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教学中观察与实验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科学教学中观察与实验的重要性
江苏省宜兴市新街实验小学赵勇
美国著名认知学派教育家布鲁纳提出了关于人类全部生活中的最独特之点,在于“亲自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从教材到观察与实验,正是“亲自发现”的体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然途径。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兴趣、形成技能、认识自然规律、开阔视野、掌握知识,具有重大意义。
一、通过观察和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许多科学家,有志之士,他们之所以能取得伟大成就原因之一,就是对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设计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亲手实验,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一些学生不能做的实验,由教师操作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细节、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变化、每一种现象,都铭记在心,讨论总结后得出结论。例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课,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①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是怎样形成的?②为什么会有一年四季交替的变化?这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想知道的愿望。这时,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白了地球的自转引起昼夜交替,由于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引起一年四季的变化,以增加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对一些学生能自己做的实验,教师提出问题、要求、指导设计,
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完成实验,认真记录,总结实验结果。例如:学习《凸透镜》一课,学生掌握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了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后,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土相机。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玩、动。利用这一特点,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动手制作,从实验制作中培养了他们的基本技能及学生观察能力和综合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观察和实验,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想‘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著作;可以就粗浅的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就说明了它的含义。”这是教育家叶圣陶对“教育”的概述,也是对教师的总要求,是教育的精髓。作为教师,应该时刻为实现这句话而努力,然而能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因此,就应该通过学生感兴趣、愿意做的事情来培养。科学观察、实验是能养成良好习惯的一种途径。例如《水的浮力》一课,提出哪些物体浮在水面?哪些物体沉入水底?是否都受到水的浮力?学生实验误差较大,也不容易看出来,不仔细观察,不认真操作就看不出浮力大小的变化。必须做到认真仔细,动脑或减少误差,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三、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归纳总结
大纲要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习实验和设计简单的实验,着重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制作、栽培等动手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归纳总结,找出规律,掌握知识。
实验过程,学生看到的现象、变化、特点等,是学生的感性认识。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必须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这就需要进行讨论。教师作为实验的主导者,必须选择恰当的材料,诱发学生的联想,将学生观察实验获得的认识进行筛选:哪些是引起变化的?哪些是由于操作上的误差引起的?把获取的认识转化成语言表达出来,归纳总结出实验要完成的规律、概念。例如《电磁铁》一课,关于电磁力的大小与哪些主要条件有关;电池节数不变,电磁铁圈匝数不同,磁力大小不同;线圈匝数不变,电源的电池节数发生变化,磁力大小也发生变化。这时,老师适时地指出是不是还有另外因素引起变化,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铁芯的长短与电磁力有关系。这时,老师对这种想法给予鼓励,再让学生进一步实验。通过实验,学生们发现变化不明显,归纳总结出电磁力的大小与电磁铁的匝数多少和电源的大小有关。
归纳总结概念规律时,特别注意的是在讨论中归纳出实验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因为在实验中有一定的误差或不需要的现象,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启发、引导,把那些无关的排除掉,最后归纳总结出比较关键的因素,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规律概念,进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四、通过观察和实验,渗透品德教育
大纲中要求:“使他们受到科学的自然观、科学态度、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等品德教育”。也就是要求教师在科学教学中,有
机地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及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教育。然而,观察和实验更能体现这一点。例如《水土保护》一课,通过对有草皮的土壤和无草皮的土壤进行水冲实验,观察到哪种情况更容易流失,使学生明白了有绿色植物保护的土壤不易流失,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森林、种树种草的重要性。
例如《日晷和圭表》一课,教育学生,日晷和圭表是我国古代发明的,阳光下物体影子的移动是有规律及移动规律制作的计时仪器,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再如《磁铁磁极》一课,实验中用到指南针,借机向学生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南针指示方向的国家,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并由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五、通过观察和实验,开展课外活动,开辟第二课堂
“素质教育要彻底抛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这句话指明了今后的教育方向不再是培养高分低能者的“应试教育”,而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大纲中也要求:“教育要鼓励和辅导学生开展课外自然研究活动,并力求把这种活动化为他们乐于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拓展知识。”不仅让儿童完成教师的要求,而且使他们的个性和精神生活得到自然成长。因此,通过自然观察实验和学生实验,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思维。活动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鼓励学生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再如学习《凸透镜》一课后,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让学生制作“土照相机”效果很好。此外,还可充分
利用学生好奇心强、好玩好动特点,成立自然课外活动小组,开辟第二课堂,定时举办活动,开扰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激发学生兴趣,为教学任务的完成奠定基础。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观察与实验教学有着重要作用。它能带给学生欢乐,从中培养了兴趣,使他们掌握知识、明白道理,养成勤奋好学、开动脑筋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