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元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行
总结 表12-至2大脊脑髓皮层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纤 2.脊髓小脑束 维 束 3.脊髓丘脑束
将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深感觉信息经小脑传至大脑皮层,与 运动和姿势的调节有关
感觉传导通路的重要部分,传入后根的痛温觉、触压觉分
别经脊髓丘脑侧束和前束上传至丘脑,进而上传至大脑皮
层
下 1.皮质脊髓束
行
的 2.红核脊髓束 纤
结构
功能
前角 主要参与躯干和四肢的运动支配
后角 参与感觉信息的中转
侧角
灰质 连合
C8-L2侧角:脊髓交感神经中枢,支配血管、内脏及腺 体的活动 S2-4:脊髓副交感神经中枢,支配膀胱、直肠和性腺
灰质前连合:主要为左右相互交叉的痛、温觉纤维及 一部分触觉纤维 灰质后连合:连接两侧后角
结构
功能 脊髓
上 1.薄束与楔束 传导深感觉、皮肤的精细触觉至薄束核和楔束核,进而传
内脏感觉核:孤束核
脑
1)非脑神经核
薄束核 楔束核 中缝核 下橄榄核 黑质 红核
脑
2.白质—纤维束构成
上行纤维束 内侧丘系 脊髓丘脑束 三叉丘系
脑
下行纤维束 皮质延髓束
锥体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脑
3.网状结构
脑
3.网状结构
功能: 1)对睡眠觉醒和意识状态的影响 2)对肌张力的调节 抑制区 易化区 高位中枢 去大脑强直
脑
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 产生加压素、催产素、促垂体激素,释放入血, 进而调节内分泌活动和内脏活动。
脑
下丘脑主要功能
1)神经内分泌中心 2)皮质下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 3)通过与边缘系统的联系,参与对情绪 活动的调节 4)与人类昼夜节律的调节有关
神经组织—神经元的结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大、圆、染色浅(泡状核);核仁大而明显 3.细胞质 称核周质
尼氏体 特征性结构
神经原纤维
胞体
尼氏体 Nissl body LM:嗜碱性颗粒或小块 EM:粗面内质网(RER)
游离核糖体 功能:合成更新细胞器所需的结构蛋白、
参与神经递质以及神经调质的合成。
胞体
神经递质:神经元向其它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传递化学信息的载体。 神经调质:一般为肽类,能增强维 Neurofibril LM:棕黑色细丝网(银染) EM:微管、微丝、神经丝 功能:细胞骨架;物质运输
突起
1.树突(dendrite) 数量:1个或多个 形态:树状,表面有树突棘 结构:同核周质 功能:接受刺激并传导冲动至胞体
神经元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体内约有1012个神经元。
形态多样,但都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神经元的 结构
01 胞体 02 突起
胞体
•神经元的营养代谢中心。 •形态多样,大小不等。 •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 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内。
胞体
1.细胞膜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冲动 2.细胞核
尼氏体 特征性结构
神经原纤维
胞体
尼氏体 Nissl body LM:嗜碱性颗粒或小块 EM:粗面内质网(RER)
游离核糖体 功能:合成更新细胞器所需的结构蛋白、
参与神经递质以及神经调质的合成。
胞体
神经递质:神经元向其它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传递化学信息的载体。 神经调质:一般为肽类,能增强维 Neurofibril LM:棕黑色细丝网(银染) EM:微管、微丝、神经丝 功能:细胞骨架;物质运输
突起
1.树突(dendrite) 数量:1个或多个 形态:树状,表面有树突棘 结构:同核周质 功能:接受刺激并传导冲动至胞体
神经元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体内约有1012个神经元。
形态多样,但都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神经元的 结构
01 胞体 02 突起
胞体
•神经元的营养代谢中心。 •形态多样,大小不等。 •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 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内。
胞体
1.细胞膜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冲动 2.细胞核
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功能PPT课件

.
16
• AR参数模型谱估计
• AR模型首先选择最佳 阶次问题 , 常用的定阶准则有信 息论准 则 ( AIC) ,最终预测误差准则 ( FPE)等 ,阶次确定后按信号数据列与它 的估计量之间均方误差最小准则 ,求取ak 值。 AR系数的算 法有 Yule-Walker, Burg algorithm , Least Squares等 ,各有利弊。
.
21
大脑对信息的处理
• 意识产生等
•1 系统组织成不同的通路对视觉信息的不同侧面进行传递和处理。
.
22
• 2、 的敏感化和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得到的。学习与连接感觉神经细胞
期记忆与长期记忆均发生在突触部位。LTP和LTD的调节。
.
23
• 3、
忆、识别、联想、比较、
.
24
.
3
细胞核
多位于神经细胞体中央,大而圆,异染 色质少,多位于核膜内侧,常染色质多, 散在于核的中部,故着色浅,核仁l~2个 ,大而明显。细胞变性时,核多移向周边 而偏位。
.
4
细胞质
• 位于核的周围,又称核周体,其中含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滑 面内质网,丰富的线粒体、尼氏体及神经原纤维,还含有溶酶体、 脂褐素等结构。具有分泌功能的神经元,胞质内还含有分泌颗粒, 如位于下丘脑的一些神经元。
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元件
信息整合功能
接受刺激
信息储存功能
传递信息
.
10
脑电信号的产生机制,获取和分析方法
脑电信号是生物电信号的一种。生物电的科学解释是指生物细 胞的静电压,以及在活组织中的电流,如神经和肌肉中的电流。生 物细胞用生物电储存代谢能量,用来工作或引发内部的变化,并且 相互传导信号。生物学家认为,组成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像一台微 型发电机。一些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于如钾离子、钙离子、 钠离子、氯离子等,分布在细胞膜内外,使得细胞膜外带正电荷, 膜内带负电荷。当这些离子流动时就会产生电流,并造成细胞内外 电位差。
神经元 PPT课件

System: a group of functionally related organs that work
together to perform a certain physiological task.. Organ: a collection of tissues joined in structural unit to serve a common function. Tissue: an ensemble of cells, not necessarily identical but from the same origin, that carry out a specific function.
19
20
• 神经原纤维 呈细丝束,交织 成网。电镜下是 微丝或微管集合 成束,分散在细 胞质中,神经原 纤维具有支持作 用,还与蛋白质、 化学递质及离子 的转运有关。
21
(二)突起
7
1865年O. Deiter区分出脊髓大运动神经元有两 种纤维,一种纤维发自胞体,然后不断分支,他 称这种纤维为原生质的延长部,即后来的树突; 另一种纤维发自胞体的锥状突。呈管状,不分支, 即后来的轴突。以Gerlach为代表的很多人认为, 神经细胞彼此之间的关系就象毛细血管那样连接 成网,即所谓的“网状学说(reticular theory)”。
8
在当时也还流行着以Cajal为代表的“细胞学说 (cell theory)”。这在当时要想解决两个学派之争 是不可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是创立一种可 以染出最细的纤维分支的组织学方法。 1873年意大利组织学家Golgi用银染色方法实现了。 1885年他用意大利文发表了他的一些观察结果。这 一事件并未在解剖学界引起足够的重视。 1888年Santiago Ramon y Cajal也发现了这种方 法,对多种动物神经系统多个部位的神经结构进行了 大量的观察与描述。在1889年柏林召开的德国解剖 学年会上展示了脑、脊髓和视网膜组织切片,引起了 与会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该届年会的中心人物。他的 工作开辟了一个阐明神经元结构的及其相互关系的新 纪元,Golgi 和Cajal年共享 1906诺贝尔奖。 9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甘氨酸。 *谷氨酸的受体分型
①促代谢型受体:11种 ②促离子型受体:海人藻酸受体5种,AMPA-R4种 , NMDA-R6种。
46
三、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反射的分类
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生
来就有、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式低级的反射。 包括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
30
递质和调质的分类
分类 家族成员
胆碱类 乙酰胆碱
胺类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 胺
氨基酸 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 类
肽类
下丘脑调节肽、血管升压素、催产素、阿片肽、脑 -肠肽、血管紧张素II、心房钠尿肽等
嘌呤类 腺苷、ATP
气体 一氧化氮、一氧化碳
脂类 花生四稀酸及其衍生物(前列腺素类)
糖尿病
6
2、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①生理完整性 ②绝缘性
③双向性 ④相对不疲劳性
7
(二)神经胶质细胞
1.在周围神经:
卫星细胞,又称被囊细胞 (Satellite cell;
Capsular cell)
施万细胞,又称神经膜细胞 (Schwann’s cell;Neurolemmal cell)
胞体
N元
树突
突起
轴突
4
神经元基本功能
接受刺激、传递信息 ①感受刺激 ②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③可将神经信息传给效应器
5
2、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
功能:传导兴奋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 0.4~120m/s 影响因素: ①直径:正比; (有髓f)6×直径(m); ②有无髓鞘: 有髓Nf快(跳跃式传导); ③髓鞘厚度: 轴索/总直径=0.6时最佳 ④温度:一定范围内正比.
①促代谢型受体:11种 ②促离子型受体:海人藻酸受体5种,AMPA-R4种 , NMDA-R6种。
46
三、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反射的分类
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生
来就有、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式低级的反射。 包括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
30
递质和调质的分类
分类 家族成员
胆碱类 乙酰胆碱
胺类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 胺
氨基酸 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 类
肽类
下丘脑调节肽、血管升压素、催产素、阿片肽、脑 -肠肽、血管紧张素II、心房钠尿肽等
嘌呤类 腺苷、ATP
气体 一氧化氮、一氧化碳
脂类 花生四稀酸及其衍生物(前列腺素类)
糖尿病
6
2、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①生理完整性 ②绝缘性
③双向性 ④相对不疲劳性
7
(二)神经胶质细胞
1.在周围神经:
卫星细胞,又称被囊细胞 (Satellite cell;
Capsular cell)
施万细胞,又称神经膜细胞 (Schwann’s cell;Neurolemmal cell)
胞体
N元
树突
突起
轴突
4
神经元基本功能
接受刺激、传递信息 ①感受刺激 ②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③可将神经信息传给效应器
5
2、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
功能:传导兴奋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 0.4~120m/s 影响因素: ①直径:正比; (有髓f)6×直径(m); ②有无髓鞘: 有髓Nf快(跳跃式传导); ③髓鞘厚度: 轴索/总直径=0.6时最佳 ④温度:一定范围内正比.
《解剖学基础》课件——神经元

形态:
比树突细,呈细索状
数目:只有一个
结构:
不含尼氏体,有轴丘
功能:
传导冲动
轴丘
轴 突
轴突起始部
(二)神经元分类
1、按突起数目分:
多极神经元
一个轴突多个树 突
双极神经元
一个轴突一个树 突
假单极神经元
一个突起,分为 周围突和中枢突
2、按功能分:
感觉神经元 (传入)
中间神经元 (联络)
运动神经元 (传出)
粗面内质网+游 离核糖体 功能:
合成蛋白质
神经原纤维
LM: 银染呈棕黑色细丝
EM:神经丝+微管
功能: 构成神经元细
胞骨架,微管还参 与物质运输
2. 突起
树突 轴突
(1)树突
树突
形态:
粗短,树状分支, 表面有树突棘
数目:一个或多个
结构:
同胞体,含尼氏体
功能:
接受刺激,将冲
动传给胞体。
(2)轴突
神经元
神经组织 概述
神
神经细胞
经
组
织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系统的主要组织 成分
接受刺激,整合信 息,传导冲动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单位,也称神经元
数量为经元的 10—50倍
对神经元起支持、保 护、营养等作用
神经组织
1 •神经元 2 •神经胶质细胞 3 •神经纤维 4 •神经末梢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神经元
胞体 突起
细胞膜 细胞核 核周质
树突 轴突
树突 胞体
轴突 终末
1.胞体 —— 营养、代谢中心
位于脑和脊髓的灰质及神经节内
比树突细,呈细索状
数目:只有一个
结构:
不含尼氏体,有轴丘
功能:
传导冲动
轴丘
轴 突
轴突起始部
(二)神经元分类
1、按突起数目分:
多极神经元
一个轴突多个树 突
双极神经元
一个轴突一个树 突
假单极神经元
一个突起,分为 周围突和中枢突
2、按功能分:
感觉神经元 (传入)
中间神经元 (联络)
运动神经元 (传出)
粗面内质网+游 离核糖体 功能:
合成蛋白质
神经原纤维
LM: 银染呈棕黑色细丝
EM:神经丝+微管
功能: 构成神经元细
胞骨架,微管还参 与物质运输
2. 突起
树突 轴突
(1)树突
树突
形态:
粗短,树状分支, 表面有树突棘
数目:一个或多个
结构:
同胞体,含尼氏体
功能:
接受刺激,将冲
动传给胞体。
(2)轴突
神经元
神经组织 概述
神
神经细胞
经
组
织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系统的主要组织 成分
接受刺激,整合信 息,传导冲动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单位,也称神经元
数量为经元的 10—50倍
对神经元起支持、保 护、营养等作用
神经组织
1 •神经元 2 •神经胶质细胞 3 •神经纤维 4 •神经末梢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神经元
胞体 突起
细胞膜 细胞核 核周质
树突 轴突
树突 胞体
轴突 终末
1.胞体 —— 营养、代谢中心
位于脑和脊髓的灰质及神经节内
神经元结构与功能PPT课件

大脑 作用:保证神经元信息的正常传递
有薄弱部位
第二节 神经元内的信息传递
静息电位
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和 记录
静息膜电位的离子学说
An early depiction of a nerve cell
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和记录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神经元未受 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 胶质细胞类型
1. 星形胶质细胞:体积最大的一种,与少突胶质细胞合称为大 胶质细胞。可能为血脑屏障的结构基础
2. 少突胶质细胞:突起较少,朗飞氏结,构成髓鞘的主要成分. 许旺氏细胞
3. 小胶质细胞:胶质细胞中最小的一种,吞噬、清除病变细胞
终扣
三、神经胶质细胞
许氏细胞: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少突胶质细胞,为轴突提供支持。 周围神经系统
4、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星性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和 突起;释放神经营养因子
5、绝缘和屏障作用:星型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参与 血脑屏障的形成
6、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星性胶质细胞通过膜上的 钠-钾泵可摄取细胞外过多的K+
7、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有助于维持合适的神经递 质浓度
血脑屏障
100多年前的实验
说明血液与大脑细胞周围液体之间有屏障 选择性通透,只有少数物质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或离开
动作电位
第一节 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离子学说及其实验证据 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第二节 离子电流的分离方法 第三节 离子电导和Hodgkin-Huxley模型
An action potential
BRAIN FOOD
BRAIN FOOD
神经元内细胞信息传递
动作电位的传导 膜上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着整个细胞膜扩布,即传导,
有薄弱部位
第二节 神经元内的信息传递
静息电位
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和 记录
静息膜电位的离子学说
An early depiction of a nerve cell
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和记录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神经元未受 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 胶质细胞类型
1. 星形胶质细胞:体积最大的一种,与少突胶质细胞合称为大 胶质细胞。可能为血脑屏障的结构基础
2. 少突胶质细胞:突起较少,朗飞氏结,构成髓鞘的主要成分. 许旺氏细胞
3. 小胶质细胞:胶质细胞中最小的一种,吞噬、清除病变细胞
终扣
三、神经胶质细胞
许氏细胞: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少突胶质细胞,为轴突提供支持。 周围神经系统
4、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星性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和 突起;释放神经营养因子
5、绝缘和屏障作用:星型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参与 血脑屏障的形成
6、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星性胶质细胞通过膜上的 钠-钾泵可摄取细胞外过多的K+
7、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有助于维持合适的神经递 质浓度
血脑屏障
100多年前的实验
说明血液与大脑细胞周围液体之间有屏障 选择性通透,只有少数物质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或离开
动作电位
第一节 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离子学说及其实验证据 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第二节 离子电流的分离方法 第三节 离子电导和Hodgkin-Huxley模型
An action potential
BRAIN FOOD
BRAIN FOOD
神经元内细胞信息传递
动作电位的传导 膜上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着整个细胞膜扩布,即传导,
解剖学基础《神经组织》PPT课件

2.按神经元的功能分类 ①感觉神经元,也称传人神经元,可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 传向中枢。 ②运动神经元,也称传出神经元,将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传给肌肉或腺体调节其活动。 ③中间神经元,也称联络神经元,介于感觉和运动两类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人 类神经系统中,中间神经元数量最多约占神经元总数的99%,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的 复杂网络。
电镜下观察,化学性突触包括3部分:
1.突触前部 是轴突末端的球形膨大部分,该处的细胞膜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侧胞 质中含有许多突触小泡和线粒体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2.突触后部 是与突触前部相对应的树突或胞体的部分,其中,与突触前膜相对的细 胞膜为突触后膜,膜上具有特异性的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
3.突触间隙 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狭小间隙, 宽约15~30nm。 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并 与之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发生 特异性结合后,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化学性突触神经冲动传导的特点是单向性的,即只能由 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后神经元,不能逆向传导。
神经胶质细胞不具有神经元的功能,但对神经无起支持、保护、绝缘、营 养等作用。
一、神经元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一)神经元的结构 1.胞体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圆形、星形、梭形、锥体形等多种形态,是神经元的 代谢和营养中心。
(1) 细胞膜: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和信息处理的功能。
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中,一般较神经细胞小,有突起但不分树突和轴突。 根据分布的位置,神经胶质细胞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胶质细 胞。
电镜下观察,化学性突触包括3部分:
1.突触前部 是轴突末端的球形膨大部分,该处的细胞膜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侧胞 质中含有许多突触小泡和线粒体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2.突触后部 是与突触前部相对应的树突或胞体的部分,其中,与突触前膜相对的细 胞膜为突触后膜,膜上具有特异性的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
3.突触间隙 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狭小间隙, 宽约15~30nm。 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并 与之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发生 特异性结合后,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化学性突触神经冲动传导的特点是单向性的,即只能由 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后神经元,不能逆向传导。
神经胶质细胞不具有神经元的功能,但对神经无起支持、保护、绝缘、营 养等作用。
一、神经元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一)神经元的结构 1.胞体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圆形、星形、梭形、锥体形等多种形态,是神经元的 代谢和营养中心。
(1) 细胞膜: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和信息处理的功能。
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中,一般较神经细胞小,有突起但不分树突和轴突。 根据分布的位置,神经胶质细胞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胶质细 胞。
七年级生物-神经元ppt课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生物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授课教师:刘西
2017年可编6辑月pp7t 日
1
树 的 艺 术
可编辑ppt
2
神经元的定义
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叫神经元。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由细胞体、树突和 轴突三部分组成,细长的突起使它在形 态上有别于其它细胞。
可编辑ppt
3
神经元=神经细 胞
神经细胞和其 他细胞有什么 不同?
可编辑ppt
10
可编辑ppt
1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
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树突
胞体
神经末梢
可编辑ppt
8
信息传导的方向: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下个神经元的树突
可编辑ppt
9
知识小结
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1、结构
细胞体
神
经
树突: 较短而分枝多,
元
接受信息
突起
轴突: 只有1个,较长,
传导信息
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导神经冲动
可编辑ppt
4
一、神经元的结构
细胞体(简称胞体)
功能:信息的整合加工
神经末梢
功能:传递信息
树突
特点:较短而分枝多 功能:接受信息
轴突
特点:只有1个,较长
功能可:编传辑p导pt信息
5
细胞体
神
经 元
树突: 较短而分枝多,
接受信息
突起
可编辑ppt
轴突: 只有1个,较长,
传导信息
6
类比记忆
可编辑ppt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授课教师:刘西
2017年可编6辑月pp7t 日
1
树 的 艺 术
可编辑ppt
2
神经元的定义
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叫神经元。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由细胞体、树突和 轴突三部分组成,细长的突起使它在形 态上有别于其它细胞。
可编辑ppt
3
神经元=神经细 胞
神经细胞和其 他细胞有什么 不同?
可编辑ppt
10
可编辑ppt
1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
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树突
胞体
神经末梢
可编辑ppt
8
信息传导的方向: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下个神经元的树突
可编辑ppt
9
知识小结
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1、结构
细胞体
神
经
树突: 较短而分枝多,
元
接受信息
突起
轴突: 只有1个,较长,
传导信息
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导神经冲动
可编辑ppt
4
一、神经元的结构
细胞体(简称胞体)
功能:信息的整合加工
神经末梢
功能:传递信息
树突
特点:较短而分枝多 功能:接受信息
轴突
特点:只有1个,较长
功能可:编传辑p导pt信息
5
细胞体
神
经 元
树突: 较短而分枝多,
接受信息
突起
可编辑ppt
轴突: 只有1个,较长,
传导信息
6
类比记忆
可编辑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应器
预测:反射弧某一环节受损, 对感觉和运动的影响
体温调节
• 体温恒定:产热=散热(37℃) • 产热器官:骨骼肌----收缩 内脏(肝脏)----物质代谢 • 散热器官:皮肤内毛细血管 汗腺----汗液蒸发 • 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 感受器:皮肤和内脏——温觉感受器、冷 觉感受器
P30
体温的调节
寒冷
刺激
P31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 量减少→散热减少 皮肤立毛肌收缩, 产生“鸡皮疙瘩” 骨骼肌战栗→产热增加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 素增加→代谢增强→ 产热量增加
皮肤冷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 传 出 神经 调节中枢
体温的调节
炎热
刺激
P31
温觉感受器兴奋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 传 出 调节中枢 神经
静息状态时,神经 纤维膜处于极化状态, 膜外为正电位,膜内 为负电位。
K+
Na+
Na+
K+ Na+
Na+
Na+
Na+
Na+ Na+通道
K+ Na+ K+ K+ K+ K+ Na+ K+
钠通道
K+ K+ K+
静息电位:
A
B
P20
A处动作电位
电位差 局部电流 神经冲动
B处动作电位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 量增加→散热增加 汗腺分泌增多 →散热量增加
即时练:
1、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 A
①皮肤血管收缩 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③汗腺 分泌增多 ④汗液几乎不分泌 ⑤代谢活动增强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④ D.②③
2、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 如传出神经遭到破坏,而其他部分正常, 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C )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若是高位脊髓断裂呢?
2、上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 位的位置是( C )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反射弧中传递方向是单向还是双向的? 由什么部位的传递决定?
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P24
传入神经
感受器
反射 中枢
传出神经
突触的类型:
轴突—树突
轴突—胞体
轴突—肌膜 信号变化: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突触延搁:前后神经元的兴奋不同步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双向传导,电信号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 单向传导
即时练习:
1、右图表示联接起来的两个神经元,如果B处 受到刺激,兴奋将传导到图中的什么地方?
C
D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P17-18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
比较项目
地位 方式 速度 时间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主
反射 迅速 短暂
辅
通过体液运送 比较缓慢 较长 广泛,全面
范围
神经系统
准确、局限
直接调节或控制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 控制内分泌系统 调节机体各部分的活动。
神 经 系 统 的 组 成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1、无衰减:信号强度不变 2、绝缘性:两条神经纤维之间的信号不会互相干扰 3、双向性:神经冲动从产生处向两个方向传导
P2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又 是怎么传递的呢?
P23
突触的结构
轴突 突触小泡(内含递质)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
递质{如:乙酰胆碱}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中枢神经 脑 脊髓 系统
周围神经 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神经元 (神经细胞) 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 __________
神经末梢
胞体
树突 轴突
突起
神经纤维
神经元--可兴奋细胞
P19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电刺激实验
产生收缩
神经冲动的传播
电刺激
腓肠肌
坐骨神经
神经冲动是如何产生和传导的呢?
P2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