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与薪酬管理

合集下载

劳动法薪酬管理制度

劳动法薪酬管理制度

劳动法薪酬管理制度1. 引言薪酬是指员工在工作中获取的报酬,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管理职能。

薪酬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薪酬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薪酬支出,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劳动法对薪酬管理的规定以及相关的薪酬管理制度。

2. 劳动法对薪酬的规定1.薪酬构成要素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薪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福利待遇等。

2.薪酬支付时间和方式根据《劳动合同法》和《最低工资规定》,拖欠工资是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和方式支付工资。

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采取银行转账或者现金支付的方式,不得以各种名义收取其他费用。

3.劳动报酬标准和最低工资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确保劳动者的报酬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

4.工资计算和考勤管理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制定工资计算和考勤管理制度,确保工资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 薪酬管理制度1.基本工资制度基本工资是企业向员工支付的最基本的薪酬形式,一般情况下应当根据岗位和级别确定。

2.绩效工资制度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给予的奖励工资,可以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绩效工资应当根据工作成果和责任分配等因素确定。

3.奖金制度奖金是企业在员工取得优异成绩或者在企业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时,给予的一种现金奖励。

奖金应当根据贡献程度和实际贡献作出适当的量化奖励。

4.福利待遇制度福利待遇是企业针对员工生活方面的一种福利措施,可以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积极性。

福利待遇可以包括住房补贴、医疗保险、社会保险、节假日福利等多种形式。

4. 薪酬管理制度的实施1.薪酬管理制度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需求情况制定。

2.薪酬管理制度应当公开透明,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企业把各项薪酬给付计划执行到位。

3.企业应当制定福利待遇制度,提供多样化的福利待遇,以满足员工多样化的需求。

劳动合同薪酬

劳动合同薪酬

劳动合同薪酬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者完成一定工作任务后,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

劳动合同薪酬是劳动者工作的动力和保障,也是劳动者生活的重要来源。

在现代社会,劳动合同薪酬已经成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劳动合同薪酬的构成劳动合同薪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劳动者完成工作任务后,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基础报酬。

基本工资的确定通常会考虑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年限、工作能力等因素。

2.绩效奖金:绩效奖金是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的工作绩效考核结果支付给劳动者的额外报酬。

绩效奖金的发放通常会考虑劳动者的销售额、生产量、工作质量等因素。

3.加班工资:加班工资是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工作所应得的报酬。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工资的150%支付加班工资。

4.福利待遇:福利待遇包括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的一系列福利保障措施,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此外,还包括带薪年假、节假日加班工资、员工培训等。

二、劳动合同薪酬的确定方式劳动合同薪酬的确定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固定工资制:固定工资制是指劳动者完成一定工作任务后,用人单位按照约定的固定工资支付给劳动者。

这种方式适用于工作岗位较为稳定、工作内容较为固定的劳动者。

2.绩效工资制:绩效工资制是指劳动者完成一定工作任务后,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的工作绩效考核结果支付给劳动者相应的报酬。

这种方式适用于工作岗位具有较强的绩效考核指标的行业。

3.基本工资加提成制:基本工资加提成制是指劳动者完成一定工作任务后,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基本工资,并根据劳动者的工作业绩支付给劳动者一定比例的提成。

这种方式适用于销售行业、服务业等。

4.综合工资制:综合工资制是指劳动者完成一定工作任务后,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的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加班工资、福利待遇等各项因素综合计算后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

全面薪酬管理制度

全面薪酬管理制度

XX股份有限公司全面薪酬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提高薪酬激励效能,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有利于公司长期、稳健发展的全面薪酬激励体系,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议事规则》等相关规定,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薪酬理念1、战略导向:关注公司战略,促进公司战略目标实现;对影响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部门、关键岗位实行适当的薪酬倾斜。

2、价值导向:以岗位评估确定岗位价值,并以岗位价值确定薪酬基准水平;薪酬基准水平的调整与岗位价值紧密链接。

3、业绩导向:员工现有岗位的岗位价值和员工业绩表现是决定员工薪酬水平和奖金的核心因素。

4、市场导向:公司持续关注外部市场或行业薪酬水平,确保公司核心员工薪酬水平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条薪酬管理原则1、一体化:公司薪酬体系遵循“统一理念、统一体系,统一管理”的原则,在公司及下属各分子公司之间实行公司薪酬的一体化管理。

2、市场化:公司薪酬体系尊重、借鉴高科技企业的市场实践与经验,结合公司实际情况,逐步实现薪酬管理市场化。

3、激励性:基于业务战略目标,建立薪酬与绩效链接机制,突出对于优秀人员的激励,促进业绩增长。

4、公平性:相同岗位的不同员工享受同等级的薪酬待遇,同时根据员工绩效、服务年限、工作态度等方面的不同,对薪酬职级或档位进行动态差异化调整。

5、动态化:公司薪酬体系兼顾公司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建立薪酬动态调整机制以适应公司发展变化,实现公司、员工的共同发展。

第四条适用范围1、除另有规定外,本制度适用于与公司及下属各分子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或聘用协议的国内全体员工。

2、海外公司员工的薪酬,按“属地化管理”原则由海外公司基于本制度另行制定。

第二章薪酬管理机构及职责第五条薪酬管理机构及职责1、股东大会、董事会、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批全面薪酬管理制度和全面薪酬管理制度修订方案。

薪酬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合规要求详解

薪酬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合规要求详解

薪酬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合规要求详解薪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涉及到员工的工资、福利、奖金等相关问题。

在实施薪酬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和合规要求,以确保企业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公平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薪酬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合规要求。

一、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规定薪酬管理中最基本的法律法规是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根据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劳动者的基本权益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工资支付、工资福利待遇、个人所得税等方面。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等相关事项,对薪酬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在薪酬管理中,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工资的支付方式、支付时间、计算标准以及福利待遇等内容,确保员工的劳动报酬合法合规。

二、最低工资标准与最高工资限制除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之外,薪酬管理还需要遵守最低工资标准和最高工资限制等相关法规。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基本工资。

企业在执行薪酬管理时必须确保员工的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否则将面临法律责任。

最高工资限制是指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最高工资限额。

根据相关法规,企业在薪酬管理中需遵守最高工资限制,不能随意提高员工的工资水平,否则将涉嫌非法行为。

三、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个人所得税是薪酬管理中不可忽视的方面,也是员工工资发放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中国境内的个人和海外的中国公民。

企业在支付员工工资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按照正确的方式扣除个人所得税,并按时向税务部门缴纳。

四、劳动保险和社会保险薪酬管理还需要遵守劳动保险和社会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购买劳动保险和社会保险,提供相应的保险福利。

工资薪酬管理办法

工资薪酬管理办法

工资薪酬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工资薪酬管理,保障员工权益,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根据国家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

第二章工资薪酬制度第三条确定工资薪酬1. 工资薪酬由公司根据岗位职责、工作表现和市场行情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2. 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结果将作为工资薪酬确定的主要依据。

第四条工资支付1. 公司将按照国家规定的支付周期和支付方式,及时支付员工的工资薪酬。

2. 员工应提供准确的个人银行账户信息,以便公司完成工资薪酬支付。

第五条加班工资1. 员工在公司规定的工作时间之外工作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劳动法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2. 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和支付标准,将根据具体情况和国家规定进行确定。

第六条奖励制度1. 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设立各类奖励制度,以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

2. 奖励制度将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包括但不限于年终奖、优秀员工奖等。

第三章工资薪酬管理第七条薪酬保密1. 公司将严格保护员工的薪酬信息,不得泄露给任何非相关人员。

2. 员工也应保护他人的薪酬信息,不得随意公开或传播。

第八条异动的工资处理1. 员工如有晋升、调岗、调薪等变动情况,工资薪酬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2. 具体的工资调整办法将根据公司规定进行执行。

第九条违约处理1. 员工如因纪律违纪、工作失职等原因被公司解聘,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

2. 具体违约处理办法将根据公司规定进行执行。

第四章附则第十条本办法的解释和修改1. 对于本办法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2. 如有需要修改本办法,将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修改后的办法将及时通知员工。

第十一条生效日期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工资薪酬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具体细则将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与薪酬有关的法律法规

与薪酬有关的法律法规

与薪酬有关的法律法规与薪酬有关的法律法规1. 劳动法劳动法是一项与薪酬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

其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公正的报酬。

在劳动法中,对薪酬的相关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工资支付根据劳动法,雇主应当按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的支付方式可以通过现金、银行转账或其他合法方式进行,但不能以商品、服务或股票等形式支付。

此外,劳动者还有权知晓自己的薪酬项目、标准和支付周期等信息。

1.2 最低工资劳动法规定各地区应当设立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劳动者获得合理的报酬水平。

雇主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1.3 加班工资加班工资是指超出正常工作时间的工作,劳动法规定了加班工资的支付标准。

在规定的标准内,雇主应当按照加班时间支付1.5倍至3倍的工资。

1.4 年度奖金根据劳动法,雇主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的约定支付年度奖金。

对于劳动者来说,年度奖金是一种额外的薪酬形式,可以作为劳动成果的肯定和激励。

1.5 工资条劳动法规定雇主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工资条或工资单,内容包括薪酬项目、标准、应扣款项和实发工资等。

工资条是劳动者了解自己薪酬情况的重要依据,也是维护劳动权益的重要证据之一。

2. 经济合同法经济合同法是中国有关经济合同的基本法律,也与薪酬有关。

在经济合同法中,对薪酬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合同,是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约定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的法律文件。

劳动合同的签订对于明确劳动者的薪酬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其内容应当包括薪酬标准、支付周期、加班工资等。

2.2 薪酬调整经济合同法规定,如果薪酬标准发生变化,雇主和劳动者可以协商调整。

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一般情况下,薪酬调整应当符合市场价值和劳动生产力的变化。

2.3 奖金与条款经济合同法规定,奖金是作为鼓励、奖励劳动者的一种薪酬形式。

奖金应当根据劳动者的工作贡献和业绩进行评定,并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明确条款。

劳动合同按公司薪酬管理制度

劳动合同按公司薪酬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劳动合同管理,保障公司及员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劳动合同。

第二条本合同适用于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全体员工。

第三条公司薪酬管理制度是本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应遵守公司薪酬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

第二章薪酬制度第四条公司实行岗位工资制,员工的薪酬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和福利等组成。

第五条基本工资:(一)基本工资参照国家及地方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确定。

(二)基本工资随公司经营状况及物价水平调整。

第六条岗位工资:(一)岗位工资根据员工所在岗位的责任大小、技术要求、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因素确定。

(二)岗位工资随公司经营状况及物价水平调整。

第七条绩效工资:(一)绩效工资根据公司月度对各部门工作任务、经营目标、员工职责履行状况、工作绩效考核结果确定。

(二)绩效工资随公司经营状况及物价水平调整。

第八条奖金:(一)奖金包括年终奖、项目奖、优秀员工奖等。

(二)奖金发放标准及条件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第九条福利:(一)公司为员工提供国家规定的各类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二)公司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员工食堂、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等福利。

第三章薪酬支付与调整第十条公司按月支付员工工资,具体支付时间及方式按照公司薪酬管理制度执行。

第十一条公司根据国家及地方政策、公司经营状况及物价水平,适时调整员工薪酬。

第四章违约责任第十二条员工违反本合同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十三条公司违反本合同规定,给员工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合同未尽事宜,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十五条本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第十六条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员工):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注:本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劳动合同中的工资支付与薪酬制度

劳动合同中的工资支付与薪酬制度

劳动合同中的工资支付与薪酬制度一、引言劳动合同是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法律约束关系,它规定了各方的权益和义务。

其中,工资支付与薪酬制度是劳动合同中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探讨劳动合同中工资支付的方式和薪酬制度的运行机制。

二、工资支付方式工资支付方式是指雇主向雇员支付劳动报酬的方式。

通常,工资的支付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现金支付:这是最常见的工资支付方式,雇主直接向雇员支付现金。

这种方式灵活方便,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现金的保管和运输安全等问题。

2. 银行转账: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银行转账来支付工资。

这种方式安全可靠,方便员工管理工资,同时也增加了工资流转的透明度。

3. 支票支付:一些企业会采用支票支付工资,雇员可以将支票兑现或存入个人账户。

尽管支票支付相对不太常见,但它仍然是一种合法有效的支付方式。

4. 其他方式:根据特殊情况,雇主和雇员也可以协商确定其他适合双方的工资支付方式,比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方式。

三、薪酬制度的运行机制薪酬制度是雇主为了激励员工而建立的一套薪酬体系。

它的运行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薪酬设计:薪酬制度的设计需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行业特点和员工的职位等因素进行,通常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年终奖金等多种形式。

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 绩效评估:薪酬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

通过定期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可以公平客观地确定绩效奖金的发放额度。

同时,绩效评估也是调整薪酬水平和职位晋升的重要依据。

3. 公平公正:一个良好的薪酬制度应该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

雇主需要确保薪酬制度的透明度,避免出现任何歧视性和偏袒性的现象。

只有员工认可制度的公平性,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4. 调整与激励:薪酬制度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企业的变化和员工的发展需求。

同时,通过设立奖励机制和晋升通道,可以激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劳动合同法薪酬管理

劳动合同法薪酬管理

劳动合同法薪酬管理甲方(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劳动者):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就乙方在甲方工作期间的薪酬管理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薪酬构成乙方的薪酬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津贴和奖金等构成。

具体薪酬构成及标准如下:1. 基本工资:根据国家最低工资标准及甲方薪酬政策,乙方的基本工资为人民币____元/月。

2. 岗位工资:根据乙方的岗位级别和工作内容,岗位工资为人民币____元/月。

3. 绩效工资:根据乙方的工作绩效,绩效工资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考核,具体考核标准和发放办法由甲方制定。

4. 津贴:包括但不限于交通津贴、通讯津贴等,根据甲方相关政策及乙方实际工作情况确定。

5. 奖金:根据乙方的工作表现和甲方的经营状况,甲方可给予乙方年终奖金或其他形式的奖励。

第二条薪酬支付1. 甲方应于每月____日以货币形式支付乙方上月的薪酬。

2. 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薪酬支付日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

3. 乙方的薪酬支付方式为银行转账至乙方指定的银行账户。

第三条薪酬调整1. 甲方有权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市场变化及乙方的工作表现,对乙方的薪酬进行调整。

2. 薪酬调整应提前____天通知乙方,并以书面形式确认。

第四条薪酬保密乙方应保守甲方的薪酬信息,不得向第三方泄露。

第五条其他1. 本合同一经签订,即成为劳动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 本合同的解释、修改和补充,须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定。

3. 本合同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甲方的相关规定执行。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劳动合同法与薪酬管理

劳动合同法与薪酬管理
这使用人单位单方自主制订工资制度和劳动定额的权利部分丧失。
2、计件工资的劳动定额也不能由一方决定。
许多用人单位为了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实行计件工资制。
计件工资制是预先规定计件单价,按照工人完成一定劳动定额来确定劳动报酬的一种劳动形式。
计件工资制作为一种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计酬模式,对打破计划经济时期工资分配的平均主义、等级工资制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工资体制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
当用工制度、绩效制度受到限制的时候,薪酬制度的重要性就大大增加。
用工制度、绩效制度和薪酬制度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薪酬制度可以为用工制度、绩效制度的有效运行提供支持。
如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不能直接解雇表现不好的员工。但企业可以根据薪资制度调整其薪资水平。此时薪资制度对解雇制度就起到支持作用。
二 用人单位薪酬管理 的应对措施
面对严格的用工规范,灵活的薪资制度成为用人单位的唯一选择。
但新法限制用人单位在工资分配和工资水平确定上的自主权利。要求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与员工清楚地约定劳动报酬的标准。
一旦约定不清就会以国家标准代替企业标准。
限制用人单位单方调整工资的权利,改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的形式。
行政部门对企业的劳动管理不再直接干预。反映在劳动定额上,《劳动法》规定由用人单位合理确定。
对劳动定额的标准,规定要按国家工时制度执行。即企业制订的劳动定额标准可以让职工在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情况下完成。
由于员工的劳动技能各不相同,同样的标准可能会出现部分员工完成,部分员工无法完成的情况。
二、薪酬制度制定、劳动定额管理由单方决定变为双方协商共决。
1、《劳动合同法》将薪资制度由用人单位单方决定的机制改为由工会或职工与单位共同决定。

薪酬管理制度法律风险

薪酬管理制度法律风险

薪酬管理制度法律风险一、背景薪酬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提高生产效率而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薪酬管理制度的建立旨在通过对员工的薪酬水平、绩效考核、晋升机制等方面的管理来达到企业目标。

然而,薪酬管理制度不当会引发各种法律风险,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在制定和实施薪酬管理制度时,企业应当认真考虑法律因素,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员工权益和企业长期发展。

二、薪酬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法律风险1. 薪酬不公薪酬不公是薪酬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一个常见问题。

员工普遍关注薪酬公平问题,如果企业在薪酬分配上存在不公正现象,容易引发员工不满情绪,进而产生集体维权行为。

薪酬不公还容易引发雇佣歧视和性别歧视等问题,使企业陷入法律诉讼风险。

2. 绩效考核不公正绩效考核是薪酬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环节,但如果绩效考核不公正,容易导致员工对薪酬制度的不信任和不满意。

一些员工可能会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企业则面临被指控歧视和违法的风险。

3. 法律法规遵从企业在制定和实施薪酬管理制度时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最低工资标准法》等。

如果企业在薪酬管理中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很容易面临处罚和法律诉讼,对企业形象和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4.税法合规性薪酬管理涉及到个人收入税等方面的问题。

企业在发放工资时需要遵守税法规定,如按时缴纳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等。

一些企业往往存在逃税行为,导致法律风险增加。

5.劳动合同纠纷薪酬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但如果合同条款不清晰或存在争议,容易引发纠纷。

企业在解雇员工、调整薪酬待遇等操作时,需要遵守劳动合同的约定,否则会引发法律风险。

6.劳资纠纷在薪酬管理中,如果员工和企业之间存在劳资纠纷,可能会引发法律诉讼。

一些员工可能会因为薪酬问题起诉企业,导致企业声誉受损、面临经济赔偿压力。

三、薪酬管理制度法律风险应对策略1.健全薪酬管理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薪酬管理制度,明确薪酬分配原则和程序,避免薪酬不公和绩效考核不合理。

薪酬合规: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与规定

薪酬合规: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与规定

薪酬合规: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与规定引言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合规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薪酬合规指的是企业在支付薪酬方面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员工的工资、福利等薪酬待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薪酬合规的不合规行为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法律风险和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必须十分慎重并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

薪酬合规的法律风险劳动法风险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薪酬合规问题涉及到劳动者的工资、加班费、社会保险等方面。

如果企业不遵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可能会面临劳动纠纷、劳动仲裁甚至劳动法庭的诉讼风险。

财务法风险薪酬合规问题还涉及到企业的财务方面,包括工资税务等。

如果企业在工资支付和报税方面存在不合规行为,可能会面临财务审核、税务处罚等风险。

稳定性风险薪酬待遇是员工工作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如果企业在薪酬合规方面存在问题,可能会导致员工的不满和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对企业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品牌形象风险薪酬合规问题的曝光可能对企业的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员工对企业的薪酬合规问题进行投诉或者曝光,会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伤害,导致公众对企业的不信任和避之唯恐不及。

薪酬合规的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的核心法律之一。

根据该法律,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且不得擅自降低工资标准。

同时,企业还有义务向劳动者支付加班工资等。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薪酬合规的监督和检查。

根据该条例,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拖欠工资,不得支付过低的工资。

《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做出了具体规定。

企业在支付工资时,需要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扣除应纳税额,并及时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何确保薪酬合规了解法律法规企业应当了解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个人所得税法等与薪酬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薪酬管理符合法律的要求。

建立内部制度企业应当制定薪酬管理的内部制度和流程,明确各项薪酬规定,确保薪酬的支付和管理符合法律的要求。

实施《劳动合同法》后的企业薪酬管理策略

实施《劳动合同法》后的企业薪酬管理策略
经i 斋与 . 去
实施 《 劳动合同法 》后的企业薪酬管理策略
_ 宗 晓虹 邹 琼 武汉科技大学 管理学 院
基 金项 目:省 教 育厅基 金资 助项  ̄(0 8 0 20 d 11 4
[ 要 ] 2 0年 1 日 《 摘 ( 8 月1 ) 劳动合 同法 》正 式 实施 ,给 企 业的人 力资 源管理 带 来 了重大 的影 响 ,而在 《 劳动 合 同法 》@9条 内容 中, 8 涉及 薪酬的 条款 达2条 之 多 ,体 现了 《 9 劳动合 同法 》对 劳动者 薪酬 的 强大保 护 力度 ,同时也 对企 业 的薪酬 管理提 出 了更高的要 求 。本 文从 企 业人 力资 源管理 中的薪酬 管理 角度 ,提 出了 《 劳动 合 同法 》 实施 后企 业 薪酬管理 的 策略 。 [ 关键 词 ] 《 劳动合 同法 》 薪酬 管理 策略
四、要特别重视劳务派遣员工 “ 同工同酬” 问题
在 《 劳动 合 同法 》颁 布 之前 ,派 遣 员 工 和 与企 业 建 立 劳动 关
将 对老 员工 产 生 较 大 的心 理 影 响 ,让他 们 心 理 不 平衡 ,影 响 老 员 为 ,从 而 减 少 诉 讼 和 纠 纷 的 发 生 , 建 立 和 谐 、互 信 的 劳 资 双 方
工 的积 极性 。 机制。
因此 。用人 单 位 就 要 设计 一套 较 为合 理 的 薪 酬 制度 。 一 是 在 职 位体 系划 分 岗位 时 要 更加 细 致 单独 为试 用 期 的 员工 设 置 助理
《劳 动 合 同 法 》 增 强 了 员 工 在 薪 酬 协 商 谈 判 中 的 地 位 , 因
往 往 需 要投 入 一 定 的培 训 成 本 ,同 时新 职 工 也 需 要一 个 熟 悉 工作 此 ,企 业 要 尊 重 员工 获 得 报 酬 权 利 , 不 断 完 善 自 身 的 薪 酬 决 策 的 过 程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相 应 地 说 ,职 工提 供 的 劳 动价 值 相 对就 机 制 ,让 薪 酬 待 遇 透 明 化 。让 更 多 的 员 工 参 与 进 来 , 了 解 企 较 低 。 如果 在 试 用 期 内 ,将 新 进 职 工 工 资定 得 接 近老 员工 水 平 , 业 的薪 酬 政 策 ,看 到 企 业 对 自 己 的 期 望 ,并 据 此 调 整 自 己 的 行

我国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法律规制

我国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法律规制

我国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法律规制公司高管薪酬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机制,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稳定发展和高管的激励机制。

为了保证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合理性和公正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进行规制。

首先,我国的《公司法》对公司高管薪酬制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该法,公司董事会应当制定高管薪酬政策,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薪酬政策应当合理确定高管的薪酬水平,兼顾公司和高管的利益,遵循市场规律和公平原则。

此外,公司应当依法披露高管薪酬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其次,我国的《劳动合同法》也对公司高管薪酬制度进行了一定的规定。

该法明确规定,公司与高管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约定薪酬待遇,并依法支付。

高管的薪酬待遇应当合理,不得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标准,并与其工作成果和公司绩效挂钩。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高管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保护高管的合法权益。

此外,我国的《证券法》也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进行了相关规定。

根据该法,上市公司应当公开披露高管薪酬情况,包括薪酬总额、结构和变动情况等。

同时,上市公司还应当制定合理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确保高管的薪酬与公司的经营业绩相匹配,防止薪酬过高或过低。

此外,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规定,加强对公司高管薪酬的监管和规制。

比如,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合理范围和构成。

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对地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监督和管理。

总体而言,我国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法律规制相对完善,包括《公司法》、《劳动合同法》和《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对高管薪酬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此外,配套的政策和规定也加强了对高管薪酬的监管和规制。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公司治理的深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规制,确保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合理性、公正性和透明度。

这将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劳动合同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与应对

劳动合同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与应对

劳动合同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与应对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影响。

理解并妥善应对这些影响,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和良好的员工关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劳动合同法》在招聘环节就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以往,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较为随意的行为,比如招聘信息不够准确、招聘流程不够规范等。

但如今,法律要求企业在招聘时必须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招聘信息,避免就业歧视,确保招聘流程的公平、公正、公开。

这就使得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前需要更加精心地准备招聘文案,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同时规范招聘流程,以避免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在劳动合同的订立方面,《劳动合同法》也带来了诸多变化。

法律规定,企业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如果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企业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这就迫使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劳动合同的签订及时性,避免因疏忽或拖延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而且,劳动合同的内容也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必备条款。

这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在拟定劳动合同时,要严谨细致,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劳动合同法》对于试用期的规定也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挑战。

法律明确了试用期的期限、工资标准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企业不能再随意设定试用期的长度和工资待遇,而且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也必须有合法的依据。

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设计试用期制度时,充分考虑岗位特点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试用期的长度和考核标准,同时在试用期内要对员工进行有效的跟踪和评估,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员工培训与发展方面,《劳动合同法》也有一定的影响。

企业为员工提供专项培训费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员工约定服务期。

论《劳动合同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论《劳动合同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论《劳动合同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无疑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这部法律旨在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劳动合同法》使得企业在招聘环节更加谨慎和规范。

过去,一些企业可能在招聘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如招聘信息不明确、招聘流程不公正等。

而现在,法律要求企业在招聘时必须明确岗位要求、工作条件、劳动报酬等关键信息,并且要保证招聘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制定详细准确的招聘计划和流程,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在员工的录用方面,《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和程序。

企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将面临支付双倍工资的惩罚。

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在员工入职时,迅速、准确地完成合同签订的工作,并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要求。

同时,对于试用期的规定也更加严格,企业不能随意延长试用期或者在试用期内随意解除劳动合同,除非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

这就要求企业在设定录用条件时要清晰明确,并且有切实的考核依据。

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履行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劳动合同法》强调了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如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

这使得企业在制定劳动合同时需要更加细致和全面,不能再使用模糊、笼统的条款。

而且,一旦劳动合同订立,企业和劳动者都应当严格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如果企业违反合同约定,如拖欠工资、未提供约定的劳动条件等,劳动者有权要求企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薪酬福利方面,《劳动合同法》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法律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同时,对于加班工资、最低工资标准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薪酬政策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资待遇。

劳动合同工资规定

劳动合同工资规定

劳动合同工资规定一、前言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所得的报酬,是劳动者及其家庭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

合理的工资制度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工资规定。

二、工资组成1. 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因素,按照本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确定的。

2. 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业绩、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因素,结合企业经济效益和人力资源市场状况确定的。

3. 奖金:奖金是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劳动者劳动成果等因素,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发放的。

4. 津贴:津贴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因素,给予的一种补充性报酬。

5. 补贴:补贴是根据劳动者的生活费用、家庭负担等因素,给予的一种辅助性报酬。

三、工资支付1. 工资支付周期: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月。

2. 工资支付时间:工资支付时间应在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的第二个支付周期内,如遇节假日、休息日,应提前支付。

3. 工资支付方式:工资支付方式可以采取现金、转账、支票等方式。

4. 工资扣除:用人单位依法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以下费用:(1)劳动者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劳动者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3)劳动者应缴纳的住房公积金;(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扣除项目。

四、工资调整1. 工资调整原则:工资调整应遵循公平、合理、激励的原则,体现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业绩、工作质量等因素。

2. 工资调整方式:工资调整可以采取定期调整、绩效考核调整等方式。

3. 工资调整程序:工资调整应按照企业内部规定和劳动者协商一致的程序进行。

五、特殊情况工资支付1. 加班工资: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加班的,用人单位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的150%支付加班工资;休息日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薪酬法律法规

薪酬法律法规

薪酬法律法规文档模板范本一、前言薪酬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员工获得劳动报酬的主要来源。

为了保护员工权益,维护企业稳定和谐的劳资关系,制定和遵守相关薪酬法律法规尤其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最新最全的薪酬法律法规参考范本,供企业使用。

二、基本原则1. 公平合理原则:企业应根据岗位特点、员工履行职责情况、市场行情等因素综合考虑,制订合理的薪酬方案,并确保公开透明,保持公平性;2. 面向市场原则:企业应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岗位竞争力、人材流动情况等因素,不断完善和优化薪酬管理,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材;3. 合法合规原则:企业应遵守国家有关劳动法律法规,保护员工权益,不得侵犯员工合法权益,防止环境污染,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4. 激励约束原则:企业应通过薪酬分配对员工进行激励和约束,促进员工积极性、创造力和责任心,提高企业效益。

三、相关法律法规1. 《劳动法》2. 《劳动合同法》3. 《最低工资规定》4. 《社会保险法》5. 《职业病防治法》6. 《工伤保险条例》7. 《全民基本医疗保险条例》8. 《个人所得税法》9.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10. 《失业保险条例》四、薪酬管理要点1. 薪酬制度设计:根据企业发展阶段、产业特点等制定相应的薪酬制度,并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2. 薪酬调整机制:根据市场变化和员工贡献情况,适时调整薪酬;3. 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实现薪酬与绩效挂钩;4. 奖惩激励制度:通过奖惩激励,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5. 合法合规操作:遵守国家有关薪酬法律法规,防止违法行为或者风险事件的发生。

五、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 员工工资未按时发放: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按期支付员工工资,如有未按时发放的情况,应当及时解决;2. 薪酬福利待遇不公:应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制度,对于个别情况进行调整或者解决;3. 强制降薪或者裁员: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裁减或者薪酬降低。

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顺应《劳动合同法》要求

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顺应《劳动合同法》要求
关系 , 赋予 劳动者在 法律上 的强势地位来 与用 人单位 在经 济
和财力方 面 的强 势地位相 平衡 , 为劳动者 保障 自己的权益 给 与了更加 有力 的保 障 。作 为企业管 理者 , 应正 确理解 与对 待 新《 动合 同法 》 布对 企业人力 资源管理 的影 响 , 劳 的颁 结合 企 业的实 际及 时调整 人力 资 源战略 顺应 新 《 动合 同法 》 劳 的要 求 。本文从 人力资源 中薪酬 的角度 出发 , 分析 了在新 的 劳动 法下设计 有效合理 薪酬制 度的必要 性 。
二 、 理构 建薪 酬体 系 , 企 业 留住人 才 , 少 用 合 帮 减
工 风 险 《 劳动合 同法 》 劳动者 更加倾 斜 的保 护 , 得用 人单 位 对 使 在 法律 上的弱 势地位 更加 明显 , 中一个重 要表 现就 是用 工 其 风 险 的增 长 , 具体 表现在 劳动者 离职风 险 的增长 。劳 动者 离 职风险 的增长 源于《 动 合 同法 》 劳 动 者辞 职 权 实质 性 的 劳 对 扩 大 。《 劳动 合 同法 》 至少 从 以 下三 个 方 面扩 大 了 劳动 者 的
经营与管理
设 计合 理 的薪 酬体 系顺 应《 动 合 同法》 劳 要求
侯 玉梅 韩 珂 。
( .北京理 工大 学管理与 经济 学院 , 1 北京 1 0 8 ; 0 0 1 2 .燕 山大 学经济 管理 学院 , 河北 秦 皇 岛 0 6 0 ) 6 0 4 摘要 : 新颁 布的《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劳动合 同法》 的施行 , 增加 了企 业的 用工风 险 , 企 业人 力 资 源管理 、 给 薪酬 管理 带 来 重 大的 影响 。面对新法企 业应该做 的就是顺 应法律 的有 关规定 , 文从 薪酬制 度的构 建上说 明企业 应该快速 治理 薪 本 酬结构 和对 薪酬管控模 式进行动 态的调整 、 快速 的部 署 , 是企 业 面对新 劳动法 的关键举措 之一 。 这 关键词 : 劳动合 同法 》 薪酬体 系;企 业 《 ; 新颁布 的《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劳动合 同法 》 以下 简称 《 ( 劳 动合 同法》 于 2 0 ) 0 8年 1月 1日起施 行 。新 《 劳动 合 同法 》 是 在 当前 构建和谐 社会 的大背景下 提出 的 , 了构建 和谐 劳 动 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使用人单位单方自主 制订工资制度和劳动定额的 权利部分丧失。
2、计件工资的劳动定额 也不能由一方决定。
许多用人单位为了提高员 工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 效率,实行计件工资制。
计件工资制是预先规定计 件单价,按照工人完成一定劳 动定额来确定劳动报酬的一种 劳动形式。
计件工资制作为一种按劳分 配、多劳多得的计酬模式,对打 破计划经济时期工资分配的平均 主义、等级工资制起到了重要作 用,在我国的工资体制改革中具 有重要意义。
《劳动合同法》与薪酬管理
一 《劳动合同法》 对薪酬管理的影响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 制度和用工制度、绩效制度是 三项最核心的基本制度。
用工能进能出 岗位能上能下 工资能高能低 是市场经济劳动用工的 基本需求。
《劳动合同法》出于稳定劳 动关系的目的,对企业用工制度、 绩效制度作了一定限制,薪酬制 度也相应受到影响。
用人单位负担的劳动者社会 保险费用和用人单位负担住房公 积金不列入工资总额,自然也不 作为最低工资组成部分。
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住 房公积金等是否还需要扣除,各 地规定不一。主要分成四类:
对此,实践中一般有 三种处理模式:
1.不强求在劳动合同中 约定工资标准,允许用人单位 合理调整。
案例中的争议处理机构即认 为单位调整文某岗位且告知了工 资标准,文某也予以接受并就任, 故单位调整工资属于合理调整, 对文某请求不予支持。
2.要求在劳动合同中 约定工资标准,但允许实际 工资与约定工资不一致。
行政部门对企业的劳动 管理不再直接干预。反映在 劳动定额上,《劳动法》规 定由用人单位合理确定。
对劳动定额的标准,规定要按 国家工时制度执行。即企业制订的 劳动定额标准可以让职工在每日工 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 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情况下完成。
由于员工的劳动技能各不 相同,同样的标准可能会出现 部分员工完成,部分员工无法 完成的情况。
当员工业绩不好时,薪资 制度可以与之相应配套,通过 薪资调整起到绩效改进作用。
薪资调控是用人单位的一 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设计薪 资制度,通过增强薪资调控能 力,从而降低用工管理难度。
在新法环境下,薪资制度将 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但是,《劳动合同法》对用 人单位的薪资制度在多个方面也 作出新的规定。一些原有的薪资 管理手段受到限制。
新法带来了如下变化:
一、在薪酬制度设计上 对工资水平由原来的底线干 预转为全面介入。
《劳动法》在薪酬管理上 只强调最低工资标准。将最 低工资标准作为底线进行强 制性规范。
至于最低工资标准以上 的部分,归到单位的管理权 限,由单位自主决定。
而《劳动合同法》对工资 水平由原来的底线干预转为全 面介入。具体表现为:
二、薪酬制度制定、劳动 定额管理由单方决定变为双方 协商共决。
1、《劳动合同法》将薪资制 度由用人单位单方决定的机制改为 由工会或职工与单位共同决定。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 报酬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规章制 度和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 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 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 表平等协商确定。
许多用人单位为便于薪资 调控,采取在劳动合同中不明 确约定工资标准的做法。
对于劳动报酬约定不明的, 各地在实践中一般按用人单位和 劳动者实际履行的工资水平予以 确认。
但也有部分地区规定了特别 的处理模式。部分地区规定按职 工平均工资水平予以确认。
如广东对未约定工资或约定 不明的,按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职 工月平均工资确认。但如果用人 单位实际支付的工资高于上年度 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则按实际支 付的工资确认。
这种规定取消了用人单位单方确 定、调整劳动定额的权利。其目的在 于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限制企业 通过提高定额,强迫劳动者超时劳动 又不给予加班工资的行为。
三、劳动者对薪资水平的 自决权利加强。
国家对工资水平的干预以及 集体制订的标准都要落实到具体 的个人。为此《劳动合同法》加 强了劳动者个人在薪资水平上的 权利。
面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当用 人单位的经济效益、人工成本或者劳 动者所提供劳动的价值发生变化时, 如何控制薪资成本、发挥薪资的激励 作用,则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解决 的问题。薪资管理既要发挥固有功能 又要适应新法。
一、了解国家规定并全面执行
《劳动合同法》对薪资水平 干预,制订了大量标准。面对刚 性的法律条文,用人单位只能选 择接受,不应违法。否则将承担 更为严重的法律责任。
争议焦点: 单位是否可以调整
工资标准?
劳动合同的履行是一个长期 动态的过程。用人单位的经济效 益、人工成本和劳动者所提供劳 动的价值都会发生变化,导致用 人单位可能需要提高或降低劳动 者的工资水平。
劳动者也可能会与用人单 位就工资水平进行协商,这些 可能都会使实际履行的工资水 平与劳动合同约定不一致。
为此,各地区对标准如何 确定予以细化规定,主要包括 两类:
其一,按国家标准确定劳动 定额。由于劳动部门制订了大量 劳动定额标准作为指导,部分地 区规定企合理的原则制订劳动定额: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经过一定 的努力,大多数工人按标准工 作时间劳动,能够完成定额。
二 用人单位薪酬管理
的应对措施
面对严格的用工规范, 灵活的薪资制度成为用人单 位的唯一选择。
但新法限制用人单位在 工资分配和工资水平确定上 的自主权利。要求用人单位 在劳动合同中与员工清楚地 约定劳动报酬的标准。
一旦约定不清就会以 国家标准代替企业标准。
限制用人单位单方调整工资 的权利,改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协商的形式。
争议焦点: 刘某工资是否低于最低
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的含义:劳动 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 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 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 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最低工资标准具有 三大特点:
其一,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 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 “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劳动 从而获得的劳动报酬。因此,加 班工资不能纳人最低工资标准。
而《劳动合同法》则要求劳 动报酬必须明确约定。约定不明 时工资数额不能按双方实际履行 的数额确认,而是要由双方重新 进行协商。
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 商不成的,则按用人单位集体 合同规定的工资水平执行;如 果集体合同未作规定的,则实 行同工同酬。
这些规定迫使用人单位 必须在劳动合同中列明工资 标准。如果模糊约定将可能 使企业付出额外的成本。
《劳动合同法》则规定 被派遣劳动者与直接招用的 员工同工同酬。
如果用工单位没有同类岗位 的其他劳动者,则派遣劳动者的 工资不能由劳动者与派遣机构、 用工单位自行约定,而是要参照 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 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这样,单位通过劳动力派遣 进行工资福利改革的做法将可能 成为违法行为。
其二,最低工资标准是劳动 者在“正常劳动”情况下获得的劳 动报酬。因此,津贴不能纳入最低 工资标准。如中班、夜班、高温、 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津贴。
其三,最低工资标准是 “最低劳动报酬”。因此,一 些非劳动报酬的福利不能纳人 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要剔除 一些常见的工资项目。
现各地均认同应当把加班工资 和特殊岗位津贴(中班、夜班、高 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津贴) 从最低工资标准中剔除。
《劳动合同法》的关于协商共 决的规定,对劳动定额制订及与劳 动定额密切相关的计件工资制的加 班待遇问题产生了深远影响。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 定额管理属于涉及劳动者切身 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当经职工 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 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劳动定额确定之后,用人 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 准,不得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 加点。
1.对工资水平进行模糊 约定的做法不能使用
由于我国强调书面劳动合同 的作用,故《劳动法》将劳动报 酬规定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但《劳动法》对劳动报酬 条款中是否必须约定工资标准 未作规定,对劳动报酬如何确 认也未作规定。
因此在实践中形成了两种 做法,一种为明确约定工资数 额。另一种则不约定数额,只 在合同中约定企业按工资制度 发放。
1、试用期工资水平被规范
《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 期的工资不仅不得低于最低工资 标准,而且不得低于同岗位最低 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 百分之八十。
立法目的在于限制用人 单位随意压低试用期工资的 行为。
2.派遣员工工资水平被规范
由于自有员工用工风险大, 很多用人单位选择了劳动力派遣 这种形式来激活用工制度。派遣 员工和自有员工工资水平存在差 异,以此降低生产成本,应对市 场经济的激烈竞争。
2.工资水平调整难以单方进行
案例: 文某与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
从事车间工人工作,工资由单位确定并调整。 文某从事车间工人工作期间每月工资约l200元, 后公司通知文某从事从事销售工作每月基本工 资800元,另根据绩效发放奖金。文某从事销 售工作半年后,由于业绩不佳,常常无法获得 销售奖金,文某于是申请劳动仲裁,称单位单 方降低工资标准,请求补发工资,并将工资标 准恢复为l200元。
案例中的争议如按此类规定处 理,则劳动合同中未约定工资标 准,不符合有关规定。但单位调 整工资属于合理调整,故对文某 请求仍会不予支持。
3.要求实际工资与 约定工资一致,如不一致 要重新约定。
案例中的争议如按此类规 定处理,则劳动合同中未约 定工资标准,不符合有关规 定;单位调整岗位仍要与文 某重新约定工资,单位未做 约定,不符合有关规定。
如广东规定劳动定额原则 上应当使本单位同岗位百分之 七十以上的劳动者在法定劳动 时间内能够完成。
在劳动定额确定的程序 上,各地一般认为是企业的 自主权利,不加行政干预。
企业怎么自主,各地有所不同:
如山东规定,制订劳动定额 和计件单价,应征求企业工会或 者职工代表的意见。浙江规定, 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应当通过工 资集体协商的方式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