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中反应谱分析
midas反应谱分析步骤
E2反应谱分析步骤:一、质量转换1、将自重转化成质量(模型>结构类型),务必在此处进行自重的转化。
2、将带有质量块的荷载转化成质量(模型>质量>将荷载转化成质量)二、定义弹塑性材料本构1、在“设计>RC设计> RC设计参数/材料”中,选择08抗震细则,为后期提供普通钢筋的双向箍筋定义。
说明:新版本中mander本构如果在模型中已经对截面配筋的话,程序就可以根据材料和截面自动生成相应的约束混凝土本构,为了实现程序的强大功能,所以在定义混凝土本构前,先选择相应的规范和对相应的截面进行配筋设计,操作流程见下图:2、在“设计>RC设计> RC设计截面钢筋”中,定义墩柱的普通钢筋3、在“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弹塑性材料特性”中,定义材料本构。
本构定义说明:进行mander混凝土的本构定义,分别定义素混凝土本构和矩形截面约束本构。
流程见下图。
被红线框住的地方记得要修改下,因为在中国混凝土标号采用的是立方体,而韩国、日本等用的是圆柱体标号,所以之间存在换算关系,我给的是0.85倍的关系。
在抗震中用的是圆柱体标号。
三、定义反应谱荷载工况1、在“分析>特征值分析”中进行定义(模态分析或者振型分析)说明:做地震响应分析时,采用Ritz向量法,直接求取被激活的有效振型,保证定义方向的振型参与质量系数之和不小于90%。
2、反应谱函数定义在“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函数”中定义。
A、水平向反应谱函数定义B、竖向反应谱函数定义4、反应谱荷载工况定义5、在“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荷载工况”中,分别进行EX、EY、EZ三个方向地震响应荷载工况的定义。
四、若要考虑P-delta效应的话,需定义P-delta分析。
在“分析>P-delta分析控制”中定义。
五、点击“运行按钮”或者按键盘F5键,进行分析。
六、在“结果>荷载组合”中,进行混凝土的荷载组合。
MIDAS反应谱分析后处理
2.3 实例分析
二、反应谱分析方法及操作实例
二、反应谱分析方法及操作实例
二、反应谱分析方法及操作实例
二、反应谱分析方法及操作实例
二、反应谱分析方法及操作实例
二、反应谱分析方法及操作实例
总结: (1)反应谱分析实际上是一种拟动力分析方法。将结构在动力荷载下的
复杂响应情况,分解为各阶振型独立的分项响应情况。 (2)地震效应通过设计规范提供的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制定的设计反应谱
二、反应谱分析方法及操作实例
3.3多重Ritz向量法(求解的是一般矩阵特征值问题)
多重Ritz向量法认可结构动态响应是空间荷载分布的函数,考虑动力荷载的空间分布(当定义 了初始向量后,第一个向量块的静态响应就来源于该初始荷载向量),可以避免漏掉可能激起的 振型和引入不可能激起的振型,能够显著提高计算效率。
3civil程序计算振型的三种方法二反应谱分析方法及操作实例31子空间迭代法wilson著作结构静力与动力分析子空间迭代法是假设r个起始向量采用移频法通过特征值的移动和已收敛的特征向量的移出使r保持在较小的数值从而显著提高计算效率和改进收敛速度同时进行迭代通过求解减缩广义特征值问题以求得矩阵的前pr个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二、反应谱分析方法及操作实例 衍生问题: 1.谱函数中的周期如何求得? 2.结构的振型如何求求得?
Ku=P=
结构的振型
周期对应振型 加速度峰值
二、反应谱分析方法及操作实例 2.结构各振型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二、反应谱分析方法及操作实例
2.1 振型参与系数
Ku=P=
二、反应谱分析及RC柱抗震设计
重要结论: 1.振型是根据无阻尼自由振动方程求出。 2.振型向量的绝对值是没有意义的。 3.有限元分析程序中振型为对质量归一化后的振型向量。
midas反应谱法的抗震验算实例及概率Pusnover法—牛亚运
(1)、RC设计参数/材料
midas桥梁抗震验算
• (2)、RC截面设计配筋
midas桥梁抗震验算
• (3)、钢筋硂抗震设计构件类型
midas桥梁抗震验算
• (4)、定义三种弹塑性材料特性
midas桥梁抗震验算
概率Pushover法
• 三、时程分析法 1、优缺点:
(1)动力弹塑性分析法 (2)理论上最精确 (3)计算量大,一般用于重要结构或超高层结构反 应谱法的补充计算分析 (4)未考虑地震动时程记录的随机性,计算结果较 大依赖于地震时程曲线的选取
概率Pushover法
• 2、地震动的选取(峰值、频谱、持时全面 考虑)
(1)拟建场地实际强震记录 (2)典型的强震记录 (3)人工模拟的地震波 3、计算模型 (1)层模型(各层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无穷大) (2)杆模型(梁柱基本单元,质量集中于节点) (3)有限元模型(杆元、板元、体元、索元,复杂 结构)
概率Pushover法
• 四、pushover法(静力弹塑性分析法)
概率Pushover法
• pushover法的两个基本假设:
(1)结构的响应与某一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相关,及 结构的响应仅与第一振型控制 (2)整个地震反应中,结构的形状向量保持不变 注:没有理论依据,但是对于反应主要由第一振型 控制的结构,能够较准确、简便的评估结构的抗震 性能
概率Pushover法
阶段性学习报告
midas civil桥梁反应谱法抗震验算/ 概率Pushovr分析方法学习
牛亚运
midas桥梁抗震验算
• 一、前处理 • 1、建模:
• 节点--单元--定义材料--
midas反应谱法的抗震验算实例及概率Pusnover法—牛亚运
midas桥梁抗震验算
• (11)、E2地震(弹性)作用下抗震验算
midas桥梁抗震验算
• (12)E2地震(弹塑性)墩顶位移
midas桥梁抗震验算
• (13)E2地震(弹塑性)抗剪强度验算
概率Pushover法
• 现行规范结构抗震设计三大方法:
• • • • 一、底部剪力法 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三、时程分析法 “四”、pushover法(写入美国的ATC-40及其他 国家抗震规范)
、D为地震作用模型化时的不确定因子 、G为结构总的重力荷载,变异系数0.1 、β 为放大系数,不确定性来源于地面运动的随机过程 确定烈度下地震作用的概率分布:
概率Pushover法
(2)结构抗力的随机化
pushover分析可以得到在某种侧向力分布作用下结 构体系的抗力曲线,即Vb—un曲线,没有考虑结构 本身的随机性,抗力曲线是唯一的。
(4)累加各个加载阶段的力和变形,就可以获得所有构件 在所有加载阶段的总内力和总变形。不断重复步骤(3)直到结 构的侧向位移达到预定的目标位移,或者结构中出现的塑性 铰过多成为机构。
概率Pushover法
• 利用pushover曲线的能力谱法:
(1)用单调增加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计算 结果的基地剪力—顶点位移曲线(pushover曲线) (2)建立能力谱曲线,将pushover曲线转化为谱加速度— 谱位移曲线,及能力谱曲线
求解各阶振型对应的等效地震作用来计算多自由度体系的地震作用效应
基本原理:利用单自由度体系设计的加速度反应谱和振型分解的原理
分析步骤:
(1)模态分析(频率、周期、振型参与系数) (2)反应谱分析(地震影响系数α、Fji=αjγjjimjg) (3)振型组合(ABS法、SRSS法、CQC法)
MIDAS软件常见提问与解答
1、>动力分析反应谱分析时是要将自重转化为质量的>但稳定分析要不要将自重转化为质量?>稳定分析要用到质量矩阵吗?屈曲分析不需要质量矩阵,所以稳定分析不需要将荷载转化为质量。
前面所述是猜想您的模型中有动力或反应谱分析控制数据而没有删除所致。
2、>我用板单元建了一个单箱四室的连续梁模型。
加自重及二期恒载的时候,是可以从结果->分析结果表格里得到每个单元每个节点内力值的,但是我把移动荷载和支座沉降的却不能得到,在结果->内力->板单元内力里可以看到节点的平均值,但是表格里的值却都是0,不知道为什么?表格里目前提供每延米长的内力,请在表格中查看内力(单位长度)。
另外,因为该功能输出的均为最大值(或最小值),您不能将他们累加而得截面内力。
由局部方向内力的合力功能获得截面内力时,需要将移动荷载转换为静力荷载。
即先求出不利位臵,然后乘以冲击系数后进行加载。
在单箱四室的板单元模型中,由局部方向内力的合力功能获得截面内力时,要注意选取的点应为各端点(上部外挑翼缘端点和底板端点),注意查看是否选择了所有需要选择的截面。
3、>1 做一座钢管拱桥的稳定分析,为柔性吊杆,用索单元模拟,结果系统提示索单元> 不能用于稳定分析,该怎么模拟好?>2 另外,系统提示移动荷载分析不能与稳定分析同时进行,也就是说我只能手动> 加载汽车车队等活载,如果桥跨大,而车道又多的话,手动加载很费力,不知道有没有方便点的方法?>3 还有,做稳定分析时,要把自重转化到xyz三个方向吗,如果是的话,可以说一下原因吗,别的软件好象没有这一说法的?1.索单元不能做稳定分析,需要将索单元转换为桁架单元。
2.稳定分析是针对某一种荷载工况或荷载组合的,属于静力分析的范畴。
移动荷载是一种动态荷载,荷载的位臵是变化的,也就是说每个加载位臵的稳定安全系数是不同的。
所以移动荷载的稳定分析只能依靠用户手动决定移动荷载的位臵,并针对该位臵的荷载做稳定分析。
Midas各力和组合的解释(包括钢束一次二次)
Midas各力和组合的解释提示:在施工阶段分析后,程序会自动生成一个Postcs阶段以及下列荷载工况。
Postcs阶段的模型和边界为在施工阶段分析控制对话框中定义的“最终施工阶段”的模型,荷载为该最终施工阶段上的荷载和在“基本”阶段上定义的没有定义为“施工阶段荷载”类型的所有其他荷载。
恒荷载(CS):除预应力、收缩和徐变之外,在各施工阶段激活和钝化的所有荷载均保存在该工况下。
施工荷载(CS):当要查看恒荷载(CS)中的某个荷载的效应时,可在施工阶段分析控制对话框中的“从施工阶段分析结果的CS:恒荷载工况中分离出荷载工况(CS:施工荷载)”中将该工况分离出来,分离出的工况效应将保存在施工荷载(CS)工况中。
钢束一次(CS):钢束张拉力对截面形心的内力引起的效应。
反力:无。
位移:钢束预应力引起的位移(用计算的等效荷载考虑支座约束计算的实际位移)内力:用钢束预应力等效荷载的大小和位置计算的内力(与约束和刚度无关)应力:用钢束一次内力计算的应力钢束二次(CS):超静定结构引起的钢束二次效应(次内力引起的效应)。
反力:用钢束预应力等效荷载计算的反力位移:无。
内力:因超静定引起的钢束预应力等效荷载的内力(用预应力等效节点荷载考虑约束和刚度后计算的内力减去钢束一次内力得到的内力)应力: 由钢束二次内力计算得到的应力徐变一次(CS): 引起徐变变形的内力效应。
徐变一次和二次是MIDAS程序内部为了计算方便创造的名称。
反力: 无意义。
位移: 徐变引起的位移(使用徐变一次内力计算的位移)内力: 引起计算得到的徐变所需的内力(无实际意义--- 计算徐变一次位移用)应力: 使用徐变一次内力计算的应力(无实际意义)徐变二次(CS):徐变变形引起的实际徐变内力效应。
反力: 徐变二次内力引起的反力内力: 徐变引起的实际内力应力: 使用徐变二次内力计算得到的应力收缩一次(CS): 引起收缩变形的内力效应。
收缩一次和二次是MIDAS程序内部为了计算方便创造的名称。
midas反应谱法的抗震验算实例及概率Pusnover法—牛亚运只是课件
(1)层模型(各层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无穷大) (2)杆模型(梁柱基本单元,质量集中于节点) (3)有限元模型(杆元、板元、体元、索元,复杂 结构)
概率Pushover法
• 四、pushover法(静力弹塑性分析法)
• pushover分析是结构分析模型在一个沿结构高度为某种规 定分布形式且逐渐增加的侧向力或侧向位移作用下,采用 荷载控制或位移控制的方式,在加载过程中根据构件屈服 程度不断调整结构刚度矩阵,直至结构模型控制点达到目 标位移或结构倾覆为止,得到结构的基底剪力—顶点位移 能力谱曲线。
•
借助地震需求谱,近似得到结构在预期地震作用下的
抗震性能状态,由此实现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
概率Pushover法
•pushover法的两个基本假设:
(1)结构的响应与某一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相关,及 结构的响应仅与第一振型控制
(2)整个地震反应中,结构的形状向量保持不变 注:没有理论依据,但是对于反应主要由第一振型 控制的结构,能够较准确、简便的评估结构的抗震 性能
结构进入塑性阶段后,结构的固 有粘滞阻尼及滞回阻尼会导致产 生耗能的作用,因此需要对需求 谱进行折减
Pushover曲线
能力谱曲线 (Sdt,sat)
顶点位移Dt
能力谱位移S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概率Pushover法
(3)建立需求谱曲线
通过将典型(阻尼比为5%)加速度Sa反应谱与位移Sd反应 谱画在同一坐标系上,得到Sa和Sd之间的关系曲线,及需求 谱
概率Pushover法
(4)性能点的确定
将能力谱与需求谱画在同一坐标中,两曲线的交点称为性能 点,性能点所对应的位移即为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在该地震作 用下的谱位移,将谱位移转化为原结构的顶点位移,根据该 位移在原结构Vb—un曲线的位置,即可确定结构在该地震作 用下的塑性铰分布、杆端截面曲率、总侧移及层间位移等, 检验结构的抗震能力
(整理)运用midas_Building进行超限分析基本流程指导书
运用midas Building进行超限分析基本流程指 * 导 * 书初稿:王明校对:李法冰审核:卫江华审定:陈德良(2012.12版)目录1 运用midas进行超限分析基本流程简介 (3)2 反应谱分析、设计基本流程及要点 (4)2.1 概述 (4)2.2 基本流程 (4)2.3 反应谱分析要点及注意事项 (5)3 弹性时程分析基本流程及要点 (10)3.1 概述 (10)3.2 基本操作及要点 (10)4 静力/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基本流程及要点 (15)4.1 概述 (15)4.2弹塑性分析基本流程 (16)4.3静力弹塑性分析要点 (16)4.4动力弹塑性分析要点 (20)5 相关补充分析与计算 (21)5.1 温差工况分析 (21)5.2 楼板详细分析 (23)5.3 转换结构分析 (24)5.4 舒适度分析 (25)5.5 工程量统计 (26)6 主要附件一览表 (29)7 主要参考文献 (30)1 运用midas 进行超限分析基本流程简介midas building/Gen 在超限分析流程中应用的主要环节可见如下示意图1.1。
图1.1 超限分析基本流程示意图注:1.图中黄色框选内容为可运用midas Building/Gen 进行分析主要内容。
或大震2 反应谱分析、设计基本流程及要点2.1 概述反应谱分析是抗震设计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反应谱分析中需要定义设计反应谱、振型组合方法、地震作用方向等数据。
设计规范一般考虑地震强度和远近的影响、建筑的重要性等综合因素提供了设计反应谱函数。
2.2 基本流程图2.2.1 运用midas Building 进行反应谱分析基本流程图注:1. 实际工程中基本以PKPM 导入为主,已进行过的数十个分析显示:模型中构件与荷载能够完全准确导入,但所有参数需要重新定义,具体导入过程详见[附件一]。
若导入ETABS 模型,出错较多,可尝试通过广厦或盈建科二次转换;2. 若仅进行反应谱阶段分析,则无需进行设计(浪费时间);3. 本过程参数调整阶段基本流程见下图2.2.2。
midas中反应谱分析
反应谱分析首先就是建立静力模型,要注意边界条件的设置与桩基础的模拟。
在进行反应谱分析之前要计算模型的振型:首先在结构类型中将模型定义为3D的,勾选将自重转化为质量,操作如图同时还要将外荷载转化为质量(自重不必要转化)。
在分析里选择特征值分析,运行后在结果---振型中查瞧周期与振型。
点击自振模态后面的省略号可以查瞧周期与振型的表格算完振型后就可以加反应谱荷载了,在荷载----地震作用添加反应谱函数点击设计反应谱规范选择下图所选的桥梁规范根据勘探资料与设计要求输入数据(在验算E2作用时别忘了修改此处的选项)采用无量纲加速度的单位就是g。
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然后进行反应谱荷载工况的设置,分为顺桥向与横桥向,具体参数见下图前面两个途中在模态组合控制中要选择CQC,到此反应谱前处理的设置已经完成,运行分析后可以在下图中查瞧反应谱的分析结果。
前处理最后要在结果中进行荷载组合,选择自动生成。
规范要选择下图规范(此处所选择的规范要与后面设计所选择的规范相同。
若在设计运行中出现没有生成设计数据,说明这个地方没有进行荷载组合)接下来就就是对模型进行后处理验算,点击设计,在进行RC设计之前要选择城市桥梁规范,这个规范与前面荷载组合所选择的规范就是一致的。
接下来就就是进行RC设计,首先进行材料参数的设置,这里验算的地震作用要与前面的生成设计反应谱中所选择的一致,材料的设置见下图,需要注意的就是设置完成后别忘了点击编辑,否则就没有设置成功。
接下来就就是设计截面的配筋,根据设计图纸将墩柱截面的钢筋输入即可。
这个地方要注意下,civil程序默认只有竖直的单元才进行RC 验算,如果在截面列表中未出现截面说明有水平的单元与竖直的单元共用一种截面。
截面钢筋设置好以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钢筋混凝土抗震设计构件类型的设置。
在进行设置之前需要定义弯矩--曲率曲线,首先定义弹塑性材料特性,有钢材,约束混凝土,无约束混凝土。
钢材的参数详见下图,无约束混凝土与约束混凝土的强度要进行换算,乘上0、85的系数,换算后的参数详见下图。
Midas各力和组合的解释(包括钢束一次二次)
Midas各力和组合的解释(包括钢束一次二次)Midas各力与组合得解释(帮助“01荷载组合”里截取)提示:在施工阶段分析后,程序会自动生成一个Postcs阶段以及下列荷载工况。
Postcs阶段得模型与边界为在施工阶段分析控制对话框中定义得“最终施工阶段”得模型,荷载为该最终施工阶段上得荷载与在“基本”阶段上定义得没有定义为“施工阶段荷载”类型得所有其她荷载。
恒荷载(CS): 除预应力、收缩与徐变之外,在各施工阶段激活与钝化得所有荷载均保存在该工况下。
施工荷载(CS):当要查瞧恒荷载(CS)中得某个荷载得效应时,可在施工阶段分析控制对话框中得“从施工阶段分析结果得CS:恒荷载工况中分离出荷载工况(CS:施工荷载)”中将该工况分离出来,分离出得工况效应将保存在施工荷载(CS)工况中。
钢束一次(CS):钢束张拉力对截面形心得内力引起得效应。
反力: 无。
位移: 钢束预应力引起得位移(用计算得等效荷载考虑支座约束计算得实际位移)内力: 用钢束预应力等效荷载得大小与位置计算得内力(与约束与刚度无关)应力: 用钢束一次内力计算得应力钢束二次(CS):超静定结构引起得钢束二次效应(次内力引起得效应)。
反力: 用钢束预应力等效荷载计算得反力位移: 无。
内力: 因超静定引起得钢束预应力等效荷载得内力(用预应力等效节点荷载考虑约束与刚度后计算得内力减去钢束一次内力得到得内力)应力: 由钢束二次内力计算得到得应力徐变一次(CS):引起徐变变形得内力效应。
徐变一次与二次就是MIDAS程序内部为了计算方便创造得名称。
反力: 无意义。
位移: 徐变引起得位移(使用徐变一次内力计算得位移)内力:引起计算得到得徐变所需得内力(无实际意义---计算徐变一次位移用)应力: 使用徐变一次内力计算得应力(无实际意义)徐变二次(CS):徐变变形引起得实际徐变内力效应。
反力: 徐变二次内力引起得反力内力:徐变引起得实际内力应力:使用徐变二次内力计算得到得应力收缩一次(CS):引起收缩变形得内力效应。
Midas组合结构分析
例题 组合结构分析例题组合结构分析2 例题5. 组合结构分析概要此例题介绍使用MIDAS/Gen 的反应谱分析功能来进行组合结构分析的方法。
此例题的步骤如下:1.简要2.建立混凝土框架模型3.建立网壳模型4.合并数据文件5.设定边界条件6.定义组阻尼比7.定义荷载8.输入反应谱数据9.定义结构类型10.定义质量11.运行分析12.荷载组合13.查看结果14.设计验算例题 组合结构分析31.简要本例题介绍使用MIDAS/Gen 进行组合结构反应谱分析,采用了合并数据文件的建模方法,并使用组阻尼比计算真实的振型阻尼比。
例题模型是一个混凝土框架—网壳组合结构。
(该例题数据仅供参考) 基本数据如下:混凝土框架:¾ 柱: 400x400 ¾ 主梁: 200x400 ¾ 次梁: 150x300 ¾ 混凝土: C30¾ 层高: 4.0m 层数:1 网壳:¾ 上弦: P 165.2x4.5 ¾ 下弦: P 139.8x4.5 ¾ 腹杆: P 76.3x3.2 ¾ 设防烈度:7º(0.10g) ¾ 场地: Ⅱ类图1. 分析模型例题组合结构分析4尺寸示意如下:图2. 混凝土框架平面示意图3. 网壳立面示意图4. 整体平面示意例题 组合结构分析52.建立混凝土框架模型参考Gen 用户培训例题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模部分,建立混凝土框架模型,文件保存为“混凝土.mgb”。
图5. 混凝土框架模型例题组合结构分析6 3.建立网壳参考Gen语音资料——网壳建模,建立网壳模型,文件保存为“网壳.mgb”。
图6. 网壳模型例题 组合结构分析74.合并数据文件1 主菜单选择 模型>节点>建立坐标中输入“0,0,0”,适用。
图7. 网壳模型原点处建立节点2 主菜单选择 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点击全部选中,在“移动/复制单元”对话框中,鼠标点击“dx,dy,dz”,在模型中利用鼠标将网架左下角点指向原点(0,0,0),适用。
midas抗震设计-反应谱分析报告
迈达斯技术目录简要 (1)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 (2)定义材料 (2)定义截面 (3)建立结构模型 (4)主梁及横向联系梁模型 (4)输入横向联系梁 (5)输入桥墩 (5)刚性连接 (7)建立桥墩和系梁 (9)输入边界条件 (10)输入支座的边界条件 (10)刚性连接 (11)输入横向联系梁的梁端刚域 (12)输入桥台的边界条件 (13)输入二期恒载 (15)输入质量 (16)输入反应谱数据 (18)输入反应谱函数 (18)输入反应谱荷载工况 (19)运行结构分析 (20)查看结果 (21)荷载组合 (21)查看振型形状和频率 (22)查看桥墩的支座反力 (25)简要本例题介绍使用MIDAS/CIVIL的反应谱分析功能来进行抗震设计的方法。
例题模型使用的是简化了的钢箱型桥梁模型,由主梁、横向联系梁和桥墩构成。
桥台部分由于刚度很大,不另外建立模型只输入边界条件;基础部分假设完全固定,也只按边界条件来定义。
下面是桥梁的一些基本数据。
跨径:45 m + 50 m + 45 m = 140 m桥宽:11.4 m主梁形式:钢箱梁钢材:GB(S) Grade3(主梁)混凝土:GB_Civil(RC) 30(桥墩)[单位:mm]图1. 桥梁剖面图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开新文件(新项目),以‘Response.mcb’为名保存( 保存)。
文件 / 新项目t文件 / 保存 ( Response )将单位体系设定为kN(力), m(长度)。
工具 / 单位体系长度>m ; 力>kN定义材料分别输入主梁和桥墩的材料数据。
模型 / 材料和截面特性 / 材料材料号 (1) ; 类型>S钢材规>GB(S) ; 数据库>Grade3材料号 (2) ; 类型> 混凝土规>GB-Civil(RC) ; 数据库>30图2. 定义材料定义截面使用用户定义来输入主梁、横向联系梁以及桥墩的截面数据。
基于Midas Civil的反应谱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工程简介
朝阳河大桥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是 32+48+32 的三跨预应力混凝土 连续梁桥,梁体为单箱单室,斜腹板,变高度,变截面结构。本为沪昆高铁客运 专线的铁路桥梁,本次以其为例题,视其为高速公路桥梁分析。
朝阳河大桥 Midas 模型
依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确定其为 B 类桥梁,新化县的分区特征周 期为 0.35s,施工地点现场土质为中软土,土层剪切波速为 250≤Vs≤140,从而 确定场地类型为 II,由《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中可知新化地区的加速 度峰值为 0.10g,即设防烈度为 7 度。其它相关参数拟定详见例题。
涉及的部分参数: EPA:水平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Smax:水平设计加速度反应谱最大值 SRSS:平方知开平方 ABS:绝对值和
0,建立桥梁模型 依次定义材料和截面,建立结构组,施加边界条件,布置预应力钢束并张
拉….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midas NFX操作例题
Response Spectrum Analysis(响应谱分析)抗震设计反应谱抗震设计是预测地震发生的情况并通过预测使地震的危害最小化.地震响应分析分为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是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一组具有相同阻尼、不同自振周期的单质点体系,在某一地震动时程作用下的最大反应,为该地震动的反应谱。
反应谱分为加速度反应谱、速度反应谱和位移反应谱.多自由端结构承受地震时获取各个固有周期的最大响应后,将其连起来就可以求出响应谱.设计反应谱设计反应谱是根据地震荷载的规范要求来考虑的,地震对应的反应谱是随着振动周期的变化简化成直线形态. 因为地震载荷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只代表过去发生的地震载荷.<反应谱><设置反应谱–UBC 97>反应谱函数频谱的各种数据标准加速度: 由于重力加速度产生的加速度反应谱加速度: 加速度反应谱速度: 速度反应谱位移: 位移反应谱缩放比例因子: 输入普数据的增减系数最大值: 根据输入最大加速度的值缩放反应加速度阻尼比-输入反应谱数据适用的阻尼比-初始值: 0.05设计反应谱Korea: 韩国, 公路桥梁规范Japan: 日本, 建筑载荷指引和说明China (JTJ): 中国, 道路建设抗震设计规范KBC (2005): 韩国, 建筑结构设计标准2005KBC (2009): 韩国, 建筑结构设计标准2009IBC 2000 (ASCE7-98): 美国, InternationalBuilding Code 2000UBC (1997): 美国, UBC 97 标准EURO (2004): 欧洲, 抗震设计规范响应谱分析选项模态分析-响应谱分析前一定要进行模态分析-计算的模态个数要充分满足响应谱的频率模态组合法✓CQC (Complete Quadratic Combination)✓ABS (Summation of the Absolute Value)✓SRSS (Square Root of the Summation of the Squares)✓NRL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TENP (Ten Percent method)1) SRSS是最常用的,但是当对于2个以上主要模型来说振动数相似且谱过小评价情况下用CQC更好.2) 与SRSS相比ABS 具有夸大评价的倾向Step 00响应谱分析(直接法)-单位: N, mm-几何模型: Steel Frame.nfx边界条件与载荷条件-固定-China(JTJ004-89)-X 谱, Y 谱查看结果-位移响应谱分析-铁架概要概要Step00해석개요利用midas NFX软件学习和练习基本的响应谱分析-响应谱分析在一般工程上运用于防震分析。
阻尼比
图 4 定义振型组合方法 结果->分析结果表格->层->层剪重比(反应谱分析) 结果->位移->位移等值线 ������ =0.05,0.1 及 0.2 时:基底剪力与位移值均相同,参见下表及下图。
楼层剪力 层 1F 反应谱 RX(RS) X(kN) 28.05 Y(kN) 23.49 X(kN)
根据阻尼比修改反应谱: 当仅选择一个设计反应谱时,计算各振型地震作用时可应用下 面的修正公式。 1.5 CD = + 0.5(ζ 为阻尼比) 40ζ + 1 说明: 1. 当选择多个设计反应谱时,不能应用修正公式。因为反应谱之间要根据阻尼比进行 内插。阻尼比不能超出反应谱阻尼比的上限和下限。 2. 在模态组合方法中选择了 CQC 方法时, 由于 CQC 组合公式中已经考虑了阻尼比的影 响 ,因而不必采用修正公式。
, (由于 Gen 中还未加入新规范,所以该处采用
了旧规范中公式) 。反应谱的最大值为������2 ������������������������ ,可见������ < 0.05时,阻尼调整系数������2 >1; 同时 阻尼比越大,阻尼调整系数越小,因而地震荷载越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阻尼比越大, 对反应谱的折减就越多。 2. 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函数
Cn 2 hn K
i
n
式中: Cn —— 第 n 个单元的阻尼矩阵; Kn —— 第 n 个单元的刚度矩阵; hn —— 第 n 个单元的阻尼比。 基于上述假定单元的耗能和应变能可按下式计算:
i ,n 2 hn i ,n K n i ,n E D i , n u i ,n C n u
N N
midas抗震设计-反应谱分析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目录简要 (1)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 (2)定义材料 (2)定义截面 (3)建立结构模型 (4)主梁及横向联系梁模型 (4)输入横向联系梁 (5)输入桥墩 (5)刚性连接 (7)建立桥墩和系梁 (9)输入边界条件 (10)输入支座的边界条件 (10)刚性连接 (11)输入横向联系梁的梁端刚域 (12)输入桥台的边界条件 (13)输入二期恒载 (14)输入质量 (15)输入反应谱数据 (17)输入反应谱函数 (17)输入反应谱荷载工况 (18)运行结构分析 (19)查看结果 (20)荷载组合 (20)查看振型形状和频率 (21)查看桥墩的支座反力 (24)简要本例题介绍使用MIDAS/CIVIL的反应谱分析功能来进行抗震设计的方法。
例题模型使用的是简化了的钢箱型桥梁模型,由主梁、横向联系梁和桥墩构成。
桥台部分由于刚度很大,不另外建立模型只输入边界条件;基础部分假设完全固定,也只按边界条件来定义。
下面是桥梁的一些基本数据。
跨径:45 m + 50 m + 45 m = 140 m桥宽:11.4 m主梁形式:钢箱梁钢材:GB(S) Grade3(主梁)混凝土:GB_Civil(RC) 30(桥墩)[单位:mm]图1. 桥梁剖面图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开新文件(新项目),以‘Response.mcb’为名保存(保存)。
文件/ 新项目t文件/ 保存( Response )将单位体系设定为kN(力), m(长度)。
工具/ 单位体系长度>m; 力>kN ↵定义材料分别输入主梁和桥墩的材料数据。
模型/ 材料和截面特性/ 材料材料号(1); 类型>S钢材规范>GB(S); 数据库>Grade3 ↵材料号(2); 类型>混凝土规范>GB-Civil(RC); 数据库>30 ↵图2. 定义材料定义截面使用用户定义来输入主梁、横向联系梁以及桥墩的截面数据。
MIDASGen软件常见问题与解答3
四、查看结果问:在荷载组合中,“一般”有两个包络,而“混凝土设计”和“钢结构设计”中不能自动生成包络,“一般”与“混凝土设计”和“钢结构设计”是何关系?答:荷载组合中的“混凝土设计”、“钢结构设计”、“SRC设计”是为设计准备的。
设计中使用的荷载组合并不一定是内力最大值。
所以设计中使用的荷载组合需要一一进行设计后才能知道。
程序在输出的计算书中列出了设计中使用的荷载组合(这部分由程序内部一一计算),简单的说“一般”中的包络是内力包络,而各分项中的包络需要的是配筋包络。
该部分由程序一一计算后在计算书中输出。
问:考虑双向地震作用时,在设计组合里面只有“钝化”,无法选择“激活”,程序在设计时候是否考虑的了双向地震作用?答:程序在设计时候是考虑的了双向地震作用的。
问:用MIDAS的非线性分析的弧长法来计算结构的极限荷载,请问如何画出荷载位移曲线,如何查看极限荷载相对于施加荷载的比值?答:在“结果/阶段步骤时程图表”中查看。
问:结构自振周期很长是什么原因?答:结构周期很长的原因可能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模型中有自由结点或结点没有分割单元2、模型中的墙单元子类型为“膜”,应该改为“板”3、如果与其它程序分析的周期不一致,注意检查质量是否一样、个别构件刚度是否人为调整了。
问:反应谱分析时开始我们设定地震力作用方向,在计算结束后能否提供最不利地震力作用方向,PKPM能提供。
答:MIDAS现在不能提供,但可按照PKPM提供的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
问:反应谱分析荷载组合时为什么产生(RS,ES)两种工况,各表示什么意思?答:在使用反应谱分析的时候,RS:是指反应谱荷载工况;ES在勾选了“偶然偏心”的时候才生成,单独给出偶然偏心带来的地震作用。
在使用“荷载/横向荷载/静力地震作用”(即底部剪力法)时ES指的是静力地震荷载工况。
问:考虑偶然偏心后结构整体分析结果怎么看?荷载工况EX(ES)、EX(RS)是什么意思?答:看层间位移及层间位移角时,应该选择无偏心地震作用工况,即EX(RS)和EY(RS);看层间位移比,即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比时,应该选择偶然偏心与无偏心地震作用工况组合的结果,即EX(RS)±EX(ES)和EY(RS)±EY(ES),偶然偏心地震作用工况即EX(ES)和EY(ES)。
midas抗震设计-反应谱分析
midas抗震设计-反应谱分析反应谱分析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简要本例题介绍使用MIDAS/CIVIL的反应谱分析功能来进行抗震设计的方法。
例题模型使用的是简化了的钢箱型桥梁模型,由主梁、横向联系梁和桥墩构成。
桥台部分由于刚度很大,不另外建立模型只输入边界条件;基础部分假设完全固定,也只按边界条件来定义。
下面是桥梁的一些基本数据。
跨径:45 m + 50 m + 45 m = 1 40 m桥宽:11.4 m主梁形式:钢箱梁钢材:GB(S) Grade3(主梁)混凝土:GB_Civil(RC) 30(桥墩)图1. 桥梁剖面图[单位:mm]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开新文件(新项目),以‘Response.mcb’为名保存(保存)。
文件/ 新项目t文件/ 保存( Response )将单位体系设定为kN(力), m(长度)。
工具/ 单位体系长度>m; 力>kN ↵定义材料分别输入主梁和桥墩的材料数据。
模型/ 材料和截面特性/ 材料材料号(1); 类型>S钢材规范>GB(S); 数据库>Grade3 ↵材料号(2); 类型>混凝土规范>GB-Civil(RC); 数据库>30 ↵图2. 定义材料定义截面使用用户定义来输入主梁、横向联系梁以及桥墩的截面数据。
主 梁: 箱型截面 2000×2500×12×16/18横向联系梁: 工字型截面 1500×300×12×12/12柱 帽: 实腹长方形截面 1.5×1.5桥 墩: 实腹圆形截面 1.5主梁与桥墩连接的支座部分使用弹性连接(Elastic Link)来模拟。
模型 / 材料和截面特性 / 截面数据库/用户名称 (Girder) ; 截面形状>箱型截面 ; 用户 偏心>中-中心H ( 2 ) ; B ( 2.5 ) ; tw ( 0.012 )tf1 ( 0.016 ) ; C ( 2.3 ) ; tf2 ( 0.018 )名称 (Cross) ; 截面形状>工型截面 ; 用户偏心>中-中心H ( 1.5 ) ; B ( 0.3 ) ; tw ( 0.012 ) ; tf1 ( 0.012 )名称( Coping ) ; 截面形状>实腹长方形截面偏心>中-中心 用户 ; H ( 1.5 ) ; B ( 1.5 ) ↵名称 ( Column ) ; 截面形状>实腹圆形截面用户 ; D ( 1.5 ) ↵输入截面尺寸时,若只输入tf1,不输入tf2,则tf2与tf1相同。
midas gen -组合结构分析
例题组合结构分析2例题. 组合结构分析14.设计验算例题 组合结构分析31.简要本例题介绍使用MIDAS/Gen 进行组合结构反应谱分析,采用了合并数据文件的建模方法,并使用组阻尼比计算真实的振型阻尼比。
例题模型是一个混凝土框架—网壳组合结构。
(该例题数据仅供参考)基本数据如下: 混凝土框架:柱: 400x400 主梁: 200x400 次梁: 150x300 混凝土: C30层高: 4.0m 层数:1网壳:上弦: P 165.2x4.5 下弦: P 139.8x4.5 腹杆: P 76.3x3.2 设防烈度:7º(0.10g ) 场地: Ⅱ类图1 分析模型例题组合结构分析4 尺寸示意如下:图4 整体平面示意例题 组合结构分析52.建立混凝土框架模型参考Gen 用户培训例题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模部分,建立混凝土框架模型,文件保存为“混凝土.mgb ”。
图5 混凝土框架模型例题组合结构分析6 3.建立网壳参考Gen语音资料——网壳建模,建立网壳模型,文件保存为“网壳.mgb”。
图6 网壳模型例题 组合结构分析74.合并数据文件1 主菜单选择 模型>节点>建立坐标中输入“0,0,0”,适用。
图7 网壳模型原点处建立节点2 主菜单选择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点击全部选中,在“移动/复制单元”对话框中,鼠标点击“dx ,dy ,dz ”,在模型中利用鼠标将网架左下角点指向原点(0,0,0),适用。
注: 该步骤是为了在混凝土模型中合并网壳模型时, 能方便寻找到插入原点。
例题组合结构分析8点。
(0,0)例题 组合结构分析9图9 合并数据文件注:例题组合结构分析10 5.设定边界条件主菜单选择模型>边界条件>一般支撑利用选择底部节点,固结约束。
图11 定义边界时选择边界组例题 组合结构分析116.定义组阻尼比主菜单选择 模型>材料与截面数据>组阻尼比图12 定义组阻尼比12例题组合结构分析12 7.定义荷载1 主菜单选择荷载>静力荷载工况dl:恒荷载 ll:活荷载 wy:风荷载图13 定义荷载工况2 主菜单选择荷载>自重荷载工况:dl 自重系数:Z=-1例题 组合结构分析13图14 定义自重3 菜单选择 荷载>定义楼面荷载类型 定义楼面荷载:normal名称:normal 荷载工况:dl (ll ) 楼面荷载:-5(-2),添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谱分析
首先是建立静力模型,要注意边界条件的设置和桩基础的模拟。
在进行反应谱分析之前要计算模型的振型:首先在结构类型中将模型定义为3D的,勾选将自重转化为质量,操作如图
同时还要将外荷载转化为质量(自重不必要转化)。
在分析里选择特征值分析,
运行后在结果---振型中查看周期与振型。
点击自振模态后面的省略号可以查看周期与振型的表格
算完振型后就可以加反应谱荷载了,在荷载----地震作用添加反应谱函数
点击设计反应谱
规范选择下图所选的桥梁规范
根据勘探资料和设计要求输入数据(在验算E2作用时别忘了修改此处的选项)
采用无量纲加速度的单位是g。
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然后进行反应谱荷载工况的设置,分为顺桥向和横桥向,具体参数见下图
前面两个途中在模态组合控制中要选择CQC,
到此反应谱前处理的设置已经完成,运行分析后可以在下图中查看反应谱的分析结果。
前处理最后要在结果中进行荷载组合,选择自动生成。
规范要选择下图规范(此处所选择的规范要和后面设计所选择的规范相同。
若在设计运行中出现没有生成设计数据,说明这个地方没有进行荷载组合)
接下来就是对模型进行后处理验算,点击设计,在进行RC 设计之前要选择城市桥梁规范,这个规范和前面荷载组合所选择的规范是一致的。
接下来就是进行RC设计,首先进行材料参数的设置,这里验算的地震作用要和前面的生成设计反应谱中所选择的一致,材料的设置见下图,需要注意的是设置完成后别忘了点击编辑,否则就没有设置成功。
接下来就是设计截面的配筋,根据设计图纸将墩柱截面的钢筋输入即可。
这个地方要注意下,civil程序默认只有竖直的单元才进行RC验算,如果在截面列表中未出现截面说明有水平的单元与竖直的单元共用一种截面。
截面钢筋设置好以后,接下来要做的是钢筋混凝土抗震设计构件类型的设置。
在进行设置之前需要定义弯矩--曲率曲线,首先定义弹塑性材料特性,有钢材,约束混凝土,无约束混凝土。
钢材的参数详见下图,无约束混凝土与约束混凝土的强度要进行换算,乘上0.85的系数,换算后的参数详见下图。
然后定义弯矩曲率曲线,其中轴力是查看静力结果得出的。
先计算----后添加----最后选中----再点击计算选择的截面。
上图右上角的极限评估条件设置如下
接下来就是对钢筋混凝土构建类型进行设置,这时只能一个桥墩一个桥墩进行设置,不能同时选中两个以上桥墩。
桥墩的高度可以采用查询功能中的节点查询功能进行查询。
下一步是定义自由长度与长度系数。
自由长度就是桥墩的高度,可以通过节点查询功能进行查询,长度系数是根据桥墩上下的联接方式选择的(点击后面的省略号就可以选择相应的形式)。
当这些都设置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抗震设计了,如图:
然后就是查看相应的结果:E1下验算的是桥墩强度(弹性),E2下有强度验算(弹性)和塑性铰抗剪强度验算(弹塑性),E1:
在E1地震作用下桥墩强度验算通过。
E2:
在E2地震作用下桥墩的强度就不能满足要求,桥墩进入了塑性阶段,所以接下来要进行弹塑性验算。
还需要根据规范对刚度进行调整,具体计算过程和操作过程详见下图:
第一个表格中的数值可以在特性的材料和截面中查询,第二个表格是第一个表格计算得到的,第三个表格是根据弯矩曲率中理想化屈服的弯矩曲率得到(y和z分别是0和90度)。
调整系数是在特性---截面管理器---刚度中设置。
Civil中的调整刚度是通过边界条件的形式添加的,所以先定义一个刚度调整的边界组。
注意在相应的施工阶段要激活,否则不予考虑。
设置完成后再运行一次,查看验算结果。
此时反应谱分析完成。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