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 学习任务单

合集下载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㈠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②国力因素: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③民心因素:人民渴望统一;④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采取的具体措施①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③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④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⑤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三、秦始皇的暴政的表现和暴政的影响⑴表现: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③徭役繁重。

④刑法严酷。

⑵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

四、评价秦始皇①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另一方面他的暴政又导致秦朝很快灭亡;②秦始皇是封建社会初期地主阶级杰出政治家,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㈡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表现⑴原因:①客观上: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总结历代兴衰的经验。

②主观上:唐太宗心存百姓,选贤与能,励精图治,善于用人与纳谏,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

⑵主要表现:①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与能,加强中央集权,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②②经济上: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③法律上:慎用刑法,使社会风气得到了很大改观;④思想上:文德治国,崇儒尊孔,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扩大统治基础;⑤民族关系上:采取民族平等政策,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往来或控制,促进民族关系发展;⑥对外关系上:采取积极友好态度和开放政策,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k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k

中外历史⼈物评说复习提纲k选修四《中外历史⼈物评说》复习资料第⼀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中国的第⼀个皇帝秦始皇【知识结构】⼀、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1、统⼀条件:(1)春秋战国,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民族、地区联系加强。

(社会基础) 客观条件(2)⼈民苦于长期战乱,渴望统⼀。

(⼈民需要)(3)秦国变法彻底,实⼒最强。

(秦的实⼒)主观条件:(4)秦王赢政具有雄才⼤略:增强了军队战⽃⼒,⼴泛吸引各国⼈才,制定正确的统⼀战略。

(个⼈适应潮流)2、统⼀策略:先弱后强,扫除两翼,最后灭齐。

特点:各个击破3、过程:前230年,灭韩…离间计灭赵…⽔淹灭魏…强攻灭楚…灭燕…前221年,灭齐,完成统⼀⼤业。

4、评价: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的新纪元,对历史作出了巨⼤贡献,从此统⼀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建⽴集权统⼀国家2、秦朝疆域:以陕西咸阳(西安)为都城,最东、最北的⼀郡是辽东郡,最西的⼀郡是陇西郡,最南的⼀郡是象郡。

三、秦始皇的暴政:1、焚书坑儒,严格控制思想⽂化。

2、长期征战(征越、伐匈、戍边)⼤兴⼟⽊(筑长城、建阿房宫、修秦始皇陵),兵役、徭役、赋税繁重。

3、实⾏暴政,严刑酷法,穷奢极欲。

四、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功:1、秦始皇统⼀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的新纪元,对历史作出了巨⼤贡献,从此统⼀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秦始皇是封建时代杰出的政治家,他采取⼀系列措施,建⽴起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有利于国家统⼀和政权巩固;他扩⼤了疆域,奠定了中国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他统⼀⽂字、货币、度量衡,发展交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进步。

过:1、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思想⽂化专制;2、迷信法家,制定了严酷的刑法;3、长期征战,⼤兴⼟⽊,兵役、徭役、赋税繁重,激化了阶级⽭盾。

是⼀个惟我独尊、穷奢极欲、专制暴虐的暴君,他的暴政导致秦很快灭亡。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复习提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复习提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浙江省选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加试)——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秦统一六国——(b)(1)条件:①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强盛为统一天下提供了条件;②战国时代久经战乱的人民都渴望统一;③秦国广泛吸纳贤士;④秦王审时度势,战略策略正确。

(2)过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1)创立皇帝制,自称“始皇帝”。

(2)在中央建立起直属于皇帝的中央官僚体系——三公九卿。

(3)在全国推行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

易错提醒郡县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秦将其推广到全国,其实质上是对分封制的否定,更有利于维护统一局面。

3.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b)(1)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统一的字体,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

(2)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促进经济交流和发展。

(3)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驰道,开凿灵渠,促进交通发展,巩固统一。

(4)军事上: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奠定中国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

微点拨(1)通行全国的“圆形方孔”钱,蕴含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凸显了“皇权至上”和“国家统一”理念。

(2)文化上采取的举措,其前提是国家的统一,反过来其又巩固了统一局面,影响深远。

4.秦始皇的功过——(c)(1)功: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过:秦始皇暴政致亡。

①“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②无限制地使用民力、物力,征收大量赋税。

③制定严酷的刑法,实施暴政导致秦速亡。

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c)(1)历史:统一全国,吸取隋亡教训。

(2)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效率,强化君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要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要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要点※知识要点:一、秦始皇——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1.统一六国,结束分裂割据混战的政治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2.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拓展疆域,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4.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5.修筑长城,抵御游牧民族骚扰,保障中原农业生产。

(长城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以上措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促进历史进步。

说明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我们应予以充分肯定。

但是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迷信法家,刑法严酷,滥用民力,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暴君。

正是由于暴政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二、唐太宗——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唐太宗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①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与能;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上: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轻徭薄赋政策。

③法律上:慎用刑法。

④思想上: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⑤民族关系上:采取民族平等政策,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往来和控制。

⑥对外关系上:采取积极友好的开放政策和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以上措施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我评价“功大过小”。

三、康熙帝——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1.巩固国家统一: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加快了台湾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平定噶尔丹叛乱(加强了对外蒙古和新疆地区的控制)。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方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方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方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方案教学设计在学习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概括,进一步认识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和特征,加深对历史人物的全面认识。

教师通过设计课件,创设复习的问题情境,直接进入课堂复习的程序,以学生自主思考为主,根据问题情境的提示,概括出人物分类,然后依据教材,强化历史人物的重要事迹和历史地位及贡献。

通过情境教学的创设和实施,达到把握历史人物特征,认识历史人物贡献;了解历史人物事迹,认识历史发展进程这一历史人物专题学习的基本内涵与实质。

教学方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中外历史人物的生平重要事迹,思想主张,主要成就,重大贡献。

理解:认识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理解历史人物做出重大贡献的原因,认识重大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运用:历史人物的成长和发展经历以及其历史活动的重大影响,对现今的启示和借鉴。

过程与方法:情境创设,引导启发,自主探究,问题探究,讨论,分析讲解,综合概括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势造英雄,历史英雄人物是时代的产物,英雄人物的才能与努力顺应了历史和时代的趋势和要求,创造了历史的丰功伟绩;同时英雄人物正是将自身的活动与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结合才能体现其历史地位与贡献。

课前准备教师:贮备好相关的文字材料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熟悉教材文本中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活动及成就。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重难点重点:历史人物的重要事迹、成就和认识难点:把握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理解人物的历史贡献,认识任务的角色特征,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学习,已经了解到漫长的历史进程造就了一代代的英雄人物,而历史进程的阶段性和复杂性,必然形成历史人物时代性和多元性。

历史人物的风采展现了其所处时代的历史风貌,历史人物的成就贡献铸久了其辉煌的历史地位。

本节课通过对历史人物内容的复习,更深入地认识历史任务,更真切地感受和理解历史事件,更清晰的理顺历史发展脉络。

评价古今中外历史人物学习任务单

评价古今中外历史人物学习任务单
指导教师
活动时间
2016.4.12—4.22
活动场地
教室
活动简介
1.通过图书和网上查阅资料,搜集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事迹,并制作大事年表,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2.学生在班级内组织故事会,或以ppt形式展示孙中山的事迹。
3.总结成议论文形式。我的收获与感受(150字内)
教师评价
备注:“学习单”是指导教师确认学生参与学科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据;学生需在学科实践活动结束后,填写“我的收获与感受”,教师要对学生做出客观评价。(学习单由学校留存)。
活动过程
1.通过图书和网上查阅资料,搜集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事迹,并制作大事年表,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2.学生在班级内组织故事会,或以ppt形式展示孙中山的事迹。
3.总结成议论文形式。
活动建议
指导学生如何搜集材料和写论文。
学生(校级)学科实践活动学习单
学生姓名
活动主题
评价古今中外历史人物
所在学校
怀柔区第四中学
义务教育7—9年级(校级)学科实践活动
姓名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学时
2
活动主题
评价古今中外历史人物
活动内容
收集有关孙中山的事迹,举办关于孙中山的故事会
活动地点
学校
活动目标
1.了解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了解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愈挫愈勇的精神和早期革命者为了赢得革命胜利的牺牲精神,理解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以及为民族的独立和发展发做贡献的精神。

2020部编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点梳理复习学案

2020部编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点梳理复习学案

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功绩(缔造统一、创立新制)⑴统一六国:①背景:A.战国时期七雄并立。

亲政后加快兼并六国的战争步伐。

→统一是大势所趋。

B.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统一的基本条件。

C.战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无穷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统一是民心所向。

D.经济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联系加强。

→统一的社会基础。

②方略:秦王嬴政的宏才大略,广泛吸引各国贤士,采取先弱后强的统一方略。

③过程:从弱小的韩国开刀,再扫除两翼赵、魏,强攻灭楚,最后灭燕、齐。

④结果: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国家。

⑵建立集权统一国家:①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②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百越,开灵渠,设南方四郡管辖。

③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④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统一车轨)修驰道、直道、渠道。

2、作用和意义: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秦始皇的暴政:①焚书坑儒:A.接受了法家(李斯)的思想;B.实质:是加强思想控制;C.评价: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②大兴土木,徭役繁重,刑罚严酷,导致民怨沸腾,阶级矛盾激化,加速秦朝灭亡。

4、评价:“缔造统一、创立新制”①功:顺应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②过:他的暴政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2 请问:唐太宗是否出身布衣?是开国皇帝吗?其帝位是通过宗法制继承的吗?1、功绩:(知人善任、开明开放)(1)出现“贞观之治”局面Ⅰ原因①治国思想:深明隋亡教训,深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_复习提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_复习提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_复习提纲(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功绩(缔造统一、创立新制)⑴统一六国:①背景:A.战国时期七雄并立。

亲政后加快兼并六国的战争步伐。

→统一是大势所趋。

B.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统一的基本条件。

C.战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无穷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统一是民心所向。

D.经济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联系加强。

→统一的社会基础。

②结果: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国家。

⑵建立集权统一国家:①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②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百越,开灵渠,设南方四郡管辖。

③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④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统一车轨)修驰道、直道、渠道。

2、作用和意义: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秦始皇的暴政:①焚书坑儒:A.接受了法家(李斯)的思想;B.实质:是加强思想控制;C.评价: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②大兴土木,徭役繁重,刑罚严酷,导致民怨沸腾,阶级矛盾激化,加速秦朝灭亡。

4、评价:“缔造统一、创立新制”①功:顺应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②过:他的暴政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功绩:(知人善任、开明开放)(1)出现“贞观之治”局面Ⅰ原因①治国思想:民本思想②用人策略:选贤任能③经济措施:强调“存百姓”的思想,休养生息、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④慎用刑法:制定《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原则。

2022年高中历史人教第一轮复习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单元复习学案

2022年高中历史人教第一轮复习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单元复习学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要点】一、古代的政治家1.千秋功过秦始皇〔1〕统一六国:①商鞅变法,奠定根底。

②破格任用谋臣良将,招贤纳才。

③公元前221年,兼并六国,第一次建立起大一统帝国。

〔2〕建立集权统一国家:①创“皇帝〞名号。

②在中央设九卿。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④秦始皇征服百越,北击匈奴,增设闽中、桂林、南海、象郡四郡,奠定了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根本疆域。

⑤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3〕暴政:大兴土木、严刑峻法。

2.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

〔2〕“贞观之治〞的出现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求贤假设渴,从谏如流。

②经济:实行休养生息,反对强调“存百姓〞思想。

③重视法制建设,公布?唐律?。

④文化: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实行科举制。

〔3〕促进民族团结和开展①在东突厥地区设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

②在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

③将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实现了与吐蕃的友好。

〔4〕开放的对外①唐朝政府在六部下设鸿卢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节的官方机构。

②:、景教、回教、摩尼教等传入我国。

③唐朝文化对日本、朝鲜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晚年的反省:撰写?帝范?,反省自己的过失。

3.统一多民国家的保卫者康熙〔1〕少年皇帝:1661年继承皇位,剪除鳌拜集团,稳定了统治地位。

〔2〕稳固国家统一:①平定三藩:三藩指: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

历史八年、平定三藩、稳固国家统一。

②收复台湾:1684年收复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③三征噶尔丹:取得了乌兰布通、昭莫多等战役的胜利。

〔3〕维护国家主权:①背景:从16世纪开始,沙俄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

②过程:1685年,进兵雅克萨,俄军投降,1686年,俄军卷土重来,清军重创俄军,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二、东西方的先哲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1〕生活时代:春秋。

〔2〕主要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2〕政治思想:①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即“仁者爱人〞。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复习提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复习提纲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考点说明:1.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感受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

2.“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3.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统一台湾、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抗击沙俄侵略等。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单元阅读内容“玄武门之变”、“晚年的反省”、“少年皇帝”★基础过关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时代背景(1)政治:诸侯兼并争霸,礼坏乐崩;民众渴望统一。

(2)经济: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了,迅速发展。

(3)文化:出现局面,各种思想流派比较活跃。

(二)功绩1.统一六国(1)经过:采用战略,先后消灭等六国。

(2)影响:结束春分裂割据局面;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2.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政治上:中央建立建立制度,地方推行制度,其要害在于。

(2)文化上:统一,以为统一的文字;(3)经济上:统一度量衡与;(4)交通上:修筑以为中心的水陆交通,其中陆上交通由、等组成;(5)军事上:北击,南征百越,修筑长城。

3.暴政:(1)表现:①焚书坑儒:目的在于维护专制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同一,但限制思想,摧残文化。

②修筑长城:客观上有利于抵挡游牧民族骚扰,保障中原农业生产;但百姓徭役增加,阶级矛盾激化。

③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骊山墓,增加了百姓负担,浪费了大量社会财富。

2、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

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贞观之治”的出现1.主要表现: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中外交往频繁的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2.出现的原因(1)隋朝结束分裂局面,完成统一,推动了经济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朝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秦始皇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一、统一六国1、原因:⑴客观条件:①经济根底:封建经济的开展;②政治根底:争霸、兼并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③民族根底:各民族融合不断加强;④群众根底:诸侯割据混战,人民渴望统一;⑤思想根底:法家关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的理论。

⑵主观条件:①商鞅变法最彻底,秦国的实力最强;②秦王的雄才大概——广揽人才,制定正确统一方针。

2、过程: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顺序:韩魏楚燕齐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二、稳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开展;3、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象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的根本疆域;4、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的统一和国经济文化的交流;5、交通上:建立起以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开展和交流。

三、秦始皇的暴政的表现和暴政的影响⑴表现: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③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④刑法严酷。

⑵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

★注意:评价古代政治家的一般方法:〔了解根本史实、一分为二评价〕是否有利统一;是否保持政治安定;是否促进经济开展;是否促进文化繁荣;是否促进民族融合;是否对抗外来侵略。

四、评价请始皇〔秦始皇的历史功过〕: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完毕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 符合广阔人民的愿望,开创了中华民族统一的新纪元。

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稳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

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奉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纲要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纲要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纲要(1----4单元)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怎样评价秦始皇?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他的暴政又导致秦二世而亡。

2.如何评价康熙帝(1)功绩:康熙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基础。

(在中央铲除鳌拜,平定三藩,统一台湾,抗击沙俄,三征噶尔丹)(2)消极: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

人为地延长已经衰弱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向资本主义迈进的最佳时机,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3)总评:康熙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他一生的文治武功,臻于极致,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2)“周礼尽在鲁”影响:1、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2、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对暴政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2.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有什么地位和影响?主要内容:A思想:(1)“礼”:即周礼,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高二年级下册自主学习任务单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一、学习目标1.回顾中外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

2.概括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总结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模式。

3.分析影响人物评价中“见仁见智”的因素。

二、学习过程(一)主干知识排查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4.“亚洲觉醒”的先驱5.无产阶级革命家A.马克思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1) 1848年,发表,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B.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1)领导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创立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领导了,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为巩固新生政权,实行;在社会建设方面,实行,探索出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4)晚年进行理论新探索,对工业化、民族关系、政权建设和政党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5)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

C.毛泽东、邓小平的创新精神(1)毛泽东①提出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开创了的革命道路。

①在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形成一套完备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

(2)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发展,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6.杰出的科学家(二)回顾史实,构建体系(请梳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间基础史实之间的关系,在下面建构知识结构)(三)史论链接,总结规律主题:评价历史人物(2017•江苏卷,24B)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制宪会议,为会议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1787年5月25日,会议在费城的议事堂举行。

当华盛顿尚未就席时,大家就提出推举华盛顿为议长,并立即获得全数通过。

华盛顿的态度非常谦虚,他说:“敝人才疏学浅,经验不足,实不堪担此一重大会议的议长之职,但我愿竭尽一己之力来完成责任。

”费城的仲夏夜异常炎热,华盛顿纹丝不动地坐在议长席上。

他没有发表演说,只是偶尔询问代表们的意见,或是在议事进行中说一两句例行的话而已。

可是这已足够了。

当辩论激烈,或讨论陷入僵持时,代表们就不约而同地仰视着议长席。

这位举世闻名的华盛顿,只要静默不语,就足以慑服那些滔滔雄辩的政客,使他们逐渐相互妥协。

由于彼此的忍让和妥协,最后万事皆迎刃而解。

9月17日,全体一致通过美国的联邦宪法。

——摘编自晓树《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华盛顿》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召开制宪会议的目的,说明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所起的作用。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华盛顿的良好品质,说明华盛顿的政治活动对美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贡献。

根据以上史料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问题1 简要概括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问题2谈谈你所了解的人物评价中“见仁见智”的因素有哪些?(四)链接高考,重点突破(2019·全国卷Ⅱ)史料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

汉景帝时入皇宫为郎,后辞官,游于梁王封国,作《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

汉武帝即位后,因得读《子虚赋》而喜之,召相如入京,侍于左右。

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

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成威。

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

时人赞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

”——据《史记》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司马相如的历史贡献。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

(6分)(五)巧用方法,反思总结(1)高考真题一般通过中外历史上杰出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

从全国卷命题特点看:命题依纲不依本,不拘泥于教科书。

(2)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模式①确定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历史人物生活的时间、国家、时代特点、个人经历以及他的活动所处的历史环境等。

②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要求是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

这实质是寻找个人活动与本阶级的关系,即由什么阶级组成,代表着什么阶级的利益。

③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看是否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看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三、检测反馈,及时巩固1.甘地的思想是留给印度和世界的一笔宝贵遗产。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也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憎恶使甘地认为,独立后的印度绝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

他理想中的社会是建立在印度文明——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的基础之上的真理和非暴力社会……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其中心是手工纺织和印度村社……对于当代发达的工业社会而言,甘地的思想也无疑是一付适当的解毒剂。

——何新华《评甘地的反工业主义思想》材料二(甘地)试图在道德规范和经济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并且通过诱导资本家进行道德转变来使无情的资本主义秩序变得有人情味儿……德国绿党创始人佩特拉·凯莉曾公开宣称:“在我们政治生活的某些特定领域,我们受到了甘地的巨大启发……把有责任地使用原料作为以生态为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的一部分,会降低以我们的名义继续暴力政策的危险。

”——[印度]P.A.纳扎里斯《甘地:杰出的领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7分)(2)甘地思想对当代工业社会而言,“是一付适当的解毒剂”。

据材料二,指出甘地思想对解决当今工业社会弊端应有的启示。

(3分)2.阅读下列材料:牛顿说:“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

”材料一牛顿的秘书谈到过牛顿“废寝忘食”的程度:他陷入极度的冥思苦想之中,连自己吃了饭没有都记不清楚。

只要有一小时不看书学习,他就认为是浪费了光阴。

他一天总共只睡四五个小时,特别在秋天和冬天,他的化学实验室里的炉子整日整夜地烧着。

——摘编自[德]H.武辛《伊萨克·牛顿》材料二牛顿和莱布尼兹就数学问题保持着通信。

牛顿自己承认莱布尼兹对这个学科的精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过于自信的牛顿拒绝与他直接讨论微积分问题,他深信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绝不可能达到自己这种水平,而时间却必须为牛顿停留,毕竟他是一个受主偏爱的人。

牛顿也许是最伟大的炼金术士。

牛顿除了做了不计其数的试验,还读了几乎所有他能买到或借到的炼金术书。

托马斯·佩莱博士是皇家学会的一位德高望重的成员,牛顿死后留下的论文就由他来挑选发表,他被牛顿在炼金术方面的冒险吓坏了,因此大胆地在这些资料的封皮上写下了“不适合出版”。

——摘编自[美]盖尔·E.克里斯汀森《牛顿与科学革命》完成下列要求:(1)依据材料一,概括牛顿在开展科学研究时表现出的优秀品质。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牛顿科学理论贡献。

(2)牛顿对于莱布尼兹表现出的态度,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在材料二中是如何体现的?概括托马斯·佩莱博士写下了“不适合出版”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附件:学习任务单参考答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一)主干知识排查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4.“亚洲觉醒”的先驱5.A.(1)《共产党宣言》B.列宁主义;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C.(1)①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①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2)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6.杰出的科学家(二)回顾史实,构建体系(三)史论链接,总结规律主题:评价历史人物【解析】第(1)问“美国制宪会议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回答。

“华盛顿在会议上的作用”,应据材料“当……时,华盛顿……;只要……就……;最后……促成宪法的通过”,从华盛顿的表现中归纳其作用。

第(2)问,“华盛顿的良好品质”,材料反映了“谦虚”“责任”“担当”等方面。

“华盛顿的政治活动对美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贡献”应当从不贪恋权力、奠定民主共和制度等方面评价。

【答案】(1)目的:加强中央政府权力;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作用:协调各方关系;让与会代表做出妥协(让步);推动会议顺利进行;促成宪法的制定。

(2)品质:勇于担当;不贪恋权力。

贡献:为美国政治文明发展树立典范。

问题1 根据以上史料分析,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1)用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进行评价历史人物只有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才能对其做出肯定的评判;否则就会被否定。

(2)明确评价标准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正确使用评价方法防止以偏概全,对人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辩证;要历史地评价,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人物。

问题2谈谈你所了解的人物评价中“见仁见智”的因素有哪些?(1)立场不同:评价者的政治立场、知识基础、价值取向、生活经验、主观情绪等。

(2)时代不同:特定时代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

(3)占有资料不同:人物经历的复杂性,新材料的发现和解密等。

(4)分析方法不同:不同的史学研究方法。

(5)现实政治的需要。

(6)哗众取宠,标新立异,等等。

(四)链接高考,重点突破【答案】(1)汉国家统一的积极参与者;汉朝廷权威的维护者与歌颂者;推动汉赋发展的代表性人物。

(2)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文学形式和内容创新;个人的努力和天赋。

【解析】(1)由材料“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得出汉国家统一的积极参与者;由材料“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得出汉朝廷权威的维护者与歌颂者;由材料“作《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得出是推动汉赋发展的代表性人物。

(2)由材料“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得出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由材料“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得出文学形式和内容创新;由材料“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得出个人的努力和天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