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压扭簧计算公式弹簧刚度计算
拉、压、扭簧计公式弹簧刚度计算
拉、压、扭簧计公式弹簧刚度计算————————————————————————————————作者:————————————————————————————————日期:弹簧刚度计算压力弹簧·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G=线材的钢性模数:碳钢丝G=79300 ;不锈钢丝G=697300 ,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 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Nc=有效圈数=N-2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
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拉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拉伸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G=线材的钢性模数:碳钢丝G=79300 ;不锈钢丝G=697300 ,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 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扭力弹簧·弹簧常数:以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黄铜线E=11200 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R=负荷作用的力臂 p=3.1416。
拉簧及扭簧弹力、刚度计算公式
拉簧及扭簧弹力、刚度计算公式一、拉伸弹簧弹力、刚度计算公式1.拉伸弹簧一已知自由长度,弹簧刚度和初始拉力时,某一工作长度负荷的计算公式如下:P=(Rx F)+I.T.P是指负荷(磅);R是指弹簧刚度(磅/英寸);F是指距自由长度的变形量;I.T.是指初拉力。
例如:已知自由长度为1英寸、刚度为6.9磅/英寸和初始张力为0.7磅,工作长度为1.500英寸时,负荷计算公式如下:P= [6.9 x(1.500-1.000)l+0.7= (6.9x 0.500) +0.7= 3.45+0.7= 4.15磅2.如何计算刚度一弹簧刚度是指使弹簧产生单位变形的负荷,可通过以下步骤测试:1>弹簧变形约为最大变形的20%(自由长度藏去压并高度)时,测量弹簧负荷(P1)及弹簧长度(L1)。
2>弹簧变形不超过最大变形的80%时,测量弹簧负荷(P2)及弹簧长度(L2)。
务必确保弹簧长度为L2时任意两个簧圈(闭合收口除外)都没有发生接触。
3>计算刚度(R)(磅/英寸)R=(P2-P1)/(L1-L2)二、扭簧设计需要的技术参数扭簧的工作状态和拉伸弹簧及压缩弹簧有所不同,其更为复杂和多变,其中包括了很多参数指标,下面一一讲解:d (弹簧线径) :该参数描述了弹簧线的直径,也就是我们说的弹簧钢丝的粗细,默认单位mm。
Dd (心轴最大直径):该参数描述的是工业应用中弹簧轴的最大直径,公差±2%。
D1 (内径): 弹簧的内径等于外径减去两倍的线径。
扭簧在工作过程中,内径可以减小到心轴直径,内径公差±2%。
D (中径): 弹簧的中径等于外径减去一个线径。
D2 (外径) : 等于内径加上两倍的线径。
扭簧在工作过程中,外径将变小,公差(±2%±0.1)mm。
L0 (自然长度):注意:在工作过程中自然长度会减小,公差±2%。
Tum (扭转圈数):弹簧绕制的圈数,圈数的不同直接影响扭簧的性能。
弹簧刚度载荷计算公式
弹簧刚度载荷计算公式
弹簧刚度是载荷增量dF与变形增量dλ之比,即产生单位变形所需的载荷,弹簧的刚度计算公式为F'=dF/dλ。
特性线为渐增型的弹簧,刚度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大;而渐减型的弹簧,刚度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减少。
至于直线型的弹簧,刚度则不随载荷变化而变化,即F'=dF/dλ=F/λ=常数。
因此,对于具有直线型特性线的弹簧,其刚度也成为弹簧常数。
弹簧
1、单位力使弹簧所产生的变形,即刚度的倒数称为弹簧的柔度。
2、计算:弹簧刚度是指使弹簧产生单位变形的载荷,用C和CT 分别表示拉(压)弹簧的刚度与扭转弹簧的刚度,。
弹簧刚度计算
8030 kgf/mm2
C=D2/d
弹簧中
径:
拉、压弹
1.1232
D2钢丝直
26.75
mm
簧: K
50
计 径:有效圈d 数:弹簧刚n
2.2
mm
20.25
材料: 65Mnτ
拼圈高度
度允:许极限
0.0607 kgf/mm 0.5949
N/mm
(参考)
负荷:
6.99
kgf 68.6
N
验
极限负荷 弹簧总变
簧: K
钢丝直
50
簧 径:有效圈d 数:弹簧刚n
0.7
mm
4
材料: 65Mnτ
拼圈高度
度允:许极限
0.2923 kgf/mm 2.8661
N/mm
负荷:
(参考)
P极3限负荷
0.97
kgf 9.5
N
设 66.6
弹簧总变
11.65217
材料剪切弹 性系数:
mm 3.3
mm
拉伸(压缩)弹簧计算 (方旋案绕比五:)
。
b≤3 b≤3
0.93 0.34
钢丝直径 弹簧中径
工作圈数
最小工作
负荷下变
n1
4.36
形量
最大工作
负荷下变
P1
26.60 kgf 形量
极限负荷
P2
34.70 kgf 下变形量
F1
7.00 mm 总圈数
最小工作
F2
9.00 mm 负荷
最大工作
F3
8.83 mm 负荷
最小工作
负荷下高
P3
35.77 kgf (长)度
弹簧的k值计算公式(二)
弹簧的k值计算公式(二)弹簧的k值计算公式弹簧的k值(弹性系数)是衡量弹簧强度和刚度的重要参数。
在弹簧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计算k值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文将列举几种常见的弹簧k值计算公式,并用例子进行说明。
1. 无扭转弹簧的k值计算公式线圈弹簧(拉伸弹簧)的k值计算公式:k = (G * d⁴) / (8 * D³ * n)其中:k:弹簧的k值(N/m)G:弹簧材料的剪切模量(N/m²)d:弹簧线径(m)D:弹簧直径(m)n:弹簧总匝数(个)例如,假设有一个线径为(5mm)、直径为(40mm)的线圈弹簧,弹簧材料的剪切模量为80 × 10^9 N/m²,总匝数为10个。
那么可以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该弹簧的k值:k = (80 × 10^9 * ()^4) / (8 * ()^3 * 10)≈ 15784 N/m因此,该线圈弹簧的k值约为15784 N/m。
扭转弹簧(扭簧)的k值计算公式:k = (G * d⁴) / (32 * D³ * n)其中的符号意义与线圈弹簧的公式相同。
2. 有扭转弹簧的k值计算公式杆弹簧(压簧)的k值计算公式:k = (E * d⁴) / (8 * D³ * n)其中:k:弹簧的k值(N/m)E:弹簧材料的弹性模量(N/m²)d:弹簧线径(m)D:弹簧直径(m)n:弹簧总匝数(个)例如,假设有一个线径为(5mm)、直径为(40mm)的杆弹簧,弹簧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00 × 10^9 N/m²,总匝数为20个。
那么可以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该弹簧的k值:k = (200 × 10^9 * ()^4) / (8 * ()^3 * 20)≈ 312500 N/m因此,该杆弹簧的k值约为312500 N/m。
总结弹簧的k值计算公式是根据弹簧的材料、几何尺寸和总匝数等参数进行推导的。
拉、压、扭簧计算公式
拉、压、扭簧计算公式
拉力弹簧
拉力弹簧的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
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
·拉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
·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拉伸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G=线材的钢性模数:碳钢丝G=79300 ;不锈钢丝G=697300 ,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扭力弹簧
·弹簧常数:以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kgf/mm).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黄铜线E=1120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R=负荷作用的力臂 p=3.1416。
简易的弹簧刚度计算公式
简易的弹簧刚度计算公式
弹簧的刚度是指弹簧在单位变形时所产生的抵抗力或恢复力。
刚度通常用弹簧的切线斜率来表示,斜率越大,弹簧的刚度就越大。
弹簧的刚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K=(F2-F1)/(x2-x1)
其中,K是弹簧的刚度,单位是牛顿/米或N/m;F1和F2分别是弹簧在x1和x2位置施加的力,单位是牛顿;x1和x2分别是弹簧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单位是米。
这个简单的公式适用于线性弹簧,即在其工作范围内,变形与施加的力成正比。
对于非线性弹簧,如扭转弹簧或压缩弹簧,刚度的计算会更加复杂。
在实际应用中,弹簧的刚度也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
1.准备一根弹簧和一组质量。
2.将质量挂在弹簧上,并记录弹簧的变形量和所施加的力。
3.重复步骤2,使用不同的质量组合。
4.根据测得的弹簧变形量和所施加的力,应用上述公式计算弹簧的刚度。
需要注意的是,弹簧的刚度在真实使用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和弹簧的疲劳状况。
因此,在进行刚度计算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此外,弹簧的刚度也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计算。
在这种方法中,弹簧的形状和材料性质通过建立模型进行输入,然后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弹簧的力学行为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刚度的准确计算结果。
综上所述,弹簧的刚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计算。
对于线性弹簧,可以使用简单的刚度计算公式,而对于非线性弹簧,则需要采用更为复杂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对刚度的影响。
拉、压、扭簧计算公式弹簧刚度计算
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 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 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 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 力。
压力弹簧
· 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 ·弹簧常数:以 k 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 1mm 距离的负荷(kgf/mm); ·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G=线材的钢性模数:碳钢丝 G=79300 ;不锈钢丝 G=697300 ,磷青铜线 G=4500 ,黄铜线 G=35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Nc=有效圈数=N-2 拉力弹簧
·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 · 拉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 及变位尺寸的负荷; ·弹簧常数:以 k 表示,当弹簧被拉伸时,每增加 1mm 距离的 负荷(kgf/mm); ·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G=线材的钢性模数:碳钢丝 G=79300 ;不锈钢丝 G=697300 , 磷青铜线 G=4500 ,黄铜线 G=35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R=负荷作用的力臂 p=3.1416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扭力弹簧
· 弹簧常数:以 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 1°扭转角Leabharlann 负荷(kgf/mm).
扭转弹簧计算公式
扭转弹簧计算公式
扭转弹簧是一种常用的机械弹簧,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领域。
扭转弹簧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扭转产生相对于轴线的弹性变形来储存和释放能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计算扭转弹簧的一些重要参数,如刚度、最大扭转角、应变能等,以便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弹簧。
计算扭转弹簧的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扭转刚度计算公式:
扭转刚度是指扭转弹簧单位扭转角度所需要的力矩。
扭转刚度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k=(Gd⁴/32nD⁴)*(π/180)*(N/L)
其中,k为扭转刚度,G为剪切模量,d为弹簧材料的直径,n为扭转弹簧的圈数,D为扭转弹簧的直径,N为扭转弹簧的总匝数,L为扭转弹簧的长度。
2.最大扭转角计算公式:
最大扭转角是指扭转弹簧在弹性范围内能够扭转的最大角度。
最大扭转角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θ=T/(k*D⁴*n/32)
其中,θ为最大扭转角,T为应力,k为扭转刚度,D为扭转弹簧的直径,n为扭转弹簧的圈数。
3.应变能计算公式:
应变能是指扭转弹簧在弹性范围内储存的能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U=(T²*D²)/(4k)
其中,U为应变能,T为应力,D为扭转弹簧的直径,k为扭转刚度。
以上是常用的扭转弹簧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可以计算出扭转弹簧的一些重要参数,为弹簧的设计和选择提供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公式中使用的单位应该保持一致,例如力的单位使用牛顿,长度的单位使用米,弹簧的直径、材料的直径以及弹簧的长度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量和计算。
弹簧刚度计算公式
弹簧刚度计算公式
弹簧刚度是指在单位位移下所产生的恢复力的大小。
弹簧刚度的计算
公式可以根据弹簧的类型和形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
的弹簧刚度计算公式。
钢丝弹簧是一种常见的弹簧类型,其刚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k=(Gd^4)/(8D^3N)
其中,k代表弹簧刚度,G代表钢的剪切模量,d代表钢丝直径,D代
表弹簧的直径,N代表弹簧的圈数。
压缩弹簧是一种常见的弹簧类型,其刚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k=(Gd^4)/(8D^3N)
其中,k代表弹簧刚度,G代表材料的剪切模量,d代表弹簧的线径,D代表弹簧的平均直径,N代表弹簧的圈数。
扭转弹簧是一种常见的弹簧类型,其刚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k=(Gd^4)/(10.4Na^2)
其中,k代表弹簧刚度,G代表材料的剪切模量,d代表弹簧材料的
线径,N代表弹簧的圈数,a代表弹簧材料的截面半径。
扁平弹簧是一种常见的弹簧类型,其刚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k = (12Ewh^3) / (Lt^3)
其中,k代表弹簧刚度,E代表材料的弹性模量,w代表弹簧材料的
宽度,h代表弹簧的厚度,L代表弹簧的长度,t代表弹簧的圈数。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中的各个参数是在同一单位下进行计算的。
对于不同材料的弹簧,其材料的性质参数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实际计算中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总而言之,弹簧刚度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弹簧的类型和形状,以及材料
的性质参数等因素来确定的。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弹簧的特点和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刚度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和调整。
拉、压、扭簧计算公式
拉、压、扭簧计算公式
拉力弹簧
拉力弹簧的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
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
·拉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
·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拉伸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G=线材的钢性模数:碳钢丝G=79300 ;不锈钢丝G=697300 ,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扭力弹簧
·弹簧常数:以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kgf/mm).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黄铜线E=1120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R=负荷作用的力臂 p=3.1416。
弹簧刚度计算,公式中各个符号的含义、单位和实用说明
弹簧刚度计算公式:K=Gd4
8d23n
式中:
K-弹簧刚度,单位为n/m;
G-弹簧材料切变模量,钢:G=8X104MPa=8X1010Pa,青铜:G=4X104MPa=4X1010Pa;d-弹簧线径,单位为m;
d2-弹簧中经,单位为m;
n-弹簧有效圈数,无单位。
比如我们做一弹簧材料为65Mn的压簧,弹簧线径取0.8mm,弹簧中经取9mm,总圈数取6圈,有效圈数(支撑圈数)取5。
那么,这跟弹簧的刚度是:
K=Gd 4
8d23n
=8X1010X(8X10−4)4
8X(9X10−3)3X5
=84X10−6
9X10X5
=1.12X103N/m
=1.12N/mm
如果想少许提高弹簧的刚度,比如说提高25%,那可以别的参数不变,将支撑圈数改为4圈即可;如果支撑圈数改为3圈,那刚度就提高66.67%。
如果将弹簧线径由0.8mm改为1mm,别的参数都不变,那么,弹簧刚度就由原来的1.12N/mm,变为2.74N/mm,刚度提高了2.45倍!。
拉压扭簧计算公式弹簧刚度计算
拉压扭簧计算公式弹簧刚度计算
弹簧的刚度是指弹簧在单位变形下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弹簧经受拉、压、扭等作用时,其刚度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下面将分别介绍拉簧、压簧和扭簧的刚度计算公式。
一、拉簧的刚度计算公式:
拉簧的刚度计算公式为:
k=(G*d^4)/(8*n*D^3)
其中,k为拉簧的刚度,单位为牛顿/米(N/m);
G为拉簧的剪切模量,单位为帕斯卡(Pa);
d为拉簧丝经直径,单位为米(m);
n为拉簧的有效圈数;
D为拉簧的平均直径,单位为米(m)。
二、压簧的刚度计算公式:
压簧的刚度计算公式为:
k=(G*d^4)/(8*n*D^3)
其中,k为压簧的刚度,单位为牛顿/米(N/m);
G为压簧的剪切模量,单位为帕斯卡(Pa);
d为压簧丝经直径,单位为米(m);
n为压簧的有效圈数;
D为压簧的平均直径,单位为米(m)。
三、扭簧的刚度计算公式:
扭簧的刚度计算公式为:
k=(G*d^4)/(32*N*D^3)
其中,k为扭簧的刚度,单位为牛顿/弧度(N/rad);
G为扭簧的剪切模量,单位为帕斯卡(Pa);
d为扭簧丝经直径,单位为米(m);
N为扭簧的总圈数;
D为扭簧的平均直径,单位为米(m)。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拉簧、压簧和扭簧的刚度。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设计要求和工作环境等因素,可以根据刚度计算结果来选择合适的弹簧材料和尺寸,以满足所需的弹簧刚度要求。
拉、压、扭簧计算公式弹簧刚度计算
弹簧刚度计算压力弹簧·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G=线材的钢性模数:碳钢丝G=79300 ;不锈钢丝G=697300 ,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 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Nc=有效圈数=N-2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
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拉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拉伸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G=线材的钢性模数:碳钢丝G=79300 ;不锈钢丝G=697300 ,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 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扭力弹簧·弹簧常数:以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黄铜线E=11200 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
最新弹簧计算公式(压簧、拉簧、扭簧弹力)教案资料
压簧、拉簧、扭簧弹力计算公式压力弹簧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不锈钢丝G=73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Nc=有效圈数=N-2弹簧常数计算范例:线径=2.0mm , 外径=22mm , 总圈数=5.5圈 ,钢丝材质=琴钢丝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 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
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扭力弹簧·弹簧常数:以 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 (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 ,黄铜线E=112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R=负荷作用的力臂p=3.1416小学数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所有的数学公式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 b)面积=长×宽S=ab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 ah bh)(2)体积=长×宽×高V=abh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 b)× h÷2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弹簧刚度计算大全
弹簧刚度计算大全弹簧刚度是指在单位变形下所受的恢复力大小,是一个弹簧的重要参数之一、它与弹簧的尺寸、材料以及几何形状等因素有关。
弹簧的刚度计算包括原理计算和具体公式计算,下面将详细介绍弹簧刚度计算的各种方法。
弹簧刚度的原理计算主要是根据胡克定律,即弹性体的位移与受力成正比的基本法则。
在胡克定律下,可以得到弹簧刚度公式:F = kx其中,F为受力大小,k为弹簧的刚度系数,x为弹簧的位移量。
具体公式计算主要分为钢丝弹簧、扭力弹簧和板簧三类。
一、钢丝弹簧的刚度计算:钢丝弹簧的刚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k=(Gd^4)/(8ND^3)其中,k为弹簧的刚度系数,G为弹簧材料的剪切模量,d为弹簧丝径,N为弹簧圈数,D为弹簧的平均直径。
二、扭力弹簧的刚度计算:扭力弹簧的刚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k=(Gd^4)/(32L^3)其中,k为弹簧的刚度系数,G为弹簧材料的剪切模量,d为弹簧丝径,L为弹簧的长度。
三、板簧的刚度计算:板簧的刚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k = (Ewth^3)/(12(1-ν^2)L^3)其中,k为弹簧的刚度系数,E为板簧材料的弹性模量,w为板簧的宽度,t为板簧的厚度,h为板簧的长度方向上的应力分量,ν为泊松比,L为板簧的长。
除了以上具体的公式计算之外,还可以通过试验方法来进行弹簧刚度的计算。
试验方法一般是通过施加一定的力量或位移到弹簧上,然后测量弹簧的变形量,通过弹性模量来计算刚度。
在实际应用中,弹簧的刚度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弹簧在系统中的弹性变形以及恢复力大小。
弹簧刚度的计算需要考虑弹簧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质以及工作条件等因素。
只有精确计算和选取合适的刚度,才能满足系统在设计和使用中的要求。
综上所述,弹簧刚度计算涉及多种方法和公式,具体的计算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通过合理计算和选取,可以保证弹簧的工作性能和系统的稳定性。
弹簧刚度系数计算公式
弹簧刚度系数计算公式
1.钢丝弹簧的刚度系数计算公式:
钢丝弹簧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弹簧结构,其刚度系数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k=(Gd^4)/(8ND^3)
其中
k是弹簧的刚度系数;
G是钢丝的剪切模量;
d是钢丝的直径;
N是弹簧的有效圈数;
D是弹簧的平均直径。
2.螺旋弹簧的刚度系数计算公式:
螺旋弹簧是一种常见的弹簧结构,其刚度系数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k=(Gd^4)/(8D^3n)
其中
k是弹簧的刚度系数;
G是螺旋弹簧钢丝的剪切模量;
d是螺旋弹簧钢丝的直径;
D是螺旋弹簧的平均直径;
n是螺旋弹簧的圈数。
3.压缩弹簧的刚度系数计算公式:
压缩弹簧是一种常见的弹簧结构,其刚度系数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k=(Gd^4)/(8D^3)
其中
k是弹簧的刚度系数;
G是弹簧钢丝的剪切模量;
d是弹簧钢丝的直径;
D是弹簧的直径。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只给出了一些常见类型弹簧的刚度系数计算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弹簧的形状和特性各异,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此外,要注意单位的恰当使用。
计算刚度系数时,常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牛顿和米。
在进行计算时,使用正确的单位可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当计算弹簧刚度系数时,还应注意所用公式适用的范围和假设条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还应结合实际使用环境以及所需的设计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和选择。
扭簧计算资料范文
扭簧计算资料范文扭簧是一种常用的弹簧形式,在许多机械设备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扭簧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弹性材料上施加扭矩,使其产生弹性力量,从而储存和释放能量。
扭簧常用于控制和维持机械设备的动力、阻尼和振动等性能。
在设计和制造扭簧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来确定其几何参数和性能指标,以确保其满足特定的工作要求。
首先,根据扭簧所需的工作力和工作位移来确定扭簧的弹性系数。
弹性系数(也称为弹簧刚度)是扭簧回复的力量与其位移之间的比例关系。
常用的弹性系数单位是牛顿/米或磅/英寸。
计算弹性系数的公式为:k=(Gd^4)/(16ND^3)其中,k是弹性系数,G是剪切模量,d是扭簧的线径,N是每个扭簧上的激活圈数,D是扭簧的平均直径。
接下来,需要计算扭簧的自由长度。
自由长度是指扭簧在没有加载时的长度。
计算自由长度的公式为:L0=Np其中,L0是自由长度,N是每个扭簧上的激活圈数,p是扭簧的螺距。
然后,计算扭簧的刚度。
刚度是指扭簧在工作范围内的力和位移之间的关系,也可称为弹簧特性。
计算刚度的公式为:k=(Gd^4)/(64ND^3)其中,k是刚度,G是剪切模量,d是扭簧的线径,N是每个扭簧上的激活圈数,D是扭簧的平均直径。
此外,还需要计算扭簧的力和位移。
扭簧的力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F=kθ其中,F是扭簧的力,k是刚度,θ是扭簧的位移(以弧度为单位)。
扭簧的最大扭转角度也是需要计算的重要参数。
最大扭转角度是指扭簧在工作条件下允许的最大变形角度。
计算最大扭转角度的公式为:θmax = (FL)/(kGD^2)其中,θmax是最大扭转角度,F是扭簧的力,L是扭簧的长度,k是刚度,G是剪切模量,D是扭簧的平均直径。
最后,需要进行应力分析来确定扭簧的安全性。
应力是指扭簧上所受到的力与其横截面面积之比。
常用的应力计算公式为:σ=(8F)/(πd^3)其中,σ是应力,F是扭簧的力,d是扭簧的线径。
以上是扭簧计算的一些基本资料,希望能对你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簧刚度计算
压力弹簧
· 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
· 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
·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G=线材的钢性模数:碳钢丝G=79300 ;不锈钢丝G=6973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Nc=有效圈数=N-2
拉力弹簧
拉力弹簧的 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
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
· 拉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
· 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拉伸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
·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G=线材的钢性模数:碳钢丝G=79300 ;不锈钢丝G=6973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扭力弹簧
· 弹簧常数:以 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 (kgf/mm).
·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黄铜线E=1120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