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的壁报风采
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
各自的教学作风,组成联大以后,荟集了一批著名专家、
学者、教授,师资充实,人才济济。他们在极其艰苦的
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学风,是当时
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西南联大在办学的8年 中毕业学生约2000人,均学有成就,有的成为举世闻
名的专家学者,他们对中国的建设事业、高等教育的发
展和世界学术研究,作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1946
• 《说文》注云:‘古宗庙立碑系牲,后人因于 上纪功德。'是则宫室之碑,所以识日影;而 宗庙则以系牲也。秦汉以来,始谓刻石曰碑, 其盖始于李斯一峰山之刻耳。……至《唐文 粹》、《宋文鉴》,则凡祠庙等碑与神道墓碑,
各为一类。”明徐师曾《文体明辨》:“碑文,
后汉以来,作者渐盛,故有山川之碑,有城池
之碑,有宫室之碑,有桥道之碑,有坛井之碑,
经 戴传曾 王浩 杨凤 何兆武 李长之 何其芳 吴大观 任继愈
• 教育成效
•
联大8年,前后任教的教授有朱自清、闻一多等300余人,
他们都是各个学科、专业的泰斗、顶级专家。学生有8000人,
毕业生近4000人。 联大师生担任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1949年)2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54人(学生80人)、工程院
年西南联大解散,3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自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
1946年5月4日结束,西南联大在滇整8年。在极其艰苦
的条件下, 西南联大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许
多是蜚声中外的第一流科学家。
西南联大校旗
•校 歌
•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 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 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 雪。 中兴业,须人杰。便"一城三户",壮怀难 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 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西南联大
为团长
黄师岳
从长沙到昆明
西迁入滇
1938年2月20日,旅行团师生启程
从长沙到昆明
西迁入滇
2月20日,湘江直下洞庭,25日到常德,28日到桃源
从长沙到昆明
西迁入滇
3月6日到沅陵,12日到芷江,13日到晃县,17日过湘黔交界处鲶鱼堡
从长沙到昆明
西迁入滇
3月25日到达炉山(今凯里),访问了苗寨
从长沙到昆明
张伯苓
从长沙到昆明
长沙临时大学
筹备办校: 1937年9月10日,教育部令正式宣布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就校舍、 经费、院系设臵、组织分工开始工作。 报到注册: 1937年10月18日正式开始报到,24号截止,25号开始注册选课。 到1938年底,学生数达到1500多人。 院系设臵:
文、理、工、法商
从长沙到昆明
西南联大奇迹
联 大 精 神
无私
人对事而言是奉献和敬业
什么是无私?
人对人而言是友爱和互助
西南联大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但当时师生在这 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保持了一种很强烈的学习热情和敬 业精神。敬业精神表现在学术上,是对知识的不断追求, 在艰苦条件下不放弃科学研究。
西南联大奇迹
联 大 精 神
学生均个个出色。
西南联大奇迹
北大海 南开山 清华云
再如北大向来对体育不重视,而清华、南开则极重视。在西南
联大,体育也很受重视,是必修课,不及格不准毕业。但有时 又保持了一定的北大宽容之风,往往重在参与,学生只要坚持 上课,都能及格,所以联大在校风上往往体现出三校融合并存 的特点。北大的宽容自由、清华的规矩严谨、南开的活泼开拓, 合而为一。
钱穆
西南联大奇迹
北大海 南开山 清华云
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
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作者:冯友兰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2年第14期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
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
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
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原设北平,私立南开大学原设天津。
自沈阳之变,我国家之威权逐渐南移,惟以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于平津,此三校实为其中坚。
二十六年平津失守,三校奉命迁移湖南,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设法、理、工学院于长沙,文学院于南岳,于十一月一日开始上课。
迨京沪失守,武汉震动,临时大学又奉命迁云南。
师生徒步经贵州,于二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抵昆明。
旋奉命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理、工学院于昆明,文、法学院于蒙自,于五月四日开始上课。
一学期后,文、法学院亦迁昆明。
二十七年,增设师范学校。
二十九年,设分校于四川叙永,一学年后并于本校。
昆明本为后方名城,自日军入安南,陷缅甸,乃成后方重镇。
联合大学支持其间,先后毕业学生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
河山既复,日月重光,联合大学之战时使命既成,奉命于三十五年五月四日结束。
原有三校,即将返故居,复旧业。
缅维八年支持之苦辛,与夫三校合作之协和,可纪念者,盖有四焉: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
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馬,有古而无今。
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旷代之伟业,八年之抗战已开其规模、立其基础。
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乾转坤之功,而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终始。
此其可纪念一也。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昔人所言,今有同慨。
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此其可纪念者二也。
西南联大纪念碑文解析
西南联大纪念碑文是中国重要的纪念碑文之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学校园内。 该碑文是为纪念西南联大的创办和发展而建立的,下面是对该碑文的解析:
1. 碑文的背景: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一所重要的大学,成立于1937年,是由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西南农学院等四所大学联合创办的。该大学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为 培养人才、推动科学研究和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南联大纪念碑文解析
3. 碑文的意义:西南联大纪念碑文是对西南联大的一种纪念和表彰,体现了联大在中国教 育史和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该碑文通过描述联大的创办和发展,展示了联大对 于培养人才、推动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联大对于国家振兴和教育事业 发展的追求和承诺。这对于激励学校师生,传承和发扬联大的优良传统,推动学校的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2. 碑文的内容:碑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碑文的题记、主体部分和尾联。
西南联大纪念碑文解析
- 题记:碑文的题记写着“西南联大纪念碑”,表明了该碑文的主题和目的。 - 主体部分:主体部分主要介绍了西南联大的创办、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其中包括联大的 创办宗旨、教育理念、学科设置、教职员工和学生情况等。同时,还介绍了联大在抗日战争 期间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的贡献,以及在战争胜利后为国家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的努力。 - 尾联:碑文的尾联写着“振兴中华,教育先行”,表明了联大的使命和愿景,即通过教 育来推动国家的振兴和发展。
西南联大碑与碑文
西南联大纪念碑在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一二·一”四烈士墓西侧,有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的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碑座呈圆拱形,高约5米,宽约2.7米,中嵌石碑。
碑文约1000余字,记述了联大创办的始末及其特点,是联大在昆明的重要遗迹。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南侵,平津危急。
原在北平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的南开大学,奉命迁于湖南,合组为长沙临时大学。
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
于当年11月1日上课。
继而上海、南京陷落,武汉震动,1938年1月20日,临大正式宣布迁云南。
数百名师生徒步3000余里,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于4月26日抵昆明,设理工学院于昆明,设文法学院于蒙自,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于5月4日上课。
同年冬,增设师范学院。
一学期后,文法学院亦回昆明。
直到1946年“五四”,联大结束,三校分别迁回平津,历时整整8年。
组成联大的三校,虽有各自独特的经历,但都富于爱国的传统,师生中有不少人是“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的直接参加者;师生们从北到南,由东而西,目睹山河破碎,人民受难,更加激发了爱国热情;特别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的艰苦斗争和宣传教育,进步的声音,革命的思想,在西南联大广为传播。
联大在皖南事变前和1943年“五·四”以后,民主空气活跃,曾举行过盛大的“五四纪念周”,带头发起过“一二·一”爱国学生运动,培养和锻炼了不少爱国青年,一时被誉为“民主堡垒”。
联大三校,又都是国内著名大学,三校联合,人才荟萃,学者云集,各显所长,五色交辉,相得益彰;校方尚能尊重“五四”以来,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倡导的“兼容并包”的精神,提倡学术民主,影响所及,学生中亦沿袭成风,学术团体林立,壁报众多,互相争鸣,相互切磋,思想活跃,注重求实。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造就了一大批人才。
8年之中,毕业于联大的学生2000余人,前后进入联大学习的约五六千人。
参观西南联大心得体会
参观西南联大心得体会在参观了西南联大后,我深深地被这所伟大的学府所打动。
西南联大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将分享我在参观中的心得体会。
西南联大坐落在重庆,建于1937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光荣而艰苦的产物。
参观团一进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巍峨而富有历史底蕴的建筑——钟楼。
钟楼高耸入云,散发着厚重的文化氛围。
这座建筑不仅仅是西南联大最醒目的标志,更是见证了学校辉煌历史的见证者。
在钟楼下,我们看到了一块墙上的石碑,上面刻着“以身殉国”的七个大字。
这让我感受到了当年西南联大师生为抗战献身的伟大精神。
参观团继续向前行进,来到了教学楼。
教学楼是西南联大学子们求学之地,是他们接受知识熏陶、锤炼个性的地方。
在教学楼的一楼,有一座雕塑,上面刻着“四十二年长征,首封大学”。
这座雕塑正是为了纪念西南联大师生在长征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我看着这座雕塑,不禁想象起西南联大师生在艰难的长征中所经历的一幕幕,他们英勇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感染着我。
参观团来到了图书馆,这是西南联大精神的载体。
图书馆内收藏着大量关于抗战和中国革命的历史文献和研究资料。
我看着众多的书架和书籍,感叹着西南联大对知识的执着追求。
这些书籍见证了西南联大师生们对于学术的追求,也传递着他们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决心。
参观团还参观了西南联大的礼堂和运动场。
礼堂内气氛庄重肃穆,墙上悬挂着许多西南联大师生的肖像画,他们的微笑和坚定的眼神展示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献身精神。
运动场则是西南联大师生放松身心、培养身体素质的场所。
在这里,他们锻炼身体,培养健康意识,为更好地投身抗战事业做好准备。
参观过程中,我们还进入了一间教室。
教室内桌椅整齐,黑板上几行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些留言来自不同的游客,他们纷纷留下对西南联大的赞美和敬意。
他们表示,西南联大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它所传承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进步而努力。
通过这次参观西南联大的经历,我对这所学府有了更深的了解。
永远的西南联大好句摘录
永远的西南联大好句摘录
1.永远的西南联大,是一座传承人类智慧的文化瑰宝。
2. 质朴的校舍、淳厚的校风,映照着那个年代的青年学子,执著、坚定、奋发向前。
3. 西南联大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象征,见证了一段时代的荣光与辉煌,也留下了无数的英名事迹和感人故事。
4. 西南联大的学子,心怀国家大义,矢志报效祖国,不畏艰险,不惧牺牲,涌向战场,为民族独立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
5. 西南联大是一座永恒的学府,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也是一代代学子心中的精神家园,永远散发着智慧和力量的光芒。
- 1 -。
西南联大人物事迹素材
西南联大人物事迹素材西南联合大学于1937年创立,迄今已经有84年历史。
许多伟大的人物在这里留下深刻的印记,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西南联大人物事迹素材,引领我们认识西南联大的历史、人物和价值。
1. 周恩来周恩来是中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革命家。
他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任总理,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迫害。
但是,在他的一生中,周恩来一直秉持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致力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周恩来在西南联大的时期更是建立了不少功勋。
他曾任第四区领导小组书记,为联大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
周恩来还带领自己的群众学习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对于他在西南联大的贡献,许多人仍然称赞不已。
2. 罗隆基罗隆基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和翻译家。
他在西南联大担任教师时,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联大人中最勤奋、最谦恭,也是最爱学生的老师之一”。
罗隆基的课程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他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们传达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精髓。
此外,罗隆基在作家和翻译领域也有着卓越的成就。
他曾翻译许多英美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以及亨利·詹姆斯的作品等。
这些翻译作品受到广泛的赞誉,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 陶行知陶行知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在西南联大担任教师时,颇受学生的欢迎。
他授课的方式十分特别,常常引用寓言故事和轶事,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向学生传达道德和人生哲理。
陶行知的著作《围城》是一本极具价值的作品,旨在帮助人们走出“鸡笼”和“独角戏”这样的陈旧思维模式。
这本书的关于人生、爱情和人际关系的思考,至今仍然受到读者的喜爱。
4. 黄炎培黄炎培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在西南联大是非常活跃的人物,在校内经常给学生们讲授关于孔子和儒家思想的课程。
他通过教育,帮助许多学生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人生哲理。
西南联大
西山苍苍,南国荡荡,联合隽彦,大学泱泱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夜阑人静,当您想起西南联大的时候,是否又走进了铁皮顶、泥巴墙、木格窗的教室;您是否又听到了柳絮纷飞的茶馆里各种学术之争、韬略之策;您是否又想起挟着油纸伞从翠湖、文林街、文化巷穿行而归的身影……继承了西南联大的校址的云南师大却并没有继承西南联大的精神,非但没有继承反而背离了联大精神,并且在这条道路上也愈走愈远。
联大精神是什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言:“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
西南联大培育了那么多优秀人才,有很多甚至享誉世界,诸如杨振宁、李政道、吴大猷、吴健雄等等,在中国教育史上,乃至全世界教育史上创造了奇迹。
郑天挺先生在《梅贻琦先生和西南联大》一文中说:“三校都是著名专家学者荟萃的地方。
……经过长沙临大五个月共赴国难得考验和三千五百里步行入滇的艰苦卓越锻炼,树立了联大的新气象,人人怀有牺牲个人、坚持合作的思想。
联大每一个人,都是互相尊重,互相关怀,谁也不干涉谁,谁也不打谁的主意。
学术上、思想上、政治上、校风上,莫不如此。
”赵瑞蕻先生认为这句话是西南联大取得光辉成就的一个很好说明,也体现了西南联大的办学原则,这就是“坚持学术独立,思想民主,对不同思想兼容并包。
校方不干预教师和学生的政治思想,支持学生在课外从事核组织各种社团活动”。
这也就是上面提及的西南联大精神,其实,西南联大精神也就是五四精神,即民主、科学、反帝反封建、爱国主义的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然而,纵观今日国内大学(港澳台除外),云南师大早已丧失了联大的精神,其它所谓名牌、所谓一流大学又怎有联大当年的精神和勇气呢?确切的说,建国之后,随着三校北返,师院留昆独自建制,之后的国内大学已开始走下坡路,大学精神理念在计划经济体制系统之下,在其严密的思想控制之下,亦逐渐丧失殆尽。
大学的灵魂,我以为,其实就是陈寅恪先生的那句至理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纪录片《西南联大》解说词
纪录片《西南联大》解说词《从〈西南联大〉看教育与信念的力量》看那纪录片《西南联大》,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传奇岁月的大门。
那里面的故事啊,比最精彩的小说还吸引人。
西南联大,那可是特殊时期的一个奇迹。
你想啊,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群有理想有学识的人,就像一群执着的候鸟,为了心中的那片知识的绿洲,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了一起。
他们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充足的教学设备,条件艰苦得就像在石头缝里种花。
可他们却培育出了那么多了不起的人才,这不是奇迹是什么?那里的老师啊,各个都是宝。
他们就像黑暗中的灯塔,不管周围的环境多么恶劣,自己的光芒从来没有熄灭过。
就拿闻一多先生来说,他站在那简陋的讲台上,讲着古代文学,那股热情就像是一把火,能把学生们心里对知识的渴望都点燃。
他在那样动荡的环境下,还能坚守学术,就如同在狂风巨浪中的礁石,坚定不移。
他给学生们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在困境中不低头的精神。
学生们呢,就像嗷嗷待哺的小鸟,贪婪地吸收着老师给予的一切。
西南联大的学生们也不容易。
他们一边要躲避战火,一边还要努力学习。
他们的宿舍可能漏风漏雨,吃的东西可能也很简单,但是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这就好比在沙漠里行走的旅人,虽然周围是无尽的黄沙,但他们心中有一片绿洲的梦想。
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读书,不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而是为了有一天能够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宽敞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还有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
可我们有时候还会抱怨学习辛苦,跟西南联大的学子们比起来,我们是不是有点太矫情了?在西南联大,学术自由是一种风气。
就像一阵春风,吹过校园的每个角落。
老师和学生们可以自由地探讨各种思想,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不管是古老的还是现代的。
这种自由的氛围啊,就像是肥沃的土壤,让知识的种子能够茁壮成长。
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大家的思维就像脱缰的野马,可以在知识的草原上尽情驰骋。
那时候的校园生活,虽然艰苦,但充满了温暖。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校本练习(含答案)
九下《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校本练习班级姓名学号一、积累运用1.文学常识填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我国当代女诗人_________。
这首诗以_________人称写成。
诗中抒情主人公代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承担起使祖国繁荣富强的重任。
诗歌表达了强烈的_________之情和深沉的历史责任感。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备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yū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蜗.( )行干瘪.( ) yū( )滩(2)诗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诗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仿照课文,在下面的诗句后补写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我是干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B.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C.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D.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节选取了一些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表现了祖国的贫困与落后。
B.第二节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一句,紧承上句中“痛苦的希望”,表现了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已“落到地面”,变成现实。
C.第三节中,以“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比喻思想解放的艰难,以“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比喻希望和生机。
D.第四节中,“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两句,既是写自己,又是写这一代充满希望的青年。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贞 元 六 书 书 影
关于冯友兰的作品的评论:
当行本色的抒情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 碑碑文
李慎之先生常说:“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
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 的人物。”
20世纪中国的第一篇大文章—西南联大纪 念碑碑文
2000年12月12~18日,何炳棣应“中央研究院”历史 语言研究所“学术讲座”之邀,在该所举行三次学术 演讲,在14日明清人口及相关问题上称“二十世纪中 国的第一篇大文章,是冯友兰先生撰写的“国立西南 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蔡仲德《冯友兰年谱初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版
蔡仲德蔡仲德冯友兰年谱初编冯友兰年谱初编河南人民出版社版版年1212月月121218学术讲座学术讲座之邀14日明清人口及相关问题上称日明清人口及相关问题上称18日日何炳棣应何炳棣应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历史之邀在该所举行三次学术在该所举行三次学术二十世纪中历史二十世纪中国立西南国立西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2000年年承百代之流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而会乎当今之变大纪念碑碑文大纪念碑碑文西南联西南联三十年以后三十年以后冯友兰在谈起这篇文章时说冯友兰在谈起这篇文章时说
► 这一节讲了西南联大的四大意义:立旷代伟业的基础; 三校合作的意义;西南联大起到了学术中坚、转移风气 的作用;南渡而能返北,历史上所无。
► (1) “唯我国家,亘古亘新,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 旧邦,其命维新’者也” 这段文字精警雅达,铿锵有力,“唯”、“亘”、 “亦”等字用字巧妙,即隐含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又有助于形成铿锵有力的音节。句中引用也非常恰当, 即是与前面文字相一致的四字句,又出自《诗经》,所 含意义更能鼓舞人心。用字的巧妙,音节的铿锵与字里 行间的深刻道理、丰富感情完美融合,达到了极佳的艺 术效果。
西南联大人物事迹素材一百字
西南联大人物事迹素材一百字1、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
2、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祖籍福建闽县(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
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为“徽因”。
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
3、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4、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
比清华北大还牛的《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值得每个中国人看
比清华北大还牛的《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值得每个中国人看作者:周莎来源:《意林·作文素材》2019年第10期作文君:2018年11月,纪录片《西南联大》一经播出,豆瓣评分就飙至9.3,还被评为“2018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纪录片”之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华北沦陷。
南开大学被日军的炮火炸为废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停止办学。
局势残酷,但人才培养绝不能停滞。
就这样,三所学校南迁至长沙,后定址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这所存在不过8年的“最穷大学”,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因为它创造了教育史上的奇迹:数千名学生里,培养出杨振宁、李政道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等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郭永怀、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等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华罗庚、叶企孙等171位两院院士及汪曾祺、许渊冲等100多位人文大师,培养的人才超过抗战前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30年培养的人才的总和……当时的欧美教育界评價,世界教育中心有三个:美国,英国,还有西南联大所在的中国昆明。
很多00后说,看了《西南联大》,感受到一种力量叫“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今天,和作文君一起穿越时光,寻找那座在硝烟中,为历史建立的不朽丰碑——西南联大。
内容简介这部纪录片由徐蓓导演,展现和解读了西南联大所具有的永恒魅力和精神力量。
纪录片有五集,分别为《八音合奏》《刚毅坚卓》《大学之大》《火的洗礼》《嘉荫长留》。
纪录片以历史风云中的几组共生关系——清华、北大、南开;象牙之塔与战乱中国;学术、教育与战争;师生与抗战;联大与云南——来展现和解读这所大学。
西南联大反映的是时代背景下年轻人选择的故事。
在外敌入侵、内忧外患的中国,当国家处于危难之中的时候,年轻人应该做出什么选择?时间已经给出了答案。
1938年至1944年,日本飞机先后281次袭击云南。
西南联大的师生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仍然矢志不渝,专心致学,产出颇丰。
汪曾祺《新校舍(节选)》《我的老师沈从文(节选)》阅读理解
汪曾祺《新校舍(节选)》《我的老师沈从文(节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新校舍(节选)汪曾祺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
有一些是借用原先的会馆、祠堂、学校,只有新校舍是联大自建的,也是联大的主体。
有一座校门,极简陋,两扇大门是用木板钉成的,不施油漆,露着白茬。
门楣横书大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进门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路。
路是土路,到了雨季,接连下雨,泥泞没足,极易滑倒。
大路把新校舍分为东西两区。
大图书馆后面是大食堂。
学生吃的饭是通红的糙米,装在几个大木桶里,盛饭的瓢也是木头的,因此饭有木头的气味。
饭里什么都有:砂粒、耗子屎……被称为“八宝饭”。
八个人一桌,四个菜,装在酱色的粗陶碗里。
菜多盐而少油。
常吃的菜是煮芸豆,还有一种叫做蘑芋豆腐的灰色的凉粉似的东西。
大图书馆的东面,是教室。
土墙,铁皮顶。
铁皮上涂了一层绿漆。
有时下大雨,雨点敲得铁皮丁丁当当地响。
教室里放着一些白木椅子。
椅子是特制的。
右手有一块羽毛球拍大小的木板,可以在上面记笔记。
椅子是不固定的,可以随便搬动,从这间教室搬到那间。
吴宓先生上《红楼梦》研究课,见下面有女生没有坐下,就立即走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
一些颇有骑士风度的男同学于是追随吴先生之后,也去搬。
到女同学都落座,吴先生才开始上课。
我是个吊儿郎当的学生,不爱上课。
有的教授授课是很严格的。
教西洋通史的是皮名举。
他要求学生记笔记,还要交历史地图。
我有一次画了一张马其顿王国的地图,皮先生在我的地图上批了两行字:“阁下所绘地图美术价值甚高,科学价值全无。
”朱自清先生教课也很认真。
他教我们宋诗。
他上课时带一沓卡片,一张一张地讲。
要交读书笔记,还要月考、期考。
我老是缺课,因此朱先生对我印象不佳。
多数教授讲课很随便。
刘文典先生教《昭明文选》,一个学期才讲了半篇木玄虚的《海赋》。
闻一多先生上课时,学生是可以抽烟的。
我上过他的“楚辞”。
上第一课时,他打开高一尺又半的很大的毛边纸笔记本,抽上一口烟,用顿挫鲜明的语调说:“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西南联合大学学生的日常生活
2020年第34期(总第880期)丈敖冬‘科西南联合大学学生的曰常生活王虹吴涛(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摘要:西南联合大学八年办学,在教育上取得了辉煌成就。
作为教育主体的联大学生,消费生活匮乏,衣着、饮食、住宿简单,但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学习生活充实,业余生活丰富,展现了战争年代的学生风采。
关键词:西南联合大学学生i常生活七七事变后,平津相继陷落。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只得辞却故地,暂驻长沙,后又辗转周折,最终西迁入滇,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而后西南联大八年弦诵不绝,培育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教育史上熠熠生辉,传为一段佳话。
正如当代学者所讲:“学校依托学生而形成,学生构成了学校的本源,是学生让学校成为生动的学校。
”咏1—22"西南联大的学生是联大教育的,者平,的联大学生的生入,联大学子的学习成长生实况。
一、西南联大学生的消费生活消费生是学生生的基础,对于绝大多数联大学生,、、不尽如人意,但消费生,学的$(一)衣着:破衣破衫,联大学生在北平、津的特点,上出学生所学校。
清华学生西,,,一子的形;北大的学生一,,一'大,胡子得长,,生本+南开的学生最,成,一,一,脸上总是即22切$子了,,只“膏药”。
至于鞋袜也“高档”不去,大学生本地制造价值3元的鞋,也不少同学选择胶底鞋和4角一双的粗鞋。
真丝袜或许有一两双,露脚跟的线袜更占优势,甚至缀一层层的各色补丁、沾3400里征尘的粗湘袜也人即368),为了省钱脚适履的也大人在$联大女生的简单朴素,比较整洁$军阀商人的小姐拥几华贵的,大女生都是一阴丹士林旗袍,上一件红的毛;低年级的女生则爱“工”——劳动的长,上面有两很宽的带子,白或钱花的衬,据原是北京的女中学生的叫本的本地学生联大女生的$对况,联大教钱写道:“远望女学生一队队,孰为联大学生,孰为蒙自学生,衣装迥异,一望辨。
但不是联大学生,更不见蒙自学生盖衣装尽成一色矣$”即206联大女生可谓为昆明带来了一$(二)饮食:简单粗糙云南是拥很的地方,对于正值青年,食欲正旺又钱的联大学生是去$各子,各:食全$在校的上的,面、、,的冏伸0)$不:是一较的联大学生的,对、陷的学生,校的大才是选$—“”最为出名,。
西南联大文案
西南联大文案听说过西南联大,也看过一些关于西南联大的文章,当我走近它的旧址的时候,还是被深深震撼到了。
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特殊产物,是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西南联大,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而成的,可以说是聚集了当时中国最顶尖的青年才俊。
最初三校是迁至长沙的,最初成立的是长沙临时大学,1937年开始上课。
奈何日寇步步紧逼,战火烧到了长沙,1938年三校又迁往昆明,师生分两路辗转入滇,直至1946年迁返北方,历时八年。
云南昆明这个西南一角净土造就了一段教育佳话,所以,最后,学校迁回北方的时候,为了答谢云南人民的鼎力支持,联大师范学院整建制留昆,也就是现在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
西南联大旧址在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内,对面就是云南大学,两所大学内都有一些民国时期的建筑,是当时西南联大师生办公学习生活的场所。
春城的天空湛蓝如水。
在师范大学门口东面的墙壁上我看到有两行金色的大字,“中国历史名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
字是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众帅之帅”朱光亚先生题的。
走进校门,先看到联大校训碑,一面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亭这些字,另一面是校训:刚毅坚卓,这四个字代表了联大的精神,也鼓舞着所有的师生刚强坚毅地渡过那段峥嵘岁月。
然后是三座朱红色飞檐翘角攒尖顶的小亭子,分别在碑左碑右和碑前。
亭子上都挂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亭”的匾额,。
三座亭子成三角形,分别代表三所名校,象征着三校合办,这被称为三校亭。
中间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三校亭记》,原来这三座亭子是1988年联大校友聚首旧址,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之余集资建成的,为了纪念五十年前三校合办的丰功伟绩。
旁边有一小池塘被称为“砚池”。
池子前面是民主草坪,正中央竖立着闻一多先生的雕塑。
先生围巾长衫,气度不凡。
我不禁想起来中学时的那篇课文《最后一次的演讲》。
就是那时知道闻一多先生大名的吧,联大里有先生的衣冠冢,很是佩服他的这种气节。
联大记忆-梅贻琦和梅园
联大记忆-梅贻琦和梅园若论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内的联大旧址景致,最美之处莫过于梅园了。
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旧址内的梅园(图为《梅园记》勒石)满园苍翠,内藏一泓清水,池畔有梅数株,隐于修竹翠柏之间,每当冬春之际,梅花吐蕊,暗香四溢,别有雅趣。
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旧址内的梅园一角若溯及梅园由来,历史可谓久矣。
联大新校舍南端,原本地势低洼,多有积水,后日寇空袭昆明,投弹联大,于此留下一弹坑,后反复渗水遂成一洼,学生戏称之为“小翠湖”。
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旧址梅园·砚池风光一九四六年,联大结束,三校北返。
临别之际,为纪念联大在昆八年艰辛历程及表达惜别之情,联大常委梅贻琦先生捐薪俸计旧国币伍佰万元,新浚“小翠湖”,又疏池畔泥土,植梅数株,遂成一玲珑小园。
众人名之为“梅园”,以感念先生八年来的功德。
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旧址梅贻琦先生雕塑梅先生与中华教育可谓居功至伟。
先生一生矢志于教育,早年留学美利坚,学成归国后执教清华大学,历任教员、教授、教务长,自一九三一年出任清华校长,直至一九四八年。
在这十七年清华校长期间,梅先生为清华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其中尤以在联大这段岁月最为艰难。
1941年梅贻琦先生与原清华同仁合影一九三七年,日寇无端发难,轻起战端,平津危急。
为保存中华教育菁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长沙合组长沙临时大学。
后因战火绵延,旋又西迁,于一九三八年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担任联大常委时期的梅贻琦迁滇入昆以来,原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虽名为联大三常委之一,但却承三校之重托,成为西南联大校务工作的实际主持者和决策者,自始至终,八年有余。
梅贻琦一家在昆明西南联大以兼容并包之精神,奉刚毅坚卓之校训,三校自始至终合作无间,相得益彰,于艰难困厄之中,延文化学术之命脉,育英才无数,造就教育史上奇迹,实有赖梅先生奔走庶务、百般操劳。
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内的梅园入口先生曾创立台湾新竹清华大学。
其一生清白,生前一贯俭朴,逝后几无余财,身后之事也多赖好友门生帮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勇兵:西南联大的壁报风采——以群社《群声》壁报和南针社《南针》壁报为例点评:选题新颖,研究深入,考订精细,论述周详。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清华、北大及南开南迁至长沙成立长沙临时联合大学,于1937年10月25日开学,共设文、理、工、法商等四院十七系,其中理、法商、工三学院在长沙韭菜园圣经学校,文学院在南岳圣经学校上课。
至1938年初,南京、武汉先后沦陷,长沙成为后防重镇,长沙临时大学被迫再度迁校;5月4日,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开学;同时于蒙自开设分校,文学院与法商学院在此上课。
1939年夏,新校舍落成,理、文、法商三学院迁入。
西南联大的新校舍,在一进大门的右边,有两排长长的墙壁,墙壁上布满了各种各样的壁报,师生在校内发表学术观点、从事文学创作、宣传抗战时事、针砭时弊,都只有依靠壁报这种媒体,所以这两排墙壁被称为“民主墙”。
①一、西南联大壁报概述西南联大的壁报,开始于1938年秋季工学院的《引擎》和《熔炉》,1939年文学院与法商学院搬到昆明后,壁报就开始大大发展起来。
校内各种社团的建立极大的促进了壁报的发展,它们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出版物,比如说壁报、报纸、杂志等,因为当时的条件极为艰苦,办杂志、报纸的话纸张太贵,所以社团的刊物以不花钱的壁报最为普及。
壁报是用毛笔誊写在纸的,加以美工排版后,张贴在校内的墙壁上;多以“社团”名之(如《冬青》是冬青社的壁报、《文艺》是文艺社的壁报),有少数则以“壁报”名之,称“XX壁报(社)”。
②西南联大有着深厚的民主氛围,对学生的言论和政治思想一向是不干预的,因此对壁报管理也非常宽松。
只要在教师中找一位导师,有负责人在学校登记注册,就可以出壁报。
联大壁报“以同学间的互相观摩作学术上之研究及练习负责发言为原则”,因此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壁报撰稿人必须在其上写明自己的名字,而且不可以用笔名。
③联大的壁报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文法学院迁往昆明新校址至“皖南事变”发生后,民主思潮在校内大受欢迎,这是壁报活动的发展期,并最终以“皖南事变”中进步势力与反动势力的斗争进入高潮;第二个时期是“皖南事变”结束后至1943年秋,在国民党的高压政策下,西南联大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④联大的团体活动、壁报活动、民主讨论基本停滞;①第三个时①李洪涛:《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第248页,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②李光荣:《西南联大早期的文学社团》,新文学史料,2005年03期③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编委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学生卷》第628页“本大学学生壁报管理办法”④“那正是‘皖南事变’后的低潮时期,校内一片冷冷清清,荒凉寂寞,死气沉沉。
一进新校舍的校门,两旁布告墙上(即后来的民主墙),一张壁报也没有。
只见歪歪斜斜、横七竖八地贴了一些小纸条,原来是同学们的招贴、启事、广告之类,多是出让、征购书籍和变卖东西的,五花八门,使人看了眼花缭乱。
”选自程法伋:“联大后期学生自治会理事会的活动”,《笳吹弦诵在春城——回忆西南联大》第441页,云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期是1943年秋至抗战胜利后,这一时期壁报重新开始活跃起来,出现了数量较多的壁报,并且1944年还成立了西南联大壁报协会,一定时期还代替了学生自治会而成为全校性的学生自治会。
②西南联大在8年当中,先后刊出过200多种壁报。
③前期较有影响力的有群社的《腊月》、《群声》、《热风》,南针社的《南针》等。
后期壁报更加繁多,有纯文艺的《文艺》、《新诗》、《冬青》等,有专门性的《法学》、《社会》等,有综合性的《现实》、《人民》、《大路》等,有专门报道同学们动态的《联大半月刊》,还有内部发行的《联大通讯》。
④它们的内容,有对时局的透视和主张也有对学术问题的探讨;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有玲珑隽永的小品文;有文字,也有漫画:构成了联大丰富的壁报文化。
不仅是学生喜爱壁报,联大的老师们也经学阅读壁报。
当年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因新出贞元三书(《新世训》、《新理学》、《新事论》)而蒙蒋介石召见,壁报上就有人画了一幅漫画:将三书画成台阶状,阶上有一长须老人向上走。
冯先生下课经过此处,背着手看壁报,丝毫没有不快表示,反而频频点头,说:“样子很像,样子很像。
”⑤遗憾的是,因为壁报并不像期刊那样可以长期保存,因此除了少数由其它刊物转载或收入个人选集外,大多数壁报已经随着西南联大而一同消逝在历史中,让后人无法瞻仰它的风采了,如今也只能从一些当事人的叙述中掀起她神秘面纱的一角。
二、群社《群声》壁报与南针社《南针》壁报在共同的爱国主义信仰下,联大的学生也分左、中、右三派,中间分子居多。
以中共地下党员及其领导的外围组织为一方,以国民党员、三青团(三民主义青年团)员为一方,通过开展各种课余活动以及壁报论战来争取中间同学的支持。
⑥这便是群社及其壁报《群声》与南针社及其壁报《南针》之间对立的由来。
“湘滇黔旅行团”自长沙步行至昆明,六十八天的生活给予了同学们一个集体生活的习惯,回到昆明后没有了什么集体的活动与群众组织,不少同学感到苦闷,为共产党员又通过为同学们解决伙食困难等问题,在同学之间有了一定的威望,⑦因此在共产党员和“民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的组织下,以步行团的成员为基础,在1938年底成立了群社。
群社有社长、副社长各一人;干事九人,组成干事会;下设学术股、康乐股、时事股、服务股、文艺股、壁报股等⑧。
开展的活动主要有出壁报、开讨论会、组织学习小组、对民众的抗日教育宣传和为学生服务(组织旅行、办伙食)。
群社规模较大,一般有200多成员,前后有1000多人参加。
⑨《群声》是群社的机关报,是一个时事政治、文学艺术的综合性周刊,由林①“此后,在国民党的高压政策下,西南联大也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局面,于是从这时起,联大沉默了,壁报没有了,讨论没有了,一切团体活动都没有了”。
选自封海清:《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第120页,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②李洪涛:《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第249-250页,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③李洪涛:《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第248页,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④王文俊:“万里寻故地——记杨石先教授重访昆明”⑤【台】姚秀彦:“永远怀念西南联大”⑥黄钰生:“回忆联大师范学院及其附校”,《联大岁月与边疆人文》第63-70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版⑦邢方群:“回忆群社”,《笳吹弦诵在春城——回忆西南联大》第320-322页,云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⑧张玲霞:“论西南联大的文艺社团及其刊物”,《新文学史料》2002年02期⑨邢方群:“回忆群社”,《笳吹弦诵在春城——回忆西南联大》第320-322页,云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抡元(林元)、陈潜(金逊)主编,主要内容有时政分析、文艺创作、新书评介、漫画等。
“群声”意指“群众的声音”,即要做群众的喉舌。
它从1938年群社成立创刊,一直出版到1941年“皖南事变”后,基本上做到每周一期。
群社积极宣传党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政策,发表了大量我游击区军民英勇抗敌的材料,揭穿了国民党“共产党游而不击”的造谣,增强了人们抗战胜利的信心,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对国民党官僚的贪污腐化、胡作非为,地下党也经常抓住一些典型材料在《群声》上披露。
①《群声》的编排风格是严肃、朴素、大方,文章的题目是“用毛笔写在裁好的一条浅蓝色或白色的道林纸上”。
《群声》贴在新校舍的“民主墙”上,每周一出版,一般在周日晚上就会张贴出来。
每当周一的清早,联大民主墙前面便会挤满了围观的人,这其中有两个最为特别:朱自清与曾照抡。
朱自清“穿戴的是从凉山彝族地区带回的白色毡帽和大氅,目标鲜明显著”,曾昭抡“个子高,看墙报时歪着头的那种神情,在人群中也使人一眼就能认得出来”,②而且曾昭抡还是《群声》的指导老师。
南针社是由三青团的外围组织,代表的是国民党的利益,与教导处关系密切。
《南针》壁报是南针社的机关报,“是代表‘团’发言的”③,它的主编是李声庭(台湾政治大学著名法学家)。
共产党与国民党借助各自外围社团的力量,以“民主墙”为平台,用壁报进行着激烈的论战。
1939年冬,苏联与芬兰间爆发战争,三青团乘机攻击苏联,“群社”则剪下《新华日报》的文章给以反驳,三青团方面的人便在壁报旁涂上“拿卢布的苏联走狗”、“斯大林是你爸爸”等词句相诬蔑。
当群社贴出马寅初在重庆大学揭露“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祸国殃民内幕的讲演稿,当天夜间,即被三青团分子撕毁。
④有一次三青团办的壁报有一篇宣传国民党观点的文章,另一张“群社”编的壁报上很快就贴出一篇反驳的文章,批评三青团壁报上的文章是“咬着尾巴兜圈子”。
这批评很尖刻,也很形象。
“咬着尾巴兜圈子”是狗。
事隔近五十年,我对这一警句还记得十分清楚。
(汪曾褀《新校舍》)然而,西南联大校内最激烈的一次壁报论战,却是发生在皖南事变之后。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国共两党的政治斗争也波及到西南联大学生中。
学生社团的政治分野逐渐显露。
群社与三青团外围组织“南针社”围绕什么是“皖南事变”真相、“皖南事变”是国民党发动内战还是“肃清叛乱”展开剧烈交锋。
⑤今天就让我们借助比较当时担任《群声》壁报主编的林抡元和担任《南针社》主编的李声庭两的回忆文章⑥来感受一下当时斗争的剧烈程度吧。
1、什么是“皖南事变”的真相?《群声》:一些明白真相的正直的教授,在上课时引古骂今;从另外一些教授那严肃的脸孔上则看得出他们的愤怒心情。
《南针》:二十九年冬,适逢共产党的新四军叛变,军事委员会下令将其解散。
①林元:“记《群声》壁报”,《笳吹弦诵在春城——回忆西南联大》第320-322页,云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②林元:“记《群声》壁报”,《笳吹弦诵在春城——回忆西南联大》第320-322页,云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③李声庭:“南针社及其南针壁报”④谷斯涌:《现代悲歌陈布雷和他的女儿陈琏》第139页,团结出版社, 2006版⑤封海清:《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第120页,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⑥指的是林元的“记《群声》壁报”及李声庭的“南针社及南针壁报”2、两份壁报所依据的资料《群声》:有延安的《解放日报》,有重庆的《新华日报》,还有其他解放区出版的八开小报和十六开的期刊。
《南针》:恰巧我们收到由重庆寄来的一份资料,其中解说新四军如何的扩充地盘,打击友军,在防区成立苏维埃自治政府,有时且与日军勾结袭击国军。
3、群众的反映《群声》: 又是一个星期一的清晨,校门一打开,“群声”面前便挤满了人,比什么时候的人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