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 三相电路)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电路习题解答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题1】:由U A B =5V 可得:I AC .=-25A :U D B =0:U S .=125V 。

【题2】:D 。

【题3】:300;-100。

【题4】:D 。

【题5】:()a i i i =-12;()b u u u =-12;()c ()u u i i R =--S S S ;()d ()i i R u u =--S SS 1。

【题6】:3;-5;-8。

【题7】:D 。

【题8】:P US1=50 W ;P U S 26=- W ;P U S 3=0;P I S 115=- W ;P I S 2 W =-14;P I S 315=- W 。

【题9】:C 。

【题10】:3;-3。

【题11】:-5;-13。

【题12】:4(吸收);25。

【题13】:0.4。

【题14】:3123I +⨯=;I =13A 。

【题15】:I 43=A ;I 23=-A ;I 31=-A ;I 54=-A 。

【题16】:I =-7A ;U =-35V ;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P U I =-=-245W 。

【题17】:由图可得U E B =4V ;流过2 Ω电阻的电流I E B =2A ;由回路ADEBCA 列KVL 得 U I A C =-23;又由节点D 列KCL 得I I C D =-4;由回路CDEC 列KVL 解得;I =3;代入上 式,得U A C =-7V 。

【题18】:P P I I 12122222==;故I I 1222=;I I 12=; ⑴ KCL :43211-=I I ;I 185=A ;U I I S =-⨯=218511V 或16.V ;或I I 12=-。

⑵ KCL :43211-=-I I ;I 18=-A ;U S =-24V 。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题1】:[解答]I=-+9473A=0.5A;U Ia b.=+=9485V;IU162125=-=a b.A;P=⨯6125.W=7.5W;吸收功率7.5W。

《电路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答案及解析115答案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题1】:由U A B 5 V 可得:IA C 2.5 A:U DB 0 :U S 125. V。

【题2】:D。

【题3】:300;-100。

【题4】:D。

【题5】: a i i 1 i 2 ; b u u1 u2 ; c u u S i i S R S ; d i iS1RSu u S 。

【题6】:3;-5;-8。

【题7】:D。

【题8】:PU S 1 50 W ;P U S 2 6 W ;P U S3 0 ;P I S 1 15 W ;P I S2 14 W ;P I S 3 15 W 。

【题9】:C。

【题10】:3;-3。

【题11】:-5;-13。

【题12】:4(吸收);25。

【题13】:0.4。

1【题14】:3 I 1 2 3 ;IA 。

3【题15】:I 4 3 A;I 2 3 A;I 3 1A;I 5 4 A。

【题16】:I 7 A;U 35 V;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P U I 245 W。

【题17】:由图可得U E B 4 V;流过 2 电阻的电流I E B 2 A;由回路ADEBCA 列KVL 得U A C 2 3I ;又由节点 D 列KCL 得I C D 4 I ;由回路CDEC 列KVL 解得;I 3 ;代入上式,得U A C 7 V。

【题18】:P1 P2 2 II212222 ;故I I122;I 1 I 2 ;⑴KCL:43I I ;I 11 12858A;U I 1 I 1 V 或 1.6 V;或I 1 I2 。

S 2 15⑵KCL:43I I ;I1 121 8 A;U S 24V。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题1】:[解答]I9 47 3ab 9 4 8.5 V;A =0 .5 A ;U II 1 U 6ab . A ;P 6 1.2 5 W = 7 .5 W ;吸1 252收功率7.5W。

【题2】:[解答]【题3】:[解答] C。

电路习题册

电路习题册

《电路分析》习题册班级学号姓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子信息工程系注意事项:1. 习题册请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成册,填好相关信息;2. 每章习题均来自课本中的课后习题,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参看教材。

这里挑选出来整理成册,方便大家使用;3. 后附有两套模拟试题,供考前进行模拟测试;4. 册内带两张空白的课堂测试答题纸,不要损坏。

通知课堂测试的时候再使用。

第一章电路模型与电路定律1-1 求解电路以后,校核所得结果的方法之一是核对电路中所有元件的功率平衡,即一部分元件发出的总功率应等于其他元件吸收的总功率。

试校核图1-1电路所得解答是否正确。

图1-11-2 电路如图1-2所示,试求:(1) 图(a)中,i1与u ab;(2) 图(b)中,u cb。

图1-21-3 对图1-3所示的电路,若:(1) R1、R2、R3不定;(2)R1 = R2 = R3。

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尽可能地确定各电阻中的未知电流。

图1-31-4 电路如题1-4图所示,试求每个元件发出和吸收的功率。

图1-41-5 试求图1-5所示电路中控制量I1及电压U o。

图1-5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2-1 电路如题2-1图所示,其中电阻、电压源和电流源均为已知,且为正值。

求:(1)电压u2和电流i2;(2)若电阻R1增大,对哪些元件的电压、电流有影响?影响如何?图2-1 2-2 求图2-2所示电路中对角线电压U及总电压U ab。

图2-22-3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图2-3所示电路的电流i。

图2-32-4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图2-4所示电路中电压比u o/u s。

已知R1 = R2 = 2Ω,R3 = R4 = 1Ω。

图2-42-5 试求图2-5(a)和(b)的输入电阻R i。

图2-5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3-1 用网孔电流法求解图3-1所示电路中电流I a及电压U o 。

图3-1 3-2 用网孔电流法求解图3-2所示电路中I x以及CCVS的功率。

电路课程习题及答案

电路课程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1 图示元件当时间t <2s 时电流为2A ,从a 流向b ;当t >2s 时为3A ,从b 流向a 。

根据图示参考方向,写出电流i 的数学表达式。

1.2图示元件电压u =(5-9e -t /τ)V ,τ >0。

分别求出 t =0 和 t →∞ 时电压u 的代数值及其真实方向。

babu +-图 题1.21.3 图示电路。

设元件A 消耗功率为10W ,求A u ;设元件B 消耗功率为-10W,求B i ;设元件C 发出功率为-10W ,求C u 。

Au +-10V+-Cu +-(a)(b)(c)图 题1.31.4求图示电路电流4321i i i i 、、、。

若只求2i ,能否一步求得?图 题1.41i 4i 3i 图 题1.51.5 图示电路,已知部分电流值和部分电压值。

(1) 试求其余未知电流1234,,,i i i i 。

若少已知一个电流,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流?(2) 试求其余未知电压 u 14、u 15、u 52、u 53。

若少已知一个电压,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压?1.6 图示电路,已知A 21=i ,A 33-=i ,V 101=u ,V 54-=u 。

求各元件消耗的功率。

图 题1.61uSu (a)(b)图 题1.71.7 图示电路,已知10cos()V S u t ω=,8cos()A S i t ω=。

求(a)、(b)两电路各电源发出的功率和电阻吸收的功率。

1.8 求图示电路电压12,u u 。

1u +-2u +-图 题1.830u-+图 题1.91.9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0 求网络N 吸收的功率和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10V0.5A8V1.11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2 求图示电路两个受控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3 图示电路,已知电流源发出的功率是12W ,求r 的值。

1V图 题1.13图 题1.141V2V1.14 求图示电路受控源和独立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电路理论复习题

电路理论复习题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一、填空题1、 在某电路中,当选取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电路中任两点的电压_________。

2、 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时称为_______________。

3、 二条以上支路的汇合点称为___________。

4、 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方向可以任意指定,指定的方向称为________方向。

5、 若12ab I =-A ,则电流的实际方向为________,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________。

6、 一个元件为关联参考方向,其功率为-100W ,则该元件在电路中________功率。

7、 描述回路与支路电压关系的定律是________定律。

8、 线性电阻伏安特性是(u ~i )平面上过________的一条直线。

9、 KCL 定律是对电路中各支路________之间施加的线性约束关系;KVL 定律是对电路中各支路________之间施加的线性约束关系。

10、 在 电 流 一 定 的 条 件 下 ,线 性 电 阻 元 件 的 电 导 值 越 大 ,消 耗 的 功 率越________。

在 电 压 一 定 的 条 件 下 ,电 导 值 越 大 ,消 耗 的 功 率越________。

11、 理想电流源在某一时刻可以给电路提供恒定不变的电流,电流的大小与端电压无关,端电压由________来决定。

12、 KVL 是关于电路中________受到的约束;KCL 则是关于电路中________受到的约束。

13、 一个二端元件,其上电压u 、电流i 取关联参考方向,已知u =20V ,i =5A ,则该二端元件吸收________W 的电功率。

二、选择题1、图示二端网络,其端口的电压u 与电流i 关系为 ( )。

A. u =2i - 10B. u =2i +10C. u =-2i +10D. u =-2i - 102、图示二端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为( )。

A. U I =+25B. U I =-25C. U I =--25D. U I =-+254、图示电路中,2 A 电 流 源 吸 收 的 功 率 为 ()。

三相正弦交流电习题与答案(精)

三相正弦交流电习题与答案(精)

三相正弦交流电一、选择题:1.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当三相负载越接近对称时,中线电流就越小。

B. 当负载作Y 联接时,必须有中线。

C. 当负载作Y 联接时,线电流必等于相电流。

D 、?2.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当负载作△联接时,线电流为相电流的3倍。

B. 当三相负载越接近对称时,中线电流就越小。

C. 当负载作Y 联接时,线电流必等于相电流。

3.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当三相负载越接近对称时,中线电流就越小。

B. 当负载作△联接时,线电流为相电流的倍。

C. 当负载作Y 联接时,必须有中线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当负载作Y 联接时,线电流必等于相电流。

B. 当负载作△联接时,线电流为相电流的3倍。

C. 当负载作Y 联接时,必须有中线。

5.已知对称三相电源的相电压u A =10sin(ωt+60° V ,相序为A ─B ─C ,则当电源星形联接时线电压u AB 为()V 。

A. 17.32sin(ωt-30°B. 10sin(ωt+90°C. 17.32sin(ωt+90°D. 17.32sin(ωt+150°6.对称正序三相电压源星形联接,若相电压u A =100 sin(ωt- 60°V ,则线电压u AB =()V 。

A. 100 3sin(ωt-60° B. 100sin(ωt-30° C. 1003sin(ωt-150° D. 1003sin(ωt-150°7.在正序对称三相相电压中,u A =U 2sin(ωt-90°,则接成星形时,其线电压u AB 为()。

A. U sin(ωt-60°B. U 6sin(ωt+30°C. U 2sin(ωt-30°D. U 2sin(ωt+60°9.对称正序三相电压源星形联接,若相电压u A =100 sin(ωt- 60°V ,则线电压u BC =()V 。

天津理工电路习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 三相电路

天津理工电路习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    三相电路

第十一章 三相电路一 重点和难点1 三相对称的概念2 三相对称电路单相求解的方法3 三相对称电路功率的求解 星形联接: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11120)330330330AB A B A A BC B CB CAC A C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①相电压对称,线电压也对称; ②3P LU U =;③线电压超前对应相电压30 ④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三角形联接:必须注意,如果任何一相定子绕组接法相反,三个相电压之和将不为零,在三角形联接的闭合回路中将产生根大的环行电流,造成严重恶果。

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330330330A B C A A B A B C A B B C B C A B C C A C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①相电流对称,线电流也对称; ②3L P I I =;③线电流滞后对应相电流30 ④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P L U U =平均功率cos cos cos 3cos A B CAP AP ZA BP BP ZB CP CP ZC AP BP CPP AP BP CPPZA ZB ZCZP P ZP P P P U I U I U I U U U U I I I I P U I ϕϕϕϕϕϕϕϕ=++=++=======∴对称时: []23,3333cos ()3Re l P l Pl P l P P P l ll l Z Z P U U I I U U I I U I U I P U I P I Z ϕϕ=======星形:,三角形:故 为每相阻抗的阻抗角无功功率 对称时:[]23sin 3sin 3Im P P Z l l Z p Q U I U I I Z ϕϕ===视在功率 对称时:2233P P l l S P Q U I U I =+==三相功率的测量:(两瓦特表法)i A + i B + i C =0()()()()1()cos()cos()A AB BC C A A B B C A B A C A B C B TAC A BC B AC BC BAu u i i p t u i u i u i u i u i u i i u u i u u i P p t dt U I U I Tψψψψ=++=++--=-+-==-+-⎰可见等式右端两次分别对应两个瓦特表的读数。

第11章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11章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11章 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和管理11-1.节约电能有何重要意义?答:节约电能的意义主要表现为:1.缓解电力供需矛盾。

节约电能可以节约煤炭、水力、石油等一次能源,使整个能源资源得到合理使用,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并能减轻能源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紧张程度。

2.节约国家的基建投资。

节约电能可以节约国家用于发电、输配电及用电设备所需要的投资,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很大的利益,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3.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节约电能可以减少企业的电费开支,降低生产成本,积累资金,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推动企业用电合理化。

节约电能可以推动企业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加速设备改造和工艺改革,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企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11-2.什么叫负荷调整?有哪些主要调整措施?答:根据供电系统的电能供应情况及各类用户不同的用电规律,合理地安排各类用户的用点时间,以降低负荷高峰,填补负荷的低谷(即所谓的“削峰填谷”),充分发挥发、变电设备的潜能,提高系统的供电能力。

负荷调整的主要措施:①同一地区各厂的厂休日错开;②同一厂内各车间的上下班时间错开,使各个车间的高峰负荷分散;③调整大容量用电设备的用点时间,使它避开高峰负荷时间用电,做到各时段负荷均衡,从而提高了变压器的负荷系数和功率因数,减少电能的损耗。

④实行“阶梯电价+分时电价” 的综合电价模式。

“阶梯电价”全名为“阶梯式累进电价”,是指把户均用电量设置为若干个阶梯,随着户均消费电量的增长,电价逐级递增。

峰谷分时电价是指根据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将每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等时段,各时段电价不同,以鼓励用电客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削峰填谷,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11-3.什么叫经济运行?什么叫变压器的经济负荷?答:经济运行是指整个电力系统的有功损耗最小,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设备运行方式。

变压器的经济负荷S ec.T ,就是应满足变压器单位容量的综合有功损耗△P/S 为最小值的条件。

(完整版)三相交流电路习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三相交流电路习题及参考答案

三相交流电路习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1. 对称三相负载作丫接,接在380V的三相四线制电源上。

此时负载端的相电压等于吕倍的线电压;相电流等于_ 1_倍的线电流;中线电流等于_0_。

2. 有一对称三相负载成星形联接,每相阻抗均为22Q,功率因数为0.8,又测出负载中的电流为10A,那么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为—5280W—;无功功率为3960var_;视在功率为_6600VL。

假如负载为感性设备,则等效电阻是_ 17.6Q_;等效电感量为_42mH _________ 。

二、判断题:1. 中线的作用就是使不对称丫接负载的端电压保持对称。

(对)2. 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二瓦计法进行测量。

(错)3. 三相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总有|| 一3I P成立。

(错)4. 负载作星形联接时,必有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对)5. 三相不对称负载越接近对称,中线上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对)6. 中线不允许断开。

因此不能安装保险丝和开关,并且中线截面比火线粗。

(错)三、选择题:1. 三相对称电路是指(C )A、三相电源对称的电路;B、三相负载对称的电路;C、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均对称的电路。

2. 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已知作星形联接的三相负载中U相为纯电阻,V相为纯电感,W相为纯电容,通过三相负载的电流均为10安培,则中线电流为(C )A 30安;B、10 安;C、7.32 安。

3. 有“ 220V、100W” “220V、25W”白炽灯两盏,串联后接入220V交流电源,其亮度情况是(B )A、100W灯泡最亮;B、25W灯泡最亮;C、两只灯泡一样亮。

四、计算题3-1 一台三相交流电动机,定子绕组星形连接于U=380V的对称三相电源上,其线电流I L=2.2A,cos $ =0.8,试求每相绕组的阻抗Z。

解:先由题意画出电路图(如下图),以帮助我们思考。

因三相交流电动机是对称负载,因此可选一相进行计算。

三相负载作星接时U l由于U=380(V),I L=2.2(A)U P=220(V), I P=2.2(A),|Z U p空100 (Q)1U p 2.2由阻抗三角形得则COS 100 0.8 80 (Q)X L J z 2 R 2 J1002 802 60 (Q)所以 Z=80+j60 (Q)3-2已知对称三相交流电路,每相负载的电阻为R=8Q ,感抗为X L =6Q O(1) 设电源电压为 (2) 设电源电压为 (3) 设电源电压为 解:由题意: U L=380V,求负载星形连接时的相电流、相电压和线电流,并画相量图; U L=220V,求负载三角形连接时的相电流、相电压和线电流,并画相量图; U L=380V,求负载三角形连接时的相电流、相电压和线电流,并画相量图。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电路答案——本资料由张纪光编辑整理(C2-241 内部专用)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题 1】:由UAB 5 V可得: I AC 2.5A: U DB0 : U S12.5V。

【题 2】: D。

【题 3】: 300; -100 。

【题 4】: D。

【题5】:a i i1i 2;b u u1u2;c u u S i i S R S;d i i S 1R Su u S。

【题 6】: 3;-5 ; -8。

【题 7】: D。

【题 8】:P US150 W ;P US26W;P US30 ; P IS115 W ; P IS214W ;P IS315W。

【题 9】: C。

【题 10】:3; -3 。

【题 11】:-5 ; -13 。

【题 12】:4(吸收); 25。

【题 13】:0.4 。

【题 14】:31I 2 3; I 1A 。

3【题 15】:I43A; I23A; I31A; I5 4 A。

【题 16】:I7A;U35 V;X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P UI245W。

【题 17】:由图可得U EB 4 V;流过 2电阻的电流 I EB 2 A;由回路ADEBCA列KVL得U AC 2 3I ;又由节点D列KCL得 I CD 4I ;由回路CDEC列KVL解得;I 3 ;代入上式,得 U AC7 V。

【题 18】:P122 I12;故 I 22; I 1I 2;P2I 221I 2⑴ KCL:4I 13I 1;I 18;U S 2I1 1 I 18V或16.V;或I I。

2 5 A512⑵ KCL:4I 13I1;I18A;U S。

224 V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题 1】:[解答 ]94A = 0.5 A ;U ab9I 4 8.5 V;I73U ab66 125. W = 7.5 W ;吸收I 12 1.25 A;P功率 7.5W。

【题 2】:[解答 ]【题 3】:[解答]C 。

【题 4】: [ 解答 ]等效电路如图所示,I 005. A。

(完整版)三相交流电路习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三相交流电路习题及参考答案

三相交流电路习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1. 对称三相负载作Y 接,接在380V的三相四线制电源上。

此时负载端的相电压等于1倍的线电压;相电流等于 1 倍的线电流;中线电流等于0 。

2. 有一对称三相负载成星形联接,每相阻抗均为22Ω,功率因数为0.8 ,又测出负载中的电流为10A ,那么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为5280W ;无功功率为3960var ;视在功率为6600VA 。

假如负载为感性设备,则等效电阻是17.6Ω;等效电感量为42mH 。

二、判断题:1. 中线的作用就是使不对称Y 接负载的端电压保持对称。

(对)2. 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二瓦计法进行测量。

(错)3. 三相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总有I l 3I P 成立。

(错)4. 负载作星形联接时,必有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对)5. 三相不对称负载越接近对称,中线上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对)6. 中线不允许断开。

因此不能安装保险丝和开关,并且中线截面比火线粗。

(错)三、选择题:1. 三相对称电路是指( C )A、三相电源对称的电路; B 、三相负载对称的电路; C 、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均对称的电路。

2. 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已知作星形联接的三相负载中U相为纯电阻,V相为纯电感,W 相为纯电容,通过三相负载的电流均为10 安培,则中线电流为( C )A、30安; B 、10安;C 、7.32 安。

3. 有“ 220V、100W”“220V、25W”白炽灯两盏,串联后接入220V交流电源,其亮度情况是( B )A、100W 灯泡最亮;B 、25W 灯泡最亮; C 、两只灯泡一样亮。

四、计算题3-1 一台三相交流电动机,定子绕组星形连接于U L=380V 的对称三相电源上,其线电流I L=2.2A ,cosφ=0.8 ,试求每相绕组的阻抗Z。

解:先由题意画出电路图(如下图),以帮助我们思考。

因三相交流电动机是对称负载,因此可选一相进行计算。

(三相电路)习题解答

(三相电路)习题解答

第十一章 (三相电路)习题解答一、选择题1.对称三相Y联接负载,各相阻抗为(3 j3),假设将其变换为等效联接负载,那么各相阻抗为 C 。

.(1 j1);.32 /450;.(9j9);.3(3 j3)A B C D2.如图 11— 1 所示电路中, S 闭合时为对称三相电路,设U A U /00V〔U A为A相电源的电压〕,那么 S 断开时,负载端 C 。

A.U AN U /00V,UBN U / 1200V;B.U AN U/00,UBN U /1800V;C.U AN 3U /300V,UBN3U/ 1500V;22D.U AN 3U/ 300V,U BN3U/ 300V 223.如图 11— 2 所示对称三相电路中,线电流I A为D。

U A;U A; C.U A; D.U AA.Z Z N B.Z Z 3Z N Z Z N34.对称三相电路总有功功率为P 3 lIlcos,式中的角是 B。

UA.线电压与线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B.相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C.线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D.相电压与线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5.如图 11— 3 所示对称星形三相电路的线电流为 2 A,当S闭合后I A变为A。

A.;.;.43;.23A6 A B4AC AD解:设U A U /00,那么U B U / 1200, U C U /1200,UBA3U A/ 3003U A / 1500,U CA3U C/300,开关闭合后I A I B I CU BA U CA3U A /15003U C /300Z Z3U A/15003U A /1200/3003U A/1500/1500Z Z3U A326AZ二、填空题1.三相三线制电路中可用二瓦计法测量三相负载功率。

在不对称三相四线制电路中,可用三瓦计法测量三相负载功率。

2.在图 11— 4 所示三相电路中电源对称,R X L X C,电流表A1的读数为5A,电流表 A2的读数为A,电流表 A3读数为 A。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1~11章)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1~11章)
解:(1)根据式(2–51)可知,电路的谐振频率f0为:
(2)由式(2–52)可得:
所以,谐振时电路中的电流I为:
(3)由式(2–52)可得:
10.在文中图2-17所示的收音机输入电路中,线圈的电感L=0.3mH,电阻R=16Ω。今欲收听640kHz某电台的广播,应将可变电容C调到多大?如在调谐回路中感应出电压U=2μV,试求这时回路中该信号的电流多大,并在线圈(或电容)两端得出多大电压?
(2)根据电位的定义可知,VB=UBO。如图1-3所示,电动势E的参考方向与电压UBO的参考方向相同,则有:
E=-UBO=-VB=40(V)
4.如图1-4所示电路,三个元件中流过相同的电流I=-2A,U1=-2V。(1)求元件a的功率P1,并说明它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2)若已知元件b发出功率10W,元件c吸收功率12W,求U2和U3。
(a)(b)
(c)(d)(e)
图1-12题12图
一、填空题
1.正半周负半周取负
2.有效值
3.幅值或有效值初相位
4.高频电流直流阻交流、通直流高频电流频率很低或直流阻直流、通交流
5.电源设备的容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增加线路上的功率损耗电容器或同步补偿器
6.谐振现象串联谐振并联谐振
7.非正弦周期量傅里叶级数
对节点aI1-I2-IG=0
对节点bI3+IG-I4=0
对节点cI2+I4-I=0
对回路abdaI1R1+IGRG-I3R3=0
对回路acbaI2R2-I4R4-IGRG=0
对回路dbcdI3R3+I4R4-E=0
联立方程,解得:
IG=0.126A
10.如图1-10所示(a)电路,试用叠加定理求电路中的电流IL。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和答案解析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和答案解析

电力系统分析目录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电力系统的元件参数及等值电路第三章简单电力系统的计算和分析第四章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第五章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第六章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第二部分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七章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知识第八章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第九章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实用计算第十章对称分量法及元件的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第十一章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第十二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机电特性第十三章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第十四章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第十五章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附录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研究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况下的分析与潮流分布计算,另一类是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况的优化和调整。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1 什么叫电力系统、电力网及动力系统?电力系统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电?1-2 为什么要规定额定电压?电力线、发电机、变压器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1—3 我国电网的电压等级有哪些?1—4 标出图1—4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1—5 请回答如图1-5所示电力系统中的二个问题:⑴ 发电机G 、变压器1T 2T 3T 4T 、三相电动机D 、单相电灯L 等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⑵ 当变压器1T 在+2。

5%抽头处工作,2T 在主抽头处工作,3T 在-2。

5%抽头处工作时,求这些变压器的实际变比。

1-6 图1—6中已标明各级电网的电压等级.试标出图中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及变压器的额定变比。

1-7 电力系统结线如图1—7所示,电网各级电压示于图中.试求:⑴发电机G 和变压器1T 、2T 、3T 高低压侧的额定电压。

⑵设变压器1T 工作于+2。

5%抽头, 2T 工作于主抽头,3T 工作于—5%抽头,求这些变压器的实际变比。

习题1-4图1-8 比较两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析其适用范围.1-9 什么叫三相系统中性点位移?它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电压为什么增加3倍?1—10 若在变压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的作用是什么? 1—11 什么叫分裂导线、扩径导线?为什么要用这种导线?1-12 架空线为什么要换位?规程规定,架空线长于多少公里就应进行换位?1—13 架空线的电压在35kV 以上应该用悬式绝缘子,如采用X —4。

电路原理》作业及答案

电路原理》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1-1说明题1-1图(a )、(b )中:(1)u 、i 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 乘积表示什么功率?(3)如果在图(a )中u >0、i <0;图(b )中u >0、i >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a ) (b )题1-1图1-4 在指定的电压u 和电流i 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 和i 的约束方程(即VCR )。

(a ) (b ) (c )(d ) (e ) (f )题1-4图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 ) (b ) (c )题1-5图1-16 电路如题1-161(a ) (b )题1-16图 1-20 试求题1-20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u 1及电压u 。

题1-20图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题2-1电路如题2-1图所示,已知u S =100V ,R 1=2k ?,R 2=8k ?。

试求以下3种情况下的电压u 2和电流i 2、i 3:(1)R 3=8k ?;(2)R 3=?(R 3处开路);(3)R 3=0(R 3处短路)。

题2-1图2-5用△—Y 等效变换法求题2-5图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1)将结点①、②、③之间的三个9?电阻构成的△形变换为Y 形;(2)将结点①、③、④与作为内部公共结点的②之间的三个9?电阻构成的Y 形变换为△形。

题2-52-11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1图所示电路的电流i 。

题2-11图2-13 题2-13图所示电路中431R R R ==,122R R =,CCVS 的电压11c 4i R u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电压10u 。

题2-13图2-14 试求题2-14图(a )、(b )的输入电阻ab R 。

(a ) (b )题2-14图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练习题3-1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画出题3-1图所示电路的图,并说明其结点数和支路数:(1)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2)电压源(独立或受控)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处理。

《电路原理》第7-13、16章作业答案

《电路原理》第7-13、16章作业答案
12-5题12-5图所示对称Y—Y三相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为1143.16V, , 。求:(1)图中电流表的读数及线电压 ;(2)三相负载吸收的功率;(3)如果A相的负载阻抗等于零(其他不变),再求(1)(2);(4)如果A相负载开路,再求(1)(2)。(5)如果加接零阻抗中性线 ,则(3)、(4)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12-6题12-6图所示对称三相电路中, ,三相电动机吸收的功率为1.4kW,其功率因数 (滞后), 。求 和电源端的功率因数 。
题12-6图
第十三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练习题
13-7已知一RLC串联电路的端口电压和电流为
试求:(1)R、L、C的值;(2)3的值;(3)电路消耗的功率。
13-9题13-9图所示电路中 为非正弦周期电压,其中含有 和 的谐波分量。如果要求在输出电压 中不含这两个谐波分量,问L、C应为多少?
题13-9图
第十六章“二端口网络”练习题
16-1求题16-1图所示二端口的Y参数、Z参数和T参数矩阵。(注意:两图中任选一个)
(a)(b)
题16-1图
16-5求题16-5图所示二端口的混合(H)参数矩阵。(注意:两图中任选一个)
题10-21图
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练习题
11-6求题11-6图所示电路在哪些频率时短路或开路?(注意:四图中任选两个)
(a)(b)(c)(d)
题11-6图
11-7RLC串联电路中, , , ,电源 。求电路的谐振频率 、谐振时的电容电压 和通带BW。
11-10RLC并联谐振时, , , ,求R、L和C。
题9-19图
9-25把三个负载并联接到220V正弦电源上,各负载取用的功率和电流分别为: , (感性); , (感性); , (容性)。求题9-25图中表A、W的读数和电路的功率因数。

第1-3,11章节习题

第1-3,11章节习题

2012年春季《电工学》习题(上)院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第1章 电路概念与分析方法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图示电阻元件R 消耗电功率10W ,则电压U 为( )。

A )-5V B )5V C )20VU+R 题1图2.图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V A 为( )。

A )2 V B )-4 V C ) -2 V- 2 k 7 k ΩΩ题2图3.图示电路中,U 、I 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U = (I S + I )R 0 B )U = (I S -I )R 0 C )U = (I - I S )R 0R L题3图I 2题4图4.图示电路中电流I 2为( )。

A )7AB )3AC )-3A5.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它的端电压( )。

A )越高 B )越低 C )不能确定6.把图1所示的电路改为图2的电路,其负载电流I 1和I 2将( )。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221Ω2V 2A图 1图 2+题6图7.图示电路中,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

A )理想电压源 B )理想电流源 C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8.在图示电路中,各电阻值和U S 值均已知。

欲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流过电阻R G 的电流I G ,需列出独立的电流方程数和电压方程数分别为( )。

A )4和3 B )3和3 C )3和4I RU 2A 14VSS1Ω1Ω..+题7图R R R R R I U 1234GGS....+题8图9.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用叠加原理。

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功率时,加原理( )。

A )可以用 B )不可以用 C )有条件地使用10.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S =12V ,I S =2A 。

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为( )。

A )-18VB )18VC )-6VU I ABSSΩ3+题10图.-6V SA.1k 1k ΩΩ题11图11.在图示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时A 点的电位V A ( )。

电路课程学习指导

电路课程学习指导

现代远程教育《电路》课程学习指导书作者:杨育霞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一)本章学习目标电路理论主要研究电路中发生的电磁现象,用电流i 、电压u 、和功率P 等物理量来描述其中的过程。

因为电路是由电路元件构成的,因而整个电路的表现如何既要看元件的连接方式,又要看元件的特性,这就决定了电路中各支路电流、支路电压要受到两种基本规律的约束,即元件约束(VCR )和结构约束(亦称拓扑约束)。

掌握电路的基本规律是分析电路的基础。

本章学习目标:理解电路和电路模型的基本概念和类型;熟练掌握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学会电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理解电路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的VCR 和电磁特性;能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和电路元件的VCR 计算简单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二)本章重点、要点1、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

2、电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电路元件的概念及类型。

4、电阻元件的数学定义及符号,伏安关系(VCR ),功率和能量。

5.电容元件的数学定义及符号,伏安关系,功率和储能。

6.电感元件的数学定义及符号,伏安关系,功率和储能。

7、电压源的数学模型、电磁特性及伏安特性,电流源的数学模型、电磁特性及伏安特性。

8、受控源的特点、类型、伏安特性和电路模型。

10.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结点、回路、网孔及结构约束的基本概念,基尔霍夫定律KCL 、KVL 。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1、已知图中电压源发出20W 功率,求电流i x 。

2、已知图中A e t i t-=2)(,求电压)(t u3、U 1=10V , U 2=5V 。

分别求电源、电阻的功率。

4.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

5.求图示电路中的电压u ab 。

8Va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一)本章学习目标“等效变换”在电路理论中是很重要的概念,电路等效变换的方法是电路问题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等效变换的目的是简化电路,方便地求出需要求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 三相电路)习题解答一、选择题1.对称三相Y 联接负载,各相阻抗为Ω+j3)3(,若将其变换为等效Δ联接负载,则各相阻抗为 C 。

A .Ω+j1)1(;B .3Ω045/2; C .Ω+j9)9(; D .Ω+j3)3(32.如图11—1所示电路中,S 闭合时为对称三相电路,设00/U U A = V (AU 为A 相电源的电压),则S 断开时,负载端 C 。

A .00/U U N A =' V , 0120/-='U U NB V ; B .00/U U N A =' , 0180/U U NB =' V ;C .030/23U U N A =' V , 0150/23-='U U NB V ; D .030/23-='U U NA V , 030/23-='U U N B V:3.如图11—2所示对称三相电路中,线电流AI 为 D 。

A .N A Z Z U + ;B .NAZ Z U 3+ ; C .3NAZ Z U + ; D .Z U A 4.对称三相电路总有功功率为ϕ=cos 3l l I U P ,式中的ϕ角是 B 。

A.线电压与线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 B.相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 C.线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 D.相电压与线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5.如图11—3所示对称星形三相电路的线电流为2A ,当S 闭合后AI 变为 A 。

A.6A ; B .4A ; C .34A ; D .32A》解:设 0/0 U U A = , 则0120/ -=U U B, 0120/ U U C = , 00150/3303-=-= U /U U A A BA ,0303/ U U CCA =, 开关闭合后 CB A I I I --= Z/U /U ZU U CA CABA 003031503 +-=+=0000015015033012031503//ZU Z / /U /U A AA +-=+-=A 6233=⨯==ZU A二、填空题1.三相三线制电路中可用 二 瓦计法测量三相负载功率。

在不对称三相四线制电路中,可用 三 瓦计法测量三相负载功率。

2.在图11—4所示三相电路中电源对称,C L X X R -==,电流表A 1的读数为5A ,电流表A 2的读数为59.2A ,电流表A 3读数为66.3A 。

解: 由于电源对称且有中线,若设A 相负载的相电压为00/U U A= ,则B 、C 两相的相电压分别为0120-=/U U B,0120/U U C = ,由图11—4可见A 2的读数为 ,RU U L U R U I I B A B A 00120/ j 0/ j--=ω+=+A 59.2518.05150/0/ 120/ j 0/ 0000=⨯=+=--=RU R UA 3的读数为CU L U R /U C U L U R U C B A ω+ω--=ω-+ω+1/120 j 120/ j 01j j 000 R/ U R /U R / U 000120j120j 0+--=000/120 j 120/ j 0/ +--=R U000150/ 30/ 0/ -+--=RU A 66.3732.05=⨯=3.图11—5所示电路接于对称三相电源。

S 接通时,A 1、A 2、A 3读数均为3.17A ;当S 断开时,各表的读数变为:A 1等于10 A 、A 2等于3.17 A 、A 3等于10A 。

解:S 接通时各表读数均为线电流,S 断开时,A 1、A 3的读数为原对称电路的相电流A 1033.17=,而A 2的读数维持不变。

4.某对称星形负载与对称三相电源连接,已知线电流010/5=A I A ,075/380=ABU V ,则此负载的每相阻抗为Ω035/44 。

~解:AB U = 075/380V ,A U = 045/220V , 0010/545/220=Z Ω=035/44 5.已知对称三相负载各相阻抗Ω+=j8)6(Z 接于线电压为380V 的对称三相电源上,负载为星形接法时,负载消耗的平均功率为 68.8 kW 。

负载为三角形接法时,负载消耗的平均功率为 06.26 kW 。

解:(1).星形接法时,设AB U 030/380=V ,则00/220=AU V , 01.53/228j 60220-=+∠=A I A kW 69.8)1.53cos(2238030=⨯⨯⨯=P(2).三角形接法时A 13.53/ 6630/ 8j 6/30 380300-=-⨯+⨯=AI kW 06.26)1.53cos(6638030=⨯⨯⨯=P三、计算题1.对称三相电路如图11—6所示,已知00/220=AU V ,Ω+=j4)3(Z ,求每相负载的相电压、相电流及线电流的相量值。

…解:由星形联接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得0030/38030/3===''AAB B A U U U V 故 090/380-=''C B U V , 0150/380=''AC U V , 负载相电流分别为 013.23/76-==''''ZU I B A B A A ; 013.143/76-=''C B I A ;087.96/76=''A C I A 由三角形联接线电流与相电流关系得0013.53/64.13130/3-=-=''B A A I I A ;013.173/64.131-=BI A ; 087.66/64.131=CI A 2.对称三相电路如图11—7所示,负载阻抗Ω+=j150)150(Z ,线路阻抗为=l Z Ω+j2)2(,负载端线电压为380V ,求电源端的线电压。

…解:将三角形负载等效为星形负载,其阻抗Ω=+==045/250505031j Z Z Y ,取出A 相,等效电路如图11—7(a )。

设00/220U =''NA V ,则 045/22.2-==''YN A A Z U I A ,00/8.228)2j 2(=++=''N A A AN U I U V , V 3963==ANl U U 3.图11—8所示电路中,对称三相电源线电压为380V ,单相负载阻抗Ω=38Z ,对称三相负载吸收的平均功率3290=P W ,功率因数5.0=λ(感性),求A I 、BI 、C I 。

解:ϕ=cos 3l l I U P 得 105.038033290cos 31=⨯⨯=ϕ==l A l U P I I A而由060)5.0arccos(==ϕ设V /02200=A U ,则 V 120/ 2200-=BU , V /120 2200=C U , 、A 06/ 1001-=A I , A 180/ 1001-=B I , A 06/ 1001=C I , A 06/ 1001-== A A I I , A 135/210j1010 90/ 10 180/ 100001-=--=-+-=+=fB B I I IA /753.19j102310j 5 90/ 10 /60 100001=++=--=-=fC C I I I 所以 A 10=A I ,A 210=B I ,A 3.19=C I4.图11—9所示对称三相电路中,已知功率表的读数为4000W ,若三相负载为感性负载,求此三相负载吸收的无功功率。

解:设00/U U A = V , 则030/3U U A B = V , 090/3-=U U BCV ϕ-=/I I AA 。

相量图如图11—9(a )所示,设功率表的读数为P 则 ")90cos(30ϕ+-=UI P]sin )90sin(cos )90[cos(3 ϕ--ϕ-=UIQ UI 31sin 3 =ϕ= 所以 V ar 6928 3==P Q5.图11—10所示电路中,已知010/220=s U V ,02120/220-=s U V ,Ω=j2lZ ,Ω-=j6)8(Z ,①.三角形负载上的电压是否为对称电压②.求两个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解:①.按图11—10所选的回路列其回路电流方程,得1321)2(s l l l l l U I Z I Z I Z Z =--+ 2321)2(s l l l l l U I Z I Z Z I Z =-++- 03321=+--l l l I Z I Z I Z ?将l Z 、Z 及1s U 、2s U 的数值代入上面三式,得220j6)8(j2j2)8(321=----l l l I I I 0321120/ 220j6)8(j2)8(j2-=---+-l l l I I I 03321=+--l l l I I I 有此三式解得 4355j 41651-=l I ,2355j 2-=l I , 4355j 4553-=l I 而 031/0 255=-=l l ab I I I , 032120/ 2554355j 455-=--=-=l l bc I I I , 03/120 2554355j 455=+-=-=l ca I I 由此可见对称三相负载中的相电流对称,因此电压一定也对称。

(实际上,由于010/220=s U V ,02120/220-=s U V ,因此0120/220=C A U V ,于是可在C 、A 两端加一个源电压为0120/220=C AU V 的电压源。

此时电路为对称三相电路,负载上的电压为对称电压)。

②.将图11—10所示的对称电路的电源和负载等效变换为星形连接的电源和负载,且取其A 相如图11—10(a )所示,其中V 30/ 32200-=AU 。

由图11—10(a )可得 A 30/ 63.4736j 82j 30/ 3220 00-=-+-=AI ,A /90 63.47 ,A 150/ 63.4700=-=C B I I , ;VA )45.5239j 9075(/30 9.10478/30 63.47/0 220~00011+==⨯==*A s I U S0022/90 63.47120/ 220)(~⨯-=-=*Cs I U S VA 455239j 9075 ).(-= 两个电源发出的平均功率均为9075W 。

6.如图11—11所示电路中,一个连成三角形的负载,其各相阻抗Ω+=j24)16(Z ,接在线电压为380V 的对称三相电源上。

①.设负载中一相断路(S2断开时),求线电流和相电流;②.设一条端线断路(S 1打开),求线电流和相电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