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对我国文学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对我国文学的影响

摘要:

宗教作为一种成熟的意识形态,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观念、情绪和活动的相当严整的体系,具有极宽广的文化涵盖功能。

梁漱溟曾指出:“人类文化都是以宗教开端,且每依宗教为中心。人群秩序及政治,导源于宗教;人的思想知识以致各种学术,亦无不导源于宗教……非有较高文化不能形成一大民族;而此一大民族的统一,却每都有赖于一大宗教。”[1]自然宗教对我国的文学发展或多或少都是会产生影响。对我国文学产生影响的宗教主要是从上古时期便开始的一种并不统一且系统的天帝的崇拜和一种灵魂观念、本土的道教、外来的佛教以及到了近现代才有较大影响的基督教。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我国也有众多教徒,但是其主要存在与我国少数民族当中,对我过主流的汉文学影响并不大。

关键词:宗教 中国文学 影响

内容目录

摘要: (2)

1. 宗教丰富了古代文学创作题材 (4)

2. 佛教丰富了古代文体和词汇 (4)

3. 道教与佛教影响了古代文人的意识 (5)

4. 基督教对我国近、现代文学的影响 (5)

参考文献: (7)

1. 宗教丰富了古代文学创作题材

早在道教诞生和佛教以及更后来传入中国的基督教之前我国就有了原始的天帝崇拜以及灵魂观念。胡适也曾明确说,“我们看殷墟(安阳)出土的遗物和文字可以明白殷人的文化是一种宗教的文化。”[2]只是这些并没有系统的形成某个宗教而仅仅是对某个神进行崇拜,望其

保护一方平安,如屈原《九歌》的众神。”战国时代楚墓中的'镇墓兽'和漆器花纹上的怪兽,是楚人'信巫鬼'的表现。”[3]而之所以产生这些鬼神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并不发达,很多的现象无法作出集体解释,同时人类也无法对抗自然的强大力量,然而当某个人掌握了某些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作出语言的时候,众人发现通过其预言可以避免灾祸时对其产生一种敬畏之情。久之在当时容易产生一种偶像崇拜将其神化,便诞生了一些神灵如伏羲神农等。而另一些则是在自己无法解释的前提下臆造出某些神灵,并其拥有某些神秘力量,以此来解释无法解释的事情,这样的神灵就诞生了,比如盘古等。或是将某些自然灾害的起因归为鬼怪作恶。

就在当时的人民对某些偶像进行神化或者臆造出某些神灵时,必定会附上一些超自然的力量,以显示其力量的异于常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他们为什么能抵抗自然的力量。然而很明显,这些神的力量是不存在的或者这些神根本连原型都没有。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创作,当其以文字形式保存下来的时候就形成了早期的神话。诸如《后裔射日》、《嫦娥奔月》之类。

之后又有人将这些内容进行了总结于是便产生了诸如《山海经》、《搜神记》之类的书籍。然而这时的宗教并未形成体系,这时的此类文学作品算是神话作品。真正系统的宗教在我国出现则是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以及道教的诞生。

“佛教传入以前中国传统的思想中只有今生此世,既无前世也无来世,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先进》)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 大宗》)佛教带来了三是(前世、今世、来世)的挂念,因果、轮回的观念,以及三界、五道的

挂念。”[4]因此,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丰富了文学家的想想世界,有了三世、轮回这些题材可

以创作。

像《西游记》就是一个集我国各种宗教文化进行创作的结果,其中既有道家的天庭,又有佛教的轮回转世因果报应,又有传统的对天地、山川、湖泊的敬畏和崇拜。如果没有宗教,必定不会产生这些内容的。

2. 佛教丰富了古代文体和词汇

“因了印度文学的输入,我们乃于单纯的诗歌和散文之外,产生许多伟大的新文体,像变文、像戏文、像小说等等出来。在思想方面,在题材方面,我们也收到了不少从印度来的恩惠。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印的结婚,如果佛教文学不输入中国,我们的中世纪文学究竟要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局面却是无人能指的”[5]佛家信徒为了布道自然要四处唱颂佛经,讲述佛经

中的故事。这种形式到了唐五代转变成了说唱变文,因为古梵文是一种表音文字,所以梵文经文颂唱起来音韵优美。故“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梵语的拼音法启发人们去分析汉语的声音结构,分析出海域的神木和韵母,于是产了了反切”[6]。然而这种对音韵的探索和对音韵体系

的完善,对与对音韵有极高要求的骈体文和诗歌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推进作用。

再来佛教的内容与中国的传统诗歌结合产生了一中完美的产物,及佛谒。如我们耳熟能详

的“菩提本无树,灵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便是用佛家思想创作出来的诗歌。

“随着佛经的大量翻译,反映佛教概念的词语,也大量进入汉语,使汉语的词汇丰富起来。其中有的是用原有的汉字翻译佛教的概念,使之具有了新的意义,如‘因缘’、‘境界’等。”[7]于是就这样汉语的可使用词语便多了起来,同时许多佛经或者僧众中的故事也形成

了一些典故,发展成了成语如醍醐灌顶就出自《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因此佛教的传入还扩充了汉语的词汇量。使文学创作时有丰富的词句、典故可使用。

3. 道教与佛教影响了古代文人的意识

道教作为我国本土的宗教,对我国文学的影响是对我国文人从思想上的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影响。道教的“清净无为”与儒家的积极入仕相对,虽然看似互相矛盾,但实际上正是这么一种互相对立的矛盾,文人可以进行自我调节。出仕则需“乘长风破万里浪”,但是当深感仕途太过辛苦,或者觉得官场黑暗之时,便可隐居山林,大呼“归去来兮”,过着“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刑”的生活。使得文人在不同的阶段可以以不同的姿态来生活,来进行文学创作。

而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其带来的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思考方式,引发了当时人们对世事万物新的看法。使当时的人能够跳出传统的儒家强调的一些观念。引发了时人对真与空的讨论,对心性的看法和对境界的思考。丰富了当时的文学观念。

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就是如此的循环往复,这正是佛教轮回思想的体现。而他在《答毕仲举书》中写的“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则更是直接说明了佛教对他对人生看法产生的影响。

4. 基督教对我国近、现代文学的影响

基督教早在唐朝之前就传入我过,成为“景教”,但是并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直到清朝末年,国门被外国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之后,欧美列强进入中国,基督教才得以大面积广泛存在于我国各地。在此之后,国人虽蒙受许多屈辱,但却有了机会开眼看世界。许多人开始留学国外,接受外国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