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季节种植紫云英适宜播期的选择
紫云英种植技术及管理
![紫云英种植技术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aad67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1.png)
一、紫云英种植技术1. 种子处理紫云英种子硬实率达20%,播前需用温水浸种,以提高种子发芽率。
一般选用晴天的中午晒种4-5小时,晒种后将种子与细沙按2:1的比例拌匀,装入编织袋内用力揉擦,将种子表皮上的蜡质擦掉。
浸种12-24小时后捞出晾干,用钙镁磷肥拌种。
2. 播种时间紫云英播种时间为9月中旬至10月初。
若与晚稻套种,播种适期为晚稻收割前20-25天左右。
播种量一般为亩用种1.5-2公斤。
3. 播种方法播种以人工撒播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机动喷粉器喷播。
人工撒播要均匀,采取分畦定量,握籽少,看得准,抛得高,跨步均,来回或纵横交叉地播种。
播种后要用竹竿轻轻拨动稻株,将搁在稻叶上的种子拨落地面。
播种时田间保持湿润状态。
4. 混播紫云英可以与黑麦草混播,比例为2:1(即每667平方米播种紫云英2.5千克,黑麦草1.25千克)。
混播可以提高鲜草产量,改良土壤。
二、紫云英管理技术1. 水肥管理紫云英忌积水,在水分过多时要开沟排水。
种植紫云英一般不施基肥。
苗期至开春前施用复合肥或硼肥作苗肥,可促使幼苗健壮,根系发达,提早分枝,加强抗寒能力。
开春后至拔节前施以速效氮肥,并配合施用磷钾肥,可显著促进茎叶生长。
2. 田间管理(1)开沟排水:立春后及时清好沟,降低田间地下水位,促使紫云英根系良好生长。
(2)春季施肥:春暖后紫云英茎叶生长快,需肥量大,要及时追施肥料。
春肥施用时期在2月底或3月初,亩施尿素2.5~3公斤、氯化钾3~4公斤、灰肥100~200公斤。
(3)补施微肥:紫云英施用硼、钼等微量元素肥料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留种田效果更好。
施用方法以叶面喷施的效果较好。
喷施浓度:硼砂为0.1~0.15%溶液,钼酸铵为0.05%溶液,喷施时期为3月中下旬。
3. 收获紫云英鲜草产量为2000-3000千克,每年可割2-3次。
留种应选排水良好,土质带沙,肥力中等,非连作田块。
播种量为每667平方米1.5千克。
种子田不宜施氮肥,每667平方米增施10千克过磷酸钙可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
豫南稻区绿肥紫云英生产研究
![豫南稻区绿肥紫云英生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828a3f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c.png)
豫南稻区绿肥紫云英生产研究
绿肥紫云英简介
绿肥紫云英,又称印度马鞭草,是一种冬季绿肥植物,具有优良的生境适应性和耐寒性。
紫云英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氮、磷等养分,增加土壤的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
同时,紫云英具有繁殖力强、生长快、抗逆性强等特点,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形成密集
的地上部分,有效地抑制杂草,防止水土流失。
因此,绿肥紫云英在豫南稻区的种植应用
得到了广泛认可。
1. 适宜种植时间
在豫南地区,一般采用9-10月份进行紫云英的直播,也可以选择在翻耕地面后,与稻谷一起撒绿肥紫云英种子。
这样能够在稻田内形成两个周期的生长,为农田提供更好的肥
力和杂草防治效果。
2. 合理的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是影响紫云英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豫南稻区种植紫云英应该根据地
块肥力、设备条件、使用目的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密度进行种植。
一般可选择每亩2-3公
斤左右的种子,按照1:12-15 or 1:7-8的直行或呈环形播种方法进行。
3. 施肥措施
紫云英一般需要经过4-5个月的生长期后,才能够达到收割期。
通常在春季来临之前,将其通过反复耕田等方式进行彻底翻耕,将其化为有机质进行田间肥料使用,提高稻作病
虫害的抵抗力和增加土地肥力。
结论
综上所述,豫南稻区的紫云英种植及其相关的生产研究工作,对于豫南稻区的农业生
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种植生产中,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展紫
云英等绿肥植物,并采用合适的管理措施,提高生产效益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效应,促进农
业的可持续发展。
闽北冬季绿肥紫云英栽培
![闽北冬季绿肥紫云英栽培](https://img.taocdn.com/s3/m/ed6d19c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6.png)
闽北冬季绿肥紫云英栽培紫云英 (Vicia villosa) 是一种生长迅速、抗逆能力强的绿肥作物,适合冬季种植。
它能够固定大量氮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同时还能够抑制杂草生长,保护水土资源,是一种理想的冬季绿肥植物。
在闽北地区,紫云英的栽培技术十分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紫云英的冬季绿肥栽培技术。
一、土壤要求紫云英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但是对于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会有更好的生长效果。
在闽北地区一般选择稻田、菜田、果园等土壤肥沃的地块进行栽培。
土壤PH值以中性到弱碱性为宜,不宜选择过于酸性的土壤。
二、气候要求紫云英适宜生长的温度为5-25摄氏度,对温度适应能力强。
在春季还未收割的冬作田地上种植紫云英,能够大大提高土壤的肥力。
在闽北地区一般选择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进行播种,这个时候正是气温适宜、降雨较多的季节。
三、播种方法1. 地面准备:在播种前需要将田地整地整平,去除杂草、留下杂粮秸秆等有机物。
如果是秸秆田地,首先需要做打草垛的工作,待秸秆腐烂后进行耕作。
2. 播种量:紫云英的播种量一般为每亩20-25公斤,根据当地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可以适当增减。
3. 播种方法:将种子混合沙土后均匀撒播在翻耕后的地面上,然后用耙子轻轻耙平,最后用压路机或者脚踏实进行压实。
四、管理要点1. 施肥:在播种前需要做好施肥工作,适量施入有机肥或者人工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2. 灌溉:播种后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尤其是在干旱的冬季需要及时浇水,提供充足的水分。
3. 防治病虫害:紫云英的病虫害较少,但是在生长期间仍然需要注意观察,及时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斑点病等,常见的虫害有豆蝇、切叶甲等。
4. 割茬处理:在播种后的3-4月份,紫云英生长期结束,此时需要将紫云英割茬,将其作为有机肥料还田。
五、收获及利用紫云英生长期一般在80-100天左右,当紫云英植株长到20-30厘米时即可收割利用。
收割后可将紫云英根菌根带地下的氮肥固定在土壤内,起到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紫云英种植方法
![紫云英种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3bbed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7e.png)
紫云英种植方法回答紫云英适应能力较强,在贫瘠的土壤环境中进行种植,将种子放到水中浸泡催芽后播种,9月下旬至10月初采用撒播或条播方式进行播种,播种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及时追施农家肥,视土壤干湿情况进行浇水,白粉病可用多菌灵或托布津1000倍喷雾防治,蓟马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一、选地紫云英喜凉爽、湿润的生长环境,不耐热、耐寒,不耐干旱,适合在贫瘠的土壤环境中种植。
二、播种1、将种子放到水中进行浸泡催芽后播种,也可以挑选出干瘪的种子,待种子表皮涨裂后进行播种。
2、把土壤简单的翻一下,然后撒播或者是条播即可,紫云英一般在初秋季节进行播种,这个季节有利于紫云英种子的发芽,播种时间为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种过早,稻肥共生期过长,幼苗瘦弱。
3、播种过迟,则易受冻害,越冬苗不足。
一般亩用种1.5-2公斤,播种时一定要按田定量,分畦匀播,落子均匀。
播种后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可以保证出苗速度和出芽率。
三、肥水管理1、紫云英对在生育期中既怕旱又怕涝,特别是在幼苗期的时候,要注意做好排水工作,积水过多的话容易导致烂芽烂苗。
水分管理不当的话会影响植株根部的生长,导致植株出现黄叶落叶等现象。
如出现干旱情况,及时进行浇水。
2、出苗后要及时追施农家肥,提高幼苗抵抗力;在12月的时候追肥农家肥与过磷酸钙等,提高幼苗的抗寒能力,减少冻害;立春后追施速效氮肥。
四、病虫害防治1、紫云英的主要病害是白粉病,在生长期如发现白粉病,可用多菌灵或托布津1000倍喷雾防治,也可用0.4度石硫合剂喷雾。
2、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潜叶蝇等,蚜虫、潜叶蝇可以用氧化乐果或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防治,蓟马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在始花期间隔7天喷杀1次,连续喷杀2-3次,也可用1.8%阿维菌素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紫云英什么时候播种?紫云英的种植栽培要点
![紫云英什么时候播种?紫云英的种植栽培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5c10d2ee06eff9aff8077a.png)
紫云英什么时候播种?紫云英的种植栽培要点紫云英什么时候播种?紫云英的种植栽培要点紫云英的种植栽培要点适时播种紫云英喜凉爽气候,可在晚造水稻齐穗期即收获前25天左右播种,每亩播种量1.5公斤,播种前稻田要露好田,防止积水,干旱田要灌一次跑马水。
种子要经晒种、擦(碾)种、浸种处理。
晒种,可促进种子内酶的活性,提高种子发芽率,一般晒半天即可;擦(碾)种,可擦(碾)去种子表面的蜡质层,使种子易于吸水,可用粗砂混种子,用手抓握使种子和砂互相磨擦,或用碾米机轻碾至种子表皮光滑为止;浸种,可加速种皮软化,促进种子萌发,使出苗快而齐,浸水12-24小时可捞起晾干后进行催芽,注意干旱田不要浸种,以防播种后缺水芽干枯。
拌根瘤菌种子催芽后露白时拌根瘤菌,用冷稀饭汤混菌种后拌种,0.5公斤紫云英根瘤菌菌种可拌7.5公斤紫云英种子,播种5亩。
适时施肥以施磷、钾肥为主,适当搭配氮肥。
晚稻收割后亩施过磷酸钙10-15公斤,粪水1000公斤,促进早结根瘤,幼苗早发。
;冬至前后,亩施钾肥3-4公斤或草木灰50公斤,提高幼苗抗寒能力。
;立春后,亩施尿素3-5公斤,以加速春暖后枝叶勐发,提高鲜苗产量。
加强田间管理晚稻收割后,及时开好环田沟、厢沟和十字排水沟,前期田间保持湿润,防止积水(特别是后期);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可用0.05%退菌特(或多菌灵)喷防;虫害有蚜虫、蓟马,可用乐果防治。
粘虫每亩用90%敌百虫100克加米醋150毫升和糖精5克对水75公斤防治。
留种田在盛花期注意防止蓟马为害,以提高结荚率。
同时要避免牲畜为害。
适时压青一般在盛花期离早造插秧前15-20天进行压青,压青时每亩施用石灰25-40公斤,促进紫云英腐烂腐熟,同时可以中和酸性。
紫云英莲田冬播技术
![紫云英莲田冬播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576591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1.png)
紫云英莲田冬播技术
1.品种选择:莲田冬播紫云英,宜用早、中熟品种,如闽紫一号、余江大叶等,其盛花期在3月中下旬,可在栽藕或老莲田蔬苗前压青。
每亩用种1.5~2公斤。
2.播种时间:播前先将种子拌细砂碾,擦破种皮以利吸水发芽,最佳时期为9月上、中旬。
3.开沟时间:紫云英喜湿怕渍。
低洼田要提前一星期开沟排水,沙质田在播前1~2天开沟排水。
在生长期也要注意清沟防积水。
4.清整莲田:为了使紫云英种子在播种时能与土壤接触好,必须把残留在莲田表面的莲叶彻底清除。
5.田间管理:紫云英幼苗第一片真叶时,施一定量的磷、钾肥,每亩施过磷酸钙15~25公斤,氯化钾5~6公斤,紫云英生长期间须严格控制土壤含水量,加强对菌核病、潜叶蝇的防治。
6.适时翻压:以盛花期翻压为好,但最迟要在栽藕前一周进行。
翻压时每亩施40~50公斤生石灰,以中和土壤酸度。
连作莲田翻压紫云英,可与稀疏莲苗相结合。
紫云英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紫云英高产种植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793e9a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b.png)
紫云英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
种子净度≧93%、、纯度≧94%、、发芽率≧80%、水分含量≦10%、等指标达到国家三级“闽紫”系列种子标准。
二、种子处理。
包括晒种、擦种、浸种和拌种等环节,播种前选晴天晒种1~2天,用清水浸种10~12小时,将种子和细沙按2:1比例拌匀擦种,新种植区域必须用根瘤菌接种,拌种后要尽快(12小时内)将种子播入土中。
三、适时播种。
在水稻收割前20天左右套播,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初播种。
亩播种量1.0~1.5公斤,播种时稻田土壤保持湿润,做到均匀撒播。
四、田间管理。
水稻收割后,开好“井”字沟和田边沟,达到沟沟相通,排灌自如,保持田面湿润而不积水;开春后看苗施春发肥,亩施尿素3~5公斤;紫云英菌核病、白粉病可用1000倍多菌灵、退菌特等进行防治。
对蓟马、蚜虫、潜叶蝇可用1000倍蚜虱净、吡虫灵、灭蝇胺等进行防治。
五、适时翻压。
一般在盛花期(水稻插秧前半个月左右)结合犁田进行水耕翻压,亩翻压鲜草量以1500~2000公斤为宜,并配施石灰20~25公斤。
- 1 -。
紫云英种植技术
![紫云英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dbaa32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f.png)
紫云英种植技术一、选用良种建议农民去种子部门购买适合本地实际的经过提纯复壮的良种,如紫云英的“宁波种”或“弋江种”品种,防止误购外地的劣籽、杂籽和陈籽。
二、提高播种质量,确保苗齐苗匀1、播种前开好三沟(围沟、畦沟和腰沟),晒田,不把草籽播在稀泥上。
2、每亩用种量1.5~2公斤,以保证每亩有30~40万苗。
3、每亩用钙镁磷肥15公斤,有条件的最好每亩加4克钼酸铵与草籽拌匀,对增瘤促根作用很大。
4、播种时间以秋分前后4~5天为宜,但生长茂密的迟熟晚稻田,播种可推迟到10月初,选在晚稻收割前20-25天播种。
5、播种时应保持田面湿润或有薄水层,做到薄水播种,胀籽排水,见芽落干,湿润扎根。
播种要均匀,以免过密苗弱,过疏杂草丛生。
三、抓好越冬管理,防止缺苗1、晚稻收获前要晒坚田,千万不可软泥割禾,否则幼苗易被踏死,田土被踏实,不利于紫云生长。
2、晚稻收割后,用稻草或猪牛栏粪及时盖好苗,可收到抗旱、防冻、施肥之效果。
3、草苗基本上长满田后,应及时施磷肥及钾肥(一般在12月上中旬)。
磷肥每亩施过磷酸钙15-20公斤或钙镁磷肥20~25公斤,钾肥每亩施草木灰50公斤左右,这对促进紫云英生根增瘤,分枝壮苗十分重要。
四、抓好春发管理,以小肥养大肥1、清沟排水,做到雨停田干,降低地下水位,使土壤的水、肥、气、热协调,促进紫云英根深叶茂。
2、根据苗情补施少量氮肥,一般每亩施尿素2-3公斤,或堆沤肥400~500公斤,促进紫云英均衡猛长。
五、做好杂草防治绿肥田杂草主要是防治看麦娘,在开春前(1月份左右)使用除草剂,可亩用10.8%高效盖草能30-40毫升兑水40公斤或亩用5%禾草克50-60毫升兑水40公斤,做到均匀喷雾。
紫云英栽培田间管理要点
![紫云英栽培田间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a3a69d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c.png)
01
紫云英枯萎病
02
紫云英叶斑病
03
紫云英根腐病
04
紫云英蚜虫
05
紫云英蓟马
06
紫云英红蜘蛛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择 抗病品种,合理
轮作,加强田间 1
管理
化学防治:使用 4
高效低毒的化学 农药进行防治,
注意用药安全
物理防治:利用 杀虫灯、防虫网
2 等物理措施进行
防治
3 生物防治:利用
天敌昆虫、微生 物等生物进行防 治
播种深度:3-5 厘米
播种密度:每亩 1-2公斤种子
播种后管理:保 持土壤湿润,及
时除草、施肥
移栽技巧
移栽时间:选择适宜的移栽时间,如春季或 秋季
移栽方法:采用正确的移栽方法,如带土移 栽或裸根移栽
移栽深度:控制合适的移栽深度,如根部与 土壤表面齐平
移栽后管理:移栽后及时进行浇水、施肥 等管理措施,确保紫云英成活率
叶面肥: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补 03 充生长所需养分
施肥方法:采用沟施、穴施等方式, 0 4 避免肥料直接接触种子和幼苗
养分需求
01
氮肥:促进生长,提高产量
02
磷肥: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病性
03
钾肥:提高抗倒伏能力,促进开花结果
04
微量元素:如硼、锌、铁等,提高作物品质和抗逆性
病虫害防治
3
常见病虫害
紫云英栽培田间管 理要点
演讲人
目录
01. 播种与移栽 02. 水肥管理 03. 病虫害防治 04. 收获与储存
播种与移栽
1
播种时间
春播:3-4月 秋播:9-10月 适宜温度:15-25℃ 播种深度:1-2厘米 播种密度:每亩10-12公斤种子
稻田紫云英种植利用技术
![稻田紫云英种植利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af6c1e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9.png)
稻田紫云英种植利用技术
一、技术简介
利用紫云英能从空气中固氮等特点,将紫云英与水稻进行轮作,盛花期翻压用作肥料,增加稻田有机质和养分,减少水稻生长季化学氮肥用量。
二、技术特点
(一)减少化肥用量。
紫云英植株的氮约70%来自空气,翻压还田后,水稻生长季可减施化学氮肥20%~40%。
(二)提高地力水平。
紫云英翻压还田后,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可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
(三)增加作物产量。
实现水旱轮作、用养结合,可促进水稻稳产、高产。
三、技术要点
(一)秋季播种。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每亩用种1.5~2.0公斤,将种子播撒至田面,并保持田间湿润。
(二)田间管理。
冬季遇干旱,要灌“跑马水”抗旱;秋冬季或开春后遇大雨和连续降水,要及时清沟排渍。
稻田肥力较低的,可亩施尿素1~1.5公斤、钙镁磷肥20公斤。
(三)翻压利用。
一般,紫云英在盛花期翻压还田,至少在水稻插秧前10天翻压,亩翻压鲜基1000~1500公斤为宜,并配施生石灰30~50公斤。
水稻季可减施化学氮肥20%~40%。
紫云英的种植方法
![紫云英的种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b25477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c.png)
紫云英的种植方法①紫云英种植要合理密植,适当早插收鲜苗的紫云英,每亩播种量以1.5公斤左右为适宜,太少苗不足,产量低,播种太多,苗过于拥挤,苗瘦弱易引起死苗;留种用的每亩播种量以1~1.2公斤为宜。
播种期9~11月上旬均可,但以早播产量高,早播使其在越冬前有足够的分枝。
稻底绿肥一般在水稻灌浆至勾头时播种较合适,以苗在稻底有25天左右为好,稻底时间太长,苗过于纤细,抗性差。
②紫云英选种处理各地气候不同,应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品种。
以广西来说,以中熟种为好,次是迟熟种,早熟种产量低,易早花退化。
播种前要晒种和风选,有菌核病的地方要用比生为1.05~1.09的盐水选种。
由于红花草种皮硬,不易吸水发芽,所以播前要擦种,可用碾米机碾到种皮有花痕即可,如种子量少,可用细砂和种子混合搓擦。
播前浸种24小时,捞起晾干即可拌菌拌磷。
③紫云英种植要拌菌拌磷这是新种区的必要措施,是广西引种成功的重要经验。
一般是先用紫云英根瘤菌剂拌种,然后再拌磷肥,这样使根瘤菌易沾在种子上。
磷肥用量一般是每亩钙镁肥8~10公斤,如用过磷酸钙,要先用少量草木灰中和磷肥中的游离酸才能拌种,否则影响发芽率。
④紫云英种植要挖好排灌沟,管好水紫云英对水分要求较严格,播种时要有发芽水,又怕水浸芽。
所以播前一定要开好排灌沟,田边田中要有沟,做到沟沟相通。
播种时田中有薄水层,如为粘土田,土壤湿润即可,土壤太干应灌跑马水。
开春后生长迅速,如旱必须进行灌水。
⑤紫云英种植要留禾茬稻底紫云英,在收晚稻时苗还小,突然改变环境对它影响很大,因此割稻时应留25~30厘米长的茬,以便有一定的荫蔽和空间湿度,否则小苗易发红。
⑥紫云英种植要加强护理,以小肥养大肥在收水稻后如紫云英长势不太好,须追施一次粪水,越冬前施一次灰肥和土杂肥,开春后施一次粪水加磷钾肥,即可获得高产。
紫云英的育苗技术
![紫云英的育苗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0af3e1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73.png)
紫云英的育苗技术
1、选用良种
推广良种是夺取紫云英高产的关键一环,如余江大叶的平均产量比其它紫云英良种亩增产500公斤。
2、种子处理
紫云英播前需先经盐水选种、擦种,后用30~40%的人尿浸种
10~12小时后捞起晾干,最后再拌根瘤菌。
采用根瘤菌拌种是紫云英种子处理最重要的一环,对促进根部早结瘤十分重要。
接种根瘤菌,一般增产鲜草10%以上,高的可达40%。
3、适当早播
10月上、中旬播种的紫云英鲜草产量最高,此后播种的鲜草产量逐渐下降,11月以后播种的产量则更低。
由此可见,适时早播对紫云英高产十分有利。
另据试验,在播4公斤/亩种子的范围内,紫云英的播种量与鲜草产量基本上成正比,即播种多,产量上升,而以1.5~2.5公斤的经济效益较好。
4、科学施肥
紫云英属豆科根瘤固氮作物,因此施肥应以磷肥钾肥为主,适施氮肥,从而达到以磷增氮、以钾增氮、以小肥养大肥的目的。
磷肥一般应用作基肥或种肥,以利根系发育,增进固氮能力,提高抗逆性。
增施钾肥,可促使紫云英苗粗壮,早分枝,多结瘤,以提高鲜草产量。
春暖后,对紫云英尤其是生长较差的二、三类苗,追施适量氮肥增产效果显著。
此外,施有钼、硼等微肥,对提高紫云英鲜草产量出有明显效果。
闽北冬季绿肥紫云英栽培
![闽北冬季绿肥紫云英栽培](https://img.taocdn.com/s3/m/a7e8212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67.png)
闽北冬季绿肥紫云英栽培紫云英是一种菜瓜科植物,也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高度一般在30-120厘米之间,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而闽北地区也不例外。
一、紫云英的栽培方法1.选择合适的土壤和时间紫云英喜欢温暖、湿润、富含有机质和肥力良好的土壤,在闽北地区一般是在10月中旬-11月初进行播种。
2.播种方式和密度紫云英一般采用直接播种的方式,每亩播种量一般在3-4千克左右。
播种后需要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管理技术在紫云英生长初期,需要注意浇透水、松土、除草等管理工作,以促进其良好的生长发育。
紫云英生长期一般在60天左右,之后便可进行收割。
二、紫云英的优点1.丰富的营养成分紫云英是一种优质的绿色植物,在营养成分上比较丰富,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因此,在冬季种植紫云英可以充分利用其营养价值,为种植作物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
2.良好的土壤改良作用紫云英的根系发达,能够将土壤深处的养分吸收到地表,进而让其他作物的根系能够容易地吸收到这些养分,从而起到了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3.减少化肥的使用通过种植紫云英可以减少对化肥的使用,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减少因化肥使用而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紫云英的注意事项1.适时浇水和施肥紫云英种植前需要充分浇水,保证土壤湿润。
同时,在种植过程中也需要适时施肥,充分满足其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从而使其能够保持更加健康的状态。
2.防止过度喜光虽然紫云英是一个喜光的植物,但是过度的光照会对其产生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叶子发黄、干枯等现象。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适时遮阳,以防止过度的光照。
3.要注意病虫害防治在种植紫云英过程中,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一般来说,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等。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用农药喷洒、翻耕等方法。
总之,紫云英是一种优质的绿肥作物,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土壤改良作用,同时也是一个易于种植的植物,因此在闽北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紫云英什么时候播种好 紫云英生物学特性
![紫云英什么时候播种好 紫云英生物学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5e5e76e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9.png)
紫云英什么时候播种好紫云英生物学特性紫云英原来是绿肥作物,现在多作饲草栽培,主要价值体现在畜牧上,也可入药,但人很少食用。
今天我们谈谈紫云英什么时候播种好,以及紫云英生物学特性有哪些,供参考。
一、紫云英什么时候播种好紫云英播种选在春秋季的时候比较高,具体的时间在三月到五月以及九月份前后,这两个阶段的气候适宜,温度不高不低,利于发芽,发芽率是比较高的。
播种的时候要选颗粒饱满的种子,选光照足,土壤肥沃的地块作为种植地。
先整地,除草,浇水处理好地块。
然后将种子洒在土壤表面,覆盖一两厘米深的土壤就行。
目前主要种植品种有:早熟种如乐乎、常德、闽紫1号等;中熟种如余江大叶、萍宁3号、闽紫6号等;晚熟种如茜、宁波大桥、浙紫5号等。
二、紫云英生物学特性1、紫云英的生长规律紫云英主根直生粗大,圆锥形,侧根发达,根瘤较多,固氮能力较强,盛花期平均每667平方米可固氮5-8千克。
虽然紫云英有固氮作用,但种植期间施些肥料也是必要的。
紫云英的生长规律是冬季长根,春季长苗,冬前生长慢,开春后随着气温上升,生长速度逐渐加快。
从现蕾到盛花期生长速度最快,一般每天可增长1--3厘米。
结荚期后,逐渐减慢,至终花期停止生长。
2、紫云英对种植土壤的要求紫云英耐旱、耐瘠、耐涝力较差,在保水保肥力差的沙质土壤或粘重土壤、清水的田块和干旱的土壤中均生长不良。
紫云英适宜的土壤ph值在5.5-7.5之间,ph值低于5的土壤要施用石灰才能正常生长。
紫云英耐盐力差,根瘤菌对盐碱更敏感,土壤含盐量达0.l%时,虽可出苗,但不结瘤,不能越冬;土壤含盐超过0.2%时,则不能生长。
3、紫云英的光照及温湿度要求紫云英性喜温暖,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5-25℃,低于5℃或高于30℃时发芽困难。
春天日平均温度在10-15℃时生长很快,开花结荚的适宜温度为15-20℃。
紫云英喜湿润,适宜生长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75%,低于40%生长受抑制。
虽然有较强的耐湿性,但淹水对其生长不利,严重时甚至死亡。
紫云英播种有四要.doc
![紫云英播种有四要.doc](https://img.taocdn.com/s3/m/a247e4135acfa1c7aa00cc73.png)
紫云英播种有四要紫云英有益于改善气血双虚,有益于改善厌食,有益于改善精神不振、头昏心烦,老少皆宜。
这个是紫云英蜂蜜的功效。
当前正值紫云英播种季节,在播种技术上应做好以下几点:品种选择一般中花类型可选用江西余江种,迟花类型可选用宁波大桥种、平湖大叶种和紫花5号等。
丘陵地区也可选用一些早花类型的本地种。
适时播种紫云英一般在9月上旬晚稻齐穗后播种,最迟在10月初结束播种。
播种过早,稻肥共生期过长,幼苗瘦弱;播种过迟,则易受冻害,越冬苗不足。
若在生长旺盛的杂交晚稻田播种,应选在晚稻收割前20-25天播种,这样既有利于水稻成熟,又有利于草子出苗和生长。
晒种浸种播种前应选择晴天的中午,将绿肥种子摊晒4-5小时,晒种后加入一定量的细砂擦种,将种子表皮上的蜡质擦掉,以提高种子吸水速度和发芽率。
然后,用5%的盐水选种,清除病粒和空秕粒。
将选出的种子放入5的腐熟稀人尿中浸种8小时,或放入0.2%的磷酸二氢钾液中浸种10-12小时,或放入0.1-0.2%的钼酸铵溶液中浸12-24小时,捞出晾干,用根瘤菌或钙镁磷肥拌种后即可播种。
播前管理(1)计划种绿肥的晚稻田须进一步疏通排水沟。
凡是种绿肥的稻田,在播种前均要开好“十”字沟或“井”字沟以及田边的围沟,田泥过糊的还要继续搁田,到播种时再清沟疏通一次,达到沟沟相通,排灌自如,田土沉实,田面不积水。
(2)为确保有足够的基本苗越冬,并达到“冬壮苗,春旺苗”的目标,一般亩用种1.5-2公斤,播种时一定要按田定量,分畦匀播,落子均匀。
若播种过迟或种子质量较差,播种量可适当增加。
(3)采用泥浆粘种,钙镁磷肥拌种后再播。
如稻田受旱开裂,应先灌跑马水,使土壤湿润后再播种,以利种子发芽和培育壮苗。
紫云英既可作为绿肥肥田,又可作为青饲料饲喂畜禽。
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质花卉品种。
紫云英种子怎么播种
![紫云英种子怎么播种](https://img.taocdn.com/s3/m/ab8e12f96c175f0e7cd137ee.png)
紫云英种子怎么播种
紫玉英的播种方法
首先播种前需要晒种浸种,紫云英种子播种之前需要选择晴天的中午,将种子晒4-5小时后加入细砂擦拭种子,将种子外表皮上的蜡质擦掉,以便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然后用盐水冲洗选种,空种子和病粒会被筛选出。
将选出后的种子放入稀释后的尿液中或是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将种子晒干后与肥料搅拌后即可播种。
选择合适的时机播种,一般在9月-10月进行播种,若是种子播种过早,幼苗瘦弱可能无法适应环境变化,无法正常生存。
紫云英播种注意事项
在育苗期间,首先要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在严寒时幼苗被冻伤,同时要提放幼苗周边的野草,若是有杂草,尽快去除,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相信大家对于紫云英也有一定的了解了,那么朋友们在种植紫云英时一定要注意上面所提到的事项,预祝朋友们种植出可爱的紫云英。
第1页共1页。
紫云英怎么栽培才好
![紫云英怎么栽培才好](https://img.taocdn.com/s3/m/acac293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6.png)
紫云英怎么栽培才好紫云英又叫红花草、草子,是豆科越年生草本植物,是稻田最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它不仅是优质的有机肥,还是牲畜的好饲料,因此,种好紫云英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粮食和畜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紫云英怎么栽培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紫云英的栽培技术,希望能帮到你。
紫云英的栽培技术1、晒种浸种:播种前应选择晴天的中午,绿肥种子摊晒4-5小时,晒种后加入一定量的细砂擦种子,将种子表皮上蜡质擦掉,以提高种子吸水度和发芽率。
然后,用5%的盐水选种,清除病粒和空秕粒。
将选出的种子放入腐熟稀人尿中浸种8小时,或放入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10小时,捞出晾干,用钙镁磷肥拌种后即可播种。
2、适时适量播种:紫云英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种。
播种过早,稻肥共生期过长,幼苗瘦弱。
播种过迟,则易受冻害,越冬苗不足。
一般亩用种1.5-2公斤,播种时一定要按田定量,分畦匀播,落子均匀。
3、防冻防草,保苗促苗:晚稻收获时,要严防烂田割稻。
晚稻收获后,可将稻草直接覆盖在紫云英上保湿保暖,以促进幼苗生长及其分枝的形成和发育。
防治杂草是争取全苗、足苗的关键措施,在二叶一心期亩用高效盖草能一包加水40-50公斤喷雾。
4、开好三沟促壮苗:紫云英在生长期间既怕涝又怕旱。
出苗时,浸水易造成烂芽缺苗;越冬时,多水或干旱均影响根系生长甚至死亡;春季旺长时,积水会造成黄苗,生长不良。
如遇严重干旱,要及时灌“跑马水”。
因此,在田间管理中,一定要开好横沟、纵沟、以及田边的围沟,达到沟沟相通,排灌自如。
做到未雨先防,雨过田面不积水,以利全苗、壮苗。
5、合理施肥,促平衡高产:一般出苗后每亩用250-300公斤稀薄粪水,结合抗旱浇施,充分利用冬前温、光、水条件,加速幼苗生长。
在12月上中旬,每亩施土杂肥400-500公斤加过磷酸钙25-30公斤,以增强抗寒能力,减轻冻害,增施过磷酸钙是一项以小肥养大肥的重要增产措施。
开春后,每亩追施尿素2-4公斤,看苗施肥,促平衡生产,为丰产搭架子。
紫云英最佳种植时间
![紫云英最佳种植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55548ce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6.png)
紫云英最佳种植时间紫云英产量高,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富含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鲜嫩多汁,既是一种很好的青饲料,又是优质绿肥。
那么,紫云英种植时间是什么时候?紫云英的生长特性紫云英是越冬生草本作物,它根系发达,主根粗壮,侧根多,根上着生许多棒状或扇形的根瘤。
喜温暖湿润,抗寒力中等,耐干旱的能力较差。
在适宜的条件下,播后4~7天即可出苗,种子发芽最适温度20~25℃,高于25℃时对发芽不利,低于零下10℃则不能生长。
紫云英冬长根,春长叶,冬季生长较慢,开春便勃发猛长。
紫云英种植的时间以秋分至寒露之间为宜,每667平方米播种量2~2.5kg(留种田1~1.5kg)。
播种前晒种半天,也可采用浸种36小时后,进行催芽(种子露白后)播种。
(4)播种时每667平方米用钙镁磷肥5~7.5kg,加土杂肥10kg左右拌种后均匀播种。
一般再生稻收割前、双晚齐穗后15天排水,当田泥落干,田表湿润,但脚踩不沾泥、不下沉时即可播种。
紫云英播种后,要开好排灌沟,要求沟沟相通,力求做到雨过田间不积水。
紫云英的施肥方法一般在晚稻收割后15~20天,每667平方米追施磷肥25~50kg;立冬前后对苗差的每667平方米可追施草木灰50~100kg;立春前后看苗追施一次速效氮肥和钾肥,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和氯化钾各10kg。
紫云英的病害防治紫云英的病害主要是白粉病,在生长期(特别是留种田)如发现白粉病,可用多菌灵或托布津1000倍喷雾,也可用0.4度石硫合剂喷雾;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潜叶蝇等,每667平方米可用吡虫淋10~20g,或90%敌百虫150g,加水30~50kg喷雾,也可用40%的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季节种植紫云英适宜播期的选择摘要湖南省长沙地区紫云英的播种时间一般为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为了探索春、夏季播种紫云英效果,确定适宜播种期,试验设立3月7日、4月8日、5月11日、6月12日、7月13日5个播期,对其主要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及产草量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3月7日播种的紫云英能量积累较差,植株矮小,产草量相对较低;4月8日播种的紫云英受温度胁迫作用较小,株高、根长、根重等形态指标较佳,个体发育较好,产草量最高;5月11日、6月12日和7月13日3个播期的紫云英受到不同程度高温胁迫,表现为株高降低,根长缩短,根重减小,在生理指标方面表现为叶绿素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升高,尤其是7月13日播种的紫云英受高温胁迫最大,播种后45d出现干枯、死亡现象。
因此,湖南长沙地区跨季节播种紫云英以4月8日为宜。
关键词紫云英;播期;跨季节种植ScreeningofSuitableSowingPeriodPlantingAstragalussinicus L.inInter-seasonZHANG Zhe 1,2HUANG Huang 2LIU Yang 1(1 Institute ofTillage and Cultivation,Liaon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henyang Liaoning 110161; 2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The suitable seeding time of Astragalus sinicus L. is early September to mid-October in Changsha of Hunan Provinc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owing Astragalus sinicus L. in spring and summer,and determine the suitable sowing period,5 sowing time was established in the test:March 7,April 8,May 11,June 12,July 13. The main form index,physiological index and grass yield were compared among th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 March 7 its energy accumulation was low,plant was short and small,grass yield was relatively low;On April 8,the role of temperature stress was small,the morphological index was good at the plant height,the root length,root weight and grass yield was highest;on three sowing dates of May 11,June 12 and July 13 subject to different heat stress,plant height was reduced,root length was shortened,root weight was decreased,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showed chlorophyll content reduced,soluble sugar content and relati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creased;the highest temperature stress was showed on July 13,withered and death appearsed after 45d. Finally,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suitable sowing period planting Astragalus sinicus L. in inter-season was appropriate on April 8 in Changsha of Hunan Province.Key wordsAstragalus sinicus L.;sowing period;inter-season planting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又名红花草,为豆科黄芪属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沿江及江南稻区的主要冬季绿肥兼牧草。
紫云英绿肥不仅能给植物提供多种营养成分,而且能增加土壤有机胶体含量,增强土壤保水、保肥和通透能力,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1,2]。
同时,紫云英产量高,蛋白质含量丰富,富含多种矿物质及维生素,茎叶鲜嫩多汁,适口性好,是一种优质的青饲料;紫云英也是春季优良的蜜源作物,而其新芽和嫩叶也可作蔬菜食用[3-5]。
湖南长沙地区紫云英的播种期一般为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但紫云英具有无限生长的习性,只要光、温、水、肥条件适宜,就能在较长的季节里不断地现蕾、开花[6,7]。
为此,笔者开展了春、夏季播种紫云英试验,以探索跨季节播种紫云英效果,为跨季节种植紫云英选择适宜播期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08年在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教学科研基地进行。
该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春温多变,夏秋多晴,严冬期短,暑热期长。
多年平均气温16.8~17.2℃,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9.7℃,无霜期275d。
多年平均降雨量1 400mm,集中于4~8月,冬季降雨较少。
土壤为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发育成的红壤。
1.2试验材料试验采用紫云英种质宁波大桥,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基地。
供试肥料为湖南永利复合肥(N∶P∶K=9∶9∶7)。
采用塑料盆(高为30cm,盆口外直径35cm,底直径25cm),每盆20kg红土,土壤选自湖南省长沙地区第四季红土发育成的红黄泥土(pH值5.7,全钾为12.2g/kg,碱解氮为196.5 mg/kg,速效磷为19.9mg/kg,速效钾为141.0mg/kg)。
1.3试验方法试验设5个播期,分别为:3月7日(T1)、4月8日(T2)、5月11日(T3)、6月12日(T4)、7月13日(T5),10次重复。
播种前将紫云英种子破壳后浸泡于清水中催芽7d,每盆播紫云英0.5g,施复合肥20g。
播后30d开始测定株高、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每5d测定1次,测量6次。
播后60d测定根长、根重、产草量等指标[8]。
1.4测定项目及方法株高:采用定株观测法,每个处理选10盆,每盆取3株,观测后取平均值。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采用UU丙酮浸提法[9],利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测定663nm和645nm下的光密度值;根据公式求出叶绿素含量(mg/L)。
计算公式:Ca=12.72D663-2.59D645;Cb=22.88D645-4.67D663;CT=Ca+Cb=20.29D645+8.0 5D663。
其中,D663、D645分别为叶绿素溶液在波长663nm和645nm时的消光度;Ca、Cb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mg/L);CT为叶绿素总量。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
标准线性方程为y=112.75x+1.056(R2=0.999 4)。
可溶性糖的含量(mg/g)=[从标准线性方程求得的糖的量/(1 000×吸取样品液的体积)×提取液量]/样品鲜质量。
叶片膜质透性:采用电导率法测定[10]。
在20~25℃恒温下,用DDS-11A型电导仪测定电导率(煮前电导率)。
之后再用小三角瓶放入100℃沸水浴中15min,以杀死叶组织,取出后在自来水中冷却10min,在20~25℃恒温下测定煮后电导率。
结果计算:相对电导率=煮前电导率/煮后电导率×100%。
采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处理产量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处理产草量不同,其中,T2产草量最高,为0.277kg/盆;T3次之,为0.261kg/盆,T2和T3之间差异不显著。
T1、T4较T2和T3产草量极显著降低,T1、T4较T2分别降低20%和17%。
T5在播种后45d出现植株干枯、死亡现象,所以没有测定草产量,说明这个时期不适合播种紫云英。
2.2不同处理形态指标比较不同播期的紫云英株高、根长、根重等形态指标有所不同(表1)。
T1、T2、T3、T4 4个播期的株高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T2的株高最高,播后60d植株平均株高为16.29cm;T5的株高最矮,播后45d植株开始干枯,死亡。
T2、T3、T4 3个播期的根长、根重均低于T1,但T1和T2的根长与根重无显著差异,T1、T2与T3、T4则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T3、T4的根长较T1分别降低了22%和37%,根重降低了20%和35%,说明T3与T4 2个播期的耐性较差。
2.3不同处理生理指标比较2.3.1叶片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作为光合色素中重要的色素分子,参与光合作用中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在光合作用中占有重要地位。
叶绿素代谢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由于不同播期的紫云英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打破了这种平衡,引起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进而影响紫云英的生长发育。
由图1可以看出,5个播期的紫云英叶绿素含量有明显差别,其中,T1的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但叶绿素含量最小,说明T1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但能量积累较其他4个播期差;T2的变化趋势为先升后降,峰值达5.019mg/g,且不同测量时期T2叶绿素含量始终为最高;T3、T4、T5的叶绿素含量均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T3、T4各个时期的叶绿素含量基本是高于T1但低于T2。
2.3.2叶片可溶性糖含量。
在外界环境胁迫条件下,可溶性糖能增加细胞液浓度,提高对水分的吸收和保持能力,从而利于适应环境。
许多研究表明,热胁迫下可溶性糖在细胞质中大量积累[11,12]。
由图2可以看出,5个播期的紫云英可溶性糖含量均有变化,其中,T1的可溶性糖含量最低,且变化趋势不明显,说明播种后外界环境对T1的影响相对较小;T2前期与T1的可溶性糖含量基本没有差别,但在播种50d后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说明此时植株受到外界环境的胁迫作用突然加剧;T3、T4、T5 3个播期受外界环境影响相对较大,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T1和T2,且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