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溶液配制计算题分类解析
高一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3d6e0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4.png)
高一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催化氧化的产物是的醇是()A.B.C.D.【答案】A【解析】选项中均为醇,含﹣OH,与﹣OH相连C上有2个H能被氧化生成﹣CHO,即含﹣OH结构,以此来解答.CH2解:A.含﹣CHOH结构,可催化氧化生成醛为,故A选;2B.与﹣OH相连的C上只有1个H,催化氧化生成酮,故B不选;C.与﹣OH相连的C上只有1个H,催化氧化生成酮,故C不选;D.与﹣OH相连的C上只有1个H,催化氧化生成酮,故D不选;故选A.2.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见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的实验是①白酒中是否含甲醇②鉴别食盐和小苏打③蛋壳能否溶于酸()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答案】D【解析】利用食醋与小苏打反应产生气体可以鉴别食盐和小苏打;蛋壳中含有碳酸钙,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利用食醋中的醋酸可以鉴别蛋壳中的碳酸钙是否溶于酸,所以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的化学性质3.下列物质经过彻底水解后,其产物是两种糖的是:A.麦芽糖B.蔗糖C.淀粉D.纤维素【答案】B【解析】麦芽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两种物质,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只有葡萄糖;答案选B。
【考点】考查糖类的水解(白磷s)△H = +17kJ•mol﹣1根据以上方程式,下列推论正确的是4. 4P(红磷s)P4A.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B.当lmol白磷完全转变成红磷时放出17kJ热量C.当4g红磷转变成白磷时吸收17kJ热量D.白磷比红磷稳定【答案】B【解析】A.根据化学方程式4P(红磷s)→P4(白磷s)△H=+17kJ•mol-1,焓变大于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项错误;B.该热化学方程式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逆反应是放热反应,即当lmol白磷转变成红磷时放出17kJ热量,B项正确;C.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只能表示物质的量,当4mol红磷转变成白磷时吸收17kJ热量,C项错误;D.根据4P(红磷s)→P4(白磷s)△H=+17kJ•mol-1,则反应物的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所以红磷具有的能量低,红磷比白磷稳定,D项错误;答案选B。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https://img.taocdn.com/s3/m/802d4bf3a6c30c2258019e20.png)
4.考误差分析
例7.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出现的操
作失误,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但未使用游码
B.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D.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不慎撒出部分溶液
• 要注重操作的规范性 • 边做边思考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配制得到
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你发现了吗
• 1、 称量氯化钠时需不需要用到砝码?
• 2、 将氯化钠固体倒入烧杯时,还有部分氯化钠 固体留在纸上,则所配得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 数 6%;
• 3、 某同学由于紧张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 不慎溅到烧杯的外面,则所配得的氯化钠溶液的 质量分数 6%;
答案: B
5.综合应用
例8.(09海南)下面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 钠溶液的有关操作示意图。
A
B
C
D
⑴写出图中你喜欢的一种仪器名称 ⑵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顺序是 ①ABCDE ② BDCEA ③DBCAE ⑶指出并纠正图中一处错误:
E ;
(填序号);
。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了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 杯、量筒、漏斗、铁架台、药匙、胶头滴管、集气 瓶、水槽、蒸发皿的用途、用法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重点考查实验的操作能力。应掌握各实验的操作步 骤,才能灵活选出所需仪器及操作顺序。
仰视,读数偏低,液体的 实际体积>读数
练习:下面是一位同学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 的氯化钠溶液时的流程图,请找出其中的错误, 并说明理由。
1、 2、 3、 4、
二.实验仪器
思考: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需要哪些仪
2022年上海初三中考化学一模卷分类汇编专题1 溶液带讲解
![2022年上海初三中考化学一模卷分类汇编专题1 溶液带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8ded80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6.png)
专题10 溶液1.(2022·上海金山·一模)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悬浊液的是A.白砂糖B.麻油C.面粉D.白醋【答案】C【解析】A、白砂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化合物,属于溶液,故A项错误;B、麻油不溶于水,把马油放到水里是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B 项错误;C、面粉不溶于水,以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悬浊液,故C项正确;D、白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化合物,属于溶液,故D项错误;答案:C。
2.(2022·上海黄浦·一模)室温下,将1g葡萄糖(C6H12O6)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配制成溶液。
在此过程中,葡萄糖分子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的大小B.分子间的间隔C.分子的总数D.分子中的原子个数【答案】B【解析】室温下,将1g葡萄糖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配制成溶液。
该过程是物理变化,在此过程中,葡萄糖分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体积等都不改变,改变的只是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
故选B。
3.(2022·上海青浦·一模)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泥沙B.蔗糖C.植物油D.粉笔灰【答案】B【解析】A、泥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错误;B、蔗糖可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的是乳浊液,错误;D、粉笔灰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的是悬浊液,错误。
故选B。
4.(2022·上海金山·一模)有关t℃时10%的氯化钠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透明B.每100g 水中溶解了10g 氯化钠C.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悬浊液D.加入10g 氯化钠,得到20%的氯化钠溶液【答案】AC【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氯化钠溶液是透明的,正确;B、10%的氯化钠溶液是每100g 溶液中溶解了10g 氯化钠,不是100g水,错误;C、一定条件下,如果析出晶体可能会转化为悬浊液,正确;D、因不确定原来溶液的质量,加入10g 氯化钠,不确定溶解多少,错误。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计算题(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计算题(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4b27ee5227916888586d762.png)
综合计算题(一)1.(18某某)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工业上制备反应如下:CO2+2NH3CO(NH2)2+H2O,请计算:(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生产6t尿酸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多少?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答案】(1)46.7%t。
【解析】(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6.7%(2)设理论上需要氮气的质量为x。
CO2+2NH3CO(NH2)2+H2O3460x6tx tt。
2.(18某某)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C2H5OH)燃料,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 C2H5OH+3O2。
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968gCO2。
(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________?(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CO2相当于_______棵树吸收的CO2。
【答案】(1).506g(2).20【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
(1)设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为x。
2CO2+3H2O C2H5OH +3O28846968gxx=506g(2)968g÷48.4g=20答:(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506g;(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CO2相当于20棵树吸收的CO2。
3.(18某某)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73g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计算:(1)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水__________克.(2)当a为8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答案】(1)50(2)3.8%【解析】(1)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质在稀释前后质量不变。
100g×5%=(100g-x)×10%x=50g;(2)根据图像可知,当a为80g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中考化学真题 考点12 溶质质量分数 专题分类精选试题(含解析)
![中考化学真题 考点12 溶质质量分数 专题分类精选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ea9724a300a6c30c229fbe.png)
考点12 溶质质量分数一、选择题22.(苏州,第22题)如果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A .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B .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同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C .量取水的体积偏小D .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答案】B【解析】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量取水的体积偏小,都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同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21.(苏州,第21题)下列有关“配制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错误的是A .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先取下支撑托盘的垫圈,再调节天平平衡B .称取氯化钠前,要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分别放质量相同的纸片C .移动游码使其右侧对齐3g 的刻度线,然后将氯化钠加到天平的右盘上D .取用规格为50mL 的量筒量取17mL 水,快到所需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答案】C【解析】称量药品质量时要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故C 错误。
11. (江苏连云港,11题)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B .t 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若要将组成在N 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 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答案】B【解析】根据t1℃时的垂线可知,丙此时的溶解度最大、乙次之、甲最小,A 正确;t2℃时,要想比较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还需指出溶液是饱和的,否则无法比较,B 错误;根据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而乙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 正确;比较N 点和M 点可知,M 点为t3℃时的饱和溶液,N 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即D 选项要求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或添加溶质的方法,D 正确。
备战中考2020: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25 溶质质量分数及溶液配制(含解析)
![备战中考2020: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25 溶质质量分数及溶液配制(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1a937c581b6bd97e19ea63.png)
20.(2019·兰州)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 1.04 3/g cm)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水的质量是50gB.量取水时俯视会使浓度偏大C.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水挥发D.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选用100mL的量筒【答案】B【解析】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6%的氯化钠溶液质量为x,则:x×6%=50g×3%,x=25g,需要加水的质量为:50g-25g=25g;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大于实际量取水的体积数,导致溶剂量减少,所配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配制时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加速溶解;由A计算可知,需6%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5241.04/gmLg mL,量取24mL水应取50mL量筒,量取更精确。
13.(2019·龙东)实验室需配制50g6%的NaCl溶液。
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药匙取用NaCl固体时,瓶塞倒放于桌面B. 用玻璃棒搅拌,加速NaCl固体的溶解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D. 称量时,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应向左盘添加NaCl固体至天平平衡【答案】C【解析】用量筒量取水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17.(2019·梧州)关于配制50g8%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量筒量取50.00mL水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C.把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在量筒中溶解D.配制好的溶液存放在带玻璃塞的广口瓶中【答案】B【解析】A.配制50g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50g×8%=4g,需水的质量为:50g-4g=46g,则实验时量取水的体积为46mL;氢氧化钠易潮解,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称量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在纸上称量,应在小烧杯中称量;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挪作它用;配制好的溶液存放在带橡胶塞的广口瓶中,不能用玻璃塞,因为氢氧化钠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使瓶口和瓶塞粘接在一起,以后无法打开。
酸碱滴定法解析
![酸碱滴定法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a693b4a300a6c30d229f72.png)
杯中,溶解后定量转移到容量 瓶中,加入蒸馏水,定容, 摇匀。
间接法:
?
(1) 配制溶液(例:NaOH,HCl) 配制成近似所需浓度的溶液。
(2)标定 用基准物或另一种已知浓度的
标准溶液来滴定。
(3)确定浓度 由基准物质量
(体积、浓度), 计算确定之。
五、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法
1.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滴定分析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 剂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 的溶液中(或将被测物质溶液滴加到标 准溶液中),直到所滴加的试剂与被滴 定的物质按照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为 止,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用量, 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其特点是:适用于常量分析
准确度高(误差<0.1%)
操作简便、快速、费用低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第一节 滴定分析概述
一、概述 二、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三、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 的要求及滴定方式 四、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五、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法 六、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第一节 滴定分析概述
一、概述
(1)滴定分析法 (2)标准溶液 (3)化学计量点(等当点) (4)指示剂 (5)滴定终点 (6)终点误差 (7)滴定曲线
一、酸碱理论 电离理论:在水中,凡能电离出氢离子(质
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凡能电离出氢氧根离 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子理论:凡能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
或原子团都叫做碱,凡能接受电子对的分子、 离子或原子团都叫做酸。
质子理论:凡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
叫做酸,凡能与质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叫 做碱。
质子理论
可降低 称量误差
(4)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为什么?
人教版溶液的配制
![人教版溶液的配制](https://img.taocdn.com/s3/m/938bdea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7.png)
┃ 溶液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
B.啤酒
C.蒸馏水
D.眼药水
( C)
2.某同学发现含 KNO3 和 NaCl 都接近饱和的热溶液,在降到室温时不析出
NaCl ,是因为
(A )
A.NaCl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
B.NaCl 溶解度比 KNO3 大
C.NaCl 溶解度在室温下更大
D.NaCl 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溶液
9.生活中我们打开汽水瓶盖会冒出大量气泡,是因为_压__强__减__小__,__气__体__ _的__溶__解__度__减__小__;水烧开之前会冒出气泡,这是因为_温__度__升__高__,__气__体__的__溶__解__ _度__减__小__。
10.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__溶__质__的__质__量__与__溶__液__的__质__量__之__比____;配制一定 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是______计__算__、__称__量__(_量__取__)_、__配__制______,需用到的仪器 有___托__盘__天__平__、__量__筒__、__烧__杯__、__玻__璃__棒______等。
3.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有_____(_1_)温__度__;__(_2_)_颗__粒__大__小__;__ _(3_)_搅__拌____。
┃ 溶液
4.有些物质溶于水通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这表明物质溶于水 会出现__吸__热____现象或___放__热___现象。例如 NH4NO3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 __降__低____,NaOH 固体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__升__高____。
┃ 溶液
┃ 溶液
1.一种或几种物质_分__散__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均__一__的__、__稳__定___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溶液是由__溶__质____和___溶__剂___两部分组成的,由此推知溶液属于 ___混___合__物__(填物质分类),溶液的质量=____溶__质____质量+____溶__剂____质量。
第二章实验活动1(第1课时)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第二章实验活动1(第1课时)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https://img.taocdn.com/s3/m/21877c2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7d.png)
第二节物质的量教师:实验室中,可以直接用称量好的固体或液体试剂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但如果要求比较精确,就需要使用容积精确的仪器,如容量瓶。
容量瓶是什么?容量瓶长什么样?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通过提问,引出今天学习的新内容。
通过思考,打开同学们的思路。
讲授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新课讲解】容量瓶教师:容量瓶是细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由瓶体和瓶塞两个部分组成。
容量瓶上标有容量的规格(常用的有50mL、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几种)、温度(一般标记温度为20℃),容量瓶瓶颈有一根刻度线。
(展示图片)【思考讨论】容量瓶的使用教师:容器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
当液体的凹液面与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相切时,表示在所指温度下,溶液体积恰好与瓶上标注的容积相等。
做好笔记,和老师一起学习概念。
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
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使同学们对知识点更加清晰。
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
【新课讲解】使用容量瓶的注意事项教师:(1)容量瓶瓶塞需用结实的细绳系在瓶颈上,以防止损坏或丢失。
(2)在使用前,首先要检查容量瓶是否完好,瓶口处是否漏水。
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3)容量瓶使用完毕,应洗净、晾干。
(玻璃磨口瓶塞应在瓶塞与瓶口处垫一张纸条,以免瓶塞与瓶口粘连。
)【思考讨论】配制100mL1.00mol/L NaCl溶液。
(1)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________g。
答案:利用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根据n B = c B·V 计算出所需要的NaCl物质的量:0.1L×1mol/L=0.1mol;然后通过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根据m = n·M,求得NaCl的质量:0.1mol×58.5g/mol=5.85g。
(2)根据计算结果称量NaCl固体。
(3)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NaCl固体全部溶解。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溶液的形成、饱和溶液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溶液的形成、饱和溶液](https://img.taocdn.com/s3/m/d2515624168884868762d6a3.png)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溶液的形成、饱和溶液16.(2020·怀化)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 饱和溶液的浓度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C. 医用碘酒是碘的水溶液D. 添加溶质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唯一方法【答案】A【解析】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混合而成,一定是混合物;同种物质,在同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物质不同、温度不同,无法比较;医用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等方法转化为饱和溶液4.(2020·宜昌)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 面粉B. 泥土C. 蔗糖D. 汽油【答案】C【解析】面粉、泥土、汽油不溶于水,得不到溶液;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得到溶液。
15.(2020·益阳)如图所示,U型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使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
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A. 水、硝酸铵B. 水、烧碱C. 稀硫酸、铁粉D. 稀盐酸、小苏打【答案】A【解析】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a液面高于b液面;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压强增大,a液面低于b液面;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装置内压强增大,a液面低于b液面;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装置内压强增大,a液面低于b液面。
13.(2020·邵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C.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D.实验室利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计算、量取、溶解、贮存【答案】B【解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水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降低温度,氢氧化钙不饱和溶液不会变成饱和溶液,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实验室50g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贮存。
初中化学计算题(带答案)
![初中化学计算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40763c52ea551810a68795.png)
初中化学计算题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点拨:①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同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是相乘的关系,不同种元素相对质量是相加的关系。
②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的“·”表示相加,而不表示相乘。
③化学式中原子团(或根)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团(或根)的个数。
计算时先求一个原子团或根的总相对原子质量,再乘以原子团(或根)的个数,即得出几个原子团的总相对原子质量。
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即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比。
点拨:①计算时一定要写清楚各元素质量比顺序,因顺序不同,比值也不同。
②计算时的结果约成最简整数比。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100%4、已知某化合物的质量,求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里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分数5、求化学式点拨:求物质化学式的主要类型:①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②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③已知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和相对原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原子个数比=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比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
6、计算不纯物中某元素(或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①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100%②不纯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纯物中纯净物的质量分数×该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实际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式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100%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其计算步骤和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①设未知量,未知量不带单位,常用X 表示.②根据题意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写出并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在有关物质化学式下面写出相对分子质量并代入已知量和所设未知量. ④列比例式求解,写出答案.在初中阶段,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就是各反应物、生成物相对分子质量×计量数之比.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一般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来求算的,对某些反应,可直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有一定且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其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含有一定量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必须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进行计算.纯物质质量=含有一定量杂质的物质质量×该物质质量分数三、有要溶液组成的计算1.用溶质所占溶液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其关系如下: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质+溶剂 × 100%=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 100%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g 100 × 100%2、有关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在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随溶液的稀释而改变,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加水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根据的就是这个道理.M 浓溶液×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M 稀溶液×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M 浓溶液+M 水)×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物的总质量(包含溶液的质量)-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四、综合计算题分类解析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化学试题来看,化学计算已经走出了“为计算而计算”的考查误区,考题所涉及的内容更加注重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的联系;更加注重对同学们图表、数据、信息、实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2020届全国新高考化学核心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
![2020届全国新高考化学核心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https://img.taocdn.com/s3/m/d04ed7941a37f111f1855b55.png)
2020届全国新高考化学核心考点考点03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2020届高考化学复习精准预测1、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年来的高考化学命题,特别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弘扬和考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例如,在选择题中通过成语、诗词等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通过古代的化学生产工艺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通过古文或谚语考查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类考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试题会一直成为今后高考的热点题型。
2、图表信息,考查知识获取能力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考生应能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和有序存储。
与之对应,高考化学试题中经常出现图表题。
这类试题以图像、统计图、表格、模型等为信息,以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等知识为载体,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的数据或信息,主要考查考生对图表数据的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
图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呈现(无机化工生产流程图、有机推断与合成图、实验流程图等也属于图表),这种考查方式是化学学科素养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具体体现,是高考化学的主流题型。
3、原理综合,考查知识运用能力在高考化学试卷中,有一道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化学原理综合题的命制具有广阔的空间。
这道试题通常以新材料或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或对污染的治理、重要物质的制备或性质等问题为切入点,将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有时还会涉及图象或图表,题目的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较多,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变化观点与平衡思想”是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以真实的情景为依托,要求考生能够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通过化学的视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计算题的综合题分类(1)
![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计算题的综合题分类(1)](https://img.taocdn.com/s3/m/46ab2d6fda38376bae1fae6a.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在一烧杯中盛有24.3g Na2SO4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00g水使Na2SO4和NaCl全部溶解。
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20%的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与所滴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请分析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2)请计算当滴加BaCl2溶液至图中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BaCl2NaCl (2)10.6%【解析】试题分析:(1)当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时,说明反应已经进行完毕,所以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说明氯化钡溶液滴加过量,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刚生成的氯化钠和原来的氯化钠以及过量的氯化钡。
(2)根据当滴加BaCl2溶液至图中A点时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利用氯化钡的质量求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以及沉淀的质量即可求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为y,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z BaCl2 + Na2SO4=2NaCl+BaSO4↓208 142 117 233104g×20% x z y=解得x=14.2g=解得y=23.3g=解得z=11.7g当滴加BaCl2溶液至图中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0.6%答:当滴加BaCl2溶液至图中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6%考点:考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向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5.6 g中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111.2 g溶液。
试计算:(1)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解:(1)CO2的质量为:15.6g+100g-111.2g=4.4g (1分)(2)设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为X,原混合物中有碳酸钠质量为YNa2CO3+2HCl=2NaCl+H2O+CO2↑ (1分)106 117 44Y X 4.4gX=11.7g Y=10.6g (各1分,共2分)(15.6g-10.6g+11.7g)/111.2g×100%=15.0% (1分)答:(1)产生二氧化碳4.4克(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5.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差可以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钠、生成氯化钠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知识点解读:物质的量浓度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知识点解读:物质的量浓度](https://img.taocdn.com/s3/m/79b93bd94b35eefdc9d33361.png)
物质的量浓度1.有关溶液的知识网络2.溶液体积、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对于任意溶质B的水溶液,溶液体积V[B(aq)]、溶液密度ρ[B(aq)]和溶质质量分数w(B)之间的关系是:m[B(aq)]=V[B(aq)]×ρ[B(aq)]m(B)=m[B(aq)]×w(B)=V[B(aq)]×ρ[B(aq)]×w(B)3.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稀释的规律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保持不变。
设稀释前溶液的质量为m1、溶质质量分数为w1,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m2、溶质质量分数为w2,则:m1w1=m2w2课本知识导学运用课本知识诠解重要提示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2)公式:c(B)n(B)/V单位:mol·L B或mol·m-3(3)含义:在1L溶液中含有1mol的溶质,这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1mol·L B。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常用仪器①配制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或量筒。
②容量瓶是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的仪器,是细梨形、平底的玻璃瓶,瓶中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颈都有标线。
常用规格有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
(2)天平的使用方法①称量前先把游码拨到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的摆动是否平衡,如未达到平衡,可以调节左、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在托盘天平两个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然后把要称量的药品放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③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④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刻度处。
(3)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①操作步骤:a.计算→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有关溶液的竞赛试题分类解析
![有关溶液的竞赛试题分类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c9a2e8f705cc175527092a.png)
浓硫酸吸水时,显然溶液中的水分逐渐增多,溶液的质量和体积都随之增大,而溶液
中的溶质质量保持不变,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随之减小,故答案应选 C。 二、实验评价题 例3 (2003 年山东竞赛第 8 题)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 NaOH 溶液,会引起溶液中 NaOH 质 ) 。
量分数偏小的操作是(
A.称量完固体 NaOH 时,天平指针向左倾斜 B.实验所用固体 NaOH 已在空气中久置 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移取已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在瓶外 解析 NaOH质量 溶液中 NaOH 质量分数= ×100%, 若实际称取的 NaOH 偏少或量取 NaOH质量+水质量
在水中,不会看到气泡;打开瓶盖后,压强减小,CO2 溶解度随之减少,CO2 会从溶液中逸出,所 以会看到气泡。由于 CO2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使啤酒中的气泡快速放出,还可用加热 的方法。 ②检验啤酒中产生的气泡是 CO2,关键有两个:一是让 CO2 从啤酒中快速产生;二是选取适 宜的检验方法。让 CO2 从啤酒中快速产生的方法有:加热、搅拌、振荡、减压(即打开啤酒瓶盖) ; 检验 CO2 的方法有:燃着的木条、通入澄清石灰水或石蕊试液等。答案如表 1 所示。 表1 实验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9/9)g ×100%=22.3% (20ml×1.22g/cm3)
在试管中加入新鲜啤酒并加热,用导气管将 石灰水变浑浊 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方法二
在大试管中加入新鲜啤酒并振荡,将燃着木 燃着木条熄灭 条伸入到啤酒的上方
四、实际应用题 例 5 (2003 年全国复赛等 23 题)测定人体血液循环量的一种方法是:吸取 6.0ml 含放射性元 素 131I—人血清白蛋白溶液, 每 1.0ml 含放射性元素磺 2.0×10-6Ci (居里, 一种放射性强度的单位) , 快速注入静脉中,10min 时抽取 1.0mL 静脉血液测定其中含放射性碘为 0.0030×10-6Ci(10min 内 碘的发射性的强度改变可忽略不计) ,人的血液循环量为___________L。 解析 此题是有关溶液稀释在医学上的应用题。由题给信息可知,血液循环可看作磺的稀释
2020中考化学基础知识分类演练——专题六十四:溶液(解析版)
![2020中考化学基础知识分类演练——专题六十四:溶液(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b5a6554028915f814dc223.png)
2020中考化学基础知识分类演练——专题六十四:溶液考点一:溶液的形成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 冰水B. 碘酒C. 食盐水D. 浓盐酸2.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B.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D.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3.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而变化的是()A. 夏季,鱼塘中的鱼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B. 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C. 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D. 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4.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
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5.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1)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2)医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3)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液体中所得的溶液里,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4)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里,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5)5%的氯化钠注射液,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考点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KCl溶液的方法是( )A 升高温度 B. 加水 C. 加KCl固体 D. 倒出部分溶液2.对于大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入含相同溶质的浓溶液;④加入该固体溶质;⑤增大压强。
其中正确的方法有(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④3.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
(1) 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并简述原因:____________。
(2) 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021上海中考化学一模分类汇编专题 10 溶液(解析版)
![2021上海中考化学一模分类汇编专题 10 溶液(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1e3555d4d8d15abe234ef7.png)
专题10 溶液1.(2021宝山区一模)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悬浊液的是A.白砂糖B.麻油C.面粉D.白醋【答案】C【解析】A、白砂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化合物,属于溶液,故A项错误;B、麻油不溶于水,把马油放到水里是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B项错误;C、面粉不溶于水,以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悬浊液,故C项正确;D、白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化合物,属于溶液,故D项错误;答案:C。
2.(2021宝山区一模)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2(2)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填一种即可);(3)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在下图中画出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_____;(4)实验室有一包学生实验后回收所得硝酸钾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90g,为了选择合适方法分离提纯两种物质,先进行如下实验,预判混合物中两种物质的含量:通过上述实验过程可判断出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范围是_____。
然后再根据预判所得硝酸钾和氯化钠的实际含量情况,选择合适的提纯方法进行后续分离提纯实验。
【答案】36.6 升温或加溶剂KNO331.6g~63.9g【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g/100gH2O;(2)由表格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所以可通过升温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也可通过加溶剂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3)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
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4)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为31.6g,在40℃时溶解度为63.9g,由实验图可知,在20℃时为溶解的固体全部溶解,又由于氯化钠在20~40℃溶解度的变化只有0.6g,可判断不溶的固体大多数是硝酸钾,因此硝酸钾的质量范围为31.6g~63.9g。
3.(2021崇明区一模)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乳浊液的是()A.蔗糖B.豆油C.食盐D.面粉【答案】B【解析】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误;B、豆油不溶于水,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与形成乳浊液,故B正确;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误;D、面粉不溶于水,放入水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是悬浊液,故D错误。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80db4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1.png)
100mL
1 0.1
10mL
1 0.01
1mL
1 0.001
结论: 一种溶液,取用体积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是不变
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一起来试试!
4、已知V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 ag, 则C(SO42+)?若从其中取出0.1Vml 并稀释至Vml,则此时溶液中则C(SO42+)?
5.有关溶液反应的计算
小结:
• 一、物质的量浓度 • 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基本量的换算 2.在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的计算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有关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 5. 有关溶液反应的计算 6、有关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的计算
答: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4%
4.有关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
结论: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前后溶质的量不变
C1V1= C2V2
思路:稀释溶液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1。将10毫升2 mol/L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到 0.5mol/L,其体积为多少毫升? 解:10mL×2mol/L= V[H2SO4(aq)]×0.5mol/L
中 和 1 升 0.5 mol/LNaOH 溶 液 , 需 要 多 少 升 1mol/LH2SO4溶液?
解: 2NaOH~~~~H2SO4
2mol
1mol
1L×0.5mol/L V[H2SO4(aq)]×1mol/L
6.有关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的计算
C3V3 = C1V1+C2V2 (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总和不变)
1.质量分数 ω = 1、溶液浓度:
mB m(aq)
×100%
2.物质的量浓度 CB溶 质质 的的 量物
有关溶液配制计算题分类解析超级实用
![有关溶液配制计算题分类解析超级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56c44f8d0066f5335a8121bb.png)
有关溶液配制计算题分类解析讲解一、固体+水型例1: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多少克?水多少亳升?解析:这是溶液配制最基本、最典型的类型。
可由公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和体积=质量/密度直接计算。
氯化钠质量=50 g×5%=2.5 g 水的质量=50 g—2.5 g =47.5 g水的体积=47.5 g/1 g/ ml=47.5 ml练习1:把20℃时53.6克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3.6克氯化钾。
求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例2:配制500 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 g/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各多少?解析:此题涉及溶液密度,要注意转化成质量来计算。
溶液中只有质量有加和关系,体积不能直接进行和差计算。
氢氧化钠溶质质=500 ml1.1 g/cm310%=55 g水的质量=500 ml1.1 g/cm3—55 g=495 g(不要计算成500—55=445)练习2.:已知某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的质量。
例如:把100克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克硝酸钾。
则:(1)若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2)若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多少克?二、溶液+水型例3:用25%的氯化钠溶液和水配制30kg10%的食盐溶液。
需要25%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各多少kg解析:紧紧抓住配制前后的等量关系是关键。
可以利用配制前后溶质、溶剂的相对应相等来列方程解决。
设需要25%的氯化钠溶液和水质量为x和y25%x=30k g10%,解得x=12k g;Y=30k g—12k g=18k g练习3:t℃时,NaNO3的溶解度是25g,现向盛有200g 10%NaNO3溶液的烧杯中,加入30g NaNO3固体,则此时烧杯中()A. 溶液质量是230gB. 溶质质量是50gC. 溶剂质量是170gD. 溶质质量是45g 练习4:将两杯20℃时的食盐饱和溶液,甲为500g,乙为1000g,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蒸发掉15g水,析出的食盐晶体的质量()A. 甲=乙B. 甲<乙C. 甲>乙D. 无法判断练习5:现有500g20℃的A物质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水后,有5gA 析出,若再蒸发掉20g 水后,又有7gA 析出,则在2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有关溶液配制计算题分类解析教学目标
1、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弄清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和溶液体积、密度间的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2、根据溶液的组成,掌握有关溶液的稀释和浓缩的计算与转化
教学过程溶液配制的几种方法和计算一、固体+水型
例1: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多少克?水多少亳升?
例2:配制500 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 g/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各多少?
二、溶液+水型(溶液稀释)
稀释原理: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基本公式]m(浓) ×a(浓)%=m(稀) ×b(稀)% 其中m(浓)+ m(加水) = m(稀)
例3:用25%的氯化钠溶液和水配制30kg10%的食盐溶液。
需要25%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各多少kg
例4: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 g20%的盐酸,需要38%的盐酸(密度为1.19 g/cm3)和水各多少毫升?三、溶液-水型(溶液浓缩)或溶液+固体型
例5: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欲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
(1)可向此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多少?
(2)或可以蒸发掉多少水?
三、溶液(A)+溶液(B)混合型
混合原理:混合前后溶液中总溶质的质量不变
[基本公式]A×a%+B×b% =(A+B)×c% (A为溶液质量、a%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为溶液质量、b%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为混合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6将100克10%的食盐水和200克1%的食盐水混合,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例7:要配制20%的食盐溶液100 g,需要10%和50%的食盐溶液各多少?
四、开放型
例8:实验室要配制100 g溶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现有8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 %的硝酸钾溶液、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足够多的硝酸钾晶体和蒸馏水,请选用上述的药品,你能设计出多少种方案,并写出
计算步骤
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对其中错误的加以说明
或改正。
(1)把15克氯化钾溶解在100克水里,所得溶液浓度为15%。
()
(2)将100克10%的氯化铵溶液倒出50克后,剩余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
()(3向100克5%的硝酸铅溶液中再加入100克5%的硝酸铅溶液,混合溶液为200克10%的硝酸
铅溶液。
()
(4)m克a%的硫化钠溶液跟n克b%的硫化钠溶液混合后,混合溶液的质量为(m+n)克,混合
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a+b)%。
()
(5)将100克10%的氯化钡溶液中的水分蒸发掉一半,溶液的浓度将变为20%。
()
2,有40g质量分数为5%的CaCl2溶液,若将其质量分数增大到10%,应采用的方法是()
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加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
CaCl2溶液
C.把溶液蒸发掉20g
D.加入2gCaCl2固体
3 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A. 溶剂的质量
B. 溶液的质量
C. 溶质的质量
D. 溶质的质量分数
4. 将200克15%的KOH溶液跟100克30%的KOH 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45%
B.22.5%
C.20%
D. 30%
5. 将a克36%的浓盐酸稀释为15%的稀盐酸,需要加入的水的质量为()
A.1.3ag
B.1.4ag
C. 1.1ag
D. 1.6ag
6. 今有200克含水量99%的食盐溶液,要使其含水量变为98%,应该蒸发掉水的质量为()
A.1g
B.2g
C. 50g
D. 100g
7. 现有下列仪器:①试管;②酒精灯;③量筒;
④烧杯;⑤滴管;⑥药匙;⑦托盘天平;⑧玻璃棒等。
实验室配制50 g 10%的氯化钠溶液,上述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⑤⑥
D. ⑦⑧
8. 一定质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的硝酸钠溶液,当蒸发掉120克水之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了一倍,则原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 14.4g
B. 24g
C. 28.8g
D. 12g
9 配制300克20%的硫酸,需要60%的硫酸______克,水_______克,若60%的硫酸的密度为1.5g/ml,则需要60%的硫酸________ml。
10. 质量分数为90%的浓硫酸(密度是 1.8g/ml)11ml,加水稀释,能够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硫酸(密度为1.1g/ml)_______ml。
11 用55%的NaOH溶液和25%的NaOH溶液来配制35%的NaOH溶液,则所需要55%的NaOH溶液和25%的NaOH溶液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