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血流测定 (2)
局部脑血流的测定
![局部脑血流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203c6ac68bd63186bcebbcf9.png)
局部脑血流的测定摘要无论对病人还是对医院而言,脑血流的测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测定脑血流量可为研究人脑在不同的病理和生理条件下的功能提供客观指标,它对研究脑循环药物的药理作用也很有帮助,因此对于脑血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问题1,首先根据题设可知:一方面,由脑血流引起局部地区记数率下降的速率与当时该处的记数率成正比,并且其比例系数反映了该处的脑血流量;另一方面,动脉血从肺输送同位素至大脑引起脑部记数率上升的速率与当时呼出气的记数率成正比,由上述两方面可得到头部记数率关于脑部血流系数和呼出气记数率的表达式;再分析试验得到的呼出气记数率的数据,用Matlab 的拟合工具箱拟合得到关于呼出气记数率的函数;最后代入上述表达式求解微分方程即可得到关于脑部血流系数的表达式,表达式为)(5.11000)(5.1Kt te e K k t N ----=。
问题2,先用Matlab 拟合工具箱求出头部记数率的函数,用对比系数法可得到K 和k 的近似值,即3977.0,5015.0≈≈k K ,但这种方法是不精确的,只是用于后面方法得到参数的验证;将模型视为含两个参数的一次函数,对X ,Y 对数值进行拟合得参数K =0.5006,k =0.3937,对得到的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可知脑血流的预测值和实际值波动比较大,因此这种算法也不太精确;再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拟合后曲线参数的函数,由问题1得到的关于脑部血流系数的表达式即可得到脑血流系数:0.5000=K ,4001.0=k ,最后对得到的值进行误差分析,可知脑血流的预测值和实际值很吻合,比较符合题意。
关键词:脑血流系数 最小二乘法 曲线拟合 Matlab一问题重述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大脑局部脑血流量的方法如下:由受试者吸入含有某种放射性同位素的气体,然后将探测器置于受试者头部某固定处,定时测量该处的放射性记数率(简称记数率),同时测量他呼出气的记数率。
由于动脉血将肺部的放射性同位素传送至大脑,使脑部同位素增加,而脑血流又将同位素带离,使同位素减少。
(2023年)安徽省淮南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含答案)
![(2023年)安徽省淮南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bc28e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d.png)
(2023年)安徽省淮南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多选题(10题)1.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A.是案件的当事人的B.本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C.与案件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D.是案件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某国研究人员招募大学生被试进行情绪与大脑活动的研究,先让大学生读一些能够激发嫉妒和幸灾乐祸的情绪的故事,然后用功能磁共振成像仪对被试脑部血流变化进行测定,发现,嫉妒情绪与大脑前扣带回皮层的活跃度有关,幸灾乐祸与大脑纹状体的活跃度有关,而且,在产生嫉妒情绪时前扣带回皮层的活动越活跃的人,其纹状体的活跃程度就越高。
根据上述研究,最有可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A.大脑的功能变化可以证明,嫉妒和幸灾乐祸都是人之常情B.喜欢嫉炉别人的人,大脑前扣带回皮层的功能要比其他人更强C.那些爱嫉妒别人的人,更有可能在别人不顺利时幸灾乐祸D.喜欢幸灾乐祸的人,大脑的纹状体活跃程度要比喜欢嫉妒的人更高3.关于正当防卫,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B.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不法侵害行为即将发生或者正在进行。
特殊情况下,对已经结束的侵害也可正当防卫C.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刑法所保护的利益D.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4.“第二个历史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作了概括。
指出:毛泽东思想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C.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5.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查封、扣押的说法错误的是()。
A.延长查封、扣押期限的决定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但不必说明理由B.对物品需要进行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查封、扣押的期间包括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C.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应当明确,可以书面或者口头告知当事人D.因查封、扣押发生的保管费用由当事人承担6.欧洲三大电影节指的是()。
大脑中动脉流速正常标准
![大脑中动脉流速正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887327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9.png)
大脑中动脉流速正常标准引言大脑中动脉流速(Cerebral Arterial Flow Velocity,简称CAFV)是评估大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测量大脑中动脉流速,可以判断大脑供血是否正常,及时发现血液循环方面的异常情况。
本文将详细探讨大脑中动脉流速的正常标准及其临床意义。
一、大脑中动脉流速概述大脑中动脉是指进入颅腔供应大脑的主要动脉,包括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大脑中动脉流速是指血液在这些动脉中通过的速度,可以通过超声多普勒等检查方法进行测量。
大脑中动脉流速的正常范围是衡量大脑血液供应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
二、大脑中动脉流速的测量方法大脑中动脉流速的测量一般采用超声多普勒技术。
通过超声探头贴近颈部或头部,可以获取到大脑中动脉的血流信号,并通过计算得出流速值。
这种方法无创、简便、安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三、大脑中动脉流速的正常标准大脑中动脉流速的正常范围因年龄、性别、病理状态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下面是一般情况下的正常标准:1. 平均流速•成人:平均流速范围为50-100 cm/s。
•老年人:平均流速范围为30-60 cm/s。
2. 脉搏指数(脉搏血流与非脉搏血流的比值)•成人:值为2-3。
•老年人:值为1.5-2.5。
3. 心-脑时间(序贯非脉搏血流和脉搏血流的时间差)•成人:时间范围为150-200 ms。
•老年人:时间范围为180-230 ms。
四、大脑中动脉流速的临床意义大脑中动脉流速的测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大脑的供血情况,并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
以下是大脑中动脉流速异常可能对应的临床意义:1. 血液供应不完全当大脑中动脉流速低于正常范围时,可能意味着大脑的血液供应不足,容易导致脑缺血缺氧等疾病。
2. 血液供应过度当大脑中动脉流速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意味着大脑的血管扩张过度,如高血压引起的血管病变等。
3. 动脉硬化当大脑中动脉流速异常增快,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常见原因是动脉硬化,这会增加中风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颅内多普勒血流图
![颅内多普勒血流图](https://img.taocdn.com/s3/m/90daf46a763231126edb1172.png)
颅内多普勒血流图(TCD)对颅内动脉狭窄具有一定得诊断价值, 测量各条血管得血流参数,包括收缩峰值流速、舒张末流速、平均流速、阻力指数,可作为早期筛选性诊断方法。
颅内多普勒血流图(TCD)正常值:血流速度正常,无异常血流。
颅内多普勒血流图(TCD)临床意义:异常结果以下检查有异常均为病态(1)狭窄处局部血流速度加快或有较大侧差(>2S)。
(2)狭窄后区域内脉动减少。
(3)任何区域呐导致频谱增宽得异常血流。
(4)后交通动脉或前交通动脉局部血流速度加快提示有侧支循环。
(5)脑底动脉中“不平衡”得血流比值;如大脑后动脉得血流速度超度增加50%或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达120CM/S。
神功能、脑复苏、睡眠障碍等等。
TCD主要以血流速度得高低来评定血流状况,由于大脑动脉在同等情况下脑血管得内径相对来说几乎固定不变,根据脑血流速度得降低或增高就可以推测局部脑血流量得相应改变。
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血管性疾病得检查,用来检查精神疾病患者脑血流改变得研究文献较多。
国内外大量学者用TCD检查抑郁症患者均发现存在脑部血流动力学异常,抑郁症患者得脑动脉血流速度多明显减慢,而且也发现存在偏侧脑半球化现象[1],对比检查抑郁症及神经症患者发现抑郁症患者较正常人右侧大脑前、中、后动脉得最大血流速(VP)均增高,但左侧得相应动脉血管血流速相对偏低,另外也有许多学者观察到,抑郁症患者左侧脑动脉得血流速度减慢更为显。
此认知功能障碍可能由于脑神经元机能活动减低所致。
大脑血流量与脑代谢及脑功能常有密切关系,从而间接影响认知功能下列适应症可应用TCD检查:(1)诊断颅内血管阻塞病。
(2)诊断颅外血管阻塞病变(特别对慢性ICA阻塞)合并颈总动脉压迫试验,以了解侧支循环就是否良好。
(3)评价颅外血管病(ICA狭窄、阻塞、锁骨下动脉盗血)对颅内血流速度得影响。
(4)诊断与追踪探测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
(5)探测与鉴定静脉畸形(AVM)得供血动脉。
脑损伤检测项目
![脑损伤检测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d753cb1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d.png)
脑损伤检测项目引言:脑损伤是指外力作用或内部疾病导致的脑部功能障碍。
脑损伤的早期检测对于及时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现代医学已经开发出了多种脑损伤检测项目,本文将介绍其中几个常用的项目。
一、脑电图(EEG)检测脑电图是通过记录脑部神经元活动所产生的电信号来评估脑功能的一种方法。
这种检测方法无创且简便,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脑电活动是否正常。
脑电图检测可以用于诊断脑损伤、癫痫等疾病,并可以提供治疗方案的参考。
二、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测脑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检测方法,通过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取脑部的高分辨率图像。
MRI可以提供详细的脑部结构信息,帮助医生检测脑部损伤的位置、范围和程度。
同时,MRI还可以评估脑血供情况、脑水肿等情况,对于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三、神经心理学检测神经心理学检测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测试和评估来评估脑功能的方法。
这些测试可以评估记忆、注意力、语言、执行功能等方面的脑功能,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脑损伤。
常见的神经心理学检测项目包括康奈尔记忆测验、数字广度测验、斯特鲁普测验等。
四、脑血流动力学检测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是通过测量脑部血液供应情况来评估脑功能的方法。
这种检测方法可以获得脑血流量、血流速度、氧合水平等信息,对于评估脑部损伤的程度和恢复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方法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
五、神经影像学检测神经影像学检测是通过影像学技术来评估脑功能和结构的方法。
除了MRI之外,还有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方法。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提供脑部解剖结构、代谢活动和神经受损情况等信息,对于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六、脑脊液检测脑脊液检测是通过检测脑脊液中的生化指标来评估脑功能的方法。
脑脊液是脑部周围脊髓和脑室中的液体,其成分和变化可以反映脑部的代谢和病变情况。
经颅发泡实验报告
![经颅发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8cf0a4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2.png)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经颅多普勒发泡实验(Transcranial Doppler embolism detection,简称TCD-ED)技术,对受试者进行脑部血流情况的检测,评估是否存在心脏右向左分流现象,进而辅助诊断可能的心脏疾病及脑部血管相关疾病。
二、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为随机选取的100名健康成年人,年龄在20-60岁之间,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备: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进行检测。
2. 实验步骤:(1)受试者平躺于检查床上,头部固定,保持安静。
(2)将TCD探头放置于受试者头部特定部位,如颞窗、枕窗等。
(3)通过肘静脉注入生理盐水,以产生微泡。
(4)观察TCD屏幕,记录微泡在脑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四、实验结果1. 正常组:100名受试者中,有95名结果显示为阴性,即未发现微泡在脑部血管中的流动,说明心脏右向左分流现象不存在;有5名结果显示为阳性,即发现微泡在脑部血管中的流动,提示可能存在心脏右向左分流现象。
2. 阳性组:对5名阳性受试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发现其中3名存在卵圆孔未闭,2名存在肺动静脉畸形。
五、实验分析1. 经颅多普勒发泡实验是一种非侵入性、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对于评估脑部血流情况、诊断心脏右向左分流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结果显示,95%的受试者未发现心脏右向左分流现象,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符。
3. 阳性组中,3名受试者存在卵圆孔未闭,2名存在肺动静脉畸形,提示经颅多普勒发泡实验对于诊断心脏疾病及脑部血管相关疾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经颅多普勒发泡实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测方法,可用于评估脑部血流情况、诊断心脏右向左分流现象。
在临床实践中,该技术有助于提高心脏疾病及脑部血管相关疾病的诊断率,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七、实验建议1. 进一步优化实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对阳性受试者进行跟踪观察,了解其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
3. 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心脏彩超、CT等,对阳性受试者进行综合评估,以明确诊断。
脑代谢的监测
![脑代谢的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4dd28a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d.png)
脑代谢的监测一、颈内静脉氧饱和度颈内静脉氧饱和度(SjvO2)监测通过测量脑静脉血的血氧饱和度,反映脑氧供及氧需求之间的关系,间接提示脑血流状况。
通过颈内静脉逆行置管,测量颈静脉球部以上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在置管过程中要注意颈内静脉插管的深度必须在颈内静脉球以上,否则会由于混入颅外血管的血液引起结果出现偏差。
监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间断抽血行血气分析得到氧饱和度,另一种是将光纤探头插入颈内静脉直接测定。
SjvO2的正常值是55%~71%,其变化与脑的氧摄取呈负相关。
脑氧摄取增加,SjvO2下降,SjvO2<50%提示脑缺血缺氧。
SjvO2升高,原因可能与脑氧代谢下降及动静脉分流有关。
SjvO2反映的是全脑的混合静脉血的氧饱和度,是全脑组织氧代谢的情况而不是局部损伤脑组织的状况,因此在临床上要综合判断SjvO2对患者预后的指导意义。
从颈内静脉球部和动脉同步抽血测定血糖,可计算出脑糖代谢率。
二、近红外光谱仪近红外光谱(NIRS)监测为无创脑功能监测技术。
波长为650~1100nm的近红外光对人体组织有良好的穿透性,它能够穿透头皮、颅骨到达颅内数厘米的深度。
在穿透过程中近红外光只被几种特定分子吸收,其中包括氧合血红蛋白、还原血红蛋白及细胞色素。
因此通过测定入射光和反射光强度之差,用Beer-Lamber定律计算近红外光在此过程中的衰减程度可以得到反映脑氧供需平衡的指标,脑血氧饱和度(rScO2)。
脑血氧饱和度是局部脑组织混合血氧饱和度,它的70%~80%成分来自于静脉血,所以它主要反映大脑静脉血氧饱和度。
目前认为rScO2的正常值为64%±3.4%,<55%提示异常,<35%时出现严重脑组织缺氧性损害。
影响rScO2的因素主要有缺氧、颅内压(ICP)升高、灌注压(CPP)下降。
rScO2对于脑缺氧非常敏感,当大脑缺氧或脑血流发生轻度改变时,rScO2就可以探测到。
目前临床使用脑氧饱和度监测较多应用在神经外科和心脏外科领域。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检测参数的参考值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检测参数的参考值](https://img.taocdn.com/s3/m/af49657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0.png)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检测参数的参考值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是评估大脑血液供应和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各种检测方法来获取,包括超声多普勒、磁共振血流成像和脑电图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检测参数的参考值。
1.脑血流量脑血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大脑的血液量。
正常成人的脑血流量范围为每分钟50-60毫升。
血液供应脑部的主要血管是颈动脉和椎动脉,因此检测脑血流量可以通过测量颈动脉和椎动脉的血流速度来确定。
2.脑血流速度脑血流速度是指血液通过脑动脉的速度。
正常成人的脑血流速度范围为每分钟50-100厘米。
通过超声多普勒技术可以非侵入性地测量脑血流速度。
3.脑血管阻力指数脑血管阻力指数是评估脑血管阻力的指标。
它是通过测量脑动脉内外径差来计算的。
正常成人的脑血管阻力指数范围为0.6-1.2。
较高的脑血管阻力指数可能表明血管狭窄或堵塞。
4.脑血管弹性脑血管弹性是指血管在血液流动时对压力的适应能力。
正常成人的脑血管弹性指数范围为2-5。
血管弹性降低可能与动脉硬化和血管损伤有关。
5.脑血氧饱和度脑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气的含量。
正常成人的脑血氧饱和度范围为60-75%。
低脑血氧饱和度可能与缺氧和血管疾病有关。
6.脑电图脑电图是通过测量大脑电活动来评估脑功能的一种方法。
正常成人的脑电图应该有特定的频率和振幅范围。
异常的脑电图可能与癫痫、脑损伤和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上述的参考值是基于正常成人的范围,低于或高于这些范围可能表示不同的疾病或异常情况。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参考值可能因年龄、性别、体重和其他个体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检测时,最好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更准确的参考值。
总结起来,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检测参数的参考值包括脑血流量、脑血流速度、脑血管阻力指数、脑血管弹性、脑血氧饱和度和脑电图。
这些参考值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脑血液供应和功能状态,进而判断是否存在脑血管疾病或其他相关疾病。
经颅多普勒检查报告的参考值
![经颅多普勒检查报告的参考值](https://img.taocdn.com/s3/m/a54770b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6.png)
经颅多普勒检查报告的参考值经颅多普勒检查是一种无创的神经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技术对颅内血管进行检测,可以评估脑血流情况,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查时,医生需要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而参考值则是医生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下面将介绍经颅多普勒检查中常见的参考值,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一检查方法。
1. 脑动脉血流速度。
在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查时,医生通常会关注脑动脉的血流速度。
正常情况下,脑动脉的血流速度范围是30-100厘米/秒,不同的脑动脉分支具有不同的血流速度。
通过对脑动脉血流速度的测量,可以评估脑血流情况,及时发现脑血管疾病的异常改变。
2. 脑动脉阻力指数。
脑动脉阻力指数是评估脑血管阻力情况的重要指标,通常通过测量脑动脉的舒张期和收缩期血流速度来计算。
正常情况下,脑动脉阻力指数范围是0.5-1.2,值越大表示脑血管阻力越大,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血管病变。
因此,脑动脉阻力指数的变化可以反映脑血管疾病的发展和变化。
3. 脑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脑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是评估脑血管病变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经颅多普勒检查中常见的参考值。
正常情况下,脑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范围是0.5-1.0毫米,超出这个范围可能表示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因此,对脑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测量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脑血管病变的异常情况。
4. 脑血流量。
脑血流量是评估脑血流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经颅多普勒检查中的参考值之一。
正常情况下,脑血流量范围是600-1000毫升/分钟,不同的脑动脉分支具有不同的脑血流量。
通过对脑血流量的测量,可以全面评估脑血流情况,及时发现脑血管病变和脑血流量异常。
5. 脑血管阻力指数。
脑血管阻力指数是评估脑血管阻力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经颅多普勒检查中常见的参考值之一。
正常情况下,脑血管阻力指数范围是0.6-0.8,值越大表示脑血管阻力越大,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血管病变。
经颅多普勒诊断标准
![经颅多普勒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c71917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9.png)
经颅多普勒诊断标准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简称TCD)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影像学技术,通过血流速度和血管阻力的测量来评估脑部血液供应和循环功能。
该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诊断脑循环障碍和脑血管疾病方面。
本文将介绍经颅多普勒诊断的标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颅内动脉的速度和阻力指标:1. 测量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MBFV):正常情况下,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50-80 cm/s。
2. 测量峰值血流速度(peak blood flow velocity,PBV):正常情况下,颅内动脉峰值血流速度为100-160 cm/s。
3. 计算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和脉冲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正常情况下,颅内动脉RI和PI的值相对较低。
二、颅外动脉血流的评估:1. 测量颈总动脉血流速度(carotid artery flow velocity):正常情况下,颈总动脉血流速度为40-80 cm/s。
2. 计算颅外-颅内(extracranial-intracranial,EC-IC)血流比例:正常情况下,EC-IC血流比例为1。
三、血管直径和解剖结构的评估:1. 测量颅内和颈总动脉的血管直径:正常情况下,颅内和颈总动脉的血管直径相对稳定。
2. 评估颅内动脉的血管壁增厚程度:正常情况下,颅内动脉的血管壁应该是均匀的,不应出现明显的增厚。
四、协同其他影像学技术的应用:1. 与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结合应用:CEUS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血管成像,有助于评估血管内腔病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2. 与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合应用:MRI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脑血管成像,包括血流速度、动脉血管壁脆性和脑组织供血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脑血流etici分级标准
![脑血流etici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1502b5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d.png)
脑血流etici分级标准
脑血流动力学是评估脑血管病变和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ETICI(Endovascular Treatment in Ischemic Stroke Classification)是用于评估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行内血管治疗(即内血管取栓术)的分级标准。
ETICI分级标准主要根据血栓解除程度和再通血管程度来评估治疗效果。
以下是ETICI分级标准的具体描述:
1. ETICI 0级:完全无血管再通,血栓未解除。
2. ETICI 1级:微弱血流,血栓未解除。
3. ETICI 2a级:血流部分恢复,但未达到正常水平,血栓被部分解除。
4. ETICI 2b级:血流部分恢复,达到正常水平,血栓被部分解除。
5. ETICI 3级:血流完全恢复,血栓被完全解除。
通过ETICI分级标准,医生可以评估治疗后的血栓解除情况和血管再通程度,为患者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这一标准有助于医生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有效的内血管治疗,并提高治疗成功率。
脑血流监测
![脑血流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c46a89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d.png)
脑血流监测目前监测脑组织血流的方法很多,临床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有氢清除法、放射核素法、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法(SPECT)和正电子发射扫描(PET)等,但以上方法较复杂,主要应用于诊断而难以用于术中监测。
在手术中和手术后使用的脑血流监测方法主要有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法、热弥散法、经颅多普勒法等。
一、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法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法(laser Doppler flowmeter,LDF)是一种连续、实时、微创和敏感的微循环血流监测技术,适用于神经外科术中rCBF的监测。
1.工作原理LDF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激光多普勒效应。
激光通过探头照射到脑组织内的快速运动的红细胞表面,使其波长发生改变,产生多普勒位移效应(Doppler shift)。
波长改变的程度及幅度与红细胞的数量和运动速度相关。
通过记录波长改变的幅度和强度,从而可以推测局部脑组织血流(rCBF)。
LDF的测量范围较小,在探头周围1mm3,适合检测大脑皮层的血流量,尤其使用于比较血流的相对变化。
PU值为LDF 的基本测量指标,即流动的红细胞产生多普勒位移值,是一个表示测量深度内rCBF大小的相对单位,PU值的变化反映了rCBF的改变。
2.临床应用(1)监测脑过度灌注:在脑动静脉畸形(AVM)切除前后用LDF连续监测畸形血管团周边脑组织rCBF的动态变化,可及时发现脑过度灌注,指导临床及时处理。
(2)监测局部脑灌注不足:脑动脉瘤手术中有时需暂时阻断颈总动脉或载瘤动脉,此时以LDF连续监测被阻断动脉供血区的rCBF,能准确地反映该区域脑血流的下降程度,则有助于决定动脉阻断时间,减少脑组织不可逆的缺血性损伤的可能。
动脉瘤夹闭术中LDF连续监测邻近脑组织rCBF的实时变化,以免造成夹闭血管狭窄以致出现供血区缺血,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3)观察脑血流反应:LDF持续监测重型颅脑损伤脑皮质rCBF,可了解皮层血液灌注及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有助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经颅多普勒主要检测参数的临床意义
![经颅多普勒主要检测参数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0e279c0bb4cf7ec4afed0d3.png)
经颅多普勒主要检测参数的临床意义临床上经颅多普勒常用的分析参数主要有:血流方向、血流速度:收缩期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E);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
其临床意义如下:一、血流方向异常多普勒频谱的血流方向是判别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正常情况下,脑底动脉环的各血管均严格按照自己的血流方向进行流动。
当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时,如果血流方向朝向探头,则出现正向频移;如果血流方向背离探头,则出现负向频移。
当颅内某些血管发生严重狭窄,不完全性梗塞或完全性梗塞时,在脑底动脉环上某些血管的血流将发生代偿或产生明显的侧支循环,从而使血流方向产生异常。
因此,根据血流方向的变化,有利于对上述疾病的诊断。
(一)大脑中动脉正常的大脑中动脉血流方向是朝向探头,因此在经颅多普勒检测时为正向多普勒频移。
但当大脑中动脉发生严重狭窄、不完全性梗塞或完全性梗塞时。
大脑中动脉本身的血流明显降低或完全消失,而代之侧支循环的开放。
一般侧支循环开放的途径有以下两个:①通过前交通动脉由对侧的大脑前动脉经同侧大脑前动脉进入到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侧支循环由对侧的颈内动脉系统供应。
②通过后交通动脉,由同侧大脑后动脉至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系统,即侧支循环来自同侧椎基底动脉系统。
不论是哪一种途径的侧支循环,其血流方向总是与大脑中动脉的血流方向相反。
因此,在经颅多普勒检测中,正向的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极低,频谱不明显,甚至消失。
相反,却可检测到一个与原来大脑中动脉血流方向相反的,即负向频移的大脑中动脉血流。
因此,一旦大脑中动脉的血流方向发生异常,产生逆转,往往表明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有梗塞的可能。
(二)大脑前动脉正常大脑前动脉的血流方向是背离探头。
因此在经颅多普勒检测时应为负向的多普勒频移。
当大脑前动脉有梗塞,大脑前动脉本身的血流受阻,血流量明显降低或完全消失,而由对侧大脑前动脉通过前交通动脉而开放侧支循环。
脑血流图
![脑血流图](https://img.taocdn.com/s3/m/f6bec02a647d27284b735132.png)
脑血流图又叫脑电阻图,它是利用电阻变化的原理,描记随心脏跳动而变化的脑血流波动图形。
人的颅内主要包括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三部分。
一般情况下,脑组织、脑脊液相对是较恒定的,而流入到脑内的血液则易发生变化。
血液电阻抗能力最小,导电率最高,人们根据这一特征,设计了一种叫脑血流仪的装置,来测定脑动脉硬化的程度。
通过测脑部导电率的变化,来反映两电极间电阻综合性变化,经过放大并记录成图,就叫做脑血流图。
据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专家介绍,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耗氧量相对较大:大脑的重量大约只占身体重量的2%,但是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20%。
大脑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给,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大脑才能正常活动。
衡量大脑血液供应的标准是脑血流量,脑血流量一旦减少,脑细胞的供氧供能也随即减少;脑组织只要缺血10余秒钟,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发生变化。
如果大脑某一部分血流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阻断,会发生局部脑组织坏死,这就是脑梗塞;如果大脑供血不是完全阻断而是慢慢地减少,这就是慢性脑供血不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血液供应会逐渐减少。
脑血流图检查原理脑血流图自动分析诊断系统,是利用电阻变化的原理,描记随心脏跳动而变化的脑血流波动图形。
脑血流图比较能够客观地反映脑血管的紧张度和血管的弹性变化,对判断脑血管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脑血流图检查原理:由于动脉弹性与心脏周期性射血,动脉内的血流速度与血容量发生相应变化,根据动脉舒缩变化和血液容积导电的原理,通过观察两个监测电极之间电流或电压变化的波形曲线,了解该检测部位电场范围内血液流体动力学的瞬时情况。
它观察的是两个电极之间电场范围内的所有血管,包括大、中、小动脉的情况;由血液流体动力学原理可知,中、小动脉及微动脉是维持和影响血压、血液流速、血管容积的根本因素,因此,血流图观察的是区域性中、小动脉及微动脉血液流体动力学瞬时情况,非常适合于脑血管的病理、生理研究及临床疾病的诊断。
对诊断脑血管病的价值正常脑血流图随每个心动周期,出现一个类似动脉脉搏描记波的波形。
脑的血流
![脑的血流](https://img.taocdn.com/s3/m/1e3dba9ddaef5ef7ba0d3cd8.png)
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
(1)眼动脉 (2)后交通动脉 (3)脉络膜前动脉 (4)大脑前动脉及前交 通动脉 (5)大脑中动脉
颈动脉解剖图
• • ⑽ 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前。 ⑺ 左侧颈总动脉,直接自主动脉弓发出,在气管旁向上 走行,远端分叉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⑼ 右颈总动脉,自头臂干动脉发出,远端隐去。 ⑾ 左侧颈外动脉,除一部分进入颅内供应硬膜外,主要 分支供应头皮及颌面部等。
1.脑部代谢特点:
(2)大脑中静脉 血流丰富、无葡萄糖和糖原储备 (3)大脑下静脉
2.脑血流调节:
自动调节(Bayliss效应):60-160mmHg
(二)脑的深静脉
• (1)大脑大静脉 • (2)大脑内静脉
• (3)丘脑纹状体静脉
• (4)隔静脉 • (5)基底静脉
三、正常脑血流量
• 脑血流量是指每 100g 脑组织在单位时间内 通过的血流量 • 局部脑血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经局部脑 组织的血流量。供应脑组织的血液约占心 排出量的14%。
• 重度颅脑损伤时 , 可使脑血流调节功能严重 紊乱,脑血流锐减,加剧脑缺血、缺氧。
•
•
•
•
⒁ 左侧大脑后动脉,主要供应左大脑后 部。
脑底动脉环(Willis环)的构成及意义
由双侧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后动脉、前交通动 脉和后交通动脉组成。使两半球及两个供血动脉系统间
的血供相互代偿。
但脑深部穿动脉的吻合支较少,脑血流的调节和代偿作 用较差。
(一)脑的浅静脉
五、脑血液循环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1)大脑上静脉
• •
•
⑿ 左侧颈内动脉,只供应颅内结构,自颈总动脉分出后 进入颅腔前没有分支。
⑶ 头臂干(又称无名动脉),从主动脉分出的粗短动脉 主干,分支成右锁骨下动脉和右颈总动脉等供应右上肢、 颈肩和颅脑右侧。 ⒂ 左侧眼动脉,供应眼球及眼眶内结构,供血不足时可 有黑矇等视力障碍发作。 ⒄ 左侧大脑前动脉,主要供应左侧大脑半球的前部及内 侧部分。 ⒃ 左侧大脑中动脉 ⒅ 及⒆,均为颈外动脉的远端分支,位于颅骨外。
颅内多普勒血流图
![颅内多普勒血流图](https://img.taocdn.com/s3/m/c7c029fda2161479161128e8.png)
颅内多普勒血流图(TCD)对颅内动脉狭窄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丈量各条血管的血流参数,包括收缩峰值流速、舒张末流速、平均流速、阻力指数,可作为早期筛选性诊断方法.之欧侯瑞魂创作颅内多普勒血流图(TCD)正常值:血流速度正常, 无异常血流.颅内多普勒血流图(TCD)临床意义:异常结果以下检查有异常均为病态(1)狭窄处局部血流速度加快或有较年夜侧差(>2S). (2)狭窄后区域内脉动减少. (3)任何区域呐招致频谱增宽的异常血流. (4)后交通动脉或前交通动脉局部血流速度加快提示有侧支循环. (5)脑底动脉中“不服衡”的血流比值;如年夜脑后动脉的血流速度超越年夜脑中动脉. (6)脑血管痉挛所致管腔狭窄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流速度增加50%或年夜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达120CM/S. 需要检查人群癫痫、颅内肿瘤、颅内炎症、脑血管病、脑外伤、脑病、精神功能、脑复苏、睡眠障碍等等.TCD主要以血流速度的高低来评定血流状况, 由于年夜脑动脉在同等情况下脑血管的内径相对来说几乎固定不变, 根据脑血流速度的降低或增高就可以推测局部脑血流量的相应改变.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血管性疾病的检查, 用来检查精神疾病患者脑血流改变的研究文献较多.国内外年夜量学者用TCD检查抑郁症患者均发现存在脑部血流动力学异常, 抑郁症患者的脑动脉血流速度多明显减慢, 而且也发现存在偏侧脑半球化现象[1] , 比较检查抑郁症及神经症患者发现抑郁症患者较正凡人右侧年夜脑前、中、后动脉的最年夜血流速(VP)均增高, 但左侧的相应动脉血管血流速相对偏低, 另外也有许多学者观察到, 抑郁症患者左侧脑动脉的血流速度减慢更为显.此认知功能障碍可能由于脑神经元机能活动减低所致.年夜脑血流量和脑代谢及脑功能常有密切关系, 从而间接影响认知功能下列适应症可应用TCD检查:(1)诊断颅内血管阻塞病.(2)诊断颅外血管阻塞病变(特别对慢性ICA阻塞)合并颈总动脉压迫试验, 以了解侧支循环是否良好.(3)评价颅外血管病(ICA狭窄、阻塞、锁骨下动脉盗血)对颅内血流速度的影响.(4)诊断与追踪探测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5)探测与鉴定静脉畸形(AVM)的供血动脉.(6)评价WILLIS环侧支循环能力: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前, 预测夹闭作用.经颅多普勒设备任何一种血管阻塞前后的探测.(7)诊断颅内其他血管病:颅底异常血管网症.动脉瘤.血管性聪慧.颈动脉海绵窦瘘.低血流量脑梗塞.(8)间歇监测与追踪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血管痉挛.偏头痛的血管痉挛及(或)过度灌注.急性卒中.颅内血管阻塞后自发性或治疗后再通.颅内血管阻塞后抗凝治疗过程中的血流改变.血液粘稠度的变动.(9)连续监测.经颅多普勒辅助治疗抑郁症【多普勒原理】1842年奥天时学者克约斯琴.约翰.多普勒首次描述了一种物理学效应, 因此被命名为多普勒效应.这个效应的主要原理是:两个物体相向或背向运动会发生频率变动, 这种频率变动就是多普勒效应.也就是说当接收器迎向波源运动时, 接收频率年夜于发射频率时即会发生多普勒效应.【TCD原理】利用2MHz的低发射频率与脉冲多普勒技术结合,通过颅骨特定的声窗, 获得颅底主要动脉生理及病理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无创性脑血管检测方法.TCD技术与DSA、CT、MRI分歧, 它可以提供这些影像学检查所不能获得的重要的血流动力学资料.它们之间只能互补, 不能取代.TCD在医学上的应用是对医疗诊断技术的重年夜贡献.它的无创伤、方便、直观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增进了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TCD的检测生物学原理】人脑的血液供应系统由颈内动脉系和椎一基底动脉系组成.①以小脑幕为界, 幕上脑组织基本为颈内动脉系供应, 幕下基本为椎—基底动脉系供应.②以顶枕裂为界, 年夜脑半球前部2/3和部份间脑为颈内动脉系供血, 椎一基底动脉系供应年夜脑半球后l/3以及部份间脑、脑干、小脑.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在颅底构成Willis环.正常情况下, 左右两侧动脉压力相等, 前后交通动脉不开放, 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不会在Willis环内发生混流.当某一血管发生阻塞, 动脉环内的血液会重新分配发挥代偿作用.【TCD的应用范围】①诊断方面:ⅰ颈动脉狭窄、闭塞后Willis环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 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脑血流动力学的客观依据.ⅱ颅内血管痉挛、狭窄、闭塞, 脑血管畸形, 锁骨下动脉盗血, 颅内高压和脑死亡.②机能评价:评价Willis环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 为实施脑血管搭桥术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有关术前的脑血流动力学的客观依据.③危重病人和手术病人的脑血流监测:ⅰ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进行长时间脑血流监测, 观察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发展过程, 评价痉挛的水平.ⅱ监测颅内压升高、脑血流异常及脑死亡的血流静态变动.ⅲ在脑、颈部以及心脏手术、心脏及颈动脉介入性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进行监测, 以发现脑血流的低灌注或过度灌注现象;ⅳ检测出空气或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形成的微栓子. ④病理生理的研究:ⅰ观察分歧生理条件下脑血流的变动, 了解氧及二氧化碳分压、血压改变对脑血流的影响;ⅱ观察各种心、脑血管病变、血液流体异常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各种脑血管药物的效;ⅲ利用TCD技术进行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为脑血管病人长期随访的无创性检测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t)拟 合 前 后 对 比
2000
1500
1000
5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图2
我们作出 p(t) 9920 .9e1.4953t 的图形,并将其与原始数据放在一起对比,由
图 2 可以认为 p(t) 确实是负指数曲线
p(t) Aet , ( A 9920 .9, 1.4953 )
由(2)及假设知,即 h(0) 0 ,解得
5.1 模型一:一般差分拟合法 将方程(2)离散化,记时间步长为T ,利用前差分公式得: hn 1 hn Khn kpn T
即
其中
hn 1 (1 KT )hn kTpn
hn h(t0 nT ) pn p(t0 nT )
(4)
用差分法求解,其截断误差为 o(T 2 ) ,显然大了一些,为了提高精度和准确 度,最直接的方法是由插值获得更多的结点,缩短步长,使截断误差减少。如用 三次样条插值法在每两个结点的中点进行插值,可使截断误差减少到原来的 1 ,
2.5
1500
2
1000
1.5
1
500 0.5
0
0
2
4
6
8
10
0
0
2
4
6
8
10
图1
通过对 Ln( p(t)) ~ t 的离散图的观察,去掉时刻 6 及以后的样本点,再利用最
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得
Ln( p(t)) 1.4953t 9.2024
由此可知
p(t) 9920 .9e1.4953t
2500
4 但仍然为 o(T 2 ) ,且继续缩短步长,计算量将成倍增加。 5.2 模型二:改进的差分拟合法
在这个算法中,我们注意方程(2)右端的线性项 Kh(t) ,因此两边同时乘
以 eKt (积分因子)后可得:
deKt h(t) kp(t)eKt dt
对方程(5)利用差分离散化,并整理得:
即:
eKT hn 1 hn kpn T
1.2 问题
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大脑局部血流量的方法如下:有受试者吸入含有某种放 射性同位素的气体,然后将探测器置于受试者头部某固定处,定时测量该处的放 射性记数率(简称记数率),同时测量他呼出气的计数率。
由于动脉血将肺部的放射性同位素传送至大脑,使脑部同位素增强,而脑血 流又将同位素带离,是同位素减少。实验证明由脑血流引起局部地区记数率下降 的速率与当时该处的记数率成正比。其比例系数反应该处的脑血流量,被称为脑 血流量系数,只要确定该系数即可推算出脑血流量。动脉血从肺输送同位素至大 脑引起脑部记数率上升的速率与当时呼出气的记数率成正比。若某受试者的测试 数据如附录一所示 根据以上题目所给的条件及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一:建立确定脑部血流系数的数学模型; 问题二:计算上述受试者的脑血流系数。
(即高阶无穷小项),得到
h(t) (k 0 ) A (et e(K 0 )t ) K0
k 0 A (et eK 0t ) A (et eK 0t )
K0
K0
Ak0[ teK 0t K0
et eK 0t (K0 )2
]
h~(t)
利用实际理论值和实测数据误差的平方和最小的原则来选取 和 ,即选取
(1) 肺动脉血将肺部的放射性同位素送至大脑,使脑部记数率增量 h1 ; (2) 脑血流将同位素带离,脑记数率下降减量 h2 ; (3) 放射性同位素自身有衰减引起记数率下降剑量为 h3 ,设其半衰期为
。
因此,由医学试验及假定有
dh1 kp(t) dt
dh2 Kh(t) dt
dh3 ln 2 h(t) dt
hn 1 eKT hn kTeKT pn
(5) (6)
此时截断误差为 o(eKTT 2 ) ,显然要比算法模型一误差小,同时若将(6)中
的 eKT 展开,即 eKT 1 KT o(T ) ,略去高阶无穷小,则得到:
hn 1 (1 KT )hn kTpn
这恰好是方程(4),由此可见利用积分因子后得到了一个比模型一精度要高的 一个算法模型。
2. 脑部计数率的上升只是由于肺将同位素通过血液循环输送至大脑,其上升速 率与当时呼出气体的计数率成正比。
3. 在实验开始瞬间,脑中无放射物,此时头部计数率为零。 4. 假设脑血流恒定,实验中不随人的意志的变化而变化。
5. 由与实验时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很大,所以不考虑同位素衰变对实 验的影响。
四、 符号说明
ht
表示 t 时刻的脑部计数率
pt
呼出气的记数率
k
脑血流量系数
脑部记数率上升的速率与当时呼出气体记
K
数率之比
肺动脉血将肺部的放射性同位素送至大脑,
h1
使脑部记数率增量
h2
脑血流将同位素带离,脑记数率下降减量
放射性同位素自身有衰减引起记数率 模型建立及求解
和 使
(h) n [h(ti) h~(ti)]2 i 1
最小。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得 和 后,校正 K0 和 k 0 得
K K0 k k0
将得到的新的参数 K 和 k 作为新的预测值,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校正,直到 和
足够小为止。 我们采用模型二的结果作为预测值,进行上述迭代程序得到的结论如下表所
本文在科学分析题目所提供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首先科学预测并拟合得出 呼出气记数率的变化近似于 9920.9e1.4953 ,然后由浅至深建立了以最先而成拟合 法为主的三个数学模型,三个模型联系紧密,都是在上一个模型的基础上精确化 得到的。
最后得到 ht 4201 .9531 e e 1.4953 0.503945 可获得较精确的脑部记数率上升
而
h(t) h1(t) h2(t) h3(t)
于是 即
dh dh1 dh2 dh3 dt dt dt dt
dh kp(t) Kh(t) ln 2 h(t)
dt
(1)
由于在测试时放射性同位素(如 133 Xe )的半衰期 一般很大,而测试时间
又很短(大约十几分钟),由此假定 ,于是式(1)变为:
示:
迭代次数 预测值 K 预测值 k
校正值
校正值
(h)
初始值 0.5000409 0.3538404
1
0.5000409 0.3538404 0.0800260 0.0009089 5.904148
2
0.5800669 0.3547493 -0.000667 0.000025 6.53778
3
0.503946 0.419889 1.302106 5.459106 6.53557
对于离散方程(4)或(6)可以通过联立不同时刻的方程组求得一系列 K 值, 但是由于在实际测量中存在随机误差,以及离散化的截断误差,使得这些 K 值不 尽相同。为了充分利用已测数据,我们利用最小二乘发拟合数据可得
hn 1 0.8825hn 0.0781pn
(7)
在这里我们取 t0 1,步长T 0.25,拟合得负相关系数 r 0.9999997,最大绝对 误差为 0.6931544。于是(7)与(4)式或(6)式比较可得参数 K 和 k 的值如下 表所示: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 A/B/C/D 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西安理工大学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何吉
2.
余蓉
3.
张苗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邹学文
日期: 2011 年 8 月 10 日
2011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 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 (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 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 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h(t) kA (et eKt ), K
(3)
此式从数学上来看并不复杂,但要利用此式求出参数 K 和 k 却并非易事,而
参数 K 则需要在测试中使用,因此我们的问题归结为:如何利用实际测量值和(2)
及 h(0) 0 去决定参数 K 和 k 。这类数学问题称为参数辨识问题。
三、 模型假设
1. 脑部计数率的下降只是由于脑血流将同位素带离脑部,其下降速率与头部计 数率成正比。
在各时刻的值作为原始数据,再用差分公式和最小二乘法求出 K~ 和 k~ ,将它们与
原假定值作比较,测试结果如下表 3:
表 3 测试结果
K
k
K~
k~
模型一
2
1
1.5675099
0.5930288
1
2
0.8833142
1.3511987
模型二
2
1
1.9895155
0.9751798
1
2
0.9980967
400
200
200
0
0
0
5
10
0
5
10
图 3 两模型对比图
5.3 模型三:线性迭代算法
如果设已给出 K 和 k 的预测值 K0 和 k 0 ,记 K K0 k k0
其中 和 称为 K 和 k 相对于 K0 和 k 0 的校正值(简称校正值),将它们代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