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在语文主题学习中绽放精彩高著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阅读在语文主题学习中绽放精彩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经验.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推行语文主题学习的今天,语感训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语感训练主要途径的朗读,便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在语文朗读教学中,却还存在诸如朗读方法不明确、兴趣不高、习惯难培养等问题,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努力去改变。我将要阐述的就是在十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些个人见解。

一、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大家都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对阅读教学来说尤为重要。

1、巧设思维情境,引导理解语言

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而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例如,《山中访友》中有这样一段话:“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如果仅从语义上理解,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鸟儿怎么会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怎么交换眼神呢?这些原本都是人的情感、动作和行为呀!但是教师如果在这里指导学生明白作者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是将树拟作人,并非犯了人树概念混淆的错误,那么学生就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把山中的一切看成了自己的朋友,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形式,这样会使学生对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对内容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

2、细琢重点语句,图片升华情感

在学习课文时,孩子们在初读课文后,虽然大体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但是不能深入走进文本,了解作者的真正写作意图,所以作为教师,指导孩子们读懂读透课文更为重要。

例如,我在执教荷叶圆圆一文时,针对孩子们喜欢图片的特点,我先上孩子们看课件观察满池塘的荷叶在孩子们看、说、讨、议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孩子们读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初步感悟作者的情感,然后让孩子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图片和他们交朋友,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层次朗读,再次让学生再去欣赏课件满池塘的荷叶,美读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这句话。此时水到渠成,学生们自然受到了美的熏陶,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重创情境教学,迁移读书方法

语文主题学习精读引领课型第三环节是驼掌阅读,一文带文,在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指导他们将已学到的方法迁移运用于相类似的学习情境中,使其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领悟学习方法的真谛。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迁移性学习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

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一课时,课文中描写的是以时间顺序依次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正月初六、十五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形成了重点写了腊八、除夕、初一、十五等几个日子,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正月十五挂灯笼这一环节,通过两次分层深入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了详略得当表达方法的好处、运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运用学习到的方法阅读主题从书上的典型文章,进一步巩固这种表达方法。使阅读课着眼于讲读课所学训练重点的实施和运用,着眼于所学阅读方法的运用和巩固。这样教师半扶半放,少扶多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迁移中得到巩固,在迁移中得到提高。

4、积累读书方法写作顺理成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形象地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在阅读训练中,学生

可以得到词、句、段、篇的训练,学会怎样读懂一篇文章。同样,习作教学也会对阅读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观察、去思索、去表达,其结果就会比在阅读中得到的认识又提高一步,再去阅读,他所关注的不仅是文章表达了什么,还要关注文章是怎样表达的;了解这样的内容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形式来体现,就会把理解文章内容和理解表现形式变为自觉的阅读行为。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阅读方法和写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既要重教书,也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创设情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精心设计问题,创设环境引诱导学生去品味、思考、争论、解决,从中体会读的乐趣。如我在执教教《美丽的小路不见了》时,我问学生:“美丽的小路怎么会不见了呢?”学生怀着好奇心,马上开始朗读。通过细细地朗读,认真地品味,学生了解了文章,纷纷举起了小手。

再如:我在执教《老人与海鸥》一课时,在指导学生朗读海鸥送老人这一环节时,我不仅插叙了老人生前的生活状况,而且让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配乐配画朗读,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与生共范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非常注重范读。范读分为教师读和学生读,老师示范在难点上、在关键处、在美文中,而尽量让学生来示范,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小老师在班内配乐读、配图读,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让他们模仿老师读,那效果将是事半功倍。

动读升华

我在执教《荷叶圆圆》一课时,我首先让孩子们在初读、快速读、配乐读的基础上先找个别孩子示范表演,然后全体孩子一齐边表演边朗读,让孩子们手、脑、眼口并用,提高了阅读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说,就是培养习惯。”我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决不是只简单地培养读课本的习惯,而是要培养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底子的阅读习惯,为此我做了一些尝试,与大家共同分享。我觉得最起码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培养目的性的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明确的读书要求:请大家自由读书,要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流利。这是初读文课文要完成的目标;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是在整体把握课文时要想的问题;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画下来,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事在进行阅读理解时,要求学生完成的读书任务……有了读书目的的指引,学生才能在读书中思考和收获。

2、养成每天阅书的习惯

培养学生每天抽出十到十五分钟读自己喜欢的任何作品,可以用午休、放学做完功课以后、节假日等点滴时间来读书。每天坚持半小时阅读,帮助他们选择阅读材料,构建阅读空间,循序渐进,先扶后放,慢慢养成习惯。

3、形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是记忆的贮存器,资料的仓库,思考的激发器,创造的发源地。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摘录,记笔记可以及时记下心得体会,对积累资料和活跃思想十分有利,为此,我要求孩子们做到:手中拿着笔读书、按要求圈画相关语句、摘抄积累、写读后感等读书方法。

4.自主学习扫除阅读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