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隐士大揭密
探访终南山独居山洞的神秘隐士,他给我说隐居修行两大关的奥秘
探访终南山独居山洞的神秘隐士,他给我说隐居修行两大关的奥秘有一年我去西安探访朋友,我一位好朋友是西安人,他热情的招待了我,带着我游览西安的古迹名胜,吃了很多西安的小吃美食,在这个六朝古都,我感受到了,人可以具有的那种文化气质。
朋友说你好不容易来一次,你又是个修行人,要不要带你上终南山走一走?我一听觉得这个不错。
终南山是修行人心中的一个很特殊的地方,那上面至少有好几千位隐居修行的人,当然里面可能有的人并不是真正纯粹修行的目的,但还有一批是真正的修行人。
能够上去看看,也算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吧。
朋友于是开着车带着我就去了终南山。
因为终南山离西安市区很近,没多久就到了。
他说他上一次去也是好几年前了。
于是带着我爬山。
上了终南山,才真正体会到那一句:天下修行,终南为冠。
这座山上确实藏着许多能人异士。
这上面大概有72峪,很多人都在里面住着。
虽然路很难走,有很多是石头路山路和特别陡峭的阶梯。
可是常常走着走着就能看到一些石头垒的房子或者茅草屋。
运气好就能够探访到里面住的高人。
有些人住的比较容易找,大概是半隐居的状态,朋友告诉我,还有些人住的地方,一般人很难去到,或者你怎么找也找不到他。
比如他曾经去寻访过一位神秘的隐士,据说一个人在深山的山洞里住了很多年,从来没有下过山。
你要去找他,能不能找到他都要看缘分和运气,因为他经常在山里面云游。
我说那我就去看看这样的人吧,你带我去吧。
朋友欣然答应,带着我一路攀登,那山越走越远越没有安全感,感觉和那些旅游区的山完全不一样。
怪石嶙峋,树木生的很乱,各种植物乱七八糟,毫无秩序的生长,是一种野蛮生长的感觉。
我心想这个人如果能住在这些地方,那简直和野人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走了好几个小时,爬到腿都快失去知觉了,终于来到朋友所说的那个高人住的山洞,我运气好,这个人今天居然就在。
他是一位像道士,但又不是道士的,梳着长头发发髻的一位中老年隐士。
他山洞的外面是一小片菜地,自己种的一些白菜和其他几样小的蔬菜。
历史趣闻终南山修行的隐士 盘点终南山修行的著名隐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终南山修行的隐士盘点终南山修行的著名隐士
导语:终南山修行的隐士有哪些。
终南山是很多修行之人选择隐居的最佳场所,终南山也有很多著名的隐士,下面小编为你盘点终南山修行的隐士有哪些。
终南山修行的隐士有哪些。
终南山是很多修行之人选择隐居的最佳场所,终南山也有很多著名的隐士,下面小编为你盘点终南山修行的隐士有哪些。
终南山历代多有隐士,据统计现有隐士五千余人。
知名隐士有:赐福镇宅圣君——钟馗(唐朝时陕西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钟馗故里)天子之师——王九思
道教天神教祖——太上老君(老子李耳)
全真圣祖——王重阳
文财神——刘海
武财神——赵公明
文始真人——尹喜
药王——孙思邈
国医大师——谢士元(太乙山膏药研发人)
仙家——汉钟离、吕洞宾、刘海蟾
华严宗师——杜顺
商山四皓——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角里
汉初三杰之一——张良
西周元勋——姜子牙
真正隐士——陶渊明
诗佛——王维
麻衣子——李和
生活常识分享。
古往今来,为何隐士、修行者会首选终南山隐逸修行
古往今来,为何隐士、修行者会首选终南山隐逸修行现代人由于生活节节奏过快,以及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使得许多人都有隐居遁世的隐逸情结。
如当前许多新闻报道:5000多人在终山南隐世修行。
在中国古代也有许多隐居避世的奇人异士,如鬼谷子、黄石公、袁天罡等,这些高人的特点均是闲云野鹤、寓情山水、避世绝俗。
古代高人隐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旧时代的黑暗,为了保全自身,并且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有着艰难的决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仕与隐一直是他们困扰的难题。
当然绝大多数的隐居者均是在其抱负无法得到实现,或者被人所迫害时才选择隐居。
唐代是隐逸文化最繁荣的时期,而这一时期的隐逸原因则更为复杂,除上述原因外,许多隐逸者则将隐居避世作为一种心灵的安慰,等待合适时机继续实现自已的理想,实现隐逸与仕途之间的兼顾,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
古代人隐逸者首选的地方主要为名山大川,但这些名山大川中以终南山为首选,特别是唐代时,其隐逸文化与终南山结下了良好的'缘分'。
那么在世人皆有隐逸情结时,为何均会首先终南山隐世修行呢?一、终南山概况终南山自古以来便是一座带着浓厚神秘色彩、令人向往的山峰,潘岳在《关中记》'山水'中更是明确的记录道:'其有一山名中南,言在天下之中,居都之南。
'该句阐明了终南山的位置。
而终南山的名称来源目前也至今是个谜,有地理学家认为,中国山脉之根为昆仑,在秦始皇一统中国之间,秦岭位于秦国都城之南,所以秦岭便唤作终南山或南山。
终南山在古代有着许多的称呼,《括地志辑校》卷一云:'终南山,一名中南山,一名太一山,一名南山,一名橘山,一名楚山,一名泰山,一名周南山,一名地脯山,在雍州万年县南五十里。
'隐逸文化最繁荣的时期是唐代,那么我们便从唐代说明。
在唐代时道教受到尊崇。
同时,我们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唐三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虽然该故事为神话传说。
但唐三藏确有其人,其西去取经也确有其事,唐三藏所取之真经即为佛经,并经唐三藏翻译后,丰富了唐代的佛经数量。
大千世界五千隐士藏身终南山 请莫去惊扰这些“世外仙人”
来源:华声在线
日前,记者跟随张剑峰前往终南山寻访隐士,揭秘终南山传承千余年的修行传统。2月中旬,终南山中积雪较厚,在踏雪行走4个小时后,记者跟随张剑峰抵达了隐藏在大峪山谷深处的一处隐士茅棚聚集区——终南草堂。
莫去惊扰终南山隐士
一位文学编辑,三年来,曾深入秦岭山脉,足迹踏遍终南山,从华山到终南山到宝鸡龙门洞,一个山谷挨一个山谷走遍,横跨400公里,目的是寻访居住在其中的修行者,行至今天,他拜访了600多位山中隐士,自己则从一个纠缠于情爱的青春文学编辑变成了半个隐士。(2月15日《华商报》)
终南山安、静蔼、灵裕、虚云等多位高僧大德,然而终南山却始终不太被现代人所重视。美国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的一部《空谷幽兰》,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终南山竟然还有着如此的魅力与价值,简直可与希腊的奥林匹斯山相媲美。
600多位隐士,归属哪省哪地,有没有列入我国人口普查序列,在我们这样一个清平盛世,为什么还会有人选择归隐……即使普通人不去造访,如果当地政府来一次清剿式查访,这些隐士在终南山还能待得下去吗?
看透世事便不再拘泥于身处何地,这些人经过多年修行,可能已经清心寡欲,淡泊名利,豁达,于世无争,更注重精神追求,生活变得简单,隐居于此不是为了求官发财,而是为了修身弘法,为了摆脱世俗的纠缠和污染、以获得心灵的纯洁和宁静,为了了悟生命和自然的真谛,使灵魂得以净化和升华。如果有缘分见到这些隐士,与他们作心的交流,一定会有收获。但是,只要隐士能给我们带来教益,又何以非要千万里寻找,如同喜爱吃鸡蛋,又何必非要认识那只下蛋的鸡?
如果我们对这些人的生活方式感兴趣,觉得他们的教诲对我们有启迪,不妨尊重他们的选择,为他们留下一片净土,让他们安心修身养性。所谓但存方寸地,留与隐士耕。
终南山隐士靠什么生活
终南山隐士靠什么生活
终南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部,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也是许多隐士修行
的地方。
在这片神秘的山林中,有许多隐士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依靠着什么来生活呢?
首先,终南山隐士靠着自然来生活。
他们选择在终南山这样的山林中隐居,就
是因为他们热爱大自然,喜欢与山水相伴。
在这里,他们可以享受清新的空气,饱览壮丽的山川,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他们靠着山中的植物和动物来养生,采摘山中的草药,捕捉山中的野味,以此来维持生活。
其次,终南山隐士靠着修行来生活。
隐士们在山林中修炼内功,修身养性,追
求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他们通过打坐、冥想、瑜伽等修行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修为,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超脱。
他们相信通过修行,可以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力量,从而抵御外界的诱惑和困扰。
最后,终南山隐士靠着信仰来生活。
道教是终南山的主流信仰,隐士们信奉道
教的教义,崇尚道教的修行方式。
他们尊崇自然,尊崇天地万物,尊崇道教的神灵。
在他们看来,信仰是他们生活的支撑,是他们心灵的寄托,是他们行为的准则。
他们通过信仰,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和力量,使他们能够坚定地走上修行的道路。
终南山隐士靠着自然、修行和信仰来生活,过着与世隔绝的清净生活。
他们用
简朴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成为了终南山这片神秘山林中的一道风景。
他们的生活方式或许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所不同,但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东西,比如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坚守信仰。
终南山隐士的生活方式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让我们更加珍惜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终南山的隐士都是些什么人?
终南山的隐士都是些什么人?戳上面的新长城传媒关注我们哦!▲打开音乐边听边看▍终南山,东至西安蓝田县,西起宝鸡眉县,山峰连绵不断,跌宕起伏,气势雄伟,白云缭绕,山深谷幽。
春日山林青翠,花草烂漫;夏日林荫蔽日, 云腾零绕;秋日霜染层林,万山叠彩;冬日白雪皑皑,玉树琼枝。
▍“天下第一福地”的终南山是历代佛家道家的清修宝地。
历史上很多名士在此山隐居,现在还有为数众多的现代隐士在此山修行。
进入深山,山路崎曲,人迹罕至,峰奇岭秀,谷空灵静。
在山窝缓坡,有零星的茅屋陋室,或一屋独处,或两三房聚集,或是一处院落。
这就是现代隐士的居所。
终南山大峪十里坪一名隐士在雪地里打坐由于交通极其不便,山里的生活清苦,食物匮乏。
每个隐修者大都开出小块田地,种些蔬菜瓜果,但米面油盐、生活用品,则要依靠山外的亲朋供给。
隐居者的小屋这些隐居修行者有僧人、道士、居士,厌倦世俗的人、回归自然的人、寻找灵感的艺术家、求道的年轻人、尝试寂寞的人、爱好隐居的人,也有来自外国体验隐居的人。
有的闭关苦修,有的闭门读书,有的只是在假期入山隐居。
山中的隐士▍来自广东佛山的刘景崇,住在山上的茅屋里,生活比那些苦修的僧道好很多。
他原本是一家广东企业的总经理,年薪百万,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
他喜欢旅游,游遍了中国,也游过欧洲和美洲,该看的都看了,该玩的都玩了,该吃的都吃了。
繁华的佛山市▍2010年,从新疆自驾到西藏游玩,在青海出了车祸,在路上滞留一个星期,在旅馆中看到南怀瑾的一本佛书,认识到万事皆有因果,觉得人生无常,祸福难料,不能再这样生活了,便开始学佛,喜欢简单和清静。
他的草堂在终南山的一个山坳里▍但他妻子喜爱的是有豪车、别墅的生活,受不了这种枯燥的生活。
于是他离了婚,一个人到了终南山,远离世俗的物欲和喧嚣,在这里寻得安宁的生活。
装了玻璃的小屋张景崇在他的小茅屋止语七日▍每日吃一顿饭,看看书,喝喝茶,参参禅,思考人生,有时和来访的朋友,谈谈道。
这样简约的生活令人羡慕。
揭秘:秦岭终南山中真正的隐士,以后不要再上当受骗了
揭秘:秦岭终南山中真正的隐士,以后不要再上当受骗了终南山中多隐士,特别是一个叫比尔波特的老外写的那本《空谷幽兰》更是让这些隐士蜚声中外。
隐士顾名思义就是把自己刻意隐藏起来的人,这种隐藏又分内心世界和身体行为的隐藏,也就是所谓的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闹市中真正的隐士我认不出来,但是行为举止怪异,说话打扮一看就不是正常人的我倒是见过一些,身着亚麻对襟衫或是汉服的男女们张口闭口非佛即道,不是皈依居士就是辟谷素食。
他们无非就是标榜自己多么与众不同,想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和尊重,其实他们大部分都是满脑子的金钱物欲。
要知道语言上的高尚并不代表思想境界的纯真。
秦岭山里到底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隐士呢?答案肯定是有。
只是他(她)们的庐山真面目一般人是难得一见,他们才是把一切都彻底放下的无产阶级,他们的内心世界无人能够洞悉。
终南山很大,那些真正想退隐山林的人会挑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修炼身心,而不是驴友周末随便爬个山就能遇得到的。
他们平常也只是和当地的山民或者药农打打交道。
任何刻意隐藏起来的东西,目的只有两个,一个是为了让别人找见,一个是为了让别人找不见。
前者如新娘子的鞋,后者如山中隐士。
除了米面油盐,隐士们基本采取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菜是自己种的菜或者是时令野菜,水是山泉水。
山里没有电,自然就没有电视、手机和电脑,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状态。
闲居不问世如何,云起山门日已斜。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松醪腊酝安神酒,布水宵煎觅句茶。
这首唐朝诗人杜荀鹤的诗句也许是山中隐士生活和心态的真实描写。
我觉得真正能到山里做隐士的人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一是躲避灾祸,因为外面实在是混不下去了;二是为情为事所伤,钻进了牛角尖,拐不过弯,不愿意再面对现实世界,也就是所谓的看破红尘;三是做间歇性隐士,高兴了就下山花天酒地的厮混一段时间,不如意了就潜返山中闭门思过,磨刀霍霍为下次出山做准备;四是为了敛财,在山里找个废弃的庙宇或者是在相对人多热闹的地方搭建茅舍,然后借助隐士的神秘感给人看相算命赚取点钱财和收点香火钱。
历史趣闻终南山为何成为隐士修行的最佳选择?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终南山为何成为隐士修行的最佳选择?
导语:终南山在哪里,终南山为何成为隐士修行的最佳选择。
终南山著名的隐士有很多,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去终南山上做隐士,那么终南山在哪里,终南山
终南山在哪里,终南山为何成为隐士修行的最佳选择。
终南山著名的隐士有很多,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去终南山上做隐士,那么终南山在哪里,终南山为何成为隐士修行的最佳选择。
终南山在哪里
西安市长安县城南:西安市长安县城南
终南山简介
终南山为道教发祥地之一,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眉县,东至西安蓝田县,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主峰位于长安区境内,海拔2604米。
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
终南山主峰太白山盛产药材,素有“草药王国”之称,在当地至今都传唱着“太乙山,遍地宝、有病不用愁,上山扯把草”的歌谣。
太乙山黑膏便产自于此地。
终南山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谷有五,小谷过百,连绵数百里。
《左传》称终南山“九州之险”,《史记》说秦岭是“天下之阻”。
终南山为何成为隐士修行的最佳选择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来终南山隐居呢?原因自然是千千万,但环境因素在其中起了最重要的原因。
西安市长安终南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心一居士对此解释说:“不破本参不住,不破冲关不闭关。
终南山之所以云集如此众多向道之士,终南山的地理位置与山林环境独特。
‘天之中,都之南,故名中南,亦称终南’,长江黄河分水岭,是我国地理
生活常识分享。
终南山“隐士”多达上万,当真都是看破红尘?当地人:骗谁呢?
终南山“隐士”多达上万,当真都是看破红尘?当地人:骗谁呢?前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因为遭遇磨难,备受打击下选择归隐山林,从此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但其实,这样的生活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忍受的。
有幸生在这个科技爆发的年代,许多高科技成了现代人赖以为生的依靠。
生活的失意,也令不少人想过那种与世无争的生活,也因此,隐士也开始多了起来。
在一些不良商家的诱导下,一些景区推出了隐士生活的体验套餐。
有了媒体的造势,加上营销宣传,也吸引了不少人前来体验生活。
在人们的印象中,隐士就应该身处桃源,处处鸟语花香。
景色不好的地方,又怎么可能会成为隐士们的首选呢?要知道,如今人们的要求实在太多了。
想要与世无争,还得风景秀丽,最重要的还得是有名的大山大河。
放眼全国境内,真正能满足这些“隐士”挑剔的需求的,恐怕也就只有终南山了。
也因此,近年来,终南山上出现了一大批前来“修行”的“隐士”。
他们是真的看破红尘了么?终南山终南山在国内历来就有着相当的名气。
甚至还有不少文献记载了终南山的传说。
为此,自古以来,就有着大量的文人墨客选择在此归隐。
最有名的当属道教的创始人老子。
相传,当年老子就骑着青牛,于此处归隐。
而人们所熟知的玄奘法师,后来也在此处归隐。
也因此,终南山对于佛道两教而言,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其实终南山之所以如此有名,跟它秀丽的风景是分不开的。
身处我国境内的中部偏西所在,终南山四级分明。
虽然主峰同其他山峰相比并不算拔尖,但是终南山顶端终年洁白一片的积雪,也为它平添了一丝风采。
正因为如此,才吸引了历朝历代的隐士来此修行。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环境,能够陶冶性情,锻炼心境,感悟人生的哲理,待有所得后,再出世建立自己的一番业绩。
而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有:姜太公、张良等人。
闹剧何为隐士呢?根据文献记录,隐士多为一些学识渊博的名士。
也就是说,想自称隐士,首先你得是个知识分子。
也因此,大字不是一个的粗人住在山里,那可不算隐士,最多也就算隐居。
揭秘终南山隐士真实生活终南山隐士一览表
揭秘终南山隐士真实生活终南山隐士一览表陕西终南山小五台的半山腰,有一位83岁高龄的隐士,每日捻佛珠、诵佛经,潜心修行。
不仅附近的村民都认识她,往来的游人也都知道这里有一位乐观开朗的隐士。
正所谓“天下修道,终南为冠”。
西起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东至西安市蓝田县的终南山,自古以来都是修行人的栖居地,正如王芝霞茅棚门外的对联所写:“小五台非台台连台,终南山名山山外山”。
据不完全统计,于终南山修行的隐士约5000余人。
冰雪笼罩下的终南山,白皑皑的一片。
除了山风吹过树丛的声音,安静得几乎可以听见雪花飘落在地面上的声音。
就在这片静寂的山林中,却常年隐居着数百名修行者。
随着外界对隐士生活的好奇,终南山寻访揭秘隐居人,山野的平静终被打破。
究竟是哪些人在终南山隐居?他们为何要躲进山林过着清贫的与世隔绝的生活?隐士生活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文化现象?实地踏访并体验了隐士生活。
而有内行指出,当前已不具备产生隐士的条件。
如今社会上风传的终南山隐士风,有炒作嫌疑,终南山实际上并无真正意义上的隐士。
厌烦工作的企业员工寻隐士之路是艰辛的,因为隐士们多数住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深山中,必须步行,且非常崎岖。
西翠花村是距离西安郊区约60公里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属于西安市长安区。
车行至西翠花村山脚下,冰雪湿滑,再也无法前行。
在树丛中小心翼翼扒开一条路,艰难地挪动。
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一道柴门豁然出现在眼前。
柴门上挂着一个小牌“非预约勿进”。
推开第一道木门,第二道木门镶嵌在一堵泥墙中间。
推开这道门,一片翠绿的竹林在山风的吹拂下发出呜呜的声音。
三间茅房终于出现在记者眼前,巨大的冰凌悬挂在茅屋顶上。
今年32岁的陈伟是终南山中隐居时间较长的一位,他在终南山隐居已经有12年了。
陈伟来自湖北,祖父和父亲都是学医的。
他笑称,自己懂事很早,7岁时,母亲病故。
全家都是医生,但眼见母亲病重却束手无策,这让他触动很大,开始反思:学医真的可以治病吗?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时起,他一边学习一边跟着祖父和父亲看医学书籍,认识各种中草药。
空谷幽兰——寻访终南山隐士
实景清风明月与茅棚蓑衣隐士寻访者张剑峰介绍,数千年来,全球百万计隐士在终南山居住过。
1989年,比尔波特在北京、山西等地寻访后,才知道西安市区以南的终南山可能还有隐士隐居传统,比尔波特探访发现终南山大约有5000位隐士隐居其中,年龄最大的90多岁,个别隐士甚至数十年在山中居住,直到终老也未曾下山。
记者前往终南山寻访隐士时,印证了比尔波特书中所写,隐士们的茅棚零星散落在各个山谷中,往往走几十分钟山路,也看不到一个茅棚,在黄道长居住的终南草堂,虽然设备已经相对完善,但下山也需要走近一小时山路,茅棚内设备极简,只有一张书桌,一个凳子,一个书架,黄道长给自己编织了蓑衣,在雨天出行时,既可以防雨,也可以保暖。
张剑峰介绍,隐士建造茅棚很多建筑材料都是从山下扛到山里。
有些修行者直接租赁搬迁村民留下的旧房子,个别隐士居住在山洞内。
刚进大峪,记者在溪边发现一处写有“云龙洞”的茅棚,张剑峰介绍,有一位隐士居住在这里,用很长时间徒手挖了一个洞,从茅棚直通溪边,以方便取水。
隐士们需要自己开垦荒地,种植一些农作物,张剑峰说,最现实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不会劈柴种地,基本无法在山中生活,他们的食物大多要靠自己种植,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分析入世与出世是辩证的除了现实的生活,隐士们的修行更多是独处,对隐士的这种独处,比尔波特认为山中隐士很像研究生,他们在攻读他们精神觉醒的博士,很多人在佛教寺庵、道观、儒家书院、大学乃至家里获得他们精神觉醒的“学士”,然后再到山中攻读博士。
在佛教和道教里,到山中修行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道教要在师父身边待三到十年才能入山,佛教有一种说法——“不破本参不住山”,现在都市人作为田园隐居入山,是极少数案例。
对终南隐士传统,安妮宝贝在读完《空谷幽兰》后写道:“隐士是一个很重要的中介,把各种知识变成活生生的生命。
隐士用纯粹、洁净、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返照自己,这样的生存者们让我们在很好地反省着认识自我,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恢复我们的优秀文明。
寻访终南山隐士
寻访终南山隐士前言:记得是汶川地震的第二年,我去了一趟地震的几个灾区,回程顺道上青城山。
以前熟记于心的“青城天下幽”的名言竟被一支支摩肩接踵、喧哗连天的队伍赶得无影无踪。
有关那座山的全部联想,有关道家大师们的种种行迹,有关画家张大千的缥缈遐思,那一刻都随之烟消云散。
因为这个原因,我至今不喜欢游历名山,哪怕在西藏的阿里,途经我本命佛的道场冈仁波齐峰,我也只是遥望一眼,合十一拜,匆匆而过。
缘分终将会来。
因为与《空谷幽兰》一书的结缘,改变了我对山的偏见,有了对仙山福地的兴趣与向往,也有了五年前走进终南山的缘分与幸运。
仅以此文怀念与终南山的一面之缘!寻访终南山隐士寇崇善终南山,横亘秦岭,东西绵延八百里,自古有“天下修道,终南为冠”之说。
“寿比南山”“终南捷径”等典故出自这里,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有六大宗派的祖庭都在终南山,而道家始祖老子著书立说的楼观台也在终南山。
终南山图片寇崇善提供35年前,在通往终南山寻访隐士的山路上行走着两个人——大胡子的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和他的摄影师同伴史提芬·约翰逊。
他们抽丝剥茧般地揭开了终南山神秘的山岚雾气。
他们把对终南山的热爱和向往写进了《空谷幽兰》一书里。
20年之后,一个叫张剑锋的关中儒子,受《空谷幽兰》一书的启示,孤身一人一次次走过了终南山大大小小的峪口,寻访了600多位隐士。
他也把这些白云深处隐士们的生活写进了一本叫做《寻访终南隐士》的书里。
2017年8月的某一天,我也有幸走进了这座仙山。
我不会再见到已届古稀的比尔·波特,我或许因了机缘去拜访已经是半个隐士的张剑锋和他的终南草堂,还有终南山茅棚的圣地——狮子茅棚。
寇崇善上终南山图片寇崇善提供从西安市区坐公交到大峪西翠花村,向北步行五六里到十里庙,路侧树枝出现了“狮子茅棚”的指示牌,山谷中有一座小桥,桥名“终缘桥”。
过终缘桥有一蜿蜒的小山路环山而上,这儿是终南山茅棚较集中的一条山谷,也是修行之人的朝圣之地,因为山顶有虚云老和尚当年修行禅定的狮子茅棚和他的舍利塔。
终南山的隐士曾多达50000人,有逃学的学生,有逃亡的坏人
终南山的隐士曾多达50000人,有逃学的学生,有逃亡的坏人现在很多人因为生活压力大、工作压力大、学习压力大和其他各种遇事不顺,总想着去旅游散心,舒缓压力。
有的人甚至会选择避世,干脆找个深山野林隐居。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终南山变成了人们隐居的首选之地,也许是历史的原因,使得终南山声名在外,形成了热点效应。
不少人最初是从一些武侠小说、玄幻小说中知道终南山的,小说里终南山似乎专门负责产生神秘门派和绝世高手,比如金庸大侠笔下的古墓派小龙女。
这神奇的终南山,在现实中是个到底是个怎样的所在呢?真实的终南山位于秦岭山脉的中段,处于陕西省境内,面积接近5000平方千米。
素来有“仙都”、“洞天福地”之美誉。
终南山的头衔太多,又是道教发祥地,又是佛教名山等等,诸多传说不知从何说起,干脆就略过。
除了小说里的人物,历史上有许多大名人在终南山隐居修行,传说有孙思邈、王重阳、李雪木、高鹤年等等。
这些都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而近几年又刮起了隐居终南山的风潮,许许多多逃避生活的人,躲进了终南山中。
这两年,在终南山隐居的人极多,登记在案的一度达到20000多个,但更多人是没作登记的,总人数估计不低于50000人!这些脱离社会,住进深山里的人龙蛇混杂,有失恋的、有逃学的、有逃避工作的、有体验生活的、有看破红尘的,当然不排除有小部分真心修行者和真正的高人。
更可怕的是,还少不了有些逃亡的坏人!来终南山隐居的人,并没想象中的那么潇洒,别以为成为隐士之后,就会变成跟小说中的隐世高人一般,一尘不染、飘飘欲仙。
绝大部分进山的人,都是在抱龙峪、大峪等72峪的山谷租山民的房子住,也有少数是自己盖茅屋的,还有极少数住山崖上,或住山洞中。
有的人隐居着隐居着,就从隐居风潮中瞧见了商机,开始扩展建筑物,出租给新来的“隐士”,甚至更有人在终南山办班对外招修行学员,和办辟谷夏令营等等。
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听说有的女子进山来修行,修行着修行着,没多久却怀孕下山去了。
中国最大隐居地终南山,几千隐士都是些什么人?如何生活?
中国最大隐居地终南山,几千隐士都是些什么人?如何生活?张剑峰原先是一家青春文学杂志的编辑,10年前,他读过美国汉学家、翻译家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后,突然产生了“寻隐之旅”的强烈念头,而且这个种念头与日俱增。
此后,35 岁的张剑峰频繁进出秦岭,从华山到终南山到龙门洞,走遍了一个个山谷,行程400 公里,先后拜访了600 多位隐士,而他自己则从一个热衷于红尘情爱的青春文学编辑,渐渐修炼成了半个隐士。
20年前,比尔·波特专程来到终南山,寻访在此修行的隐士,《空谷幽兰》的问世,才让很多中国人知道,当代的终南山里,居然还保留着千年前的隐居传统,有5000多位修行者幽居于此,过着唐宋时期的山居生活。
下面是张剑锋的自述。
“寻隐之旅”就是一个问道过程10年前,我先后在和青春文学图书做过一段时间的热血青年编辑,也曾与韩寒的出版人路金波合作过。
自从开启“寻隐“之旅后,我又成了《问道》的主编,我对隐士的采访就刊登在这本杂志上。
前几年所做的期刊,多是一些媚俗文学,不仅没激情,而且销路也不理想。
现在的人一门心思地想着挣钱、花钱,精神的东西越来越少。
我感到人的空虚,我想看看是否有一种更充实的活法。
读完了《空谷幽兰》,当代修行人就是一股清流,我想找到这种清流的源头。
所以我决定去终南山,去寻访当代隐者。
第一次,我是跟驴友们一起去的,从南五台开始,寻遍了山涧幽谷,却空手而归。
原因就在于结对而行,声势浩大,隐士们在山上静修,最怕干扰,所以他们看到山下有人进山,就早早地闭门不出了。
寻隐者不遇不光在古代,即便在当代,就在我第一次寻访前后,也遇到过类似情况。
很多读过《空谷幽兰》的读者跟我一样,首次踏寻都一无所获。
西北大学的郭老师更惨,2009 年到终南山大峪寻访,不但没见到隐士,就连他们栖身的茅棚也没见到一处。
还有的几十个人组团前往探寻,导游拿着大喇叭,背着酒肉,来时人声鼎沸,熙熙攘攘,走时留下满地垃圾。
对这样的参访者,他们肯定关门谢客其实,隐者是修行者,寻访者也应该是修行者,你不尊重人家,人家为啥要抽出时间陪你漫无边际地海聊瞎吹?寻隐有技巧,敲门有暗号凡是寻访的人,各怀心思。
终南山为何多隐士
生活中的常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生活经验知识分享终南山为何多隐士
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操作方法终南山位于西安市内,为何终南山多隐士?隐士大多官场失意,但又不想远离政治中心,所以在十三朝古都边的终南山隐居;
向往先贤,例如姜子牙、王重阳、孙思邈等,后人为了效仿先贤之志,所以在此地归隐山林;
文学流派的多元化,首先道家老子讲道在终南山、医家孙思邈在此归隐等,可以说道佛文化的起源之地,同时医学、杂学等多种流派名士在此归隐,而且和平共处,可以说明终南山的神奇之处;
适宜的环境,终南山植被丰富,隐士可以自给自足,并且紧邻乡镇,平时也可以下山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
特别提示希望对各位有帮助,谢谢!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那些终南山上的隐居者们
那些终南山上的隐居者们隐居谁会喜欢隐居?这个问题抛给古人,不外乎三个答案:潜心于修行的宗教人士,厌恶了仕途的官员,品性高洁的读书人。
若把这问题抛给现代人,答案可就五花八门了。
相信隐居的念头,存在于很多人心里,但绝大部分人只是“想想”而已,没有几个人能鼓足勇气去实践。
不过这些叶公好龙型的“隐居爱好者”心里,对于这种生活还是充满了探究的渴望。
想知道曾是古人精神传统的隐居,流传到现世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那些住在深山茅棚里的现代人,到底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其中也包括我。
图片摄自《空谷幽兰》寻访隐士的人有一个叫比尔.波特的美国佛教徒,曾在八九十年代数次去往终南山,寻访现代中国隐士。
比尔波特与摄影师朋友山中遇僧人在他去之前,也曾设想过隐士的生活:“在松下,在泉边,靠月光、芋头和大麻过活。
日常生活只需要一些泥土,几把茅草,一块瓜田,数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晦明之时的片刻小憩。
”真正走访过隐士之后,才发现他们的生活与想象中还是很有距离的,起码没有想象中那么浪漫。
他通过眼见耳听,写下了一本《空谷幽兰》。
书出版十来年后,他又一次去终南山回访,而且还拍了个纪录片,就叫《隐士》。
《隐士》纪录片片头书和纪录片的风格都比较平淡平实,但也是对于现代隐居者生活的忠实纪录,算是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看完之后,就忍不住想来写篇文章与感兴趣的人分享一下。
隐士们为什么喜欢在终南山修行曾经很喜欢一首住山诗: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这首诗其实就是形容隐士生活的,它的作者就是一名终南山隐士,只是年代久远,作者已无从考据。
听说世上有三大修行中心,终南山居首位。
图片来源:网络或许还有人不知道,终南山到底在哪里?它在西安南面四十公里处,距西安差不多一小时车程。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的终南山,也有近5000人在山中修行。
为什么选择终南山?首先,它知名度高。
既是道教发源地,又是佛教圣地,历朝历代,有许多名人大咖在此修行。
比如隐而优则仕的姜子牙,田园生活爱好者陶渊明,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将生活过成诗的大诗人王维……一代高僧虚云法师也曾在终南山隐居修行过。
终南山:寻访隐士的踪迹
终南山:寻访隐士的踪迹作者:陈风来源:《养生大世界》2008年第08期从陕西西安朱雀门南去33公里,便到达这座13朝古都的“后花园”——终南山。
终南山是秦岭最北端的一部分,东西绵延100多公里,群山巍峨,苍茫静谧,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和世外高人游历、隐居的佳地。
近年来,经常和“驴友”们去爬终南山,并被那些矗立在高山之巅的寺庙、道士塔、茅棚和长年居住其间的人所吸引。
终南山最高峰有2600多米。
我们每次从不同的山口进入深山,一路被山光水色所陶醉。
无论山势多么陡峭,都有踩踏坚实的山路可寻,小-径、石阶,抑或是悬挂在崖上的木板“天梯”和铁链,都表明常年有人在此行走。
待到一行人手脚并用、气喘吁吁地爬上峰顶,站定一望,头顶苍穹,脚下是千沟万壑,壮观极了。
在嘉午台、九华山(陕西)、观音山、南五台等这些秦岭里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上,有不少庙宇和道士塔。
它们仿佛自己飞来一般矗立在大山之巅,即使是年久失修,在我看来也颇具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里面通常供奉着神态各异的神像,还有穿着僧衣道衣皮肤黝黑的老者,他们目光澄澈,面容和蔼。
在九华山顶的道观里,我看到了面积可观的壁画,从颜色鲜艳之程度看,是新近所绘,只是人去观空,让人生出恍若隔世之感。
在观音山的北坡,我们曾经过一座简陋的茅棚,一位50岁上下的尼姑独居在此已经20多年了。
正值冬季,山里的雪下得很大,我深感诧异,这深山野岭、天寒地冻的,她为什么独居此地,又靠什么生活呢?在一次下山的路上,一位“驴友”推荐了一本书: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终于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
作者通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探访隐居在终南山等地的中国现代隐士,引出了中国隐逸文化传统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书中白描一样优美的语言,让我了解了自己遇见的隐士和他们所尊崇的隐逸传统。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一生。
他们吃的很少,穿的很破,睡的是茅棚,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
隐居很奢侈归隐需谨慎
韩浩月一条题为《寻访终南隐士》的报道所引发的“隐士”话题在持续发酵,有多位网友表示愿意到终南山隐居,媒体对此做了追踪报道,隐士寻访者张剑峰表示,隐居很奢侈,“山里所谓的美妙,你不克服一些困难没法享受。
”(2月21日《华商报》)美国作家比尔·波特1989年曾探访终南山,发现有5000多隐士隐居其中,他由此撰写了《空谷幽兰》一书,在当年曾引起不小反响。
如今媒体再曝终南山隐士生活引发关注,时隔20余年,现在终南山的隐士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他们隐居的理由有何变化,以及人们为何对隐居生活如此向往,都成为意味深长的话题。
有网友在讨论这些话题时表示,这个时代怎会有真正的隐士?如果当地部门严加管理的话,完全可以以“胡搭乱建”、“影响山林防火”、“无暂住证”等理由,将隐士们全部驱逐出山。
这个说法听上去令人啼笑皆非,但也并非没有可能,难怪有人嗟叹“世上已无桃花源”,“桃花源”已不在,隐士的“归隐”也就变成了“逃避”。
事实上,的确也有不少人是出于逃避现实烦恼的目的而选择隐居的,这些人要么有人际关系障碍,要么因工作、情感压力太大而焦虑不堪,以为选个清净之地独处可以重新找回心灵的安宁。
但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这类人群并非真正的修行者,如果不能从心理层面找到问题根源,环境的改变并不能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宁静与快乐。
所以,不用担心经过媒体报道后终南山会“爆满”,那些坦露隐居愿望的网友,真正能付诸行动的不会太多。
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一个空前繁华、灯红酒绿的时代,人们被眼花缭乱的新事物所吸引,沉迷于享乐式的占有与掠夺,成功者愈加贪婪,失败者不会甘心,一场焦灼的利益角力正在进行中,真正的溃败者还没出现。
只有过了这个对物质过度追逐的时间段,回过头来寻找失落的精神时,才会出现真正的隐士。
在这样的背景下,“隐居很奢侈”是及时的、善意的忠告,首先,隐居者缺乏强大的心灵力量,自然环境固然美好但也很残酷,脱离群体之后的孤独感很难让现代人承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南山为世人所瞩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的“隐士文化”,终南山自古就有隐逸的传统。
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名人都曾做过“终南隐士”,相传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子牙,入朝前就曾在终南山的磻溪谷中隐居,他用一个无钩之钓,引起周文王的注意,后以八十高龄出山,结束隐逸生涯,辅佐武王伐纣,建功立业,成为一代名相;秦末汉初,有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角里四位先生,年皆八旬有余,须眉全白,时称“四皓”,先隐居商山,后隐居终南,终成大业;“汉初三杰”的张良功成身退后“辟谷”于终南山南麓的紫柏山,得以善终;晋时的王嘉、隋唐五代的新罗人金可记、药王孙思邈、仙家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以及金元时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明清时江本实等都曾隐居终南山。
终南山历史上高僧辈出,缁素云集,出现过智正、静渊、普安、静蔼、灵裕、虚云等多位高僧大德,然而终南山却始终不太被现代人所重视。
特别是隋唐时期,终南山历史上的隐士主要有三种人,一种是不愿意跟新政权合作的士大夫;一种是躲避战乱的逸民。
再有一种就是看开放下的人。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
终南山最高峰有2600多米。
无论山势多么陡峭,都有踩踏坚实的山路可寻,小径、石阶,抑或是悬挂在崖上的木板“天梯”和铁链,都表明常年有人在此行走,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修道胜地,它既是佛教的策源地也是道教的发祥地。
说到隐居,都会想到是道家的修身之法,过着与世隔绝一般的生活。
如果是真正的隐士则根本不在乎在什么地方,什么环境下隐居。
那终南山有没有真正的隐士呢?答案是有!《千家诗》里有一则五言诗《答人》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这首诗的作者现今都已无考,只知道号“太上隐者”,是终南山上的一个隐士,词律简单的几乎可以用白话来形容。
我说这才是真正的隐士,诗里所表达思想境界的高深绝非常人可比的,真是领悟到了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20多年前,美国汉学家、佛经翻译家比尔·波特来到中国,寻访传说中在终南山修行的隐士,因为《空谷幽兰》的问世,很多西安人才知道,距离市区一小时车程的终南山中,有50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山谷,过着和1000年前一样的生活。
因为读了《空谷幽兰》,35岁的西安市民张剑峰频繁进出秦岭,从华山到终南山,寻访居住在其中的修行者,行至今天,他拜访了600多位山中隐士,自己则从一个青春文学编辑变成了半个隐士。
一千年之隔在空间上可以多么接近,答案是仅仅一个小时车程。
在距离西安市区一小时车程的终南山中,有五千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山谷,过着和一千年前一样的生活。
这样的时空穿梭,的确给人以恍如隔世之感。
这样的时空穿梭,的确给人以恍如隔世之感。
尤其是穿越剧流行的当下,一个小时车程便可回到千年之前,恐将引发不少人的好奇心,而现代版“寻隐者而不遇”,更将吊起不少人一探究竟的兴趣。
从这个角度来看,关于终南山隐士的新闻,会否成为对隐士文化生态的破坏,终南山还能否保持清静,隐士们的修行又会否被外界打扰,的确令人担忧。
的确,既然是隐士,当然是抱着一种出世的态度,至少,对于隐士们而言,如何超脱于现世的追逐之外,并转而寻觅内心的恬静自在,无疑是这一群体的生存态度。
而之所以选择终南山这样的清幽宁静之地,也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心绪能够更少遭遇外界环境与世事纷争的侵扰罢了,至于生活环境上的出世,则不过是为心境的超脱创造一个更为便利的条件罢了。
尤其是放诸当下中国世俗社会的物质化与趋利化的大环境下,想要“隐于市”,却不陷入俗世的纷争,并保持心绪的宁静超脱,的确并非易事。
只不过,隐士修行终南山,除了清幽的环境是个修行的好去处之外,显然也希望通过“避世”来实现“出世”,怎奈何,躲进了终南山,仍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更不意味着俗世便不会来侵扰。
当然,媒体的聚焦,民众的兴趣,的确可能或多或少侵扰到隐士们的隐居生活。
但是,来自世俗世界对于隐士群体的关注,除了好奇心驱使下的看热闹之外,却也很大程度上勾起了世俗大众对于生活本真的追问与心灵归属的追寻。
即人生存在的意义,人生的目标究竟是什么,这些最基本的人生观问题,其实在有意无意之间又从被遗忘的角落被触发起来。
的确,习惯了身处世俗的忙碌与追逐,很多时候的确连考虑这些基本问题的时间都没有。
只不过,当城市越发繁华,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甚至越来越繁杂,但幸福感与满足感,却并未随之得到提升,反而因不断产生却又难以满足的欲望陷入西西弗斯的境地。
被上了发条的生活,最终却迷失于自己所忙碌和追逐的世俗生活之中,这个时候,隐士群体的出现,他(她)们无比简单却又不乏本真生活,再除了引发好奇,自然也会引发对世俗群体自身生活状态与人生追求的反思与追问。
“终南隐士”--江文湛1993年,著名国画家江文湛在长安秦岭深山喂子坪乡建造别墅,开始过起“隐居”创作生活。
“从第一天开始我就在这儿住,窝棚的时候就在这儿住,陆陆续续建起来。
”终南山下的“红草园”是画家江文湛从喧闹的都市中抽身而出,让自己的心灵小憩片刻的地方,他花了七十多个月的时间,硬把这荒山建成了“艺术家的天堂”。
从开始征地至今,江文湛在这里治园已十余年,修路避让树木,建房依山傍水。
在江文湛的红草园,看不到人工的痕迹。
他小心翼翼的依着自然,固执地守着这一园野趣。
对他来说,生活就是红草园,红草园就是生活。
而艺术就源自这自然而然的生活。
江文湛也成为新时期当代艺术家“终南画隐”的代表人物。
文化大**期间,长安人姚连蔚因参加“造发派”有功,于1975年当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84年,姚连蔚被中共陕西省纪检委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之后民间传闻姚连蔚以“姚敬轩”的名字在终南山里的观音山上“隐居”静养学习中医,并研制了高级滋补酒——“红颜八百年”。
西安市长安终南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心一居士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来终南山隐居呢?终南山与其它地方相比又有着怎样的奥秘呢?西安市长安终南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心一居士对此解释说:“不破本参不住,不破冲关不闭关。
终南山之所以云集如此众多向道之士,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终南山的地理位置与山林环境独特。
…天之中,都之南,故名中南,亦称终南‟,长江黄河分水岭,是我国地理气候的南北分界线,山大沟深,水源充沛,林木茂密,野果满山,而且四季分明,气候干燥,为山居生活提供了理想的客观环境;第二,终南山住山的传统长期保持,未有间断。
从隋末静霭率领徒众入终南锡谷隐居并建七十二茅蓬至今,住山隐居修道之风从未间断,或为避嚣静志,或为躲法难,或闭关取证,或隐迹,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茅蓬岩洞林立,承传未有间断,有利于修道者建立信心,也便于相互切磋学习;其三,终南山的山民有护持住山者的良好风气。
在终南山搭建一处茅蓬,往往会得到当地山民的支持,因为,终南山住山的风气很盛,当地老百姓见惯不怪,林业部门也不会过度干涉。
据一位参访过全国各地道场的法师讲,如今,像终南山这样可以随意搭建茅蓬而无人干涉的现象,恐怕仅剩终南山了。
可见,终南山的人文环境为住山者提供了基本保障。
”关于终南山隐士选择隐居生活的背景、心态、以及隐居生活的取向与修行的方式等问题,西安市长安终南山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心一居士则认为终南山的隐士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不同的类型。
从隐士产生的背景与追求来看,可以划分为政治型、宗教型和个人生活型。
所谓政治型又包括因为厌恶险恶或腐败的政治而辞官隐居的,有因为政治斗争失败而被迫隐居的,有因为王朝更迭而不愿也不能继续为官的前朝忠烈之士采取归隐生活的,有为了致仕而采取隐居的(如终南捷径的故事),有因为官场环境的需要而半隐半官的,忽隐忽官,似隐非隐的,等等所谓宗教型隐士,就是为了追求宗教解脱的目的,以隐居修行的方式达到某种超越性的目标(现如今不能直接称为修仙者原因大家懂的!!),终南山这种隐士主要分属于佛教和道教,也有民间宗教和民间信仰的,部分儒士也曾经在终南山有过短暂的隐居经历。
宗教型隐士在古代一直不断,今天的隐士则很少政治型隐士,而主要是宗教型隐士。
所谓个人生活型隐士,就是既不是出于政治的背景,也没有宗教解脱的目标,而是出于个人对原有生活方式的主动或被动放弃,自愿采取悠闲、自在、独立、朴素、淡静的生活方式。
这种类型的隐士有的因为感情的失意,有的因为经济的窘迫,有的则因为个人对原有常态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厌倦。
从隐居的程度与表现来划分,终南山隐士则可以划分为全隐和半隐等不同的形态,其中若从与仕途相关的角度看,则有完全归隐、先隐后官、先官后隐、半官半隐、忽隐忽官、似隐非隐、隐于庙堂、以隐求仕等等。
因为隐居的关键在于心态,所以,后来也从内在的精神性隐居程度方面将隐士划分为大隐、中隐和小隐三种。
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近年来,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爬终南山的人越来越多。
一到周末,“驴友”队纷纷涌进终南山里,因为不了解隐士文化,很多“驴友”在隐士的居所附近野餐、露营,然后扔下一地垃圾,他们还随意采摘果实和蔬菜——那可是隐士们一年到头仅有的收成。
因此,隐士们不得不搬到山的更深处,有的则去了人迹罕至的太白山。
中国人历来崇敬隐士,了解了终南山的隐逸传统,“驴友”们登山路过隐士的居所时,应该更多一分谨慎。
在金庸的小说中,王重阳的练功地点“活死人墓”是重阳宫中最神秘的地方。
其实,历史上真是有“活死人墓”这个地方,的确也是王重阳修道练功的地方,但却在距终南山下重阳宫还有四五里路程的成道宫中。
如今还有墓堆,前面有碑石上刻着“活死人墓”几个大字。
据当地专家讲以前曾经开过墓道,发现里面确有地下室,看下去深不见底,为了保护起见,没有让人进去,就用土封住了。
秦岭终南山大峪,张剑峰和几位道友合影留念秦岭终南山大峪,张剑峰下山途中教别人练站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