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教学说课
摄影构图教案教学方法
摄影构图教案教学方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摄影艺术》教材第四章“摄影构图技巧”部分,详细内容包括: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元素的运用、拍摄角度与视角选择、画面平衡与动感表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摄影审美水平。
2. 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构图元素,创作出具有表现力的摄影作品。
3.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摄影创作的创意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元素的运用、拍摄角度与视角选择。
难点:如何将构图原则与元素运用到实际拍摄中,实现画面的平衡与动感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示例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优秀摄影作品,引导学生从构图角度欣赏和分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摄影构图。
2. 讲解:讲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重复、对比等),结合示例图片进行分析。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拍摄实践,要求运用所学构图原则进行创作。
4. 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讨论、分析、评价。
5. 示例讲解:针对学生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与指导。
6. 随堂练习:布置构图相关的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对称重复对比引导线三分法2. 构图元素的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空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校园风光”为主题,运用摄影构图技巧进行创作,拍摄一组照片。
2. 答案:要求作品具有明显的构图特点,如对称、重复、对比等,能够展现出校园的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摄影构图相关的书籍,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
同时,关注国内外优秀摄影师的作品,学习借鉴他们的构图技巧,提升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环节的组织与指导;3. 示例讲解的针对性;4. 作业设计的实施与评价;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落实。
《摄影构图》教案、教学设计
《摄影构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掌握构图的三个基本原则,掌握多种构图的方式,拍摄时能够合理运用构图。
2.过程与方法:探究不同的构图方法,体会不同构图之间的异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历探究不同构图的效果,积累摄影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通过观察、实践、类比可以获得结论,体验摄影活动中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
通过对摄影构图的探索,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把所学的构图方法合理的运用到拍摄当中。
【教学方法】演示法、小组互助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教学设计】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我将本节课设计为四个环节:激趣导课、探究实践、展示交流、小结拓展。
第一环节:激趣导课(2分钟)上课之初,教师首先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主题鲜明、采用不同构图并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摄影作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第二环节:探究实践(30分钟)在本环节中,教师设置问题情境,主要通过展示、对比不同的摄影作品,带领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来得新知,师生共同逐步开展对新知的探究。
第一部分:研究构图方法(10分钟)这部分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主要结合讲授法和演示法进行。
教师将利用课件向学生们展示并讲解九宫格、对角线等几种常用的构图方法:1.九宫格构图:九宫格构图法是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
“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好位置。
九宫格构图2.对角线构图:物体在画幅中两对角的连线,近似于对角线,名由形状来定的。
对角线构图3.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照应的特点。
对称式构图4.中心构图: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置在画面中央进行拍摄,横竖构图不限。
中心构图最重要的就是突出主体,让观者一眼就看到你要表达的主题。
中心构图第二部分:欣赏感悟(5分钟)经由过程图片的对比,让学生了解构图的重要性。
小学美术《摄影构图》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黄金分割法、对角线法等构图方法。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摄影构图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拍摄实验。这个实验将演示摄影构图的基本原理。
(2)摄影构图的技巧:如何运用前景、背景、留白等手法提高照片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前景:运用前景元素引导观者的视线,增强照片的深度。
-背景:选择简洁的背景,突出主题,避免杂乱无章。
-留白:适当留白,使画面更有呼吸感,给观者留下想象空间。
2.教学难点
(1)黄金分割法的实际应用:学生在理解黄金分割法的基础上,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拍摄中,使画面更具美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摄影构图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拍摄实验,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摄影构图的魅力。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对构图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在实验过程中,我也观察到部分学生操作相机不够熟练,影响了拍摄效果。因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入一些关于相机操作技巧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构图方法。
中职《摄影艺术之构图》教学教案设计
中职《摄影艺术之构图》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职摄影艺术课程中的“构图”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的基本形式、构图中的线条与形状、构图与色彩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和形式,提高学生的摄影构图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美的能力,提升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使其能够运用构图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摄影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构图原则与形式在实际拍摄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构图原则、构图形式、线条与形状的运用、构图与色彩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摄影作品示例、投影仪、教学PPT、相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优秀摄影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构图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1)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对称、平衡、对比、重复等。
(2)讲解构图的基本形式:线形构图、圆形构图、框架构图等。
(3)讲解线条与形状在构图中的作用。
(4)讲解构图与色彩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实际摄影作品,分析作品中构图原则和形式的运用,使学生深入理解构图知识。
4. 随堂练习(20分钟)学生现场拍摄,运用所学的构图知识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构图基本原则:对称、平衡、对比、重复等。
2. 构图基本形式:线形构图、圆形构图、框架构图等。
3. 线条与形状在构图中的作用。
4. 构图与色彩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构图知识,拍摄一组具有创意的摄影作品。
2. 答案:(1)构图原则:作品需体现至少两种构图原则。
(2)构图形式:作品需包含至少一种构图形式。
(3)线条与形状:作品中运用线条与形状进行构图。
(4)色彩关系:作品中色彩搭配和谐,符合构图要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参加摄影比赛,提高实践能力。
《摄影构图教案》课件
《摄影构图教案》课件第一章:摄影构图概述1.1 摄影构图的定义解释摄影构图的概念,强调其在摄影艺术中的重要性。
强调构图是摄影创作的基础,对于作品的表现力有重要影响。
1.2 摄影构图的目的探讨构图在摄影中的作用,如引导观众的视线、创造平衡和对比等。
分析优秀的构图能够增强照片的视觉吸引力,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第二章: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2.1 规则三分法介绍规则三分法在摄影构图中的应用,如将画面分为三等分网格。
强调通过规则三分法可以创造出平衡和视觉焦点。
2.2 对比与平衡讲解对比与平衡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明暗对比、色彩对比等。
分析如何通过对比与平衡来增强照片的视觉冲击力。
第三章:摄影构图中的线条与形状3.1 线条的运用介绍线条在构图中的作用,如引导观众的视线、创造动态感等。
分析如何利用线条来构建有趣的构图。
3.2 形状的识别与运用讲解形状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识别和利用不同形状来创造视觉焦点。
强调通过形状的运用可以增强照片的立体感和视觉吸引力。
第四章:摄影构图中的光影与色彩4.1 光影的运用介绍光影在构图中的作用,如塑造立体感、增强氛围等。
分析如何利用光影来创造出有趣和动态的构图。
4.2 色彩的运用讲解色彩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情感表达、创造氛围等。
强调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提升照片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效果。
第五章:摄影构图的实践与应用5.1 构图实践技巧提供一些构图实践技巧,如观察角度、拍摄位置的选择等。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拍摄来提升构图能力。
5.2 构图应用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经典的摄影作品,探讨其构图的优点和效果。
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和模仿经典构图,提升自己的摄影创作水平。
第六章:摄影构图中的视觉元素6.1 点、线、面的构成讲解点、线、面在摄影构图中的作用和表现力。
分析如何通过点、线、面的组合来创造出有趣和动态的构图。
6.2 摄影构图中的空间感介绍空间感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营造深远感、层次感等。
强调通过调整拍摄角度和距离来表现空间感。
《摄影构图1》教案、教学设计
《摄影构图1》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摄影构图1》教材,主要涵盖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具体内容包括:构图的定义和重要性,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平衡、对比、重复、对角线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则来创作出有趣且美观的摄影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摄影构图的定义和重要性,理解构图对摄影作品的影响。
2. 让学生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拍摄中。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构图技巧的运用,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照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难点:如何灵活运用构图原则,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照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幻灯片、教学PPT、摄影作品示例。
学具:学生相机或手机、摄影构图手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摄影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构图的魅力,引发学生对摄影构图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摄影构图的定义和重要性,讲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平衡、对比、重复、对角线等),并通过示例照片进行详细解释。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拍摄实践,尝试运用所学的构图原则,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摄影构图基本原则:平衡对比重复对角线七、作业设计1. 拍摄一组照片,运用至少三种构图原则,并附上简短的说明,阐述构图对照片效果的影响。
答案:例如,拍摄一组照片,运用了平衡、对比和重复构图原则。
在第一张照片中,通过将主体放在画面中心,并与周围的环境元素形成对比,达到了平衡的效果。
在第二张照片中,通过将被摄对象与背景形成对比,突出了主体。
在第三张照片中,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元素,创造了一种节奏感。
2.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摄影构图的理解和运用经验。
答案:例如,摄影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影响到照片的视觉效果和表达意图。
在我的拍摄实践中,我尝试运用了不同的构图原则,如平衡、对比和重复。
我发现,平衡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稳定和和谐,对比构图可以突出主体和增强视觉效果,重复构图可以创造节奏感和统一感。
[理学]《摄影构图》教案
理学《摄影构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摄影构图技巧,创作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
3. 提高学生对摄影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摄影构图的定义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的异同2. 摄影构图的原则对比原则平衡原则简洁原则引导原则3. 摄影构图的要素线条形状色彩质感4. 摄影构图的技巧视角选择前景与背景的运用构图中的光影处理画面节奏与层次5. 摄影构图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风光摄影人像摄影纪实摄影抽象摄影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
2. 演示法: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分析其构图特点。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拍摄,实践构图技巧。
4. 互动法:学生之间交流拍摄心得,教师点评指导。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原则、技巧及优秀作品分析。
2. 摄影器材:相机、镜头、三脚架等。
3. 拍摄场地:户外风景、室内环境等。
4. 评价标准:摄影构图评价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摄影构图的原则、要素和技巧。
3. 演示: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分析其构图特点。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拍摄实践,运用所学构图技巧。
5. 交流:学生之间分享拍摄心得,教师点评指导。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摄影构图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课后拍摄作业,要求运用所学构图技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拍摄作品的构图水平:通过作业批改,评价学生在实际拍摄中运用构图技巧的能力。
2. 学生拍摄作品的创意水平:评价学生在构图方面的创新和独特见解。
3.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等。
4. 学生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在课后提交拍摄心得,自我评价构图技巧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摄影展览: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作品欣赏价值。
2. 邀请专业摄影师讲座: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摄影师分享摄影构图心得,拓宽学生视野。
《摄影构图1》教案、教学设计
《摄影构图1》教案、教学设计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摄影视角与构图的关系、摄影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在构图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元素创作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摄影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摄影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摄影语言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难点:如何将这些原则和技巧运用到实际拍摄中,创作出有创意的摄影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幻灯片、摄影作品集。
学具:笔记本、相机(如果有条件的话)。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摄影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摄影构图的魅力,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平衡、对比、节奏等,并通过幻灯片展示实例。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构图原则拍摄照片,并解释在拍摄过程中如何做出构图决策。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拍摄练习,尝试运用所学的构图原则。
5. 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摄影构图基本原则:1. 对称2. 平衡3. 对比4. 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所学的构图原则,拍摄一组照片,并写出拍摄心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能够在实际拍摄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了摄影技能。
但在实践中,部分学生对构图原则的应用还不够灵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浏览摄影作品集,学习更多的摄影构图技巧,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拍摄中,不断提高摄影水平。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摄影比赛或展览,锻炼学生的摄影能力,提升审美水平。
《图片摄影构图》教学教案设计
《图片摄影构图》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摄影艺术与技术》教材第四章《构图的艺术》,内容包括: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中的线条与形状、构图中的色彩搭配、常见的构图方法及其在实际拍摄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平衡、对比等,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拍摄中。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构图的能力,提高摄影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构图方法,如三分法、对角线法、框架法等,丰富拍摄手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构图方法的灵活运用及构图中的色彩搭配。
教学重点:构图的基本原则、线条与形状在构图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电脑、摄影作品示例。
学具:相机、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具有优秀构图的摄影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中的共同特点,激发学生对构图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a. 介绍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平衡、对比等,结合示例作品进行分析。
b. 讲解线条、形状和色彩在构图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元素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c. 介绍常见的构图方法,如三分法、对角线法、框架法等,并通过示例作品进行讲解。
3.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进行拍摄练习,要求运用所学的构图原则和方法,拍摄具有美感的作品。
b.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a.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拍摄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构图的基本原则对称平衡对比2. 构图中的线条、形状与色彩线条与形状的运用色彩搭配3. 常见的构图方法三分法对角线法框架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拍摄一组具有优秀构图的摄影作品,至少包含三种不同的构图方法。
2. 答案:学生需提交拍摄的作品,并在作品下方简要描述所运用的构图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观察生活中的美,尝试运用所学构图方法进行拍摄,提高摄影技能。
摄影构图艺术讲义
34
(3)运用线条的作用突出主体
35
第二节 陪体
概念 作用 陪体的处理方法
直接陪体 间接陪体
36
第三节 环境(前景与背景)
37
38
26
(3)画面意味中心
27
(4)画面边角
28
作业:
1、摄影构图的定义是什么?摄影构图的两个目的是什么? 怎样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2、什么叫画面的均衡?影视画面获得均衡的方法主要有 哪些? 3、影视画幅有何特点?影视画幅的幅面可以分为那些部 分?
29
第二章 构图各元素及其处理
一般将构图各元素分成主体、陪体、环境(前景 与背景)、空白、动感几个部分。主体是画面当中最 重要的部分,主体是主题思想的重要体现者,主体的 处理必须要突出、醒目;陪体是与主体结合最紧密的 次要对象;前景景物对于画面创作具有多种作用;背 景景物交待主体所处的时空,影响主体的表现,背景 的处理必须简单化;空白影响着主体在画面中的突出 程度及画面意境的营造。动感体现了物体的运动方向、 运动速度、运动轨迹、运动关系等。
2
本课程教学分为七大部分
一、摄影构图的概念及其创作规律 二、构图的各元素及其处理 三、拍摄角度 四、画面造型艺术 五、线条、形状、影调 六、色彩 七、光线
3
第一讲 摄影构图的概念及其创作规律
提纲: 1、摄影构图的概念 2、构图的一般规律 3、边框、画幅、幅面划分
4
第一节
1、构图的概念:
摄影构图的概念
7
一、对称
从形式上看,对称大致有几种:左右对称、两侧对称、 上下对称、辐射对称。 对称结构的特点是整齐一律、均匀划一、排列相等。 对称可以产生一种极为稳定、牢固的心理反应,构成平 稳、安宁、和谐、庄重感。
《摄影课程——摄影构图》说课稿
《摄影课程——摄影构图》说课稿发布者:袁宏妍发布时间:2014-11-4 15:37:22各位老师:大家好!本节课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美术选修摄影构图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这节课中,我将尝试运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本节课的教学。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
一、课前准备:教师备好课。
二、教学导入:1、教师播放轻音乐,制造良好艺术气氛。
2、学生进入教室。
3、检查学生人数及相关情况。
4、教学导入:这节课我们要来学如何构图,初学者可是要用心喔!因为一张相片的好坏,构图相当的重要。
三、讲授新课:1、认识了解一、构图的概念(1)、什么叫"构图"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造型艺术的术语。
在《辞海》中,谈到“构图”为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在中国传统这里不得不提到1个名词:九宫格。
说九宫格前先说著名的黄金分割。
自从古希腊人发现黄金分割以来这种比例就被认为是美学的最佳比例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实黄金分割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分割法则。
亦称黄金分割率,简称黄金率。
它的分割方法为,将某直线段分为两部分,使一部分的平方等于另一部分与全体之积,或使一部分对全体之比等于另一部分对这一部分之比。
即:在直线段AB上以点C分割,使(AC)2=CB×AB,或使AC∶AB=CB∶AC。
实践证明,它的比值约为1.618∶1或1∶0.618,被称为黄金比。
黄金比最早是由古代希腊人发现的,直到19世纪被欧洲人认为是最美、最谐调的比例。
黄金比广泛用于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尤其在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的长和宽的比例(如书籍开本)设计中容易引起美感,故称为黄金分割。
20世纪中,法国建筑师Le科布西埃发现黄金比具有数列的性质。
他将其与人体尺寸相结合,提出黄金基准尺方案,并视之为现代建筑美的尺度。
《摄影艺术之构图》教学教案设计
《摄影艺术之构图》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构图知识拍摄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摄影作品。
3. 提高学生对摄影艺术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摄影构图的概念与重要性2.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规则三分法视觉焦点线条引导对比与和谐3. 摄影构图的技巧角度与视角光影运用色彩搭配动静结合三、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构图在摄影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 实践:学生现场拍摄,尝试运用所学的构图知识。
4. 讨论:分组交流拍摄心得,分享拍摄经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示范法: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分析作品的构图特点。
3. 实践法:学生现场拍摄,锻炼运用构图知识的能力。
4. 互动法:分组讨论,学生之间分享拍摄心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现场拍摄的作品质量。
2. 学生对摄影构图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互动性。
六、教学准备1. 器材准备:数码相机或手机、三脚架、摄影教材、投影仪、电脑等。
2. 场地准备:室内摄影棚、室外拍摄场地。
3. 素材准备:优秀摄影作品、摄影构图案例分析。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教学难点:运用构图知识拍摄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摄影作品。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构图在摄影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 实践:学生现场拍摄,尝试运用所学的构图知识。
4. 讨论:分组交流拍摄心得,分享拍摄经验。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摄影构图,下周上课分享作品。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摄影水平。
2. 在实践环节,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增加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拍摄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摄影技能。
《摄影构图1》教案、教学设计
《摄影构图1》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摄影艺术教程》第二章,详细内容包括: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元素的运用、拍摄角度与视角选择、画面的平衡与节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拍摄中。
2. 学会运用构图元素,提高画面美感。
3. 能够根据拍摄主题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视角。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拍摄角度与视角的选择,画面的平衡与节奏。
重点: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元素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电脑、摄影作品示例。
学具:相机、笔记本、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展示一组摄影作品,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中的构图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摄影构图在作品中的作用。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对比、重复等。
阐述构图元素的运用,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其中的构图技巧。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拍摄中运用构图原则和元素。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用相机拍摄同一主题,尝试运用所学的构图原则和元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10分钟)学生展示作品,分享拍摄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2. 构图元素的运用3. 拍摄角度与视角选择4. 画面的平衡与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校园风光”为主题,拍摄一组摄影作品,运用所学的构图原则和元素。
2. 答案:学生需在作品中体现出构图原则和元素的运用,如对称、对比、线条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观察生活中的摄影作品,学会欣赏和分析其中的构图技巧。
同时,推荐相关书籍和网站,供学生深入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的学生观察与分析。
2. 理论讲解中的构图原则和元素的运用。
3. 例题讲解中的具体作品分析。
摄影构图教案教学方法
摄影构图教案教学方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摄影艺术与构图》教材第四章“构图原则与实践”,详细内容包括: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三分法、黄金分割;构图中的线条、形状和色彩运用;以及构图在摄影作品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及其在实际拍摄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敏感度,提高他们在摄影作品中的审美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构图技巧,提高摄影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构图的基本原则及其在实际拍摄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提高摄影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摄影作品示例。
2. 学具:照相机(手机)、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优秀摄影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构图技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三分法、黄金分割;讲解线条、形状和色彩在构图中的作用;分析摄影作品中的构图应用实例。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拍摄练习,要求运用所学构图原则进行创作。
4. 例题讲解:针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讲解内容,进行构图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构图基本原则:对称、三分法、黄金分割2. 线条、形状和色彩在构图中的应用3. 摄影作品构图实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所学构图原则,拍摄一组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摄影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摄影比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作水平;推荐优秀摄影作品欣赏,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3.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4.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指导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构图的基本原则及其在实际拍摄中的应用。
摄影欣赏构图教案
摄影欣赏构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摄影艺术》教材第四章“摄影构图技巧”部分,详细内容包括: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中的线条与形状、构图的视角与角度、色彩在构图中的作用以及构图中的光影效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摄影审美水平。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视角、角度和色彩等元素进行摄影构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光影效果在摄影构图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摄影作品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构图中的视角与角度选择、色彩搭配及光影效果的运用。
重点:构图基本原则的掌握,线条、形状等元素在构图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示例图片等。
2. 学具:照相机(含手机拍照功能)、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组具有优秀构图的摄影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作品中的线条、形状、视角、角度、色彩和光影效果等元素。
2. 理论讲解(15分钟)(1)构图的基本原则:对称、平衡、对比、重复等。
(2)构图中的线条与形状: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曲线等。
(3)构图的视角与角度:平视、仰视、俯视、正面、侧面等。
(4)色彩在构图中的作用:对比、协调、突出主题等。
(5)光影效果在构图中的应用:逆光、侧光、顶光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幅具有代表性的摄影作品,分析其构图技巧,包括线条、形状、视角、角度、色彩和光影效果等方面。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现场拍摄照片,尝试运用所学构图原则和技巧,拍摄一幅具有美感的作品。
5. 作品展示与点评(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构图的基本原则:对称、平衡、对比、重复等。
2. 构图元素:线条、形状、视角、角度、色彩、光影效果。
3. 实践要求:运用所学构图技巧,拍摄一幅具有美感的作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校园风光”为主题,拍摄一组具有优秀构图的摄影作品。
摄影构图的教案.
摄影构图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摄影艺术基础》第四章“摄影构图”,具体包括: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元素的处理、拍摄角度与视角选择、画面平衡与动感创造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摄影作品审美水平。
2. 学会运用构图元素处理画面,培养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
3. 掌握拍摄角度与视角选择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画面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构图元素的处理、画面平衡与动感创造。
教学重点: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拍摄角度与视角选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PPT、摄影作品案例、相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摄影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构图对画面美感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a.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简洁、对称、三分法、黄金分割等。
b. 构图元素的处理:主体、陪体、背景、前景等。
c. 拍摄角度与视角选择:平视、俯视、仰视、正面、侧面等。
d. 画面平衡与动感创造:静态平衡、动态平衡、空间引导等。
3.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拍摄主题,讨论并设计拍摄方案。
b.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构图原则和拍摄技巧进行拍摄实践。
c.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a. 学生展示拍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b. 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2. 构图元素的处理3. 拍摄角度与视角选择4. 画面平衡与动感创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校园风光”为主题,运用所学构图知识和拍摄技巧,拍摄一组照片。
2. 答案要求:作品具有主题性、创意性,构图合理,画面美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摄影构图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操作中的问题。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摄影构图与设计》等相关书籍,提高摄影构图水平。
组织学生参加摄影比赛,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构图元素的处理2. 拍摄角度与视角选择3. 画面平衡与动感创造4. 实践操作中的指导与评价一、构图元素的处理摄影构图元素包括主体、陪体、背景和前景。
《摄影构图》教学大纲
《摄影构图》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摄影构图》课程是摄影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掌握如何在拍摄中有效地运用构图元素,创造出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摄影作品。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目标1、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景别、视角、线条、形状、色彩、明暗等元素的应用。
2、学会分析优秀摄影作品的构图特点,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
3、能够运用构图元素,独立完成具有个性化和表现力的摄影作品。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摄影构图基本原理:景别、视角、线条、形状、色彩、明暗等元素的应用。
2、优秀摄影作品分析:选取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优秀摄影作品,分析其构图特点和表现手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拍摄,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点评。
4、后期处理:学习使用常见的图片处理软件,对拍摄作品进行后期处理和优化。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图片演示等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到户外或室内进行实际拍摄,指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构图和拍摄。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拍摄经验和感受,共同提高。
4、作品展示:定期举行学生作品展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考核方式1、平时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拍摄计划、拍摄实践报告、后期处理报告等,根据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评分。
2、期中考试:选取典型题目进行现场拍摄考试,根据构图技巧和创意水平进行评分。
3、期末考试: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包括笔试和作品评比等环节。
《摄影》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摄影》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摄影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学会如何观察、构图、曝光和后期处理,并能够运用摄影语言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摄影构图教案》课件
《摄影构图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构图技巧来创作出具有美感的摄影作品。
3. 提高学生对摄影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摄影构图的定义与重要性2.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a. 规则构图b. 非规则构图3. 摄影构图的元素a. 线条b. 形状c. 色彩d. 光影4. 摄影构图中的视角与构图技巧a. 视角的选择b. 构图技巧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构图技巧创作出具有美感的摄影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
2. 示范法: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分析其构图特点。
3. 实践法:学生实际操作相机进行拍摄,教师指导。
4. 互动法:学生之间交流拍摄心得,分享摄影作品。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引发学生对摄影构图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摄影构图的定义、基本原则和元素。
3. 示范:分析优秀摄影作品的构图特点,讲解构图技巧的应用。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拍摄,尝试运用所学构图技巧。
5. 交流:学生展示拍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拍摄一组照片,运用所学的构图技巧,下周上课时进行展示。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构图技巧进行摄影创作的实践能力。
3. 学生对摄影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摄影教材或教辅资料。
2. 投影仪或大屏幕显示设备。
3. 摄影器材(相机、镜头等)。
4. 优秀摄影作品示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教案执行时间:2课时(90分钟)。
2.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优秀摄影作品示例,安排拍摄实践环节。
3.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摄影作品的拍摄和构图分析。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摄影作品展览,展示他们的摄影作品。
2. 邀请专业摄影师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摄影构图。
《照相》教案设计——掌握拍摄构图技巧
《照相》教案设计——掌握拍摄构图技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摄影基础》教材第四章“拍摄构图技巧”。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构图的基本原则,掌握三分法、对角线法、框架构图法等常用构图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构图技巧提升照片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及其在摄影中的应用。
2. 学会并运用三分法、对角线法、框架构图法等构图技巧进行拍摄。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使他们在拍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表达主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构图技巧的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构图基本原则的学习,以及三分法、对角线法、框架构图法等构图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摄影作品示例。
2. 学具:相机、笔记本、绘图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具有优秀构图的摄影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构图在摄影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介绍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平衡、对比、重复等。
(2)详细讲解三分法、对角线法、框架构图法等常用构图方法。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拍摄实践,要求运用所学构图方法。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4. 例题讲解:以一张具有典型构图的摄影作品为例,分析其构图方法及效果,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构图技巧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构图方法,选取场景进行拍摄,拍摄结束后,互相交流、分享心得。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构图方法进行拍摄。
六、板书设计1. 构图基本原则平衡对比重复2. 常用构图方法三分法对角线法框架构图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校园风光”为主题,运用所学构图方法进行拍摄,每人至少完成3张作品。
2. 答案:(1)三分法:将画面分为三等分,将被摄主体放在三分线上或交点上。
(2)对角线法:利用画面中的对角线,引导观者的视线。
(3)框架构图法:利用前景物体形成框架,突出被摄主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多观看优秀摄影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构图说课稿
《摄影构图的技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要讲的课题是《摄影构图的技巧》。
本节课主要研究两类问题:一,摄影构图的定义及评价画面优劣的一般标准;二,激发学生探索不同构图形式对于摄影构图的作用,从而建立起关于摄影构图的基本美学观念。
下面我就以下八个方面来阐述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教材安排:《摄影构图的技巧》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第二版第七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
作用与地位:摄影是一门视觉艺术,摄影作品会带给我们美的感受的同时,也会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因而照片也就完全可以像绘画作品一样供人欣赏。
摄影还是一门科学。
它能够大大延伸人类的视觉,是我们能够观察到凭肉眼无法见到的景象。
摄影更是一门文化现象。
摄影图像是一种几乎不受文化背景、民族和地域特点限制的语言,任何人不需要翻译就可以理解摄影图像中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知识准备: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与归纳能力,初步掌握了分析摄影构图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能力储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思维的严谨性,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提高。
三、教学目标分析: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我校学生的基本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摄影构图的定义及评价画面优劣的一般标准;通过对构图形式探求,熟悉构图形式的运用;能力目标:通过自我探究,操作,构图形式的运用等,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合作学习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摄影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明白摄影是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现状、教学要求及教材内容,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摄影画面构图的形式。
教学难点:由于我们的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所以我把这节课的难点定为:在摄影创作中摄影构图形式的运用。
要突破这个难点,关键在于紧扣定义,结合摄影构图的相关知识进行实践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确定之后,还要有意识地在画面中保留一些对象来作为陪体。“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一幅画面中光有主体还不够。显得单调,信息量不足。在陪体的衬托下,主体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
(2)全景
全景用于描述事物的全貌,让人产生一种对景物的全面的印象,被表现的景物充满画面。如图6.9所示。
(3)中景
中景拍摄的是人物的半身,其重点表现的是主体本身,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主体和环境的关系,环境退居次要地位,是对主体的说明和陪衬。
(4)近景
近景的表现对象是主体本身。画面里只有主体本身,没有陪体,也没有前景、背景。其作用是描述和表现主体本身,让人产生对主体的强烈印象。
(5)特写
特写注重表现的是景物的局部和细节,用以细致描绘、刻画被摄对象,从细微处揭示事物的特征。从拍摄距离看,特写是离被摄对象最近距离的拍摄,给观众以逼近的视觉效果。
拍摄方向通常分为正面角度、斜侧角度、侧面角度。反侧角度、背面角度。
(1)正面角度
正面角度是指与被摄对象正面成垂直角度的拍摄位置,主要表现某对象的正面具有典型性的形象。
拍摄距离就是相机与摄影主体的距离,拍摄距离的改变能引起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的变化,对被摄景物的表现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拍摄距离的改变,以及使用镜头焦距的不同,能形成各种不同的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
(1)远景
拍摄到的最大的场面,拍摄距离最远。摄影表现的远景,常是自然景物或比较大的场面及人文景观。
构图是一门艺术,是以一种吸引人的方式充分展现创造性想象力的艺术。摄影创作使原本混乱不堪的视觉世界变得调理分明、构图新颖。我们通过调整镜头、相机的位置,然后选择画面,得到成功的摄影作品。
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是摄影作品中视觉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构图”的,构图为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总的来说,构图的目的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别人的艺术。
如何去评价一幅摄影作品的好坏,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而这种标准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但无论人们的评价标准差异有多大,总会有些评价标准是相同的,这种评价标准往往就是大家取得共识的、规律性的东西。
使用水平视角,是人们最常采用的视角。以水平视角拍摄景物,不会出现变形现象,景物形象自然。
仰拍会夸大景物的高大形象,容易出现近大远小和倾斜畸变现象。在需要用夸张手法来表现被摄对象的高大时才用仰角拍摄。
俯拍与仰拍的视觉效果相反,能将景物压缩得看起来更加矮小。摄影常用俯角来拍摄大的场面,因为俯角能取得较大的取景范围。如图6.20所示。
(3)利用透视规律突出主体。
透视引导示意
(4)利用景深原理突出主体。对焦虚实的变化,也是突出主体的基本方法之一。
好的摄影作品必需三条原则是一个主题、一个能吸引注意力的主体和简洁明了。摄影是一种造型艺术,应该遵循一定的法则。
构图作为摄影中形式感最强的要素,对画面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多样统一律是造型艺术表现的基本形式原理之一。多样是指让画面中的内容丰富、富于变化,统一是指画面中的内容之间应相互协调、一致。
(4)反侧角度
反侧角度是指由侧面角度环绕被摄对象向背面角度移动的拍摄位置。它有反常的意识。
(5)背面角度
选择何种拍摄方向,不仅是主要被摄对象的形象有变化,构图的形式有变化,更主要是表现内容也可能有变化,因此考虑拍摄方向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被摄对象和主题表现的要求而变化。
拍摄高度分为平拍、俯拍和仰拍三种。
辛蒂·雪曼作品
辛蒂·雪曼,是当代着名摄影师与艺术家,她的作品大多数由自己担任主角,戏剧味道浓厚。这幅作品拍摄于1981年,是她自拍摄影作品《Centerfold》系列作品之一。2011年,佳士得拍卖行在拍卖它时是这样描述的,这个女孩是谁?她通过诡计找到了真爱,还是一个恋情失败的受害者?成交价为389万美元。
对角线构图是指将主体安排画面的对角线位置上,让主体在画面上呈现出一种对角关系。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使拍摄出的画面得到很好的纵深效果与立体效果,画面中的线条还可以吸引人的视线,让画面看起来更加动感有活力,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饥饿的苏丹》这张照片是凯文卡特赢得94年新闻特写大奖的作品!作品一发布引来着多批判和质疑。他以新闻摄影专业者的角色按下快门,赶走兀鹰,然后看着这名饿的已不行的苏丹女童静静离去。2个月后卡特自杀身亡,虽然赢得了一生最高的荣誉,但道德、良心的谴责——可能是他选择离开人间的唯一原因吧!
背景是指在主体的后面用来衬托主体的景物,以强调主体是处于在什么环境之中,背景对突出主体形象及丰富主体的内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摄影是取景的艺术。从大的方面看,决定着拍摄者对于主题和题材的选择;从小的方面看,则决定着画面布局和景物的表现。
拍摄角度包括拍摄高度、拍摄方向和拍摄距离。摄影创作时,移步换景,每移一步,视点改变了,视野范围发生了变化,看到的景物也发生变化。相机的机位移动,取景范围就会发生变化。
摄影师,李·弗里德兰德的摄影作品《纽约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面对面走向对方,他们之间层层叠叠的玻璃和空间不仅象征了性别之间的划分,也象征着阶级之间的划分。你不能确定谁会进来谁将出去,什么在里面什么又在外面;在反光中,你只能看到摄影师自己的影子,与女人的剪影相呼应。你盯着这张照片看的时间越长,它就越发让你感到迷惑,而画面中央的那把锁也就显得越发刺眼,似乎在等待一把钥匙来解开这个谜题。
二、通过具体的项目来分析总结知识要点
三、项目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得出如何实际操作中的要点。
四、总结
理论内容(概述):
第一节课程了解摄影构图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课程熟悉拍摄角度的变化,带来的一系列画面和视觉效果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给观众视觉心理带来的影响;
第三、四节课程实际操作照相机,学会利用经典构图方法,良好地揭示和表现主题内容,增加画面的视觉信息量。
简单的来说,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
摄影时,观察被摄景物,如人、树、房或花的时候,应该撇开他们的一般特征,而把他们看作是形态、线条、质地、明暗、颜色、用光和立体物的结合体。构图不能成为目的本身,因为构图的基本任务,是最大的可能阐明艺术家的构思。
通过对比色强化主体
(5)把同一景物拍成横、竖不同的画面,看上去,景物的形象也会发生变化。在横画面里景物会显得更加宽阔,在竖画面里景物会显得窄而高。
对比两幅人像作品。左边利用横构图拍摄,在拍摄半身人像时画面会留有一定的空间区域,增加画面的空间效果,让人看起来舒展。通常来说是在画面左边留出一定的空间,右侧则由人物的视线来“填充”,画面构图舒展和谐。横构图还是有利于协调人物和背景,表现出画面的稳定感。
而从摄影构图上来讲,是否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简洁的画面,加上画面的构成是决定一张摄影作品构图好坏的基本条件。构图的原则是,突出主体,揭示主题思想。从主题思想出发,正确处理好主体、陪体和环境的关系,优秀的照片具有深刻的内容并与表现形式相统一,取景构图的规律可作为借鉴,但无需死守。
构图成功与否示意
一幅摄影画面一般是由主体、陪体和背景等几个部分组成。主体是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集中体现作品的主题;陪体是画面中的次要形象,可以起到衬托主体的作用。
(3)重要的实际训练目的:熟练的掌握使用照相机,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并拍摄一张手动档拍摄的照片。
教学
准备
(1)设备:电脑,ppt软件、佳能单反照相机
(2)标准:电视、投影仪显示正常
(3)环境:教室和校内环境
教学
小结
教学设计编号: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
பைடு நூலகம்对策
课程环节
第一节课
至
第四节课
拍摄任务
设计:
一、复习上次课程所学重点并导入新学习的内容
(2)职业素养:
逐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
重难点
关键点
重难点:摄影构图的概念、原则与方法
关键点:通过经典的想象力方法学习,提升摄影的技巧
教学
对策
分析
(1)教学组织与方式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掌握知识的多少;使用优秀的图片和视频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
(2)教学分析:本次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照相机进行构图,提升摄影的技巧,为日后学习其他摄影技巧奠定基础。
均衡与对照示意
简化是指要用尽可能少的结构特征来表现尽可能多的思想内容。对于摄影而言,是要用尽可能简洁的画面,传递尽可能丰富的信息量。
构图是表现摄影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作品中全部摄影视觉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它使内容所构成的一定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只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得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完美。
布列松于1908年出生于法国,是享誉国际的摄影大师、二十世纪世界纪实摄影之父。这是他的代表作,在前景中跳跃的男子,其身影恰好跟背后招贴广告中跳跃女郎相似,一前一后,互相呼应,相应成趣。这个拍摄瞬间,也就是布列松心目中的“决定性的瞬间”。
摄影构图考验的是我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基本的摄影常识,需要多加实践。
横竖画面的选择,主要应根据被摄对象的特点来确定。同一景物画幅形式不同,视觉效果不同。
(1)被摄景物的形状。
(2)画面中主线条对视觉刺激力的强弱。
(3)主体的移动的方向。
(4)从表现力的角度看,横画面适合表现辽阔、广大、宽敞,如草原、沙漠、平原、广场等;竖画面则适合于表现高耸、挺拔、巍峨,如山峰、大树、高楼、尖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