能够识别并说出相应的数字。
第二课时:加法运算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2. 教学内容:通过实物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进行加法运算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减法运算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2. 教学内容:通过实物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进行减法运算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课时:认识货币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货币,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2. 教学内容: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各种货币;进行货币计算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货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展示等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操作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培智三年级 生活数学教案设计《3减几》
![培智三年级 生活数学教案设计《3减几》](https://img.taocdn.com/s3/m/3005dffd0029bd64793e2c33.png)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谁能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做的?小组汇报。
师:你们小组和他们一样吗?你们小组再来说说。小组汇报。(板书 2)
师:谁还能再摆一下?
师:谁能摆手算一下 4-2=2 给大家看看?我们一起摆手算。
师:你能说说“4”、“2”、“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一层学生回答。(2 遍)(让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六、巩固练习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4 减几,你们都学会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师:今天老师也从果园里带来了非常好的礼物,你们想要吗?学生:想。但
是同学们要正确完成下面的练习,老师才能把这些礼物送给你们,我们看看都
有什么礼物?(学生挑选礼物,礼物中有练习题)
七、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在参观了果园的同时,也学习了 4 减几, 4 减几的 3 个减
学生回答:4-1= (若学生说出来等于几,师:他说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摆一摆。) 师:4 减 1 等于几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重点学习的 4 减几。
(三)学习新知 1、师:请同学们拿出苹果学具,现在数一数同学们桌子上有几个苹果?三层学 生回答:4 个。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走一个苹果放到桌子右上角。学生操作。 师:谁能说一说桌子上还剩几个苹果?三层学生数并回答:3。 师:我们看一下树上是不是还有 3 个苹果呢?我们一起来数一下。(板书 3,所以
智障教学班
生活实用数文学档
学科
年级: 三年级 课时计划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2016.9.
所在章节及题目
第一单元 3 减几
课时数
4 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 认识 3 减几;理解 3 减几;掌握算式的计算能力。
知
识 1、能认识 3 的减法算式; 目 2、能进一步理解减法算式的含义。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教案《减几》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教案《减几》](https://img.taocdn.com/s3/m/555f6ff0fd0a79563c1e72ed.png)
年级:三年级任课教师:授课时间:2016.9.认识上午、下午教学目标:区分上午、下午,并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上午我在干什么,下午我在干什么?教学准备:红、绿各一个小房子学生一日生活图片学生一日生活的课件教学重、难点:区分上、下午,并能用语言表达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一、手指游戏1、大胖子睡了,二胖子睡了,高个子睡了,你睡了,我睡了,大家都睡了,公鸡喔喔叫,太阳出来了,大胖子醒了,二胖子醒了,高个子醒了,你醒了,我醒了,大家都醒了。
2、公鸡喔喔叫,太阳出来了,是什么时候?(白天)二、谈话导入1、白天你们干什么?(上学)2、来学校后先干什么?(上课)3、上完课了,小朋友坐的有些累了,小朋友要去干什么呢?(做课间操)4、做完操了,我们要干什么去了?(回教室)5、这时候,我们觉得口渴了,要干什么呀?(喝水、看电视)6、看完电视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干什么呢?(上课)7、这时我们觉得肚子饿了,要干什么去呀?(吃饭)8、吃完饭了,我们要干什么了?(睡觉)9、睡醒后我们又干什么呢?(课外活动)10、玩的有些累了,我们去哪儿呀?(教室)11、回教室干什么呢?(洗手、洗脸、喝水)12、这个时候呀,你看谁来了?(爸爸、妈妈)13、爸爸、妈妈接我们回家了,你跟老师说什么呀?(再见)二、观看学生一日活动照片1同学们在学校一天的活动,老师把它变在电视机里边了,你们想不想看呀?(想)2、出示PPT,介绍学生在校活动情况,尽量用话说出来三、变魔术1、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给你带来了什么?(大大的房子)什么颜色的呀?(红色的,绿色的)2、同学们在学校又是做操,又是滑滑梯,有这么多的事,现在呢?老师把它从电视里变出来,信不信呀?3、依次出示学生一日活动图片4、用语言表达:上午同学们来学校,上午同学们在上课,上午同学们在做操5、老师呀,告诉你一个秘密,睡午觉以前叫上午(把上午两字贴在红色的房子上),那睡午觉以后叫什么呀?(下午)6、上午同学们做了好多事情,下午,我们做什么了?下午同学们在玩皮球,下午同学们在滑滑梯下午爸爸妈妈接同学们回家7、总结刚才我们说了睡午觉以前是上午,睡午觉起来是下午。
培智三年级 生活数学教案《3减几》
![培智三年级 生活数学教案《3减几》](https://img.taocdn.com/s3/m/35a6ce60172ded630b1cb6e8.png)
年级:三年级任课教师:授课时间:2016.9.认识上午、下午教学目标:区分上午、下午,并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上午我在干什么,下午我在干什么?教学准备:红、绿各一个小房子学生一日生活图片学生一日生活的课件教学重、难点:区分上、下午,并能用语言表达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一、手指游戏1、大胖子睡了,二胖子睡了,高个子睡了,你睡了,我睡了,大家都睡了,公鸡喔喔叫,太阳出来了,大胖子醒了,二胖子醒了,高个子醒了,你醒了,我醒了,大家都醒了。
2、公鸡喔喔叫,太阳出来了,是什么时候?(白天)二、谈话导入1、白天你们干什么?(上学)2、来学校后先干什么?(上课)3、上完课了,小朋友坐的有些累了,小朋友要去干什么呢?(做课间操)4、做完操了,我们要干什么去了?(回教室)5、这时候,我们觉得口渴了,要干什么呀?(喝水、看电视)6、看完电视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干什么呢?(上课)7、这时我们觉得肚子饿了,要干什么去呀?(吃饭)8、吃完饭了,我们要干什么了?(睡觉)9、睡醒后我们又干什么呢?(课外活动)10、玩的有些累了,我们去哪儿呀?(教室)11、回教室干什么呢?(洗手、洗脸、喝水)12、这个时候呀,你看谁来了?(爸爸、妈妈)13、爸爸、妈妈接我们回家了,你跟老师说什么呀?(再见)二、观看学生一日活动照片1同学们在学校一天的活动,老师把它变在电视机里边了,你们想不想看呀?(想)2、出示PPT,介绍学生在校活动情况,尽量用话说出来三、变魔术1、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给你带来了什么?(大大的房子)什么颜色的呀?(红色的,绿色的)2、同学们在学校又是做操,又是滑滑梯,有这么多的事,现在呢?老师把它从电视里变出来,信不信呀?3、依次出示学生一日活动图片4、用语言表达:上午同学们来学校,上午同学们在上课,上午同学们在做操5、老师呀,告诉你一个秘密,睡午觉以前叫上午(把上午两字贴在红色的房子上),那睡午觉以后叫什么呀?(下午)6、上午同学们做了好多事情,下午,我们做什么了?下午同学们在玩皮球,下午同学们在滑滑梯下午爸爸妈妈接同学们回家7、总结刚才我们说了睡午觉以前是上午,睡午觉起来是下午。
《3减几》说课稿
![《3减几》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ff5bb8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4.png)
二、说学情
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能力,可以把学生分为能力 较强组(A组),能力一般组(B组)和能力较弱组 (C组)。A组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书写能力, 能独立回答问题,能从分一分角度理解3的分成。B组 学生能够了解所学内容,但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C 组学生能用口语结合动作的方式表达想法,在老师的 帮助下从分一分的角度感知3的组成。
《3减几》说课
目录
CONTENTS
0 说教材 1
0 说学情 2 03 说教学目标
04 说教学重难点
05 说教法学法 06 说教学过程 07 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3减几》选自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课爸妈真辛苦。本课以兰兰家一早晨的活动展开,贴近学生家庭 的现实情境与生活建立对应,同时本课内容为培智学校义务教育新课 程标准数与运算中的内容,是在学习了2减几的基础上进行的,意在培 养学生通过实物、学具操作及图示,学习了3减几的减法算式,并进行 计算。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会读写3减几的减法算式。
六、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谢谢大家Biblioteka 三、说教学目标1、掌握3的分成,会列3减几的减法算式。 2、会读、写3减几的减法算式。 3、了解减法的含义,培养学生看图分析并列式计算。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图意,正确列出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 能理解3-2=1和3-1=2的减法算式含义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直接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分析法、建 构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分层教学法 学法:实践操作法、模方法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减法教学的探索-------以生活数学教材《3减几》为例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减法教学的探索-------以生活数学教材《3减几》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71fef8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f.png)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减法教学的探索 -------以生活数学教材《 3减几》为例摘要:在减法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数的组成、减法的含义理解、减法算式进行进一步认识,让学生逐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慢慢过渡,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培智学生识记困难,遗忘速度快,特别是低段学生,能力差,所以要想让他们能很好的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就要多种方法加强练习,真正让学生理解并会计算减法。
关键词:培智学校生活数学减法教学培智学校新课程标准指出生活数学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适应生活、适应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教学时要始终把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有效利用来自学校、家庭、社区等方面的资源,设计数学实践活动,借助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实际应用的过程,积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经验。
学生刚开始学习减法不久,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数的组成、减法的含义理解、减法算式进行进一步认识,让学生逐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慢慢过渡,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初步感知减法的意义。
培智学校新课程的理念是以生活为核心。
教材所采用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组织教学,教材以两幅图片表现一个连续的过程,第一幅图是衣架上挂着3件衣服,箭头指向第二幅图,图中的衣架上挂着2件衣服,旁边兰兰爸爸手中拿着1件衣服。
要理解这两幅的含义,可以从学生亲身体验过的情境导入,用录像的形式唤起学生的记忆,再联系教材中的两幅图,将动态的情境与静态的图片建立对应,帮助学生看懂图意、加深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意思考问题:原来有3件衣服,拿走了1件,还剩下几件?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可以用减法算式来表述,并进一步认识减号,学习减法算式的读法。
通过这个例子还可以引出其他的题目,如:小明同学穿着三件衣服,脱掉一件,还剩几件衣服?老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请一个小朋友现场脱衣服,看懂意思,让学生用减法来表述,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8减几教学设计培智
![8减几教学设计培智](https://img.taocdn.com/s3/m/64ed882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e.png)
8减几教学设计培智教学设计:8减几(培智)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8减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科与实际:将学科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8减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设计思路:通过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8减几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情境进行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教具或实物向学生展示8个东西,然后逐个减去一些东西,引发学生对“8减几”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
2. 探究:让学生自由发挥,用他们自己的方式逐步找到8减几的答案,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解题思路。
3. 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算法和规律,帮助学生理解8减几的基本方法。
4. 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班内同学相互讨论答案,教师巡回指导和解答问题。
5. 拓展:创设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8减几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小明有8个苹果,他吃了几个,还剩下几个?”等。
6. 总结:整理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资源:1. 实物或教具:8个东西、练习题等。
2. 教学辅助工具:白板、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讨论以及学生的表现来评估他们是否掌握了8减几的概念和方法。
可以通过每个学生的参与度、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结合实际情境和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教学,营造跨学科的学习氛围,丰富教学内容。
另外,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三年级任课教师:授课时间:2016.9.认识上午、下午教学目标:区分上午、下午,并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上午我在干什么,下午我在干什么?教学准备:红、绿各一个小房子学生一日生活图片学生一日生活的课件教学重、难点:区分上、下午,并能用语言表达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一、手指游戏1、大胖子睡了,二胖子睡了,高个子睡了,你睡了,我睡了,大家都睡了,公鸡喔喔叫,太阳出来了,大胖子醒了,二胖子醒了,高个子醒了,你醒了,我醒了,大家都醒了。
2、公鸡喔喔叫,太阳出来了,是什么时候?(白天)二、谈话导入1、白天你们干什么?(上学)2、来学校后先干什么?(上课)3、上完课了,小朋友坐的有些累了,小朋友要去干什么呢?(做课间操)4、做完操了,我们要干什么去了?(回教室)5、这时候,我们觉得口渴了,要干什么呀?(喝水、看电视)6、看完电视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干什么呢?(上课)7、这时我们觉得肚子饿了,要干什么去呀?(吃饭)8、吃完饭了,我们要干什么了?(睡觉)9、睡醒后我们又干什么呢?(课外活动)10、玩的有些累了,我们去哪儿呀?(教室)11、回教室干什么呢?(洗手、洗脸、喝水)12、这个时候呀,你看谁来了?(爸爸、妈妈)13、爸爸、妈妈接我们回家了,你跟老师说什么呀?(再见)二、观看学生一日活动照片1同学们在学校一天的活动,老师把它变在电视机里边了,你们想不想看呀?(想)2、出示PPT,介绍学生在校活动情况,尽量用话说出来三、变魔术1、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给你带来了什么?(大大的房子)什么颜色的呀?(红色的,绿色的)2、同学们在学校又是做操,又是滑滑梯,有这么多的事,现在呢?老师把它从电视里变出来,信不信呀?3、依次出示学生一日活动图片4、用语言表达:上午同学们来学校,上午同学们在上课,上午同学们在做操5、老师呀,告诉你一个秘密,睡午觉以前叫上午(把上午两字贴在红色的房子上),那睡午觉以后叫什么呀?(下午)6、上午同学们做了好多事情,下午,我们做什么了?下午同学们在玩皮球,下午同学们在滑滑梯下午爸爸妈妈接同学们回家7、总结刚才我们说了睡午觉以前是上午,睡午觉起来是下午。
小朋友说说,现在是上午还是下午?为什么呢?四、送图片每位学生一张图片(上午或下午图),先观察,再说一说,图片上的学生在什么时候干什么?(大声的告诉爸爸妈妈,说对的同学把图片送给爸爸妈妈)五、作业练习园地一《4减几》一、教学目标:1、A层:进一步理解减法含义,能进行4减几的口算,能根据图意列式并计算。
B层:进一步理解减法含义,能根据图意列式并计算。
C层:能正确数出数量是4个的物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互相帮助的精神,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减法含义;会用两种方法计算4减几。
三、教具及学具:ppt;苹果卡片、桃子卡片、梨卡片四、教学时间:4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检复师:我们先来算几道练习题。
1、看图列式计算2-12、看图列式计算3-1 3-23、口算 2-1= 3-1= 3-2=(二)、导入师:同学们算的太棒了,为了奖励同学们老师带同学们去参观果园,你们想去吗?生:想。
(ppt果树、苹果、小松鼠)师:看,谁能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生:答:果树、苹果、小松鼠师:谁能数一数树上有几个苹果?三层学生数并回答:4个。
(先摆苹果学具再写板书4,摆的时候和学生一起数)师:看到这红红的苹果可把小松鼠馋坏了,小松鼠赶忙跑到树上去摘苹果,谁能说一说小松鼠摘走了几个苹果?三层学生数并回答:1个。
(移走一个苹果学具并用虚线框起来并说:拿走了我们用虚线表示)师:树上还有几个苹果呢?用什么方法计算?应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4-1=(若学生说出来等于几,师:他说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摆一摆。
)师:4减1等于几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重点学习的4减几。
(三)学习新知1、师:请同学们拿出苹果学具,现在数一数同学们桌子上有几个苹果?三层学生回答:4个。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走一个苹果放到桌子右上角。
学生操作。
师:谁能说一说桌子上还剩几个苹果?三层学生数并回答:3。
师:我们看一下树上是不是还有3个苹果呢?我们一起来数一下。
(板书3,所以4-1=3)师:谁能自己用学具摆一摆4-1=3 ?(说2-3遍,注意最后让学生说:所以4-1=3)师:我们会用学具来计算,那你们会摆手计算吗?先领说,再找两个摆再集体摆。
师:在计算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师:你能说说这个式子中的“4”、“1”、“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A层学生回答。
(2遍)(让学生到黑板前指说,2遍之后教师订正)2、师:我们到果园的另一边去看看好吗?生:好。
(ppt桃树、桃子、小猴)师:树上有几个桃子?三层学生数并回答:4个。
(先摆桃子学具再写板书4,摆的时候和学生一起数)师:看到这红红的桃子小猴也馋了,他也爬到树上去摘桃子,他摘走了几个?三层学生回答:2个。
(移走2个桃子学具并用虚线框起来并说:我们也用虚线表示)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问题吗?A、B层学生回答:还剩几个桃子?师:还剩几个桃子用什么方法计算?应该怎样列式呢?A、B层学生回答:4-2=(板书)师:下面同学们就利用手中的桃子学具小组合作来解决4-2等于几这个问题。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谁能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做的?小组汇报。
师:你们小组和他们一样吗?你们小组再来说说。
小组汇报。
(板书2)师:谁还能再摆一下?师:谁能摆手算一下4-2=2给大家看看?我们一起摆手算。
师:你能说说“4”、“2”、“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一层学生回答。
(2遍)(让学生到黑板前指说,2遍之后教师订正)3、师:同学们说的特别棒,接下来我们继续参观。
(ppt梨树、小熊)师:树上有几个梨?三层学生数并学生回答:4个。
(先摆梨学具再写板书4,摆的时候和学生一起数)师:看到这香甜可口的梨小熊也馋了,他也摘走了几个梨,谁能说说他摘走了几个?三层学生回答:3个。
(移走3个梨学具并用虚线框起来并说:我们也用虚线表示)师:还剩几个梨?应该怎样列式?一二层学生回答:4-3=(板书)师:下面同学们就利用手中的梨学具自己摆摆算算。
学生操作。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学生到前面摆。
(板书1,注意最后让学生说:所以4-3=1)师:谁能摆手算一下4-3=1给大家看看?我们一起摆手算。
师:你能说说“4”、“3”、“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一层学生回答。
(1遍)(让学生到黑板前指说,1遍之后教师订正)六、巩固练习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4减几,你们都学会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师:今天老师也从果园里带来了非常好的礼物,你们想要吗?学生:想。
但是同学们要正确完成下面的练习,老师才能把这些礼物送给你们,我们看看都有什么礼物?(学生挑选礼物,礼物中有练习题)七、总结师:这节课我们在参观了果园的同时,也学习了4减几, 4减几的3个减法算式: 4 - 1= 3 4 - 3 = 1 4 - 2 = 2 你们都学会了吗?以后有机会老师还带你们去参观更多好玩的地方好吗?八、作业A组学生:算一算写一写。
4 - 1 = 4 - 2 = 4 - 3 =B组学生:熟读我们学习的3个算式。
4 - 1 = 3 4 - 3 = 1 4 - 2 = 2《5减几》教学设计(一)一.教学内容:《5减几》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A组:能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看图能列出一道减法算式。
B组: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一幅图用数字卡片摆出一道减法算式。
C组:会读数字1---5,能正确数出数量是5个的物品。
2.过程与方法:A组:会写出减法算式,能用两种方法计算5减几。
B组: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学具卡片摆一摆算式,用两种方法计算5减几的减法。
C组:会跟读减法算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并能用所学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好奇心。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算法,知道拿走几个,求还剩几个用减法计算。
难点:会用两种方法正确计算5减几。
四.教学准备:课件PPT,水果磁性教具若干,数字卡片,口算卡片,小棒等。
五.教学时间:4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的老师和领导,你们高不高兴啊?这节课你们要好好的表现好不好!我们再把以前学习的关于数字的儿歌唱一下。
(出示儿歌课件)2. 口算:(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口答)2-1= 4-2= 3-1= 4-3= 3-2= 4-1=3. 出示课件提问:5可以分成几和几?指名回答,个别有困难的同学可用小棒分一分,再读一读。
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们来用5的分解做一个游戏,我说一个数字,请你也说一个数字,我和你们的数字合起来是5,如:我说2,学生对2.游戏可以按照拍手节奏进行。
4. 导入新课:师:根据5的分解,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算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板书课题并读题:5减几(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识:1.出示课件PPT图片,请看图:哇,看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呢?他们在果园里摘苹果,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帮忙啊?好,让我们一起到果园里去帮忙吧。
2.学生观察情境图:(1)我们走到这颗大树下,哇树上结满了红红的大苹果,你们数一数有几个苹果?(指C组的同学数一数,并出示数字5的卡片,并认读)(2)演示:出现了一个虚线框,数一数:框起了几个苹果(1个,找出1的卡片)演示虚线框里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问:这个苹果怎么啦?被摘走了几个苹果?(1个)(3)现在小朋友讨论一下,根据这幅图,一共有5个苹果,摘走了1个,还剩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减法)(4)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根据这幅图写出一道减法算式。
一共有5个苹果,被减数是5,在被减数的位置上写“5”,后面写上“––”,减几呢?减去拿走的1个,再减数的位置上写1,后面跟上一个等于号,即“5-1=”(5)下面就一起来计算5-1=?,我们班同学今天都很积极,那么我就请同学来想一想,谁知道5-1=?,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同桌讨论并举手汇报结果,师小结并板书:5-1=4计算方法:数一数图上还剩几个。
想5的分成?(5可以分成1和4,所以5减1等于4)(6)说一说5-1=4这道减法算式的含义:一共有5个苹果,拿走了1个,还剩4个。
3.学生继续观察情境图:(1)哇!又有一棵苹果树,树上有几个苹果?出示数字5(C组学生数出苹果数并找出5的数字卡并认读)(2)演示:出现一个虚线框,C组学生数数:框起了几个苹果?(4个,找出4的数字卡片)演示虚线框里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问:唉,这个苹果怎么啦?被摘走了几个苹果?(3)现在大家讨论一下,根据这幅图,一共有5个苹果,摘走了4个,求还剩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减法)(4)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根据这幅图列出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