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学分析技术2016

合集下载

酶学分析技术范文

酶学分析技术范文

酶学分析技术范文酶学分析技术(Enzyme Assay Techniques)是一种用于测定生物样品中酶活性的方法。

酶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

酶学分析技术在生物化学、医学、农业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首先,酶学分析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光度法。

光度法基于酶催化反应产生物质的颜色变化,并通过测量吸光度来确定酶活性的方法。

典型的酶学分析技术中,一种常用的测量指标是酶促反应后产生的NADH或NADPH的浓度。

通过比较反应前后的吸光度差异,可以计算出酶的催化速率。

其次,酶学分析技术中常用的另一种方法是荧光法。

荧光法基于酶催化反应后产生荧光分子的原理,通过测量荧光信号来确定酶活性的方法。

荧光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特点,适用于检测低浓度的酶活性。

常用的荧光剂包括荧光底物和荧光探针,可以通过酶催化反应后的荧光信号强度或颜色变化来确定酶活性。

此外,酶学分析技术中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方法,例如比色法、电化学法和质谱法等。

比色法通过测量反应物质的颜色变化来确定酶活性,常用的比色剂有碘化钠、邻联二硝基苯胺等。

电化学法基于酶催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电流变化来确定酶活性,常用的电极包括氧化还原电极、工作电极和对比电极等。

质谱法利用质谱仪分析酶催化反应产物的质荷比来确定酶活性,可以用于分析复杂的代谢途径和检测微量物质。

总的来说,酶学分析技术在生物科学研究和应用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研究酶的活性和底物/产物之间的关系,可以了解酶的催化机制和生理功能。

酶学分析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检测酶的活性、底物和产物的含量,还可以用于筛选和优化酶的性质,例如通过变异酶突变、构建重组酶等方法。

此外,酶学分析技术还可以用于药物研发、生物工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总结起来,酶学分析技术是一种用于测定生物样品中酶活性的重要方法。

其原理和实验步骤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光度法、荧光法、比色法、电化学法和质谱法等。

酶学分析技术在生物科学研究和应用实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了解酶的催化机制、优化酶的性质,以及在药物研发、生物工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中的应用。

酶分析法

酶分析法
可以用此法测定。
张晓静 2009.09
二、酶活力的测定

由于分光光度法有其独特的优点,因此可以把一些
原来没有光吸收变化的酶反应通过与一些能引起光吸
收变化的酶反应偶联,使第一个酶反应的产物转变成
为第二个酶的具有光吸收变化的产物来进行测量。这 种方法称为酶偶联测定法。
张晓静 2009.09
二、酶活力的测定
张晓静 2009.09
1、利用作底物的测定法
在一定pH及温度下测定反应初速度。反应时除被测物(底 物)外,其他影响反应速度的物质均为过剩,则反应初速 度与被测物的浓度成正比关系。
张晓静 2009.09
2、利用辅酶或抑制剂作用测定
如被测物质可作为某种酶专一的辅酶(或抑制剂),则这 种物质的浓度和将其作为辅酶(或抑制剂)的酶的反应速 度之间有关联,因此通过测定该酶的反应速度就能进行这 种物质的定量。
二、酶活力的测定
优点:反应灵敏度极高,可直接用于酶活力的测定, 也可用于体内酶活性测定。特别是适用于低浓度的酶 和底物的测定。

缺点:操作繁琐,样品需分离,反应过程无法连续 跟踪,且同位素对人体有损伤作用。辐射猝灭会引起 测定误差,如3H发射的射线很弱,甚至会被纸吸收。

张晓静 2009.09
二、酶活力的测定
张晓静 2009.09
一、酶活力 二、酶活力的测定
张晓静 2009.09
一、酶活力
1.概念
酶活力是指酶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活力的 大小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 应速率来表示,两者呈线性关系。酶反应速率越大, 酶活力越高,反之越低。

酶催化的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 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在实际酶活性测定中一般以测 定产物的增加量为准。

酶学分析技术

酶学分析技术
金氏单位:100ml血清ALP在37℃与底物作用15min,产生1mg酚 金氏单位:100ml血清ALP在37℃与底物作用15min,产生1mg酚。 血清ALP 与底物作用15min 1mg 卡门氏单位:1.0ml血清在25℃,340nm,反应体积3.0ml,光径1.0cm 卡门氏单位:1.0ml血清在25℃,340nm,反应体积3.0ml,光径1.0cm 血清在25℃ 3.0ml,光径 时每分钟测定吸光度下降0.001 即消耗4.82 0.001, 10NADH为一 时每分钟测定吸光度下降0.001,即消耗4.82 × 10-4μmol NADH为一 个卡门氏单位
线性度:判断线性期的一个指标,指吸光度( 线性度:判断线性期的一个指标,指吸光度(A)相对于时间(min)变化的可以接受 相对于时间(min) 的程度 。
前半段△A/min-后半段△A/min] [(前半段 A/min+后半段△A/min)/2] 100% 前半段△ 线性度=[前半段△A/min-后半段△A/min]/[(前半段△A/min+后半段△A/min)/2]×100%
17
(二)Km的含义与意义 的含义与意义
的含义: 1.Km的含义:
V max =[S]时 可见K 值等于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反应速率V 当Km=[S]时, v = ,可见Km值等于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反应速率Vmax 2 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2.Km的意义 Km的意义
Km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其他如等电点),Km的大小只与酶的性质有关 Km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其他如等电点),Km的大小只与酶的性质有关 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 ),Km 反映酶对底物亲和力 酶对底物亲和力的大小 反映酶对底物亲和力的大小 最适底物或天然底物 选择酶的最适底物 选择酶的最适底物或天然底物 计算不同底物浓度时的反应程度 计算不同底物浓度时的反应程度 鉴别酶的种类 鉴别酶的种类 判断可逆反应的速率 判断可逆反应的速率 判断酶偶联反应的限速反应 判断酶偶联反应的限速反应 计算工具酶的用量 计算工具酶的用量

酶学分析技术课件优秀课件

酶学分析技术课件优秀课件

·L·V标
实际保温时间
四、酶促反应进程
酶促反应进程曲线
酶量的测定:
通过酶活性测定间接测得酶的含量,因此,要准确 测定酶量,应使酶浓度(〔E〕)与酶促反应速度成 正比,即〔E〕∝-d〔S〕/dt或〔E〕∝d〔P〕/dt。 能够真正代表酶活性大小的是线性期的酶促反应速 度,即酶促反应初速度。
酶活性测定时首先要确定线性期,在此期测定反应 速度才能准确代表酶活性。
(四)Km和Vmax的测定
1.Linweaver-Burk作图法,又称为双倒数作图法
1 Km +〔S〕 Km 1
1
—— = ————— = ——— · —— + ———
v Vmax〔S〕 Vmax 〔S〕 Vmax
2.Cornish-Bowden作图法 又称为直线线性作图法。
第二节 酶活性测定方法及酶学分析的类型
酶促反应初速度
酶活性
酶的含量
五、酶促反应底物动力学
中间产物学说:
酶促反应进行时,酶首先与底物结合为中间产物,然后再催
化底物反应生成产物。E + S ES → E + P
米-曼氏方程:
Vmax〔S〕 v = —————
〔S〕+ Km
上式中v代表反应速度,Vmax代表最大反应速度, 〔S〕代表底物浓度,Km称为米氏常数。
特点: 优点是简单。 缺点是难以确定反应时间段酶促反应是否处于线性期。
注意:固定时间法时间段的预定不宜太长,一般以30~60分 钟为宜。
(二)连续监测法
定义:测定底物或产物随时间的变化量,又称为速率法。
原理:
该方法每隔一定时间(10s~60s)测定一次底物或产 物的变化量,连续测定多点,然后将测定结果对时间作图 ,绘制反应速度曲线。

生化检验 酶学分析技术

生化检验 酶学分析技术

第五章酶学分析技术名词解释酶: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特异性和高效催化率的一类蛋白质。

辅酶:与蛋白质结合疏松的结合酶。

多是维生素或维生素衍生物。

工具酶:作为试剂用于测定代谢物浓度或酶活性的酶。

酶活性: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底物减少的量或产物生成的量。

即酶促反应的速度。

(线性期的酶促反应速度才能准确代表酶活性)酶活性单位:在一定条件下使酶促反应达到某一速度时所需的酶量。

一个人为规定的标准。

有惯用单位、国际单位和Katal单位三种。

国际单位:1IU指在规定条件下(25℃,最适pH,最适底物浓度),每分钟转化1μmol底物所需要的酶量。

常将IU简写成I。

K m: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最大值一般时的底物浓度。

、K m越大,酶与底物亲合力越小K m越小,酶与底物亲合力越大米-曼氏方程:V = V max × S / S+K m。

可以导出K m =(V max - V)S / V定时法:又称终点法、两点发。

底物与酶作用一段时间后,加入强酸、强碱、蛋白沉淀剂等终止酶促反应,测定这段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计算酶促反应的平均速度。

反应时间是t1~t2。

操作简单但难以确定反应时间段酶促反应是否处于线性期。

速率法:在酶促反应期间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一次产物或底物变化量,根据变化量间接求出酶活性浓度。

连续观察反应进程,可在线性期测定酶活性,标本和试剂用量少,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但要求高,要精确控制温度、pH和底物浓度等。

指示酶:血浆特意酶:在血浆中发挥特定催化作用的酶。

问答题1、酶活性测定的速率法与终点法有何不同?答:①终点法是指测定反应开始后一段时间内(t1~t2)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消耗量以测定的方法。

②速率法是指在酶促反应期间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一次产物或底物变化量,根据变化量间接求出酶活性浓度。

③速率法无需终止酶促反应,不需要添加其他显色试剂就可以测定反应物的变化,很容易观察反应整个过程,可在线性期测定酶活性,结果准确可靠,标本和试剂用量小。

酶学分析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件)

酶学分析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件)
酶的最适温度为370C左右。 ➢ 酶活性测定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温度误差不能
大于±0.10C。
19
三、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4. PH值 ➢ 酶催化活性最高时反应体系的PH称为酶促反应的
最适PH。 ➢ 人体大多数酶的最适PH值为6.5~8之间, ➢ 测定酶活性时,应选用适宜的缓冲液以保持酶活
性的相对恒定。
(1) 辅酶(co-enzyme):在酶促反应中与酶蛋白疏松或 瞬时结合,如NAD+、辅酶Ⅱ(NADP+)。 ➢ (2)辅基(prosthetic):与酶蛋白紧密或持久结合成全酶, 在酶促反应中反复变化,加速反应进行,如ALT和AST的 辅基磷酸吡哆醛。
7
第一节 概述
二、酶的催化作用机制 ➢ 诱导契合学说(induced fit hypothesis)。
33
工具酶
➢ 测定酶活性浓度
丙氨酸 ALT α-酮戊二酸
丙酮酸
LDH 乳酸
NADH
NAD+
34
工具酶
➢ 利用酶促反应测定底物浓度
35
(三)酶偶联反应法 ➢ 酶偶联反应过程曲线
分为四个时相
➢ 预温期 ➢ 延滞期 ➢ 恒态期 ➢ 非恒态期
36
(三)酶偶联反应法
2.常用指示酶及其指示反应 ➢ (1)脱氢酶 ➢ (2)过氧化物酶
➢ 测定方法不同
24
二、酶活性浓度测定方法
(一)定时法 ➢定时法又称为终点法(end-point assay)或两 点法(two-point assay),测定的是酶促反应 开始后一段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 量。 ➢优点是比较简单 ➢缺点是难以确定反应时间段内酶促反应是否处 于线性期。
25

酶学分析技术二

酶学分析技术二
有些同工酶的变化可在总 酶变化之前发生
对某些疾病的预后有评价价值
线粒体酶的测定
16
临床常用血清酶分析
17
P166
一、转氨酶( Aminotransferases )及其同工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s,ALT) / 谷丙转氨酶 GP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s,AST/ 谷草转氨酶 GOT
又称:γ-谷氨酰转肽酶 ( γ-GTP/GGTP)
1. 催化反应
一种含巯基的线粒体酶,可催化γ-谷氨酰基从谷胱甘肽 (GSH)或其它含γ-谷氨酰基化合物中转移至另一肽或氨基 酸分子上。 GSH+氨基酸
GGT
γ-谷氨酰氨基酸+半胱氨酰甘氨酸
22
P167
2. 组织分布
肾脏中含量最多,其次为胰、肺、肝等。血清中的 GGT主要来自肝胆。
3. 标本
GGT较稳定,室温下可放置2d, 4℃可存放1w, -20℃可储存1y;RBC中几乎无GGT,因此溶血标本可以检 测。
23
P168
4. 临床意义
(1) 肝胆疾病检出阳性率最高的酶 有助肝胆疾病的鉴别诊断 胆道疾病,GGT阳性率高,而且升高明显,可高达530ULN,肝实质疾病是GGT一般只是中度升高,可达25ULN 与ALP联合进行肝脏疾病检测 若ALP升高而GGT正常,则完全排除ALP的肝来源,若 ALP和GGT都增加,则应先排除肝外引起GGT增加的原 因,一旦排除,则GGT增高为肝病所致。
7
P145
(三)排出异常
肾功能减退,血清AMY活性升高可能 因酶排泄障碍而在血液中滞留。 胆道梗阻,血清ALP升高的原因是梗 阻区ALP合成加强,ALP排泄受阻而逆 流入血。 大多数酶,不存在以上的清除机制。

酶学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酶学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酶学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酶学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酶学是关于酶的研究,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化学、生物学等多个方面,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酶学分析技术是基于酶的催化作用,对生物样品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一种方法。

在生物医学中,酶学分析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酶学分析技术的常见方法1.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ELIS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常见酶学分析技术。

它基于酶的催化作用,对生物样品中含有的各种生物分子进行测定。

ELISA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抗原、抗体、荷尔蒙等生物分子,在诊断疾病、监测治疗效果和研究关键生物过程方面都有应用。

2. 荧光定量PCR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基于酶的催化作用,对DNA分子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

它可用于检测DNA中的遗传变异、基因表达水平等生物分子。

这种技术敏感度高、特异性好,因此可以成为分子诊断和定量检测的重要手段。

二、酶学分析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 癌症诊断肿瘤细胞分泌的抗原可以通过血液等生物样品进行检测。

ELISA技术可以依靠酶的催化作用,对癌症标志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同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癌症基因的突变,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2. 心血管疾病诊断心肌酶是心肌组织损伤和坏死的标志物,可通过ELISA技术进行检测。

而B型钠尿肽、C-反应蛋白等心血管疾病标志物,也可以通过酶学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定性检测。

这些检测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

三、酶学分析技术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1. 药物筛选大量的化合物需要进行药物筛选,以确定其对特定疾病的疗效。

酶学分析技术可用于面对大量样品的快速筛选,检测药物对特定酶的抑制和激活作用,为药物开发提供了更加快速有效的手段。

2. 药物代谢评价药物代谢是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代谢过程,可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酶学分析技术可用于研究药物与特定酶的相互作用,分析药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为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酶学分析技术》课件

《酶学分析技术》课件

04 酶学分析技术的应用实例
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
通过酶学分析技术,可以深入了解生物分子的 结构和功能,为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提供有力
支持。
在生物工程领域中,酶学分析技术对于新药研发、疫 苗生产、生物制品质量控制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酶学分析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 用,如蛋白质组学研究、基因表达分析、代谢 组学研究等。
《酶学分析技术》PPT课件
目录
• 酶学分析技术概述 • 酶的分类与特性 • 酶学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 酶学分析技术的应用实例 • 酶学分析技术的未来展望
01 酶学分析技术概述
酶学分析技术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酶学分析技术是一种利用酶的催化特性进行物质检测和分析的方法,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等特点 。
详细描述
通过改进酶的提取和纯化技术、酶的固定化 技术、酶反应动力学研究等手段,可以提高 酶学分析技术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同时,创 新性的酶学分析方法和技术也将不断涌现, 例如酶联免疫分析、酶传感器、酶反应动力
学分析等。
酶学分析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拓展
总结词
随着酶学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应用领域将 不断拓展,为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详细描述
酶学分析技术是利用酶的生物催化作用,通过测量反应产物或底物浓度变化来推算酶活性或酶含量的技术。由于 酶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等优点,因此酶学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农业、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 应用价值。
酶学分析技术的应用领域
总结词
酶学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农业、工业等领域,如临床生化检验、食品安全 检测、环境保护等。
详细描述
酶学分析技术不仅在生物工程、制药、环保等领域有 广泛应用,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农业残留检 测、生物安全等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需求的 增加,酶学分析技术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

酶学分析技术

酶学分析技术
8
1. v = V[S] /Km + [S] 2.Km = [S] (V/v - 1) 3. Km 在一定的底物、pH、温度下是一个常数
(种类及底物性质有关) 4.酶促反应∝亲和力∝1/Km
5.选择酶的最适底物
6.设计适宜的底物浓度10-20 Km
Km和Vmax的测定(双倒数法) 1 = Km+ [S] = Km . 1 + 1 v Vmax [S] Vmax [S] Vmax
高效 灵敏 温和
15
ABCP
在许多酶促反应中,底物或产物的 变化量很难直接测定,常需要在反应体 系中加入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酶作为试剂。 使第一个酶促反应的产物转变为易于检 测的第二个酶或第三个酶的底物,通过 这种偶联反应间接测定第一个酶的待测 物浓度或待测酶的活性,这种作为试剂 用的酶称为工具酶。
16
机械强度大 稳定性好 抗干扰性强
18
几种酶的稳定性(天)
名称
室温 4 ℃ -20℃
乳酸脱氢酶
7 7 30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2 14 30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2 14 30
肌酸激酶
0.3 0.6 2
碱性磷酸酶
0.5 6 600
淀粉酶
2 60 60
19
同工酶的产生机理
❖ 不同基因位点编码 ❖ 等位基因编码 ❖ 多条肽链化学修饰产生
13
2.连续监测法(又称速率法)
每隔一定时间(10~60秒)连续测定酶 促反应中某一产物或底物变化量称为连续监 测法。 优点 容易找到线性期、结果可靠、省时、 省试剂、省样品 缺点 反应速度易受温度、pH、底物浓度 等因素的影响。
14
工具酶
酶学分析是将酶作为试剂的一种分 析技术,它包括:

酶分析技术

酶分析技术
目录
一、酶的初步认识 二、酶分析技术简介 三、酶分析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具体应用 四、酶分析技术的发展前景 五、文献总结
酶分析 技术
酶: enzyme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 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产生部位:活细胞 主要作用:生物催化 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的认识
❖酶的特性
高效性
底物
邻苯二胺 四甲替联苯胺 氨基水杨酸 邻联苯甲胺 2,2‘-连胺基-2(3-乙基-并噻唑啉磺酸-6)铵盐
4-硝基酚磷酸盐(PNP) 萘酚-AS-Mx磷酸盐+重氮盐 ABTS+HRP+葡萄糖 葡萄糖+甲硫酚嗪+噻唑兰
显色 反应
测定波长
橘红色 黄色 棕色 兰色 蓝绿色
492 460
449 425 642
不同
酶法分析中被检化合物(底物)应该是反应的限制因素 酶活力测定法中使用的底物应该过量
酶分析技术的特征
适用范围有一定局限性
选择性高
简便程度较差
灵敏度高
精确度一般
反应速度快、条件温和
酶分析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例子
酶分析技术在食品中应用类型 测定方法原理
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类型
❖ 去除样品中的杂质:如测定果糖、多糖等 ❖ 催化待测物生成新的产物:如:淀粉的定量分析 ❖ 测定食品中酶的活性作为食品的指标:如过氧化物酶的测定 ❖ 利用酶催化反应所产生的一些信息:如酶联免疫法、酶电极法等
连续测定法
取样测定法
酶法分析
❖ 终点测定法:
借助某种酶作用,使被测物质定量地 进行转变,测定底物、产物或辅酶 物质等的变化量
分为单酶反应定量法和偶联酶反应定 量法

酶学分析技术2016

酶学分析技术2016
Km 米氏常数
Km值是酶的特征常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 值。
Km的含义:
当Km=[S]时,v Vm2a,x 可见Km值等于反应速率达 到最大反应速率Vmax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Km的意 义:
➢Km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其他如等电点),Km的大小只与酶的性质有关 ➢鉴别酶的种类 ➢反映酶对底物亲和力的大小 ➢选择酶的最适底物或天然底物 ➢设计适宜的底物浓度
·L·V标
实际保温时间
正常上限升高倍数(ULN)
概念:某标本酶活性测得的结果除以该法正常参考范围上 限所得倍数。
酶活性实测值
即ULN=
正常参考范围上限
例:如某人血ALT测定结果为80u/L,该测定方法正常 参考范围上限为40mmol/L,其ULN=80/40=2
(二)、酶质量浓度表示方法
原理:用免疫学技术直接测定酶的质量,以质量浓度单位 报告结果。如ng/ml或μg/L等。
✓特点:各单位对温度、时间、物质量的定义不同,导致各测 定值、参考范围相差很大,彼此间无法比较,现在临床应用较 少。
9
2.国际单位IU(µmol/min)IFCC3,72℃001年
✓定义:在规定条件下(25℃及其他最适条件),每min催化1µmol
底物转变为产物的酶量,为1IU或1U,1IU=1µmol/min。
表.某些酶的Km值

底物
Km(mmol/L)
乳酸脱氢酶 己糖激酶
-半乳糖苷酶 碳酸酐酶 过氧化氢酶 蔗糖酶 糜蛋白酶
丙酮酸 D-葡萄糖 D-果糖 D-乳糖
H2CO3
H2O2 蔗糖 甘氨酰酪氨酰甘氨酸
0.017 0.05 1.5 4.0 9.0 25 28 108
3.反映酶与底物的亲合力 Km值越大,酶与底物亲合力越小, Km值越小,酶与底物亲合力越大。

酶学分析技术PPT课件

酶学分析技术PPT课件
酶活性测定时首先要确定线性期,在此期测定反应速度才能准确代表酶活性。
酶促反应初速度
酶活性
第9页/共44页
酶的含量
五、酶促反应底物动力学
中间产物学说:
酶促反应进行时,酶首先与底物结合为中间产物,然后再催 化底物反应生成产物。E + S ES → E + P
第10页/共44页
米-曼氏方程:
Vmax〔S〕 v = —————
第2页/共44页
第一节 酶活性测定的基本知识
酶活性的概念 酶活性单位 酶活性单位的计算 酶促反应进程 酶促反应底物动力学
第3页/共44页
一、酶活性的概念
酶活性即酶促反应速度,指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
的生成量。
v =-d〔S〕/dt 或 v =d〔P〕/dt。
底物浓度为〔S〕,产物浓度为〔P〕,时间为t,反应速度为v
第16页/共44页
(三)Vmax的应用
定义 : Vmax指酶完全被底物分子饱和时的反应速度。
应用:
Vmax可用来计算酶的转化率(TN),即单位时间内每分子 酶可使底物发生化学反应的分子数,单位为分子数/秒。当反 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时,如果已知酶量,则可计算出酶的 转化率:
TN =底物转化量(mol/s)/酶量(mol)
第41页/共44页
三、酶活性测定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一)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二)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三)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 (四)在骨骼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五)在肌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六)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七)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四、同工酶的诊断价值
第42页/共44页
第5页/共44页
三、酶活性单位的计算

第六章 酶学分析技术

第六章  酶学分析技术

返回节
按检测方法分类——底物或产物浓度的检测
测定项目 方法原理 测定手段
胆碱酯酶
脂肪酶 淀粉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氯化乙酰胆碱做底物产生乙酸根
三油酸甘油酯悬乳液做底物,生成油酸甘油一 酯,浊度下降 淀粉做底物,一定时间后,剩余的淀粉不足以 使碘呈兰色 赖氏法 IFCC推荐法 固定化谷氨酸氧化酶膜生成过氧化氢,利用过 氧化氢电极 4-甲基伞形酮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做底物 NADPH在365nm激发下产生荧光
返回节
连续监测法的种类
直接法
是指待测酶酶促反应的底物或产物有特征性的理化性质, 然后通过特殊的仪器直接检测。
基于NADH或NADPH的反应原理 :LD、α-HBD等 基于人工合成色素原底物 :ALP 、GGT、AMS等 基于氧的消耗 :各种氧化酶
间接法
是指酶促反应底物和产物之间没有特征性的理化性质, 需通过另一个化学反应或生化反应,将底物或产物转化为有 明显特征理化性质的另一个化合物。用直接法来测定的酶类 非常有限,很多情况下不得不使用间接法。 一步间接法 酶偶联法
返回节
三、酶的命名、分类及编号
临床应用酶
EC编号 1.1.1.27 1.1.1.37 1.1.1.41 1.1.1.49 1.4.1.3 习惯用名 乳酸脱氢酶 苹果酸脱氢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谷氨酸脱氢酶 英语缩写 LD、LDH MD、MDH ICD、ICDH G6PDH GLD、GLDH EC编号 2.7.3.2 3.1.1.3 3.1.1.8 3.1.3.1 3.1.3.2 习惯用名 肌酸激酶 脂肪酶 胆碱酯酶 碱性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 英语缩写 CK、CPK LPS CHE ALP、AKP ACP

第五章 酶法分析技术(NO)

第五章 酶法分析技术(NO)

接近完全地转化为产物(当有99%转化成产物 时,则认为反应完全),而且底物又具有某种 特征性质(如具有特殊的吸收光谱)时,就有 可能直接测定底物的减少量而定量待测物。
单底物反应直接测定法
尿酸紫外法测定 尿酸 + O2 + H2O

UAO
尿囊素 + CO2 + H2O2
尿酸在293 nm 处有吸收,而尿囊素没有吸收,在 293 nm 处测定吸光度下降 胆红素测定 胆红素 + O2
BOD
胆绿素+ H2O
胆红素在450nm处有吸收,而胆绿素没有吸收,在 450nm处测定吸光度下降
2. 产物增加量的测定 在被测物作为底物的酶促反应中,如果底物 基本上都能转变成为产物,而产物又具有可 专一性进行定量测定的物质,那么,根据产 物的增加量就能检测底物的量。
草酸的测定
产物的增加,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减少了共存物质
的干扰,达到高灵敏度和特异的要求。 酶循环法(enzymatic cycling assay)的灵敏度决定 于循环反应速度和时间,循环反应速度又取决于两 种试剂酶( Ea 和Eb) 的量。该法测定中所选择酶的 Km 值要小,以便用较少的酶量保持所需的灵敏度。
草酸 甲酸 + CO2
瓦式呼吸计测定生成的CO2的量
(2)
酶偶联法
酶促反应的底物或产物如果没有可直接检测的成分, 将反应某一产物偶联到另一个酶促反应中,从而达到 检测目的的方法称酶促偶联法。 A
A B C
Ea Ei
最常用的偶联指示系统有两个:一个是脱氢酶 指示系统,另一个为过氧化物酶指示系统。
标准浓度对照法计算样本浓度,这种方法又称为固
定时间法(fixed assa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对定量法(酶量直接测定法):免疫学方法 酶测定 相对定量法(酶活性间接测定法):生化检测方法
31
一、定时法
2
原理: 定时法是固定时间法的简称,是指底物 与酶反应一段时间(t1~t2)后,加入强酸、 强碱、蛋白沉淀剂等终止反应,测定这段时间 内产物的增加量或底物的减少量以测定酶活 性的方法。
吸 光 度 A t1 t2
线、速率曲线、时间曲线)
吸 光 度 A 延 滞 期 非 线 性 期 线 性 期
t1 图5-1
t2 酶促反应进程曲线
时间t
26
(一)延滞期(lag phase、延迟期 )
特点:为反应的初始阶段,反应速率一开始时较慢,通常为几秒到几 分钟
吸 光 度
A
延 滞 期
非 线 性 期
延 滞 期
孵 育 期
R1
线 性 期
无需停止酶促反应 连续观测反应进程 标本和试剂用量少
不需添加其他呈色试剂 在线性期测定酶活性 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测定
对仪器要求高
连续监测法的分类
(一)直接法
指直接测定酶促反应产物或底物的理化指标以测定酶 活性的方法。 测定NAD(P)H的方法 测定人工合成的色素原底物的方法 测定耗氧量的方法 测定pH改变的方法 等
酶偶联法
39
(三)酶活性浓度的计算
摩尔消光系数(ε):在特定条件下,当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 mol/L,吸 收池厚为1cm,以一定波长的光通过时,所引起的吸光度值A。 意义:ε值取决于入射光的波长和吸光物质的吸光特性,亦受溶剂和温 度的影响。显然,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基于该显色反应的光度测 定法的灵敏度就愈高。 在测酶时,常数K值的选择是很重要的。此值过高虽然测定的线性范围较 宽,但重复性差,反之,虽然精密度好,但线性窄。改变K值最方便的途 径就是改变标本稀释度,稀释倍数愈大,K值愈大
组织细胞 体液:以血浆或血清为主

测定方法: 酶质量测定:绝对质量,以g/L为表示单位
酶活性测定:相对质量,以U/L为表示单位
(一)、酶活性浓度表示方法
酶活性(enzyme activity)也称为酶活力,指酶促反应速 率,即规定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减 少量。 表示方法:
d [ P] v dt
鉴别酶的种类
反映酶对底物亲和力的大小 选择酶的最适底物或天然底物 设计适宜的底物浓度
19
Vmax的含义
定义:Vmax表示在一定酶量时的最大反应速率,即酶完 全被底物所饱和时的反应速率,与酶活性浓度呈正比。 应用:计算酶的转换数(TN,催化常数Kcat)单位时间内每 个酶分子将底物分子转换成产物的最大值 。
特点:各单位对温度、时间、物质量的定义不同,导致各测 定值、参考范围相差很大,彼此间无法比较,现在临床应用较 少。
9
2.国际单位IU(µmol/min)
IFCC,2001年 37℃
定义:在规定条件下(25℃及其他最适条件),每min催化1µmol 底物转变为产物的酶量,为1IU或1U,1IU=1µmol/min。
进入非线性期的原因:
反应的不断进行,底物消耗越来越多,可逆反应增强、产物抑制 增加等使得反应速率明显下降。
特点:
若为单底物的反应,则此时反应速率与单底物浓度[S]的一次方 成正比,为一级反应。
29
酶学分析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 酶活性测定方法 第三节 代谢物酶学分析技术
30
第二节 酶活性测定方法
E E
酶单位/升 = —————————×————————
· L· V标 实际保温时间
正常上限升高倍数(ULN)

概念:某标本酶活性测得的结果除以该法正常参考范围上 限所得倍数。

即ULN=
酶活性实测值 正常参考范围上限
例:如某人血ALT测定结果为80u/L,该测定方法正常 参考范围上限为40mmol/L,其ULN=80/40=2
情况下都被不严格地称为酶活性单位乃至酶活性.
11
计算公式:
产物的增加量 每单位规定的保温时间 1000(ml) 酶单位/升 = —————————×——————————×———————— 每单位规定的产物增加量 实际保温时间 实际标本用A测定 – A对照)· V总 · 106 每单位规定的保温时间

d[S ] v dt
式中v:反应速率,[P ]:产物浓度,t:时间,[S]:底物浓度。
7
酶活性单位
定义:表示酶的相对含量,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
生成一定量的产物或消耗一定量的底物所催化的酶量。
表示方法: 惯用单位(一定的反应量/一定的反应时间) 国际单位IU(µmol/min) Katal单位(mol/s)
计算公式为:
TN =底物转化量(mol/s)/酶量(mol)
= Vmax / [E]
(单位是s-1)
计算时要保证酶的浓度单位与底物的浓度单位一致)
20
(二)、Km与Vmax的应用
1. Km的计算 2.鉴定酶的种类
Km值是酶的特征常数,在反应条件一定时,只与 酶的种类和底物的性质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不同种
8
1.惯用单位:
20世纪60年代以前根据酶活性测定方法建立者的姓氏命名的单位
ALP的金氏单位(King) 举例: 氨基移转酶的卡门氏单位(Karmen)
金氏单位:100ml血清ALP在37℃与底物作用15min,产生1mg酚。 卡门氏单位:1.0ml血清在25℃,340nm,反应体积3.0ml,光径1.0cm 时每分钟测定吸光度下降0.001,即消耗4.82 10-4μmol NADH为一 个卡门氏单位
(二)、酶质量浓度表示方法

原理:用免疫学技术直接测定酶的质量,以质量浓度单位
报告结果。如ng/ml或μg/L等。

优点:
1、灵敏度高; 2、特异性高
3、无活性酶蛋白测定
4、适于同工酶测定

不足:
1、抗体难以制备;2、方法繁杂;3、测定成本高
三、酶促反应动力学
15
研究内容:(初速度,单因素)
第五章
酶学分析技术
1
第一节 酶学分析技术基本知识
简介内容:
一、酶的基础知识 二、酶含量的表示方法 三、酶促反应动力学
四、酶促反应进程
2
一、酶的基础知识
3
酶(enzyme):由活细胞产生的能高效催化特异生化反应的蛋白质,属于生物催化剂 酶的组成和命名 胰蛋白水解酶
酶的催化特点:
高效性、高度特异性、高度不稳定性、可调节性
v = —————
〔S〕+ Km
Vmax〔S〕
v
Vmax
代表反应速度
代表最大反应速度
〔S〕 代表底物浓度 Km 米氏常数
Km值是酶的特征常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Km的含义:
当Km=[S]时, v
V max ,可见Km值等于反应速率达 2
到最大反应速率Vmax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Km的意义:
Km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其他如等电点),Km的大小只与酶的性质有关
由于酶的特异性强,催化反应的速度快,反应条件温和等, 因此酶试剂一般化学试剂,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更易于自动化,可为临床更加及时地提供准确的检验信息。
酶的应用:
酶活性/含量的检测、代谢物的酶学分析和同工酶及亚型 测定用于临床诊断和疗效判断。
4
二、酶含量的表示方法
5
酶测定标本及方法类型

标本:


与定时法相比,属于即时观测,无需停止酶促反应、不需添加其他 呈色试剂,且可将多点的测定结果绘图连线,快速、直观查看酶促 反应进程,很容易找到呈直线的线性期,检查到是否偏离零级反应; 标本和试剂用量少,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测定; 连续监测法要求不显色而是直接测定底物(或辅助底物即中间底物) 或产物量的变化,因此,在测定原理上,可以选择紫外吸收法或生 色原显色法; 要求能够准确地控制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等,要求仪器具有恒温 装臵及自动监测功能,半自动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都能满足这些要 求 。
2-氯-硝基酚-α-岩藻糖苷 α-岩藻糖苷酶(AFU) 2-CP(405nm,pH6.5) 6.2
38
(二)间接法 是指加入相应试剂后间接测定酶促反应的产物转化物或 底物转化物的理化指标以测定酶活性的方法。 一步间接法
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一些与酶促反应无关同时也不影响 酶活性的试剂,这些试剂只和酶反应物(一般是产物) 迅速作用,产生信号变化
研究酶促反应的速率及其各种影响因素(如底物浓度、 酶活性浓度、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等)的科学 。
研究意义:
指导选择底物种类、确定底物浓度,确定最适温度、最 适pH、激活剂和抑制剂类型与含量等,从而准确测定酶活性
或代谢物浓度。
16
(一)、酶促反应机制 E + S ES → E + P
米-曼氏方程(数学表达式)
3.反映酶与底物的亲合力 Km值越大,酶与底物亲合力越小,
Km值越小,酶与底物亲合力越大。
4.选择酶的最适底物 当酶可有几种底物时,其Km值最小者,为
该酶的最适底物。酶活力测定时,应优先选择
酶的最适底物。
5.设计适宜的底物浓度
酶促反应进程曲线表明,只有初速度才能真
正代表酶活性,一般要求初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
第三节 代谢物酶法分析技术
酶法分析(enzymatic method)是以酶为试剂测定酶促反应的底物、辅酶、 辅基、激活剂或抑制剂,以及利用酶促反应测定酶活性的一类方法。
1.测定NAD(P)H的方法
原理:监测340nm吸光度的变化可以反映NAD(P)H量的 变化,其变化与待测酶的含量正相关。
对象:以NAD(P)+或NAD(P)H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例 如LD、G-6-PD、GLDH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