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课古诗两首乡村四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乡村四月
三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liǎo)蚕桑又插田 。
山原:指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 空的光辉。 子规:杜鹃鸟。 了:结束。
四 理解感悟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满是绿
色。稻田里一片水色,映着天空的 光辉。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 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 农民们都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刚忙 完了采桑养蚕,又开始插秧种田了。
五 拓展延伸
翁卷以其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 据宝贵的一席,也给后人留下一份 难得的精神文化遗产,也为他自己 在那个多事之秋的南宋获得了一丝 丝生存的精神慰藉。 课后读一读他
的诗作《思远客》、《送刘几道》、 《山中采药》、《酬友人》等。
一 激趣导入
乡村四月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liǎo)蚕桑又插田 。
二 作者简介
解诗题 知作者
翁卷
南宋诗人,一生没 有做官。南宋诗人。能 诗,与徐玑(jī)、徐照、 赵师秀并称“永嘉(jiā) 四灵”。他的诗大多讲 求技巧,诗风清苦。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人教新课标
|人教新课标
2020/8/23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liǎo)蚕桑又插田 。
解诗题 知作者
翁卷
南宋诗人,一生没 有做官。南宋诗人。能 诗,与徐玑(jī)、徐照 、赵师秀并称“永嘉 (jiā)四灵”。他的诗大 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 。
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 民们都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刚忙完 了采桑养蚕,又开始插秧种田了。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liǎo)蚕桑又插田 。
山原:指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 空的光辉。 子规:杜鹃鸟。 了:结束。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满是绿色
。稻田里一片水色,映着天空的光 辉。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 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古诗(精选7篇)
乡村四月古诗(精选7篇)乡村四月古诗篇一一、说教学资源(一)、说教材《乡村四月》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中第二十三课《古诗词三首》中第一首,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云雾蒙蒙,杜鹃欢唱,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突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依据教材特点和课标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
2、背诵、默写古诗。
3、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绘诗的内容,抓住诗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诵读古诗并默写。
2、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绘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二)、说学情四年级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读诗的方法,但因为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不熟悉,所以设计教学时我着重考虑如何激趣、激情。
(三)、说理念《乡村四月》是一首古诗,依据课标,第二学段古诗词教学目标是“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让学生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带着表情的朗读。
在本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主题,“凭借课文的例子,选找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用语文,”指导下,我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为本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想象画面,体验诗人的情感。
这里的读,是声情并茂地读出诗文的情和意,表达自己的情和感,促进感悟的内化与升华。
读出个情味,给予学生尝试的空间与时间,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体悟,在互动评价中掌握情感的基调,最后进入意境,身心融入而忘情地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
抓字眼 明诗意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 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 要插秧了。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多诵读 悟诗情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
王 维《山居秋瞑》、《田园乐》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
川:平地子。规声里雨如烟。 子规:杜鹃鸟。 了:结束。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抓字眼 明诗意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 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 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 蒙。
蚕桑 插田
才了蚕桑 又插田
解诗题 知作者
翁卷 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
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 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 他的诗大多讲究技巧,诗风清苦。他喜欢 田园生活,擅长作田园诗,是一位真正的 布衣诗人。
乡村四月
山原:山陵和原野。 【宋】翁卷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 天绿遍空山的原白光满辉川。,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26范成大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山居秋瞑田园乐山居秋瞑田园乐陶渊明陶渊明
古
渔 四乡 歌 时村
诗
子 田四 园月
杂
三
兴
首
学习古诗的方法
•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
晚春:树木花落未成阴。
四月:草木成阴满目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绿遍山原白满川,
白
白满川
绿遍山原白满川,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jià sè
。
每一食,变念稼穑之艰难
才了蚕桑又插田。
三月雨,贵似油。 四月雨,好动锄。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谷雨种花正当时。
• 山清水秀 • 细雨蒙蒙 • 杨柳依依
青山环抱 鸡鸭成群 禾苗茁壮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翁卷 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
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 他的诗大多讲究技巧,诗风清苦。他喜欢
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
田园生活,擅长作田园诗,是一位真正的
布衣诗人。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
liǎo
蚕桑
蚕 为 天 下 虫
鸿 是 江 边 鸟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 /又插田。 .
liǎo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山陵和原野。
初春:草色遥看近却无。
乡村四月闲人少,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分别是《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渔歌子》。
WTT在此整理了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乡村四月[宋] 翁卷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不,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注释①山原:山陵和原野。
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川,平地。
③子规:杜鹃鸟。
④了:结束。
四时田园杂兴①[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②夜绩麻③,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④供⑤耕织,也傍⑥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杂兴:各种兴致。
②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未解:不懂。
⑤供:从事。
⑥傍:靠近。
渔歌子[唐] 张志和西塞山①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②肥。
青箬笠③,绿蓑衣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③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④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同步练习题一、我能把字写好。
蚕桑昼耘塞鹭绩笠二、照样子,做一做吧!例:sàisāisè塞车(sāi) 边塞(sài) 茅塞顿开(sè) lù lǜ绿化( ) 碧绿( ) 绿林( ) 鸭绿江( )le liǎo好了( ) 行了( ) 对了( ) 了不起( )jiě xiè未解( ) 浑身解数( ) 解释( ) 解甲归田( )ɡònɡ ɡōnɡ供给( ) 供耕织( ) 提供( ) 供词( )三、比一比,再组词,烟()闭( ) 耕( ) 膀( ) 衷( ) 观( )咽( ) 闲( ) 耘( ) 傍( ) 蓑( ) 规( )塞( ) 须( ) 若( )赛( ) 烦( ) 箬( )四、默写《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第1课时
• 绿遍山原白满川, • 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 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 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这句诗写了哪些景物? 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作者描绘的是江南水乡的初夏美景。
• 乡村四月闲人少, • 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月到了,农民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 ,刚结束了桑蚕的事,又要插秧了。
古诗小擂台
填:
在空白处填一种动物名称:
①月黑( 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 鸟 )。
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蜻蜓 ) 立上头。 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 白鹭 ) 上青天。
联:
说出诗的上句或下句
①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
②(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 似剪刀。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 汗青 )。 ④(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 天际流。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liǎo)蚕桑又插田 。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用笔在“山原”前面加个词,写出你想象到山 原是怎么样的?
翠绿的山原
绿的淋漓精致的山原
漫山遍野都是绿的山原
自由读课文,注意以下几点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3、读出感情
蚕桑 cán sāng 释义:养蚕的事。 liǎo完毕,结束。
了 le 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居 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 化或出现新的情况。
j uàn (试卷)
l iǎo(了不起 )
j uǎn(卷尺)
le (好了 )
cán
sāng
小学古诗《乡村四月》注释、译文及赏析
乡村四月宋代: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
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注释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
蚕桑:种桑养蚕。
插田:插秧。
赏析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前两句写自然景象。
“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
诗人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
第二句不仅以烟喻雨,写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平添了无限的生机。
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
“乡村四月闲人少”一句,绘尽农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以“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山间原野。
白,白色,指水。
川,河流。
子规,大杜鹃,又名“布谷鸟”,夏时各处飞叫,声如“快快布谷”,有催促农事意。
雨如烟,指毛毛细雨,轻如烟雾。
意思说:初夏季节,江南的山间原野,到处绿油油的,满河的流水,映着天光,白茫茫一片。
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中,杜鹃鸟不时地鸣叫着,催促着农事。
这两句写自然风光。
前句是静景,有山原有河水,一“绿”一“白”,色彩明丽;后句是动景,有子规的鸣叫,有细雨的飘洒,情意绵绵。
并于景物描写中,暗示出农事正忙。
山原绿遍,草木葱茏,桑叶也当肥嫩,河水涨满,细雨如烟,恰是插秧的好时机,更有杜鹃鸟热心地鸣叫催促,人们怎么能够停闲呢?“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
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
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23古诗词三首教学内容:23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23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1、认识“蚕、昼、耘”3个生字,读准“蚕、桑、了、昼、供、傍、耘”7个字的字音,会写“蚕、昼、桑、耘”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并能默写。
3、借助注释、插图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意。
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繁忙、紧张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对乡村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4、激发学生对祖国古诗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诗意,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繁忙紧张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对乡村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赏画入诗,轻叩诗门。
那乡间的小路,那瓜果的飘香,那青蛙的歌唱,那牛羊的成群,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吸引我们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老师也带来了两幅乡村生活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乡村四月》插图和《四时田园杂兴》插图】同学们自由说说自己所看到的。
谁来说说?是啊,多么清新自然的乡村生活画,宋代有两位诗人分别看到这样的画,诗兴大发,各自写下一首诗来赞美乡村生活。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两首古诗。
【课件出示:两首诗题目】齐读课题。
比较这两首诗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这两首诗都是写乡村的诗,“乡村”与“田园”的意思差不多;“四月”和“四时”有区别,“四月”是农历四月,“四时”是四季。
)你是从哪儿知道的?1、【课件出示:两首古诗】自由读这两首诗一遍,要求读准读通。
2、指名读。
【课件出示生字:蚕、昼、耘、塞、箬、笠、蓑】3、男女生相互读二诗,相互评价。
4、【课件出示:两首古诗】齐读两首古诗。
三、学习古诗,撞击诗心。
A、叩响古诗《乡村四月》1、乡村四月是一副怎样的画面?人们在做什么呢?【课件出示:《乡村四月》全诗】请全班女生来读一读。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课件PPT
除去田里的杂草。 杂兴: 各种兴致。 耘田: 绩麻: 把麻搓成线。 未解:不懂。 供: 从事。 傍:靠近。
课文感知
诗歌欣赏
课文感知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
白天出 去锄草夜里 缉麻,农家 儿女都能各 自持家。
课文感知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课文感知
桃 花 流 水 鳜 鱼 肥 。
西 塞 山 前 白 鹭 飞 ,
西塞山 前白鹭展翅 飞翔,桃花 红,流水碧 绿,鳜鱼正 肥美。
课文感知
斜 风 细 雨 不 须 归 。
青 箬 笠 , 绿 蓑 衣 ,
作 者 : 翁 卷
乡 村 四 月
• 学习故事的方法
解诗题 抓字眼 多诵读 知作者 知诗意 悟诗情
同学们,在四月的春天,你们到过 乡村吗?在你们心目中的乡村,是怎样 的一种情景?下面我们来看看宋朝诗人 翁卷是怎样来写乡村的四月的?
作者介绍
翁卷
公元一二O三年前后在世,字 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人,为“永 嘉四灵”之三。生卒年均不详,约 宋宁宗嘉泰中前后在世。尝登淳祐 十年(公元一一八三年)乡荐。终 于布衣。工诗,与徐照等称“永嘉 四灵”。卷著有苇碧轩集,已佚; 又有西岩集一卷,《四库总目》今 尚传世。
课文总结 山原: 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 映着天空的光辉。 子规:杜鹃鸟。 川,平地。 了: 结束。
课文感知
子 规 声 里 雨 如 烟 。
绿 遍 山 原 白 滿 川 ,
山陵和原野一片绿 色,稻田的水色映 着天空的光辉,只 听见杜鹃鸟不停地 在蒙蒙细雨中叫着。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乡村四月》
江南农村初
夏美景 紧张繁忙的 劳动景象
绿遍山原 白满川
③
①
②
,
子规 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 蚕桑又插田。④ Nhomakorabea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 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 也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同 情,赞美。
静 乡村四月 四月桑田人未闲 动
景美 夏日水乡风光美
人忙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来宾市武宣县二塘镇朗村小学
赵凤池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渔歌子
能够熟练地读三首诗词,理解词语注释。
规
如
闲
插
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 , 子规③声里雨如烟。景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④蚕桑又插田。人
词语解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 子规:杜鹃鸟。 了:(读liǎo)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乡村四月》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组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专题的《古诗词三首》的一首古诗。
诗人翁卷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末初夏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借助注释了解诗意的能力,但只是流于字面的背诵。
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教材的深度,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诗的节奏美、语言美、诗境美、诗情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生字“蚕桑”,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热身】
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江南的乡村风景图,请大家欣赏。
[设计意图:在悦耳的音乐声中,让学生走进江南乡村的美景中,因为我们北方孩子对南方风景还是比较陌生,欣赏美景,做好情感的铺垫。
]
师:欣赏完江南风景的几组画面,觉得江南乡村风景如何?
生:(用自己积累语言来赞美)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诗人
师:有人说江南的同义词是沉醉,因为江南的每一个季节,每一个月都是那么令人陶醉,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宋代诗人翁卷一起领略江南的乡村四月。
(板书)齐读课题。
1、读完课题,猜一猜这首诗大概写了什么?(春末夏初江南的情景)
2、了解诗人
师:对比李白、杜甫、白居易,诗人翁卷我们比较陌生,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位诗人。
(大屏幕出示指名读)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
导入环节从江南景色出发,拉近了文本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学得自然,学得轻松,更为用古诗形式感受乡村的美作铺垫。
]
二、通读全诗,感受诗的节奏美
1、师:那我们现在就和作者一起感受乡村四月的气息吧!
(出示古诗学生听朗读)
2、检查生字“蚕”“桑”,相机纠正。
指导“蚕”的书写;(蚕,天虫也。
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
)3、请自由练读古诗。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对字词的学习应贯穿小学语文学习的始末,而且四年级学生应逐步培养自能识字的能力。
在古诗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反复诵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
三、通晓古诗,感悟诗的语言美。
大屏幕出示:
1、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想象画面,从一、二句中你知道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2、在这些景物描写中,哪些词用的妙?
3、三四句中知道乡村四月的人们在干什么?
四、品读诗句,感受美景
汇报:出示一、二句
师:这山原、这白川、这子规、这烟雨,构成了乡村四月一道亮丽的风景,诗人在描述这些景物时也是别具有特点,你能找到吗?继续汇报
出示图:绿遍山原山原指山陵和原野
师:就是这样的绿,我们来到山间,山间的原野绿了,从山脚下看
山脚绿了;山腰绿了,山顶绿了。
这一片原野绿了,那一片原野也绿了,一座座小山绿了,一片片原野也绿了,这就是诗人笔下的绿遍山原,这个“遍”用的真是妙!让我们感受到了:“草木成荫满目翠”齐读:绿遍山原
3、师:在这一片绿色中,诗人还看了另一种耀眼的色彩。
那是什么?生:白色
4、师:诗人如何来写这白川的?(生汇报)
出示图来理解
师解释:适逢农历四月,乡村的人们已经在翻耕好的田里灌满水,即将准备插秧了,水田被天空的亮光映照着,显得特别白亮亮,白茫茫。
就是这样的白亮亮被诗人称为“白满川”。
美美的读一读。
(大屏幕出示第一句)
出示:子规声里雨如烟
师过渡:在江南的乡村四月,这样的青山,这样的白水,往往笼罩在蒙蒙细雨中,那细雨像什么?
(牛毛花针青丝轻尘烟雾)
师:这般乡村,这般的美,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再加上子规的叫声,不由让人吟诵出:子规声里雨如烟
大屏幕连着读前两句
四、品读诗句,感受人忙
师:生活在这里的水乡人家,他们此时又在干什么呢?继续汇报。
(板书:蚕桑插田)
通过图片了解蚕桑和插田
过渡:孩子们,看完养蚕和插田这两种农活,说一说你们有什么感受?作者在诗里用了闲人少才了又来说明农民的繁忙。
板书:闲人少才了又
师:四月的水乡人家,除了忙蚕桑、插田,还要忙这些。
(出示农忙谚语)
师:你想对这些忙碌的人们说些什么?带着对这些劳动人民的赞美,再读一读诗句。
(出示后两句古诗)
师总结:江南乡村四月不仅景美,人也美,让我们带着这份赞扬读一下整首古诗,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才能与他们产生共鸣,想他们所想,感他们所感,读出诗境美、诗情美。
熟读成诵,落实默写,体现扎实有效的教学。
]
五、拓展延伸,诗心画意满心间。
(一)古今对照
1、请拿出练习纸。
此时,你走在乡间小路上,这如画的四月,你会听到了……想到了……请把你感受到的,用现代文写下来。
出示:走在乡间小路上,-----------------------------
2、汇报。
[设计意图:音乐的熏染,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
这一环节的拓展,对学生进一步感受乡村的景美人勤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古今表达的对
照,再次使学生享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
板书设计: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原白川景美
子规烟雨
闲人少人勤
才……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