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台湾泥鳅池塘精养殖技术

台湾泥鳅池塘精养殖技术

2018.5台湾泥鳅属于大鳞副鳅的一种,四川、浙江、台湾,辽宁等地均有分布。

台湾泥鳅与普通泥鳅相比,在生长速度方面有明显优势,且养殖规模相对较小,目前台湾泥鳅可作为水产养殖重要的参考养殖品种。

近两年来,江阴市月城镇水产养殖园开展了台湾泥鳅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2017年的台湾泥鳅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一、池塘条件1.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周围环境安静,进排水方便,底泥呈中性或弱酸性。

塘口面积5~10亩,水深1.5~1.8米,坡度1∶(4~5),池壁夯实不渗漏。

每亩水面配备6个盘式微孔增氧盘,并设置空中防鸟网和地面防鼠网,防止养殖敌害。

2.池塘准备春季放苗前,用甲氰菊酯和生石灰清塘,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和增氧颗粒等改善底质。

池塘加水后,用糖蜜发酵液、酵母菌、腐植酸钠、磷酸二氢钾、光合芽孢乳酸杆菌等多种物质综合调节水质,为放苗时创造适宜的养殖水质。

在池塘周边可以少量栽种水生植物,以利于遮阳和改善水质。

水产植物品种可选择茭白、空心菜、莲藕、水葫芦、凤眼莲等。

二、苗种培育1.水花放养清明后气温回升,泥鳅开始繁殖,5月初放养泥鳅水花。

见表1。

表1泥鳅水花放养和收获情况时间(月.日)5.2放养规格水花池塘面积(亩)5亩放养量(万尾)70总放养量(万尾)350成活率(%)30出塘小苗数量(万尾)105水花入池前施用氨基酸肥和光合细菌培育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泥鳅苗入池后便可摄食充足、适口的天然饵料。

水花经过10~15天培育,长到规格3~4厘米的小苗,此间不投喂任何食物,只吃原先培养的浮游生物。

2.小苗分塘养殖规格3~4厘米的小苗个体明显比水花大,此时食性也已改变,为适应小苗的生长,开始分塘养殖。

养殖户也可直接购入3~4厘米的小苗。

见表2。

表2小苗放养和收获情况时间(月.日)5.14放养规格(厘米)3~4池塘面积(亩)5亩放养量(万尾)5成活率(%)80出塘数量(万尾)20三、商品泥鳅养殖管理小苗经过10多天培育,长到规格5厘米左右开始捕捞,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苗种移入经消毒过的池塘进行商品鳅养殖(苗种放养情况见表3)。

台湾泥鳅健康养殖的日常管理的六个关键步骤

台湾泥鳅健康养殖的日常管理的六个关键步骤

台湾泥鳅健康养殖的日常管理的六个关键步骤台湾泥鳅是杂食性鱼类,饲料和肥料来源广。

动物性饲料有蚕蛹、蚯蚓、螺蛳、河蚌、小鱼及动物内脏等;植物性饲料有米糠、麦麸、豆渣、豆饼以及其他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还有水生的天然饵料,如水蚤、丝蚯蚓、小昆虫等。

小规模养鳅,可在附近的大水面比如湖泊、水库、河沟捞取。

无论采用哪一种饲养方法饲养台湾泥鳅,都离不开日常管理工作。

一、投饵施肥1.饵料和肥料的种类台湾泥鳅是杂食性鱼类,饲料和肥料来源广。

动物性饲料有蚕蛹、蚯蚓、螺蛳、河蚌、小鱼及动物内脏等;植物性饲料有米糠、麦麸、豆渣、豆饼以及其他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还有水生的天然饵料,如水蚤、丝蚯蚓、小昆虫等。

小规模养鳅,可在附近的大水面比如湖泊、水库、河沟捞取。

若是较大规模养殖台湾泥鳅,可自己利用田边地角培育活饵料。

2.施肥投饵与饲养其它鱼类一样,施肥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培养水中的浮游生物,以作台湾泥鳅天然饵料。

肥料主要有人畜粪便(有机肥料)或化肥(无机肥料)。

投饵主要是人工制作的配合料。

另外,据养鳅者反映,蚕蛹是台湾泥鳅最理想的食物,用蚕蛹养出的台湾泥鳅,个体肥短、肉厚、含脂量高、骨胳较软、食用价值高。

可购蚕蛹,再辅以其它饵料,具体要根据台湾泥鳅的需要配以其它适宜饵料。

在渔一畜一农综合经营措施中结合来养台湾泥鳅,可多渠道自给自足地解决饵料和肥料问题。

3.投饵施肥的方法投饵是将饵料与腐植土混合成粘性团状进行投喂,饵料投在固定的食场。

要注意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水温时,台湾泥鳅对饵料的不同要求,以调整饵料的种类及投喂量。

水温在20℃以下时,植物性饵料约占60%~70%,动物性饵料占30%~40%;水温20℃以上时,逐渐调整为以动物性饵料为主。

具体是:水温在20~24℃,动物和植物性饵料各占50%;水温25~27℃时,动物性饵料调到60%~70%,植物性饵料降到30%~40%;水温在28~30℃时动物性饵料又降到50%或更低。

投饵量也要随着水温的变化而调整,一般每天投饵量为:3月份,投饵量为台湾泥鳅总重的1%~2%;4-6月份,投饵量为台湾泥鳅总重的3%~5%;7-8月份,投饵量可增加至台湾泥鳅总重的10%~15%;到9月份,投饵量则逐渐下降至台湾泥鳅总重的4%。

泥鳅养殖技术要点

泥鳅养殖技术要点

泥鳅一、养殖品种简介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泥鳅养殖品种为台湾泥鳅,属于大鳞副泥鳅的一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和台湾西北部的浅滩河流。

二、主要养殖技术要点1.池塘建设选择光照良好,通风,水源好,交通便利的场所建设池塘。

土壤为中性黏质土壤,单个池塘面积为2~10亩为宜,水深在1~1.5米。

池塘挖好后马上安装好围网,围网高度为80cm,网片为9目以上的聚乙烯材质,天网也需要在放苗前搭建完成。

2.清池消毒在放苗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生石灰的毒性在7天后消失就可进水培肥。

3.苗种放养下塘时苗种袋内外的温差不能超过2℃,放苗前应先将苗种在3%的食盐水5分钟后再下塘,同时全池泼洒“应激维C”。

苗种放养的密度为3-10万尾/亩,具体根据池塘条件而定。

4.饵料投喂建议泥鳅的投喂采用少量多餐的投喂策略,每天投喂4餐,早上7:00、上午11:00、下午14:00、晚上18:00各投喂一次,也可根据天气和季节适当减少投喂次数和调整投喂时间。

投喂率为3月1~2%,4~6月2~4%,7~8月4~6%,9~11月3~5%。

另外可以用高温期用沉水料常温期用膨化料的策略来交替投喂,减少高温期上下层水体温差带来的应激。

同时日常的内服也要做好,做好肝脏和肠道的保养可以有效减少肠炎等疾病的发生。

5.水质调控在整个泥鳅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在中后期,由于投喂量的增加,残饵和粪便大量积累到塘底,泥鳅塘的水质很容易恶化,蓝藻爆发,倒藻等情况会伴随着整个高温阶段,要定期使用粤海“501”+富水美来改底调水。

三、疾病防控1.小瓜虫病:病原为小瓜虫,如环境条件适于此病,几天内可使全部鱼死亡。

小瓜虫入侵鱼体后会在体表形成大大小小的白点,肉眼可见。

防治措施:保持水体的肥度,肥水可有效降低感染小瓜虫的概率。

2.水霉病:鱼体受伤被感染后,受伤的部位会长处灰白色棉花状菌丝体。

主要防治措施:在捕捞、运输或放种过程中尽量不要使鱼体受伤,在捕捞、运输或放种之后用3%食盐水浸浴15-20分钟,水体中使用碘或者二氧化氯消毒。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1. 池塘养殖:使用池塘或水池进行泥鳅养殖是常见的方法。

首先,选择适宜的水质和水源,确保水体清洁且富含氧气。

然后,在池塘中建造适当大小的养殖池,并提供合适的底质和遮蔽物。

定期检查水质和温度,进行必要的饲料投喂和管理。

2. 水生态循环养殖:水生态循环养殖是一种环保的养殖方法。

通过建立完善的循环系统,将鱼粪和废料转化为养分供应,使养殖水体得到净化和循环利用。

该方法可以提高水质和养殖效益,并减少对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

3. 水产箱养殖:水产箱养殖适用于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泥鳅养殖。

养殖箱可以是塑料桶或钢筒,具有适当的通气和排水系统。

在箱内提供合适的底质和遮蔽物,并定期检查水质和温度,进行饲料投喂和水质调整。

4. 好氧厌氧养殖:好氧厌氧养殖是一种综合利用水体中的氧气和厌
氧条件的养殖方法。

通过合理调控水体氧气和有机负荷,促进泥鳅的生长和繁殖。

这种养殖方法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以确保水体中的氧气供应和有机物的分解。

5. 水温控制:泥鳅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适宜的水温范围可促进其生长和繁殖。

根据泥鳅的品种和生长阶段,合理控制水温是关键。

使用加热和降温设备,调节水温以满足泥鳅的需求。

此外,合理的饲料管理、疾病防控、定期清理养殖环境和密切观察泥鳅的行为和健康状况也是成功养殖的重要因素。

请注意,养殖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可能因地区、设施条件和养殖规模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建议咨询当地的养殖专家或相关机构,获取更详细和适用的养殖技术指导。

养殖台湾泥鳅投料喂养的三个注意事项

养殖台湾泥鳅投料喂养的三个注意事项

养殖台湾泥鳅投料喂养的三个注意事项
台湾泥鳅是无胃鱼,排空速度特别快,其肠道通常是前半段用来消化食物,后半段用来呼吸,饵料在肠道中的消化时间很短。

投喂不当就会产生胀气,消化不良,引起肠炎。

在投喂时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台湾泥鳅投苗后开始适量投饵,饲料以蛋白质含量在
36%∼38%的膨化饲料为好,膨化料由于水中稳定性好,消化吸收率高,散失率低于硬颗粒料,所以大规模养殖应投喂粒径适合鳅苗口径的膨化料,既可满泥鳅长时间摄食,又能减少浪费。

第一代纯种台湾泥鳅苗,鱼苗下塘适应能力强,养殖效益好。

2、台湾泥鳅具有贪食的特点,在养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过量投喂,原则上以喂七成饱为佳,一般投喂控制在1小时吃完为宜,30分钟内吃完表明要加料,2小时还没吃完,要适当减料。

投喂膨化饲料,投喂前先把膨化料用适量的水浸泡,让膨化料充分吸水膨胀再喂,以免台湾泥鳅进食太多影响到肠道呼吸功能。

3、台湾泥鳅的摄食跟水温有很大关系,水温12℃以下不用投喂,18℃以下每天投喂一次,18℃以上每天投喂两次,若水温高于30度或低于12℃时,投喂量应减少甚至不投喂。

台湾泥鳅最适宜的生长水温在22℃∼30℃,当水温在25℃∼28℃时,食欲旺盛,捕食强烈,生长迅速,可多投喂。

但投喂时还应水质、天气、水温、摄食情况灵活掌握,以既让鱼吃饱,又不剩残饵为度,达到即可节省饲料、又不败坏水质,保持良好水域环境的目的。

台湾泥鳅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台湾泥鳅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台湾泥鳅池塘高效养殖技术付永进;曹烈;叶本祥;廖亚明;江敏;晏有水【期刊名称】《科学养鱼》【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1页(P27)【作者】付永进;曹烈;叶本祥;廖亚明;江敏;晏有水【作者单位】江西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332000;江西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332000;江西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332000;江西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332000;江西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332000;江西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332000【正文语种】中文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于2015年开展了人工养殖台湾泥鳅的试验,以求摸索出适合本地区的高效养殖台湾泥鳅技术。

现介绍如下:1.池塘消毒鳅苗放养前20天对池塘全面消毒,消毒时池内水深15厘米,每亩用100千克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

2.饵料培育7天后池塘注入新水80~100厘米,EM菌500克/亩和生物肥水宝400克/亩全池泼洒培养天然饵料。

3.苗种投放4月6日投放规格为5厘米的夏花鳅苗8万尾(购自广东佛山),每亩搭配100克/尾的白鲢鱼种80尾、花鲢30尾。

4.驯化鳅苗下塘3天后开始驯化投喂,投喂方法分两个步骤进行,一是分散投饵→集中投饵,二是水下投饵→水面投饵。

投喂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进行。

经过10~15天的投喂,鳅苗全部聚集水面觅食。

5.投饵驯化成功后用特种鱼膨化料(粗蛋白质含量40%)进行日常投喂,采用投饵机投饵。

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午投喂日饲量的1/3,傍晚投喂日饲量的2/3,日投饲率3%左右,具体视吃食情况而定。

6.水质管理前期随着水温逐步回升,每周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20~30厘米,直至池塘水位达到2米。

高温季节,水质变化较快,为防止池水过肥和老化,每月需换水1~2次,每次换水量为30厘米左右,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

7.日常管理坚持早晚巡塘,定期检查进水口和排水口以防台湾泥鳅逃逸。

时常检查拦鸟网,打开驱鸟器,防鸟害。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科普惠农养殖世界YANG ZHI SHI JIE俗话说泥鳅黄鳝不可能拉到一样长,但泥鳅的重量可以超过黄鳝已成事实,颠覆了人们对泥鳅的概念,台湾泥鳅个体重量能达到250g/条以上,是本地泥鳅的10倍以上。

近年来引进台湾泥鳅品种在重庆市梁平等区县养殖后,获得了大面积的成功,产量和效益得到大幅提高。

台湾泥鳅作为特色效益渔业主推养殖品种,特别适合“稻鳅双千”项目养殖,能有效促进渔业增收,农民增效,弥补市场泥鳅供应不足,为丰富市民的菜篮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台湾泥鳅有其独特的养殖技术。

1台湾泥鳅的特点台湾泥鳅与传统养殖的本地泥鳅相比,具有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养殖周期短、耐高温、抗病力强、经济价值更高等优点。

台湾泥鳅相比本地泥鳅适应环境能力更强,在我国南北地区都可以大面积养殖。

从水花到成品鱼,养殖5个月即可上市,且平均个体重可达100g/条左右,最重的可达到250g/条以上,其个体重量是本地泥鳅的数倍。

台湾泥鳅池塘专养一般每667m2产量在2000kg以上,最高每667m2产量可达5000kg。

台湾泥鳅营养价值高,含有40多种氨基酸,对提高人体的肠胃代谢功能和提高免疫力都有显著的作用。

台湾泥鳅适宜多种方式烹调,肉质爽脆嫩滑,口感稍粉,没有本地泥鳅绵软和有嚼劲,比大鳞副泥鳅容易脱骨,作为滋补佳品早已摆上家庭、酒店的餐桌,具有非常大的消费潜力,台湾泥鳅近几年来发展势头迅猛。

2台湾泥鳅的养殖条件泥鳅养殖应选择水源可靠、水质清新且无污染、进水与排水方便的池塘,土质应为中性、微酸性的黏质土壤,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确保用电。

养殖池多为长条形,单口面积2000~2666m2,池深0.8~1m,水深可保持在0.5~0.7m,并夯实池壁泥土。

沿池塘四周用网片围住,网片下埋至硬土中,上端高出水面20cm,可有效防止泥鳅逃逸和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养殖池。

池内铺放厚约15cm的肥沃河泥或富含有机质的黏土。

进水口高出水面20cm,出水管设置在池塘底部,平时封住,进水口和排水口均用密网布包裹。

台湾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台湾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台湾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要点1.养殖池塘台湾泥鳅养殖池塘应靠近水源充足地方,水质清新且无污染,池塘进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的粘质土壤,阳光充足,交通便利,电力有保障。

池塘面积为几亩~十几亩均可,池水深80cm~100cm。

清塘消毒:池塘留水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或漂白粉15公斤清塘消毒。

2.鳅种放养:最好选择台湾泥鳅(又名真台湾泥鳅)或大鳞副台湾泥鳅养殖。

清塘消毒(7天)毒性消失后注水20-30厘米深。

在池塘向阳一侧施足基肥,并将池水加深至40-50厘米。

3天后投放鳅种,鳅种放养前,用8ppm~10ppm的漂白粉溶液进行消毒,水温在10℃-15℃时浸洗20分钟-30分钟。

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水面放体长3-5厘米的鳅种100-150尾,或体长6厘米以上的鳅种60-70尾。

放养密度根据水源条件及技术力量适当增加或减少放养量。

在台湾泥鳅养殖池中,也可适当搭配放养一些生活在水体中上层的鱼类,如青、草、鲢、鳙鱼等鱼种,不宜搭配放养罗非鱼、鲤鱼、鲫鱼等品种。

3.饲料投喂:设置食台定点投喂,一般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台湾泥鳅体重的4-8%。

具体投喂量看水质、天气、台湾泥鳅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水温超过30℃或低于12℃时以及雷雨天应少投喂甚至停喂。

4.日常管理:注意保持池塘水质的肥、活、嫩、爽,水色以黄绿色为佳,每周应换水1次~2次;坚持每天巡塘3次,注意池水的水色变化和台湾泥鳅活动情况;定期投喂预防鱼病的药饵;勤打扫饲料台,并定期消毒;发现病死台湾泥鳅立即捞出,防止感染其他台湾泥鳅,并及时治疗;对进水口、排水口、塘埂等要经常检查,发现漏洞及时修补;在气候环境发生突变时,如天气闷热、气压低、有雷阵雨或连日阴雨,应注意观察成鳅是否浮头,浮头严重时应及时充注新水;发现鸟类及时驱赶或张搭防鸟网;做好养殖记录。

5.常见病害的防治(1)水霉病由水霉、腐霉等真菌感染所致,大多因鳅体受伤导致霉菌孢子在伤口繁殖并侵入机体组织,肉眼可见发病处生长有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物,防治方法是用400ppm的碳酸氢钠(小苏打)与食盐配制而成的混合液全池泼洒。

养殖台湾泥鳅技术经验重点有哪些?

养殖台湾泥鳅技术经验重点有哪些?

养殖台湾泥鳅技术经验重点有哪些?台湾泥鳅在生长速度方面有明显优势,在南方(主要是广东省),春季养殖台湾泥鳅格不但可以避免大部分敌害生物,还可以和北方泥鳅养殖高峰错开,那么养殖台湾泥鳅技术重点有哪些?一、选好合适池塘;选择水源便利、黏土为主,没有渗漏的池塘;最好设置防鼠、鸟等设施。

二、放苗前工作;1.进水处理:浅水(不超30公分)使用石灰或漂白粉等清理野杂鱼等;进水需使用80目左右滤网防止敌害进入;够水深后(1.2-1.5米),使用40-50斤茶麸再次毒杀可能漏网的野杂鱼等敌害;2.培底处理:20-50斤一亩发酵腐熟粪肥培育底泥,以稳定前期因水温不高、吃料不足(肥度不足)造成的水色剧变。

3.试苗和解毒工作:当水色趋于稳定后,试苗;试苗存活率100%后,解毒,准备放苗格(800-1000条/斤)。

三、放苗工作:1.放苗当天,使用“元康”、“泼洒姜”补充体能、镇静、抗应激和促使伤口愈合;2.放苗第二天,使用“健康一号”补充苗种的体能;3.放苗第三天,同第二天。

这样处理后的苗格,活力好、开胃、健康。

四、养殖管理:1.投喂:台湾泥鳅生长速度快,营养需求高,春天水温偏低,吃食不多,建议使用高蛋白的南美白对虾饲料;吃食时间控制在两小时左右一餐,一天最好投喂三至四餐;2.调水:一周左右泼洒一次“元康、泼洒姜”,以保持水色不大变、保持食欲;3.改底:一周左右使用一次“安蓝、底丹”合剂,或“底露”,降低水体残余污染物质;4.内服:内服“虫虫草+健康一号”,护肝兼防寄生虫;5.防病:只要上述水质、底质等处理好了,发病率非常低!6.增氧:只要采食前后,不停增氧机;白天8:00-16:30分,基本开足,其余时间,可以少开或不开;最好有测氧仪,更好合理安排开启增氧机。

五、特殊事件:1.指环虫感染:泥鳅经常感染指环虫,一般正常天气,采食量降低、皮肤有红点、烂身、烂嘴时,很可能是感染了指环虫。

特效:“甲苯咪唑”是指环虫的克星!一般100g/天,连续两天。

台湾泥鳅人工繁育及鳅苗养殖技术

台湾泥鳅人工繁育及鳅苗养殖技术

台湾泥鳅人工繁育及鳅苗养殖技术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第6期韩新荣陆静姚德强台湾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被誉为“水中人参”,市场需求量大;其生长快、食性杂、抗逆性强,养殖周期短,成本低,便于运输,养殖效益高,近年来颇受杭嘉湖地区养殖户青睐,苗种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主要介绍桐乡地区河山张氏家庭农场台湾泥鳅的人工繁育关键技术,以及水花苗、寸片苗的培育技术。

一、种鳅的培育每年的4-7月和9-10月,为本地区台湾泥鳅的人工繁育期。

挑选体型端正,无病无伤,2-4龄的亲本,雌鳅体长20-25cm,体重80-150g,腹部膨大饱满、柔软而有弹性,将肚皮朝上,能看到卵巢的轮廓,且目视有透明感,颜色显微红;雄鳅体长15-20cm,体重40-80g,发育良好。

将挑选好的种鳅放养到室内水泥池进行强化培育。

培育池长10m,宽3m,水深0.5m,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种鳅放养密度25kg/㎡,微流水养殖,投喂种鳅专用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种鳅体重的2%,早中晚各1次。

早晚巡塘,观察养殖水质及种鳅摄食、活动情况。

催产前半月开始流水和增氧机曝气刺激,促进性腺发育。

二、人工催产水温达到20℃以上即可开始人工催产。

提前一周在种鳅饲料中添加适量中药催情素拌料投喂,增加种鳅性腺成熟度和发育统一度。

中药催情素主要成分为黄芪、淫羊藿、益母草、当归等中药提取物。

进行人工催产时选择性腺发育成熟的种鳅,要求雌鳅身体圆大,轻压腹部有无色透明的卵粒流出,雄鳅精液充沛,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于人工挤卵前一天的晚上8点开始打催产针。

催产针以高效催产精(100mg/支,主要成分地欧酮)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125 μg/支)各1支混合,加50mL生理盐水配成催产试剂,约为注射5kg泥鳅的量。

用连续注射器,采用背鳍肌肉斜45度角注射,雌鳅注射0.35-0.4ml,雄鳅用量减半。

催产雌雄比例20:1。

注射完成后的雌鳅暂养于水泥池网箱内,雄鳅暂养于水桶中。

台湾泥鳅成鱼养殖试验总结

台湾泥鳅成鱼养殖试验总结

台湾泥鳅成鱼养殖试验总结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第21期覃栋明朱瑜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

近年台湾泥鳅鱼苗在国内已能批量人工繁殖,商品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效益较好,笔者根据养殖试验,现将台湾泥鳅成鱼养殖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一)池塘的环境条件养殖台湾泥鳅,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以5亩以内为宜。

要求池深2.5~3.0m,水深1.5~2.0m。

池塘最好是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长宽比为2∶1或3∶2。

池底要求平坦,或略向排水口倾斜,以利于干池捕鱼。

进排水方便。

土质对泥鳅质量有较大影响。

池塘的底质以壤土为好,壤土的保水力和保肥力适中,池水不致太浑,底泥不会过深,饵料生物生长好,又便于操作管理。

在壤土底质的水域中养出的泥鳅体色黄,肌肉厚,骨骼软,味道鲜。

塘底淤泥过多,易造成缺氧和藏污纳垢,易发生鱼病。

池塘的淤泥深度以5~10cm为宜。

养殖用水以含氧量高,水质良好,无污染的江河、湖泊、水库、温泉水等为好。

一些水源紧张的地区,也可使用井水作为养鱼池的水源,但要经过曝晒,以升温和增氧;一些工厂(如电厂、平板玻璃厂等)排放的无污染的废水,也可养殖台湾泥鳅。

池塘内安装1~2台叶轮式增氧机或射流式增氧机。

最好在离池塘四周池壁30~50cm处安装围网(围网一般与池堤等高),使台湾泥鳅不靠近池壁,以此来预防老鼠和蛇的残食;在池塘上方搭建聚乙烯网或尼龙网,防止鸟类对泥鳅的攻击。

(二)池塘清整与消毒放养鱼种前,彻底清除池塘周边的杂草和池塘内的杂物,堵塞池壁的漏洞,维修进排水口,做好防洪、防逃准备工作。

池内留水10cm,用生石灰与茶麸混合清塘。

(三)进水培养基础饵料生物用生石灰与茶麸混合清塘后第2~3天,施放经发酵的有机肥(猪粪或鸡粪)培育饵料生物(培育枝角类等为主),每亩用量为100~150kg,同时向池塘注水80~100cm。

水温在25~32℃,在正常情况下,施肥后7天左右饵料生物就会培养起来,池塘水色以黄绿色、茶色为好,施肥后每天要注意观察水色,以确定是否需要追肥,要求在枝角类高峰期(大的枝角类肉眼可见)时放鱼种下塘。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在分类学上,台湾泥鳅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台湾泥鳅属,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普遍分布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的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水域中。

为增加有效供给,发展台湾泥鳅规模化养殖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台湾泥鳅人工繁殖及池塘规模化养殖技术作一简要介绍。

一、台湾泥鳅人工繁殖1.亲鳅的选择与雌雄鉴别人工繁殖用的亲鳅一般不宜长期蓄养,最好采集临近产卵期的天然台湾泥鳅经强化培育后用于人工繁殖,亲鳅采集时必须选择2龄以上、体型端正、体质健壮、粘液较多、健康无伤的成熟台湾泥鳅。

雌鳅要求体长18cm、体重30g以上,腹部膨大柔软、富有弹性;雄鳅要求体长12cm、体重15g以上,胸鳍上追星明显。

雌雄鉴别时,成熟的雌鳅个体明显大于雄鳅,雌鳅胸鳍宽短、末端钝圆、呈扇形,腹部明显突出,身体呈园柱形,生殖孔外翻且呈红色;雄鳅体型细小,胸鳍狭长、末端尖而上翘,第二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鳍条上有追星。

2.人工催产催产前必须备齐常用器具,包括:直径6cm的研钵2只,用于研磨脑垂体和精巢;容量为1mL~2mL的医用注射器数支,以及4号注射针头数枚,用于亲鳅注射催产剂;解剖剪刀、刀、镊子各2把,用于摘取精巢;水盆或水桶数只,用于亲鳅产前暂养;毛巾数条,家禽翅膀上的硬质羽毛数支,1000mL细口瓶1只,20mL或50mL吸管2支,白色搪瓷碗数只。

台湾泥鳅人工催产时间要比天然繁殖晚一些,要求水温稳定在20℃以上。

催产药物一般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垂体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每尾雌鳅注射HCG约300国际单位~400国际单位,或鲤鱼垂体1个,或LRH-A约5μg~10μg,雄鳅剂量减半;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注射,也可采用体腔注射,雌鳅注射剂量为0.2mL,雄鳅注射剂量为0.1mL,注射深度为2mm;注射时间以台湾泥鳅于次日凌晨达到发情高潮为标准。

注射后的亲鳅放入规格为2m×1m×0.5m的网箱内,每只网箱放养亲鳅50组,雌雄比例为1∶1.2~1.5,同时在网箱内放置若干鱼巢。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回复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回复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回复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发展相对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1. 池塘养殖:泥鳅适宜在泥质底质、淡水流动或停滞的水域进行养殖。

通常可以选择池塘作为养殖场所,搭建起合适的养殖设施。

2. 合理布局:在池塘中设置水道、滤池等设施,以确保水体流通,维持泥鳅的生活环境。

3. 饲料管理:泥鳅适宜以活饵或人工饲料为食,常用的饲料有鱼饲料、蚯蚓等。

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泥鳅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4. 疾病防治:定期进行水质检测,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减少疾病的发生。

如有需要,可以使用合适的防疫药物进行疾病防治。

5. 科学养殖管理:注意控制养殖密度,及时清理和更换池塘底质,保持水质清洁。

同时,定期观察泥鳅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饲养方式和管理措施。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台湾泥鳅养殖技术,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具体的养殖技术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台湾泥鳅养殖方法

台湾泥鳅养殖方法

台湾泥鳅养殖方法台湾泥鳅养殖方法方法一:地面养殖•场地选择:选择具备良好通风、光照充足且水源充足的场地,同时避免水土流失的地方。

•场地准备:清理场地,去除杂草和其他污染物,并确保场地平整。

•池塘建设:根据养殖规模选择合适的池塘大小,挖掘池塘并确保池塘底部有一定的坡度,方便排水。

•池水准备:填充水源,尽量选择纯净的水源,并充分通水、排净池底淤泥。

•鱼苗投放:将泥鳅鱼苗均匀投放到养殖池中,避免鱼苗过度密集。

方法二:水泥池养殖•水泥池建设:选择合适大小的水泥池,确保池底及池壁光滑,避免泥鳅受伤。

•池水准备:填充水源,建议使用流动的清水,并加入适量的草木灰平衡水质。

•鱼苗投放:将鱼苗均匀投放到水泥池中,注意避免过度密集。

•池水管理:定期检查池水的温度、PH值和溶解氧含量,及时进行通风和换水。

方法三:塑料桶养殖•桶选择:选择大小适宜的塑料桶,较为常见的是30L和50L的塑料桶。

•桶准备:清洗干净塑料桶,并在桶底部钻孔,以便排水。

•桶水准备:准备好适量的水源,并加入草木灰等物质调节水质。

•鱼苗投放:将鱼苗均匀投放到塑料桶中,注意避免鱼苗过密。

•水温管理:控制水温在适宜的范围,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泥鳅的生长。

方法四:水产箱养殖•水产箱选择:选择具备良好密封性的水产箱,保证泥鳅免受外界干扰。

•箱水准备:填充适量的水源,并加入适量的底泥和草木灰等物质调节水质。

•鱼苗投放:将鱼苗均匀投放到水产箱中,避免过度密集。

•饲料投喂:根据泥鳅的食欲情况,适量投喂饲料,并注意饲料的种类和质量。

•定期维护:定期清理水产箱内的杂物和废料,并保持水质清洁。

以上是台湾泥鳅养殖的四种常见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和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养殖方法可以更好地进行泥鳅养殖,并取得良好的养殖效果。

方法一:地面养殖•温度控制:在夏季高温时期,可以使用遮阳网或搭建遮阳棚来降低水温,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饲料投喂:选择优质的泥鳅专用饲料,并根据泥鳅的生长阶段和体重进行合理的投喂,避免过度喂养造成浪费和污染。

强势新型品种—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强势新型品种—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强势新型品种——台湾泥鳅养殖技术■周德勇科普惠农YANG术h i ji s h u】一、行情与规划近几年,泥鳅养殖发展较为 迅速,养殖面积逐年增加,成鱼价格也呈下降趋势,但1-5月份的鱼 价始终维持在较髙水平,具有较 大的盈利空间。

因此,在广东地区 养殖泥鳅以秋冬和早春季节为首选。

目前市场对40 ~60兀/kg的成 品鱼需求较大,为了获得比较髙的产量,可考虑将放养密度适当提髙,建议6 ~8万尾/667 m2较为 适宜。

二、投喂管理(一)饲料选择蛋白含量在36%~39%为好。

低温期投喂髙蛋白,髙温期适当降低蛋白;前期髙蛋白,后期适当降低蛋白。

建议前期喂对虾料(0#、1#),中后期喂沉水泥鳅料(2#、3#)。

400条前喂0#;200 ~440条喂1;80~200 条喂1.2颗粒;80条以后转1.6颗粒。

(二) 投喂方式全塘沿边投喂或是喂半塘(“7字型”),基本原则是放苗密度越大,要求喂料区越大。

(三) 投喂控制水温24 ~30^C时,料缯(两个放在池塘不同区域)控制在1h左右吃完为宜,每天投喂3 ~4餐,可以通过刮底来辅助判断。

由于泥鳅贪食,且经常在料缯附近成群觅食,导致测料不准,建议结合投喂率进行控制:100条前日投喂率7-8%;50~100条日投喂率5% ~6%;20~50条后日投喂率3%~4%;20条以下2%~3%。

低温期适当降低投喂率,并延长投喂时间。

三、水质调控(一) 前期水质调控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早期常以水蛛、水蚯蚓、藻类、悬浮有机颗粒为食,逐渐驯化后可以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摄食天然饵料可以帮助苗种增强体质和提髙存活率。

因此,在养殖前期可以使用发酵饲料培水。

(二) 中后期水质管理泥鳅食量大,中后期水质管理主要以换水为主,当水质黏稠,泡沫多时,一次性换水20 cm,低温情况下后期一周左右换水一次。

水源状况差的情况下,建议控制放养密度和定期(7~10d1次)进行改底、调水。

(三) 溶氧管理泥鳅腮、皮肤、肠道均具有呼吸功能,可耐受0.1mgL的极低溶氧,基本不会因为缺氧而窒息死亡;但当水体溶氧低时,肠道呼吸的比例会提髙,对摄食和消化会造成一定影响,使得肠胀气32 |科普惠农yangzh U H U科普惠农的出现机会增加,建议溶氧保持2mg/L以上。

北方养殖台湾泥鳅的技术要点

北方养殖台湾泥鳅的技术要点

北方养殖台湾泥鳅的技术要点【常见问题】北方养殖台湾泥鳅的技术要点图:台湾泥鳅【专家解答】1、池塘及苗种投放养殖台湾泥鳅的池塘一般选择浅水地带,宽度在20-30m左右,长度可在100m左右,及选择长大于宽的浅水池塘。

注水深度在1m左右为宜,池塘水草所占比例不要太高,没有则更好,这样可以减少泥鳅敌害。

台湾泥鳅善于逃跑,因此在鱼池的进出水口需要设置过滤网,还要建立围网,以免泥鳅逃逸。

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彻底清塘后方可放入苗种,主要方法操作与养殖其他鱼类一样。

一般在清塘后15天左右可放苗,放养密度需科学合理安排,建议每亩投放规格3cm左右泥鳅苗种2万尾左右,挑选活力好且规格一致的苗种,同时可套养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利用生物调节水质,防止藻类爆发。

2、养殖水质的管理台湾泥鳅对于水质的要求并不是十分苛刻,化学品或其他污染物不超标的水均可养殖。

台湾泥鳅耐受低氧及高氨氮环境的能力较强,适合在肥水中养殖,因此可施放一定量的有机肥料,池水透明度维持在25cm左右即可。

定期对养殖池塘水质进行监测,定时换水消毒,改良底质。

3、饵料饲喂泥鳅食性较贪,且泥鳅为兼肠道呼吸,因此在饲料投喂方面切不可量大,以免泥鳅由于过食造成肠道损伤诱发肠炎。

建议在放苗前一个月可投喂粉碎料,一个月后投喂小粒径饲料。

饲料质量要求蛋白优质营养均衡的全价饲料。

台湾泥鳅属底层鱼类,喜静,则投放饵料时间选择在早晨和傍晚为佳,水温控制在25摄氏度为宜。

台湾泥鳅养殖成败的关键更在于日常管理,按时巡塘,注意观察泥鳅活动及摄食状况,及时检查活力不佳的泥鳅,捡出死泥鳅以免病菌较差感染。

随时监测水质状况,尤其养殖泥鳅的水体较肥,更容易引起鱼类缺氧浮头,及时注入新水,避免泛池。

防逃逸及防天敌,也是养殖泥鳅的关键,大雨或者暴雨使得水体升高,极其容易造成泥鳅逃逸,平时应该多检查防逃设备是否完好;同时为防止泥鳅天敌,还应在池塘上方搭建天网,四周进行围网,以免水蜈蚣、青蛙、老鼠及鸟类等侵害泥鳅。

台湾泥鳅高效精养实用技术

台湾泥鳅高效精养实用技术

台湾泥鳅高效精养实用技术“养护”新理念就是在“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科学理念基础上注重池塘养殖环境,以及养殖对象体内微生态环境的健康养护。

一.台湾泥鳅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是2011年兴起的一个水产养殖品种,与其他品种鱼相比,台湾泥鳅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利润空间大的优势。

目前,广东地区台湾泥鳅的养殖在国内比较集中和成熟,而广东的主养区集中在江门新会(主要是三江镇、睦洲镇和大鳌镇)、珠海斗门、惠东一带。

二.泥鳅开花泥鳅养殖过程:一般选用健康性腺成熟泥鳅作为亲鱼(母鱼),打针催产,之后挤卵受精,两天后形成水花卖给养殖户(约50~100多万/亩),一个月后养成小苗(1斤约1000~1500条),放到塘口进行泥鳅成鱼养殖。

泥鳅开花的两个关键控制点:1.肥水培藻,保健养苗放苗前的肥水培藻对泥鳅开花至关重要。

施基肥可选用六抗培藻膏(或藻幸福)+新活菌王(或乳酸宝),肥水可以增加水体中多种营养元素,促进藻类和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不仅可以为泥鳅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同时可以起到解毒、净水、稳水的作用。

这直接影响泥鳅开花的质量和养殖的效益。

2.pH值稳定,控制氨氮泥鳅鱼花在水体pH值过高、水体溶氧过高的条件下,容易导致泥鳅下颚的位置出现气泡,出现在水面漂浮、游动困难,停尸(诈死)、不摄食的现象,一旦爆发,会导致泥鳅大量死亡。

所以,保持水体稳定,平衡藻相和菌相对泥鳅的养殖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养殖重点:既要培养优质的开口饵料,又要控制pH值。

◇培养原则:以菌为主、以肥为辅,菌、肥两者发酵后使用。

◇卓越方法:将乳酸宝(1桶5~6亩)或新活菌王与奶黄金(1包8~10亩)或健苗宝混合浸泡发酵一夜后全塘泼洒,这既可以控制pH 值,又可培养有益藻类,轮虫、枝角类、跳蚤等,为泥鳅提供优质的开口饵料。

三.选苗放苗清塘进水后,放苗前可使用百安威(2亩/瓶),消除水体中的有害菌;第二天用净水王或解毒超爽(3亩/瓶)解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资料内参资料目录一.水池泥鳅养殖----------------------------31.选址要领----------------------------32.种苗投放-------------------------------43.日常管理-------------------------------4-10二.稻田泥鳅养殖----------------------------111.稻田选地-------------------------------112.种苗投放-------------------------------113.日常管理-------------------------------12三.莲藕泥鳅套养-----------------------------131.莲藕选址选种-------------------------------132.种苗投放-------------------------------133.日常管理-------------------------------14 -15四.茭白泥鳅套养------------------------------151.茭白选址选种-------------------------------152.种苗投放-------------------------------16-173.日常管理-------------------------------18五.黄鳝泥鳅套养------------------------------191.黄鳝泥鳅喂养要领-------------------------------192.种苗投放-------------------------------203.日常管理-------------------------------21水池养殖技术一.养殖池的选址: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可靠,水质清新无污染,避免干旱与洪涝等影响。

进水与排水方便的池塘,土质为中性,微酸性的粘质土壤,光照充足,交通方便,确保正常用电。

二.池塘的开挖建造:养殖池多为长方形,建议单口面积最好1-5亩,最好东西长、南北宽,不宜超过30米,池塘水深建议1.5米-2米,当然条件允许可再深点更好。

长方形池塘是为了方便观察和投喂时泥鳅都能吃到食物,如果太宽中间的泥鳅就吃不到了。

三.进出水的安装:1.一般为长方形做比较,如果哪头进水比较容易些设为进水处,进水处池底略高一些,另一头低作为排水处,池底坡度为20厘米左右。

进水管前端用100-120目密网防护,以防野生杂鱼和鱼卵或虫卵进入,进水要无工农业药物残留。

外出水口离池梗50-70公分。

出水处一定要夯实土壤,防止松动漏水,泥鳅逃跑,用水泥混泥土加牢排水管,内排水口用砖切成外八字形直到平塘梗以便人去排水操作和保护水管。

2排水管的安装,埋在池底的排水管要出塘梗30-50厘米,防止冲塌塘梗。

3.安装材料需200pvc管一个200直接160pvc管一个160弯头4.外200PVC管剧口成网状,和底排水管垂直成90度直角,200pvc管剧口从上到下,内排水管160pvc管只剧上端,计划排水多少,就剧多少公分。

如果想固定水位在1.5米的话,200PVC管从上到下全剧口,160PVC管在1.5米以上剧小口,那么水到1.5米时自动流出。

5.6.如果池塘水流较多时建议多留1-2个平水口,以防水大时快速排水,不易满池。

四.天网的架设:1.天网的尺寸,有25米宽,35米宽,无限长,网格约两指半2.镀锌钢管,3米每根,直径5公分3.镀锌钢丝,有0.6# ,0.8#钢丝4.钢管围池塘塘梗四周埋放,埋地下50公分,距离5-6米为一根,每根钢管上两个穿丝口留一个,面向池塘,一个穿丝口面向塘梗,为横直穿梭成网状。

方便覆盖天网。

如果南北短就先拉短是一面,全部拉完后再拉东西长的一面,让长的一面压在短的一面上增加受力。

5.3米埋入混泥土下50厘为0.6或0.8钢丝。

下方两个长方形是50厘米深15的水泥混泥土固定五.清塘,消毒:1.每亩用生石灰100-150斤,水位覆盖泥土为宜,生石灰兑水化浆后立即全池均匀泼洒,不留死角,5天左右后注入新水70-80公分。

2.每亩用加酶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过的猪牛羊粪;按比例1000克加酶枯草芽孢杆菌配1吨粪发酵或者用生石灰40斤配1000斤粪发酵。

300-400斤,加生命藻种源150/亩,化水全池泼洒,水色调至以黄绿色为好。

透明度20-30厘米,用二氧化氯每亩200克对水体消毒。

3.1-2天后,用解毒调水酸解毒后,然后过一天,泼洒应激灵,每亩100克后下苗。

4.放苗后定期养水,培水,可根据水质增肥。

六.苗种的放养:1.泥鳅苗放养前,水温必需升到15摄氏度以上才能放养,下塘时氧气袋里的水温与放养的池塘水温不得超过3摄氏度,如超过了,将装有鳅苗的袋子放入池中缓解与适应水温。

2.鳅苗下塘时要在晴天的上午下塘,下塘时要将气袋放入池塘轻轻翻动并轻轻晃动袋子几分钟后下塘,要在进水处上风处投苗。

3.鳅苗下池时,要用2%左右的盐水浸泡杀菌,浸泡时间为5-10分钟,或用聚维酮碘化水浸泡杀菌,按说明使用。

七.饲料投喂:1.鳅苗下池1-2天后,开始少量投喂,可在粉料中添加黄金组合或加特养金维,增强体质。

2.将粉料拌黄金组合兑水捏成团状四周投喂,初期日投喂量掌握在鱼体总重的2%左右,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分早,中,晚投喂,以后视泥鳅生长情况再逐步增加日投喂量。

3.生长5-8厘米时可在喂粉料同时添加一些颗粒料,慢慢转变为投喂颗粒料,颗粒料需加水膨胀后投喂,控制在40分钟吃完为宜,40分钟没有吃完则多了,很快吃完则少了。

八.泥鳅的病害预防:1.鳅苗生长5-10厘米左右,生长比较旺盛,十分活跃,气温升高的同时,病菌也不断增加,这时可在饲料中添加药品预防。

2.可在饲料中用大蒜素拌料100g/100斤出血康拌料50g/100斤黄金组合拌料200g/100斤特养金维拌料按说明止血宁拌料按说明鱼康宁拌料按说明每个月3次连喂3天,一天2次:每次兑两种药。

3.可在料中用肝胆宁拌料50g/100斤恩诺沙星粉拌料50g/100斤三黄粉拌料50g/100斤保肝宁拌料按说明鱼肝宝散拌料按说明山清五黄散拌料按说明每个月3次连喂3天,一天1次:每次兑两种药。

4.一个月左右,可用车轮虫必杀净杀虫一次,请按说明使用。

九.水质调控:1.养殖池水质的好坏对泥鳅的生长与发育极为重要,水质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以20厘米--30厘米为宜。

酸碱度为中性或弱碱性。

2.如水色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中溶解氧含量低于3mg/L时要及时注入新水,更换老水。

避免泥鳅产生应激反应。

3.泥鳅生长至5-8厘米后,每个月换水2--3次,每月每亩用10斤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一次。

有条件时可以泼洒一些光合菌。

4.当水中PH值超过8时应排水20至30厘米,及时注入新水,同时边排边进,换水三分之一。

用食醋每亩5斤兑水全池泼洒,三小时后再测如不达标再用同种办法。

5.当水中的PH值低于6.5,及时注入新水,可边排边进。

用生石灰每亩6--10斤兑水全池泼洒。

两小时后再测,如达不到标准值(7--7.5)时用生石灰兑水再全池泼洒。

6.如水中的氨氮超标时及时换水。

排水30至40厘米再注入新水。

如测不达标再排水。

可边排边进水同时进行,到达标为止。

一般晴天换水为好,水温差别不得超过3摄氏度。

十.常见病的诊断方法:1.赤鳍病(烂鳍病):病症为泥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

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

用拜特克菌星,鱼康宁,山青五黄散,按说明拌料使用。

2.出血病:早春至十月易发。

病鳅体表呈点状,块状或弥散状充血,出血,内脏也有出血,呈败血症症状。

用拜特克菌星和止血宁或出血宁,出血康,鱼康宁等。

按说明拌料使用。

3.烂鰓病:病鳅体色发黑,鳃丝腐烂发白,尖端软骨外露鳃上有污泥,多粘液严重者会开天窗,引起鳃腐烂。

用拜特克菌星和鱼康宁或山青五黄散等。

按说明拌料使用。

4.肠类病:水温20摄氏度以上易流行,是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

病鳅肠壁充血发炎,腹部彭大,有红斑,体色变黑,肛门红肿,肠道紫红色,有黄色粘液。

此病常与烂鰓病,赤皮病并发。

用拜特克菌星和保肝灵或肝胆宁,鱼康宁,鱼肝宝散等。

按说明拌料使用。

5.气泡病:因水中溶解氧不足,溶解氧过于饱和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引起。

患病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

发病时立即加注新水,同时每亩用食盐4--6公斤溶解后全池泼洒并增氧。

6.车轮虫病(寄生虫病):寄生于鰓部和体表。

患病后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死亡,流行于5--8月份。

用车轮虫必净或晶体敌百虫等按说明全池泼洒。

十一.泥鳅的季节管理:1.春季管理: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做好春季管理是泥鳅养殖成功条件之一。

清明前后水温上升到10摄氏度以上时首先对养殖池周围的水草进行清除。

早春投饵初次可按泥鳅重量的百分之零点五左右,观察饵料是否有余,或食量不够时适当增加投喂。

加强光照,提高水温。

2.夏季管理:夏季气温高,雨量多,天气变化快。

气候突变气压降低时水中溶氧量减少。

易浮头,受惊跳动,群集水面,散乱游动则说明水严重缺氧。

只需立即加注新水增氧即可。

对天气,水质突变引起浮头可减少饵料。

将残余饵料及时捞起立即加入新水多增氧。

水位升到1.5--2米,提高水位降低水温。

3.秋季管理:俗话说夏季长壳秋季长肉。

气温24--28摄氏度时泥鳅表现极为活跃。

可加大投饵量一天三次保持池水透明度30厘米左右。

保持较高水位减缓水温下降。

(每月每亩10斤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预防疾病)注意观察泥鳅生活状态。

4.冬季管理:做到定时测氧可两周一次,如水中溶解氧低于3mg/L时就应采取有效的增氧措施提高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经常观察池塘状况,如池水不足则应及时补水。

水位升至1.5--2米确保泥鳅过冬。

如池面结冰及时打碎。

十二. 日常关注:1.注意观察泥鳅的缺氧情况(特别是下雨前或天气骤变)2.换水水温与泥鳅池水温不超过3摄氏度3.平时勤检测水质情况及时预防4.勤换水,勤增氧5.早晚巡塘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状况。

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养殖池有无漏水,天网有无破损。

工人喂养前后必须关好天网门防止敌害进入。

6. 养鱼警言:养鱼不清塘,劝你快改行。

养鱼不改底,亏掉你老底。

养鱼不调水,收入要见鬼。

养鱼不保肝,死得你心慌。

养鱼不养肠,悔断你的肠。

要想不受穷,没事少杀虫。

要想鱼高产,平时多增氧。

要想鱼健康,平时勤换水。

稻田养殖技术(一)稻田养殖1.鱼苗的来源养殖泥鳅的鱼苗来源主要渠道:专用的繁殖池内进行繁殖,雌雄比例为1:2-1:3,每条雌鱼产卵量平均为2 600粒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