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孩子生活德育的推进
太弱了!
系, 下降学校德育 重心 , 从学 生的吃 、 、 穿 住 着眼 , 从学 生的坐、 行入手 , 对学 立、 针 生 日常生活能 力实施 “ 生活德育课程 ”从 , 小处教育学生 由言、 行立 身。
赛 ” “ 分 钟 写 字 比赛 ”等 活 动 让 学 生 感 、一 知 时 间 的珍 贵 。
/ U团圆
| O U WE C I X E N A
浅谈农村孩子生活德育 的推进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镇小 王海燕
摘要 :学校在 大喊素质教 育的同时 , 还 是重智轻能。 细察 当今农村孩 子存在 的 品行缺失 , 活能 力弱的现象 , 校应从 生 学 小处着 眼 , 小处着手 , 生 活德育 ” 从 以“ 为 主, 寓品行教 育于生活 中 , 让孩子 在实实 在在 的学 习、 生活过程 中 , 养成 良好 的品 行, 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能力。 关键词 : 生活德育 能力
不容辞的职责 !
利用的时间 , 让孩子掌握 书本知识 。孩子 良好品行形成 的黄金时期错过了。 再深入 我们 当今社会 , 浮躁 的社会心 态、 享乐主义 的生活方 式、 钱至 上的社 金
诚 如人言 ,德育 问题 , 是一个 实践 问 题, 我们只有 把它融入 到 日常生活 、 日常 教学过程 中 , 把德育做细 , 把德育做实 , 德
说 起 “ 德 礼 仪 “ 我 们 有 过 “ 仪 之 道 , 礼
尤其是 孩子 到了中学 , 初高 中正是他们学 习生活技能的大好时间 , 可我们 的学校教
育 却 明 显地 束缚 了孩 子手 脚 , 用一 切 可 利
蛋 ,我们 更坚定 了一 个信念—— 生活 德 育 , 孩子学会 生活 , 是我们 教育者 义 让 这
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一、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近年来,中小学德育工作受到高度重视,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总体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主要表现在:(一)“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
一些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德育工作真正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
一些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德育工作中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认为思想教育是课外的事,搞活动往往也是应付差事,流于形式,至于学生受教育程度、教育效果如何,基本无人问津。
部分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只拼命抓教学成绩,忽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认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德育处的事,是班主任的事,与己无关。
甚至有人认为,德育工作是软任务,可有可无。
种种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
部分学生也只重视文化课学习,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致使“德育首位”不能得到真正落实。
(二)学校德育工作滞后,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现在的智育评估措施非常具体,操作性很强,执行的过程和步骤也很严格,学生的成绩往往与学校评价、教师奖金、评聘职称等利益直接挂钩;而德育工作的考评在条件、措施、制度等方面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学校也没把德育工作情况作为评估教职工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有的学校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措施时不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分年级高低、不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内容和目标一味求大求全,脱离学生实际,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适时地进行教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大降低。
很多学校没能将德育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没能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立体化德育网络。
部分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仍是枯燥说教,方法陈旧单一。
有的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硬的多、软的少,罚的多、奖的少,虚的多、实的少,批评多、表扬少,扣分多、加分少,强迫多、引导少,对后进生态度粗暴,动辄训斥、体罚甚至停课,致使学生产生消极对抗情绪;对行为有偏差的学生,不能及时与其家长联系,错失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
城乡结合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问题及引导途径
校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教学方式是较为单一的,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来创新教学方式。
在教学的时候没有意识到新时代下新媒体的出现所带来的优势,教师对部分的德育教育的认识还是存在着不足的。
二、在新形势下青少年德育教学在教学当中应该从以下方面去解决问题(一)在教学的时候教师明白德育教育的途径才能更好地去教学。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德育教育和其他学科的结合,在与其他学科结合的同时来开展德育教学,挖掘教材当中的可以利用的与德育的内容,然后再开展传授德育学科的知识与文化。
在传授知识与文化的同时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们正确的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并探索知识。
教师努力的去追求学生精神上的培养,实现德育课程和其他学科的融合,并且扩展德育教学的途径。
(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将理论和实际进行结合从而更好地去开展教学。
德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时候教师不仅要讲解理论知识,还应该让学生在实际中去学习知识,在行动中去理解所学的知识。
引导学生明白德育的学习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游戏和活动的过程当中,让学生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
教师在实际的德育教育过程当中可以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开展教学,如果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又没有注意学生们是否已经能够理解和更得上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还是自己在只顾自己的教学,这是没有办法顺利的开展德育教学的。
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为学生们开展一些德育的教学活动,比如说让学生们参加植树活动,为学生们开展晚会,让学生们开始互动玩游戏,等等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吸引学生们参与到活动当中,从而在活动当中来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三)以家庭环境为基点,注重家庭教育的内化效果。
家庭的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父母的行为意识和思想品德,对青少年具有一定的模范和榜样作用。
但是,家庭作为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家长却往往会忽视与学校及老师之间的沟通,误以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从而造成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不协调的现象出现,严重影响了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加强。
浅谈农村小学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形成性评价
浅谈农村小学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形成性评价作者:韩传海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03期德育工作是否能够落到实处,能否真正取得实效,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的评价,尤其是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正确、有效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好的评价能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能够给予恰当的评价呈现,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发扬优点,及时改正不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行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下面就农村小学学生德育形成性评价谈一谈本人的粗浅看法:一、营造浓厚的德育文化环境,用优良的德育氛围熏陶、感化人良好的德育文化环境不仅是一种思想品德教育手段,同时也是一种过程性的德育评价方式,具体说来它又可以分德育文化硬件设施和德育软文化环境。
像学校的德育文化墙、各种名人名言标语、宣传栏、黑板报等都可称为德育文化硬件设施,一个学校良好的学风、校风就是德育软文化环境。
不管是德育文化硬件设施,还是德育软文化环境都能评价促进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例如:一个学生不小心打碎了学校一扇窗户上的玻璃,他内心可能会很矛盾(承认错误还是不承认),这时候如果他看到展板墙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知错就改”、“损坏公物要赔偿”的语句时,就有可能会激发这个学生的内心良知,促使他前去承认错误。
再如,在一个同学间都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学校中,那些不愿帮助同学和对同学不友好的行为就有可能会受到学校范围内同学舆论的谴责,这样这些不良的平的行为习惯就无处立身,好的品德习惯行为就更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二、制作学生德育日常评价量表,记录和评价学生日常的品德行为习惯要使学生的德育形成性评价真正落到实处,就要认真做好学生日常品德行为习惯的观察、记录和评价。
在这一方面,不少学校已经有比较好的尝试,如《德育动态行为评价表》,学生做了一件好事就进行加分、学生做了违反纪律的事情就进行相应的扣分。
还有“每周班级德育之星”、“学校每月德育之星”评价等就是比较好的做法。
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深化教育改革,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它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兴衰,关系到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对实现科教兴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农村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对于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具有特殊价值。
但是教育发展却并不均衡,特别是基本具备或不大具备条件的地方农村教育机构所管辖的各级各类中小学,素质教育还存在着相当多的空白,与培养现代化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还相差较远。
我长期在农村小学工作,现根据工作实际和经验,对农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作肤浅的表述。
一、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专业教师不足。
在城市,专业化教学是理所当然之事,或许不值一提,而在许多农村小学,专业教师却严重不足,像微机、音乐、美术、科学教学大多是兼职的,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几乎都是从别的学科转过来,难得有英语专业的师范生从事小学英语教学。
因此,小学英语教师知识面窄,发音不标准,教法不得当等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专业老师不足既影响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又有可能使部分有专长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引导。
2、教师素质不高。
教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学历、职业道德、思想观念、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
我县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明显不足,很多地方形成了这样一种循环,即村里好教师往乡里调,乡里好教师往城里调,导致一些农村中小学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的学校,没有素质过硬的骨干教师,教师年龄偏大,自身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强,知识面狭窄,不积极创新,实际教学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不足,对教学缺乏热情和竞争意识,无法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信息闭塞,几乎无科研能力可言。
另外,由于生活条件差、学校环境差、内外压力大、待遇不高、不良习惯等因素影响,农村小学教师身心素质明显下降。
浅谈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 键 词 : 村 小学 德 育 工 作 问题 与对 策 农
中图 分 类 号 : 6 1 G 2 文 献标 识码 : C 文章 编 号 : 6 2 8 8 ( O 8 1 一 2 0 O 1 7 — 1 12 0 )0 O 5 一 1
究 问 题 、 决 问 题 , 师 和 学 生 关 系僵 化 。 解 教 1 德 育渠 道 单 一 化 , . 4 忽视 学 生 主 动 性
等 对 学 生 进 行 五 爱 、 成 教 育 , 示 学 校 德 育 教 育 和 艺 术 教 育 成 养 展 果 , 建 班 级 特 色 , 小 学 生 耳 濡 目染 , 受 到 校 园浓 厚 的 德 育 创 使 感 教 育 氛 围 , 其 身 心发 展 起 到 潜 移 默 化 的作 用 。 对 23 教 师 要 以人 为 本 . 视 德 育 _- 2 重 作 为 人 类 灵 魂 的工 程 师 , 师 不 仅 要 教 好 书 , 要 育 好 人 。 教 更 在 育人 过程 中 , 以人 为 本 , 对 学 生 年 龄 特 点 , 层 次 育 人 。如 要 针 分 低 年 级 侧 重 “ 明礼 貌 、 为 习 惯 ” 文 行 的养 成 教 育 , 学 生 受 到 了讲 使 文明 、 礼貌 的教育 ; 年级侧重 “ 相帮助 、 讲 中 互 团结 友 爱 ” 的集 体 教 育 ; 年 级 侧 重 “ 纪 守 法 、 志 成 材 ” 育 。要 把 德 育 融人 到 高 遵 立 教 整 个 教 学 环 节 当 中 , 学 生 逐 步 规 范 自己 的 言行 , 步 形 成 正 确 使 逐
堕 苎
N o .0 1
T M| E U A I N I E D C To
浅谈农村学校如何搞好留守儿童德育工作
留守儿童目前存在的问题
1 . 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由于是年迈的爷爷奶
2 . 教师要积极家访,当留守儿童的 “ 代理父母”,给 奶或外公外婆,他们得不到有效的监护,无法像正常孩子 他们一种家庭上的温暖。家访是教育留守儿童的一个有效 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这种亲情的缺失会导致孩子 的方法。在教学中,笔者所教班级曾有一名l 2 岁的女孩,
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一一留守儿童,他们的监护人大多 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
是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留守儿童正处于发育 儿童进行品德教育。 上的引导和帮助,不能正确辨别是非,成长中缺少 了父母 价值观。在课堂上要多提问,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对于学 情感和心理上的关注与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是非 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耐心辅导,或让成绩好的学生采取 “ 观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上发展的异常,一些少年儿童甚至 学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德育教育工作呢?
任、过早的家庭负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了很大的不利
影响,甚至很难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
一
、
留守儿童的特点 搞好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留守 1 . 教师要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
由于农村青壮年 劳动力 的外出打工 ,造 成 了学校学 生
一
的性格变得孤僻、忧郁、自卑,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的健 其父母外出打工,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平时做错事 了还 康发展,使他们无论在家里、学校和社会上都会做出一些 与老师和家长顶嘴、不服管教,头发乱蓬蓬的,不讲卫
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会行为,这些行为往往超越了法律和 生。通过家访,教她从小事做起,从讲卫生做起;和她谈
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家庭教育的变化,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就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改进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全面发展。
问题一:教育资源短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道德观念,但当前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导致德育工作存在短缺情况。
有些学校德育教师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教育需求;有些学校设备不足,无法开展富有实践性的德育活动。
对策: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增加德育教师的招聘和培训。
同时,学校应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学的覆盖面和效果。
问题二:应试教育压力过大当前中小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应试教育的倾向使得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渐被忽视。
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应试科目上,对德育教育产生了冷淡的态度。
对策:学校应该加强德育教育的课程设置,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增加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引导,鼓励并赞赏学生的道德行为。
问题三:家庭教育责任缺失随着社会变革和快节奏生活的推进,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一些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对子女的教育责任缺失,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对策:学校与家庭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家庭教育的引导与支持,鼓励家长通过亲子互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德育活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加强社区和社会组织对学生的德育辅导。
问题四:德育评价机制不完善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在评价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学校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而忽视道德和品德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德育教育缺乏认同感。
同时,德育评价的标准也不够明确,无法有效衡量学生的道德素养。
对策:学校应更加重视德育教育的评价,建立健全德育评价机制,将德育素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
农村中小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精选五篇)[修改版]
第一篇:农村中小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农村中小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延坝中学:周延兵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是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首要的一个关键部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我校一贯的教育理念。
特别在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它被放到一个非常突出的地位,德育历来备受重视。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更加激烈,而新的体系尚未建立,学生不再单纯,校园不再安宁,教师不再权威,尤其是在农村,大量的留守学生严重使中小学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
总体看来,当前各中小学德育状况出现了滑坡的趋势,究竟问题出在哪?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而这些问题有该如何解决和应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分析的。
一、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我们通过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调查了当前我校学生德育现状,我们感觉最深的一点是:他们幼稚与成熟并存,自尊与自卑共增。
一方面对社会、家庭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又不愿为社会、家庭作更多的贡献。
他们的观念与习惯、语言与行动是如此矛盾地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体。
1、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些学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头脑中装着各种各样的错误观念,极端个人主义,只知道关心自己,不知道关心社会和他人,说话办事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哥们儿义气”重,而且误把“哥们儿义气”当成真正的友谊;崇尚金钱万能,贪图物质享受;受社会上不良现象和影视作品负面影响较大,致使是非不分,善恶不分,盲目崇拜模仿影视作品中的人物。
2、缺乏健康的心理品质。
如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与同学格格不入;部分留守学生缺乏自信,破罐破摔,厌学情绪严重;有的学生缺乏诚信,漫天谎话,欺骗同学、老师和家长;有的学生缺乏自理、自律能力,凡事靠父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学生畏难思想严重,怕吃苦耐劳,抗挫能力差;有的学生自私,骄横,“老子”天下第一,同学之间不讲团结谦让,家中则是唯我独尊。
3、缺乏起码的道德礼仪。
浅谈农村小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思考
、
所 校 或一位 老 师 ,教 学质 量成 为衡 量 的唯 ~标 准 。教师 为 了保住 自己 的 饭碗,于是在教学中只重视优生,对其极力表扬、赞誉,对差生令眼相待, 极端 批 评 、排斥 。优 生 觉得 自己高人 一等 , 目中无人 ;差 生觉 得 自己低 人 等 , 自暴 自弃 。小学 生思 想还 没有 成 熟 ,是非 辨别 能力 更 差 ,但 是 模仿 能力及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会模仿 ,时刻在潜移默化地 影 响着 学 生 。差 生认 为 自己智 力不 好 ,不如 人 ,别 人瞧 不起 ,产 生 自卑 心 理 , 自己就是 差 生,对 学 习失 去信 心 ;有些 教师 对 差 生冷眼 相待 ,对 后 进 生冷漠,甚至嘲讽,只管关注优生。教师待生不平等。学生受到歧视 。学 生内心深处受到伤害,危害终身。教书是手段,育人是根本。 二、教师带着功利心 .片商追求分数至上。 学 校 片面 追求 升学 率 ,分 数至 上 ,各学 校及 教师 想 方设 法提 高教 学 质 量 ,来 提高 升学 率和 声誉 。农村 小 学也 不例 外, 在 老师 眼里 心里 只有 学生 分 数 与教 师 利益 ;学 生 眼里 心里 只有 分数 , 分数 高就 骄傲 自满 看 不起 同学 、 甚至老师。老师带有功利心上课,培养的学生必然有功利心 。教师挖空心 思提 高教 学质 量 ,是 为 了给 自己凭职 、凭 绩 效奖 金提 供条 件 ,所 以, 不惜 采用 各种 极 端 的手段 。比如 : 以种种 借 口把 差生推 到 别的 班级 或别 的 学校 去。测验不合格的罚抄试卷 2 O 遍 。罚学生跑步、扫厕所等等 。在强大的压 力下 学 生严 重偏 科 、厌 学甚 至逃 学 。很 多老 师都遇 到 一种 情 况:上 课 时学 生总是偷偷做某科作业。究其原因就是怕某某老师罚。在这样的环境下学 习 ,学 生只想 怎 样应 付老 师 ,怎 样逃 避惩 罚 。学 生 的知识 能 力得不 到 均衡 发展 更谈 不上 思 想道德 的培养 了 。素 质教 育是 面 向全体 学生 , 学校 不但 对学 生进 行 科学 文 化 知识 的 教育 , 更 重要 的 是对 学 生进 行 德育 教 育, 教 育 学生 如 何为人处世, 为别人为社会做贡献才是教育的目的。 三 、素质 教 育 。应该 以德 育为 先 。 在 农村 学校 很多 老师 都这 样 叹息 :“ 现 在学 生都 享受 国 家的营 养镁 ,顿
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小学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全面发展个性的重要一环。
然而,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对策。
问题一:德育工作粗放化当前,一些中小学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存在粗放化的问题。
学校只注重开展形式主义的教育活动,重视宣传口号和标语,但缺乏真正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对策一:加强思想教育与德育结合学校应加强思想教育与德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能力。
通过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追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同时,通过具体的德育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接受和实践道德规范。
对策二:建立科学德育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不只注重学生成绩和知识的评价,还要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指标,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德育素养和道德行为。
问题二:德育资源不足目前,中小学德育资源不足,德育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学校面临缺乏专业教师、教材以及相关设备等问题。
对策一: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加强德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确保拥有一支优秀的德育教师队伍。
通过招聘、培训、评价等多种方式,吸引和稳定优秀的德育教师,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对策二:加强德育教材和设备建设学校应加强德育教材和设备的建设,为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编写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德育教材,开发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和教具,提供丰富的德育资源。
问题三:家庭教育缺失当前,许多家庭教育缺失,父母缺乏对子女的德育培养和引导。
家庭对学生品德的要求不高、不严格,甚至存在溺爱和纵容等现象。
对策一: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相关部门应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为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
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提高家长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和意识,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子女的德育培养。
浅谈双减背景下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有效性的策略
浅谈双减背景下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有效性的策略发布时间:2022-11-18T07:09:40.682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4期7月作者:盛冰李树枝[导读] 一直以来,校内外教学的“抢跑”情况,为农村小学生及家长增加了沉重负担。
国家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出台了“双减”政策。
盛冰李树枝许昌市建安区将官池镇大胡庄小学摘要:一直以来,校内外教学的“抢跑”情况,为农村小学生及家长增加了沉重负担。
国家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出台了“双减”政策。
“双减”成为了国家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学校、家长和社会应该团结合作,共同努力致力于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有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义务,而且有健全学生人格的责任,因此应充分重视德育,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与之相契合的教育方法,共同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文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农村小学德育;有效性;策略引言在德育上,教师应该结合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对教学目标有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教育形式,让学生能够接受更加高效的德育,以此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形成。
1农村小学德育的重要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中的孩子们已经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但由于家长缺乏相关的教育经验,对孩子的个人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缺乏足够重视,导致现如今一些孩子出现诸如脾气暴躁、应变能力差、缺乏爱心、心理脆弱等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目标虽然在德育方面有所侧重,但是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都存在一些问题,依然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躯壳,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对其他方面的要求也很模糊。
分析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的数据,一方面感受到青少年的各种不良习惯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感受到德育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为了更好地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一定抓紧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从小把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和个人能力提升上去,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孩子们迈向更阳光的未来。
农村联小德育教育
浅谈农村联小德育教育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对学生的成长及以后的发展影响深远,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上得起学已经不是问题,但在边远偏僻农村地区,仍然处于应试教育阶段,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品德修养,本文通过深入剖析问题根源,结合实际情况对如何做好偏远农村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字:德育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证,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百行德为首”,可见,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乃至以后的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品德如何,直接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
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有学上”、“上得起学”已经不是问题了,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及各民族思想文化的相互融合激荡中,小学德育教育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
特别是在边远偏僻农村地区,仍然处于应试教育阶段,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品德修养、重视课堂教学忽视社会实践的现状仍然存在。
导致学生德育教育的缺失,如何做好偏远农村联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使他们迈好人生第一步,打下做人的良好基础,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农村联小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1、学校教育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新意由于对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缺乏监督管理机制,没有完善的评价标准,在有些学校,仍然重智育轻德育,德育常被看做可有可无的“软指标”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把教书与育人机械区分对立起来,靠课堂教学实施教书,以品德课的方式实施德育,课堂上照本宣读,生搬硬套,走走过场,学生兴趣不浓,得不到预期效果,德育也不能很好的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造成了品德与知识的割裂。
在加上农村教师老龄化趋势严重,专业教师缺乏,虽然他们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思维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跟不上小学新课程教材变化和时代要求;道德教育修养不高,缺乏德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能做到以身作则;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甚至有的老师体罚,辱骂学生;不能做到言传身教,起不到表率作用,做不好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然而,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健康发展。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1、教育资源匮乏: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往往不足。
这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楼等硬件设施。
这使得农村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时面临一定的困难。
2、家庭教育缺失:由于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只要孩子能吃饱穿暖就足够了,导致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3、教育质量问题:由于上述资源匮乏和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农村学生的教育质量普遍不高。
而这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升学和就业前景。
三、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对策1、加大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包括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改善教学设施,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2、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提高农村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3、实施素质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应注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工作,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为农村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
四、结论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
只有通过加大投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才能真正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为农村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幼儿园保育工作逐渐受到广泛。
保育工作在幼儿成长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农村地区,保育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
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常常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探讨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师资力量不足农村中小学教师多数来自当地的村民,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很多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德育培训。
这导致了一些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影响了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高。
对策:1. 加强师资培训。
通过定期组织德育培训班,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德育能力,让他们了解最新的德育理念和方法。
2. 落实以案例教学。
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让教师们更加具体地了解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德育教育,提高其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学生家庭环境复杂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缺乏健康向上的家庭教育,对德育工作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对策:1. 加强家校沟通。
学校应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
2. 开展特色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特色的家庭教育活动,让学生和家长都参与通过互动的方式提升学生道德素质。
三、学校德育资源匮乏农村中小学德育资源相对匮乏,德育课程、教育活动和教学资源等方面面临着不足的情况,难以满足学生的德育需求。
对策:1. 利用网络资源。
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合适的德育教学资源,如德育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德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 合理安排德育活动。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动学生和社会资源,开展一些具有乡土特色的德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四、德育教育成绩评价不规范一些农村中小学在德育教育方面只注重学生成绩、升学率等硬指标,而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这导致德育教育的成绩评价不规范。
对策:1. 完善评价指标。
除学习成绩外,学校应合理设置一些德育评价指标,如学生的品德评定、参与社会活动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
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目前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素质教育是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随着普及教育的推广而产生、发展的一种教育,伴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其内涵和外延日益丰富、不断扩展。
虽然各国对其称谓不同,但只要体现出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突出主体精神、关注终身发展,符合科学、民主、平等、自由等时代精神的教育,都可称之为素质教育。
党和政府始终将素质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重要战略部署。
小学阶段是素质教育的起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所在。
虽然二十多年来小学素质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笔者从事小学教育多年,现就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简单的探讨。
1 目前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1.1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狭隘,素质教育体系尚不完善。
由于知识、社会实践的不同,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概念的理解参差不齐。
部分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缺乏完整的认识,片面地、狭隘地将素质教育等同于课外活动,即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少儿社团等。
即便如此,也在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少儿社团等实施过程中,缺乏足够的重视,不能给学生合理的引导,让这些课外活动流于形式。
在国家层面上,由于教育资源、地域文化、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无法制定一个所有学校都能执行的素质教育体系标准,在制度上无法达到统一。
此外,缺乏统一的素质教育评价系统,让素质教育在质量上缺乏一个评定标准,大部分学校仍然沿用应试教育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重视知识教育,忽视学生能力、人格、品德等方面的培养。
1.2 小学教育培养目标过于重视智育,忽视全面发展目前在大多数的小学中,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社会、学生家长更关注的是学校的“三率一分”———“三率”指升学率、优等率、提升率,“一分”指学生平均得分。
在这种高关注度的压力下,学校将智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忽视德育、美育、体育的全面发展。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现状与对策陈塘中学黄海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批农民离开家乡进城务工,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入城市,由此产生了一个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致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凸显.同时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薄弱,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将对留守儿童的成因、其在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形成因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家庭因素亲情缺失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
(1)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一方面农村家庭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隔代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观念陈旧,农村贫困文化及教育现实滋生了年龄偏大的祖辈们有“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使他们对孙子们的教育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并对教育持有一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认为初期投入太大,又不能预测并保证效应,进而将其演化为一种短视的实惠观,以家庭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另外,隔代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低,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例如我班的喻海灿同学,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识字不多的奶奶照管,由于奶奶的溺爱,从小就养成了说谎、不完成作业、不劳动、不尊敬长辈、甚至于有时还和奶奶对着干的坏习惯。
由一个人见人爱变成了一个人见人嫌的孩子,就连老师的教育也当成了耳边风。
(2)监护人忽视“养成教育”。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习惯是从小培养的,这些留守儿童正处在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但就是这个最佳时期,很多家长却忽略了,在实际生活中,祖辈们灌输给学生的价值标准以及他们所提供给孩子的各种榜样,极大地影响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上的行为表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良好的品德形成,这就要求家长在实施德育教育时注意讲究一些——寓德育于言行中。
浅谈新时期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对策
浅谈新时期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普遍存在功利化倾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存在盲目性、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科学等。
家庭教育在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出现这些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教育的问题,又有家庭教育的问题。
因此,要想改变农村中小学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强化学校对学生家庭生活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教育对策,自身修养,教育观念,家庭氛围新时期,随着人们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由于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一方面,部分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导致学生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给农村中小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加强农村家庭教育成为新时期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笔者通过多年教育工作实践,就新时期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对策。
一、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因此,作为家长,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
要想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首先要了解孩子。
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从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动态;其次要平等对待孩子。
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不说三道四。
当孩子犯错时,要注意言辞态度和方式方法;最后要注意自身素质。
家长应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身作则。
农村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摘要】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如何实行有效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法,怎样形成良好学生思想教育素养,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小学生的班主任老师面前的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化,人文意识的复杂化,个性思维的自主化,道德价值观念的市场化,都对现阶段的教育形成强大的冲击,加上小学生的辨别能力差,可塑性强,思想幼稚等特点,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会导致走上不良的成长之路。
因此,本文针对当代农村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对策一、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通过近几年来的教育经历及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情况的走访、了解和分析表明,当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求学精神、生活态度、思维方法、行为习惯、时政态度、自信心、英雄观”等方面主流上是积极的、向上的、令人欣慰的,主要原因是小学生思想单纯,上进心强,受社会腐朽思想影响较小,同时在校期间受到了较好地正面教育。
但同时必须看到,在社会形态各异、成人思想各异情况的熏陶和影响下,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落后于经济发展、落后于素质教育要求的问题还很突出,小学生良性的思想道德意识还没有形成,思想比较模糊,很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左右他们的思想品质,自私自利、集体观念差、爱国主义淡薄、缺少同情心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在一些学生身上存在,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另外,针对我校实际情况。
我校地处农村,绝大部分学生都来源于农村。
农村家庭中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容乐观。
据调查表明,农村家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父母文化程度较低,教育孩子方法不当,不会科学育儿。
2、父母经常外出,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子女的生活学习,交予祖辈照料。
3、父母思想保守,素质较差,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4、经常体罚孩子,甚至出现家庭暴力。
二、解决农村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的对策针对以上农村小学生存在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我提出以下的相应的对策:(一)注重心理疏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作为社会生活的人,道德素质是人生最重要的内涵,它决定一个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
人的青少年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形成优秀道德品质的黄金时期。
人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内容本无轻重,但在广大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现状却令人忧虑。
一、家长、社会对学校的德育要求低于智育。
在贫困地区,人们评价一所学校一般都着眼于教学质量,甚至只看学生成绩、只看升学率。
正是由于对德育的要求被放到了次要地位,从而导致了不少学校“轰轰烈烈喊素质教育,踏踏实实抓应试教育”的局面。
抓应试教育,必然重智育而轻德育。
作为教师,本应教书与育人并重,本应把教育作为一种大事业来做,但广大农村教师却私愤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教书匠。
教书匠必然以教书为一种谋生手段,必然只重教书而轻育人。
如把《思想品德》课当成副科;多研究课堂教学,少做长期细致的德育工作。
教师下班回家,学生“自由”发展。
二、家长对子女的智育要求高于德育。
家长送子女读书首先要求的是学习成绩好,由单纯的分数到能力到特长各有要求,但真正瓦解素质的内涵,关心子女的道德与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家长必竟不多。
正是由于家长这种短期的功利的要求,必然导致学生只抓学习成绩而放松自身的品德修养。
“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好孩子”这样的观念根植于学生意识中是很危险的。
在农村,青年父母把孩子寄放在自己父母家中,双双外出务工,几年不归者多矣。
家中双老忙完农活家务,以有多少精力来管教孩子呢?仍是由孩子“自由”发展。
再加上社会负面影响,传媒误导,农村中小学生的道德现状确实堪忧。
1、道德概念模糊,是非判别力低,甚至于以非为是;2、心理脆弱,情感冷漠,自私自利,缺公心,少爱心;3、浑浑耗耗,不求上进,荣誉感淡泊,甚至以耻为荣;4、只要自由任性,不要法纪约束;5、无良好的行为习惯,打架斗殴,仿黑社会,结帮派,甚至敲诈勒索、偷盗抢劫之事也时有发生。
这样的学生,这样的的道德水准,这样的教育现状,怎能面对社会?怎能实现民族素质之提升。
我是一名基层教师,时时思索,一点想法绝非全面否定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只是直面现象,抛砖引玉,向广大同仁学习。
一、从思想的高度认识农村中小学德育的现状,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将存于学生意识中的偏离了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念扶回正道。
二、加强审美教育和心理教育。
美育使人的心灵达到和谐,使人愉悦的接受、主动的追求善的境界,“学生情感善的方面发展了,恶的方面便被压伏了”。
前文分析过,农村学生的父母多外出务工,学生缺乏亲情交流,心理脆弱,情感冷漠,与人交往易起冲突;对教师的说教因缺少交流而多抵触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心理教育,健康学生心理,丰富学生情感。
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学生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离能从旁观察,及时了解、发现问题;即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以自己挚热的爱温暖学生,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消除对抗,并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陶冶学生,达到潜移默化之功。
四、通过座谈、讨论、故事、榜样、格言等具体办法帮助学生明确道德概念,提高是非辨别能力。
五、让闪光点亮起来。
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之处,多鼓励表扬,满足其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并经之为起点,再接再厉。
六、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先锋模范作用。
少先队和共青团是青少年中的先进组织,也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地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她从学生中来,最熟悉了解学生,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学生最愿意向她倾诉心里的秘密,因而共青团和少先队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好帮手。
七、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生行为。
必须让学生明白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同时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加强良好行为习惯成的培养,切实抓好养成教育。
八、加强班风校风建设,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监督。
九、把德育溶入各科教学中,溶入无限生活中,正所谓: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
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摘要:当前一些农村初中学校“智育第一,分数挂帅”有所回潮,因而淡化德育工作,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没有真正把德育落实到首位。
据此,提出了对策,教育工作者必须摆正位置,落实德育首位,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维和方法,使学校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正有用之才。
我根据长期从事农村初中教育工作的一些经验,认为当前农村一些初中学校“智育第一,分数挂帅”有所回潮,因而淡化德育工作,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没有真正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
针对这一现象,怎样抓好农村初中的德育工作,必须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1、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实施已走上了正轨,新课程改革也在蓬勃发展。
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某些学校仍在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他们仍在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依然把学校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
教师只强调学科的重要性,不断地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
同时,由于某些地区或学校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教育评价的单一,致使教师把考试分数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另外,家长们的思想意识、观念也还没有真正转变,他们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甚至是一些错误的做法,给学校的“素质教育”实施带来了影响。
以上三方面的问题,带来的后果是学校、教师、家长普遍重“考分”,而对学校德育工作则放在“第二位”,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里和健全的体魄却被淡化。
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没有考虑学生将来一生的需要和发展。
这就足以说明我们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德育的方法简单。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以管代教。
有人认为德育就是对学生的管理,只要学校或班级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让学生遵守,再加上奖惩措施和德育工作者的威严,就可以使学生服帖,德育成了高压式教学。
其次,单向灌输。
具体操作为:一是过于知识化,即仅仅把政治思想教育作为某种知识来介绍,而不是在如何使之成为学生的生活准则、思想文化修养、内在信念上下功夫;二是外在制约化,即过分强调德育内容特别是对学生的外在制约作用,而未看到它也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需要和个体自身的内在要求。
3、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缺乏方法。
我们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缺乏研究,所以,长时间来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主要停留在把学生在学校的信息或学校、班级的有关情况提供给家长,要求家长如何给予配合,这样做的结果把家长在家庭中作为德育教师的地位大大消弱,最后我们的家长没有扮演德育教师的角色,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识——学生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教师的事。
除了教育观念上的偏差外,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有时不畅通、家访有时不及时甚至不家访、对家长有时还存在不尊重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打击了家长的积极性,有时我们还在经常埋怨家长素质怎么这么差。
4、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还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少年,父母不在其身边,基础道德方面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是以自我为中心,在“关心他人”方面做得差。
这部分学生处处表现为“我行我素”、“自私自利”。
二是“攀比”思想严重,表现在比吃、比穿、比玩上。
三是劳动观念淡薄,这部份学生在劳动中要么袖手旁观,要么表里不一。
那么,如何在当前的农村初中学校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呢?二、落实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的对策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德育队伍“战斗力”。
(1)、加强德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其管理素质。
初中学校的德育干部,在德育工作中起领导作用,要使学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必须正确导向,进行合理布置,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实施计划。
因此,必须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德育的有关理论,研究并学习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要求他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与本校实际相符合的德育管理体系,用以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在德育工作的作用。
一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二是要提高他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
三是要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德育工作服务。
四是要深入开展德育工作的评比、表彰活动,要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从而带动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2.德育工作,生活是主阵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首先建设,要遵循“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德育工作要贴近学生生活,要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往等入手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训导。
如通过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等活动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从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不讲粗话等入手,进行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教育;在班级中开展结对子、互帮互学、献爱心做好事、为班级添荣誉等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协作精神教育。
这样由近及远,以小见大,才能使学生感到实在、亲切而对我们的德育工作产生好感和兴趣。
3、充分发挥情感陶冶法——长期培养,适时运用。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
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
初中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
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
所以,对于学校行政、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
优良的校风、班风可以使整个学校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优良的校风、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
良好的校风、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
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4.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当代教育学理论提出: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德育实践教育活动是德育的核心。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
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