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如何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上课、读书、练习”三个环节抓起。

(一)上课环节。

课堂是同学们获取知识的主渠道。然而,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走神”的现象在高一的第二学期和高三第二学期

十分严重,有些甚至还做“白日梦”,头脑思维处于空白状态,对

老师讲的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全然不知。至于只听老师讲不

动脑去分析,学习处于被动地位,不假思索,不求其解的同学就大

有人在。

要注意改正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上课习惯。良好的上课习惯有哪些呢?精神饱满进课堂,有着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这是上好

一堂课的保证和动力。其次,要做到“四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要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以听为主,这里面既有方法的问题,又有习惯的培养。实际上,一般的学

习方法经过程序化以后就形成了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是形

成学习能力的基础。这样,“上好课”既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又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

(二)读书环节。

对于教科书,高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想读而读不好”或“不会读”。其一,认为“教科书教难,不会读”;其二,认为“老师已

经讲了,没有新意,高考也不考书本,不必再读”;其三,读书障碍

很多,不想读。其实,读书这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决不能忽视。要提高读书的效果,应当把握以下三个环节:即“上课前要先读”,即预习,可以“粗读”,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底”、有疑、有问

进课堂;做作业之前要再读,即复习,要求“细读”;在训练中遇到

疑难问题,找到对应章节要反复读,要求“精读”。另外,读教科

书还要从中把握好知识点、重点、难点,通过自己的归纳、小结,

形成本节课或本章节的知识结构,把零碎的、一点一滴的知识形成

一个知识体系。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训练,同学们可亲自去体验品

尝读书的味道,真正认识到“书本是最好的教师”,从而养成良好

的读书习惯。掌握了读书方法,自学能力也就相应地提高了。

(三)练习环节。

课堂练习或课后练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检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完整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技巧,发展思维能力。对于这些目的,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明白,对此,教师要心中有数。一定要告诉学生,练习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因为它既是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又是

学风、意志和品德的考验。不仅要保质保量,而且还要独立和按时

完成,更要从中有所收获。

抓好以上三个环节(即上课、读书、练习),是提高高中生学习效果、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对高一的学生尤为重要。当然,好的学

习习惯还有很多,如:能自觉地制订学习计划并按计划执行;自觉做

到每门课进行预习;课内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和讨论,并能完整

回答;能作好必要的笔记;认真复习,整理笔记,在理解的基础上做

作业,偶有错题,但每次认真订正;时间观念强,不拖拉;不懂就问

而不是不懂装懂;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认真系统复习,作好单元小结;……

当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炼学生意志、性格、

品质的过程,要有一定的毅力和耐心,不要一遇挫折就轻易放弃。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自己去解决。阅

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

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

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

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

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

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

“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

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

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

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得出事物

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

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1、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2、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4、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

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可轻

易放弃努力,不断完善自己。提问是创新的开始,伟大科学家爱因

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应当培养的优良习惯还有许多,诸如有疑必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动手实验习惯,课前预习习惯,查找工具书的习惯等等,

总之,成长中的高中(青年)学生,一定要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