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植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测定方法

植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测定方法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一、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 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数;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 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一材料:新鲜或烘干的植物叶片;二仪器设备:1分光光度计;2电子顶载天平感量;3研钵;4棕色容量瓶; 5小漏斗;6定量滤纸;7吸水纸; 8擦境纸;9滴管;三试剂:195%乙醇或80%丙酮v丙酮:v乙醇=2:1的95%水溶液;2石英砂;3碳酸钙粉; 暗中2h,,25ml三、实验步骤1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混匀;2将取好的样品放入25ml容量瓶中,加混合浸提液无水乙醇:丙酮=5:520ml,放在黑暗条件下,浸泡至叶片发白,用浸提试剂定容至25ml,摇匀备用;3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1cm光径的比色皿内,以浸提试剂为空白测定吸光度;选择波长663 646 和470nm;四、实验结果计算叶绿素a 的浓度 = OD 633 – OD 646叶绿素b 的浓度 = OD 646– OD 663类胡萝卜素浓度=÷229 单位 mg/L Cmg/L 提取液总量ml叶绿体色素含量mg/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烟叶重量g1000注意事项:操作避光研磨时间短些。

叶绿素测定方法

叶绿素测定方法

叶绿素测定方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叶绿素:采用丙酮:乙醇(1:1)浸提比色法。

西兰花浸提质量为1g,丙酮:乙醇(1:1)浸提液体积为20mL,密封避光浸提24h后过滤,取滤液测定其在663、645、470nm处的吸光度,以乙醇和丙酮的混合液对照调零,计算叶绿素含量。

计算公式:C a(mg/g鲜重)=(–)×V/1000W
C b(mg/g鲜重)=(–)×V/1000W
C总(mg/g鲜重)=(+)×V/1000W
C x·c(mg/g鲜重)=(1000D470––104C b)/229×V/1000W
式中:C a、C b分别为叶绿素a和b的浓度;C总为总叶绿素的浓度;C x·C为类胡萝卜素的总浓度;D663、D645和D470分别为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在波长663nm、645nm和470nm下的光密度;V为浸提液体积(ml),W为果蔬浸提质量(g)。

mg/g鲜重=mg/gFW
熏葡萄有味50g(绿色),无味60g(蓝色),熏30min。

植物生理学实验-叶绿体色素的定量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叶绿体色素的定量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
整理课件
2、测定光密度
以96%乙醇为空白,比色测定3份样品的光密度;
波长665nm、649nm和470nm
B126室:分光光度计 型号:22PC
整理课件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功能键
显示屏
样品室
整理课件
波长调节旋钮
整理课件
测定溶液加到 比色杯的2/3初
空白对准光路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植物生理学实验
叶绿体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吸收光 谱有差异。在使用不同溶剂提取色素时, 计算公式有所不同。
本实验以 96%乙醇为例。
整理课件
96%乙醇提取
已知叶绿素a、b的96%乙醇提取液在红光 区的最大吸收峰:a=665nm;b=649nm
根据有色物质的加和性,建立方程组: D665=Kaλ665 Ca+ Kbλ665 Cb D649=Kaλ649 Ca+ Kbλ649 Cb
Ka645= 16.75 Kb645= 45.60
整理课件
植物生理学实验
根据加和性原则列出以下关系式: D663 = 82.04Ca+9.27Cb D645 = 16.75Ca+45.60Cb
解方程组得:
Ca (mg/L)= 12.72D663 – 2.59D645 Cb (mg/L)= 22.88D645 – 4.67D663 Ca与Cb相加即得叶绿素总量(CT): CT (mg/L)= Ca + C整b理课=件20.29D645 + 8.05D663
Enter 输入键,接受当前的状 态或进行测定;
Mode 功能键,按该键显示不 同的功能菜单;
2、测定

植物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植物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实验一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张宪政,1992)一、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数。

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

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高等植物中叶绿素有两种:叶绿素a 和b,两者均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氯仿。

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反映植物对光能利用效率的大小,比值高则大,则反之。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试剂:1)95%乙醇(或80%丙酮)三、实验步骤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0.2~0.3g,加乙醇10ml,提取直至无绿色为止。

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光径1cm的比色杯内,以95%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3nm和645nm下测定吸光度。

四、实验结果按计算丙酮法(Arnon法)【可以用于丙酮乙醇混合法和80%丙酮提取法的计算】叶绿素a的含量(mg/g)=(12.71⨯OD663 – 2.59⨯OD645)V/1000*W叶绿素b的含量(mg/g)=(22.88OD645 – 4.67OD663) V/1000*W 叶绿素a、b的总含量(mg/g)=(8.04⨯OD663 +20.29⨯OD645) V/1000*W按Inskeep公式叶绿素a的含量(mg/g)=(12.63⨯OD663 – 2.52⨯OD645)V/1000*W叶绿素b的含量(mg/g)=(20.47OD645 – 4.73OD663) V/1000*W叶绿素a、b的总含量(mg/g)=(7.90⨯OD663 + 17.95⨯OD645) V/1000*W 注:1、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反映植物对光能利用率【1】比如阳生植物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较大【2】阴生植物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较小2、丙酮-------熔点:-94℃;沸点:56.48℃;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下一步实验方法比较【1】95%乙醇直接提取(√)【2】95%乙醇加热提取(冯瑞云,1985)【3】无水酒精和80%丙酮等体积混合提取实验二、不良环境对植物细胞膜的伤害((张宪政,1992))一、原理植物组织在受到各种不利的环境条件(如干旱、低温、高温、盐渍和大气污染)危害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首先受到伤害,细胞膜透性增大。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摘要: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利用95%乙醇提取菠菜叶片中和番茄叶片中叶绿体色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分别是665nm 、649nm 和470nm 。

根据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吸光度值,从而计算出乙醇提取液中叶绿体色素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95%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分别是665nm 、649nm 和470nm 。

根据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吸光度值,可以计算出乙醇提取液中叶绿体色素含量。

实验目的:掌握分光光度计法对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绿素总浓度和类胡萝卜素总浓度测定和计算的方法。

实验材料:生物材料:菠菜叶片0.25g ,自己培养的全素番茄苗叶片0.2g ,缺磷番茄苗叶片0.2g ;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漏斗、玻璃棒、小烧杯、10ml量筒、50ml 容量瓶、剪刀、滤纸、滴管。

实验步骤: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取新鲜菠菜叶片0.25g ,擦干,去中脉,剪碎放入研钵,加入少许石英砂和CaCO 3,再加入95%乙醇3ml,研磨成匀浆,再加95%乙醇10ml ,静置10min ,用漏斗滤去残渣,用乙醇反复冲洗研钵、残渣至无色;用容量瓶定容至50ml 。

2.吸光度的测定取光径1cm 比色杯,注入上述叶绿素提取液,以95%乙醇注入另一同样的比色杯内作为空白对照,在波长665、649、和470nm 下测定吸光度。

3.结果计算依据下列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叶绿素a 、B 的浓度及其叶绿素总浓度和类胡萝卜素的浓度。

C a (叶绿素a )=13.95A 665 – 6.8A 649C b (叶绿素b )=24.96A 649 – 7.32A 665C T (叶绿素)=C a +C b =18.16A 649 + 6.63A 665C x.c (类胡萝卜素)=(1000A 470 – 2.05C a -114.8C b )/248叶绿体色素含量 = )样品鲜重(稀释倍数)提取液体积()色素浓度(g /mg ⨯⨯L L实验结果:菠菜叶片提取液吸光值:1、测定叶绿素ab为什么选用红光波长?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故有两个吸收峰,光合色素还有类胡萝卜素,只吸收蓝紫光,所以不能选蓝紫光区测定,否则被类胡萝卜素干扰,只能用红光。

叶绿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

叶绿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
OD663=82.04Ca+9.27Cb
Ca=12.7OD663-2.69OD645 Cb=22.9OD645-4.68OD663 Ct=Ca+Cb=20.2D645+8.02D663
解方程式得
(二)步骤
称取0.5g叶片,剪碎后置于玻璃匀浆器中加纯丙酮5mL,研成匀浆,用80%丙酮10mL洗匀浆器,用80%丙酮定容到25mL,避光静置5min。用移液管吸取上面的绿色清液1mL置于一大试管中,加入丙酮4ml稀释,摇动试管,作测定用。
测量光密度值 取上述提取液以80%丙酮作为空白对照,于663及645nm下读取光密度值
计算结果代入公式求出各来自绿素的含量(单位mg/L)最后计算时需考虑稀释因子
叶绿素a含量(mg/g鲜重)=CA*5 *25*2/1000 =0.25CA
叶绿素b的含量(mg/g鲜重)=0.25CB
研钵、吸管、小烧杯、试管、培养皿等
01
95%酒精、石油醚
02
碳酸钙
03
(二)仪器和药品
(三)步骤
用天平称取15g鲜叶,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的CaCO3粉末及95%酒精5-10mL研成糊状,再加95%酒精20mL,充分混匀以提取叶片匀浆中的色素,5-10分钟后,过滤入三角烧瓶中加塞待用。
取一张色层分析纸或定性滤纸代用,剪成圆形,直径应略大于培养皿的直径;将圆形滤纸平放在培养皿上,用滴管吸取叶绿素提取液,滴在滤纸的中心位置,稍干后,再重复操作几次;然后取另一滴管吸取石油醚,慢慢地推动叶绿素提取液,不久即可看到分离的各种色素的同心圆环,由内到外依次为:叶绿素a为蓝绿色、叶绿素b为黄绿色、叶黄素呈鲜黄色、胡萝卜素为橙黄色。
叶绿素a、b在长波方面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为为663nm和645nm。

实验3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的测定

实验3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的测定

实验3叶绿体⾊素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的测定实验三叶绿体⾊素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的测定【实验原理】叶绿体⾊素⼜称光合⾊素,在⾼等植物中可分为叶绿素和类胡萝⼘素两⼤类,前者包括叶绿素a(蓝绿⾊)和叶绿素b(黄绿⾊),后们类囊体膜上的蛋者包括胡萝⼘素(橙⾊)和叶黄素(黄⾊),它与⽩质结合形成⾊素蛋⽩复合体,不溶于⽔,易溶于酯,因此可⽤丙酮、⼄醇、⽯油醚等有机溶剂进⾏提取。

叶绿体⾊素的分离有多种⽅法,本实验仅介绍纸层析法。

层析的基本原理:在分离过程中,由⼀种流动相(即⼀种液体或⽓体)带动着试样经过固定相(⼀种⽀持物,如纸)向外扩散,由于试样在两相中的溶解度不同和固定相对试样中不同成分的吸附程度有别,当⽤适当的溶剂推动时,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所以它们的移动速度不同,经过⼀定时间层析后,可使试样中的各种组分得到分离,在做纸层析时,由于纸对光合⾊素中各种⾊素分⼦的吸附程度不同,以及这些⾊素分⼦在溶剂四氯化碳(推进剂)中溶解度也有差异,以致溶剂带动⾊素分⼦向四周移动时,各种⾊素分⼦沿纸扩散的速度也就不同,使混合⾊素分离,出现不同颜⾊的环。

将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置于光下,在透射光呈绿⾊,在反射光下呈这现象称为荧光现象。

在反射光下叶绿素溶液之所以呈樱桃红⾊,种发态,激发态的叶樱桃红⾊,是因为叶绿⾊分⼦吸收光能后处于激状绿素分⼦很不稳定,当它回到基态时,将所获得的能量以辐射能的形式发射出红光量⼦。

叶绿素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容易受强光、⾼温等的破坏,特别是当叶绿素与蛋⽩质分离以后,破坏更快,⽽类胡萝⼘素则较稳定。

叶绿素中的镁可以被H+所取代⽽成褐⾊的去镁叶绿素,后者遇铜后,其中的氢(H+)⼜被铜(Cu2+)取代,形成了铜代叶绿素,便由褐⾊转变成蓝绿⾊,铜代叶绿素很稳定,且⽐原来的绿⾊还要稳定些,在光下也不易被破坏。

设备试剂】【材料、与1. 材料新鲜的菠菜或⼩⽩菜等其他绿⾊植物叶⽚。

2. 设备电⼦天平、研钵、烧杯、量筒、培养⽫、刻度试管、试管夹、试管架、酒精灯、剪⼑、圆形滤纸、⼩漏⽃等。

植物提取颜色实验报告(3篇)

植物提取颜色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提取颜色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使用层析法分离植物中的色素。

3. 了解不同植物色素的特性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植物中的色素主要分为两大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别呈蓝绿色和黄绿色;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分别呈橙黄色和黄色。

这些色素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实验通过提取植物中的色素,并利用层析法将其分离,观察不同植物色素的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菠菜、紫罗兰、牵牛花、万寿菊等植物叶片。

2. 仪器:研钵、研杵、滤纸、层析柱、滴管、剪刀、量筒、烧杯、酒精灯、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植物色素提取(1)将植物叶片洗净、晾干,用剪刀剪成小段。

(2)将剪好的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和适量丙酮。

(3)用研杵充分研磨,使叶片与溶剂充分混合。

(4)将研磨后的混合物倒入滤纸中,过滤得到色素溶液。

2. 植物色素分离(1)取一张滤纸,将其剪成比层析柱直径略小的圆片。

(2)将圆片放入层析柱中,使其紧贴柱壁。

(3)将提取到的色素溶液用滴管滴入层析柱,控制液面高度。

(4)待色素溶液滴入层析柱后,加入适量的层析液,观察色素分离情况。

3. 观察与记录(1)观察层析柱中色素带的分布,记录各色素带的颜色和位置。

(2)分析不同植物色素的特性,总结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菠菜叶片: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

紫罗兰叶片:花青素(红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

牵牛花叶片:花青素(蓝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

万寿菊叶片: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

2. 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叶片中含有不同的色素,这些色素在层析柱中分离出的位置和颜色也有所不同。

叶绿素测定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测定分光光度法

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叶绿体色素溶液各组成成分在可见光谱中具有不同的特征吸收峰。

因此,应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下所测定的吸光度,根据经验公式即可计算出色素溶液中各色素浓度,不同溶剂所提取的色素吸收光谱有差异,因此,应使用不同的计算公式。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常用丙酮和乙醇有机溶剂。

叶绿体色素80 %丙酮提取液中叶绿素a 和 b 及类胡萝卜素分别在663nm 、646nm 和470nm 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而95 %乙醇提取液中它们则在665nm 石49nm 和470nm 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峰,据此所测得的吸光度值代人不同的经验公式(见结果计算),计算出叶绿体色素丙酮(或乙醇)提取液中叶绿素 a 和 b 的浓度及其叶绿素总浓度和类胡萝卜素的总浓度,并依据所使用的单位植物组织(鲜重、干重或面积),求算出色素的含量。

[ 实验目的]掌握分光光度法对植物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中叶绿素 a 和 b 的浓度及其叶绿素总浓度和类胡萝卜素的总浓度测定与计算方法,以及植物材料中各种色素含量的求算方法。

[ 器材和试剂]1 .植物材料新鲜(或烘干)植物叶片,如菠菜叶片等。

2 .实验器材分光光度计、天平、研钵、剪刀、漏斗、滤纸、棕色容量瓶、吸水纸、擦镜纸和滴管。

3 .实验试剂80 %丙酮(或95 %乙醇)、石英砂和碳酸钙粉。

[ 操作步骤]1 .色素的提取①称取新鲜(或干材料)的洗净擦于的植物叶片0.5g (或一定面积),去中脉、剪碎后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及2~3ml80 %丙酮(或95 %乙醇),冰浴中研磨至组织变白,再加丙酮10ml ,研成匀浆,暗处静置约10m in 。

②将提取液过滤到50 ml 棕色容量瓶中,用丙酮反复冲洗研体与研棒数次并用少量丙酮反复冲洗滤纸和残渣,直至无绿色为止,以使色素全部转移入容量瓶。

最后用丙酮定容至50 ml ,摇匀,并保存于暗处备用待测。

生理指标的测定2

生理指标的测定2

1 色素含量的测定(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采用95%乙醇浸泡法(李合生,2000),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0.1g放入试管中,取95%乙醇15ml,在黑暗条件下浸泡24h,期间摇晃2-3次,至叶片表面变白,取上清液,在波长665nm、649nm、470nm下测定吸光度。

计算公式:叶绿素a(mg/L)=13.95*OD665-6.88*OD649叶绿素b(mg/L)=24.96*OD649-7.32*OD665总叶绿素=(6.63* OD665+18.08* OD649)*15/100类胡萝卜素(mg/L)=(1000OD470-2.05C a-114.8C b)/245色素含量(mg/g)=(色素浓度×提取液体积×稀释倍数)/样品鲜重2 细胞膜透性的测定取新鲜样品1g放入试管中,取25ml蒸馏水,浸泡1h,测得此时电导率值a,再至于沸水浴中处理15min,冷却至室温,测得电导率值b,细胞膜透性=a/b。

注意:煮后一定要冷却到室温才测,可以用冰,煮过后值大致相同。

3 组织含水量的测定4 类黄酮及总酚含量的测定取1g样品(一般用粉末),加入1%的盐酸甲醇溶液(量取27ml分析纯盐酸用分析纯甲醇定容到1000ml)25ml,浸提2h,过滤到50ml容量瓶中,用盐酸甲醇溶液定容到刻度,在325nm和280nm进行比色,分别测定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

4.1.4.8多酚氧化酶(PPO)的测定方法粗酶液的制备:称取西兰花花蕾部分1.0g,加入磷酸缓冲液印pH6.8,0.05m。

比,含l%聚乙烯毗咯烷酮)20mL,冰浴匀浆,离心Zomin(r0000Xg,4oC),上清液即为粗酶液。

酶活性测定:磷酸缓冲液印H6.8,0.05m川几)1.5mL,加入0.1mo比儿茶酚底物2.0mL,35℃保温巧min;再加入0.5mL酶液后迅速混匀,每隔105记录吸光度值灿2。

的变化,共记录3min,试验重复3次。

酶活性以U德.min表示,以翰。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及计算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及计算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及计算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及计算方法如下:1. 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2. 计算公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acl。

式中:a为比例常数。

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a 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3. 测定波长的选择: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已知叶绿素a、h的80%丙酮提取液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为663 nm 和645 nm,又知在波长663 nm下,叶绿素a、b在该溶液中的吸光系数分别为82.04和9.27,在波长645 nm下分别为16.75和45.60。

4. 计算:叶绿素a(Ca)、叶绿素b(Cb)和类胡萝卜素(Cx)的浓度可以根据测定的波长吸光度计算得出。

计算公式如下:Ca=(13.95*A665-6.88*A649);Cb=(24.96*A649-7.32*A665);Cx=(1000*A470-2.05*Ca-114.8*Cb)/245。

5. 叶绿素含量计算:根据求得的色素浓度(mg/L),再计算出各色素含量(mg/g鲜重表示)。

叶绿素含量(mg/g)=(色素浓度mg/L * 提取液体积ml * 稀释倍数)/(1000 * 样品鲜重g)。

上述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想要获取更多关于叶绿素含量测定的专业指导,可以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或者咨询专业科研人员。

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植物叶绿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中的绿色色素,能够在吸收光子的过程中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因此,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是衡量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1. 乙醇提取法
将待测叶片粉碎后加入适量的95%乙醇中,放置于暗处浸泡数小时或过夜,然后离心收集上清液。

测定上清液吸光度,通过比较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值,可计算出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将待测叶片粉碎后加入1.5mL 80%乙醇和0.5mL 1mol/L HCl的混合液中,振荡10分钟后加入玻璃珠摇匀,含有叶绿素的乙醇溶液将变为红褐色。

用0.22µm微孔滤纸过滤,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后计算叶绿素含量。

3. 醋酸铜法
将待测叶片加入0.05%醋酸铜溶液中,用滚轴摇匀10分钟后过滤,取上清液后测定吸光度并计算叶绿素含量。

4. 液相色谱法
将待测叶片加入甲醇或乙腈中,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样品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这种方法需要更为精确的仪器和技术,但可以同时测定多种色素。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样品采集应在相同的时间、地点和光照条件下进行,以保证结果可比性。

2. 需要控制乙醇、醋酸铜等试剂用量、摇匀时间和过滤条件等因素,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3. 对于不同种类和部位的植物,可能需要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测定方法,并对结果进行修正和比较。

烟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测定

烟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测定

存在特点和测定意义一 、叶绿素种类:比例种类颜色丙酮溶液中长波吸收峰叶绿素a蓝绿色663nm3黄绿色645nm1叶绿素b二、类胡萝卜素种类: 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二者之比是2:1。

(ß-胡萝卜素的乙醚溶液在451处有吸收峰)三、测定意义: 1、高水分,叶绿素含量高,愈近成熟,叶绿素降低。

 2、低生物碱品系,叶绿素含量高,不易烤 高生物碱品系,叶绿素含量低,易烤 3、叶绿素含量影响烟叶成熟落黄河烘烤特性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测定一、叶绿素测定 1、原理:用有机溶剂将叶绿素提取出来,制成待测液,根据提取液对某一波长的光有选择吸收,吸光度符合朗莫-比尔定律,计算出待测液中叶绿素含量: E=lgI0/I=KCL 如果比色皿厚度一定,则上式简化为: E=KC K:吸光系数 C:浓度 如果待测液中含有2种以上有色物质,其吸光度也符合朗莫-比尔定律 溶液中含有2种有色物质时,有下式成立: Eλ1=Ka1 Ca+Kb1 Cb (1) Eλ2=Ka2 Ca+Kb2 Cb (2) 在叶绿素的待测液中含叶绿素a和b ,则有: E663=82.04Ca+9.27Cb (1)E645=16.75Ca+45.6Cb (2) E663=82.04Ca+9.27Cb (1)E645=16.75Ca+45.6Cb (2) 解联立方程式(1)和(2)得到: Ca=0.0127 E663-0.00259 E645 Cb=0.0229 E645-0.00467 E663 Ca+b=0.00805E663+0.0203E6452、测定步骤 ①待测液制备:0.5-2g样品于乳钵(研钵)内,加4倍体积的丙酮和约10mL 80%的丙酮,乳棒研磨。

用吸管仔细吸取抽出液转移到50mL容量瓶内,重向乳钵内加入10mL 80%的丙酮,继续研磨,合并抽出液,如此反复,直至研磨看不出有色素浸出为止,最后用80%丙酮定容到50mL,充分混匀,放冷暗处,使瓶内溶液澄清。

丙酮和二甲基亚砜法测定植物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方法学比较

丙酮和二甲基亚砜法测定植物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方法学比较
(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ry Plant Ecology,M inistry of Educatio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Abstract Chlorophyll and carotenoids m easurement by dim ethyl sulfoxide (DM SO ) and acetone extractions are two typ ical and popular methods used in p lant ecophysiological research. However, few studies on the compara2 bility between these two method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e contents of p igments in leaves and young branches of 19 woody species were measured in this study and we found the follow ing conclu2 sions. Firstly, chlorophyll a (Chla) , Chlb and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s measured by the DM SO method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measured by the acetone m ethod, however, the result of Chla / b ratio was slightly affect2 ed. Contrarily, carotenoids contents m easured by the acetone method were m uch higher than those m easured by DM SO m ethod. D irect comparison of these data w ill make serious bias; Secondly, both chlorophyll data and ca2 rotenoids data measured by these two methods were significantly linearly correlated. Thus, it is possible to use these linear relations to make data correction in comparative studies; Thirdly, unit differences also affect the data correlations of these two methods. W hen using the unit of fresh mass, the correlation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unit of surface area; Fourthly, the influences of these two methods on the data p recision differed between leaves and branches. In the case of branches ( low chlorophylls) , two m ethods give slightly difference. However, the

实验4 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曲线及含量的测定

实验4 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曲线及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谱曲线及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学会绘制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曲线。

了解叶绿体色素含量测定的原理,掌握叶绿体色素含量测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都具有光学活性,表现出一定的吸收光谱,可用分光光度计精确测定。

叶绿素吸收光谱最强的吸收区有两个:一个在波长640~660nm的红光部分,另一个在波长430~450nm的蓝紫光部分。

在光谱的橙光、黄光和绿光部分只有不明显的吸收带,其中尤以对绿光的吸收最少。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最大吸收带在蓝紫光部分,不吸收红光等长波的光。

根据朗伯一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D与其中溶液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D=KCLD:吸光度,即吸收光的量,C:溶液浓度,K:为比吸收系数(吸光系数),L:液层厚度,通常为1cm。

95 %乙醇提取液中叶绿素a 和b 及类胡萝卜素分别在在665nm 、649nm 和470nm 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峰,据此所测得的吸光度值代人不同的经验公式(见结果计算),计算出叶绿体色素乙醇提取液中叶绿素 a 和 b 的浓度及其叶绿素总浓度和类胡萝卜素的总浓度,并依据所使用的单位植物组织(鲜重、干重或面积),求算出色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及器材仪器及试剂:研钵、量筒、滴定管、烧杯、比色杯、滤纸、脱脂棉、分光光度计、95%乙醇材料:菠菜叶片四、实验步骤1、提取称取1g菠菜叶片,加入少许95%乙醇,研磨,用量筒定容至25ml。

2、吸收光谱去1ml提取液,加3ml95%乙醇,置于比色杯中,用95%乙醇作为对照,在400~700nm 之间每隔20nm测一次光,记录波长和吸光度D于下表中,并在标准绘图纸上绘出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曲线。

λ(nm)400 420 440 460 480 500 …... 600 620 640 660 680 700 A3、将色素提取液充分混匀后,取光径1cm 的比色杯,注入提取液,以95%乙醇作为空白对照,在波长665nm 、649nm 和470nm 下测定吸光度(、和)。

植物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

植物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植物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的光能是通过叶绿体色素吸收的。

叶绿体色素含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是反应叶片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

在植物光和生理、发育生理和抗性生理研究中经常需要测定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含量也是知道作物栽培生产和选育作物品种的重要指标。

一、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事计算出提取液中个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博—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aCL。

式中:a为比例常数。

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a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

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体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二、植物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配制:(一)植物材料:完全液和缺素溶液培养的烟草苗叶片(二)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剪刀1把、镊子一把、玻璃研钵2个、4个25mL具塞棕色容量瓶、漏斗2个、移液管若干只、吸球、洗瓶、玻璃棒、吸水纸、保鲜膜等。

(三)试剂配制:95%乙醇(分析纯)、石英砂和碳酸钙三、实验步骤:1.称取新鲜植物叶片,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混匀。

2.称取剪碎的新鲜叶片0.2g,共4份,分别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及2mL95%乙醇,研成匀浆,在加入乙醇10mL,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

静置3~5min。

3.取滤纸1张,置漏斗中,用95%乙醇湿润,沿玻璃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中,过滤到25mL棕色容量瓶中,用少量95%乙醇冲洗钵体、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植物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一)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一、实验目的1.掌握有机溶剂提取叶绿体色素等天然化合物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了解皂化-萃取提取β−胡萝卜素原理。

3. 了解1,4-二氧六环沉淀法提取叶绿素原理。

二、实验原理植物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现象,它是人类所利用能量的主要来源。

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色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等植物体内的叶绿体色素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类,主要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四种。

它们所呈现的颜色和在叶绿体中含量大约比例见表12.1。

叶绿素(chlorophylls)是叶绿酸的酯,它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中吸收可见光,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催化剂。

在绿色植物中叶绿素主要以叶绿素a(C55H72O5N4Mg)和叶绿素b(C55H70O6N4Mg)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存在,其差别仅是叶绿素a中一个甲基被叶绿素b中的甲酰基所取代。

叶绿素的基本结构见图47.1。

在叶绿素分子结构中含有四个吡咯环,它们由四个甲烯基联结成卟啉环,在卟啉环中央有一个镁原子,它以两个共价键和两个配位键与四个吡咯环的氮原子结合成内配盐,形成镁卟啉。

在叶绿素分子中还有两个羧基,其中一个与甲醇酯化成COOCH3,另一个与叶绿醇酯化成COOC20H39长链。

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是一类不饱和的四萜类碳氢化合物(例如胡萝卜素,carotenes),或它们的氧化衍生物(例如叶黄素类,xanthophylls)。

所有的类胡萝卜素均源于非环状的C40H56结构。

类胡萝卜素在强光下可防止叶绿素的光氧化;在弱光下,可作为辅助色素吸收光能并传递给叶绿素分子。

胡萝卜素有三种异构体,即α−、β−和γ−胡萝卜素,其中β−胡萝卜素含量最多,也最为重要。

β−胡萝卜素还具有维生素A的生理活性,其结构是由两分子维生素A 在端链失去两分子水结合而成。

叶绿素等的测定方法

叶绿素等的测定方法

叶绿素等的测定方法叶绿素是存在于植物和藻类细胞中的一种绿色色素,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测定叶绿素及其相关的测定方法对于研究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机理以及环境生态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叶绿素测定方法。

1.全光谱扫描法全光谱扫描法可以用于测定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该方法基于不同波长下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光度差异,通过测量样品在300-800nm范围内的吸光度来确定其含量。

全光谱扫描法准确度较高,但需要较贵的设备。

2.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差异,通过选择波长进行测定。

常用的波长包括470nm、645nm和663nm等。

该方法简单、快速,并且可以用于高通量样品测定。

3.乙醇提取法乙醇提取法是一种常用的叶绿素提取和测定方法。

该方法将叶样品放入乙醇等有机溶剂中,通过溶剂提取叶绿素并使其溶于溶剂中,然后使用分光光度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测定溶液中叶绿素的含量。

乙醇提取法可以快速提取样品中的叶绿素,适用于大量样品的测定。

4.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高精度的叶绿素测定方法。

该方法基于叶绿素在特定条件下在高效液相色谱柱中的分离和检测,通过测定样品中叶绿素的峰面积或峰高来确定其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度高,但需要较为复杂的仪器和操作技术。

除了以上介绍的常用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测定方法不断涌现,例如荧光光谱法、激光诱导荧光法、红外反射法等。

这些新方法在提高测定精度、扩展测定范围和降低测定成本方面具有优势,正在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叶绿素测定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时,需要考虑实验目的、样品种类、所需精度、设备条件和实验操作难易程度等因素,以确定最适合的测定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测定叶绿素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测定叶绿素

实验九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学时:4一、实验目的1、了解高效液相色谱在叶绿体色素全分析的应用。

2、掌握生物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技术。

3、初步掌握梯度洗脱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从植物提取液分离出来的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已发现有多种异构体,而且常常是同时存在的。

因此对叶绿素和胡萝卜素的深入研究较为困难。

高效液相色谱既能对单一组分进行定量,又能对混合物中的多组分在分离的基础上进行定量。

既能用于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又能用于微量和痕量组分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准确度好和精密度高的分析技术。

因此,尽管难以得到所有的植物色素标准品,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仍被认为是研究叶绿素和胡萝卜素的一种最有效手段。

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可以采用正相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实验表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更加方便。

但由于色素提取液各组分的极性差别较大,等度洗脱可能使某些组分的分离不够完全。

因此,对植物色素提取液的全分析应采用梯度洗脱方式以改善分离和缩短分析时间。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对绿色植物叶片提取液中的色素进行较全面的分离,并直接测定叶绿素a、叶绿素b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TSP高压梯度HPLC仪,3500-3200型高压梯度泵,UV-2000型双波长吸收检测器,Rheodyne 7725i六通进样阀,PC1000色谱工作站,微量进样器(100 µl),CQ - 50超声波除气装置,Hypersil BDS C18( 4.0mm×200 mm,5μm)。

2、试剂叶绿素a、叶绿素b和β-胡萝卜素纯品为Sigma公司产品,甲醇、二氯甲烷和乙腈为液相色谱淋洗剂,实验用水为二次去离子水(娃哈哈纯净水),经玻璃系统重蒸馏。

四、实验步骤1、色素的提取取0.5 g左右干净的新鲜的去脉菜叶,准确称重。

剪碎,置于研钵中,加0.1 g MgCO3和 5 mL 90% 丙酮,研磨至浆状,分次加入5 mL 丙酮,沥出提取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测定方法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一、原理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数。

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

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一)材料:新鲜(或烘干)的植物叶片。

(二)仪器设备:1)分光光度计;2)电子顶载天平(感量);3)研钵;4)棕色容量瓶; 5)小漏斗;6)定量滤纸;7)吸水纸;8)擦境纸;9)滴管。

(三)试剂:1)95%乙醇(或80%丙酮)(v丙酮:v乙醇=2:1的95%水溶液);2)石英砂;3)碳酸钙粉。

暗中2h,,25ml
三、实验步骤
1)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混匀。

2)将取好的样品放入25ml容量瓶中,加混合浸提液(无水乙醇:丙酮=5:5)20ml,放在黑暗条件下,浸泡至叶片发白,用浸提试剂定容至25ml,摇匀备用。

3)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1cm光径的比色皿内,以浸提试剂为空白测定吸光度。

选择波长663 646 和470nm。

四、实验结果计算
叶绿素a的浓度 = OD
633 – OD
646
叶绿素b的浓度 = OD
646– OD
663
类胡萝卜素浓度=()÷229 单位 mg/L
C(mg/L)*提取液总量(ml)
叶绿体色素含量(mg/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烟叶重量(g)*1000
注意事项:操作避光研磨时间短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